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的成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治理的成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治理的成就

环境治理的成就范文1

[关键词]城市河流 水环境 综合规划治理

中图分类号:TU3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86-01

一、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现状

城市河流水环境是指城市中的线状水体(自然河流、人工渠道、护城河)及其水循环空间,具体地说是指以河道水域为中心,包含河道周边环境的一个特定区域。目前国内城市河流水环境问题严重,“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普遍存在。城市河流发展至今,在人类的干扰之下遇到了许多问题。河流的多样性和水质在人类破坏之下逐渐下降,植被单一化、闸坝建设、截弯取直、排放污染过多等问题都存在于我国许多地区,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城市河流水环境主要存在水质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底泥对水质的严重污染、支流对干流的污染、不利的水动力条件加剧水质污染、航运影响水质和景观等问题。水质污染日益加剧,各大城市已经充分认识到城市河流水环境污染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纷纷加大整治力度,通过采用河床断面的修复方法,在河流治理和保护水环境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二、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功能分析

1、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我国对城市河流水环境在概念与内涵上的表述并不是非常清楚。早期对水环境内涵的理解所存在的说法也不尽相同,“水资源”说、“水体”说、“水质”说等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歧义与争端。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对于水环境内涵已经有了统一的解释,并且结合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治理水环境的措施和治理目标,主要治理内容包括:污染防治、河流堤岸保护、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等方面。从环境的“主体”与“客体”进行分析,水环境就是人与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使水环境发生演变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正确研究水环境。但总体来说,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必须充分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在实践经验中,找到治理的方法和途径,降低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城市河流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水资源是实现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保证,必须充分认识城市水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性,改善人为因素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新时期的河流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生活用水,更多的是被水上娱乐、景观欣赏等新功能所占据,在人类活动时,逐渐的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水质,使整个城市的水环境也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出现了河流水质的改变,生态功能逐渐退化,给水环境治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2、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具体功能

人类文明的起源是源于河流附近,目前全球人类聚集最多的地区也是在河流附近,可以看出,河流水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城市河流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义,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分洪抗旱、水产养殖、河流运输、水上娱乐等功能代替了河流的原始功能,加上对河流不断的规划治理,使现代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现代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功能总结为三方面:保护生态环境、休闲娱乐和文化遗产。第一,河流是所有物种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维持生命的前提;第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水上娱乐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河流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第三,河流规划是一个城市重要的人文标志,是城市多样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三、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处处体现“兼顾、和谐”的原则,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单一措施与多项功能相结合,防洪安全兼顾景观、生态、水环境功能多项措施并举,最终实现“水清、岸绿、安全、共生”人水和谐的治理目标。水环境综合质量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仅仅重视景观质量的改善而忽略其它方面质量的提高。

1、生态护岸

城市生态水利的构建依靠工程来实现,工程设施应该为功能和环境建设服务,即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与防洪、水质、环境、景观、生态要求和谐一致,应尽量隐藏工程痕迹而不是凸显。生态护岸是恢复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份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防御洪水的基本功能。

本着“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功能,又有利于河道系统的生态建设”的原则,河道的护砌形式尽量采用生态护砌,结合流速、景观等因素,因地制宜,河道常水位以下尽可能采用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常水位以上的护岸应尽量考虑景观与安全相结合,流速低的部位尽量采用草皮等绿色护岸,在河道转弯的凹岸及其它流速较大的地方如果必须采用硬质护岸,也尽量采用透水的材料,并尽量把它设在绿色护岸之下,作为河道的防护的“第二道屏障”,使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常水位以下的生态护岸类型可参考:生态砖、鱼巢砖、木桩、枝条、自然堆石、卵石、干砌石、仿木桩、生态袋等护岸形式。洪水位生态护岸类型可参考:生态植草砖、植加筋、植被混凝土、铅丝石笼、混凝土框格块石、干砌石、生态袋、土工三维网垫、揶壳纤维网垫、植物扦插等。

2、入河雨水生态控制措施

只有污水不直接入河,由污水管网收集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市河道水质才能基本保证。但是由于路面(特别是沥青路面)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高,雨水也会对河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城市河道治理需要对入河雨水采取一定生态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保护水质,降低雨水污染的冲击负荷。

