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情况范文1
1.1经济信息推动宏观经济管理的发展
实践证明了在宏观经济管理发展条件下,如果经济信息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那么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就会得到提高,变得更加的科学合理。我们可以通过在设备、人力、资金、产品等方面将经济信息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将两者紧密联系,通过对经济信息的合理应用,让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1.2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辅助作用
我们可以在经济信息统计整理的基础之上,对宏观经济的往常运行情况和当前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剖析,从而预测未来的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然后对此进行分析和决策,制定出一个对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加以实施和应用,这就造就了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辅助作用。
1.3经济信息引导宏观经济管理发展
我们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管理计划,但是还有可能我们并未充分的了解当今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而让我们的计划偏离实际,变得不科学不合理不实用。
2、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缺陷不足
2.1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应用不充分
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宏观经济管理领域中,经济信息一致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对经济信息进行充分的应用,那么宏观经济管理的发展必将得到促进和优化,也让宏观经济管理的质量提升,如果我们没有对经济信息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应用,制定了并不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案,并且加以实施,则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因此,只有对经济信息加以充分应用,才能减少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失误。可以让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下得到很好的应用,并且让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
2.2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的认识不充分
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识不正确或是不充分,很容易影响经济信息在一个宏观经济管理方案中体现出来的价值。有些人只是把经济信息当做某些数据的参考信息,并没有认识到经济信息的重要性。此外,还有的就是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认识不充分导致他们在采集经济信息时,并没有那么确切的方向和目的,因此可能导致采集的信息并没有那么科学合理有效,因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管理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甚至有些地区和部门根本没有利用经济信息,不能很好的让经济信息服务于社会。
2.3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类人才稀缺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进展很快,从而信息的更新速度变得很快。因此就更加需要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类的技术人才,来从事经济信息行业从而加速宏观经济管理的发展。但是现如今从事经济信息类的人员大部分都不是特别懂这个行业,他们都是一边做着一边学着,并不能为宏观经济管理行业的发展做出大的贡献。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更新的很快,所以我们更加需要那些能够把握一手信息,利用好信息的时效性,为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利益。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培养经济信息类人才对经济信息的敏感度,让他们抓住一手信息,把握信息的最前端,提出更好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
3、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缺陷和不足的应对策略
3.1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当我们构建一个完善的、健全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全面的把握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这样我们在建立相对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时,就会有很充足的信息基础,也能够提出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案。同时也高度有效的利用了经济信息,实现了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价值和地位,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和提高。但是我们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构建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和我们实际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相匹配的,两者要相互对应,这样才能保证两者的功能都能发挥至极致。其次是我们构建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具有可靠性、全面性、经济性、独立性和独立性的,这样才能使这个夏天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和运行。最后我们所构建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是以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为切入要点,使之能够适应于当前的宏观经济管理形势。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构建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注意经济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以及着重性。我们都知道信息都是具有时效性的,一个新的经济信息可能会立马之前的一个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采集信息时一定要采集最新的信息。还有我们要注意要有针对性的手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根据我们的需要去收集可靠的信息可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最后我们还要保证我们收集的信息是最有利用价值的,因为各种各样的信息肯会混淆我们的视线,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避轻就重的去收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就能够节省时间,还可以增加系统信息的价值。
3.2让经济信息引导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由于我们建立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我们所收集的经济信息整理分析建立的,因此经济信息引导了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经济信息不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市局和资料,就会让整个宏观经济管理系统陷入一个误区。因此把握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引导性,让科学合理有效的经济信息引导我们所建立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目标,让我们的系统对整个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3.3保障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为了体现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信息,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的相关部门就要起督促和保障的作用,保证企业、部门等对经济信息的应用和发展,对那些缺乏宏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和企业进行筛除。
4、总结
宏观经济情况范文2
