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精品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java的精品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java的精品课程范文1

>> 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精品课程建设带来的启示 “CorelDraw图形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电工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测试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机械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与实践 过程控制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液压与气压传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实践类精品课程群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国家精品课程-木材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钢琴精品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新药设计与开发”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Brian J. Rosmaita. Accessibility first!: a new approach to web design[C].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SIGCSE technic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March 03-05, 2006, Houston, Texas, USA.

[3]Chisholm, W., Illingworth, C., Novak, M., Vanderheiden, G. java Accessibility Preliminary Examination[EB/OL]. [2009-04-18]. trace.wisc.edu/docs/java_access_rpt/report.htm.

[4]Cohen, R., Fairley, A., Gerry, D., Lima, G.. Accessibility in introductory computer science[C]//I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SIGCSE Technic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New York: ACM Press,2005:17-21.

[5]Edwards,S. Using Software Testing to Move Students from Trial-and-Error to Reflection-in-Action[C]//In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SIGCSE Technic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New York: ACM Press,2004:26-30.

[6]IEEE-CS/ACM Joint Task For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s . Software engineering code of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Version 5.2)[EB/OL]. [2009-03-20]. /serving/se/code.htm.

[7] 李启隆,李明,蒋雪峰. 听障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新走向[J]. 中国特殊教育,2007(6):55-58.

[8]Section 508: The Road to Accessibility. Retrieved March 10,2005,section508.gov.

[9]Yevgen Borodin, Glenn Dausch, I. V. Ramakrishnan. TeleWeb: accessible service for web browsing via phone[C].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ross-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Web Accessibililty (W4A). New York: ACM Press,2009:96-97.

java的精品课程范文2

关键词:精品课程;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实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12.2-4

精品课程建设是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Java程序设计是我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Java方向程序设计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知识教育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JDK(Java开发工具包),Eclipse,UltraEdit等常用编辑工具来开发Java程序;能力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1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

1.1 硬件基础

学院有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和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环境是我院多媒体中心,该中心下设30个多媒体教室。课程全面应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下载教学资源。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授课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验指导书、课件、学习指南、上机习题与指导、模拟测试题、学习参考书目录等网络学习资源。另外,教师利用电子邮件、QQ进行答疑,探讨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Java程序设计的实训环境是我院计算机实训中心,现有22个实训室,近1500台机器,实训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严格规范,每个实训室自成局域网并接入了互联网。实训室均安装了JDK(java开发工具包)、MyEclipse、Tomcat、SQLsever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能够保证人均一台机器,学校实训室在课余及周末时间为学生开放,方便学生的上机实习。

此外,学院与郑州东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华创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亚讯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确立为我系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1.2 软件基础

该课程教师队伍共10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2人,师生比1:45,是一支师资配置合理,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学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副高以上职称占15%,研究生以上学历占20%,“双师型”教师占80%。

教学团队中有毕业于郑州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各个高校的教师,教师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课程建设小组具有在省、市级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经历,并且获取省级和市级的奖项若干。课程建设小组成员组成结构和科研条件均具备了相应的研究条件。

学院每年都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特别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从而逐步形成人员精干、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

2 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2.1 课程建设目标

Java程序设计是我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先导课程,将会对JSP动态网页编程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程在教学培养方案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Java程序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级技能专门人才所必须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来进行项目开发打下基础。具体的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和应用软件开发规范、软件开发流程的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计算机语言表达模型的能力;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阅读和编写程序的能力;具有进一步学习其他语言的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团队协作的能力。

2.2 课程建设内容

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考试方法的变革和教材建设。我们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充分利用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教学手段。实行启发式、研讨式、项目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能够使抽象内容具体化、专业知识通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小组逐步落实Java程序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学生期末综合考评分为理论考评和实践考评两大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理论考评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践考评中实验报告占30%,实践操作占70%。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真正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3 课程特色与创新

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特色,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把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的具体内容相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3.1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我们确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有针对性采取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做中学、做中教。特别突出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训环节上,每届学生都安排了三个企业真实项目实训和半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开发中去,亲身体验职场的工作氛围,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教学方法

项目实训教学法强调的是真实体验,以项目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项目实训采用项目调研、开发、测试、验收等教学流程,使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在探索中学习,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的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通过精选案例、明确任务,以任务带动理论知识点的学习,真正做到了讲练有机融合。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针对企业的工作场景和实际的工作流程,进行项目分析和任务分解,重现在企业中进行项目开发的任务环境。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模拟项目组中的各种角色,使用真实的企业项目、企业工作流程,协同完成项目,体验和掌握各种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3.3 特色教材建设