初期雨水控制措施 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很高,尽量引入市政管网,对入河的雨水口进行改造,设置溢流井,初期的污染严重的的部分雨水就近汇入污水管道,超出的部分溢流排入河道。植被浅沟 植被浅沟技术是一种防止和削减径流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的一种措施。植物浅沟是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工程措施,一般通过重力流收集处理径流雨水。当雨水流经浅沟时,在沉淀、过滤、渗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等共同作用下,径流中的污染物被去除,达到雨水径流的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生态雨水口 在集中的雨水入河口处设置卵石区和滞水区,对入河雨水进行过滤。种植水生高等植被 水生高等植被,如芦苇、香蒲、茭草、莲藕等具有很好的物理阻滞作用,通过消浪,促使沉积,降低沉积物的再悬浮,并大量吸收水体和沉积物的营养盐,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3、保护和重建河流天然湿地湿地号称“地球之肾”,天然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一种高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规划设计中,要尽量利用河流滩地、河心岛等,根据不同水深,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湿地环境,必要时需要人为设置湿地。

总结

城市河流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都有着突出的贡献,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水环境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改善,将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加大对水环境的整治力度,降低人为因素对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证水环境的原始功能得以发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治理的成就范文2

关键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环境容量

中图分类号: TV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的弩滩处,下距广西桂平市黔江彩虹桥6.6km。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98612km2。枢纽水库正常蓄水位61m,死水位及汛期防洪起调水位47.60m,总库容34.3亿m3,水库在正常蓄水位以下设置防洪库容15亿m3(与发电结合)。

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淹没土地面积为283579.2亩,淹没区搬迁安置人口现状年(2011年)9757人,规划水平年(2018年)10607人,生产安置人口现状年37711人,规划水平年41456人;枢纽工程建设区占地涉及总面积16940.05亩,建设区搬迁安置人口现状年(2011年)3875人,规划水平年(2014年)3992人,生产安置人口现状年4221人,规划水平年4346人。

2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保护

对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利水电项目的移民安置的环境保护,要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 做好移民安置区的环境背景调查

要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区进行环境背景调查,为规划选址提供参考,科学的选址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规划区要避开环境敏感区,如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要对移民安置区进行地质勘探,确定地质条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地质灾害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要确定畜饮用水源的安全和成本。重点考察环境容量能否满足移民的生活和生产,避免超出环境容量而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2.2加强环境保护设计,落实环保措施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要在可研阶段进行环保设计,采取环保措施。环境因子主要为水土流失、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等。环保设计要包括以下内容:水源点取水要经过处理后送到居民使用;对于建筑施工对植被的破坏,要进行人工护坡和绿化;弃渣场选址科学,防治水土流失;对于移民的生活垃圾要建立卫生填埋场等等。抓好建设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确保移民安置区的自然环境的保护。

2.3加强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的组织和管理

首先,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作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并且将该项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应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对移民安置环境保护进行深入开展。如做好移民安置区的环境保护作为本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移民安置的组织机构中设立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要与移民安置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政策。其次,对移民安置区进行环保规划,将移民规划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送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并且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和调整,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再次,要加强移民安置的环境监理,督促承包方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最后,要对规划区的移民安置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开展安置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等环保工程投资。

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分析

我国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的水库移民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将其贯彻执行,要做好水库移民的安置,对环境容量要考虑当地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因素。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分析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促进移民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库区移民安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1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特性

对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应保证该规划区内的资源和生产条件,承载移民的生产和生活、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所吸纳的人口数量,使得移民的当代及其后代能够拥有社会稳定、生态环境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环境容量具有动态性,要对规划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得社会、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协调,满足人的活动的所需。要增强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更好的保护环境,这样的环境容量就会增大,反之,就会变小。环境容量内部的系统具有互相作用的关系。库区移民的安置环境容量要实行以人为本,促进移民能够在文化和风俗习惯上面获得满足,环境容量就表现为主体性特征。库区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应是各个子系统多样性的有机整体,能够使各子系统和整体可持续发展。

3.2 库区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考虑的要素

库区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要考虑以下要素,包括库区的移民,及其生产生活的外部环境,移民安置区的面积,自然资源状况,规划区的经济状况和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可以划分几个子系统:资源约束系统,就是规划区的自然资源的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越丰富,就能够提高环境容量。经济约束系统就是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收入状况等。通过增加规划区的科技投入,对移民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社会约束系统就是库区移民在规划区的社会生活适应与否,如生活习惯、民族结构、,如果差异越小,移民就容易适应规划区的生活。通过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规划区居民融合,能够消减社会因素的限制,提高环境容量。此外,要重视环境约束系统,因为在以上约束的子系统满足的条件下,环境容量不一定获得可持续发展。移民规划区的气候条件、地形交通状况,使得库区移民觉得差异比较大,难以适应,就降低了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在库区移民进入规划区后,为了生产和生活,必然导致各种资源的消耗,甚至出现争夺资源,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废污染等,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使得自然承载力降低。因此,要对库区移民的规划区进行科学管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有秩序,在规划区转变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增加对规划区的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提高移民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减少环境因素对环境容量的限制,提高环境容量和自然承载力。

