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1

摘要:舞蹈离不开音乐,好的舞蹈可以生动的表达乐曲的内涵而音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舞蹈与音乐相互融合,互为基础。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从分析音乐与舞蹈的辩证关系为起点来谈一谈如何利用音乐激发学生舞感。

关键词: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乐感舞韵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041-01

引言

舞蹈是一门具有特殊情感表现力的艺术,它利用人类的灵活的肢体动作来进行不同的情感表达。在当今这个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社会中,舞蹈既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喧嚣情绪、建立自信的一种渠道。因此,无论是抱以成才希望还是作为一种气质的熏陶,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少年宫或者专业的舞蹈队来学习舞蹈。笔者作为少年宫的舞蹈教师不仅希望学生能在儿童时期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更加期盼此时的舞蹈学习能为树立更多学生从事舞蹈事业坚定的心。下面笔者就以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为切入点来分析如何利用音乐呈现出舞蹈之美。

一、音乐与舞蹈之辩证关系与音乐启发性作用之分析

众所周知,舞蹈是通过形式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与表达情感的。一个拥有优秀生命力的舞者必定也是一位具有乐感的表演者。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与和声不仅是在音乐领域内表达着人类情感更加可以通过肢体、身段与动作而结合的舞蹈来表达内在的感情。因此,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与音乐是最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是触类旁通的。笔者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一支没有音乐的舞蹈往往会略显生涩与枯燥,具有生动表现力的舞蹈应该是准确的音乐节奏与较为精准的肢体动作的结合引发的情感宣泄。因此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激发作用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二、如何在舞蹈教学用利用音乐增加“舞感”之途径解析

1、音乐贯穿于舞蹈教学始终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

对于少年宫的舞蹈学习班来说,舞蹈的教学除了要奠定扎实的肢体基本功外,还要注重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形成一种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没有音乐伴奏下的舞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现出人类的情感,但这也需要多年的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持久训练。在初级舞蹈的教学中,将音乐贯穿与教学始终则更具有现实可行性。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舞蹈音乐单独作为授课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讲解。比如说我在教授形体舞时,因为形体舞的动作通常具有一定的含义是舞蹈感觉与肢体语言的结合。我就结合着形体舞的综合性特点给学生辅助的播放芭蕾音乐、民族舞音乐和现代舞音乐,让不同的音乐给学生创造出不同的舞蹈环境,学生的形体塑造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奔放,这就是肢体与舞蹈的配合。

2、借助音乐对舞蹈教学环境进行渲染升华学生舞蹈感知力

舞蹈的教学对环境因素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有良好的硬件环境外舞蹈的音乐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旋律优美的音乐舞步更加平和与舒缓而旋律豪迈奔放的音乐则令舞步更加钢硬、坚实。因此,不同的音乐表现着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舞蹈也回应的不同的音乐。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一定要搭建一个音乐平台,一个音乐氛围。比如说我在教学中就将音乐大声的放出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自主的跳出不同的舞步,我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出一批机械的舞蹈家而是令学生更加自由的感受舞蹈。

3、舞蹈节奏与音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肢体表现力

不可否认,在舞蹈的学习中基本步伐与舞蹈动作的学习是什么的辛苦与枯燥的并且单靠教师示范一些基础动作也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将动作的教学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则更避免学生失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在训练学生“转”这个动作时,我就将该动作搭配音乐中的后十六音符来进行,后十六音符包括一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十六分音符,重音、长音加短音的结合令动作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4、美感与乐感相结合提升学生舞蹈综合能力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舞蹈更加强调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与姿态美的结合,良好的乐感可以帮助舞蹈美的激发。从训练学生舞蹈的舞韵的角度来说,动作的快慢、肢体用力的时间与火候、舞步的节奏乃至的呼吸、精细的举手头足都可以利用音乐中的节奏感进行训练。比如说名曲春江花月夜,无论是古筝还是琵琶的演奏都可以令听者感受到闻花、照影、鸟鸣与飞翔之感,利用这些来也可以提高我们舞蹈的美感。乐感与美感相结合才能成就一只有灵魂的舞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文化与艺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舞蹈的学习以不单单是锻炼和欣赏更是一种陶冶情操、进行自我修养的方式。在舞蹈的教育上现阶段也存在着例如重视舞蹈表演,轻视舞蹈内涵教育;重视舞蹈技巧教学,轻视文化理论学习等诸多的问。因此,作为舞蹈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提高整个中国舞蹈的教学水平,这也必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师生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文波.现代化与舞蹈教学改革[J].美与时代, 2010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器乐教学 情感因素 审美情感 学习情感

