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程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英语课程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英语课程建设

初中英语课程建设范文1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优化设计;体验;探索

一、背景

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观念在不断变革,教育模式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不断变化。作业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它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诊断、巩固的作用,同时又为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信息。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曾经指出:首先,作业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作业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作业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优势。最后,作业还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过程。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中,作业逐渐成了教师“教的补充”“教的强化”,明显存在以下缺陷:

1.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缺乏创造;

2.作业形式单一,缺乏研究;

3.作业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缺乏实践;

4.作业多书面形式,少口头形式,缺乏交际;

5.作业完成方式封闭,缺乏合作和探究。

这种封闭的、僵化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鉴于上述现象,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英语作业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英语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优化英语作业的设计。英语作业的设计应该着眼于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自学能力、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乐意学英语、有效学习英语的目的。从课改精神和新课程标准出发,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思考

(一)概念界定

所谓实践性作业,就是优化英语作业设计,是指改变过去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的传统的作业模式,使学生从过去机械地抄写,烦琐重复的和脱离实际的书面练习中摆脱出来。使英语作业的内容由偏重书本转向重视应用,体现个性化、社会化和生活化。作业的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强调开放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作业的完成方式由独立完成趋向于协同合作,追求多感官、多角度。实践性作业的优化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英语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英语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笔者尽力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将英语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原则

1.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有机会去选择、决定、思考、体验、感悟、创造、实践、应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编写作业,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独立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编写单元测试卷。测试卷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同学之间交换着做,交换批改,最后评出优秀试题。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参与实践,使之带着问题自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初中英语作业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英语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2.趣味性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同一件事情,如果用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式去做,效果会事半功倍。英语教师应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是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使作业摆脱原来的单一形式而呈现其多样化。通过听、说、读、写,结合唱、画、演、编、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3.开放性原则。生活是学生对语言进行实践和检验的广阔天地。英语实践性作业可以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家庭和生活。只有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学生才能体验到真实的交际。因此,英语作业的设计应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己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从而感受到真实的语言环境,并能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迫切感,从而加倍努力学好英语。

三、实践

英语新课程改革强调在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一些学者认为,课堂只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环境,而“真实的学习”往往是在学生完成作业时发生的。这是因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乎逻辑的联想,并通过动脑和动手来完成。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也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笔者在一年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实践性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性作业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B:Yes. I won first prize in my group.

A:Congratulations!

B:Thanks.

3.画一画,说一说。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通过画图,让学生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

例如,在上七上Unit4 Where’s my backpack?Section A 2b后,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四人一组,每人画一幅自己房间的画。然后用本单元的句型进行问答

S1:Where is your bed?

S2:It’s near the window.

S3:Where’re your books?

S2:They’re on the dresser.

……

或者每人先写好自己房间的布局,然后说,让其他学生把听到的用笔画下来。

4.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等视觉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影视内容,并要求学生简单地对其中的主题、人物或某一段场景进行评论。影视材料是声画结合和视听兼备的一门艺术,影视欣赏与评论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如在上完八下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Section A后,让学生观看影片,同时完成以下表格

之后可以让学生转述影片中人物的话语,巩固间接引语的运用。

5.辩一辩。《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通过真实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语境,进行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减少讲解,加大学生的实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动机,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使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辩论”引入英语课堂,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假想情境,根据教材的编排与学生的亲身感受,设计出不同的情境和主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展示才华,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争议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进行辩论。辩论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说它反映了学生英语的整体素质。

如在学了八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B 2b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支持Michael应该加入狮子队,另一组持反对意见,展开辩论。

G1:We think Michael should join the Lions. If he joins the lions, he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be a great soccer player

G2:We think Michael shouldn’t join the Lions. If he joins the Lions,he’ll never go to college.

(三)课后作业

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也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和综合水平的检测,因此设计的作业尽量挖掘教材和拓展教材内容。

1.议一议。“讨论法”,是基于问题学习的一种方法。它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引发学生论知经验同信息之间的矛盾冲突,激起质疑探究的兴趣。并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式的对话交流中,通过质疑、析疑、辨疑,最后达到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运用讨论法开展英语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思维启迪而萌发求新、求异的动力,从而促成知识与能力,智慧与品质的同步协调发展。

例如,Go for it八上Unit 2关于eating habits让学生谈论做作业的习惯。

Different children have different habits. What’s your habit in doing your homework?When do you do it?