4结论

通过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环境保护以及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研究,得出移民环境保护问题是一项涉及面较多的工程,不但要做好移民安置规划,使其与安置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而且要减少移民的生活及就业产生的环境影响,加强当地的环境保护,使得移民安置区能够减少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对于水库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要综合考虑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和环境等,综合得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要完善移民安置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在已有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社会、生态指标。同时,要考虑移民安置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的互补发展,这样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

参考文献

[1] 何楚良.水库移民的环境管理[J].湖南水利水电.2002,(01)

[2] 蒋建东.关于三峡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的反思[J].人民长江.2011/S

[3] 房芳.关于对水利水电环境影响评价薄弱点的认识及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5)

环境治理的成就范文3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8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精神科病患在康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探究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病患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对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入住我院的106 例精神科病患的医疗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106 例精神病患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 例。对照组病患依据精神科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相应护理措施,观察组病患在精神科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依据病患临床反应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病患接受治疗与管理的依赖性显著提升,护理效果被病患家属与其家属所认可;结论:对精神科病患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被病患家属与其家属所认可,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精神科;治疗;康复

在精神科的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对病患的关注重点在于防范事故的发生与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挽救病患的生命,而忽略了在“严格的管理制度、病患特殊的治疗环境、病患遭受疾病的折磨”下更为激烈的心理矛盾。“十剂之功,败于一言” [1] 是精神科护理中最为真实的写照。

文对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入住我院的106 例精神科病患的医疗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14 年12 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106 例病患,其中64 例男性、42 例女性,年龄13—69 岁(平均年龄28.6±1.1),病程6 个月—17 年(平均病程4.1±1.2)。106 例病患均患有精神疾病(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2])且无显著躯体疾病与智力障碍。全部病患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 例,两组病患“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CL_90(症状自评量表[3])的方式对“刚入院的病患、长期住院的病患、即将出院的病患”进行相应心理评估分析,并依据评估分析结果与病患临床反应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2 精神科病患治疗康复过程中不良心理与针对性心理护理

2.1 精神科病患治疗康复过程中不良心理

“刚入院的病患、长期住院的病患、即将出院的病患”均出现不同程度“病耻感、焦虑、恐惧、抑郁、沮丧、猜疑、孤独” [4]等不良心理反应。

2.1.1 刚入院的病患

新入院的病患因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产生不安全感,多存在“恐惧、焦虑、猜疑”的不良情绪。一些病患无法正确面对自身存在的疾病而否认患病抗拒治疗。

2.1.2 长期住院的病患(疾病缓解期)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会让病患出现“度日如年”的孤独感。病患在医院经过系统临床治疗后会逐渐恢复自知力,对于自身发病时的病态想法与行为产生强烈的愧疚感。

2.1.3 即将出院的病患

即将出院的病患有着最复杂的心理活动。伴随治疗一些病患自知力与心理活动已接近常人,他们对自身所患疾病有着强烈的羞耻感,恐惧社会与家庭对其排斥。长期疾病让病患身体变的虚弱,他们自觉没有了自理能力与工作能力成为家庭的负担。病患一方面希望尽早出院重新步入社会与家人一起生活,另一方面因社会歧视身体素质低下等因素恐惧出院。

2.2 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

2.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家属的支持

病患入院医护人员应通过运用亲切的语言与尊敬的称呼有效消除病患刚进入陌生环境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与孤独感。护理过程中应以“尊重、理解、关心、鼓励”的态度去面对病患,耐心的去倾听病患的内心诉求,合理疏导病患内心不良情绪;对于消极悲观的病患可诱导讲解如何正确对待处理生活中的事,多鼓励表扬病患帮助其重树生活信心。

2.2.2 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与敬畏生命教育

“缺乏自信心、逃避社会”是精神科病患最为常见的问题。医护人员应通过耐心为病患讲解精神疾病的常识、治疗预防、自我控制方法等内容让病患了解配合治疗康复后能够愉快的面对生活,增强病患的自信心。此外,让病患尝试对生活进行自理,重建病患生活信心。还可以通过打扫卫生等有意义的活动促进病患对生活的参与度,有效增加病患的自身价值感。

3 结果

研究组病患接受治疗与管理的依赖性、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见下表1。

4 讨论

精神科病患属于社会功能缺陷严重且不会主动配合治疗的特殊群体,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病患治疗康复与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通过对病患进行心理评估并依据评估分析结果与病患临床反应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病患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促进病患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龚玫芳, 李典银, 苏旻. 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华护理教育,2013(04).