[关键词]数学工具;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改项目“双一流背景下提升本科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2019xjyxm018、2019xjyxm025);
2017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改项目“高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ww6020000020)
[作者简介]贺俊(1965—),男,安徽淮南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和内生增长理论;张钺(1994—),女,河南新乡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0-0223-03[收稿日期]2019-10-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民众对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日益加强,同时,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成为一项较为迫切的要求。另外,隨着知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了适应社会对新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担负起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体系、创新化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教育和培养优秀人才。其中,作为高校最大的学生群体,本科生教育具有基础性、必要性的地位,设计合理有效的本科生课程教育体系,对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宏观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带来的结果,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合适的速度增长,这表明了宏观经济中常见的问题如经济波动及与此关联的就业、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关联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都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问题。对于各种经济变量,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一个变量的变动会在多大程度上、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另外的变量,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此,宏观经济学囊括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观察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变化、发现经济规律,最终用经济结论指导现实社会,宏观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起步较晚,现有的宏观经济构架主要借鉴西方的宏观经济体系,虽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但更为适用的宏观经济体系仍待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更多未来学者的努力。宏观经济学不仅限于经济学的范畴,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发展,该学科的覆盖面也包括了金融学、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知识对相关学科的本科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十分必要。
与此同时,我国的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课程设置来说,掌握一定的数理知识和推导能力是学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通常与高等数学、统计学等课程同一学期开课,因此,现有的课程设置可能导致本科生知识储备不完善,难以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全面、系统地理解知识点。就使用教材来讲,目前本科生课程中采用的教材多为高鸿业(人大版本)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1],教材内容偏重于知识点的理论阐述和举例说明,辅以图表说明,较少涉及到数学推导和证明。相较与此,龚六堂[2]和耕、吴付科[3]等作者的高等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数学推导和理论证明,学生只有在掌握相应的数理功底和数学工具运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而宏观经济学作为高等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期准备,中间不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层,本科生如果学完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后再接触高等宏观经济学,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吃力感。因此,在现有的宏观经济学教育过程中,应适当加入数理内容,引导本科生运用数学工具发现经济规律,这不仅有助于加强本科生对宏观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未来学习高等宏观经济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4]。
本文以宏观经济学教材中LM曲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例,通过阐述图形分析的缺陷,并列举借助数学工具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优势,说明将数学工具引入本科宏观经济学教育的重要性,最后,针对我国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宏观经济学教材案例分析
货币政策属于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经济体的行为,其目标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效果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其大小受到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投资等于储蓄)和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货币需求等于供给)的斜率影响。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关于货币政策效果的LM图形分析部分,教材指出,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差。由图1可知,IS斜率相同,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从L时,LM曲线较平坦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少;而LM曲线较陡峭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多。
其原因是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强。上述表述可总结为: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弱,实际上,这样的结论不够严谨。
根据LM曲线的表达和h的取值对斜率的作用方向相反,因此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也相反。具体而言,当k不变时,h减小,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当h不变时,k减小,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因此,教材上的表述严格意义上是指第一种情况,即“当k不变时,h减小,LM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原表述缺少了一个前提条件,即“k一定时”。
从另一个角度看,LM曲线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可以从数学上得到证明。观察货币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是从数理角度出发,对经济等式经过一系列数学推导得出的结果。首先得出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α+(1-β)y=e-dr+g(1)
及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ky-hr=m(2)
分别在控制实际货币供给量m和政府支出g的情况下对两式进行微分,化简得到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根据货币政策乘数:
可知k和h的取值对乘数的作用方向相同,因此在k(h)取值一定的情况下,h(k)的减小将引起货币政策乘数增加,表明此时货币政策效果较强,与实际分析的两种情况相符。另外,借助货币政策乘数,也可以直观看出凯恩斯极端情况和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龚六堂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也提及针对复杂的经济问题,应善于利用数学工具予以解决。例如,同样在分析给定价格水平下决定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时,通过求解IS-LM曲线隐含的消费—投资函数和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得到均衡时的产出和利率水平。引入微分方程:
