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二化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二化学论文

高二化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物质构成;概念表征方式;化学教学研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1-000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物质结构知识做了较大的调整。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其他知识的学习具有指导和统领作用。而要掌握物质结构的相关理论,就必须掌握物质构成的相关概念。因为化学概念是理解化学原理和进行化学问题解决的逻辑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核心。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调查了高中生物质构成相关概念的表征方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现实依据。

2研究方法

高二和高三选修化学的学生,参加测试的学生共105人,收回有效测试问卷93份。

“物质构成相关概念表征方式的调查研究”调查问卷的初稿是在分析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物质构成相关概念的特点编制而成的。该问卷兼顾了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的概念,选择了物质构成的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微粒的堆积方式等概念。问卷初稿经过小范围预测后,发现每一个概念学生都会有很多表征方式(对“离子晶体”的表征就出现了文字表征、命题网络表征、样例表征、表象表征、原型表征等),同一种表征方式不同的学生个体又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离子晶体”的文字表征学生就有多种表达形式,如含离子键的晶体,由离子构成的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晶体等)。但是在小范围的预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众多的表征方式中又以文字表征、样例表征、表象表征为主。所以在正式的问卷中我们给出了三种最主要的表征方式,同时考虑到学生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性和表征的多样性又设计了D选项(“其他__”)。最后经过专家鉴定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本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ll.O软件。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概念表征的多样化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对物质构成相关概念的表征方式呈多样化的趋势,有文字表征(如“相邻的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样例表征(如“H2O分子间有氢键、液氨中存在氢键、HF分子间存在氢键”)、表象表征(见图1)、隐喻表征(见图2)、命题网络表征(见图3)等表征形式都出现在了学生对物质构成相关概念的表征之中。

文字表征能够简洁准确地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文字表征形式频繁使用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对概念的机械记忆,是重复再现概念定义的结果。另―方面在于学生更加善于用文字表达概念的涵义。如对于“离子晶体”高三年级中有57.4%的学生,高二级中有52.4%的学生都使用了文字表征。

样例是具有典型或者代表性属性特征的事物或现象的具体实例。如对于“原子晶体”高三年级中有76.6%的学生使用了样例表征,而高二年级中有47.6%的学生使用了样例表征。“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这些物质是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物质,是学生在学习原子晶体过程中获得的典型样例,不仅具有先人为主的认知特征,而且在后续各个阶段的晶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它都作为认知的支点用于深入学习晶体的相关概念。

表象是反映客观事物和现象生动、形象的视觉图像,也可以表现为一幅图画的形式存储于记忆中。如对于“面心立方堆积”高三年级中有76.6%的学生,高二年级中有64.3%的学生都使用了表象表征。

3.2概念表征的动态化

表1给出了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对物质构成相关概念表征方式差异性的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表征的差异性,发现学生对概念的表征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们的知识、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在物质构成相关概念表征方式上,高二和高三学生在文字表征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样例表征、表象表征上存在差异性,高二学生比高三学生较多地使用了表象表征,而高三学生比高二学生较多地使用了样例表征。由于许多物质构成相关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师在讲解时多会采用模型、示意图、动画等多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因而高二学生在表征相关概念时习惯采用表象表征。高三年级是学生集中复习高中课程的关键一年,高三学生在这一年会进行大量的练习,他们通过大量的习题解决了与物质构成相关的问题,头脑中更多地出现了样例。

3.3概念表征方式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影响学生表征方式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讲解方式、概念的呈现方式、概念的类型、学生的认知结构等。

对于“离子晶体”这一概念,高二有52.4%的学生、高三有57.4%的学生都选择了文字表征~.-2r式。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教师:知道离子晶体的定义吗?

学生:知道。

教师:那什么是离子晶体?

学生:离子形成的晶体。

教师:你是怎么记住的?

学生:老师在讲离子晶体时会反复跟我们讲(1)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阳离子和阴离子,(2)构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3)离子晶体必含离子键,(4)含离子键的晶体必是离子晶体。所以我就记住了。

经访谈发现学生在用文字表征“离子晶体”时虽然有多种表达方式,但都离不开关键字“离子”,他们的表达结果也都是由关键字“离子”延伸得到,也就是说学生的表达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抓住了概念的本质。

可见,学生对物质构成相关概念的表征与教师的讲解方式密切相关。

在调查中我们又发现,对面心立方堆积,无论高二或高三都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表象表征。访谈结果,教材对面心立方堆积的呈现是先通过一段文字来说明面心立方堆积的原理,之后教材又紧接着向学生展示了一幅面心立方堆积的图像。由于该图象具有简洁、直观、能反映面心立方堆积本质、易于理解的特点,所以多数学生选择了表象表征。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后我们得到了学生表征“面心立方堆积”的结果(见图5)。

再如,对手性分子的表征,无论高二或高三学生,都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隐喻表征。访谈表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与教材对概念的呈现方式相关。教材在呈现手性分子概念时向学生展示的一幅图(见图2)具有简洁、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所以多数学生对手性分子表征时采用了隐喻表征。

可见学生对物质构成相关概念的表征也与教材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

由以上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对于同一概念的表征方式是多样的,同一种表征方式不同学生的表达形式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启示我们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示、模型、多媒体等)以满足不同学生表征概念的需要。对于概念的讲解则需要抓住概念的本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22.

