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化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化学论文范文1
首先,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酶技术在轻化工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日益增长。例如,在传统高温浓碱型棉织物退浆工艺中,需消耗大量水、热能、化学助剂,并排放出大量含高浓度污染物废水。与常规碱剂前处理工艺相比不同的是,生物酶退浆对织物损伤小,处理后织物手感柔软,色泽鲜艳,具有能耗低、设备要求低、排污量少、废水处理简单等诸多优点。所以,生物化学中的酶学部分是我们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在全部32学时的教学中,我们安排酶学10个学时,从酶的概念、分类,酶的作用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到酶工程均作了详细讲解,并在讲授的过程中将生物酶工程的相关知识与轻化工程专业知识进行交叉,提高学生对生物酶技术在轻化工中应用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使他们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材料不同,工艺流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生物酶处理工艺。
其次,在纺织和皮革加工领域,应用的原材料有很多是生物质材料,因此对于生物质材料的了解对轻化工程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将生物化学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列为轻化工程学生的学习重点,大约占到16学时左右。让学生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性质有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对这些生物质原料进行处理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原有生物质材料都有各种各样的优点和弊端,如何保留其优点而避免其缺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比如天然彩棉,具有良好的天然色彩,可以避免后续染料加工过程,节省能源和成本,降低污染等优点,但同时,天然彩棉的棉纤维纤丝较短,不如白棉,另外产量比白棉低。针对这些特点,应用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既能保留优点,又能改善缺点,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原材料的特性,所以,生物化学中的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我们也向同学们做细致的阐述。其余学时我们安排了绪论、对生物小分子的认识以及简单的代谢内容,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全貌以及了解为什么学习生物化学以及如何才能学好。
2教学方法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手段。目前,作为国内普通本科院校,吉林化工学院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状态不佳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非常被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McMasterUniversity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以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会先提出一个轻化工程范围内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真丝织物的脱胶处理问题,在这个工艺过程中,首先涉及的生物化学知识是丝素和丝胶的生物化学本质是什么?引入蛋白质分子结构组成、化学性质专题;进一步酶法处理脱胶环节应注意哪些问题?引入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并设计出工艺方案,这样的方法,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
工业化学论文范文2
(一)企业薪酬构成
在集团公司薪酬体系的框架下,煤化工公司采用以岗位效益工资制为主,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为辅的工资制度。
1.岗位效益工资制
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由岗位工资、效益奖金构成。
(1)岗位工资:由出勤工资、工龄津贴、专业技术津贴、煤化工岗位津贴、专业技术人才津贴、技能操作人员津贴、中夜班津贴、安全绩效工资、特殊岗位津贴、通勤补贴、通讯补贴、值班费、晨会补助构成。
(2)效益奖金:由质量效益奖、本质安全奖、和谐发展奖、科技创新奖、资源节约奖、五型综合奖构成。
2.年薪制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是依据单位规模、管理难度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确定和支付给企业负责人工资性收入的一种薪金制度。由基本年薪、岗位绩效年薪、安全年薪构成。
(1)基本年薪:保障企业负责人基本生活的收入,不与经营业绩挂钩。
(2)岗位绩效年薪:企业负责人的风险收入,主要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及经营业绩等综合确定。
(3)安全年薪: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重点,为突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设置的。
3.协议工资制
具备公司所需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因公司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受聘于公司的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构成。
(1)基本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60%为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40%为绩效工资。其中:月度绩效工资20%,年度绩效工资20%。
(二)实行劳动力总量、全员绩效与薪酬联动机制,加强薪酬管理
公司经营规模大、生产业务多元化,是事业部制经营模式。采用集中控制的薪酬管理。实现“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公司将各类奖项归类并统一设置奖项名称,同时设定相应奖项的发放范围及标准。
(三)薪酬管理全面推行信息化平台
首先,煤化工公司全面推进五型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使用FPI平台,采用平衡记分卡完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提取后运用到薪酬发放中;其次,使用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计算、发放及审批薪酬工作,提高了薪酬管理的整体水平。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自成立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煤化工体系特有的薪酬激励制度,但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动态薪酬调查
公司对同行业之间薪酬调查力度不大,不能够积极洞悉同行业间薪酬制度发展动向,这就导致了公司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将导致企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开展薪酬调查能够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为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变化与新趋势,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煤化工公司是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产业,薪酬体系坚持“双轨制”的原则,即煤化工公司与集团煤炭单位相同岗位的员工收入水平保持一致或接近,适度提高化工专业人员收入。但是随着煤化工热潮的掀起,企业没有积极的改进薪酬制度,近几年,致使本企业员工与同行业之间薪酬差距逐步增大,直接导致我公司员工流失率每年达到上百人。
(二)岗位评价机制薄弱
