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美学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美学价值范文1
【摘要】 目的 检测肺炎新生儿血清二肽基肽酶(DPP Ⅳ/CD26)水平并探讨其在免疫评价中的价值,以寻找灵敏可靠的新生儿免疫评价指标。方法 免疫比色法检测肺炎组(64例)和对照组(30例)血清DPP Ⅳ/CD26水平,并测定两组的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和免疫球蛋白(IgG)水平。结果 肺炎组血清DPP Ⅳ/CD2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CD3+T%,CD4+T%及日龄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DPP Ⅳ/CD26较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和IgG更为敏感,可作为新生儿免疫评价指标。
【关键词】 婴儿,新生;肺炎;二肽基肽酶;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免疫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 (DPP Ⅳ/CD26)in serum of neonates with pneumonia in order to offer a sensitive index evaluating the immune function of nenates.Methods Colorimetric method was employed to detect DPP Ⅳ/CD26 in the pneumonia group (6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T cell subset (CD3+T,CD4+T,CD8+T) and immunoglobulin(IgG) were also detected.Results The level of DPP Ⅳ/CD26 in the pneumoni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and shew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D3,CD4 and age.Conclusion DPP Ⅳ/CD26 is much more sensitive than T cell subset(CD3+T,CD4+T,CD8+T) and immunoglobulin(IgG)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mune level of neonates.
[Key words] infant,newborn;pneumonia;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T cell subset;immunoglobulin;immune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作为免疫评价指标,新生儿也不例外。然而,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虽然T细胞绝对计数已达成人水平,功能方面却明显不足;同时,免疫球蛋白中绝大部分来源于母亲,自身合成的各类免疫球蛋白量都很少,甚至难以测出[1,2]。因此,单纯检测T细胞数量和Ig含量评价新生儿免疫水平特异性不高。
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DPP Ⅳ/CD26)是110kD的Ⅱ型细胞膜糖蛋白,因在跨
膜信号传导及T、B细胞活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被认为是T、B细胞的活化标志。许多与免疫调节有关的免疫调节激素、细胞因子,如P物质、神经肽Y、糖脂蛋白-1(glycolipoprotein-1,GLP-1)、调节活化正常T 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cted,RANTES)等也被证实是DPP Ⅳ/CD26的水解底物,其免疫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6]。
本文主要检测肺炎新生儿的血清DPP Ⅳ/CD26水平,探讨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以期能为临床新生儿免疫水平的评价提供可靠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科新生儿病房64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为肺炎组,纳入标准:具有呛奶、气促、口吐泡沫、口周及鼻根部发青、肺部呼吸音粗等症状和体征,经胸部摄正位X线片证实肺炎存在;排除肝胆疾病、糖尿病、吸入性肺炎、免疫性疾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取我院产科30例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儿为对照组,以上两组性别、日龄、胎龄及体重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肺炎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注:*为肺炎组与对照组性别组成的χ2检验值
1.2 标本采集 两组新生儿均于股静脉采血,并分作3份。第一份3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清保存于-80 ℃冰箱内,用于DPP Ⅳ/CD26的检测,另外两份分别于8 h内用于检测T细胞亚群和血免疫球蛋白。
1.3 试验方法 血清DPP Ⅳ/CD26的检测:取5 μl待测血清,与71 mM Gly/NaOH (pH 8.3)、0.5 mg/ml的显色底物Gly-Pro-p-硝基苯胺(Sigma,St.Louis,USA)配成100 μl混合液,加入微孔板。每个标本均做复孔。37 ℃培养1 h后,于酶标仪(Labsystems,Finland )405 nm波长下读数测定。通过P-硝基苯胺水平计算酶活性,以每分钟水解1 μmol底物的酶量作为酶的活性单位(U)。T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hinson FACS Vantage,USA)测定。血免疫球蛋白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 Array360 特种蛋白仪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x±s)的形式表示,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的各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DPP Ⅳ/CD26与各指标之间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DPP Ⅳ/CD26、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比较 见表2。