[2] 王菲, 顾红, 季卫东.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控力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3(05).

环境治理的成就范文4

关键词:生态城;水环境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水质数据;监测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为实现天津生态城2020年水系统规划建设目标(非常规水源利用率≥50%、地表水达到IV类水环境标准)积累成功经验,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进了国家“十二五”水专项“中新生态城新型水系统实施保障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示范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为实现课题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相结合的目标,进行了“天津生态城水环境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1.2 研究目标

天津生态城区域水环境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是国家“十二五”水环境专项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生态城新型水环境系统的信息基础,为完成课题任务,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平台层面的研究:

(1)水质数据采集研究。

(2)平台传输网络研究。

(3)水质信息动态管理与应用研究。

(4)水质安全自动报警研究。

(5)水质事件智能化处置与联合调配研究。

(6)水环境系统资源的整合c应用研究。

2 平台架构研究

水环境智能化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建设架构层面,包括实现水质信息采集与传输的感知层与网络层,对各类数据进行管理与应用的数据层,以及进行智能化应用与决策的业务层与应用层。

3 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

在建设内容层面,系统包括首页、基础信息、监测数据、报警信息、应急预案、视频监控和系统设置7个模块(如图2所示)。

4 水质监测网络研究与实现

4.1 监测设备选型

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包括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污染物指标在线监测设备,综合考虑价格与性能,选用设备如表1。

4.2 监测站点布局研究

生态城暂时计划在清净湖与蓟运河故道布设监测点3个,在蓟运河与蓟运河故道交界处、蓟运河故道与清净湖交接处、慧风溪流入故道处分别进行在线监测站点布设。

监测站点分布状况如图3。

5 监测数据及传输研究

5.1 水质数据采集

综合性指标数据:水温、pH、电导、溶解氧(DO)、浊度、悬浮物(SS)、氧化还原电位等。

水污染指标数据:生化耗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紫外吸收(UV)等;金属及类金属污染物、三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磷、氰化物、氯化物、氟、酚类化合物、矿物油等。

生物指标数据:大肠杆菌群数、细菌总数等。

5.2 水质数据传输

水质数据由在线监测设备采集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分析模型根据预设算法与规则,将监测数据自动区分与归类,分别存入对应的监测数据表中。

通过特定代码运算与参数配置,系统可以访问不同监测数据表中的监测数据,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的应用与管理。

6 平台功能实现

系统包括首页、基础信息、监测数据、报警信息、应急预案、视频监控和系统设置7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6.1 首页

首页以地图和实时数据表的形式对监测站点和监测数据实现时空结合的管理与应用展示。

6.2 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实现站点管理和指标设置,包括监测指标设置、报警指标设置、水质站点管理和水量站点管理等功能。

6.3 监测分析

监测数据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的查询、管理与分析,包括水质数据分析、水量数据分析等功能。

6.4 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实现水质数据报警与报警信息管理,根据监测指标不同,分为COD报警、总磷报警、氨氮报警、硝酸盐氮报警与叶绿素a报警等。

6.5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实现不同级别水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根据预案级别不同,启动相对应的应急处置流程,流程中各相关单位和干系人按照预案规定的顺序与标准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协同配合,快速高效。

6.6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接入水体和泵站的视频信息,以可视化的信息支撑配合水环境管理,从而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

7 结束语

本平台的研究集成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建设方法,并结合天津生态城水体环境的实际状况,通过系统实现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我们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建设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同时,通过系统应用表明系统具有客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姚运先.水环境监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汤国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环境监测技术[M].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3.