提示内容:Have you got any homework?

I don’t like any homework at all

When do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work?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学生作业展示如下:

Li:Hi,Zhang.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Zhang: Yes. Every day 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Li:When do you usually do it?

Zhang:I like doing my homework after I get home. What about you?

Li:When I get home, I like watching TV first. After dinner, I begin to do my homework.

Zhang;I like to finish it before dinner.

Li:That’s a good habit. but that’s too hard for me.

Zhang: Why don't you try it?

Li: OK. I’ll try it.

2.做调查。调查类作业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布置调查性作业时,变个别性作业为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作业。

如:在上完八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ectionA 3 后,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暑假刚刚过去,大家在假期里都有哪些活动呢?请你做一个调查,两人一组调查完后,作一个书面报告,报告调查结果。

以下便是学生的调查结果和报告:

Report:Swimming 10%

Sports 50%

Reading 30%

Watching TV 90%

Surfing the Internet 85%

Others 15%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the children’s summer time activity survey. During the holiday, most children watched TV and surfed the Internet every day. Some children were very active and they went swimming or did sports every day. As for reading,there were some children reading two books during the holiday. Some children also did other activities,like going to the movies and climbing the hill.

(四)回家作业

1.做一做。让学生回家动手操作课文中的实验,以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或尝试自己设计方案以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作业类型。操作性作业是以思维的可显性促进理解的科学性,改变以往以文字和作业本,以学生个人为对象进行的单一的作业形式。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有趣,还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如在上完八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的Section B后,笔者设计的作业是回家做一碗简单的汤,然后把做的过程写下来。学生的作业展示如下:

Here is a recipe for you to cook egg soup with tomato. First, wash the tomato and cut the tomato into slices. Put an egg into a bowl,and beat it with chopsticks. Boil some water. Pour the tomato into the boiling water. Cook it until it boils again. Then add the egg to them and mix the tomato and egg up. Finally,put some salt and relish in the water. A bowl of soup is finished.

2.读一读。课外阅读作业是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必要的补充,它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去。课外阅读作业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新课程改革对课外阅读量做了大幅度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给学生选择材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思想性强,内容健康;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最好选取循序渐进的读物,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的发展;文章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涉及面广,且内容生动有趣;语言地道、规范。这样的阅读材料可选的范围还是较大的。

(1)英文报刊。一些能很好地把握时代气息,精心选材,紧扣学生心理和阅读兴趣的报刊,内容丰富多彩,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内容上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原版读物、分析推理等等。而且运用的语言能够涵盖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且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所谓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图文并貌,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学生了解世界,懂得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如:English Test,Learning English,21st Century,English Weekly,双语报,疯狂英语,等。

(2)英文绘本。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存在着强烈的语言环境差异,这会对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障碍,也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和厌倦情绪。一般来说,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领域的兴趣,而英文绘本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厚的思想内蕴,语言简单、流畅,阅读朗朗上口。如:The giving tree,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等。

初中英语课程建设范文2

【关键词】 初中英语 环境保护 理念渗透

在七十年代时,英国学者卢卡斯教授提出了环境教育,且新课标也提出,目前的课程体系应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劳动以及关心集体等素质,初中学生获得环保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的环保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就能够让学生掌握环保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1.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小学环保教育开展十分顺利,而初中英语教育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同样是渗透环保理念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中环保理念的渗透通常较为深入,且在环境问题严重的今天,关于环保的话题也开始出现了英语考试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英语课程一般是以文化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为重点,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环保理念,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2.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可行性

第一、英语教材为环保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素材。近年来,英语教材编排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关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逐渐丰富,且内容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以及可行性,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关注自然以及社会等问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二、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关注技能的训练以及文化课,对于环保知识并不了解,也没有树立起环保意识,对于环境问题不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环保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与实践

第一、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充分的发掘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料,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实际上需要每节课都实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下实施,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强烈的环保意识不仅仅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主要条件。而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环保理念是学生充分的认识环境,了解环境,认识到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主主要方法。以牛津教材8A Unit 4为例,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与分析资料,了解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例如The reduction of vegetation(植被减少)以及Wild animal decrease(野生动物减少)等,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与思考,就能够了解许多环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以此树立起环保意识。

第二、有效地利用日常教学渗透环保教育。英语课堂不仅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就能够使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当学生融入社会后,还能够为环保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将与环保相关的词汇融合在一起学习,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境保护)、extinguish(灭绝)等。

第三、培养学生的环境情感与社会责任。学生时代正是环境意识形成的阶段,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与意识,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中渗透环保理念最为有效,教师可以8A Unit4 Reading为例,在课前让学生找出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比如大熊猫的外貌、性格以及生活习性等,通过梳理文章,寻找Giant Pandas面临的困难与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由于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各种威胁。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Should we take actions to protect them?