企业薪酬管理尚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由于岗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使薪酬缺乏科学管理的支持。岗位分析与评价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前提。首先,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对于生产装置运行不了解,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对于管理概念不专业,两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其次,2013年公司引进的专业咨询公司对煤化工企业的内部环境不熟悉,不能够得心应手的实施具体事务,工作进展不明显,效果不佳。例如:岗位说明书不能及时修订,严重阻碍新的薪酬制度建立。
(三)学习激励制度欠缺
企业对于员工的进修学习支持力度不够,如:员工取得更高等级学历、专业技术资格等级、等成果时,企业不能够积极地从薪酬方面体现相应的奖励方式。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素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薪酬激励是企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竞争手段之一。煤化工公司人员结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86%,平均年龄31岁,本企业是一支拥有高学历结构的年轻队伍。但是企业目前在薪酬结构上只有职位升迁可以提高薪酬水平的纵向发展,很少有职业规划、知识技能等提高薪酬的横向发展,使得员工学习积极性受挫,不能长期稳定员工队伍。
(四)管理自受约束
集团对基层单位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使煤化工公司受到较大的限制和约束,致使薪酬管理自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煤化工公司薪酬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集团公司推进薪酬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这种薪酬管理方式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使煤化工公司不能充分结合实际需要搞活内部分配机制,例如:在2013年度,必须严格按照集团薪酬制度中规定的奖项发放奖金;不能自主设置单项奖;不能重新分配各岗位系数。为了遵循集团整体总方针政策,忽略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差异。
三、完善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的建议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它涉及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构建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是薪酬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合理开展薪酬调查
进行专业性薪酬调查,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外出考察、借鉴行业经验;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标先进,探索推行新的模式。不但为企业薪酬改革提供依据,还有利于企业了解和掌握新变化与新趋势,帮助企业及时调整自己的薪酬策略,切实降低人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人力资源部门协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岗位分析小组,深入现场跟班、观察,与岗位员工、车间主任交流。对各类岗位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完善岗位工作说明书;同时在征求咨询公司专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岗档体系中岗位设置与目前岗位实际承担的安全责任、岗位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等方面不符部分,比较分析进行薪酬修订和完善。
(三)健全学习激励制度
稳定员工队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激励高技能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企业应加强对高学历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合适的专项津贴或实行学分制奖励,提高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在操作岗位上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的薪酬进行倾斜,激励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实现事业、待遇留人。
(四)建立内部再分配机制
煤化工项目技术含量高、操作环节多、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搞活单位内部分配机制,增强员工岗位荣誉感、工作责任心及劳动积极性,在总量定额控制的基础上,允许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再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偏向技术含量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单位,特别是关键岗位倾斜。单位系数可向管理难度大、操作环节多的单位进行倾斜;岗位系数可向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差的岗位进行倾斜。调节幅度应有相关的制度加以制约,建议调节控制在应得奖金的±20%范围内。同时激励再分配机制需着重考虑专项激励,围绕核心人才、关键技术岗位设立津贴或奖励基金。
四、总结
工业化学论文范文3
广义的公用事业是指所有为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及活动,包括电信、邮政、电力、铁路、航空、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在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一般是为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服务的各项事业的总称,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即城市建设部门分工进行行业管理的范围。本文所谈及的公用事业主要是指此范围。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可以理解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而更少依靠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它针对的是“城市公用事业只能由政府统包”的传统观念,强调民间资本的进入是超越社会政治制度的世界性浪潮。
二、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公用事业由政府部门垄断性经营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对民营化提出了要求。我国的城市公用事业是改革二十多年来触及较少的一个领域,传统体制所带来的弊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随着其他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而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垂直垄断的经营模式带来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城市公用事业中,多数行业长期以来采取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如供水、供气、供热等行业。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机构所属企业垄断了这些行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输送和分销等所有环节,垄断企业利用垄断优势强行交易、限制竞争行为屡有发生。
2.低效率的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缺少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激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格改革主要集中在私人产品价格领域,而对传统的公用产品价格体制触动较少。因此,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的价格形成机制仍然延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价格的制定主要依据企业的自报成本,企业增加的成本可以轻易转嫁出去。在这样的机制下,企业很难形成降低成本的激励,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亏损--涨价--再亏损”的怪圈。同时,由于缺少竞争,公用事业企业服务意识差,服务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
