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一)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综合运用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动员并组织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培训和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给。

二、目标任务

(二)20*-2010年,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年均培训800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就业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使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普遍得到培训,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努力使每一个培训后的农村劳动者都能顺利实现就业。

三、主要内容

(三)实施分类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组织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农村退役士兵和其他农村新生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劳务输出培训。组织在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要指导各类培训机构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提

高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突出操作训练。培训时间以3-6个月为主,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项技能,且能够达到用人单位上岗要求。

(四)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技能水平评价服务。对参加培训并有鉴定要求的农村劳动者,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提供技能水平评价服务。鉴定合格的,按规定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针对农村劳动者特点,大力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争取使大多数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五)加强和改善就业服务,做实输出输入双向对接工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农村劳动者开放,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要大力发展劳务协作,开发劳务市场,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政策协调机制。要结合当地人文和经济发展特点,努力打造劳务品牌,以品牌促输出。要发展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经纪人,

大力开展诚信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程度。

(六)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要牢固树立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引导培训、维权稳定就业的思想,工作中要将培训、就业、维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搞好后续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过程中提高能力、顺利就业、依法维权的需要,建立健全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促进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

四、保障措施

(七)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计划任务。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将本计划的组织实施摆上重要位置并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实行领导负责制。要参考本地需要培训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包括外来劳动力)情况,以及培训能力和可用财力等主要因素,合理安排各项

培训任务。中西部省份以培训农村新生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东部省份以培训在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为主。

(八)形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培训的格局。要建立开放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工青妇组织、社会团体的积极性。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各地应通过招标或资质认定等办法,从当地符合条件的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

社会认可的,作为承担相应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同时,要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使其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九)完善补贴办法,健全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各地要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对农村劳动者培训补贴资金规模做出合理安排。地方财政相应安排的资金,与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合并使用。要建立经费补贴与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完善补贴办法。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劳务输出培训的农村劳动者,经培训合格并实现就业的,培训机构可代其向所在地劳动

保障部门申请相应补贴。参加技能提升培训的农村劳动者,经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代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相应补贴。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2

关键词 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作者简介 张海涛(1972-),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5)金彦平,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本文是2006年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截至到2007年,江西省年末总人口为4368.41万人,乡村人口为2629.78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1%;全省就业人员为2369.55万人,其中,乡村就业人员为1669.0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70.4%。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然是江西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分析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出现的新特点

1 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地区间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江西省乡村从业人数为1678.58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数仅为897.51万人,农业从业人数占乡村从业人数总数的53.4%,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且,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为青壮年劳动力;江西省农村住户全年人均纯收入4097.82元,人均工资性纯收入1660.98元,比上年增长11.5%,占人均纯收入的40.5%。外出务工已成为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 农村劳动力继续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2007年,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6.9万人,比上年增加45.56万人,增长7.8%;全省乡村从业人数1678.58万人,比上年增加25.51万人,而其中,农业从业人数897.51万人,比上年减少40.24万人;工业从业人数272.21万人,比上年增加40万人;建筑业从业人数129.89万人,比上年增加19.62万人。农村劳动力继续加快向工业、建筑业等非农产业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生积极变化,工业园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省政府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促进工业园区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工业园区用工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江西省劳动保障厅还开发了专门的应用软件,全面推近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26.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146.3万人,增长26.1%,省外转移就业480.6万人,增长5.86%,实现了省内转移就业的增长率高于省外转移就业的增长率的战略转移。2007年,全省为91.5万名农村劳动力免费开展了转移就业培训,其中,向工业园区输送了农村富余劳动力23.47万人,工业园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到2007年底,全省所有县乡全部启动了“签订两个合同、建立三个台账”的工作,其中94个工业园区的3738家企业与1232个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就业招聘合同7465份,涉及25.7万人;94个工业园区的3272家企业与747家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培训合同4470份,涉及21.6万人;1378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台账,登记人数1394.5万人,有5490家企业建立了用工需求台账,登记学员54.9万人,建立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账的有785家,登记学员39.6万人。