教材是培养人才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所以说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Java是1995年Sun公司开发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凭借平台无关性这一强大优势己经成为Internet应用的主要开发语言。从目前情况来看,Java教材出版的不少,但是很少有以工作任务为主的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大多数都是以讲Java 基本知识为主,枯燥的理论使学生很难学以致用。因此,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整合,采取用什么讲什么,用多少讲多少的原则,将那些直接支撑专业技术的知识从系统中提取出来,打造直接服务于岗位技术的知识链,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精品教材。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课程组通过长期扎实的自我建设,强化了课程体系,完善了教材内容等方面的建设。

4 结束语

Java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我们通过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已基本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形成了较鲜明的特色。综上所述,该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明确,拥有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在计算机编程教育领域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芬,马玉芳.《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4.

java的精品课程范文3

关键词:精品课程 网站

中图分类号:TP3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127-02

1、引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建设一批优质的精品课程,可以大范围地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发精品课程的教学网站,是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

2、需求分析

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方便快捷的查看到相关课程以及新闻的详尽信息。在教学大纲中向用户展示某一课程总体结构框架,列出课程的主要的知识点,有利于用户总体把握课程。资源下载为用户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供用户学习。而网上答疑更是体现了精品课程网站交互性的特点,在该项中用户可以就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其他用户相互探讨,共同进步。因此,精品课程网站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推进教学的创新,深化改革学校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3、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

通过综合分析各大类似的网站,在精品课程网站的主页放置了用户登录,新闻动态,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文件下载,网站导航七大模块(如图1)。

用户无需注册可以浏览网站,而管理人员只有在登录后才能拥有自己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通过个人身份验证后,管理人员可登录到系统管理员界面,在系统管理中可进行账号用户管理和角色权限管理,在新闻管理中可进行新闻栏目管理、增加新闻、管理新闻和文件上传,在课程管理中可进行精品课管理、精品课程状态管理、精品课栏目管理和二级栏目管理。(如图2)

4、精品课程网站的实现

建站系统包括后台内容管理和前台页面设计等,运行平台为Windows+.NET Framework 2.0+SQLSERVER 2005.网站主要运用了C#.NET和两种开发语言和SOL数据库技术。

4.1 系统功能

Web浏览器是系统最外层,向用户展示各种界面。用户通过界面对系统进行操作,并通过Web服务器来实现各种操作信息的工作。Web服务器是处在Web浏览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与数据库直接关联,同时又为Web服务器服务。其封装了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包括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数据库服务器是系统的最底层,提供数据库操作的借口和储存本系统所有数据。

4.2 系统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服务器的安全,同时也降低了对Web浏览器开发人员的要求,因为不需要进行任何数据库的操作。

4.3 技术特点

4.3.1 C#.NET特点

C#编程语言是专门为NET平台设计的语言,可以移植到.NET上。这种移植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从C#从C、C++和Java发展而来,采用了这3种语言最优秀的特点,并加入了自己的特性。完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可以使用集成开发环境来编写C#程序,使用IDE,可以方便地建立、运行、测试和调试C#程序。

4.3.2 2.0特点

2.0是微软公司推出的Web开发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轻松、快捷地编写网页和应用程序。(2)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扩展性能。(3)可以使用如预编译、可配置的缓存等功能。(4)提高了安全性。(5)加强完整性,能解决了实现网站开发多人同时工作相互协作的问题。

4.3.3 SQL Server 2005特点

SQL Server 2005从不同的应用和功能划分,具有下列系统结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数据库体系结构、关系数据引擎体系结构、服务器管理体系结构。特点是:(1)Internet集成;(2)可扩展性和可用性;(3)企业级数据库功能;(4)简单、有好的方式易于安装部署、管理使用;(5)数据仓库。

4.4 系统实现

5、结语

在当今社会,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的方便快捷,可以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让人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喜好来实时的选择课程。开发一个适用简洁的课程网站,能为实现网上教学的实时性、动态性和交流性打好基础。本论文中所实现的精品课程网站还很初级,只是初步实现了精品课程的需求。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精品课程网站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开发研究的行列中来,精品课程网站必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java的精品课程范文4

>>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思考 基于游戏开发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游戏驱动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浅谈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面向应用的“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ava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ava程序设计》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思路 基于TOPCARES—CDIO的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CDIO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讨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Java程序设计教育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cn/html/ Dir/ 2006/01/17/3508.htm,2006.