3.投资主体的单一化,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难以弥补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建设资金的缺口。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的来源单一,吸引民间资本成为当务之急。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扩大,缩小了原有自然垄断的范围,创造了新的竞争领域,使公用事业民营化成为可能。传统理论认为,诸如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网络性特征,更适合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而由于其同时叉具有公用性和公益性,加之投资大、网收期长等特点,垄断权理所当然地落入政府手中。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在2O世纪7O年代,电力、电信等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纵向拆分就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其中也涉及到一定数量的城市公用事业。拆分之后,除网络部分仍保持垄断经营以外,其他部分均以引入竞争,为民间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公用事业民营化使多方受益,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对民营投资者来说,涉足公用事业风险低、现金回报稳定,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从政府角度来讲,民间资本的介入,对于减轻财政压力,及时筹集资金加速城市建设,提高地方政府政绩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实施民营化以后,公用事业的竞争性加强,可以向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公供服务的质量也相应得以提高,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三、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现状及其障碍
(一)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城市公共服务由事业单位提供,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是政府权力的衍生物。因而我国的事业单位具有十分明显的政府特征: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活动与服务依赖政府,机构设置有行政级别,事业单位人事有行政编制,高度封闭而自成一体,事业单位由官办、官管、管养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过分依赖于政府的公共事业愈来愈多地表现出矛盾和问题:政事责任不分,管理方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事业单位也存在兴办主体结构单一、内部机制不活、效率不高、增长过快、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等弊端。为了改革上述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以公共事业组织自由化、公共事业服务社会化、事业人才流动市场化、公共事业经营多元化和公共事业管理法制化为特征的事业单位和事业体制的改革。在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些民营化的项目,如今,我们探索出或引进了BOT和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和合资、股权出让等模式,以投资和生产主体多元化,政府与生产者角色分离,政府管制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契约约束取代行政管理,投资的风险、责任、回报分散等方式,实现了建设资金来源的多渠道、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并且引进了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减轻了财政补贴压力,分担了政府投资公用设施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存在的障碍
1.立法比较滞后
我国一直没有一个大的法律方面的规定为民营化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表现在:(1)制度安排的层次低,法律效力不高。(2)政出多门。相关规定从多个部门出台,如建设部国家计委、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及有些地方都对之做出一些规定。(3)内容陈旧。以往建立在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法规体系远远赶不上实践的需要,一方面许多旧有条款已明显不适应甚至背离改革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还有许多新的市场行为亟待法规的调整和规范。
2.公共责任缺失
无论是承包还是特许经营,民营化之后政府都不应该把公共服务当成包袱甩掉,它仍然需要政府承担相应责任。毕竟,公共服务可以民营化,但公共责任不能民营化。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府是一种委托机构,它必须对其委托人即公众负责,确保公众利益得到维护是政府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文.E.休斯指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责任机制。与此同时,市场行为只有在满足利润的前提下才会对消费者负责,如果没有利润,即使是公众不可缺少的服务,市场也可能不会完善供给。由于管理主义的责任机制来源本身就存在责任问题,所以就无法期望公共机构在确立一种新的责任制时不忽略或削弱另外的一些责任,其结果可能如欧文.E.休斯所言:“管理主义的责任机制确实需要适当的确立并被公民广泛接受,如果责任机制含糊不清、或很容易被回避,那些潜在的问题必将形成对整个管理主义模式的挑战。”
3.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没有跟上,现在的监管还是完全用计划经济的思路。监管的构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不仅表现在对市场准人的监管上不够,还表现在对价格监管、质量监管上的不够。如:沈阳市政府在将沈阳第八水厂民营化过程中准人监管不够,没有引进竞争,只将中法水务公司作为惟一的候选伙伴,致使政府处于被动地位。
4.政府的诚信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项目合同对政府的约束力不强,政府容易产生意向变更,破坏投资规则,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挫伤民营投资者的积极性,也给外国投资者造成了不稳定的预期。
四、化解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主要对策
(一)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由于公用事业的公共性,在保证民营化高效运作的同时,政府应保证公众的利益不因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趋利性而受到侵害,具体应做到:
1.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既保持适度竞争,又要维护各时期各类竞制者的公平权益。
2.立法规定控制权。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在某些特定的关键性基础设施领域保持绝对控股地位或相对控股地位以及必要的决策权或否决权。
3.建立公共服务定价机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公众可承受能力,通过专家论证、召开价格听证会等形式,吸引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对公共服务的合理定价,并进行严格监督执行。
4.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绩效评估制度。通过设立公共服务质量投诉机构和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定期对民营化所表现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并公布于众,采取奖优罚劣的形式对民营化中出现的服务数量不足、质量低劣、漫天要价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整改。
(二)建立腐败防范机制,规范政府行为
