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级会计实务辅导

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文1

一、资格考试组织领导

财政部、人事部联合成立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考试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会计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人事(职改)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考试工作。

二、考试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

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二)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科目为: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财务管理、经济法四个科目。

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以二年为一个周期,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部分科目合格后,由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核发成绩通知单。

三、考试日期和时间

(一)考试日期: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五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星期日。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考试时间,财政部、人事部将会及时通知各地。

(二)考试时间:初级资格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为3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为2.5小时;中级资格考试分四个半天进行,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经济法、财务管理四个科目均为2.5小时。

四、考试报名

(一)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10月底。原则上在距考试日期三个月前准许补报,具体补报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二)报名地点:由各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确定,在报名开始前一个月公布。

(三)报名条件: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暂行规定》中与报考资格有关的各项条件。

(四)报名手续:凡符合报名条件并申请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均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核实,持学历证书、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和“报名登记表”于规定期限内到当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设置的报名地点报名。经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五、考场设置

考场原则上设在省辖市以上中心城市或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的大、中专院校或高考定点学校。考生比较集中,考场安排困难,确需在县设置初级资格考场的,须经省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批准,并报全国会计考试办公室备案。

六、考试培训

各地要认真做好培训工作,组织培训要有计划。培训单位必须具备场地、师资、教材等条件。各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管理,实行培训单位资格登记备案制度。

培训必须坚持与考试分开的原则,参与培训工作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命题及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应考人员参加培训坚持自愿原则。

七、考试用书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所用的考试大纲、指定用书和有关辅导材料,由财政部组织编写、出版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盗用财政部的名义编写、出版发行各种考试用书和复习资料。

八、考试纪律

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文2

当前,人们提出以“做学教合一”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这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人才模式的具体化,是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近年来,相关职业教育专家将“做学教合一”进一步阐释为“‘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其别强调“做”字,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1]而职业教育有众多的专业及课程,不同专业实施“做学教合一”有具体的特点与要求。在此,我们将以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技能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按照还原论、整体论思想深入探讨“做学教合一”的内涵,开展“做学教合一”,以期实现“真做”“真学”“真教”的有机统一、紧密衔接。

一、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的内涵

“做学教合一”从字面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做”“学”“教”三个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但关键要实现“合”。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把握“合”的原由、“合”的内容、“合”的时机、“合”的方式、“合”的成效。实践中,由于“做”“学”“教”三者的实施主体和指向客体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要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做学教合一”内涵。

从静态来看,“做”的内涵包括:为什么做、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如何做、做的结果。学生要主动做,教师是指导做。“学”的内涵包括:为什么学、学什么、什么时间学、如何学、学的结果。学生要善于学,教师是引导学。“教”的内涵包括:为什么教、教什么、什么时间教、如何教、教的结果。学生要融入教,教师是相机教。

从动态来看,我们一是可以从“做”的目的确定教学内容,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哪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就能掌握的内容。后“做”的目的,是用实践的“做”印证、深化、加深理解理论知识。二是从“学”的目的确定教学内容,先“学”的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看看到底能学会多少。后“学”的目的,可以引领学生针对不会“做”的部分,再自主“学”,在教师引导下“学”,达到复习、巩固、提升的效果。三是从“教”的目的确定教学内容,先“教”的目的,对于学生尚未涉猎的专业领域知识,先“教”是非常必要的。后“教”的目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无法自主学习掌握的内容,充分发挥“教”的作用,或者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进行提炼式“教”、拓展式“教”。[2]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开展“做学教合一”教学探索,“做”是核心,“学”是必须,“教”是必然,达成时机先后、场合左右、内容深浅恰如其分。这也对“做学教合一”提出更高的要求,考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职业教育的“做学教合一”,学生“做”“学”的重要性高于“教”,体现在“做”“学”的分量与目的上;“教”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做”“学”的引导与保障上。人们可以更为深入地开展实践,实现“做”“学”“教”因时、因人、因地的恰当合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有效作用。

二、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课堂的建构

(一)“做学教合一”课堂建构的基本思路

目前,《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的结构是按照会计要素与核算事项编排的,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到会计报表、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这种编排形式是典型的按照会计实务知识体系排序,不利于学生按照会计岗位学习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因此,根据对用人单位会计岗位设置的调研分析和会计专业中职生未来就业时可能性较高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我们拟按照会计工作岗位,重构课程框架体系,以会计工作岗位知识与能力需求的中心,整合会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重构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同时明确7个会计工作岗位具体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培养要求。