4 以培训促进就业的方式显见成效。2007年,江西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工程,以培训促进就业。这些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其就业技能、拓宽了就业渠道,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例如,2007年,全省接受阳光转移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有25.2万人,转移就业人数为22.8万人,转移就业率高达90.6%。

(二)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就业方式仍较单一。目前,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这两种方式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也不外乎这两种方式,但在对2007年江西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中发现,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仍较单一,具体体现在:在家务农的农民,还大多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收入约65%来源于种植业;外出务工的农民,绝大多数进入了制造业和建筑业,通过出让自身体力来获取报酬,承担的大多都是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体现为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就业。究其原因,主要与农民的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有关,以外出务工的农民为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民的知识、文化及技能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务工农民的素质与城市产业多样化和高级化的需要不相适应,城市里的新的产业和高层次的就业门路无法打通,因此他们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

2 就业信息缺乏,就业信息来源渠道较少。现今影响农村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就业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江西农村劳动就业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由于文化素质低,市场观念淡薄,鉴别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差,容易产生盲动,而如果缺乏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必然导致就业率低、就业挫折甚至就业失败的结果。目前,由于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不健全,与外界劳务市场联系较少,得不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或获得信息也难以到乡、到村、到户、到人。目前,江西多数地方农民外出务工,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许多农民都是靠亲戚、朋友、同学、老乡介绍这种渠道,还有一些农民是很盲目地先出去,到城里后再找,撞运气,就业概率很低。

3 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然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但就业行为仍体现为个人行为,组织化程度低,权益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剥削农民工的剩余价值以及不按协议兑现工资,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限制农民工的人身自由等。虽然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有大量五花八门的中介组织,但受利益驱动或跟踪服务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弱或根本没有保护,甚至一些中介组织以谋利为目的,不惜采取欺诈的手段欺骗求职者,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当前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机遇

1 政府重视,政策扶持。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

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它当作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民生问题来对待,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农民和农民工的权益。江西省政府按照构建和谐江西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2007年8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江西省政府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合同、三项管理、四个对接、五项激励政策”的工作思路,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并按照上述工作要求,加快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政策体系。

2 加大培训力度。随着政府对技能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培训意愿的加强,农民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有利于提高农民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和鉴别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3 江西省正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在农业和农村内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二)江西省农村就业面临的挑战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战场――城市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正在下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正在减小,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由粗放型扩张阶段向集约型发展阶段过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资本或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明显下降,因为资本积累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工业产出的增长必定高于劳动需求的增长,而城市新增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在加剧。由此,在供需矛盾的作用下,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在下降。

2 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将直接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当前,正在爆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给我国出口拉动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大量出口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有关分析报告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08年10-11月,珠三角的需求务工人数减少了8.6万人,降薪、裁员已成为广东省诸多公司应对危机的手段。据报道,在东莞和温州等地,这些曾经容纳大量农民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已有不少企业纷纷减产或减薪以维持经营,甚至不少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的危险,这种情形将催生大量农民工返乡,这些农民工将面临着重新失业。另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11日至27日,广州站发送旅客同比增加12.8万人,广东开始出现因企业倒闭而引发的农民工集体返乡潮。

3 近几年高速发展的国内房地产业目前也进入调整期,劳动用工需求大大减少。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国内房地产业包括建筑业以及与之关联的搬运、家装等行业也曾经是农民工工作的主战场,这些行业的发展衍生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进入调整期,建筑业的劳动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农民工的就业概率不断减少,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江西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和乡镇企业,并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2007年,江西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占51.5%。当前的这种经济形势,将给江西省的农村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三、促进江西省农村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有效就业,提高就业概率,要继续坚持省政府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合同、三项管理、四个对接、五项激励政策”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就业,着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尤其是向当地企业、工业园区和新型产业转移,加快建立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政策体系,积极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领域和空间。