通过减少政府控制的资源,民营化可减少腐败。采取以下措施可使腐败机会最小化:(1)加速民营化进程,不给腐败交易留更长的时间;(2)按照标准程序操作,减少推行过程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即小要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改变规则);(3)确保透明度,做到民营化进程、企业价值、最终结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4)对进程拥有独立控制权,避免由企业原来隶属的政府部门控制一切,因为这可能导致利用原有关系搞幕后交易。
(三)加强监督,建立独立规制机构
规制机构一定要与规制对象分离,保持独立性。借鉴国外的规制经验,笔者认为确立可以成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作为规制的主要机构。这可以:
1.在结构上使其与政府政策部门分开,可以独立地执行监管政策而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扰,特别是作为现有公司股东的政府政策部门的不必要干涉。
2.监管委员会由一个合议机构来集体领导,从人员构成来看,该机构应当由行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等组成,这些委员具有固定的、得到保证的、任命时间与政府的行政领导错开的任职年限,这种安排既可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也可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3.监管委员会要有足够的经费与人事支配权。建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后,要在政府与公用企业之间形成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并存的法律关系。同时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使公用事业得以真正体现其公共性。
(四)加强政府对民营资本的支持力度
某些行业本身微利,在没有政府支持或支持不力的情况下,私人获取利润的空间不大,必须直接给予一定的支持才具有投资获利的吸引力。另一些行业,由于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私人进入最初成本较高,这时应给予一定的补贴、税收优惠或其他支持,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成本下降了,则可减少支持,实现其正常发展。
工业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多元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多元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积极学习,保证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一、利用可用资源,打好坚实基础
要使学生自主的学会互动学习,老师就要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创造不同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们增强自信心、发现自己的长处,充分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优点。在多元文化的互动教学课堂中,使学生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来改变自己的缺点,最终把学习当做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主动追求全面进步。卢梭在书中说:“教育的文化韵味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产生兴趣。”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培养他们对学问的兴趣,并且还要使这些兴趣不断的增长。从而教给学生钻研学问的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就是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使得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真正浓厚的兴趣并坚定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念,从而保证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体育、音乐、美术的元素多多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发现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乐趣和文字本身具有的魅力。实验证明,一些在数理逻辑方面呈劣势的学生却在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远的智能理论作为教学指导,使课堂呈现出多元智能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中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时,教师要进行对文章主题的导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问题设置,使学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学习和探究。寻找一个好的引子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师要讲的课文内容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对《风景谈》一文进行学习时,对于文章中出现的内容进行分析,其中有“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和“北国晨号”六幅风景画,其主旨在于表现自然界的美和自然界的伟大。这幅风景画的描写目的在于对解放区的战斗生活进行描写,表现出了解放区人民的崇高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描述将画面进行勾勒,然后再对画面进行分析,这样,就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动手进行绘画,并运用自身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将主题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准确把握,并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采用多元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学习,并对学习真正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广下,只要教师、学生和教材进行最佳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的互动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和教学资料的互动
学生和教学资料的互动是指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方式对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在文章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对《爱莲说》的学习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熟悉,是对课外资料进行充分利用。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诵,利用互联网寻找与文章有关的图片、资料,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境遇,使学生明白作者以莲花为描写主题的原因,并对于莲的课外知识进行拓展,了解莲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以及莲所代表的品格、成语藕断丝连的解释和相关的图片说明。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分解和说明,对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中心思想进行分析。然后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进行分析。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参考资料进行合理利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
(二)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依赖于教师对于教材和教学过程的良好把握,但由于学生对于信息获取的方式和速度、质量有可能优于老师,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并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方式确定,进行平等教学。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地理学习,经过分析货的问题的答案。