其中式(6)等号后第一项为Jacobi矩阵。然后进行Laplace变换并通过Cramer法则得到:
实际上,在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可能需要从数十个等式中得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此时构建Jacobi矩阵使用Cramer方法给予解决相当高效,因此,借助数学工具解决经济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对于数学工具,单纯利用图像来分析经济问题可能存在较大的缺陷,不仅难以将问题解释清楚,在遇到三维或多维问题(变量)时更是难以通过图像表达,因此借助数学工具是较为明智的[5]。
从LM曲线与货币政策效果的例子可知,相较于图像表达和分析,数学公式推导的过程更有逻辑性,结论更加严密。因此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把数学工具引入本科宏观经济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优化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教育的建议
1.加快课程内容的更新。针对主要参考教材中的欠缺部分,本科宏观经济学教育过程中应对课程内容做出适当的更新和改进,在解决经济问题、说明经济规律时,除了理论阐述之外,可以引入数学工具,使用数学方法给予相应的证明和分析。通过这种改进,可以促使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也使教材相關内容的结论更加严密和具有逻辑性。
宏观经济情况范文3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 创新
经济发展的快速运行带来国民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能力持续增长。在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同时,经济水平、物质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宏观经济在把握全局的情况下,总结人民群众的要求,利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发挥宏观经济的管理性意义,为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描述
(1)宏观经济: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活动的总和,是国家经济总量的标识。宏观经济反应着一个国家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和市场状况,反应着一个国家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水平和经济增长情况。其中整体物价情况,社会就业总体比例和失业比例,货币发行数量和增长数量,进出口贸易总规模等,都反应在国宏观经济领域中。
(2)宏观经济管理: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从总体层面上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矛盾,从而达到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使微观经济活动得以有序开展,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我国一直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要想屹立于经济强国之林,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必得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要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加强经济宏观调控,为经济发展开创良好局面。
二、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变革性运行,使得国民经济水平在上升的同时也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与挑战。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有效发挥市场经济机制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但是宏观经济的整体经济预测与市场风暴的有效制止是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我国逐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越发集中,形成组织化、规模化的发展形势,分工愈发精细、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益发紧密,生产各个环节更加紧密。因此,社会劳动如何分配就成为市场经济能够顺利运行的关键问题。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远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之外,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能够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其更紧密的联系为一个整体。因此,国家需要宏观经济管理来调节和干预经济发展。
(二)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市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成为整个经济的连结点,社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进行调节配比,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间进行有序流动。但当前,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的今天,市场并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万能钥匙”。例如,企业的权责利的界定、竞争的公平性、有效性等问题,都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此外,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阶段,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现阶段需要借助宏观经济管理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为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三)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是建立我国经济体制的要求
我国的经济体制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体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迅猛、活力和开放等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也在日益发生变化,由政府对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的直接介入转变为以调节、引导、监督为主的宏观调控,留给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 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政府已不再直接管理,但政府依然承担着干预和指导的责任,从而影响着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特殊国有企业的发展。所以,坚持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
三、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实现了震惊全球的发展。国民总产值和经济运行总量得到了几何数字的增量。虽然近年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后续力量不足,产业产能出现了疲软、下滑等态势,但是我国的总体经济状况依然保持稳中有进。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宏观经济的不足和产生的问题。
(一)宏观调控范围大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方法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追求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在这一点,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就有着更多的干预手段与干预范围。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研究、分析出应对策略,在发挥主观调控性上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多。
(二)流动性过剩
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目前存在着货币发行过大的现象。正常的国家经济运行会把流通货币在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基础上,控制一定数量的货币流通量和货币发行量。但是国家的宏观经济规模为了达到预期比例的经济增长,会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币发行量。但是增加货币发行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供给量过大是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管理的弊端。