肺炎组与对照组的血清DPP Ⅳ/CD26、CD3+T%、CD4+T%均有显著差异,但血清DPP Ⅳ/CD26水平差异明显高于后两者(t=2.757,P<0.01;t=-2.167,P<0.05;t=-2.019,P<0.05);两组CD8+T%、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8,P>0.05;t=0.882,P>0.05)。由于体内含量过低,IgM和IgA缺失值过多,未统计。表2 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DPP Ⅳ/CD26、T细胞亚群及Ig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DPP Ⅳ/CD26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3。经双变量相关分析,血清DPP Ⅳ/CD26水平与日龄显著正相关(r=0.604,P<0.01),与CD3+T%、CD4+T%成正相关(r=0.701,P<0.05;r=0.631,P<0.05),与CD8、IgG、性别、体重不具有相关性。 表3 血清DPP Ⅳ/CD26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DPP Ⅳ/CD26及其他指标与日龄的相关性比较 见表4。血清DPP Ⅳ/CD26水平与日龄显著正相关,而CD3+T%、CD4+T%、CD8+T%、IgG与日龄无明显相关性。 表4 血清DPP Ⅳ/CD26及其他指标与日龄的相关性比较
3 讨论
1984年Schon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发现DPP Ⅳ/CD26,首次揭示了DPP Ⅳ/CD26的免疫功能[7]。研究发现,DPP Ⅳ/CD26可作为协同刺激分子传递跨膜信号,并进一步促使T细胞活化。由于DPP Ⅳ/CD26胞质尾区只有6个氨基酸序列,活化信号的传递需要TCR/CD3、CD2等信号分子的协助才能完成[3,8]。有关DPP Ⅳ/CD26活化T细胞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现普遍认为酪氨酸磷酸酶/CD45、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等酶类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3,9],而DPP Ⅳ/CD26的酶活性并不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4]。有学者认为[8,10],DPP Ⅳ/CD26可激活CD45的磷酸酶活性,促进c-Cbl,ZAP70,Erk1/2,p56Lck,TCR/CD3 ξ链等T细胞活化信号的酪氨酸活化基序(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磷酸化,提高细胞内Ca2+浓度,扩大体内的免疫反应信号,促进T细胞活化。DPP Ⅳ/CD26-ADA复合物的形成则可促进胸腺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并延缓T细胞的凋亡。Ruiz等在试验中发现DPP Ⅳ/CD26的活性随胸腺细胞的成熟而逐渐升高,于CD4+ T/CD8+ T单阳性细胞达最高,并在CD4+ T细胞优先表达[8,11,12],证实了DPP Ⅳ/CD26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Fan等[4]通过DPP Ⅳ/CD26基因敲除小鼠证实DPP Ⅳ/CD26缺陷可导致CD4+ 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障碍,同时还可降低IgG、IgE的浓度,但IgM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DPP Ⅳ/CD26也参与B细胞活化过程。
大量研究已证实[13],肺炎新生儿免疫水平明显受抑,T细胞亚群以CD3+T、CD4+T降低最为明显,而IgG含量变化不大。本研究发现肺炎组DPP Ⅳ/CD26水平的下降较CD3+T、CD4+T更为显著,且经相关性分析,DPP Ⅳ/CD26与CD3+T%、CD4+T%变化趋势一致,说明DPP Ⅳ/CD26可更灵敏、有效地反映新生儿免疫功能。同时由于DPP Ⅳ/CD26与日龄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使其较CD3+ T%、CD4+T%更能适应新生儿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14,15]。另外,本研究发现,DPP Ⅳ/CD26不受性别、体重的影响,这与Christine Durinx等[5]的报道基本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性别、体重、血压、妊娠次数、激素治疗等对DPP Ⅳ/CD26均无明显影响。考虑本实验中DPP Ⅳ/CD26与IgG不具有相关性的原因,与新生儿体内IgG含量低且绝大多数为通过胎盘由母体获得有关。
本文肺炎新生儿血清DPP Ⅳ/CD26的检测结果显示DPP Ⅳ/CD26可灵敏反映不同周龄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尤其是活化T细胞水平,而不仅仅反映T细胞数量的多少,同时也可反映活化B细胞的水平,弥补依靠检测Ig含量反映B细胞功能的不足,且不受性别、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这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变化快的特点相适应。因此,血清DPP Ⅳ/CD26对评价新生儿的免疫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7-919.
2 陈同辛,何振娟,吴圣楣,等.CD抗体诱导的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30(1):17-21.
3 Simeoni L,Rufini A,Moretti T,et al.Human CD26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mice affects murine T-Cell populations and modifies their subset distribution.Human Immunology,2002,63:719-730.
4 Fan H,Yan S,Stehling S,et al.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 in t cell activation,cytokine secretion and 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2003,524:165-174.
6 Durinx C,Neels H,Van der Auwera,et al.Reference Values for plasma dipeptidyl-peptidase Ⅳ activity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ther laboratory parameters.Clin Chem Lab Med,2001,39(2):155-159.
7 Schon E,Demuth HG,Barth A,et al.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of human lymphocytes.Evidence for specific hydrolysis of glycylproline p-nitroanilide in T-lymphocytes.Biochem J,1984,223(1):255-258.