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学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与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交换学习心得和思想是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有效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进性和集体的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与合作,使学生开启了人际沟通等多元智能,充分体现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对于个人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课堂内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
三、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保证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语文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于叔杰.语文应用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工业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推进;职业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深入
语言文字工作是文化传承、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讲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学校应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创造性地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教学中,并作为教育教学内容来落实,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地把此项工作引向深入。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
为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有效落实。学校应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校级领导亲自挂帅,设立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由专职领导和教师专门负责学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制度,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同时成立由各处室各教研组教师学生会成员组成的语言文字工作督导组,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对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督导检查。这样就形成了校内两级语言文字工作网络,确保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
二、规范完善各种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职业教育中
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保障。为了切实做好推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不仅要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作为职业技能教育、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而且应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制定或修订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工作制度规范要求考核方案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规定师生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用语用字的具体要求,并把普通话和规范用语用字作为教师上岗评优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为落实这些制度,学校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包括教师教案讲义作业评语的自查自纠。在每学期的老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公开课新录用教师的上岗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等教学活动中都把规范用语用字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三纳入,一渗透”的要求,学校应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到课堂教学纳入到学生的基本功训练纳入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纳入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提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具体要求。对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专业,如文秘播音与主持导游营销酒店计算机等专业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字的加工运用能力。纳入教学基本功:教师的语言素质教学基本功对培养学生的技能有很大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普通话板书提出具体要求的同时,加大对教师学生基本功的练兵力度。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校历,都要把语言文字普通话培训普通话测试作为一项内容,坚持在教学评估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测评等教学活动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工作氛围、
职业学校要把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教育来抓,良好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对推动这项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较强的警示和引导作用,为此,学校在营造良好语言文字工作氛围方面应做大量工作。
(一)利用校园宣教平台,扩展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广度
通过校园网络、电子大屏幕、校园之声广播站校报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宣教平台,及时公布、播放有关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的制度、要求、培训、比赛通知及活动结果,师生通过这些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办公、教学,形成了一种有形教育和隐形教育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会扩展语言文字工作宣传的广度。
(二)开设相关课程,挖掘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度
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培养一线的劳动者,学生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能写一笔漂亮的规范字进行书面表达,是其走向社会,顺利就业的基本条件。职校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县区,原来的语言环境不同,因此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程度参差不齐。鉴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各专业课的特点,学校应专门设置普通话课、书法课、礼仪课等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语言文字的系统培训和测试,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不仅能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理解和学习的深度。
(三)以“推普周”活动为契机,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强度