器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都有着重要作用。[1]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反映形式。在音乐学习中,情感分为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在器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将器乐教学与情感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和音乐学习情感,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情感同音乐情绪和谐地沟通与交流,是器乐教学所追求的目标。[2]

一、器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一)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的关系

在音乐情感中,音乐审美情感以生活和艺术领域中美与丑、悲与喜等为对象,活跃在生活和艺术的广阔领域,它的最高目的是美。学习情感主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而审美情感始终伴随着审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音乐审美情感有更深的体验并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自然会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深化加强其音乐学习情感;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加强,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学习效率大为提高,这又将使学生对音乐审美情感的体验更加深刻。因此,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情感与音乐学习情感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 情感在器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在器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第一位的,具有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在器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具备了表现情感的意识,他们就会在学习时全身心地投入,运用各种技能技巧,主动地去创造美妙的音响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的表现能力,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还能增强学生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唤醒丰富的情感心理活动,使器乐演奏技能更加提高,器乐教学更加深入。可目前有很多教师尤其是高师的器乐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音准、节奏、音色和技巧等技术层面的教学,而忽略了对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这是一种无视情感的教学,是一种不完整的教学,这不但会使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3]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感受各种情感要素同音乐技术的学习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通过具体的演奏形式予以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具体目标。

(三)音乐审美情感与音乐技能技巧的关系

我们强调情感在器乐教学中的价值,并不排斥教学中的技能技巧的传授。在器乐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器乐作品来真正领会音乐艺术形式特殊的审美价值,培养其审美情感的。而在器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情感和生动的音乐形象,需要通过正确而又不乏创新意味的技能技巧予以表现,两者是统一的整体,技能技巧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的审美情感。[4]目前,许多器乐教师尤其是高师的器乐教师,非常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表现的培养。这种“重技轻艺”的传统音乐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就可以尽情地去表现音乐,这是一种无视情感的教学,是一种不完整的教学,这不但会使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只不过是音乐表现的手段,并不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更不是器乐演奏的目的,对于器乐学习者和演奏者来说,重要的是把各种技能技巧灵活应用于各种音乐审美情感要素中去,获得艺术感情的完善统一,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炫耀技术技巧。当然,作为教师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略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必要性,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器乐演奏的才能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上,如果没有一定的演奏技能,再好的音乐设想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在器乐教学中,技能训练和音乐情感之间,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两者均不可偏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加强器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一)加强学生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

审美情感,作为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普遍存在于一切审美活动之中。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主要以丰富情感体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对不同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感受、理解和表现力。器乐作品在题材、体裁等方面,比声乐作品更为丰富、广泛。并且用器乐表现音乐,由于脱离了歌词,相对于唱歌来讲,就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是民族器乐教学。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5]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众多,风格多样,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器乐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在器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情感启发与培养,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在演奏乐曲时,通过对演奏作品的背景、音乐风格、地域特征等的了解来加强对情感的抒发,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作品鲜活而生动。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转换和发展过程,只有把握好这一过程,学生的演奏才能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动人心弦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培养

根据音乐学习情感的定义及器乐教学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加强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路径探讨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特点合理安排课程教授。让学生可以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对音乐产生新的认知与理解。

一、采用器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争取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出自己潜藏的学习能力和吸收水平,培养起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思维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热情。小学课堂中可以适当的加入乐器教学,这是现代化音乐教学的进步举措。器乐教学可以让音乐课程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和文艺气息,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将音乐作品带来更多的情感诠释。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加入器乐进行教学可以勾起学生对乐器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程的兴趣爱好。当学生在利用器乐进行音乐作品的展示时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自信并且被这种优雅的音乐氛围而感染,给情感上带来巨大的冲击体验。在通过器乐对音乐作品的演奏中学生将充满无限的正能量,对学生的大脑思维也是一种活跃作用让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教学的有利之处。

器乐是展示音乐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器乐演奏中音乐的内在美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对于音乐课程教学而言也是一种质的改变让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转变。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由于声带发育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展示音乐作品,所以只能通过器乐演奏来发挥出音乐细胞,在器乐演奏中让学生找到自信也找到学习音乐的天赋。