(2) Is a giant panda a lovely animal?

(3) Why is it difficult for giant pandas to survive in the wild?

让学生来寻找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界应该怎样和谐相处,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由此产生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培养环境情感与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内容,就能够发现教材中包含的多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找出渗透环保理念的切入点,扩大环保的教育范围。此外,教师还应当将环保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并逐步渗透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将课本知识与环境保护理念相结合,充分地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1] 周仕东, 姜鹏, 徐英操.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英语――谈如何通过实践来学习英语[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11).

初中英语课程建设范文3

>> 游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沟通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应用研究 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上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信息加工模式下文化传输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情景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图形文件(.jpg,.gif)、声音文件(.wav,.mp3,.rm)等存储各种信息资源;(4)整合专业英语课程和相关课程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在线学习平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体育英语口语课程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素材的采集

第一,首先将原有的优秀课程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处理。

第二,为了保证所收集的教学信息资源的实用性、实效性、教育性和网络传输的高效性,直接利用数字多媒体设备进行相关资源的收集和后期制作工作。

第三,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根据体育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实际、学生实际水平,岗位需求、企业需求,将来发展、专业发展趋势、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收集和建设数据库。

(2)一方面要考虑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各自院校实际条件,也就是要考虑到网络宽带的条件、相关经费、教师水平,以及素材文件的质量等等,来保证网络数据资源库和学习平台的实用性。

(3)在建设好网络数据资源库和学习平台的同时遵循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使媒体素材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便促进相关软件的交流和推广。

(4)在建设好网络数据资源库和学习平台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和便捷性,以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使页面设计简洁明快、色彩搭配协调匀称、趣味性强,结构布局合理。

三、体育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信息的整合

在完成相应的网络数据资源库建设后,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职业特点、课程特色、网络课程教学特点和优势,对这些丰富而零乱的教学信息进行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网页制作。具体网页制作和信息整合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让丰富的媒体素材动起来,让其充满生命的动力,不仅仅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而且要从实用的角度来满足该课程的实践性。

(2)注重各种教学媒体间的有机联系,使网络资源、实际的教学资源、企业资源等得到充分的利用,让其发]最大的作用,使之形成一个和谐、自然、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进而让专业英语教学收到最好的效果。

(3)创建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和便宜操作学习平台,可重复、可分割、可演示、可交流的语言技能操练环境,以体现外语教学规律。

总之,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是一门集学科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换句话说,就是要借助和整合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去开发面向行业、面向岗位群、面向学生水平的专业英语课程,去开发适应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互动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去开发设计能够满足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德志.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任务教学法在英语视听说中的运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5.15.

[2]柏茜茜.网络信息化教学法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2016.02.28.

初中英语课程建设范文4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实施;适应性建议

基础教育新课程已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农村学校的英语新课程实施步履蹒跚,对广大农村第一线的英语教师来说,仍要经历一个漫长艰苦的历程。他们对新课程是否适应?准备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急需哪些培训?值得教育学研究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关注。本研究就是对此问题的初步研究。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三种研究方法。编制问卷时,研究者在参考相关资料、征求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目的,编制了问卷调查表、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

本研究以湖南益阳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益阳市共有初级中学200所,英语教师1250人。在选择样本时,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益阳市所辖的8个县(市、区)随机选取260名初中英语教师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从260名教师中选取10名教师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并选取了一名教育行政官员、一名校长、一名家长进行访谈。

试测于2006年3~4月进行。根据试测结果,反复推敲修改问卷,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分为五部分,第一、二、三部分由封闭式问题组成,第四部分由半开放半封闭式问题组成,第五部分由开放式问题组成。在2006年6~7月正式施测时,总计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52份,回收率96.9%,其中无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91.3%。

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客观资料,笔者于2006年6月~7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位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对6位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与此同时,还采用自然观察法,深入农村初中英语课堂,通过随堂听课等方式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实地观察,总计听课20节。