职业学校应每年都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作为语言文字工作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精心筹划、认真组织、详细安排。通过下发文件、召开座谈会,紧密围绕推普周活动主题开展专题活动。悬挂大幅标语、张贴宣传画,渲染推普气氛;披挂彩带、散发传单,扩大宣传影响;解答语言文字规范的疑难问题、开展演讲比赛、黑板报评比等活动,来加大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强度。
(四)注重环境建设,发挥语言文字工作宣传的力度
环境对陶冶人的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对学生形成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良好习惯也有引导作用。学校应从大环境做起,在校园、教学楼、办公室、学生公寓、餐厅等醒目位置悬挂大幅普及普通话、规范用字的永久性宣传标识,在教学楼、办公室、楼道等师生经常驻足的地方设立“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标语牌。在浓厚的语言文字环境氛围中,师生会受到引导和鼓舞,进一步增强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自觉性。
四、依托开展语言文字系列活动,打造魅力校园文化,提升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与主人翁意识,通过活动最大范围地让学生参与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活动中来,将这一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德育和养成教育中,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为此,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都应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园语言文字监督岗:监督岗成员对校内存在的不讲普通话,不用规范字现象监督检查,一经发现立即纠正。
普通话演讲、诗歌朗诵、辩论赛、征文比赛:这是锻炼和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检查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应用能力的基本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赛,结合纪念日开展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又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推普工作的深入。
国旗下讲话:周一早晨升国旗仪式要求校领导及每班精选出的讲话者,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为全体师生说普通话做表率。
主题手抄报、黑板报:学生办手抄报、黑板报是锻炼规范用字的最好形式,根据各专业特点,从内容、排版、语言文字内容等方面确定具体要求,人人参加,个个动手,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使用规范字的能力。
三笔字比赛: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应常抓不懈,学生一入校就要进行三笔字训练,从字形的结构,书写规范入手,不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主题班会:这项活动实际是小范围的辩论会,各班要求针对主题人人谈看法,个个说想法,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辩论、讨论,最后形成统一认识。开展这项活动无论是对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还是对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与口语表达能力,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啄木鸟行动:全校师生共同展开对校园内所有版面、黑板报、条幅、字画等地毯式纠错。通过这一活动,规范了学校文化阵地,极大增强了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并使这一行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
五、走进生活,辐射社会,拓展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域范围
工业化学论文范文6
广西/东盟/投资/产业选择
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东盟已连续10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由于广西对东盟投资存在地域上的方便和文化背景的相似,再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过程中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东盟成为了广西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
一、广西对东盟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广西对东盟投资的规模
作为我国与东盟接壤的自治区,广西以便利的地理优势和灵活的政治优势成为东盟一个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因此,广西在全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对图1-1进行分析,虽然投资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双方在地理上的便利还有文化背景上的相似,广西对东盟的投资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迅速发展。根据广西商务厅的统计数据,从2004年广西对东盟投资37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12518.2万美元。2009―2011年,广西对东盟地区投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含办事处)77个,广西方协议投资额4.41亿美元,涉及矿产、农业、制造、批发和零售等。其中,2009年1.25亿美元;2010年1.40亿美元;2011年1.75亿美元,企业32个。2009―2011年,广西对东盟地区工程承包合同金额累计5.68亿美元,项目涉及电站、桥梁、公路、民用建筑等,其中2011年2.89亿美元。2009-2011年广西对东盟地区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累计3.81亿美元,其中2009年2942万美元,2010年15387万美元,2011年19761万美元。
(二)广西对东盟投资在产业分布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广西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得到飞速的发展,所涉及投资的产业领域正日益扩大。但是广西对东盟的投资在产业分布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制造业投资规模不大。以广西对东盟国家中投资项目和投资额较多的越南为例:2003年,广西对越南制造业投资达61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为227万美元,然而与在越南的其他外资企业平均投资额1600万美元相比,显然规模太小。过小的投资规模不足以支撑广西制造业企业在越南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投资企业展开竞争。
2、农林渔业投资不活跃。农业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这些老东盟成员国具有重要地位。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的椰子、橡胶、棕榈油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业是这些国家需要投资的领域。但至今广西对菲律宾的农业投资参与较少,对进入缅甸和老挝进行农业项目投资的企业也寥寥无几。由此看出,广西企业对这些国家农业的投资合作参与程度低,不活跃。广西目前还没有企业投资于椰子、棕榈油、亚热带水果等东盟国家资源丰富的热带农业,与老挝、缅甸、泰国在畜牧业、林业方面的合作也还没有起步,可见广西在东盟农林业方面参与度较低。
3、高科技产业投资不足。从广西的经济特点可知广西是以农业产业为主,近年来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在对东盟的投资合作上也可看出,广西主要投资的领域为农林业,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如:服装、制鞋等,制造业方面也主要集中在农用机械和微型汽车、摩托车。对于高科技产业涉足尚少,即使有所涉足,也存在高科技产业上选择面窄的问题。所以广西企业对东盟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方面的投资方式过于局限和单一,基本是自己设立单独的生产研发机构,不够重视与东道国本地企业的合作交流,再加上广西高科技产业比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起步晚,因此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广西对东盟投资产业选择的标准及理论
