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美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自然的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自然的美学

大自然的美学范文1

关键词:介入式审美 择时择景 科学知识 情感

周彦文在《张竞生:中国出版史上的失踪者》(序一)中写道:“他一生爱国,也热爱大自然,皎月、葱岭、清流、故乡拥有的这一切构成他人生的摇篮,避风的港湾,田园牧歌般的精神。”①(《张竞生文集》上卷第10页,下同)江中孝在《张竞生的生平、思想和著述》(序二)中提及:“他一生热爱自然,喜爱月光,喜爱山间的生活。”①(上卷第22页)可见,张竞生一生都在进行自然审美,那么他的审美模式如何界定呢?这里我借鉴彭锋先生对环境美学审美模式的分析将其界定为介入式。介入式由美国环境美学家阿德诺・伯林特(Arnold Berleant)提出,是指全面介入对象,与对象保持最亲近的零距离的接触。对于自然审美来说就是人内化于自然,与周围环境有一种存在论上的完全契合而产生的一种与之同体感。通俗地说,不是匆匆游客式的浏览而是常驻于此的品评鉴赏。另外,加拿大环境美学家卡尔松(Carlson)认为:“对自然的审美欣赏既需要介入到自然环境中,也需要介入关于自然的历史和科学知识之中”;卡诺尔(Carroll)认为“对自然的审美经验的关键,在于我们在情感上被自然物所打动,或者自然物唤起了我们心中的某种情感”。②张竞生深受卢梭“回归自然”和自然派的影响,一贯主张在与自然零距离审美中完成对美的人生社会艺术的设想,强调科学知识和情感对自然审美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其自然美审美模式是介入式的。

一、介入式审美的条件

首先,善审美者对于美的景象的领略要择时择景,进而从数理、艺术及形学(旧称几何)等去寻求。张竞生以俗人和审美家看北京城的区别形象地说明了择景的重要性,在俗人眼中北京城堆满了肮脏的屎尿及恶劣的屋宇。但是,审美家能如绘画家及照相家一样专从美丽方面领略,从景山顶俯瞰北京城就只有壮观美丽而没有臭恶了。他进而说明择时可以把所得的美景扩张到无穷大,同样是从景山顶俯瞰北京城,最好是夕阳西下时,景山、北海、西山与天合成为一个椭圆球面的屏形了。尽管最佳的审美时间和地点可以化丑为美达到无穷大,但这样还不能领悟“无穷大”深微的道理,也就没法到达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张竞生提出“唯有数理才能带来无穷大、无穷小、无穷尽各种观念的妙趣,唯有艺术家能知这个风景的美量到何地步,其无限美的意义,也觉得极清楚”。①(上卷第125页)他以颜色组合、“加速率”的几何图形、空间色彩随电子活动而变幻、牛顿从苹果落地陶醉于宇宙的复杂一致的和谐等证实了知识对于审美的重要作用。张竞生不是说普通人没有审美能力,不能进行介入式审美,而是说择时择景和知识有助于更高层次的介入式自然审美。

其次,移情是介入式审美的重要条件。张竞生认为,对自然的情感性回应在自然审美中可以带来长久的美感和景象。这近似于“移情”说(把本来属于主体的感觉、情感等外射到对象身上,使之成为对象的属性,再被这种仿佛有情感的对象所打动。)他记述的与友人游法国瑞士间冰山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情感外移的审美心理,“我的身体软化了似变成为冰山的冰和冰壑之水了,我的精神已与地上一片白茫茫的雪景及天上一片光蓝蓝的云色相混合而为一了。”①(上卷第117页)此时,冰山云色不是与人对立的东西,人处于对象之中,陶醉于审美活动之中,自我与对象模糊了彼此的界限。这种美感是处于景外之人无法感知的。

二、介入式审美对美的人生社会艺术的功用

张竞生美学思想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道,而是具有现实功利性的形而下的器,是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人生艺术改良在美学上的显现和试图加以解决的道路探索。所以,自然审美就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目的,是为解决美的人生、美的社会、伟大的艺术等服务的。