(三)失衡的产业结构
我国的产业结构由于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增长和服务产业的增加,产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但是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结构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是存在很大的欠缺。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是过大,而且第一产业的国有资产持有率过高;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服务不到位、消费者不满意等状况。此外,我国的出口产业中,仍然以低成本、低工Y、低技术含量为主要形式。高新产业与机械精细制造产业的比例过低,国际影响力也不行。
(四)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的多年来一直制约我国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来我国高档投资消费主要以出口发达国家为主,中高端消费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严重不足,依赖出口满足投资增长需要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可以显现出来。扩大内需是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刚性因素。
(五)产能过剩
大量的产能过剩,政府方面的采购、重复建设、重复消费等状况在我国一直存在。为了促使生产的继续运行,各个领域消耗了大量的重复产能,不但使经济形成了不健康运行,更造成了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环境的过度损坏。
四、宏观经济管理创新内容
分析出宏观经济创新的不足,接下来就要分析管理创新的内容,明确了创新的内容,才能够为下一步实施创新策略、创新步骤打好方向性基础和定好主导性策略。在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内容方面,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管理方向
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向是指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国民经济按照政府的预期要达成的运行状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经济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向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随时做出调整,经济发展态势变化时要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以期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二)管理机构
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必然要对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主体是国家的政府机构。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部门要根据客观需求转变政府职能,从机构和职权两个方面进行革新,建立专门机构,精简机构人员,避免交叉管理,坚持政企分开,明确权责分工,依靠市场调控,增强有效决策,提高人员素质。
(三)管理方式
国家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方式,包括行政方式、经济方式、文化方式、法律方式等。面对发展变化的经济局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要及时调整创新,减少过度干预,使管理水平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五、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
宏观经济的管理创新对策,是建立在管理现状分析、创新需求分析、创新内容分析、创新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对以上几点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总结以下几点:
(一)宏观经济管理中确定创新目标
要想让宏观经济管理现实创新性改革,首先应该在目标确定上进行创新。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宏观经过管理策略有了很大的改进,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管理阴影。因为宏观经济是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程度的重要反应。宏观经济的管理要想获得更多的创新形式和创新影响,应该结合国家的宏观局势,在供给侧改革、营增改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管理和大量数据统计,得出有效的管理策略。要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疲软,经济增长水平下滑等状况,合理制定出鼓励投资、全民投资、鼓励消费等策略,通过这些创新性目标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改革。
(二)对宏观经济管理坚持主体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离不开管理体系的创新。只有管理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宏观经济的管理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避免过度管理、过多浪费。政府调控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主体机构进行改革,精简机构部门、缩减机构层次、减少机构能源消耗。在宏观调控中拥有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在上传下达中发挥迅速、可靠的作用。在管理体系中才能把握全局、抓住机遇、正确判断、有效决策。
(三)依托法律手段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办法之一就是依靠法律的力量,应用法律的约束来管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营。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法律更凸显出其重要地位。国内的经济运行离不开法律,与国际经济接轨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在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的法律手段也要适当的创新,以保障我国的经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能够顺利发展。法律规范的创新需要通过实践来探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调整。
(四)依托现代科技
当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的发展对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依托现代科技进行,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采取新科技手段,为宏观经济管理带来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以及大数据统计的便利性,可以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专业依据、降低成本。政府可以设立电子门户网站,运用网络进行管理服务,实现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依托网络提供专业化服务,能够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同时还可以搜集数据,为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实现政府管理的高效化。
经济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内容之一,国家的发展进步有赖于经济基础的建设。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是我国经济管理的重要议题。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对市场经济的一大创新,在坚定不移的走我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同时,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要不断的创新,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才能在发挥政府能力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保障,才能够让国民经济水平获得长足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经济昌盛,才能够实现我国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翠玲,于法云,沈传敏.关于当前经济管理创新的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 2016.
