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1
【关键词】专业体系;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建设工作中,专业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纲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基本规格达到培养目标,表现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文件。
1.专业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学院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我们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的反馈意见和需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并按照该思路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Www.133229.Com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这样的建设原则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
2.专业建设思路
2.1学习高职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理念转变是专业体系和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此,课题组在系部组织下,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及精品课程建设理论,转变教师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选派专业带头人、课程技术负责人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旨在转变教师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先后安排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负责人参加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讲座,深化课程建设理论的认识;课程组老师还多次听取全国知名的职教专家来校举办的讲座,学习课程改革思路,先后听取了职教专家等有关精品课程建设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并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所学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课改中。
2.2专业调研;坚持走产学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结合供用电技术专业实际情况,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主动立足于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专业和社会需求调研,关注毕业生就业需求和新技术应用。为此,供用电技术专业调研组制定了系统的调研提纲,专门制作了用于和现场人员讨论的本专业覆盖岗位工种所应具备的目标能力,各项目标能力应包括的工作任务等调研资料。并采用到企业调研、利用网络沟通调研、利用电话沟通调研等方式,先后对学院专业面向的行业6家单位、地区4家单位进行了相关企业的企业调研,内容涉及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工种员工技能需求、变电检修、电气试验、用电及配电系统的员工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技能,发放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表20余份。通过调研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改革的具体方向和举措。
调研显示: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公司及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用户单位,覆盖的职业岗位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变电运行与检修、变配电所值班员(值班电工)、用电技术维护与服务等岗位工种。这些岗位工种涵盖了行业和企业用户12大技术工种,对应12种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体系建设思路和内容
通过调研,汇总整理有关资料,课题组以高职教育理论指导改革过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改革目标,分析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界定并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根据核心课程内容,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确定课程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
3.1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根据调研信息,经过分析综合,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应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31项,对着31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汇总,进一步归纳确定专业五大典型工作任务:变电运行技术、电气设备使用维护与检修、电机使用与维护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技术和用电技术与管理等。
3.2课程体系和理实一体课程重构;以企业真实的和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按照理实一体、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重构,形成本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电子类课程:模电、数电、电子线路装配实训是供用电专业基础课,将原来单独开设的模电、数电两门理论课以及电子线路装配实训课整合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两门理实一体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组织教学。
电机类课程:将有关电机的理论实训课程整合为电机运行与检修一门课程,该课程包括变压器、同步机、异步机、直流电机和微特电机4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时数在45-60之间,各模块的教学在相应的理实一体教室以及电机实验室、电机专门教室完成。
plc课程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训课整合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分为电机控制、自动生产线控制及综合应用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项目组成,各个模块的项目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灵活进行选择。
3.3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整合后,重构了本专业电子电路基础与实践、电机运行与检修等七门理实一体课程作为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包含了本专业覆盖岗位的全部职业能力,实际授课时数达到31周86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40.3%。理实一体课时比例得到极大提高。
核心课程全部进行了学习情境的设计,包括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多个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之目标,解决专业课程进行中的讲练分离、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的问题。
在专业方案中强化了顶岗实习,课时数达到18周540课时,与专业核心课程两项合计140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65%。
3.4课程标准的制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重构,确定了课程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在系部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本专业全部40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各个课程标准包括课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项目载体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标准、学习情境设计等要素,特别突出了建立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学习情境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对制定的课程标准在教研室进行了研讨,保证课程标准能够准确指导课程教学。
4.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论证与实施
课题组、院、系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论证。
在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阶段,课题组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讨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定出了专业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初稿。学院和系部针对课题组制订的初步方案进行了多次反复论证,组织讨论专业方案,确定课程整合思路,并总结了专业改革阶段性工作。又组织讨论专业方案课程设置,在学院层面组织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会议,请企业专家对方案的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定位、专业覆盖岗位的完整性、典型工作任务的针对性、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等内容。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后,在学院的支持下,选定本专业一个班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经过一轮教学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体系建设解决的问题
专业体系的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为课程教材建设制定了依据,明确了思路,各门课程负责人正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制定教材编写计划,组织编写教材。计划在课程实施之际推出课程改革后的配套教材。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5.1专业教学模式;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突出了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利用真实的或仿真工作环境,确立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情境,强化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5.2课程体系特色;①强调通过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②专业知识强调实用性、专业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做到知识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③课程设置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实用性、开放性、科学性,专业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及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拓展能力。