[2]丁伟.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内部表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3~34.

高二化学论文范文2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高二化学论文范文3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海东和杨健敏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 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本文由网站不错哦收集整理]。

二、 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本文由网站不错哦收集整理]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本文由网站不错哦收集整理]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 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文由网站不错哦收集整理],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

经典哦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 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詹海东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杨健敏和陈银珠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高二化学论文范文4

一、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原则

1.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原则农业科技活动应选取与课堂教学有紧密联系的农业科技内容。如:初三学生学习了“化学肥料”后,可组织他们进行科学选肥,合理施肥的实验活动;高中学生学习了“环境保护”后,可进行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治的研究活动等。通过这些科技活动,不仅检验、印证、应用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加深了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使书本知识与农业生产实际互相渗透、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2.符合年级特征原则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知识技能基础。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注意这种差异。如:在初三学生进行的合理施肥的实验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高一学生进行研究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二年级进行水质快速分析及对农作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年级进行农林产品的化学加工与利用研究,则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理论知识的加深,尽量做到综合性强,统一性强,年级特征明显。

3.趣味性原则活动内容具有趣味性,才能适应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对他们才有吸引力。如:开展无土栽培、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植物生长助长、化学除草等有趣的实验活动,会使学生对农业科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4.创造性原则人才的价值在于创造,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创造过程中,活动才有探索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使农业科技活动不成为学生的额外负担,而成为他们学好课堂知识的必要方法和重要途径,增强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技意识。

二、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形式

1.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农业科技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的进行应遵循试验的准确性、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原则。它的实施主要包括制定试验计划、田间区划、种子准备、播种移栽、田间管理、观察记载、资料整理分析等步骤。田间试验时必须注意:①除了比较项目不同外,其它条件力求一致。②观察记载和取样必须及时、细致、准确。③对资料要认真地分析,找出符合规律的东西。④通过田间试验,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神。

2.开展农业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活动农业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活动,不会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每个学校都可以开展,人人可以参与。学生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自己选题、自己记计、自己制作、自己总结,促进科学素质的培养。

高二化学论文范文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对近些年的相关报纸杂志等文献的检索,我发现有关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文章不是很多,而对人教社2006年5月第2版的高一、高二化学新教材的实验进行优化设计及其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目前还是空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挖掘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价值,探究在高中化学中加强实验设计、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目标及方法

1.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寻找和发现实验教学设计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我总结出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通过重新认识化学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帮助我们提高实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方法,帮助广大教师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三、研究过程

经过课题组老师四年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一个简要综述。

1.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我们对淮安市部分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进行了有关化学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初三学生中有93%对化学感兴趣,高一学生中有75.3%对化学感兴趣,高二学生中有46.5%对化学感兴趣,高三学生中有24.1%对化学感兴趣。并且在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作进一步调查时发现,他们对化学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喜欢化学实验。

(2)现行化学教材特别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还不完善,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①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比较复杂,容易失败;②某些实验的现象不够明显;③某些实验在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上比较差;④某些实验的内容、方法、手段较为陈旧;⑤某些实验缺乏学科之间的联系,不能体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能满足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

(3)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的设计创新问题多数停留在观念上,真正去实践并加以研究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以课本为标准的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很多时候人们不愿课本,不愿重建新的实验模型,就是对课本实验的改进,也认为是为了考试出题的需要,从观念上也未转变到对实验设计的创新上来。二是受现行高考制度的制约,师生的精力主要投入到研究考题、进行训练中去了,使得研究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的人越来越少。

2.研究课本实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教师新颖的实验设计、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创新的种子。而且,通过反复研究、讨论,我们对所提方案进行筛选、完善,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形成相对优化的方案。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1)利用典型的实验史实,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化学科学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无数科学家艰苦奋斗、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历史,展示中外化学家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知难而进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居里夫妇为了从半吨重的沥青铀矿矿渣中提取纯镭化合物,在破旧阴冷潮湿的厂棚实验室里,每天用酸处理矿渣,并日夜奔走在几百个蒸发皿之间进行重结晶操作,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整整工作了四年,才分离出0.1 g氯化镭。

(2)设计实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氯化氢的喷泉实验中,我们通过设计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①形成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若实验失败,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②喷泉实验对气体和溶液有什么要求?

③教材中喷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有什么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此胶头滴管吸满水且需用双孔塞,易造成装置漏气导致实验失败。若不用胶头滴管,其他部位不变,能否形成喷泉?若能形成喷泉应怎样操作?