2006年8~9月对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和课堂观察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在基本遵循客观的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结果分析。2006年10月完成研究报告初稿,11月底定稿。

二、调查结果

1.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的认知和态度

(1)对新课改的认知。如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应对新课程研制的背景、蕴含的教育理念以及主要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刻领会,在此基础上方能形成积极的态度,从而在所教课程中进一步领会和实践之。调查显示,关于新课改的进程和总体目标,大部分教师都已了解;而关于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仅10.4%的教师做了正确的选择,还有42.3%的教师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与总体目标混为一体;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启动时间和纲领性文件不甚了解。这说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新课改的宣传和培训尚未紧步跟上,没有深入到农村地区的一线教师中。

(2)对新课改的态度。在对新课改的关注程度方面,调查显示,25.7%的教师“十分关注”,54.3%的教师“关注”,有20%的教师“不太关注”;有54.5%的教师表示对新课改“全面支持”,有27.4%的教师“观望等待”,9.1%的教师“得过且过”,9%的教师“说不清”。

关于“对新课改的态度”的调查显示,23.9%的教师认为此次新课改“非常有必要”,62.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1.3%的教师认为新课改的各项举措“十分合理”,71.7%的教师认为“基本合理”。对于“新课改的理念和举措先进、合理但不可行”的观点,8.7%的教师“非常赞同”,63%的教师“比较赞同”;对于“如不扭转对升学率和高考成绩的追求,新课改的举措很难实施或落实”的观点,51.3%的教师“非常赞同”,42.6%的教师“比较赞同”。

本次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对新课改抱着积极的态度,但也有不少教师抱着“观望等待”、“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态度是行为的先导。面对新课改,教师以怎样的心态应对将直接影响他们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行为。积极的心态将促进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消极的心态则会妨碍教师在改革中发挥自己的才智,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2.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专业准备或适应

(1)对新课程观念和角色的适应。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走进新课程并实施新课程。关于“对新课程观念的适应”的调查显示,51.7%的教师认为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的经验或体验”,10.9%的教师认为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11.7%的教师认为课程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25.7%的教师认为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规划或方案”,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课程意识和较新的课程观念,但仍有不少教师未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的状况,尚未形成新课程强调的“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的现代课程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从传统的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由传统的成果应用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新课程角色的适应调查显示,对“学生发展全靠学校和教师抓得怎样”这一观点,63.9%的教师“不太赞同”,13.9%的教师“非常赞同”,40%的教师“比较赞同”。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正在逐步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努力实现角色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当问及“您能否实现新课程要求的角色转变”时,存在着年龄大小和教龄长短的区别。30岁的教师中有54人选择了“符合时代的要求,应该且能够转变”;30~40岁的教师中有42人选择了“由于外在原因的限制,不能成功转变”;40岁以上的教师中有39人选择了“要求太高,不能转变”。这说明,年龄越小教龄越短的英语教师角色认同越快;年龄越大教龄越长的英语教师角色认同越慢。尤其是那些老教师,要他们否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放弃他们的“教育法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2)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技术准备。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常的分级目标体系,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为目标,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从小学至高中设计为九个级别。然而,在“对新课程目标的领会”调查中,回答“初中英语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时,只有49.1%的教师选择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正确项。当问及“初中英语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时,没有一位教师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其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交际能力”(88.7%),其次是“语言技能”(74.8%),选择率最低的是“学习策略”(37%)。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研读不深,基本上处于一知半解的境况,这势必对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学科内容的准备状况,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对新旧教材异同的把握;对新教材的处理;对新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的领会;现有学科专业素养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当问及“您认为英语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时,教师中有63.5%的人认为是“形式的变化”,18.7%的人认为是“结构的变化”,11.7%的人认为是“内容的变化”,6.1%的人认为是“难度的变化”,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英语新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钻研。当问及“您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新教材”时,73.5%的教师表示“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教材作适当修改或补充”,13%的教师表示“根据考试要求对教材进行删减或增补”,12.2%的教师表示“主动改编教材并加入新材料”,1.3%的教师表示“按照教科书教学”,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已树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但当问及“您职前接受的学科专业训练是否足以应对英语新课程的教学”时,只有26.5%的教师回答“是”,多达73.5%的教师回答“否”。究其原因,现今乡(镇)中学英语教师极少有科班出身的,绝大部分是半道出家或转岗培训后改教英语者。本次调查的252名初中英语教师第一学历所学专业为英语的仅有51人。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等,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胜任新课程。关于“通识内容准备”的调查显示,当问及“您在职前形成的一般文化素养是否足以应对当前的英语新课程”时,74.3%的教师回答“是”,只有25.7%的教师回答“否”;对“除英语文献外,您平时最喜欢阅读哪方面的读物”,57%的教师选择了“文学”,14.8%的教师选择了“历史”,2.2%的教师选择了“哲学”,14.3%的教师选择了“政治”,3%的教师选择了“经济”,8.7%的教师选择了“科普”;对“为了拓展教学内容,您常用哪类资料”,72.2%的教师选择了“文学作品”,45.7%的教师选择了“社科文献”,27%的教师选择了“科技文献”,23.5%的教师选择了“网络信息”,76.5%的教师选择了“教参资料”;当问及“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大众文化’充实教学内容或活跃课堂气氛的情况时,54.3%的教师选择“经常”,45.7%的教师选择“偶尔”;当问及“您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并在教学中有所反映的情况”时,22.2%的教师选择“经常”,72.2%的教师选择“偶尔”,只有5.6%的教师选择“从不”。课堂观察也显示,有不少教师能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或时事经济事例等充实教学内容,还有一些转教英语的教师能将自己原来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经验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来,从而使英语课在内容和方法上更加丰富多彩。