(二)“做学教合一”课堂建构的基本策略

1.教学内容设计策略。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根据课程教学标准,结合教材主体内容,明晰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是全国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两门科目之一,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而且考试大纲动态调整,目前已经公布了2017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我们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主动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准确把握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3]同时,我们要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如存货核算中原材料账务处理,首先要区分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两种核算方法,然后掌握账务处理使用的会计科目,再设计三种典型的业务(款付料到同时、款先付料后到、料先到款后付)进行原材料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还有付款方式的变化(现金、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只有准确把握专业知识的核心内容,我们才能科学设计“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内容,?x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

2.教学过程设计策略。教学过程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进行互动,从而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目的性强,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展开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交流、师生共进的过程。教是在学生已学基础上的教,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学是在教师的教指导下的学。教学过程一般围绕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取向、教学内容结构、学习心理过程、学习环境资源等差异而精心设计。[4]“做学教合一”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要突出“做”“学”“教”的典型特点,即“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围绕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优化组合,衔接连贯,递进教学步骤,实现教学目标。如存货核算中原材料账务处理,既要以典型业务的账务处理为基础,适度引入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适度引入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计量范围、计量方法等内容,进一步对接会计实际工作业务内容,突显课程内容与生产服务管理实际内容对接,增强“做学教合一”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内涵。

三、职业教育“做?W教合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1.优化教学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活动。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课堂建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设计,包含了比较多的教师个人主观判断,正如当前比较推崇的“同课异构”课堂方式,比较、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在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人们对加强教学内容与产业、行业、企业对接,已经形成共识。但对于具体专业、具体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如何对接,需要任教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禀赋特点、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判断选择,同时还受到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影响。因此,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课堂的优化,存在比较大的操作空间。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判断如何改进、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人们要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做学教合一”,达成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优化始终在路上,始终在进行中,没有终点。

2.优化教学环节,达成课堂预期目标。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性比较强,是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实现共进的过程。通过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设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性格、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因此,“做学教合一”课堂的教学环节,具有优化的空间和优化的需要。如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原材料核算业务,可以对原材料按照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分别进行采购、领用、结存的核算,设计教学环节;也可以对原材料按照采购、领用、结存的连续步骤,分别介绍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设计教学环节。实践中,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进行选择。如果教师选择不当,将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3.优化教学组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的组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是以班级教学为基础,探究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努力寻求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索的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现场教学、开放课堂、个别化教学等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不断优化。初级会计实务课程开展“做学教合一”教学,一般选择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组织形式,教师在事先设计的基础上,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组织的实施过程,主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对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分组形式,既要考虑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平均分组,也要考虑男女生的组合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如果实际的分组形式不适应教学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

4.优化教学激励,浓郁课堂教学氛围。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需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方式,选择恰当的激励时间。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好的行为要固定下来必须及时给予激励,没有激励的行为是不容易固定下来的。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程度高,学生“做”的结果和“学”的结果,是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而教师要巩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行为,必须及时进行激励。但激励的时机、方式,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主动优化,努力打造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课堂教学氛围良性循环发展,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面对众多的知识点、技能点学习,每位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师需要采取恰当的激励方式。显然,这是动态的过程,教师不能漠视任何类型的学生,需要采取动态化的激励方式。

(二)“做学教合一”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

1.准确把握教学评价内容,提高评价针对性。“做学教合一”教学评价要适应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特征,体现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的统一,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文3

关键词:非企业单位;会计人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必须充分理解辅导教材的内容

辅导教材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的,而考试题目是根据辅导教材出的,因此考生必须充分理解其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可采取下列方法:第一,参加考前面授培训班学习。除了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外,初级、中级考试已举办多年,各地已经总结了非常宝贵的考前培训经验,授课教师的水平越来越高。如果考生能参加考前培训班的学习,可加速、加深对辅导教材内容的理解,少走弯路。第二,参加网上举办的考前培训班学习。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有条件上网的考生可以参加计算机网络上举办的各种考前培训班,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华会计网校等举办的各种考前培训班。参加网络上的考前培训班的优点是费用低,可以多次听课,教师经验丰富,教学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第三,购买好的辅导材料并结合辅导教材认真研读。认准教材上的“知识点”是理解其内容的前提,好的辅导材料往往已经把教材上的“知识点”归纳出来,只要结合辅导教材认真研读,可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购买辅导材料的时候应货比三家,这样才能买到好的辅导材料。