5.3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六步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在实施教学的六个步骤中,根据实际需要可辅以其它教学手段,如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
6.研束语
本文提出了专业体系建设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并对专业体系中关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阐述了专业体系的优化意义,对专业体系中的专业建设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所提出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已经体现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专业体系建设仍需后续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2
(大同市卫生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4)
【摘要】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药剂专业形成了“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能力结构为核心”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进程计划到位,课程资源建设内容丰富,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六维度、多主体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趋于完善,教师双师素质不断提高,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专业网络平台搭建基本完成。但改革任重道远,探讨更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仍然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方法步骤;成果
课程体系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全部,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有力保障。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按照“学岗融通、项目训练、顶岗实习”“2+1”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对应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文件精神,本着学生够用适用、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构建“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能力结构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总结如下:
1课程改革的方法步骤
成立机构,分步推进:
1.1成立机构,保障建设落实
药剂专业建设工作组组建了课程开发小组,制定了课程开发小组工作职责,做到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事有人管,活有人干,有效地保障了课程体系建设的落实。
1.2科学设计,编写建设方案
根据课程体系的构建程序以及配套的建设要求,设计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改革流程,编写详细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做到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障了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课程体系建设流程如下:
1.3根据计划,编制体例格式
药剂专业建设工作组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讨论每一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及编制的统一格式。如课程标准的编制,首先确定课程标准要对哪些内容作出规定,并体现每一规定内容的具体要求,如教学内容及要求这一条目,规定了要编制的项目名称、任务及每一任务的知识点、知识目标、技能点、能力目标、建议的教学方法、德育渗透点及学时分配,内容全面,要求具体。再如课程考核这一条目,要求根据课程类型给出相应的考核方法,包括总分值、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所占比例,平时考核内容、分值比例、考核形式,结业考核内容、分值比例、考核形式,具体详实,操作性要强。对于校本教材的体例格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也做了具体规定。对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课件、试题等编制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导建设任务顺利、规范完成。
1.4下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课程建设计划,以任务下达书的形式下达建设任务,每份任务下达书都配有审核验收单。接到任务下达书那就是一份责任、一份承诺。专业带头人负责同步指导和阶段性验收,做到了任务明确,有时限、有指导、有检查、有督促,保障了建设任务保质保量提前完成。
2课程体系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2.1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完成
课程体系按照学习领域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国家标准)、专业技能课程、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四个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又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根据知识的连续性和递进性,第一、二学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第三、四学期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加设职业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一技之长;第五、六学期全部安排在行业一线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接受锻炼,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与职业能力,实现毕业后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
2.2课程实施进程计划到位
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完成的,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的递进性,编制完成了教育教学安排表,用来指导药剂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详见表1、表2。
表1药剂专业教育活动时间分配表(以周为单位)
2.3课程配套建设初见成效
2.3.1课程资源建设内容丰富
按照课程建设计划,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具体有药剂与设备基础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说课稿、试题及教学设计;药物分析基础技术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说课稿、试题及教学设计;药事法规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教学项目、说课稿、试题及教学设计;实用药理与治疗药物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及教学设计;药店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设计;药学微生物实用技术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及教学设计。这些建设成果均体现了与工作过程对接的主线,完全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2.3.2教学方法改革初见端倪
药剂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项目性比较明显,操作性很强。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所以教学方法主要以推广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为主。通过教学方法培训学习,交流讨论,结对帮带等,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基本推开,并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均有明显提高。
2.3.3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趋于完善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搭建了六维度多主体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以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把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采取学校、社会、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配套有详细的评价方案,并对学生实施了两学期的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对照、分析,判断其准确度,适时调整权重,逐渐细化内容,使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趋于完善。
2.3.4教师双师素质不断提高
实施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如果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势必要影响课程建设的质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方案,通过校本培训、外出进修、短期培训、参观考察、顶岗实践、承担任务等方法、手段,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专业建设能力和理实一体教学能力。目前,药剂专业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100%。
2.3.5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的实施,传统的实验实训设置、布局明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拓展,形成目前现代化的四个实训中心(专业基础实训中心、药物检验实训中心、药物制剂综合实训中心、药品营销综合实训中心)、一个中药种植园和一个中药标本陈列室,同时还设置了四个理实一体和多媒体教室。药物制剂综合实训中心新增GMP模拟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由原来的16个拓展到19个,其中和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成了“企中校”,完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2.3.6专业网络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网络利用能力、网络道德,以及为师生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自主学习的平台,同时实现资源共享,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现平台搭建基本完成。