广西对不同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应该根据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依据不同的投资理论及标准,选择不同的产业进行直接投资。
(一)相对优势产业标准与边际产业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使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部门都拥有优势。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首先从在母国已处于劣势,即边际产业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广西的纺织、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农用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并且这些产业的加工生产能力相对于国内市场又已经过剩,这些产业正是广西的“边际产业”。但与此同时,这些产业却是一些落后于广西的东盟国家如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的潜力产业,所以将这些产业转移到上述东盟国家,既能使东道国在边际产业上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又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边际产业的对外投资能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国拥有大量成熟的工业技术,广西工业虽然总体上还是落后,但是,有些产业行业还是有自己优势的。广西的农机在越南、老挝、缅甸等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国家有很大的市场,产品竞争力也强。广西能生产客车、载重汽车、农用汽车、微型车等,还有其他各种机械等。此外广西的制糖、造纸、钢铁、水泥、电子等也有较大的优势。这些产业对一些工业较为落后的东南亚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既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同时又能获得东道国对产业投资的优惠待遇。
(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总是将竞争优势绝对化,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来说竞争优势应当是相对而言的,并且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生产成本,同时这种生产成本是与其投资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连的。为了弥补传统直接投资理论的这一缺点,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就提出了小规模理论。该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1、拥有为小市场提供服务的小规模技术。这种小技术特征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实用技术,企业生产组织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产。
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具有优势。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其进行海外投资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当地同胞的需求。
3、接近市场的优势和低价产品营销战略。与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价廉物美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的优势。
由于各种的历史原因,广西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情况和与其接壤的东盟国家较为相近。广西企业有90%以上属于中小型企业,经济和生产规模不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且与东盟国家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良好的政治关系,邻近的地域优势,东盟国家理所当然成为了广西中小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场所。
因此,虽然广西中小企业不能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那样,利用垄断技术,获取高额海外投资利润,但是却能在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化的全球产业链条中,尤其是在东盟各国的市场当中,拥有国外大公司无法替代的技术优势。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一些经营状况较好、发展较快的广西企业在技术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具备向东盟低收入国家实行技术转移,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追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虽然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在技术水平上不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相对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转轨国家来说,仍会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除新加坡、菲律宾等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东盟国家,特别是广西中小企业较为集中和占有优势的以杂项制品为代表的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农业、服装纺织业、家用电器、玩具和食品等产业)。
(三)对相关产业的辐射效应标准
衡量广西对东道国的投资是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很大程度上要看投资是否突出地给与投资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带来了正面辐射效应。如果对外投资项目涉及较长的产业链,这种投资就能够增加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带动投资国国内与投资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依照辐射效应标准衡量,应选择能带动上下游产品出口的产业作为东盟投资的重点产业,尤其是那些能扩大广西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量,提升双方的贸易结构的制造业投资项目。
三、广西对东盟投资产业的选择
根据广西对东盟国家投资的动机和依据的理论,把东盟十国分为三个聚类,从而论述广西对不同国家投资的产业选择。
(一)产业转移导向型投资: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
这四个国家劳动力丰富,急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经济技术落后,需要外资挖掘市场潜力和劳动力优势,而广西的劳密型产业若向这些国家投资,一方面可以延伸优势,另一方面两地区不大的技术差距有助于东盟新四国能更好地吸收消化广西转移的产业和技术,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所以广西对新东盟国家的投资应遵循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以边际产业转移型的投资为主,推动技术相对成熟且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建材、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这些欠发达的东盟国家转移。
1、越南。越南拥有较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碳等资源,广西可前往投资开采和加工,产品返销国内,同时带动国内设备和原材料出口。越南还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惠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广西可以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项目,以便充分利用越南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西对越南的投资应集中在生产农机、农药、化肥、摩托车及零配件、化工、纺织、制鞋、家电等工业。中国与越南文化风俗相近,越南人钟爱我国中药及滋补品,因此中药制药业值得高度关注,广西可对越南的中药市场进行投资、开发。