二、必须认真研究往年的考试题目,并做一定量的练习

通过对往年考试题目的研究,可以发现每年的考试题目虽然不一样,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一条题目总是考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特定内容可从不同角度出题(即题目很灵活)、题目的覆盖面比较广泛。作为对策,考生必须做一定量的练习:第一,重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的练习。在初级、中级考试中,这三种题型所占分数比重往往达到50%左右,例如,最近几年《中级会计实务》课程,上述三种量型占48%,而《财务管理》课程,上述三种题型占53%。但是辅导教材上并没有有关这些题型的例子,因此,考生必须在辅导教材以外,购买好的配套练习或模拟练习册,做有关这些题型的练习。第二,重视业务题(包括计算题、分析题、综合题)的练习。辅导教材上有关业务题的例子往往较多,考生应举一反地掌握。但是,光掌握辅导教材上的业务题是不够的,其原因之一是这些业务题与考试时的业务题不太一样,考试时的业务题有明确的资料和要求回答的要点,而辅导教材上的业务题的资料和要求回答的要点不是很明确;原因之二是辅导教材上的业务题缺少综合性和技巧性。因此,考生还应在辅导教材以外,多做有关业务题的练习。第三,对于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来说,应做一定量的案例分析题的练习,因为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只考案例分析题。做案例分析题练习时应理解题目中的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

三、必须进行自测,以便检查学习效果

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文4

关键词: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税务处理

一、进项税额转出概述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企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进项税额转出就是指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后因改变用途或发生非正常损失而出现上述情形时,应该将其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即不能抵扣,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二、进项税额转出的涉税处理

(一)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发生非正常损失时进项税额转出的涉税处理

新的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及其他非正常损失。由此可知,旧细则中提到的自然灾害损失已不属于非正常损失,应在正常损失范围内。

例1:A企业库存材料因意外火灾毁损一批,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的成本为10 000元,增值税税额1 700元(该批库存材料当初购买时的增值税税额已抵扣)。

对于该例题中当初购买库存材料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否应该转出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第1版《初级会计实务》第89页例2-35和例2-36中将进项税额予以转出,但根据最新的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中提到的非正常损失应该是不包括自然灾害损失,即该例题中提到的火灾,所以该例题中当初购买库存材料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应转出。其账务处理为:

(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的涉税处理

1.领用原材料用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转出的涉税处理。这要分两种情况处理:如果外购的原材料是用于生产线、生产设备的建设时,其当初购买时抵扣的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如果外购的原材料是用于不动产,如房屋的建设,其当初购买时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转出。

例3:2012年5月,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皆以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1万元,购进该批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0.17万元,支付工资1.5万元。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在该例题中,因领用原材料是用于安装设备,所以当初购买时抵扣的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2.领用工程物资用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转出的涉税处理。同样分两种情况处理:如果购买工程物资时已抵扣了进项税额的,之后用于生产线、生产设备建设,其当初购买时抵扣的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之后用于不动产,如房屋的建设,其当初购买时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转出。如果购买工程物资时就已明确是用于生产线、生产设备建设的,在购买时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之后就不需要转出;如果购买工程物资时就已明确是用于不动产,如房屋的建设,在购买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之后也就不存在转出问题。

例4:某企业购入了一批工程物资5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皆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中20万元用于建造生产设备,另30万元用于自建厂房一幢。其账务处理如下:

购入工程物资时:

例5:某企业为建造生产线购入一批工程物资,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建造生产线领用工程物资18万元,剩余工程物资转用于该企业正在建造的一栋职工宿舍。其账务处理如下:

参考文献:

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文5

【关键词】 增值税; 视同销售; 不予抵扣; 会计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列举了八种“视同销售”情形:一是将货物交于他人代销;二是销售代销货物;三是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四是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五是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六是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七是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八是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予他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列举了不予抵扣的六种情形:一是购进固定资产;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三是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四是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五是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六是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一、增值税“视同销售”和“不予抵扣”的情形分析

增值税是指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这里的“增值额”是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或者劳务服务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另外,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一种,流转税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的流转额为征收对象的一类税收,以商品流转额或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以自产、购买的产品为例对增值税“视同销售”和“不予抵扣”的情形进行分析:

以自产产品用于企业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自产产品在本企业消耗掉了,没有流转到另外企业,虽然终止流转,但是自产产品存在创造的新增价值,依据税法的规定,对新增价值征税。

以自产产品用于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无偿赠予他人,不仅自产产品存在创造的新增价值,而且自产产品流出本企业,流转到其他企业或个人,存在流转额,依据税法规定,计征增值税。以购买的商品用于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无偿赠予他人,购买商品本身不存在新增价值,但流出本企业,流转到其他企业或个人,存在流转额,依据税法规定,仍然计征增值税。

以购买的商品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购买商品本身不存在新增价值,同时也没有流出本企业,没有留转到其他企业或个人,不存在流转额,依据税法规定,不征增值税。如表1。