环境治理的成就范文5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宫颈癌;术后;康复;效果

宫颈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肿瘤,且随着女性面临的社会和生活压力增大,该疾病的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1],患者在得不到及时治疗的前提下,将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对缓解患者的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2],但该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较差,因此,在宫颈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十分的重要[3]。本文为进一步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来佐证集束化护理的有效性,现报告完毕,具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这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5月21日~2014年5月21日,使用信封抽取法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实验组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09±5.17)岁(年龄32~66岁),其中包括21例Ⅰa期患者、29例Ⅰb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并行宫颈癌根治术。

对照组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52±5.35)岁(年龄33~67岁),其中包括23例Ⅰa期患者、27例Ⅰb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并行宫颈癌根治术。

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知情了解,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将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或病变、伴有其他恶性肿瘤、合并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血液系统异常、精神系统异常的患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手术方式)具有较好的均衡性(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待患者通气后给予患者流质食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指导患者进行用药,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打扫,确保室内通风整洁,以减少细菌的感染和滋生;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可触碰伤口,以免出现伤口渗血、感染等。

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排尿护理、活动护理、针对性饮食护理、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行观察。

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总分在0~100分,评定量表为GQOL-74量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得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即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佳。

1.4数据处理 生活质量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录入至SPSS 17.0软件中进行处理,生活质量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5.42±10.25)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6.03±10.18)分(P

2.2 术后恢复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宫颈癌疾病的有效方式,但受疾病本身和手术创伤的影响,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总体不容乐观,其术后康复进程总体较为缓慢[4],因此,在宫颈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推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已成为临床热议的重要议题[5]。

常规的护理模式仅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护理过程中无法较好预测并发症和护理安全隐患,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护理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6],除此之外,受传统护理局限的影响,护理人员往往不能正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导致护理内容较为片面,护理效果不具有显著性,因此,对常规的心理护理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积极寻找可替代的护理方法已成为临床热议的焦点问题[7]。

集束化护理是从循证护理角度出发,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主要目的在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因素,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8],相关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9],该护理模式已在临床中取得了较为广泛的护理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集束化护理)的切口愈合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P

集束化护理的具体措施包括[10]:①心理护理:在交流过程中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给予患者周到的护理服务,增加患者的信心感和信赖感,可在病房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转移和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鼓励患者坚持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②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并在术后第二 d,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以缓解疼痛,减少腹部切口压力;③排尿护理:帮助和指导患者积极排尿,锻炼患者的膀胱,促进患者自行排尿的过程中,以缩短尿管的留置时间;④活动护理:告知患者正确咳嗽、翻身、运动,指导患者采取腹式呼吸法,以收缩尿道和;⑤针对性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饮食计划,以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加快术后排气时间,在饮食指导中应该根据排气的实际情况,首先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后给予患者半流质饮食,最后过渡到普食;⑥健康教育:使用书面教育结合口头教育的方式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反复讲解手术结束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以避免患者家属出现错误的行为和动作,加重其病情,影响其恢复进程,进一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在口头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态度诚恳、认真,并及时询问患者是否了解明白,及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彭伟萍.临床路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63-65.

[2]秦凤芝,张秀华.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健康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5,38(2):134-137.

[3]黄菊.42例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97-98.

[4]吕晶晶.术中保温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5):175-176.

[5]陆杰荣,彭伟萍,冯茜茜,等.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循证护理[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1):8.

[6]李曼谊.系统护理措施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3):132.

[7]李乔,王新宇,李惠艳,等.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护理干预[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4):4735-4737.

[8]张宏,童茜.康复护理对促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153-155.

环境治理的成就范文6

我国环境治理路径的选择历程

虽然是提倡“去国家化”,但是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仍然承担了环境治理的绝大部分责任;只是这个时期市场机制的引入与发展,调动和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拥有了自己的部分主动权,要求与政府谈判,对管制所带来的成本进行分析,呼吁与政府共同治理环境。3.1992年—至今,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环境问题已经达到了最严重的状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十四大开始我国的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并参与到了环境治理的行列中,但仍然不能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导主体,而只是参与主体;公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等要求也已经成为了环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另外,目前政府对公民社会的控制也逐渐地放松了,“经历了一个从堵到疏”,“从简单禁止到适度开放的过程”。[2](P205)因此,现阶段我国所走的是政府主导的,市场和公民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路径。政府的主导地位一直都没有改变,且在环境治理中的力量有所增强。市场和公民社会在环境治理中的力量也逐渐地发挥出来,但是相当薄弱,仍然只是作为参与环境治理的一个主体,并不能成为完全代替政府来治理环境,只是政府失灵的必要补充。