8 Morimoto C,Schlossman SR.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D26 in the T-cell immune response.Tmmunoiogical Reviews,1998,161:55-70.
9 Von Bonin A,Huhn J,Fleischer B.Dipeptidyl-peptidase Ⅳ/CD26 on T cells:analysis of an alternative T-cell activation pathway.Immunological Reviews,1998,161:43-53.
10 Ishii T,Ohnuma K,Murakami A,et al.CD26-mediated signaling for T cell activation occurs in lipid rafts through its association with CD45RO.PNAS,2001,98(21):12138-12143.
11 Dang NH,Torimoto Y,Shimamura K,et al.1F7 (CD26):a marker of thymic maturation involved in the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the CD3 and CD2 pathways of human thymocytes activation.J Immunol,1991,147:2825.
12 Ruiz P,Zacharievich N,Hao L,et al.Human thymocyt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CD26) activity is altered with stage of ontogeny.Clin Immunol Immunopathol,1998,88:156.
13 陈昌辉,叶长宁,李茂军,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功能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84-888.
生态美学价值范文2
关键词:乡土植物;美学价值; 景观评价
Abstract: the native plants in local long evolution process, its physiology, genetic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 to the local natural conditions, the form of habitat conditions fully comply with ecological design concept. But local plants pure natural growth models lead to the landscape the effect not beautiful,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ity in miniature green space available area local vegetation of the research, the ornamental value and the effort to ecological value unified to build low management, low maintenance cost city local landscape, for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to search a new, coordin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
Key words: local plants; Aesthetic value; Landscap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为此,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逐步广泛开展起来。在我国, 景观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使得这种生态意识的实现处于比较表面的层次[1],仅流于形式和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这样的手法很难获得较高的生态价值。
在此方面, 法国尝试着另外一种生态设计理念, 即在城市微型绿地设计中,利用植物的自然生成、自然过程和生态规律来营造景观。设计的重点从那些高等级植物配植的城市景观,转向那些独具特色、弥足珍贵却又被视为荒滩荒地和垃圾的乡土植物生境 [2]。
1 乡土植物的内涵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3]。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构成的生境条件完全符合这种生态设计的理念。
但是乡土植物纯自然的生长状况导致其所营造的景观美学价值不高,研究选取城市现成区域,由乡土植物所构建的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充分调查其现有植被模式以及其自然生长过程以后,对其有景观价值的植被群落进行景观美学价值评估,并对其进行整合式美学设计,发展其景观美学效应。
微型绿地乡土植物优势种提取
研究通过对选取的微型绿地进行一年四个季度的观测,发现基地内现存植被多为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自然的变更过程呈现强季相性、无序化、循环交替性发展。研究区域内植被种类繁多,但是优势种处于绝对主控状态,对整体景观美学效果起着主导作用。
鉴于优势种的主控作用,笔者便将优势种进行提取分析。
3城市微型绿地原生乡土植物美学价值研究
3.1 优势种景观美学评价
3.1.1 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是综合和整理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
景观美学的评价本就是一项通过视觉感受来进行主观评判的过程,为了使其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化,分别根据优势种自身的形态要素,以及其对周围的视觉影响力来评判其综合的景观美学价值。
3.1.2景观美学评价体系表
根据影响优势种景观美学效应的各种控制要素,如景感度、叶形、叶色等,以及其对周边的视觉影响力,如面积、个体大小等来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出各要素对整体景观美学效应的控制值。
3.1.3 景观美学评价梯度图
通过对影响优势种景观美学价值的各要素进行分层评价,得出影响要素对优势种美学价值的控制值。
3.2 优势种景观T-B分析
植物因其生命体的自然生长过程,除了考虑植物本身形态的三维美学效应以外,还需要加入四维——时间的辩证,即考虑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带来的季相反应。以时间变化为控制量,以植物自身的景观美学量化值作为其变化量来对其进行T(time)—B(beauty)的数据分析。
根据评价系统中各影响要素所占权重值,以每季度10分为满分对两优势种进行评价,分别得出两优势种相应的季相美学效应量化值。
3.3优势种综合T-B量化值
综合美学效应的体现,主要受优势种不同时期的控制程度的影响。而两优势种的控制力度则取决于其在不同时期,景观影响力的不同。根据前文层次分析法所计算出的景观影响力对景观美学的权重值,计算出两优势种在不同季节对场地的整体控制力度。
春 夏 秋 冬
黄鹌菜 8.4 0.17 0.36 0.41
飞蓬 1.6 0.83 0.64 0.59
春季黄鹌菜生长速度较快蓬,并于早春开花,为整体景观视觉效应的主控植物。进入初夏,飞蓬初步长成,且个体大小为蒲公英数倍,反转为景观主控植物。秋季虽为黄鹌菜花期,单体景观效应极佳,但因其个体较小,对整体景观效应影响不大。冬季飞蓬和黄鹌菜均产生刚毛状飞絮,共同引导整体景观视觉效应。