从上面以自产、购买的产品为例对增值税“不予抵扣”和“视同销售”的情形分析中可以看出:自产产品、购买商品只要存在增值额或者流转额,或者两种金额都存在,那么根据税法规定,就应征收增值税。

二、增值税“视同销售”和“不予抵扣”情形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视同销售”和“不予抵扣”均需缴纳增值税。对于“视同销售”项目,应交的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对于“不予抵扣”项目,购进时能够分清,应直接将进项税额计入成本,否则可以先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待明确不予抵扣后再将进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不同情形的账务处理(部分)如下:

(一)以自产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时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二)以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用于非应税项目时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三)以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时

企业决定以自产产品发放非货币利时,

借: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企业实际发放自产产品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成本)

(四)以外购商品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时

企业决定以外购商品发放非货币利时,

借: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等 ×××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售价+增值税进项税额)

企业购买商品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 ×××

贷:银行存款 ×××(售价+增值税进项税额)

(五)以自产产品用于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售价或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成本)

(六)以外购商品用于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

贷:原材料等 ×××(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从以上不同情形的账务处理(部分)中可以看出: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非应税项目,即没有流转出本企业,在会计上按成本转账;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以外其它交易如投资转出等,即流转出本企业,在会计上做销售处理。购买的产品用于投资、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无论是否流出本企业,在会计上均按成本转账。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人民出版社,2007.

[4]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范文6

Chang Yingzheng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摘要: 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从当前的学生就业来看,会计类专业已成为就业市场存量最大的专业之一;另一方面,会计继续教育市场上良莠不齐,未能达到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实战能力的初衷。本文立足于高校,面向整个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借鉴市场营销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用SWOT分析方法,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抓住在校生培养和会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两条主线。希冀为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On one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students employment, accounting specialty employment mark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professional stock; On the other hand, the good and bad are intermingled in the accountant continue education market, which fail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work a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actual combat ability. Based o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d the whol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arket and drew on the thinking way of marketing and sal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nalysis method of using SWOT in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though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accomplish the teaching task as center, grasp the two mainlines that is undergraduate train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accounting continue educ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to hope to provide a new thought for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SWOT 高校 会计人才培养 继续教育

Key words: SWO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continu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43-02

0引言

近年来,高校会计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会计教育的教学观念,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本文认为由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只针对在校生的培养,系统相对封闭,造成这些研究多偏于高校本位、教师本位,是基于高校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问题。而人才的市场评价才是最有实践意义的评价,相关的会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应围绕企业需求展开,将在校生的培养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本文以高校为中心,从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角度,提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

1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对象界定

本文中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面对整个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主要指面临企业招聘的会计类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在职会计人员两个市场。高校把由此形成的整个会计人才培养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首先能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市场意识;其次能解决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企业动力不足;再次高校教师的参与能够更新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

2SWO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角色定位

2.1 SWO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企业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形成会计人才市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展开,SWOT分析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要素进行概括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到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一种方法。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视角,首先要识别高校自身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找到机会、发现威胁,结合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企业需求的评价,进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定位和会计人才市场细分,进而确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引入SWOT分析可以帮助高校把资源和行动聚焦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寻求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合理匹配。

2.2 SWOT分析法的角色定位高校作为会计人才的主要“生产者”,首先需要了解高校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如何能够扬长避短;其次需要了解市场,了解作为会计人才的“消费者”的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再次了解竞争者(本文中把市场上同样提供会计教育及培训的高校以外的培训机构作为竞争者),分析竞争者能够为有会计教育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什么样的特色服务,希望藉此发现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的盲点和不足。

3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高校是企业会计人才的主要提供者最庞大的会计职业教育市场“产品”(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由高校生产,另外高校还拥有数目惊人的潜在需求者(对于相关会计继续教育有需求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信息资源优势。

3.1.2 高校具有最强大的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高校的层次性使得高校拥有各层次的专业教师队伍,另外高校还拥有会计以外不同领域和类别的专业教师,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多方面系统性要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软硬件资源优势。

3.1.3 各大高校越来越意识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培养要求中都越来越关注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如近年来,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在教学中提出了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法、工作过程导向法等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3.1.4 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从“智能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发展已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中,能够考虑结合会计需求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3.2 劣势分析

3.2.1 在校生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多问题会计教育作为传统学科课程设计,通常采取三段式(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即使在实践课程中也主要是会计模拟实习、电算化上机,案例教学。实习只是模拟案例,这些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岗位工作无法深入。另外各个行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处理具有一定差别,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初级会计岗位行业针对性都比较强,而长期以来本科教学上是以工业会计为基础进行的,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岗位特征,也是造成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差,难以马上胜任工作的现状。