[3] 尚俊杰,李芳乐.“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 电化教育研究,2005(1):25.

[4]Harasim Letal. Learning Networks [M]. Cambridge,MA: MIT Press,1995.

[5]Jehng J.J. The Psycho-social processes and cognitive effects of peer-based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with computer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7,17(11):19-46.

java的精品课程范文5

关键词:编译原理;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所介绍的知识是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因此编译实验内容的合理设置对搞好整个编译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编译实验的教学,多年来不断研究国内外高校的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对该课程进行了深入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国内外高校编译实验课程的研究

1.1国外高校情况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编译课程使用的主要参考教材是业界经典的“龙书”――《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课程实验内容分为4部分,在课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布置:①词法分析(使用Flex);②语法分析(使用Bison);③语义分析;④综合前面的部分实现一个完整的Decaf编译器,生成在SPIM模拟器上执行的代码。实验的后两部分较前两部分难度高,因此所给分值不同,分别是50分、60分、125分和125分。整个实验部分占到了编译课程总评的70%。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在编译技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该校的编译课程使用的主要参考教材是业界经典的“虎书”――《Modern Compiler Implementation》(ML版本)。实验题目共有5道:①扩展给定的L1语言的编译器,使之能够将源代码转换成真实的X86汇编代码;②实现支持L2语言的完整编译器;③实现支持L3语言的完整编译器;④实现另一个支持L3语言并生成安全代码的完整编译器;⑤两者选其一,实现L3编译器的各种代码优化或者实现L3的垃圾收集器。实验部分量很大,使用的现代编译器技术含量高,分数也占到了编译课程总评的7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编译课程使用的参考教材也是“龙书”。课程实验要求实现一个Python语言编译器,依次分为3个项目:①完成针对Python语言子集的词法和语法分析器;②实现静态分析;③实现机器代码的生成。实验部分占到编译课程总评的55%。

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使用的参考教材是《Engineering a Compiler》(Cooper & Torczon)。课程实验项目是将一个用Java写的简单编译器完善成一个支持MiniJava(Java语言子集)的功能完整的编译器。项目分5个阶段实施,分别是扩展MiniJava编译器,完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类型检查、中间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生成。实践部分占编译课程总评的40%。

总体来看,国外高校的编译课程非常重视实验,实验内容量大且要求高,涉及到了面向对象语言编译器实现、代码优化等高级内容。学生提交的实验作业须遵循严格的学术道德,严禁抄袭。课程往往配备2~3名助教,解答学生疑问,协助教师检查实验作业。

1.2国内高校情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编译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陈火旺院士领衔编著、国内高校广泛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课程设置有两个实验:①调试PL编译程序,扩充PL语言成分,并对相应的编译程序进行扩充;②了解编译程序构造工具Lex、Yacc和JavaCC的使用。实验成绩占总评的20%。

清华大学的编译课程教材选用的是自行编写的《编译原理》(吕映芝等著)。实验内容题目由学生根据能力自选,分别是:①对PL/0编译程序进行扩充,用Lex和Yacc实现一个简单解释器;②Deacf编译程序的设计和实现;③Java实现的Mini-Triangle编译程序。三个题目难度从低到高,分数所占总评的比例分别是20%、40%和50%。

武汉大学的编译原理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是自行编写的《编译原理》(何炎祥编著)。课程实验是先在课堂上举出完整的小语言实现的例子,然后将该小语言扩充后作为实习内容;或者提供程序源代码而空缺关键模块,让学生完成。

吉林大学的编译原理课程是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教材是自行编写的《编译程序构造原理和实现技术》(金成植著)。该校专门开设了独立的编译原理实践课程,共包含8个实验:词法分析程序开发、递归下降分析法、LL(1)语法分析、符号表管理、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以上高校的编译实验课程教学具一定代表性。根据调查,国内高校编译实验课程的教学大致有以下几种安排:

(1) 安排多次小型实验,分别支持编译程序的各个阶段。此种方式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采取的形式,由于编译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方法和技术,故可以针对各个阶段设计不同的实验,根据理论教学的情况灵活安排。实验难度相对较低,能够让学生掌握编译的有关技术,缺点是不能让学生学习到一个完整编译器的开发运行过程。

(2) 针对某一语言设计和实现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编译器,或者研习现有的编译程序,对其进行扩充。这种方式的难度根据语言规模的不同以及学生扩充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别,弹性较大,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编译程序的整体认识,且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