首先,张竞生深知自然对于一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在《自然派学理及实行纲要》中写道“自然好处,在精神方说:心地坦白,志量广大,天真烂漫,无欺诈讥诬之心事……在身体方面说,自然方法能使身体壮健,免用医药而能却病,同时兼能延年益寿……而与现在罪恶渊薮的大城市生活作对头”①(下卷第294页)张竞生流露出讨厌中国旧城市生活而向往乡间自然自由生活的愿望,他的后半生就是在故乡潮州饶平县度过的。他不仅认识到自然的无穷妙处,而且一生都身体力行,热衷于在大自然中获得身心的锻炼。比如:他认为最好的消遣法是到郊外领略大自然的月光星光,风声涛声(《消遣法》);男女之间纯净的心灵上的不沾染的情爱是在山头月光下才能实现的(《最美的秋天旅行》);大地真正成为天上的乐园是离开城市到乡村一游所见到的秋收美景(《我们的秋天》)。

其次,张竞生认为美的人生、美的社会等都要在自然环境中实现。由此推知离开自然环境也就没有美可言,只有在自然中才能实现美的人生社会。张竞生不是把审美问题哲学化,而是从衣食住行娱乐教育等方面构建了一幅理想化的生活场景,借此可以融入自然之中得到无穷的审美。场景一:美的住居和风景的创造。“美的住居,是住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合为一气……住居不但不要城市化,而最重要的是使它成为‘大自然化’,那是使屋宇与大自然的环境拍合成为一气……最美的是并无住居,而是露宿在大自然中。”①(下卷第174-177页)尽管张竞生极端化地主张“无住居”,但表明了他对融入自然享受美感的极度向往。他在《美的人生观》中有比较折衷的描绘:“在屋外的周围,有钱者须配以园囿,贫穷之家也须多栽果树为陪衬……由此可以得到水果的利益与树木的卫生及美趣了。”①(上卷第51页)场景二:美的身心锻炼和娱乐。在旷野中做操能使身体与自然有直接感触的机会。五官神经系统也要在自然审美中锻炼,“最好于深山旷野之中,遍地领略树木、花果、藤草、菜、谷各种味道的差异,于山间、泽畔、海滨、湖上练习种种声音,日光、夜气、海水、山岚,以及风雨霜雪,当常使裸的皮肤去受洗礼。”①(上卷第63页)美的娱乐同样是在大自然中,张竞生认为,“凡能领略大自然风光的人们,到处都可得到许多高尚的娱乐法。”、“至于个人的娱乐法,最好的是向大自然去领略与向学术中去寻求。”(下卷第188-189页)

最后,介入式审美催生伟大的艺术。这里的伟大艺术是指张竞生历来推崇的浪漫派艺术。“故浪漫派最喜欢到自然去,鉴赏自然,与自然合一而受自然的启示。因要伟大,惟有向自然去寻求始能得到。高山峻岭,大海之滨,平阳落日,夜间星辰,风号,雨狂,雪飘飘然,鸟叫泉喧,凡此自然景致,均能引动观者起了伟大的观感。”①(上卷第316页)张竞生认为,只有到自然中去,介入自然审美,与自然合而为一,以山水及万象为书本,荒郊野外为书房,从自然景象万物中生出兴奋、自由和苦闷等热烈情感,在自然审美中得到“直感”、“领悟”、“顿觉”等启示,从而成就浪漫派伟大和怪恶的艺术风格。

尽管张竞生没有提出介入式审美这一理论范畴,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却与当代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环境美学审美模式中的介入式审美不谋而合,这更加彰显张竞生美学的超前性和创造性,并能为当下生态困境中的现代人提供美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审美取向。

注释:

①江中孝.张竞生文集(上下卷)[M].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

②彭锋.环境美学审美模式分析[J].彭锋专栏,2006年9月18日.