《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准备”的调查中,当问及“您在教学中使用音像资料的情况”时,49.6%的教师回答“经常”,41.7%的教师回答“偶尔”;当问及“您是否自制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时,65.7%的教师回答“否”;当问及“您是否利用或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时,68.7%的教师回答“否”;当问及原因时,基本上集中于“教学条件有限”、“无设备”、“学校不具备条件”、“不会使用电脑”、“资源缺乏”、“设备不足”等。当问及“您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时,“讲授法”选择率最高(80%),其次是讨论法(76.1%),而参观法和欣赏法最低,分别为5.7%、8.7%。这说明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仍占很大的比重,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少之又少。这种状况也与课堂观察相符。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许多英语课堂依然充斥着“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很少看到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这表明,大多数学校在实施英语新课程时面临着教学硬件“跟不上”的问题。虽然跨出了传统的粉笔、黑板和教科书的时代,但很多英语教师对于互联网、计算机还相当陌生,更谈不上熟练使用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

3.农村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胜任感及存在的困难

(1)对新课程的胜任感。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和载体自然是教材。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是高还是低,新教材难度是大还是小,教师们在实践中都会有自我感受。“自感难度”虽不能完全表明“新课程的难度”,但却能表明教师对新课程的胜任力、适应性或准备度。调查显示,虽然29.6%的教师对“初中英语新教材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表示“非常赞同”,53%的教师表示“比较赞同”,但80%的教师都觉得英语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难度“提高了”,只有8.7%的教师认为“降低了”;19.1%的教师觉得英语新教材的内容份量“过重”,77.8%的教师觉得“稍重”,仅有3.1%的教师“说不清”;97.8%的教师都认为英语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只有2.2%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差别”。

对“最难把握的方面”调查发现,目前英语教师普遍认为新课程的教学标准或尺度很难把握,不知道该怎样讲,讲到怎样的深度、广度才算完成任务而同时又不会影响中考。他们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觉得新课程太难教了。对“英语新课程的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教师们的反映不尽一致。除了“学科内容”和“其他”两项,教学中难以把握的因素按比率排列依次是:“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课堂组织”、“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和“教学技术”,其选择率分别为23%、20.4%、20%、19.6%、11.4%和5.6%。

(2)欠缺的条件及存在的困难。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观念上的更新,也需要教师掌握并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必备的设施。在“欠缺的条件”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新课改要取得成功急需哪些条件”时,64.8%的教师选择了“课程资源充分”;当问及“您认为本校实施英语新课程的不利条件”时,91.3%的教师都选择了“教学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当问及“据您的实践和经验,您觉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最困难的是什么”时,75.2%的教师回答是“缺少相应的设施或设备”。以上结果反映,目前英语新课程实施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器材、设备不足,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的支撑。而缺少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关于“存在的困难”调查中,当问及“您在使用英语新教材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时,63.5%的教师认为是“新课程倡导的做法与应试教育相冲突”;当问及“在英语新课程的教学中,您在课堂上感到的困难”时,75.2%的教师选择了“如何解决教材内容多与教学时间紧之间的矛盾”。