(3)增加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我们提倡增设一些确实能有利于学生探究新知、发展实践能力的学生实验。例如通过镁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认识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要打破学生实验“照方抓药”的实验习惯,就应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具有趣味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内容,增加学生自选试剂、自己组装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的实践机会。如在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增加铝线“长毛”、铝热剂焊接铁制品、自制明矾净水剂等。实验改革不仅要让尽量多的学生多做几个实验,关键是要创设“追根究底”,设计新的实验,解决“异常”的实验问题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的情境,以此唤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技能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4.总结得失,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执著追求、精湛的实验技术、丰硕的实验创新成果、高超的教学艺术与化学实验的魅力、化学家的实验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将会吸引更多学生热爱化学学习乃至倾心投入化学科学的怀抱。有不少化学家就是在中学阶段受到执教老师的感染和化学实验特有的魅力吸引而走上终身研究化学科学之路的。通过几年的研究与探索,我们找到了一些实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同时,教师自身对化学教学的理解水平和执教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四、研究结果

1.学生实验能力明显提高

近几年我校学生在省级实验考查中化学学科通过率为100%,高三学生在综合科会考中通过率均超过95%。

2.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在各级各类统考中,学生的化学成绩进步明显,其中实验题得分逐年提高。学生参加中学生化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了很好的名次,这也得益于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实验探究课题的能力及学习化学的兴趣比以前也有了明显提高。

3.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教师重新认识化学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帮助我们提高实验教学设计的能力,帮助广大教师在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有多位老师撰写的有关实验教学创新研究的论文在各级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论文竞赛中获奖;许多教师在市县级化学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奖。

4.坚持边研究、边实验、边推广的研究思路

先后多次在教研组、学校、县、市等范围内开设有关实验教学创新的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受到了专家、领导及同行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通过对人教社2006年5月第2版的高一、高二化学新教材的实验进行系统研究,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优化实验设计,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学生的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价值。

2.研究展望

由于课题组成员皆为一线教师,平时工作繁忙,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相对不足,加上理论水平欠缺,搞课题研究的经验相对薄弱,影响了研究的进度和质量。另外,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只解决了部分问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比如怎样进行实验习题的教学创新?怎样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科学探究的功能?怎样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我们的研究成果等。

参考文献:

[1]冯守华.化学的黄金时代[J].谭持恒,译.化学通报,1998(7).

[2]刘怀乐.中学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孙志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4]陈加柱.基于“知与不知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案例[J].化学教学,2011(11):21-23.

高二化学论文范文6

一、试验前准备工作

1.成立课题领导机构,健全课题教研制度。2.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分解课时训练计划。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提升业务理论水平。

二、试验中具体操作

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高效阅读就是要求人们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的“记忆――思考――答题”的整个阅读环节。根据“定势”理论,运用程汉杰老师设计的阅读训练程序,我在任课班级高三(11)班进行了一年的实验,实践证明这种高效阅读训练,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率。

2.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提高阅读效率。

(1)集中注意力,计时训练。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语文成绩不高,积累不多,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难度较大的测试题往往理解不够准确或答不出来,实验初测试效果进步不大。“高效阅读”虽体系复杂训练方法精读技巧很多,但书中所列表格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我再次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真研读,逐渐对训练体系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教学操作也比较顺手了,在实践中我严格按照高效阅读的训练程序进行训练,固定程序训练为主要内容,计时训练为主要方法,同时渗透其它速读知识,和有关快速理解的技巧。

(2)把握固定程序,强化训练。

高二下学期我对所有的知识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强化训练。首先进行了议论文分体固定程序阅读训练,教给学生读议论文按找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项内容去读的规律。同时巩固了议论文快速划分层次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划分这一技巧,以及快速归纳中心,应从中心论点入手,兼及作者的意图归纳这一技巧。

三、试验成果

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差生自信,活跃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能力

高效阅读课自始至终都突出一个“快”字,它是一种多感官同时参与的高级神经生理活动过程,它给大脑以极其丰富的刺激,大脑也会因这些刺激而更加发达,这样学生适应能力也有了相应提高。试验表明平时被大家视为差生,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加上信息反馈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实验也证明,长期的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学生早获知识,快获知识,多获知识,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因此而喜学、乐学语文。

2.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第一阶段共有4位老师参加实验,第二阶段参加实验的老师有6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实验取得了好的成绩,他们也在实验中提高了自己。过去,在教师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好书,教研与自己无关。经过该课题的锻炼,大部分教师转变了这种观念。老师们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育科研上下工夫。不少老师勤学理论、努力实践,在具体的操作和理论研究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庆文老师的《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获赣州市教育科研所评为一等奖;王双凤老师的《构建一方舞台》获省新课改“我的课改故事”论文评选一等奖;曾爱忠老师的《课改如四季》获“我的课改故事”论文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