笔者根据二优势种单体T-B量化值,以及二优势种对整体景观的控制值得出相应的综合景观美学效应理论量化值:
4 T-B值优化设计
4.1设计原则
在充分研究基地现有植被群落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植物的自然变更情况。以低维护成本为基本原则,在保证二优势种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最大美学效应,进行有目的的取舍。
4.2无序化生长有序化设计
通过综合美学效应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对比研究,发现二优势种的自然生长过程,无意间形成了一个交替的景观主导过程。自然的过程在有意无意的显示它的粗犷,它的无序化生长在特定的时期可以减弱也能加强总体景观视觉效果。笔者试图在其无序化的生长过程中,寻求加强与减弱的平衡点,对其进行定期的有序化处理。破除杂乱的基础上,力求保证协调的景观视觉效应,提升整体视觉效应。
5 结语
中国的城市正处在快速建设阶段,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4]。对城市现成区微型绿地系统的研究,旨在了解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城市内自然形成的小型乡土植被生态群落。进而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对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并稳定城市生态群落有重要意义。
在保护基础上对其生态群落进行整合式设计,将其观赏价值与生态价值统一,用以营造低管理、低维护成本的城市乡土景观,为城市景观设计寻求一种新的、协调的构建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丛红,邹德侬. 生态·场所·意境—国外景观设计作品的启示[J]. 世界建筑, 2005(6):80-82.
[3]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叨.中国园林,2003(7):63—65.
[2] 俞孔坚, 李迪华.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45-148.
生态美学价值范文3
关键词: 生态电影 美学意蕴 美学价值
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与自然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历史,生态意识也是早已有之。无论是中国古代儒道释三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还是西方的生命平等论和自然价值论等生态学资源,“生态”一词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然而我们对于生态的重视却一直停驻在一个相对肤浅的层面,这对于生态学乃至整个地球生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一、生态电影的兴起与哲学反思
由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生态电影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这里通过查阅资料并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由于电影作为一种生态文艺作品,因此其必然具有生态作品的一般特征。依据被誉为“生态批评里程碑”的布伊尔的《环境的想像:梭罗,自然书写和美国文化的构成》(1995年)一书中所指出的环境取向作品即生态作品的四个特征,来对生态电影进行定义:“生态电影是指反映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态至上为核心思想的一种电影类型。生态电影具有从生态整体利益角度来表达的主旨倾向,其特征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人的生态意识与生态责任;它以生态伦理学/哲学为基础,需求新的伦理观的普遍形成;它的理想是提示观众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界定既符合生态作品的一般性,又具有艺术审美的特殊性,因此是比较合理的。
生态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西方以生态为主题的电影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它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和90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生态电影则呈现出一派成熟的景象,《后天》(2004年)、《2012》(2010年)等生态电影都显示出了其蓬勃的生气。我国生态电影也涌现出了例如《嘎达梅林》、《可可西里》等优秀的电影作品,值得我们去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与美学价值。
中西电影作品对生态主题的书写大体可归纳出几个共同特征:第一,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以生态整体观作为指导,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第二,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
生态电影的背后隐藏的是严峻的生态危机,而这种危机的根源就是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的迷误。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飞跃,其中的思想发展和哲学反思,不仅是生态电影的产生缘由,也是其基本表达内涵与指导框架。从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到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过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阴霾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到了对立的两极,轻视人以外的生命存在,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面对这种强硬的观点,自然不乏反对的声音。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在1967年发表了《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The Historical Rootsof Our Ecologic Crisis)一文,开启了西方生态批评的先河。之后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加深,各种生态思潮不断涌现,其中之一就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过渡。
二、生态电影的审美特性