3课程体系改革存在的不足
3.1重设计,轻落实
新的课程体系实质性实施是针对12、13级学生,主要是12级学生,由于一部份的教师对教学改革的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改革实施起来困难较多,难度较大,影响了改革的推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端正态度,克服困难,规范管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确保课程体系改革向纵深推进。
3.2人才缺,技能弱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剖析、进程的拟定、技能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我们的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虽达100%,但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多,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又不均衡,个体差异较大,有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短缺,严重影响到改革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同时要培训和引进实际经验(下转第291页)(上接第290页)丰富的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3.3专家多,指导少
进一步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定期召开会议的同时让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和我们的老师共同完成教学项目,从而共同探讨更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
3.4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3
从外科护士岗位需求调查分析入手,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情境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过程、学习性工作情境,实现“工学结合”。以任务为驱动构建项目课程,制订“工学结合”课程标准;教学中将工作过程设计成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中的项目任务、实践情景、教学策略、学习评价进行系统设计,实施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将来适应工作的职业能力。
二、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1~8班476名学生为样本进行实验,其中女生462名,男生14名,学生平均年龄17.5岁。随机选取2012级护理专业1~4班为实验班,应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2012级护理专业5~8班为对照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
2.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创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走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工学结合是中职教育教学实施环节的一种有效途径,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条件、教学媒介、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各个环节。
(1)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案设计
根据外科护理岗位调查报告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关键能力、职业素质要求等确定课程体系,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定位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载体、考核与评价方案等,即制订课程标准。确保课证一体的教学实施,建立在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才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2)工学结合的教学条件
中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必须基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能体现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工作过程、职业氛围、任务完成的考核与评价条件等因素。教学条件应该体现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任务化的特点。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应将教学、训练、培训、竞赛、工种鉴定、教师指导等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体,建成多功能、一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承担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职业素质的养成。
(3)工学结合的教学媒介或载体
教学媒介或载体主要针对校本教材。应该按照护理专业岗位的类型,针对基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突出工作情境、典型案例、项目任务,再配合各类岗位的知识模块,开发校本教材。
(4)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
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案、教学条件、教学媒介,可采用问题引导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引导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或虚拟法等方法,注重“过程性”和“行动性”,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组织者、协调人、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也就是学习舞台的导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临床课模拟病房,创设出模拟患者和临床场景,积累与情境相关的、以实践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业成绩差异不显著,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成绩处于同一水平上。 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显著,说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对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建议
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
(1)制订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2)通过职业资格研究确定课程项目;(3)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标准;(4)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5)按照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6)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7)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2.根据职业资格研究确立典型工作任务
要想培养学生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进行“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即将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在一起,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应和行动领域。
3.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要把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研究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列入到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4.加快校本教材的开发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编写以工作情境为基础的项目和任务,包括案例、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检测和评价标准等,为任务引领式学习和项目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5.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课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此,应首先树立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一,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第二,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第三,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中职教育规律特点和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项目,针对岗位能力,循序渐进地设计各种实训项目,帮助学生在顶岗之前逐步达到岗位能力要求。第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把临床典型案例等资源制作成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有效解决课堂重点与难点,通过多感官刺激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解决了临床资源不能再现的问题。
6.完善学习环境与实训基地建设
工学结合课程要求具备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环境,应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在此,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和专业实训室”和校外基地的“工学结合学习岗位”建设。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4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课程开发、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师培养框架中无论是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育理念还是实践教育,变革步伐已经落后于小学语文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课程结构改革
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而《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将语文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对教师的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
二、教材建设改革