宏观经济情况范文4
[关键词]大数据;宏观经济;机遇与挑战;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42.028
2015年9月份,国务院与工信部联合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在“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这也为在大数据时代下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开展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政策保障。
1 大数据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1.1 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要想保证宏观经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必须以大量的数据信息做样本,对数据样本进行客观、专业的处理和评估。传统的宏观经济数据获取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是数据样本数量有限,难以反映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因素;另一方面是数据获取途径少,时效性低,往往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现状不相符合。而大数据技术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数据,例如全国旅游消费总额、全国商品房年销售总量等。可以说,只要数据分析部门获取了相应的数据调查权限,就可以随时调用管辖范围内与宏^经济分析相关的数据内容,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宏观经济分析所需的样本容量和样本种类,确保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2 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更多的方法
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手段,由于受技术条件和工作理念的影响,往往采用统计分析和随机抽样分析的方式,近似地反映或推断出宏观经济的分析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和我国经济体制结构的转变,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手段难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更多种类、更加简便的分析方法。例如,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由于获取数据困难,因此采用“随机抽样反映整体”的分析方法,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必然会存在较大误差;而大数据的分析是以海量的数据样本为基础,并且样本种类丰富,基本上涵盖了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所有行业,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分析结论无限趋近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可靠性。
1.3 优化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技术
大数据分析与单纯的计算机数据统计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机数据统计只能进行初步的数据分类和整理,并以数字、图标等形式展示出来,虽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但是不能深层次地反映宏观经济内容。而大数据分析融合了计算机、电子信息和数学建模等多个专业技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建立数学分析和统计模型,利用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处理和加工,并结合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提高了数据分析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2 大数据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机遇与挑战
2.1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分析具有的机遇
大数据技术融合了多种现代化数据获取和分析技术,为宏观经济的精确分析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从当前的发展形式看,大数据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主要机遇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大数据技术使“在短时间内获取海量数据”成为了可能,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无论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还是其他各类专业统计,数据获取都是最基础也最为关键的环节。数据样本的丰富度和样本容量,直接决定了后期分析结果能否反映实际情况,而数据样本越多,则最终分析结果越趋近于实际。除此之外,宏观经济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数据样本在“获取-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占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因此,数据分析师历来重视数据样本数量和样本获取速度,大数据技术兼具上述两种分析要素,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据较大优势。其次,大数据扩充了宏观经济分析的空间广度,使数据价值得以体现。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获取基础的数据信息,不仅能够有效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在数据价值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利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和数学模型,拓展了数据所包含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为新时期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2.2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分析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首先,大数据所采集的数据量大,但是缺乏有效的数据筛选标准,导致数据中夹杂着部分无用或不相干的信息。例如我们在采集“全国旅游消费总额”相关的数据时,可能会搜索到与旅游相关的“交通运输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会对宏观经济分析起到影响,反而增加了样本总容量。因此,如何加强信息甄别和筛选,是下一步大数据技术优化的重要内容;其次,数据的安全性仍然有待提高。由于前期采集数据量非常大,但是进行宏观分析是一些相对漫长的过程,这些数据在保存期间如何确保安全性,关系到后期宏观经济分析的最终结果。虽然部分数据库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防火墙和病毒查杀系统,但是也很难彻底根除非法访问的风险;最后,大数据时代的宏观经济分析需要大量专业化人才,但是从现阶段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情况看,大数据分析人才数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3 提升大数据对宏观经济分析作用的对策
3.1 构建良好的大数据获取环境
政府应当主导建立一个大数据的收集体系,在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领域制订大数据的收集计划,从而保证大数据的获取。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做好以下具体的工作:首先,政府部门要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对于大数据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价值予以认可。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并在政策法规上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便利条件。其次,政府应当加大高校或者是相关研究机构在大数据应用上的研究投入力度,支持研究机构在大数据应用上的深度挖掘,从而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最后,政府应当支持企业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从而为大数据的获取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利用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快速地获取企业的相关发展数据信息,从而为宏观经济的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材料。
3.2 提升大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工作水平
制定规范化的大数据采集与管理体系,保障用于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数据均能够得到有效的采集,并且还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在利用大数据进行宏观经济的分析中大数据是基础的分析材料,所以有效地采集到大数据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规范大数据的采集工作流程,制定科学的大数据采集体系,从而促进大数据采集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对于在大数据采集过程中因小集体利益而不配合采集的个人或者是单位,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罚,从而威慑这些干扰大数据采集工作的不良情况。最后,要对大数据采集人员进行培养和提升,从而使其掌握较为熟练的大数据管理技能,为大数据的更好地应用提供条件。