综合性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美学特性之一。相对于文学形象的抽象而言,由于电影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它就可以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听觉,因而影视形象是具体可见的。从更高意义上来讲,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突破了艺术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性,体现在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纪实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叙述因素和隐喻因素的统一。而作为以表现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的生态电影,其综合性的审美特性就更加值得我们去进行探究。从诞生到发展,电影始终是一门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科技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甚至对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
在生态批评的探索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自然书写(nature writing),而在影像层面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自然纪录片(nature documentary),在这里影像艺术作为中介比较完整或接近地呈现了真实的自然。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喜马拉雅》(2004年)和中国导演田壮壮的《德拉姆》(2004年)等都展现了生态记录电影在原生态书写中的魅力。
科学幻想借助影像的具象性和虚幻性展开对人类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的深层探讨,数字手段给现代电影创作带来了大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哲学深度和直指人心的力量。西方生态电影,尤其是灾难片中的大量的高科技的运用都带给观众巨大的心灵震撼,如《哥斯拉》和《2012》。相比之下,由于起步较晚,加之科技水平的限制,与西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我们惊喜的看到我国电影在这方面的成就,如《超前台风》(2008年)和《惊天动地》(2009年)。
西方电影生态意识的表达已经走向成熟,他们往往能站在全球性的立场去关注和反映生态问题,在叙事策略上则围绕生态主题,形成多条线索平行发展的叙事特点,如电影《后天》、《喜马拉雅》等。中国电影无论是以“生态”为主题还是内蕴生态意识的电影,都总是将生态问题处理作为与人们生存境况相矛盾的“现实问题”,在叙事策略上趋向于以人的活动为叙事重心,表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生态环境下人物冲突,对生态问题的思考置于不太明确的位置,缺乏直面生态问题的精神,像《嘎达梅林》和《可可西里》都体现出这一点。
三、生态电影的美学意蕴
张法在《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提到,悲剧是“中西文化内在困境的审美凝结”。悲剧是西方古代的一个主要美学范畴,在西方文化的语用中包含三层意思:(1)作为一个戏剧种类;(2)人类生活中的悲剧性;(3)对悲剧性进行文化观念把握的悲剧意识。但中国的现实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主要不是以戏剧来表达的。在中西比较时我们一律用“悲剧意识”。悲剧最现实的将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一面展现在人的面前,充满的痛苦和绝望,但只有成熟的文化才有悲剧意识。
分别选取中西灾难片的经典之作,《惊天动地》和《2012》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同样在反映人与自然灾难的挑战中,中国灾难电影更多的充斥着一种浓厚的主旋律气息,将重点放在对祖国人民的感情上,并没有将表现灾难本身作为中心位置,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背景。而西方灾难片,则在强大的特技效果之下将人与自然的冲突推向极致。灾难被推到前台时那种绝望的恐惧和对生命陨灭的怜悯展现出了浓郁的的悲剧精神。挑战的非理性和应战的超理性之间形成了张力,将这种悲剧精神推向极致。王国维认为,人只有在鉴赏这种真正具有悲剧意识的作品时,才能超越痛苦而获得审美感受。而我国的灾难片却总是将灾难作为一种背景,来表现人在灾难之中的纠葛表现,这也是中国电影生态美学精神缺失的重要表现,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在灾难意识中的严重缺位。而中西生态电影悲剧精神的差异性还应当从民族文化中寻求原因。那就是西方文化是一种超越进取型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稳定保存型的文化。
和谐是西方古代美学的一个主要概念,张法在《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将和谐作为“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同时,“和谐也是中西美学具有可比性的第一个概念”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和谐这个词总意味着一种最美好的东西。和谐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是人类的一种理想追求。
在生态电影作品中,和谐可以说是一个最为永恒的话题,无论是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中对自然界生命的展现,还是陆川《可可西里》中用种种的不和谐,用无数的死亡堆积起来的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都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响着一曲自然和人类天籁般和谐的交响。
四、生态电影的美学价值
当生态危机已经上升为一个紧迫且现实的世界性问题时,电影更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和对人类意识的努力探索。借助影像,电影艺术家们真切地呈现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稀缺、生态危机和灾难、生命存在的形式和范围等有关生态问题及其思索。与当代世界电影的意识形态视野和文化视野不同,生态电影更多地将人和自然放在生态层面来考查。生态电影的寓意就是强迫我们去反思和追问,我们能否继续将地球当作物质形式的存在?我们这种唯我独尊的信念还能持续多久?生态电影将视野投向被忽视的自然生态环境,归置于其整体世界中,通过视觉影像重新建构自然生态意识和自然主体意识。电影艺术,用本雅明的话来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救赎。生态电影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通过生态启示录的书写去救赎这个充满了废墟和灾难的世界,为这个危机星球重新赋魅。
生态智慧的宗旨,是为人类寻求自救的绿色道路,它需要的是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实现对人类整体前途的真正的生态关怀。因此,生态文明需要最大限度克服多元化的矛盾冲突,使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共同的生存困境,承担起延续地球生命的共同使命。