参考文献:

大自然的美学范文2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

大自然的美学范文3

[关键词]:生态审美观 生态审美教育 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对滞后,生态危机十分突出。生态审美教育是鉴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生态恶化的现状,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反思和观念的变革。关于学术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生态文化的探索,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了生态美学和生态审美教育的探索,召开了8次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论著。生态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审美力、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大力开展生态美育对当前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生态审美教育

生态审美教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生态审美素养应该成为当代公民、特别是青年人最重要的文化素养之一,是从儿童时期就须养成的重要习惯素养。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学、美学、教育学的有机结合,是重在生态审美观的教育,在提升人生境界、追求诗意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其是时代的产物,是鉴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生态恶化的现状,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反思和观念的变革。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内容

生态审美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是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教育,即以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指导,从经济社会、哲学文化与美学艺术等不同基础之上,将道家的“道法自然”观、“万物齐一”论,儒家“和而不同”的“共生”思想、“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的自然亲和情怀、“仁者爱人”和“民胞物与”的生态人文主义观念以及诗意栖居说、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家园意识、艺术生产力等西方生态美学观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即在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中坚持“此在与世界”的在世方式,即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更不是与人类对立的,而是与人类构成一体、须臾难离的。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欣赏自然的美。中国传统哲学倡导天人合一,把人的自我实现和实现自然的目的统一起来,生态审美教育包含着人与自然生命的亲和关系的审美体验。

其次,是确立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罗马俱乐部负责人贝切伊认为,当前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种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问题。对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这个问题同样十分重要。事实证明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一种极不负责任且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不仅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国情而言,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将发展与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走互利双赢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之路,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民要选择并培养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例如,倡导小康而节俭的生活方式,不铺张浪费资源和能源;自觉地爱护环境,不污染环境,选择和能量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自觉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动物植物;学会欣赏自然生命的多样性、丰富性之美。

最后,是培养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这是生态审美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归根结底生态审美教育是一种审美观的教育,更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首先,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在哲学领域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人类将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主人,能够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是俯视的、高屋建瓴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和谐的审美关系。而生态审美教育强调的则是民胞物与和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美的发现者、欣赏者和创造者,这里不是谁改造谁的问题,而是和谐共生。其次,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期所必需的一种人生态度。因为,中国新时期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就相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审美化生存的重要基础。从而,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就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备条件,成为新时期所亟须的一种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意义

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在它的慷慨恩赐下,人类才得以成长发展,所以人们对哺育我们的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生态美育可以增强人的审美感受力,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性格。人类在大自然中陶冶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一个热爱自然、对自然产生敬畏并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的人,必定是道德高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并懂得生活的人。

生态美育通过艺术及各种形式的生态美熏陶培养人,使人们在对生态审美形态的欣赏中,在具体的生态审美活动中,逐步形成生态审美情感、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诗意栖居”。因此,大力开展生态美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大自然的美学范文4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在文艺美学的研究当中,光与色彩的研究内容甚多,并且深受学者重视。不同的色彩搭配及光线的诠释都会对文艺美学的表现力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从文艺美学的规范化和开放性出发,了解文艺生态美学的真正需求,从而进一步认知创作者的想法。

关键词 :文艺美学;规范化;开放性;生态美学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60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30—02

收稿日期:2014—12—27

作者简介:李茜茜(1989— ),女,安徽淮南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一、光与色彩的规范化运用

光与色彩是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礼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学会与自然友好相处,并且善于发现大自然当中的美好,则是文艺美学当中最为推崇的。创作者们热爱表现自然之美,并且认为这是最为直白、完美的选择。在创作当中,创作者们喜欢融合自己家乡的美景与回忆,以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以这种方式来唤起更多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实现生态美学的真正意义。

(一)规范化的色彩搭配

文艺美学作品中的色彩搭配会直接改变其表达效果。创作者在构思设计的过程中,会以敏锐的色彩视觉来寻求最为恰当的色彩搭配,从而完美呈现出自身的创作思想。创作者们认为色彩是具有生命力的,是人类能够共通的语言。因此,文艺美学能够通过色彩搭配来诠释出自身的设计思想。与此同时,色彩搭配还需要和光线相结合,进一步地提升作品的完整性与空间性。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选定一个主色调,然后再将其他的色彩进行呼应搭配。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呈现出作品的效果,而且突出了重点。