二、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将教学理念进一步创新改良,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为基础。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给学生灌输素质教育的新型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得到提高。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专业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具备学习音乐的潜能。教师在教授歌曲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会唱歌曲,课堂的目的就是让每位学生掌握所学歌曲,与此同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掌握音乐学科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是核心观念。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增加实践环节,让每位学生都能踊跃参加音乐活动创新大脑思维,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增强。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音乐学科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更为贴近,如此一来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对音乐学科充满热情的同时培养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音乐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加入技术性的指导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其中的魅力所在。

三、运用图画、表演及多媒体创设情境

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中可以挑选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例如最为经典的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这是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作品全程使用二胡独奏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氛围可以在作品欣赏之前给学生呈现当时的背景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在理解上才能更加简单。这种以图片为导入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锻炼,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

音乐课本中大多数音乐作品的背后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表演以表演的途径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音乐作品有初步了解。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引导方法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也带来更为生动的视觉效果,不仅表演的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台下学生也会被吸引,在这种情境氛围下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增加。教师在音乐作品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音乐专业知识,对于音乐作品中反映的精神文化等内涵也应当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得到同步提高。

四、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给音乐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多媒体逐渐被广大音乐教师认可并运用到课堂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图片声音等等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立体的深入全面的感受音乐知识。并且在多媒体媒介下教师还可以对音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习。音乐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素质教育有促进作用,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从小抓起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接触到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得到活跃。不仅是音乐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

小学音乐课本中涉及到种类繁多的乐器,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有限的教材资源内学生根本无法对每种乐器都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可以对音乐器乐更加了解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媒介,在课堂中展示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学习。在多媒体展示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器乐,同时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得到视觉上的冲击并增长阅历。

五、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努力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改革进行落实与强化。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丰富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以及器乐来丰富音乐课堂。在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音乐教师更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可以学到音乐专业知识更能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桂云.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11)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4

作为音乐教师来说如果充分发挥器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功效,就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不仅仅重视教会学生吹奏技巧,还可以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器乐工具,激发学生兴趣,突出知识重点,分解教学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使器乐最大化的发挥作用,使器乐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得力助手。

一、精选器乐,推进器乐教学

我们在给学生选择乐器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以及乐器的普及性。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但是简易不等于简单,它既要易学易奏,又必须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符合音乐审美的需要和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乐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乐器,才能保证器乐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让学生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奏。易教易学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分别在音乐课中引入巴乌,因为携带方便,经济实惠,考虑到学生的购买能力,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还提倡让学生自制简易乐器,以达到乐器的普及。

二、巧用器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堂曾经被称作“唱歌课”,说明歌唱是音乐课上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但不可否认,在现实中有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如声音沙哑、音准不好、音色特别等)不爱唱歌而爱乐器,他们能从演奏乐器的过程中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对音乐产生兴趣,如果教师能就势引导,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音乐表现形式中享受音乐的快乐,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活用器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少讲精讲。作为音乐教师,我曾经很困惑:这音乐属于技能科,老师不教,学生不会,让教师少讲,把课堂交给学生,那课堂岂不乱套?课堂效率岂不更低了?可通过慢慢的音乐教学,我突然明白了,第一节课是学生被动地参与音乐。他们虽然跟着钢琴在唱,可实际情况却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课堂效率当然就低了;第二节课是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他们认真细致地演奏着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旋律,这时候,他们的确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器乐教学有声有色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归纳了一下几点:

1.器乐讲解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对器乐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的了解该乐器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

2.器乐综合训练法:这是在以器乐为主的综合课中常选用的基本教法之一,能将各种器乐教学手段与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独奏与合奏能力。能集中优势,用时短,收效快,便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

3.器乐合奏指导法:由于器乐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器乐练习和器乐的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器乐形式虽然不能像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4.器乐演示法:只有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当然,器乐课堂教学也并不排斥少数有兴趣爱好专长学生的能力发挥,如安排他们领奏、休息时请他们独奏表演等,既满足了这些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呢走上舞台,通过演奏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器乐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途径。

5.器乐趣味游戏法:心理的实验表明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而且不稳定,有趣的东西常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在教学中想法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这种方法是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一、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学生从中获益。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5

在我国,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器乐教学的意义、性质、任务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

音乐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在我国,小学与初中阶段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必须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普及教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器乐教学部份指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音乐的体验,在学习器乐的进程中学习音乐,提高素养,以至受益终生,这就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由于器乐教学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又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内容的一部份,同音乐教育一样具有“审美性”、“教育性””。器乐教学同唱歌、欣赏、唱游等教学内容一样,都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宗旨的。