歌德说:“眼睛也许可以称作最清澈的感官,通过它最容易的传达事物,但是内在的感官比它还更清澈。”海德格尔说,新时代的本质是由非神话、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失所决定,地球变成了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雅思贝斯曾经说:“人就是精神,而人之为人的处境,就是一种精神的处境。”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鲁枢元也提出了自己“精神圈“的概念。可可西里的悲哀或许可以归结为人类欲望的无限制的膨胀,但深层原因还是人类精神上的危机,无美感可言的人类精神世界只会在人与自然之间筑起一道深深的鸿沟,最后危及的还是人类自己。在这个物欲化的社会中,功名利禄逐渐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然而苏格拉底就曾经告诉我们“任何不完美的东西都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那么构建和谐的精神生态就显得格外重要。生态电影中很多作品都在表现人性的美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发觉到其中的美学精神,那么就能用电影的方式让惆怅、彷徨的现代人重新体验那逝去的美好情感,以求得精神的休憩。就如同海德格尔所说:“真正的诗人应该在神性离去时,在漫无边际的黑夜中,在众人冥冥于追名逐利、含娱求乐之时,踏遍异国的大地,去追寻神去的路径,追寻人失掉的灵性。”
参考文献:
[1][法]阿尔伯特・史怀泽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蒋孔阳,朱立元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
[4]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6]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生态美学价值范文4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存危机;诗意栖居
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 当代社会城市人生存危机
城市化进程即人口聚集的过程。城市急速的膨胀扩张大大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当代社会人生存危机是前所未有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
1.自然生态危机
人在社会发展中一直扮演强势的英雄角色,人征服自然,奴役自然,无休止的开发自然,致使人的生存状态处于种种的矛盾之中,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有:① 自然资源日趋匮乏,水资源紧缺问题最为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② 环境污染是城市生态危机最明显的表现。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电磁波辐射等环境问题使城市人面临巨大的健康危机;③ 目前,城市人口严重超出城市的负荷,人口膨胀带给城市空间危机,主要体现在居住环境和道路交通的拥挤。
2.精神生态危机
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之时,危机向人类的心灵蔓延。① 城市化进程使贫富差距拉大,促使人对财富的欲望扩张,卷入物质流的漩涡之中。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人被物欲文化洗脑,物质文明正侵扰着人类的心灵世界;② 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人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焦虑、忧郁成为城市人的通病,社会犯罪率不断攀升,人的心灵无处安放;③ 人忙于追逐名利,忘记了思考,忘记了阅读,忘记了亲近自然,失去了人生的信仰,人日渐丧失基本的精神情怀,使精神家园日趋荒芜。
二、 对生态美学的解读
生态美学的提出被公认为是近10年来中国美学界对世界美学的最突出贡献。“生态美学包括多重审美关系: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是一种和谐的审美观,诱导精神性的回归。”②生态美学打破传统思维,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为根本原则和价值观,来探讨人的生存问题。生态美学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美学。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有机结合,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支撑生态美学发展。国外生态的美学与环境美学更为接近,西方在生态美学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其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应用。
生态美学归根结底是一种美学形态,美学追求精神自由,提倡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带有超功利的思想倾向。生态美学叙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种动态平衡,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审美状态。它怀念自然朴素之美,倡导人与万物和谐相处,渴望到达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当下人们面对重重生存危机,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生态美学所显现出的审美精神弥足珍贵。
三、 生态美学思想对城市人生存危机的作用
生态美学引发了人对原有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启示人理性的分析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来引导人走出生存困境。
1.对自然生态危机的启示
生态美学致力于返璞归真,将过度人化的世界向自然原生态还原,让人重新回归自然古朴之美。生态美学强调和谐,它要求人自觉维护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共存。生态危机使人对自己的英雄主义思想进行深刻反省,生态美学启发人意识到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存在与发展和自然密切相关,人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才能与自然协同发展。
同时,生态美学还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生态美学可以直接指导社会实践。越来越多的生态保护组织以他们的方式参与到城市建设之中,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应运而生。生态美学对生态环境进行新的审美塑造,是传播生态文明的最佳形式。
2.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启示
生态美学为我们深入地认识人性、构筑精神家园提供了崭新的观念。生态美学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本精神,它站在对人类生存关怀的高度让人摆脱心灵的禁锢,走出精神生态危机。生态美学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扩展到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联的自然领域,尊重自然,关怀自然,是构筑美好精神家园的基础。生态美学挖掘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人性,确立“精神性”的审美价值观,为人提供新的信仰支撑,极大的帮助人缓解精神生态危机,到达本真的审美境界。
生态美学关注的是人整体的命运,从哲学的高度引导人关心其他物种,尊重自然的价值。相信在生态美学的引领下,人最终可以实现“诗意的栖居”。
参考文献
[1] 杨通进编.《生态二十讲》[M].天津人民出版社.