在美术创作中,创作者采用了大量的色彩语言描述出了一幅具有丰富色彩单位的自然景象,使得欣赏者在阅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融入到美术创作的背景氛围当中,并在脑海中创建立体的画面。翠绿的树林、红砖瓦房、黄土绿草、黑狗黄鸡、蓝天白云、绿湖红花,五彩斑斓地映照在欣赏者的脑海当中。

(二)规范化的光线处理

在文艺美学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对光线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在与色彩进行完美搭配的同时,还需要关注重点。因此,对光线的掌握非常关键,会直接影响到文艺美学创作的效果。从文艺美学创作的光线处理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为显性光线的表达。显性光线为文艺美学创作当中直观表现出来的光线艺术,例如丁达尔效应、戒指反光、小院中、马路上、窗台边等,都是显性光线的表现内容。想要完美呈现出大自然的美,就需要对日常生活当中的显性光线加以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诠释,这样才能加强其美术作品的生动性、仿真性等特点,并且让欣赏者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文艺美学所要表达的内容,迅速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画面。

另一种为隐性光线的表达。在文艺美学的创作过程中,隐性光线为大自然中的隐藏光线,必须通过色彩搭配来加以完善。例如:火光、虚拟影像等,都需要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来加以修饰。每个人心中的定位与欣赏重点都是不同的,创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这种创新化的思想就构成了隐性光线的表达。

光线处理的两种方式表现出创作者在美术创作中是非常重视光线与色彩的运用的。而在美术作品中,也因为光线与色彩的运用,使得美术创作整体的立体感更为清晰。协调的光线处理与色彩搭配使得美术创作整体的色彩基调更为突出,画面感构建得更为斑斓有序。在创作者的美术创作中,欣赏者总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美景,其色彩的搭配与光线的处理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马上就能够融入其中一般。这种独到的色彩搭配与光线处理风格也成为了创作者的创作特点之一,其不仅能够丰富美术创作整体的风格,而且还能够帮助创作者更多地传递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体验。生命其实很简单,一草一木、一虫一蚁都是生命的象征,而这些生命与大自然的所有物质都是紧密相连的,小到一粒尘埃,大到河流山川,都与生命息息相关。创作者的美术创作一直都以平易近人的绘画特点为主线,加之光线与色彩的丰富描述,使得美术创作整体的背景氛围更显立体,并且让美术创作更具生命力。创作者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内心最想表达的情感,与万千欣赏者一起分享和交流。

(三)形象颜色化

在文艺美学当中,其光线与色彩的搭配非常关键,需要呈现出形象化的状态,才能全面提升文艺美学的质感与空间性。如何提升文艺美学创作中的形象颜色化也成为创作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对于创作者而言,在构思与设计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内心已经拥有了一幅影像,而在创作过程中,只是在不断地将自己的影像还原为真实。这个过程非常关键,需要创作者拥有熟练的绘画技巧与色彩敏感度,才能全面地反映出自身所想。创作者经常会因为一种特别的颜色无法调制妥当而冥思苦想很长时间。由此可见,文艺美学创作中的形象颜色化状态的呈现并不容易,需要长年的绘画练习积累。在文艺美学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以自身的见解与技巧来合理化、创新化地表现自己的构思,以独到的形象颜色化特点来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从而提升文艺美学创作的大众化效果。以特别的形象颜色化方式阐述日常生活当中的自然之景,也可以烘托出创作者自身的思想态度及价值取向。

二、文艺生态美学的开放性

在文艺美学创作中,创作者的灵感大多都来自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人类有一个共通点,便是对家乡的特殊情感。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着不同的情感,或快乐,或悲伤,但都是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珍贵回忆。因此,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希望将自己的家乡情怀充分地展现出来,并且希望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这种创作起点也是文艺美学当中非常推崇的自然美学,其不仅能够全面地表现出自然生活当中的特别之美,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强欣赏者对于自然的保护意识。对于文艺美学的创作而言,开放性的创作思想非常关键,只有拥有发散性、创新性的创作空间,才能发挥出文艺美学的最佳创作效果。