主要解决目前学科教育类课程教材存在的不足,适应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需要,编写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新教材当前。目前缺少一套适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需要的教材;从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看,当前使用的教材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内容上与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的反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从《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看,当前所使用的教材自身没有体现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没有从这三个维度去解析。
因此,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专业建设实际和各地初等教育存在的地域性差异,新教材的编写和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教材应该由对一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对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是教材要有鲜明的开放性,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三是新教材要融会贯穿新课程标准精神,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课程标准阐释与教育,通过足够量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融会与体现。
三、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贯穿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学科教育类课程要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教育实践的能力水平,培养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和情感。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5
1.实用性原则。
它是指课程的学习内容一定要是本专业毕业生在职业工作中所经常用到的,即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侧重于培养本专业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为此,我们对过去基于结构完整性所组合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审核,将其中那些在工作过程中用得少或者根本用不着的内容坚决予以剔除,仅保留工作过程中用得着、且用得多的内容,以确保内容的实用性。
2.实践性原则。
它是指课程内容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去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为此,我们明确要求课程标准应包括能力训练情景。每个能力训练情景项目必须目标明确、程序科学、效果可检测。这是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根本所在。
3.协调性原则。
它是指各课程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时间顺序上应相互协调,力避相互任意重复、倒置等不合理现象。由于历史的以及现实的种种原因,一直以来,高职教育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顺序安排不合理等现象比较普遍。为此,我们对本专业所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协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所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我们将所学课程按照其作用地位不同依次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四个类别。在这四类课程中,排在前面的为排在后面的起着支持服务的作用,因此,它们在教学时间上也是依次先后实施的。二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各课程类别中分别设计不同的课程。如: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设计有入学教育、军训、大学英语、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有企业常用应用文写作、管理学基础、企业统计理论与实务、企业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经济学基础、经济法基础等课程;在专业技能课程中设计有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劳动与社会关系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会务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等技能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中设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实务等课程。三是全面清查落实课程内容的协调性。包括清查并处理各课程中已有的内容重复、不适用、位置安排不合适等等问题。
4.校企合作开发原则。
它是指课程标准的开发建设必须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相应业务专家共同完成。这是确保课程内容实用性的有效措施。为此,我们要求各课程标准建设小组成员中必须包含两名以上行业企业的相关业务专家。其中,校外专家主要负责课程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确定,校内专业老师主要负责课程的教学组织、考核设计以及资源建设等。通过企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让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社会、企业对该专业学生在知识、技能与素养方面的要求,为我们科学设计课程学习目标、选取课程教学内容提供重要依据。
二、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设计
在高职层面,对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其内容结构直接决定着其规范的范围,也就直接决定着其作用发挥的大小。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课程标准的规范与指导作用,我们将设计课程标准内容结构的指导思想确定为:能较全面规范并指导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即新开发建设的课程标准既遵循学习领域的课程建设思想,又不拘泥于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内容,而是指导范围应更广、指导作用应更强,更加实用。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确定为课程基本信息、课程设计、考核评价、资源建设、其他说明等五个部分。其中,课程基本信息是课程标准的前导说明性内容,包括课程代码、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建议学时(包括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等;课程设计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学习内容设计、能力训练情境设计,以及实施进度安排等五个部分。而且,这五个部分具有较严格的先后逻辑顺序。其中,课程学习目标是最核心的内容,其他内容都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排序第一。
其次是课程学习内容,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载体。再次是能力训练情景设计,它是围绕能力目标实现建立的以案例、项目、任务等为载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是学习领域思想的最集中体现。最后是教学进度安排。它是对课程全部教学内容以每次教学活动为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内容与时间安排。考核评价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它是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内容的规范与指导。包括课程考核所应关注的重点、采取的方式、分值分配以及合格判断标准等。资源建设建议是针对课程教学所需的资源(如:教材、课件、教案、习题库、试题库、网络资源等)所提的合理化建议,是课程学习的重要补充说明。其他说明是指对课程标准的建设和使用需要说明而在前面又没有说明的内容进行的补充说明。这部分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可有可无。
三、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步骤
通过实践总结,我们以为,将课程标准的建设步骤确定为以下六步较为合适。下面以《企业统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建设过程为例加以说明。第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几个定位。一是明确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统计管理意识与能力,属于应用能力训练课程。二是明确本课程的应用方向。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岗位定位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岗位,本课程的应用方向即为企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所涉及的统计实务。这两个定位实际上就决定了课程学习内容的选取和学习情境设计背景。第二步,与企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岗位的专家人员一起研讨,他们在工作中所需的统计知识、能力与素养,从而形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第三步,围绕有效实现已确立的统计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设计本课程的能力训练情境项目及其实施步骤。第四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该安排以一次教学活动为单元,将全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进行分解,并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进行安排。第五步,设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第六步,明确本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
四、课程标准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想开发建设出一份较理想的课程标准并非易事。我们通过一年多时间,以及多门课程标准的建设实践,对此深有体会。我们以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到位缺一不可。
1.领导要高度重视。
领导重视是课程标准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领导要制定专门的激励政策,一方面对积极参与、成果显著的,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另一方面,对消极被动、应付甚至事不关己者,予以物质和精神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老师对课程标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老师参与课程标准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可以规范课程标准建设的管理工作,使之健康有序推进。反之,如果领导重视不够,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就缺乏良好的环境条件,建设工作自然也难以开展下去。
2.专业带头人要能扎实推动。