[2] 徐恒醇.《生态美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
[3]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刘芳芬.诗意栖居:论生态美学[J].语文学刊.(2010.05)
[5] [俄]H.B.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下).哲学科学.(1992)
[6] McIntosh,Robert P.Ecology Without Nature,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The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160.1(Jul 2008):262-263.
注解
生态美学价值范文5
十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生态建筑美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回应,更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相处,促进当代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筑美学
(一)生态建筑美学的概念
生态建筑美学是由生态学、建筑学、美学三大学科的有机“融合”与“共生”。“融合”是由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体,最大化建设发挥有利于生态效益的自然环境,尽量避免额外的反生态效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共生”是以不改变自然环境为目的,也就是说,原始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不被打扰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系统的共存原则,从而有利于自然生态适应和发展。
(二)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1、高新技术中的新型材料
高技术处理后的低效材料,直接利用一个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密封结构,或构成建筑的表皮系统。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其中,德国馆外墙使用的是网格、良好的透明性创新架构的“布料”,能有效避免因人流密集而导致热量堆积,减少空调能耗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这些“布料”可以被再次使用,制作成小型遮阳罩。英国馆的外墙采用一种透明亚克力制成的“触须”,白天,触须会传导光线提供内部的透明,夜间,触须内置的光线可以照亮整个建筑,从而节约了场馆的电量。这些新型材料自身的质地和线条,不仅带来了新的视觉美感,而且还营造了现代感和震撼。
2、采用生态技术对建筑节能的考量
生态建筑技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中,最基本且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建筑设计。杰出的建筑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创建空间和实体,通过块体、空间和设备的优势来满足建筑。在现代建筑中,应减少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影响,按照建筑功能的需求,去寻找自然通风和采光,表皮布局使用自然条件调整日照,促进建筑能耗量少,得到全面的节能效果。
3、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
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生态控制论和生态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一个概念。任何产品最终将成为一组“垃圾”,每组“垃圾”也是生物圈中另外一组有用的“产品”。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遵循材料回收的准则,实现资源回收和永久利用,最低成本换取最大化的发展。
4、生态建筑的和谐美
自然美:人类的生存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石,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来决定。就地形而言,不同的山地地形里,单体建筑可以得到更好的通风和采光。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可以有一个更有优雅的环境,身处其中,感受自然的建筑风景,同时也享受着快了,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美。人文美:空间布局、外观情况和建筑物的细部装饰对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中,大多以闭合的状态展现,并布置在中心轴线对称的形式。在细部装饰,一些传统民居会在搁栅雕刻波浪卷的图形,表达防火意识。历史美:历史环境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建筑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美的过程。现代主义建筑是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中心,表现出理性的建筑之美;后现代主义建筑倡导装饰技术,以实现丰富视觉,主张满足心理需求,呈现一种妥协的装饰美感。每个时期已经属于艺术印迹杂交叠加和历史累积的成果。
二、生态建筑与相关建筑的关联
(一)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生态建筑的设计总体思路基于:利用土壤、温室和自然通风技术提供一个稳定和舒适的室内环境;粪便、食物垃圾等已经在沼气中作为燃料和肥料……因此,所谓的“生态建筑”,是在建筑生态系统中操作能量和内部订单、回收、高效的平衡生态建筑环境。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主要包括建材、城市规划以及功能和构架、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荷载和环境的集成,其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
(二)生态建筑与其他建筑
对于“低碳、健康、自然、环保、生物、技能、环境共生、资源循环型、有机建筑”等建筑,不能与“生态建筑”竞争,它们只是“生态建筑”的一个附属部分而已,只是局部概念罢了。
三、生态建筑造型的美学探究
由于建设规模不同的生态建筑风格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以美感的角度做出的形状更符合以人为本。我们可以发现,人们都集中在审美体验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发展的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当代的审美原则也出现了模糊、情感化的审美变异。
(一)人文主义
建设作为文化的象征,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理解和认知。事实上,生态建筑以物理形式存在,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需求,所以只有以与人相关的概念去认识,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内在的联系。只有当生态建筑和当地人民的习俗、文化融合,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意义。因此,生态审美的活动已经不是单纯对建筑形式和风格的纯美学,而是反馈生态建筑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问题。
(二)体验过程
建筑的意义在于为人们的生活而服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是建筑结构,即建筑特性和质量(样式、功能质量等)的体系结构,作为最终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评价指标。这种专注于精神需求的审美观念,具有明确的目的,追求优雅的审美情趣。
当代生态建筑被认为是一个不断发展与人沟通对话的方式,所以人们更关心的是沟通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对话。事实上表明,人们对建筑概念的变化,关注建设中心从“结果”到“体验”。
(三)审美变异