初中英语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普通高校 职业英语 建设

[作者简介]李顺春(1964— ),男,四川简阳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和英美文学。(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35—03

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是我国普通高校教授的基本英语知识,强调大学生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包括词法和句法。其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具有普遍性或通用性,缺少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通用英语教育日趋完善,无论是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等均已臻成熟。普通高校一般开设两年通用英语,多以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或自主命题测试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大学3~4年级,或开设英语选修课,或开设专业英语课,但很少开职业英语课,甚至根本不再开设英语课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职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外语的工具性、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日益凸显,作为行业交流工具的职业英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校中的英语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一种良好教育,也与学业、就业和职业相关。职业英语针对岗位工作技能,将学生当做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员,要求其满足在具体工作中对英语的需求,强调英语是实际工作技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我国普通高校中职业英语教育不完善、断层,甚至缺失,导致英语教学实践与目的脱节,使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因此,研究我国普通高校在通用英语基础上的职业英语教育,并将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相结合,发展其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拓宽其就业渠道,满足其职业需求,对普通高校职业相对定向的学生极具现实意义,这也是普通高校英语课程改革的创新之举。

一、职业英语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通用英语已难以满足择业、就业、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哈金森(T.Hutchinson)和沃特斯(A.Waters)将英语分为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专门用途英语又可分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社科英语。据此,各种职场与沟通、商务、日常工作管理、经济活动等有关的英语,皆属商务英语(Business Enghsh)。但社会实践中的商务英语并不能涵盖所有职场用于沟通的英语。后来,专门用途英语又细分为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EOP,如饭店、旅游、秘书和物流英语)和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见下图。

职业英语,与学术英语同属第五个层级系统,与学术英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将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系列七个层次。普通高等教育在A系列中位列第五层次;职业教育为B系列,高等职业教育在该系列中同样位列第五层次。可见,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属一个层次,只是系列和培养目标不同而已。职业英语是与通用英语相对的一个概念。职业英语是以行政管理、医学、金融、IT、制造、法律、商务、工程、技术等为职业目标的一种综合性和职业性的工作语言,注重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强调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个体的综合语言能力。本文所论及的职业英语则指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完成通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种职业英语课程,其目的是为大学生择业、就业和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其更具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综合才能。

二、职业英语的特征

根据社会语言学家斯特雷文斯(P.Strevens)和ESP杂志主编杜德利·埃文斯(T.Dudley—Evans)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根本特征(absolute characteristics)和可变特征(variable characteristics)的界定,我们可以推导出职业英语具有以下特征:职业英语课程设计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要求;与内容相关的主题、话题须与学科、专业活动有关;研究适用于学科实践活动的语法、词汇、语域(register)、学习技能、语篇(discourse)及语体(genre),突出与特定专业、职业及与之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职业英语与通用英语形成对比,体现所服务学科潜在的教学法和实践活动;职业英语与特定学科有关或服务于特定学科;职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比通用英语更加灵活;职业英语为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而设置,面对中高级学习者;职业英语课程是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开设的。

在课程设置、学习需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的目标群体等方面,职业英语与通用英语都有诸多相异之处。职业英语以学习者的学习和专业目标需求为本,强调实际语言运用情景中的多种因素,并以此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职业英语的课程建设

1.以行动体系为理论依据。职业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因此,职业英语应为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动体系”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可分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前者由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专业学科构成;后者由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实践情景构成。前者传授理论性知识,培养科学型人才;后者强调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即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其目的是培养职业型人才。

行动体系既是职业英语有别于通用英语的理论基础,也是体现职业英语课程设置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依据。职业英语课程体系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以培养满足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导向的行动体系。作为行动体系的课程结构,职业英语课程设置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教学目标要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要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要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

2.基础—专业—职业相融合,突出职业性。职业英语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因此,课程设置应采用“基础—专业—职业”的模式,即在完成两年的通用英语后,再开设专业英语,最后开设职业英语。职业英语既要与通用英语融合,提高英语基础,突出职业英语的综合能力,又要与专业知识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体现特色。职业英语应为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服务,充分体现职业性,接受职业氛围的熏陶,完成对职业英语知识及能力的建构。职业英语还应了解相关专业或职业标准的最新发展及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四、职业英语教学过程