3.3 培养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才
在大数据的应用中人才是其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才能够为宏观经济的分析提供有力支撑。为此,就必须在大数据人才培养上进行改进和提升。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内容:首先,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才的培养,出台各类支持性的培养政策。其次,高校应当根据现实的需求而开始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从而发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才培养的基地作用,以便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大数据专业应用人才。最后,企业也应当在大数据人才培养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企业内部的数据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提升的培训,从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实际技能。
4 大数据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
大数据革命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机会。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加服务种类,并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好的政策指导。同时,在大数据分析的运用、提高效率与其他政策和技术协同以及为公共服务领域带来变革等方面,政府可以加大重视和投入力度,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大数据给政府的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首先,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变革,政府应该将其纳入政府统计之中。经济统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技术和条件,促进政府统计工作的变革。例如“10亿价格项目”便是政府应对大数据变革的成功典范。其次,面对大数据带来的统计对象扩充,政府不但应当重视结构化数据,更应当重视挖掘非结构化数据,以期找寻出恰当的经济统计指标。大数据时代,非结构化数据包含更多信息,而且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数据挖掘,不仅可以得到数字资源,文本数据也可以通过挖掘获得。最后,面对大数据带来的统计资源的拓展,政府应该将其统计资源拓展到政府以外,重视拓宽其他数据资源。在过去,政府靠自己的力量收集数据,但在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例如,谷歌和百度等数据巨头拥有大量政府无法获取的数据资源。政府要想办法让数据巨头将数据放到统计中来,而不能仅靠自己调查统计。
5 结论与展望
大数据时代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来源、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同时,新信息的非结构化对宏观经济分析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数据噪声的存在,宏观经济数据挖掘变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改进技术,加强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实时、快速、海量的数据为更加准确的宏观经济预测提供了可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也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将机器学习算法引入宏观经济分析,改进宏观经济分析技术,解决“维数灾难”,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大数据时代也将促进政府经济政策制定的变革,提升政策的时效性,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文桂江,李昕.大数据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冲突与协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5):131-133.
[2]崔光N.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157-162.
[3]戴成峰,张连增.我国财产保险区域差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2(11):142-153.
宏观经济情况范文5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信息;应用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01
我国的宏观调控以提高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为目的,需要运用准确、及时、安全、可靠的经济信息来提供有效的资源。经济信息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将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进行充分的发挥,最终有效的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水平。
一、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信息的概念
1.宏观经济管理。所谓宏观经济管理,指的是为了达到预期发展目标,运用人为的方式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整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整、控制和管理,给发展微观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2.经济信息。经济信息是一种对所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消息、资料、情报以及指令等方面的总称,主要包括计划信息、生产、经营信息、控制信息以及统计信息等内容。宏观经济管理包含很多经济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对信息进行接受、传递和处理,进而对各个方面的经济情况进行反映,最终对生产管理进行调控,加强各个管理环节的联系。
二、经济信息的作用和功能分析
1.经济信息的作用
(1)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经济信息能够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给经济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通过对经济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整理,制定经济目标方案,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判断后,选择出最佳的方案进行决策,并进行实践。科学合理的经济信息能够使决策者了解所有经济情况,并有预见性、科学性的对经济和管理政策进行制定。
(2)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信息是对各个部门和环节进行协调与沟通的重要纽带,对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3)推动社会迅速发展。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往往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均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其他有限物资相比,具有投资少和见效快的特点,进而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经济信息的功能
(1)开发功能。开发功能主要指的是技术开发,运用技术情报,技术与经济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因此,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
(2)预测功能。运用经济信息对经济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能够使企业很好的适应未来的环境,进而促进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
(3)增值功能。运用经济信息,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4)选择功能。进行经济活动是为了实现经济目标,因此,首先需要确定正确的目标,然后运用经济信息能够确定各个方案,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信息。
(5)控制功能。在企业的生产活动或者营销活动中,虽然制定了计划目标,但是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企业内部因素或者外部因素的影响,使计划目标发生转变,因此,通过运用经济信息,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有效实现目标。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信息的应用分析
1.健全完善经济信息系统。为了有效的做好经济信息工作,需要通过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信息网络系统,并且对相关的经济信息进行计划性、目的性、重点性、针对性的收集,避免出现盲目性,导致主次关系不明确。因此,所构建的经济信息系统,不仅要对经济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进行考虑,而且还要对经济信息的兼顾性进行考虑,努力实现经济信息的最优化,为促进经济的建设提供具有价值意义的信息。