审美变异指的是当代建筑设计概念问题的出现反抗现存的古典审美现象,其中包括建筑美学、价值曲线、审美标准体系和变化的艺术技巧。事实上,人们在追求“国际风格”和欣赏“文化共生”足以表明“变异”的审美现象。建筑的多样性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式,而是包括了多元化的审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单一的审美价值已被打破,但文化价值的上升,是建筑物也呈现了不同的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类型之间存在丰富多彩的差异形式和方法,完美诠释了审美的变异。
四、生态建筑美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模式
生态美学价值范文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农村特色文化;环境艺术美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对人类的空间生存环境的设计,其根本宗旨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其涉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管是何种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受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化趋势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世界趋同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区的文化意识危机,人们开始呼吁和批评城市特色的消失。后现代建筑对建筑形式的演绎,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欲望,然而随着后现代建筑风格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反思与质疑,大众视觉意识的回归,以及对环境场所意识的再认识,环境设计的文化性与专业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美学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范畴,其造型与色彩、样式、内容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在的文化性,更是环境设计美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分析并挖掘其内在精神,成为对环境艺术设计美学规律的理论探索以及现实要求之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人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设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人口大国,应该怎样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的环境艺术美学原理与生态文化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生活的人群不断地向农村或具有农村气息的度假村去回归自己的心灵,去释放自己的压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生活与工作。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有没有让我们想到现在农村有的为了突出自己的富有与生活水平的档次,一味的去建设一些独院的小别墅楼,而这样的农村环境设计就是符合未来农村环境的设计美学原理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强调文学风格具有独创性和多样性,而反映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原理上,强调环境设计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设计要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或独特的环境艺术美学,这样才形成一种国家、民族或地域的特色文化,从而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状况,从而更有利于人类的居住环境在物质与精神层次的更好的、更高的、更融洽的切合点。
从而推知,农村文化的发展亦如此,要想发展有地域性特色的农村文化,必须从心理上、感情上有种农村文化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有它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有它的文化与价值。城里人喜欢或来农村度假,这恰恰证明了农村文化有它的文化价值在其中,农村特色文化有他的独特性、特色性。没有特色也就无从发展或进步,特色就是价值,环境设计中的农村美学文化是一种文化财富。因此,未来农村发展中的特色环境艺术美学是无价的。我们必将采取一定的、合理的、适合的措施去挖掘、建设与开发更具有地域特色价值的农村文化。在农村进行生态环境改造与美化的同时,还应保护好村庄原有的自身特色的生态结构、历史传承和文化脉络,是其农村文化得以延续和再生。
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挖掘它的环境艺术美学价值,势必要从它的现状“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并使把这种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继承。
目前农村住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居民住宅整体布局分散,建设质量一般,并且建筑风格不统一;居民住宅建设规模不统一,同时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以及房屋的闲置率高,同时农村住宅建设随意性大,并且每户居民的用地规模也非常不统一;居民住宅功能和使用功能不完善、不合理,造成住宅规划设计与人们生活习惯与行为脱节,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要求。
农民住宅环境的改善不仅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向着节约国家土地、集约兴建居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功能规划合理、安全舒适、美观整洁的新型住宅发展。
1、统筹村庄的布局规划,居住空间实行组团式发展,统一建筑风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设计,再建设”的原则。
2、规范村庄建筑与环境的管理政策,严格控制村民的建房从而提高我国土地的使用率。
3、设计科学合理的村民住宅以及在设计规划功能分区上更加明确。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审美感知和评判不可避免地千差万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都有不同的美学范式与审美标准,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因地制宜,农村文化要积极地、合理的去保留、挖掘、发展它的独特内涵,耐心地去体验它的美学魅力与价值。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只有通过对文化进行研究,才能将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使环境艺术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具有深邃的人文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围绕可见物质形态的画面形式展开,更涉及不可见的精神、观念形态的运动、对比。体现的整体的气场与氛围,是通过各形态意识相互作用共同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造形心理及受众心理出发,就表现力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说过:“艺术不是进化,而是不断地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研究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同时,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在满足人与社会需求的同时,更是对传承文化的发展及对文化的再认识。因此,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文化精神与内涵,对于再造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萍:《论现代设计美学的革命性变革》,《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