1.需求分析。专门用途英语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均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职业英语也应如此。职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应根据学生对英语的功能和实际应用的需求决定。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前者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和使用情况,后者分析学生为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效交际而应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前者重起点和结果,后者重教学过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职业英语应设计以语言、技能和学习为中心的三大课程模式。可见,职业英语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为教学提供了一整套教学方案、课程实施的指导原则、方法及评估方式。需求分析理论强调从专业和个体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将需求理论贯穿整个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估中,实现职业英语与通用英语、职业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使学生真正适应市场的需求。

2.教学内容。职业英语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满足学生在职业中对英语语言能力的需求。其教学内容应与未来职业挂钩,从目标岗位出发设计课程内容,突出职业英语知识与能力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与通用英语更重基础的通用的交际能力不同,职业英语既从基础出发又重专业特色。因而,职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包括以实际行业、工作中出现的英语语言,如英文招聘广告、简历、求职信、公务信函、产品介绍、工作手册、使用说明书、维修指南及技术标准等;有关地方生活和职业方面的语言音像带、光盘或广播和电视报道等;与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如专业词汇、常用句式、情景句型、语篇结构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等;人机沟通知识,如计算机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和专业软件使用说明、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

3.教学方法。职业英语模式是职业英语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强调实用的教学体系,以交际性和职业性为原则,以情景分析为基础,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把英语作为职业能力的手段和工具学习,注重课程设计的动态生成,探索一条从学生现有水平到职业生涯实际需要的、提高英语应用水平的途径。

一是任务教学。任务教学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会运用语言的过程,有利于营造语言习得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最佳环境。职业英语的特点决定教学不能从语法或词汇出发,而应围绕任务进行,如填报表、使用计算机软件程序、电话咨询、据英语口头说明画图、用英语命令执行操作、英语命令或传达指示等。任务学习可使学生联系新的学习项目,融入现有的知识网络,提高职业能力。任务教学可通过分析、操练和提升三个阶段来完成。在分析任务阶段,布置学生搜集相关专业和英文资料的任务,分析任务在工作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参考任务样例,学习任务涉及的核心词汇、句型表达、篇章结构等英语语言知识,掌握任务中英文应用的方法;在任务操练阶段,学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设计任务,教师解答任务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在提升阶段,教师总结操练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学生理解任务和英语应用中的错误,如语法错误、用词不当、表达不准确等。

二是“输入+输出=交际”。语言是交际的工具,研究语言即研究语言的交际功能。职业英语具有明显的语言专业内涵,是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因此,职业英语教学首先要体现其交际功能,突出其实用性和职业性。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要以语言输入为起点,通过各种英语语言活动,内化语言体系,最后输出语言信息。输出促进学生注意语言的差距,从而激发有意识的学习;输出是检验理解力与语言规范假说的一种方式,使学生监控并内化英语语言知识。交际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可采用模拟现实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

三是分组活动。实践表明,分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和能力。英国教学专家韦德尔(M. Wedell)指出,当学生共同完成某些任务或用第二语言做游戏去完成任务或解决具体问题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努南(D. Nunan)提到分组活动的重要性,这涉及利用信息差、制造信息和信息共享的原则。信息差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信息共享则体现了一种普通心理需求。信息差活动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互相交际时,由于相互间信息的不对称而形成信息差。一个信息差即可构成一组任务和练习形式。如阅读活动中,学生掌握的信息不同,要让其根据自己的信息完成任务,画图或填表或回答问题等,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换信息,或纠正或补充,最后得出完整的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带着渴求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心理去运用语言。英国教育家约翰逊(K. E. Johnson)指出信息差设计对交际性语言练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信息差活动实际运用的五个特征,即无重复性、有意义性、全操练性、直观性和自由性。

五、结语

在外语的工具性、实用性、应用性和职业性日益凸显的今天,普通高校应大力开展职业英语教育,为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打下基础。普通高校中的职业英语课程应在学生掌握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开设,保证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得到提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注重文化素养与技能的培训,注重职业岗位需求与学习实践能力及技能的培养。职业英语水平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中的职业英语教育既是一种英语教学手段和方式,也是英语课程建设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2]王东梅.论ESP需求分析理论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10).

[3]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

[4]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