(3) 借助Lex和Yacc等自动生成工具直接生成编译程序。这种方式需要学生花一定量时间研究工具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对编译程序前端成熟的理论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再学习过程,但对编程能力锻炼不多。

(4) 其他涉及编译技术的实验。此类实验强调编译技术在实际软件工程中的应用,如将词法分析器的设计扩展为中文网页分词的应用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灵活性较大。

总体来看,根据学生水平层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国内许多高校实施了不同的实验,比较强调编译器前端的代码翻译技术,重视编译器最基本原理的实践,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和综合应用能力。

2我校编译原理实验课程的实践

2.1教学简介

我校计算机系自1979年建系时就开设了编译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给出一个精简的高级语言,要求学生完成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为了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高的要求,结合对国外高校编译实验课教学情况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该更加强调编译实验,适当提高难度,结合软件工程中的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从2004年起,我们将原来在一学期同时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编译原理”课程拆分成在第6学期先讲授理论知识,第7学期专门开设“编译原理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编译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1.1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为“编译原理实践”,属专业必修课。课程选择了著名计算机科学家N.Wirth教授提供的PL/0语言作为实验语言,该语言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典型代表,国内较多高校采用其作为编译教学使用语言。教师讲解PL/0编译程序构建后,要求学生实现一个完整的PL/X语言编译程序(教师给出PL/X语言的形式化语法定义),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出错处理、代码生成和解释程序,然后用PL/X语言编若干个程序,用自己开发的编译程序进行编译,能指出语法错误不中断,能生成代码程序,能解释执行代码程序,最后输出正确结果。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对PL/X语言进行定义扩展,增加更多功能。教师还演示了使用Lex和Yacc生成PL/0语言编译器的过程,鼓励学生在编程实现PL/X编译器的基础上再使用Lex和Yacc构建编译器。

2.1.2组织形式

课程总学时72学时,其中教师讲课20学时,学生上机52学时,教师讲课集中在前10周完成。教师讲授PL/0编译程序的设计开发占16学时,介绍使用Lex和Yacc生成PL/0语言编译器占4学时。

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避免学生投机取巧,产生依赖心理,课程不采用分组的形式,而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实现PL/X语言编译程序。

2.1.3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规定,文档、程序、测试用例齐全,现场考核通过,成绩为60分。学生对PL/X语言进行扩充的内容建议为:①增加运算符定义,如XOR、%等;②扩充语句定义,如case、for、continue等;③增加数据类型,在现有整型/逻辑型基础上增加实数、记录类型、数组类型等;④增加函数调用功能,进一步扩充带参数、返回值的函数功能;⑤增加类,补充封装、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特性。根据扩充内容的难易进行累计,给予2~40分的加分。此外,良好的用户界面可获得加分;以Lex和Yacc工具生成编译器也可获得加分。

2.2经验总结

2.2.1突破教学难点,理论结合实践

课程改进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N.Wirth教授采用Pascal语言实现PL/0编译程序,而学生不熟悉Pascal语法,因此我们同时提供C语言版本的PL/0编译程序;二是分阶段系统地讲授PL/0语言编译程序各个阶段的设计开发,按顺序给出各个版本的范例程序,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讲授进度进行同步的PL/X编译程序的开发。这种方式降低了开发难度,使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开发成果不断完善,增强了信心,提高了继续探索的兴趣。

对课程的难点,教师也注意讲解方法,理论结合实践,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PL/0编译器生成的目标代码是一种假想栈式计算机的汇编语言,而学生很少直接接触汇编语言,对目标代码指令感到陌生,且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与分配又是编译原理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学就采用了先易后难的办法。先给出不含过程调用的PL/0源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详细介绍目标代码执行时数据栈的变化情况;继而给出含有过程调用的PL/0源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再次分步介绍目标代码执行时数据栈的变化情况,重点讲解静态链、动态链、返回地址3个联系单元的作用;接着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动画方式完整演示数据栈的变化情况,给学生整体思路;最后复习理论教学中各种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与分配情况,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

再如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部分,一直是理论教学的难点,特别是控制流语句的回填技术等,在教师详细讲解了PL/0编译器中if语句和while语句的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实现后,学生对此有了实际体会,更进一步对for、case语句的实现产生兴趣,有动手将理论课上的方法用在作品中的意愿。