2.以经济信息创造为导向。由于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的最终效益目标是为了将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反映,因此,其整体发展必定会和局部发展出现冲突。虽然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但是在经济管理方面,局部的提升不一定能够促进整体的提升,其不只是简单的线性加减问题,而且还是整合问题,其中存在的矛盾,需要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使其达到平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信息不只给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而且还给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经济信息所进行的经济行为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以经济信息创造为导向,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施。在实施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时,在实施目标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计划,做好部署工作,并对事成变化进行关注,找到重点;在实施过程中,将各个相关部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并发挥其作用,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化整为零,真正落实责任目标。实现各个阶段、层次任务以及整体管理的互相协调,真正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例如传输经济信息、制定经济政策以及协调工作等;在实施后,注重对经济目标实施后的评价、反馈信息,做好收集工作。在目标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要赋予承担目标任务的各个部门宏观调控权力,明确其责任和义务。
四、结语
总之,经济信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宏观调控经济管理的方法手段与依据主要根据经济信息确定。因此,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经济信息运用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对于保证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情况范文6
关键词:宏观调控 消极经济管理 积极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B032.2文献标识码: A
宏观调控
1.1经济调控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其基本的运行模式可谓已经渐趋完善与成熟。我国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直进行着调控。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与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两种调控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针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的。我国政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我国的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不过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遇到的问题的不同,所以我国政府在调控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或者是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1.2宏观经济管理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政府在采取宏观调控实现其经济只能的时候,应该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密切的配合,不可使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样只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宏观调控的时候,应该不仅看清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还应注意到市场调节的程度及成果如何,然后才能确定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应该采取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还是消极的模式。
1.3消极宏观经济管理
首先讲到的便是消极的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面前,为配合市场的调控与发展,我国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在有所为的过程中,对经济的调控也应该有个合适的度,来实现其经济职能。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强力的对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干涉,或者更多的政府采取有所不为的措施,亦或是对此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市场调控有了更多的依赖。这就是我们要提到的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了,一般情况下,政府会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大多是在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并且没有遇到太大的风波跟问题,只在市场的调控下,便能很好的醋精经济的发展。所以此时的政府不用对经济的发展有太多的宏观调控,为了更好的维持经济发展的态势政府大多会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1.4积极宏观经济管理
然后要讲到的便是宏观的经济管理模式,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政府在实现宏观调控的时候,要与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不过市场调节也不是万能的,再很多的时候市场调节会出现失灵的状况,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政府还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只能让我国的经济变的更为糟糕。因此,这个时候就是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其作用的时候了,政府应该采用积极的宏观调控模式,对经济进行大力的规整和指引,以引导我国经济回到正常的运行轨道。
消极与积极不同适用范围
2.1宏观调控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有态势下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容,不管是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还是消极的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包含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较为复杂,仅靠市场调控,有较大的不足,所以应该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还有便是,外资的利用以及对外的投资,在汇率方面对外汇的管理,以及国际收支的管理。在经济发展的对外方面,市场的调节有太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有些国家不正当的经济竞争面前,市场调节甚至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所以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另外便是政府对内经济发展的调控了,首先便体现在国内经济增长的调控,然后便是对于国内的产业政策,以及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然后为避免市场的混乱,还会包括市场价格政策,为控制失业率,还会包括就业政策。这些都是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其经济职能。当然对于国内,政府的宏观调控,还应包括,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管理。
2.2不同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会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不管是在内的经济管理还是对外的经济管理。在对外方面,如果世界的经济总体发展平稳没有太大的世界经济风浪的出现,并且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贸易渠道正常进行,那么对于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说,应该采用消极的经济宏观管理,不用太多的干涉其发展。不过当我国的对外经济面临较大的危险,比如过度的贸易壁垒,或者世界上出现了范围较大的经济危机或者金融风暴,那么就应该是政府采用积极宏观经济来应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亦是如此,国内经济平稳的运行,人们安居乐业,那么政府就可以采取消极收缩的调控,由市场来更多的调节。如果我国经济市场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因素,哄抬物价,恶意炒作等,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宏观经济调节模式来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了。
总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政府在实现其经济职能时,所采用的的两种形式,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透过这两种基本的经济管理方式,我国政府在稳定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说,虽然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不过这两种方式却是有不同的使用情况和范围。因此这就考验了我国政府在对待我国经济形势面前,应该理性的做作判断,以更好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陈明;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于池;中国国有企业权利委托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