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作为课程标准建设的主要执行人员之一,要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研究部署,扎实推动落实课程标准建设项目。同时,他还要有较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能科学带领并指导团队成员开展课程标准建设,确保建设实效。如果专业带头人只是承担一个传话筒的作用,对于到底如何建,建成什么样等具体问题没有任何意见,那么具体从事建设的老师就会无从下手,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要么就是建得五花八门、要么就是随意照抄照搬别人的成果敷衍了事、甚至干脆抵制不建等,总之,建设质量没有保障。
3.专业老师要积极投身建设实践。
课程标准的建设最终是由专业老师来落实的,建设成果也最终是为专业老师的教学活动服务的,因此,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是保障建设质量与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通过建设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专业老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苦努力。如:他们要认真研究学习并消化吸收相关的开发建设理论思想;要走访多家企业相关业务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结合已搜集到的多方面信息,以及标准建设要求,撰写课程标准草案、还要对标准草案进行反复修改、锤炼完善等。只有专业老师自觉积极投身这项工作,认真落实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课程标准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如果专业老师带有任何畏难情绪,或者被动应付,这项工作就要么停留在口头上,要么只落实在形式上,难以实现预期。
4.要确定出科学的建设指导思想。
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会建成什么样的课程标准。我们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切实服务于专业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需要。正是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我们的建设原则必须是:职业定向性、实用性、实践性、校企合作开发等。也因此,我们在建设中进一步研究明确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研究确定课程构成;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研究职业工作要求,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总之,我们始终围绕职业做文章,围绕“实”字做工作。反之,如果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应对上级检查,即标准建设出来后只是给人看的,那么我们在建设中就会围绕检查要求而建设,建设中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标准如何更好地符合检查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合上级或领导的“口味”,自然就容易脱离实际应用需要。
五、总结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6
关键词:职业标准; 生物制药技术; 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43-002
生物制药技术是利用天然的或人工培养的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学等科学原理与方法研制和生产药物的技术[1]。生物制药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方向,其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高职教育是面向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类型,课程的设置、开发与建设应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目标[2]。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3]。此“五个对接”深刻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我们需要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对原有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更贴近制药相关岗位的需求。下面以《微生物发酵技术》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实现职业标准与课程建设内容的对接。
一、依据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目标
《微生物发酵技术》课程是我校省级重点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相对应的职业名称是发酵工程制药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管理部门规定,该工种包括抗生素酶裂解工、菌种培育工、微生物发酵工、微生物发酵灭菌工、发酵液提取工、微生物发酵药品精制工,这些工种涵盖了微生物发酵上游和下游工程各个生产工序。同时,通过对相关制药企业调研,结合企业标准,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能够熟练规范地对三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进行筛选、分离、鉴定和保藏,能通过微生物发酵方法获得代谢产物,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药物。
二、依据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关于课程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微生物发酵技术》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性质、课程任务、课程地位、对应工作岗位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考核等内容[4-5]。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通过对课程相应工作岗位分析,按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并结合企业行业标准,开展企业调研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议,确定微生物发酵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与技能、知识、素质要求目标等,规定内容框架,制定课程标准。
三、依据职业标准选择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决定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满足相应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压缩现有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突出技能知识的要求与综合操作能力的训练。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发酵工程制药工工作任务的规定,可以将教学内容归纳为微生物的发酵与发酵液的分离纯化两部分。其中,发酵部分细化为培养基的制备,设备、器皿、材料的消毒,菌种的复壮与选育,发酵设备的操作与发酵过程的监控;分离纯化过程具体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分离、纯化、精制和包装。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并以工作过程岗位需求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对制药相关企业的走访调研,选择企业微生物发酵项目,并将其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发酵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与必备知识。结合国家制药相关职业标准,按操作工、技术员和现场管理员三类岗位成长规律,基于职业标准及能力递进的模式,按“入门、主导、综合”的顺序化教学项目,具体如表1。
进一步完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和多媒体技术进行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按照GMP规范,采用企业标准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完善标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教学文件,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营造真实的职场氛围,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
根据职业岗位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修订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的项目化特色教材;在学校教学信息化部门支持下,从辅助教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资源、进行教学互动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开发建设包括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各类图片资源(教学图片、设备图片、现场图片等)、仿真操作动画、标准操作规程录像、试题库、试卷库等主要内容的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
四、依据职业标准要求进行课程评价
改革以往单一的期末理论考核形式,课程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过程评价和产品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微生物发酵各岗位生产操作的要求,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方案设计能力、生产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安全性、环保性、生产报告及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
五、依据职业标准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利用我院现有的省级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对发酵工程制药工操作条件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建设、充实、完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环境要体现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并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六、结束语
以核心课程《微生物发酵技术》为例,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了职业标准和课程建设内容相融合的模式。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以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企业发酵项目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金项目名称:2014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教改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职业标准的生物制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项目编号:CDGZ2014033
参考文献:
[1]王娣.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教材与教法,2006,25(5):72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