我国环境治理与环境善治的差距

将上述我国环境治理路径选择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环境治理的现状,与环境善治的基本要素及衡量标准进行对照,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治理离“环境善治”的距离很远,对照环境善治的四大标准,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差距。首先,环境善治要求政府得到公民的信任和支持,要求政府官员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来行使自己的职权,同时也要考虑到公民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环境治理的现状中,我国政府部门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有些政府官员为了取得政绩,甚至为了个人私利,从而滥用权力,允许一些会给环境造成破坏的企业继续生产和发展,公民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导致了政府公信力极差,使合法性和法治性都遭到了质疑。其次,环境善治的合法性要求环境治理过程中要认真地协调好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促成各主体之间能够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来共同治理环境,从而使环境治理活动能够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认可和支持。而我国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的力量最大的,起主导性作用,而市场和公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受政府政策的控制,力量较为薄弱和有限。虽然三者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能够开展合作,但是从总的来说缺乏彼此的信任而合作很少,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因为利益不同而产生冲突。

首先,我国政府官员习惯于“暗箱操作”,对于环境政策的制定甚至是出现了突发的环境危机时,肇事企业和当地政府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愿意或不及时向当地居民和上级政府说明情况。其次,虽然从2008年5月1日起就开始正式施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于强制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公开四大类环境信息,并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我们要看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公开自己的信息。第三,环境善治要求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成为能够与政府抗衡的治理主体。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仍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忽略了公民社会的参与。政府把自己当做是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事必躬亲,缺少了自己和其他环境治理主体的沟通合作和协调。二是公民社会本身的不成熟。由于我国公民社会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发展又比较缓慢等弊病,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环境NGO都对环境治理参与严重不足。三是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多数民众缺乏参与环保的意识,对于参与环境保护态度也比较消极。

首先,由于“政府本身官僚体制的影响,如:创新不足、灵活有限、信息失真、缺乏竞争压力等,以及利益不相关性、责任感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政府进行环境和资源管理的动力不足”[4](P24),导致了环境治理的效率相对低下。其次,市场应该承担着环境治理最大的责任。但是市场的本质就是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有时企业为了利润而不择手段,并不管对环境造成多大的污染。第三,我国公民社会力量较为薄弱,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比较淡薄,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责任感,因此,公民社会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也较低。

从稳定性看,目前我国的环境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经常发生一些环境污染和环境危机的事件。从公正性来看,环境善治要求我们不论对于任何人、任何地区要实行环境公平、公正。但是我国的环境治理却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对于那些能够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率的企业给予纵容和支持,对于他们的任意排污不给予一定的处罚和惩治;二是环境决策方面存在的不公平。我国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的人群采取“一刀切”的原则,表面上看对他们来说是公平的,但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应根据当地和大众人群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环境决策。三是从公众方面来看,也存在着不公平。“一是社会上的富人在占有较多环境收益的同时,却不太愿意尽环境保护的义务”[5](P42);“二是当代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过分攫取资源,杀鸡取卵,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与条件”[5](P43),这对于后代人对环境及资源的享用来看也是不公平的。

环境善政走向环境善治:我国环境治理的新路径

目前,我国环境治理要达到环境善治这个目标还有较远的距离。虽然目前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公民社会参与环境治理的路径,但是政府主导得不够到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很显然继续走目前的这条道路是不可行的。那究竟我们应该选择哪条路径才能更好地治理我国的环境呢?环境的道路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学习西方走多中心治理环境的道路。所谓的“多中心”包括了空间上的多中心、主体上的多中心和权力向度上的多中心。它强调了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这三大主体都处在环境治理的主体地位,构成了环境治理的“三极”;其治理环境的权力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谁领导谁、谁命令谁的问题,权力的运行向度不再是自上而下了,而是上下互动的治理过程;它是以成熟而又繁荣的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作为基础,强调自发秩序和自主治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能够相互协调和合作,是环境善治的前提。必须承认多中心治理这条路径在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与我国不同,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都尚未完成,公民社会并不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并不适合多中心治理,理由如下:首先,多中心治理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主张在环境治理中限制政府的职能与作用,这对于从环境治理一开始并长期依赖于政府的中国来说,并不适用;其次,多中心治理理论要求市场及公民社会在环境治理中处于能与政府相互抗衡的主体地位。这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建阶段,经济体制化还不完善的中国来说,市场所要发挥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公民社会也处于正在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并不成熟。因此,这对于市场和公民社会并不发达的中国而言,想要实现市场及公民社会成为环境治理的一极地位根本是不可能,想要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更是不可能的。第三,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多中心治理是基于西方个体本位管理模式和文化模式,它的真正精神在于“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契约合作观念,这意味着对处于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不可以也不可能照搬照抄治理理论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6](P60)因此,目前的中国尚不具备实现多中心治理的客观前提。#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