2、柬埔寨。柬埔寨的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是支柱产业部门,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近年来发现海上石油储量 20 亿桶,还拥有东南亚最大的渔场。具体来看纺织、食品加工业是广西对柬埔寨投资最有优势的产业:柬埔寨的劳动力充裕而成本低廉,纺织品出口到欧美享有特别优惠待遇,结合广西在纺织业上的成熟技术,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纺织品加工装配厂有利于中柬的产业分工。随着经济的发展,柬埔寨人民越来越看重食品问题,但柬埔寨的食品工业几乎是“零”,因此广西企业到柬埔寨投资生产糖、盐、饼干等定会有客观的经济效益。食品工业可作为广西对柬埔寨投资的一个值得高关注的产业。
3、老挝。老挝的经济比较落后,开放程度低,生产能力较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较弱,被认为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但是老挝的水力资源丰富,全国有 20 余条流程 200公里以上的河流,广西可以开发水电资源、渔业。同时老挝森林资源丰富,出产许多名贵木材,在矿藏资源方面,老挝拥有亚洲储量最大的钾盐矿。广西在对老挝的投资产业选择上应以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主,农林资源开发和钾盐矿开采是优先考虑的合作领域。另外,老挝的日用品缺乏,广西企业可选择到老挝投资建厂生产日用品,在满足老挝国内需求的同时,也扩大了广西的海外市场。
4、缅甸。缅甸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天然气、钨、铅、银、镍、铁、铬、宝石等都具有很大的储存量;森林面积大,柚木储量就占世界总储量的90%,并盛产热带、温带水果。广西企业可以投资开发缅甸丰富的农林资源,重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还应与缅甸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投资有色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勘察、开采、冶炼及深加工。
(二)资源与市场导向型投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但农业比重任然较高,急需继续推进工业化。他们与广西的产业存在着互补与竞争相并存的关系,这种相似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整合和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和联动发展。广西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动机,不同于对上述新东盟四国的边际产业转移和升级,而更多的是找到双方的互补点和合作契机,实现双赢。
1、泰国。泰国是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汽车制造、旅游等产业的崛起,使泰国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农业国逐步向新兴工业国转化。加强广西南宁与泰国产业合作不仅仅在于双方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强,同时也由于广西南宁和泰国突出的区位优势,绝佳的区位又有利于共享自由贸易区内产业合作的溢出、辐射效应。广西对泰国的第一产业的投资上可以集中在开展农业技术合作、木薯淀粉加工、橡胶共同种植和橡胶产品深加工、热带水果深加工。第二产业上,广西可以与泰国在汽车及零配件业、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建材工业、电子电器业、食品纺织服装产业上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2、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开放度很高。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也比较丰富,另外还有许多矿石资源。马来西亚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旅游业成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不过马来西亚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研制、设计和开发能力,机械工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尤其薄弱。马来西亚最有潜力的十大投资领域包括电气与电子业、以棕榄油为基础的工业、木材工业、橡胶工业、农业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材料业、交通工具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与成衣业等。广西对马来西亚的投资还十分薄弱,比较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但仍可选择矿业开发、棕榈油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开展投资合作。
3、印度尼西亚。印尼是东盟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巨大;广西对印尼投资,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挖掘印尼市场的潜力。印尼自然资源丰富,是目前东南亚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藻生产国,与此同时出产贵重木材和多种树脂,所以广西可重点加强与印尼在能源、热带农业、生物产业、海洋渔业、矿产业、旅游业等方面的投资合作。
4、菲律宾。菲律宾同样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东盟国家,拥有诸多品位高、储量高的矿物资源:其中,铜、铬、镍等金属矿以及磷酸盐等非金属矿都是广西需求量大而缺乏的重要矿产物质。但是,由于菲律宾没有自己的冶炼工业,其矿业的采掘还远未开发。近年来,菲律宾政府根据国家紧急的需要大力倡导矿业改革,该产业成为吸引广西投资的热门产业,加上菲律宾与广西运输距离近,是广西在海外开发矿产资源的理想地区。
5、文莱。文莱人口少地域小,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只有一些简单的石油冶炼厂,工业不发达。文莱鼓励境外企业在先进工业方面的投资,包括飞机上的各类食品、水泥、药品制造、铝制墙及装饰产品、石油及其它工业化学产品等。广西在食品生产、药品制造具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可以寻找合适的市场机会和切入点到这些领域进行投资。
(三)知识技术导向型投资:新加坡
从学习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需要考虑,可以选择到新加坡投资。
新加坡处于全球航运的十字路口,地处马六甲海峡。其传统经济以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业为主。新加坡的科技水平远在中国之上,以前新加坡主要以电子制造业为主,现在新加坡大力发展生化医疗产业、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系统等。广西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可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可在新加坡进行“学习型”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广西产业升级的优势产业。例如电讯信息设备、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及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业。
参考文献:
[1]《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合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陈俊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战略[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 郑舒、 徐梦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月版。
[4] 吕鑫,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赵春明,吕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亚太经济,2011
[6] 王桂华:“广西由经济通道至通道经济的转变研究综述”,广西:《高校论坛》2012年第八期
[7] 李世泽,李焕.面向东盟的广西农业跨国经营研究[J].广西: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