2.2.2激发学生潜能,延伸第二课堂

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成可扩展的,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接受。由于有了分阶段的完整示例,基础薄弱、编程能力较差的学生只需在基本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模仿PL/0编译器构造PL/X编译器,消除了畏难心理;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罗列出可扩展内容的建议,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实践的意愿,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视角。

在教学计划中,学生上机是52学时,但课程要求实现的是一个完整的编译器,具有一定工作量,若要实现扩展,需要更多时间,大部分学生难以在课堂内完成,这就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课内教师把握主要矛盾,对于扩展难度较高的部分,则给学生思路上的启迪。借助课程网站的功能,给学生提供编译技术文档、编译源程序等自学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寻相关资料,并利用网络相互讨论,助教协助解答问题,实现第二课堂的功效。

2.2.3考核科学严格,树立良好学风

课程要求学生提交完整规范的文档、程序和测试用例。现场考核要求学生演示程序、回答问题、改写程序,实现教师提出的特定功能,这样能够充分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重点强调禁止抄袭,借助程序对比软件检查雷同性,无论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均不能通过考试。在前两届学生中严格执行该规定后,后续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连续五届学生的实践表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许多优秀作品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选取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将其功能演示的全过程录制成视频,放在课程网站上,为下一届学生提供参考,也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完善、更富创新的作品。

正是由于我们将教学目标定在国内外先进的水平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我校编译课程始终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在学生评教中处于前列。该课程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后,2009年成功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当然,和国外著名的高校相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不断跟进编译技术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一步增加现代编译器技术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编译系统方面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提高,有效和国际接

轨。

3结束语

编译课程理论难度高,一直是学生反映难学的一门课程,因此近年部分高校降低了编译课程的教学难度,减少了实验内容,甚至有学校提出将其从本科教学计划中删除。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编译课程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编译课程在提高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真正做好编译教学,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综合提高,结合科研,跟进编译技术的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掌握基本编译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斯坦福大学. 编译课程网站[DB/OL]. [2009-9-16]. stanford.edu/class/cs143/.

[2] 卡内基梅隆大学. 编译课程网站[DB/OL]. [2009-9-16]. cs.cmu.edu/~fp/courses/15411-f08/.

[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编译课程网站[DB/OL]. [2009-9-16]. www-inst.eecs.berkeley.edu/~cs164/sp09/.

[4] 华盛顿大学. 编译课程网站[DB/OL]. [2009-9-16]. cs.washington.edu/education/courses/401/08au/.

[5]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编译原理精品课程网站[DB/OL]. [2009-9-16]. /cp/index.php.

[6] 武汉大学. 编译原理精品课程教学网站[DB/OL]. [2009-9-16]. /jpkc2005/byyl/.

[7] 吉林大学. 编译原理精品课网站[DB/OL]. [2009-9-16]. /education/compiler.

[8] 唐仕喜. 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2):40-42.

[9] 斯传根. 编译设计与开发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 何炎祥,伍春香. 计算机专业不需要开设编译原理课程吗?[J]. 计算机教育,2009(4):61-6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Experiment Course of Compiler Principles

DOU Liang, YANG Zong-yuan, WANG Ting-ti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java的精品课程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精品课;技术基础;课程体系

1计算机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

(1)计算机技术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自1985年以来,计算机技术基础理论课和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课就被列为大连水产学院的重要基础课。十多年来,修读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的学生由最初的8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的372人,发展到现在的30个本科专业1800多人。计算机技术基础课不仅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前导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的基本途径。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今天,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已经不仅仅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它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课,特别是在对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中起到了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课程教学的着眼点转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上来,课程体系也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门,改为两门必修课和多门选修课的形式。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国家等级考试的变化、就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革,适应了计算机技术基础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计算机技术基础教研室多年来一直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活动。自1985年开始组织规范的教学研究活动,每月一至二次。课程设置由原来的Basic语言、Fortrain语言发展到今天的C语言,由Foxpro发展到今天的VisualFoxpro。选修课程也由原来的一门单片机原理发展到今天的多门课程,如VC、VB、PowerBuilder程序设计、Java、网络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课程组成员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课题,“水产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2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大连水产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教研室现在正在进行水院教改项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和重点建设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通过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不断改革计算机技术基础课教学,适应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水平。

(3)师资是课程建设的关键

自98年以来,计算机基础课程组新进教师6人,其中研究生4人,本科2人。课程组8人中有2人在读博士、正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2人。教师队伍年轻化,适合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的需要。课程组全体人员,既承担理论课教学,又承担实验课教学,人均年教学工作量300多学时。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超额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得到了学生与老师的赞誉和好评。