音乐审美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我认为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同样是通过学习器乐,让学生掌握基本钩技能,重在培养审美的情趣、能力,丰富发展学生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素质。因此,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趣味性,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贯穿审美教育,进而达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性情的陶冶。如果在器乐教学中忽视这些,一 味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训练,甚至以学生演奏器乐的水平高低来评价音乐课堂教学的标准,必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二、器乐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的选择与应用。

器乐教学内容包括选择乐器和传授乐器演奏的正确姿势和方法两个方面。从我国国情出发,适合中小学器乐教学常用的乐器主要有儿童打击乐、简易的民族乐器等,对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打击乐器。教师对所教的学生使用哪种乐器,应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大纲中器乐教学的内容要求、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及学校场所、师资、经济等条件选择教学用乐器。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培养从小规范地演奏和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齐奏、伴奏及合奏能力,注意增强其器乐演奏的表现力。

当教师确定了学生使用的器乐后,应根据其性能选择适当的教材,可以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进行选择、改编,也可选择适应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简单易学的器乐教材。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器乐教学方法是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来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果选用恰当,运用熟练,可以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特别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器乐教学法,不仅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器乐教学形式与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近年来,我国一些器乐教学工作开展的较好的地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加以推广使用。

器乐讲解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规范而科学地示范演奏,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既能形象示范,又能面授机宜;既能讲清演奏要领,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

器乐综合训练法。这是在以器乐为主的综合课中常选用的基本教法之一,能将各种器乐教学手段与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独奏与合奏能力。能集中优势,用时短,收效快,便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

器乐合奏指导法。此法又称器乐合奏综合教学法,通常是指教师在个别辅导学生的基础上,将不同的乐器集中进行合奏练习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与合奏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

器乐趣味游戏法。此法亦系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一、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使学生获益于趣味游戏之中。

三、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

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少年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一般是从“有趣”至“乐趣”最后为“志趣”三个层次。“有趣”是少年儿童对学习音乐直接产生兴趣的“幼芽”,表现在一旦学生看到某种乐器独特外形和奇妙音响时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过过瘾,这种好奇心理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又容易自我转移或消失。“乐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兴趣发展、形成的中层次,他们在“乐趣”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对事物的本质内容产生求知欲望。根据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性质,“有趣”和“乐趣”是器乐教学中所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乐趣”的心理培养并非是借助一招一式就可以形成的,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在“器乐进课堂”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努力使学生对所学乐器有“乐趣”,并引导学生将这项”有趣”的学习内容视作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大乐事来做。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认真听的习惯。听教师介绍乐器,听教师范奏,听所学乐器演奏的乐曲,听讲授器乐演奏方法。(2)认真看的习惯。看教师演奏,严格跟着模仿,严格按要求演奏。

(3)积极投入的习惯。音乐实践必须全身心投入,融自我于器乐演奏的音乐表现之中。(4)自我复习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巩固提高。

(5)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一切服从教师指挥,保持课堂动、静结合的合理状态。

四、按器乐教学规律优化课堂组织环节。

音乐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器乐教学活动,使中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发展音乐智力与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品德与高尚的情操。要达到这个目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撰写器乐教学计划,钻研教材,分析与了解学生学习器乐的基本状况,并与全学期音乐教学工作的总计划相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安排,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合理安排,留有余地,使器乐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其次,要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备课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活动,器乐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音乐教师要熟悉《音乐教学大纲》,从全局出发,掌握教材的基本脉络和编排体系,为确立重点难点做好准备。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教案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高校;钢琴艺术指导;建设

钢琴演奏具有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钢琴艺术指导是钢琴演奏艺术的一个分支,它在声乐、器乐以及舞蹈表演领域内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对钢琴演奏者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良好的独奏能力,更应具备与合作者默契配合的能力。

钢琴艺术指导作为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再创造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器乐曲、声乐曲还是舞蹈,都是由演奏者、演唱者、舞者共同完成的。钢琴艺术指导不仅是一个参与者,一个好的钢琴艺术指导会对演唱者、演奏者及舞者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钢琴艺术指导的分类

1.1声乐艺术指导

钢琴艺术中,声乐艺术指导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歌唱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音乐思维及艺术表现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具有相对独立的音乐结构及艺术表现的意义,可以说是钢琴演奏艺术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不同音乐风格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各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演唱艺术实践中,演唱者都无法离开默契配合的钢琴伴奏,它能将演唱者的作品演绎以及情感表达衬托得更加丰富多彩,将演唱者的表现力展示得尽善尽美。