文艺美学创作在开始之际,就显示出充分的色彩元素。映入视野的黄色槐树叶、锈迹斑斑的大钟、秋意盎然的乡村景象等,类似于这一类型的色彩语言在美术创作中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创作者还在原有的色彩语言的基础上,对其描绘形象进行颜色化。美术创作中的每一章节几乎都有色彩融合的描述形式,色彩语言更是数不胜数。除了人物形象的色彩化,在文艺美学创作背景环境描述中,也少不了色彩描述。背景色的搭配需要与主题相呼应,突出主要内容,避免喧宾夺主。因此,在作品的背景处理过程中,需要选取层次分明、色调一致的主色系,与主题内容相对应,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实现文艺美学创作的最初意义。

三、结语

光线与颜色的描述是文艺生态美学的特色所在,色彩与光线的结合运用使得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宛如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作。本文以文艺生态美学创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颜色与光线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运用颜色与光线的文艺生态美学的真正需求以及创作者想要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以强烈的颜色对比来强化自身的思想呈现,从而缩短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让欣赏者能够快速进入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当中,并且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真正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文艺美学内容,为整幅作品赋予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家荣,桑农.文艺美学学科三十年建构的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李咏吟.美丽中国与文艺美学的时代思想任务[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3]张晶,杨杰.中国文艺美学的学科特性与理论渊源[J].河北学刊,2013(2).

大自然的美学范文5

这两方面的做法,固然在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抽象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领悟的经验,增强他们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理论的抽象理解和具体概念的机械把握,对于个别的艺术作品只能有浮光掠影的碎片式的模糊印象,而难以有深刻的感悟和审美的共鸣。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普遍地将艺术教育简单理解为对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对艺术教育理论的知识传授,在教育活动中,片面地以抽象的概念代替生活感受,以理论体系覆盖生命直觉,以逻辑推导遮蔽心灵反思,因此遗忘对学生进行审美感性的教育,没有开启主体的心性和灵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培育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情。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歌德认为,培养良好的艺术感受必须从对大自然的审美感受开始,没有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和热情感受,一个人不可能培养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更不用说美感和经验了。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于学生的自然和审美教育,离不开激发和调动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察、诗意体验和富有激情的想像。在当今历史语境中,艺术教育还必须承担教育学生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感情,建立他们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意识,而不应单纯地树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而是应该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这样有助于建立生态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现代意识,更有利于美感的形成和艺术感觉的完善,可达到一石两鸟、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健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知识论形式上获得一般的艺术“道理”,而是通过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不仅有着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而且有着社会预期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性。艺术教育不是以单纯求知为特征的知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寻求建设青年学生的诗意的人生修养和审美的生命境界。故从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纯知识学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将遮蔽艺术教育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意义,从而不能真正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换言之,艺术教育不是对知识理论问题的知识性解答,不是以回答“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等类似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或者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和回答的知识命题。艺术教育是力求解决人生的审美感性、良知修养和诗意境界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是美学知识和艺术经验难以包括的,它们更多是生命的智慧形态。

大自然的美学范文6

一.审美性的语言,更多的彰显美学价值

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有比一般人的语言更高的美学价值。这一特点是很重要的。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 都是富于审美性的。例如于漪老师在讲《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等一组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月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段导语通过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段,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的风格相吻合。可以说,这段话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无怪乎她的学生要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了。

二.美的语言,能达到深入学生心灵的效果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准确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进而领悟“情”中之“理”。教师要以美的语言作为美的品德的载体,深入学生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讲述《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线上》这两篇课文时,我带领同学们挖掘文中的美景,深情的感受温润柔美的江南冬景,感受那气势雄浑、撼人心魄的西部落日,把她想象成正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油画,一种是含蓄朦胧的美,一种是浓墨重彩的美。在课堂上热烈的讨论之后,同学们终于明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同时对罗丹说的“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有了切肤的体会。因此,很自然的,我做出有力的挥手状:“让我们走进自然,谛听天籁,感受大自然散发出来的迷人魅力。”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来描述江南美景的真实存在,让学生心中被一种深情所填满,然后再声情并茂的泛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上深情打动了他们的心,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课文永留心中,使语文教学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三.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鲁迅在讲《“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课时,用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样一些生动浅显的比喻,来阐明“文学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正如《学论》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