3.2.2 教学社会参与程度不够高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般是理论研究界的专家、知名企业财务主管、财政部门等政府官员。专家们所处的角色和面临的工作与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实在没有可比性,他们的意见指导教学效果可想而之了。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还会受到原本的研究型教育形成的研究型知识架构的影响。来自企业的教师基于各方面原因难以真正有效承担实践环节教学任务。

3.2.3 培训机构市场上的培训机构林立,一类会计专业培训机构,有的为了针对某方面的资格证书、等级认证培训,有的是担任会计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般都是短期教学,针对性强;另一类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和礼仪等培训,主要针对面临毕业的学生,培训目标明确、内容新颖,理论和实践的衔接较好。

3.3 机会分析

3.3.1 市场对高校毕业生会计人才需求趋向系统性近年来我国会计实务部门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项目要求明显增多,对会计实务操作层面的能力需求有所下降,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高校一般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全方位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有能力按照不同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能力模块,进行培养方案的设计,符合这一市场变化。

3.3.2 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高校开展和参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五章第十七条规定“鼓励、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办学单位参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1]上述规定无疑是对高校以参与社会培训为切入点,提升在校学生培养水平的支持和鼓励。

3.3.3 会计人才培养市场巨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作了如下规定:“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持证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2]会计是个终身教育的职业,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不光要着眼于在校生的专业常规教育,同时应逐渐将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会计人员准入和资格认定等培训工作纳入考虑范围。

3.3.4 财政部对公布持证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安排财政部负责制定并公布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大纲,体现了对于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最新要求,不同行业企业对于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具有不同的要求,形成了统一规范要求下的众多会计继续教育细分市场。对高校教师来说,参与其中对于自身更新知识,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会计处理的差异,提高业务水平是个难得可贵的机会。

3.4 威胁分析

3.4.1 高校在会计培训市场上长期以来份额不高,对于培训工作经验欠缺主要表现高校对市场需求变化不敏感,在实务操作能力的欠缺上和市场需求把握的欠缺上。

3.4.2 竞争者长期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熟悉市场和操作流程

竞争者对未被满足的培训需求者的需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招生中更能把握住需求者的需求心理,促销推广方式多样,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短期效果。

3.4.3 高校缺乏相应机构和机制现阶段高校还难以直接与会计人才培养需求者有效对接,未能有效占有这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培训市场;现有教师评价体系难以针对满足该类型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师,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4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思考

会计类专业在校生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在职会计人员分别形成两个细分市场。在校生市场人才培养中,高校缺乏的是与企业的合作和对相关行业岗位的了解,导致企业的招聘难和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会计继续教育市场上,高校具有广泛、综合和规范的教学资源,未能与继续教育共享,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高校有必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两个市场结合起来,两者各有重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1 在校生的培养思路

4.1.1 引入“整体产品概念”思路本文认为把市场营销中“整体产品概念”引入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计划中,培养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三重特征:①核心产品: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②形式产品:具备一定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专业知识能得以更好发挥;具备组织行为和管理知识,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和信息知识,为会计从业提供深厚的技术背景和提升空间。③延伸产品:对于毕业生从学生身份到职业身份的转换,学校应“扶上马,送一程”,毕业后应与毕业生和企业做互动沟通,帮助做好身份转换的磨合工作和后续教育工作。

4.1.2 岗位人才培养思路在高校教师参与会计在职人员培训中,掌握企业不同岗位对会计专业学生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不同行业会计处理的差异性,在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后,做有针对性的专业岗位辅导;在了解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和毕业生就业辅导中,进一步完善在校生人才培养方案,在项目教学和实训环节中更贴切的模拟实务场景,提高教学水平。

4.2 在职人员人才培养思路

4.2.1 从人才需求来看,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具有不同的人员能力框架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分为高级会计人员、中级会计人员和初级会计人员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会计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都必须要不断更新能力要素,随着职业层级的升高,大多数能力要素的等级都会随之而有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层级的升高,还可能淘汰某些仅适用于基层职位的能力要素,而增加某些新的要素,去除某些不需要的要素。高校在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中,需注重不同层级人员的能力框架要求和培训的层次性。

4.2.2 不同层次高校各有优势,发挥高校教师团队的人力资源优势以高级会计人员为例,作为企业团队合作者、全局管理者,对于宽厚的职业知识、广泛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而高校的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都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供给。同时,这样的培训也能促进高校教师开阔视野、提高层次。

总之,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该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抓住在校生培养和会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两条主线,解决当前会计人才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面临的不同问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2006]19号2006年11月.

[2]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26号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