钢琴家约瑟尔・霍夫曼曾说过:“要动脑筋和情感去发掘隐藏在乐谱间的内容。”伴奏者必须要对不同体裁作品的音乐风格和不同情愫上的差异,进行合理的、规范的艺术处理,使之与演唱者所表达的作品风格相一致。

1.2器乐艺术指导

由于器乐表现的复杂性,器乐艺术指导相对于声乐艺术指导有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器乐演奏不像声乐作品带有歌词,因此伴奏者与演奏者的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只能通过彼此有机的合作以及音乐旋律自身的起伏来表达音乐主题,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

同时器乐具有与人声不同的音色、音域,而且器乐作品相对声乐作品篇幅较大,曲式结构和调性变化也较为复杂。这对钢琴伴奏者的技术要求更高,既要把握作品的高难度技巧,又要与演奏者默契配合,将作品中的情绪变化和整体音乐风格把握得精准到位,同时,器乐艺术指导更应该强调器乐的歌唱性。

1.3舞蹈艺术指导

舞蹈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表演艺术的形式,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国古代美学论著《乐记》中就曾说:“乐为舞之心,舞为乐之容。”舞蹈钢琴艺术指导既是舞蹈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同时也是钢琴艺术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钢琴艺术指导通过与舞者的合作来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舞蹈基本功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是一件完整的舞蹈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艺术指导的弹奏除了需要出色的钢琴技巧之外,还必须对舞蹈的基本动作、形式和构成非常熟悉和了解。将音乐情绪的张力和舞蹈语汇的张力达到统一,音乐的连接、力度、速度、和声及雕饰调性色彩的运用上都必须服从舞蹈的要求,与舞者配合默契,达到乐舞的完美合一。

2“钢琴艺术指导”所应具备的能力及综合素质

2.1快速的视奏能力和过硬的钢琴弹奏技术

钢琴艺术指导不仅要弹奏出准确无误的乐谱,更要与演唱(或演奏)者配合得默契,这就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钢琴演奏技术,以及快速视奏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钢琴弹奏能力,才能在弹奏过程游刃有余,自如发挥。所以快速的视奏能力和过硬的钢琴弹奏技术是钢琴艺术指导必备的能力之一。

2.2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里从声乐的钢琴艺术指导方面来举例说明。要想做好声乐艺术指导,就要对发声方法有所了解;对歌曲的整体感觉、要表达情感及乐句间呼吸、乐段语歌曲段落间的关系做出整体构思和把握;同时以听觉作为基础,平衡人声和钢琴的音响,使音乐达到和谐、统一。

2.3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

一个好的钢琴艺术指导,一定是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的。丰富的舞台经验可以使弹奏者最完美的演绎作品,发挥出最佳的舞台状态,从而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观赏性,达到共鸣。

2.4全面的综合素质和高深的个人修为

艺术指导往往承担着把握作品艺术风格、艺术表现、艺术审美等任务。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与合作者默契配合,完美地发挥,向观众展示音乐艺术的魅力。而高深的艺术修为则是一个优秀艺术指导的标志。只有具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才能与合作者有良好的沟通,才能演绎出具有艺术性的音乐。

3“钢琴艺术指导”在高校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

3.1音乐艺术性的含义

我们这里提出的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艺术性”是有它特定含义的,它不同于音乐美学中音乐形式(音乐的织体结构)的概念,不同于音乐美学中音乐形式(音乐的织体结构)的概念,不同于音乐美学中音乐形式(音乐的织体结构)的概念,也不同于音乐学中对音乐结构研究的定义。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音乐性,它体现出来的是学校音乐教育把音乐作为音乐课的绝对重心。其次是音乐中那些能抒发感情、愉悦身心、表达美感的因素,是学习过程中师生对音乐文化和精神的共同体验。

3.2艺术指导性的含义

所谓“艺术指导性”,其实应该理解为指导艺术行为。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除了陪衬、圃助和配合声乐演唱完成作品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声乐钢琴伴奏作品与优秀的声乐钢琴伴奏者能在声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不可替代的艺术指导作用。乐谱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指导性是作曲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具备的,但二度创作就要和作者共同努力,方能突显钢琴艺术指导的“艺术指导性”。

3.3高校教学中“钢琴艺术指导”的艺术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