(4)高度重视教材的使用与建设、保证实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使用的是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优秀教材,符合国家教委的白皮书的要求,与国家等级考试紧密接轨。2002年,我们参加了农业出版社组织的十五规划教材的教材编写工作会议,进行了有关教材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探讨。2003年,我们参加了农业出版社组织的十五规划教材《计算机公共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的编写工作。2006年,我们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十一五规划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的编写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教材的内容老化逐年显现,尤其计算机技术的概念和方法不能得到足够的反映,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此我们在多次讨论和调研的基础上,于2004年自编了《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

2多方位进行计算机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1)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研究,重新审视水产院校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进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题,我们认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后续课打基础,而且更应该在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能够有意识地体现这一教学指导思想,从而提高了全校师生对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的认识。

(2)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

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基础仅开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门课,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既对各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有利、又对学生毕业设计有利的一些选修课程,如C++、PB、JAVA等。我们已申报校教改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大范围的整改,这将对各院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现在已确立了以必修课为主,以若干门2或2.5学分的选修课为辅,因材施教的新课程体系。

(3)计算机技术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确定了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必修课中讲哪些内容、选修课中讲哪些内容、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接口”如何设置。我们认真研究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史与趋势,结合各专业对计算机技术基础的要求,配合教学计划及教学时数的调整,对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及科学的组合,力求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具有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特点。同时,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及新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选用了适合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21世纪优秀教材,将讲课内容进行了改革,对等级考试和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有利的内容多讲、细讲,对教材后面的新增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为选修课设置了必要的“接口”。

(4)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

计算机技术基础中蕴含着很多科学的思维方法,而这些方法对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也是适用的,所以领会和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中科学的思维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些方法的学习就是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彻底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学到什么”向“如何学”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自学式教学法等方式,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运用发现法教学,使学生把自己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知识的来源,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创性。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我们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虑到土木、船舶、机械类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往往要进行大量的复杂的科学计算,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加强了学生在计算方法与数值分析中的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编写相应的计算工具;对于电子、通信、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强化了学生在基本位运算、硬件地址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为学生在将来的电路系统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于海洋、环境学科,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统计分析、方差回归等教学;外语系、经济管理学院侧重数据库理论、图形设计等教学。此外,为了满足学生对于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穿行了关于本课程的提高版本C++以及相关热点领域的介绍和讲解,深受学生的关注和好评。对于部分能力出众的学生采取单独指导,让他们借助参考资料学习更深一层的内容等。

针对目前课时紧张,教授内容较多的情况,我们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准备好电子教案,选择恰当的例题、习题进行精讲;尽量多的采用电子演示文稿、大屏幕多媒体联机演示等先进教学方式,把计算机课程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同时可省下大量的教学时间;在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课件课件已放到校园网上,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向学生公布主讲教师邮箱,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即将开通BBS教师论坛供教师们讨论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整体水平。

(5)考试方法的研究

引进了考试系统,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定期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

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理论课,另一个是实验课。前者是考试课,后者是考察课。由于理论课讲授中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知识,期末试卷测试中采用与二级等级考试相似的题型。成绩划分为平时成绩、期中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评分依据为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出勤情况等。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期末突击学习现象的发生。实验课考核分平时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均利用考试系统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作关于课程的综合设计的大作业,综合所学程序设计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运用能力。

3教学效果

近几年,由于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教研室老师严重短缺,每位老师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基本上都处于超负荷工作。但是,由于教研室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改革,繁重的教学任务并没有降低教学效果,相反,我们的课程受到了校内同事的一致好评和学生的欢迎。学生在辽宁省非计算机专业二级等级考试水平考试中多次取得较好成绩,有些班级的通过率达100%。课程组全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时时渗透国考的题型,将讲课内容与国家教育部的白皮书及等级考试紧密结合在一起。虽然2005年我校等级考点刚刚申请下来,但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我校学生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提高了17.44个百分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校督导组多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听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近三年的期中教学检查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师的评价很好,主讲教师的学生打分的优秀率达100%。

兄弟院校的同行们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在如此缺少课时的情况下,面对这么多的学生,超额完成教学任务,感到非常钦佩。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赞誉,我们并没有骄傲与自满,感到自身的担子更重了。因为我们深知,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为深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入门课程。所以我们必须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进取。在参加全国农林院校的十五规划教材的教学和教材研讨会上,我们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与会的全国其他院校同行的一致赞同。我们编写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已在全国多所农林院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