1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以增产为目标,而不是面向市场、不是依据资源禀赋的特点来发展农业,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显露出来,农产品质量低、成本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缺乏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为农业内部就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应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档、专用性强的农产品,这种调整也必然要求更多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引致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按照我国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资源禀赋特点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就要求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而这种转变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江西省是一农业大省,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由此,可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可立足江西生态气候优势,发展茶、蚕、果、菜、药等高效经济作物;立足江西优良水资源优势,发展虾、蟹、鳗鱼、珍珠等特色水产品;立足江西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优势,发展珍稀产业、绿色产业;立足江西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城郊农业。大力发展粮油、生猪、水果、茶叶、水产五大主导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

2 继续大力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的综合改革和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衍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积累,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有关专家测算,仅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两项每年即可创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

江西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省份,应继续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广播电视、科技普及、文教卫生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且,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以满足发展现

代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业的需求,鼓励返乡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其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的概率。

3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工业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和承载能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我国,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扩张城镇就业容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也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同样,江西省也可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来努力提高城镇工业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4 要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新渠道。最近,国家对两千多种出口产品实行限制政策,并在限制手段上,实现东、中、西部有所差别的政策,以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江西省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机遇。面对这一重要机遇,江西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力度,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加快江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新渠道。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72―03

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阴大桥北侧,与苏南隔江相望。近年来,随着两江江阴、靖江联动开发,靖江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走在了沿江开发的最前沿,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全市对劳动力的用工需求也随之上升,但同时也面临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问题。所谓“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富民之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抓沿江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不断增加就业和促进充分就业,着重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大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靖江市职业介绍中心数据显示,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22.21万人,其中就业人数20.66万人,就业率达93%。从产业分布看,一产从业1.87万人,占9.05%,二产从业8.44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40.86%,三产从业10.35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0.09%,三个产业就业比例为9.05:40.86:50.09。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8.79万人,占总人数的84.61%,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4.61%。

分布行业主要有:机械业3.42万人,机电电子行业1.29万人,轻纺2.18万人,建筑业1.55万人,商业服务4.49万人,家政0.75万人,其他行业5.11万人。分布地区主要有:本镇就地转移6.78万人,镇外市内3.51万人,泰州市内2.35万人,市外省内4.06万人,省外1.97万人,境外0.12万人。未就业农村劳动力为1.55万人,除去因身体健康等原因不愿外出就业的人员,实际剩余劳动力不足5000人。靖江市农村失地农民总数为12383人,其中劳动力为6315人,占总人数的51%。除去身体健康和无就业愿望等原因,实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为5765人,已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5482人,就业率达95.09%。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之不足

从靖江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来看,除仍从事种养殖等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外,农村劳动者就业主要有三大渠道:一是进企业,二是做手艺,三是自谋创业。一定程度上看,通过这三大渠道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收入相对稳定。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层次和质量不高,和“富民强市”、“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就业形势的发展

大部分农村劳动者思想观念较滞后,一方面缺乏学技能的意识,他们没有认识到学技能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必要的技能培训,导致了整体上技能不高。同时,滞后的技能培训能力也不能满足市场上日益增长的技工需求。在今年的5306个招工岗位中,缝纫工、电焊工、机械类等技术性工种2329人,占43.89%。市技能鉴定中心总计共培训鉴定职工1029人,鉴定发证960人,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缺乏维权的意识,由于对相关的政策法律不了解,不懂得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虽然了解一些,但也不会主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 就业层次不高,“4045”人员就业仍然困难

综合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生活、教育所带来的变化,简单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减少,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其发展速度还将越来越快。根据劳动部门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2.21万人,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输出18.79万人,转移率达84.61%,农村可用富余劳动力不足10000人,再加上部分隐性就业的存在,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

从就业层次看,无论是进企业,还是做手艺,农村劳动者绝大部分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或者是一些技能要求低的岗位。低学历、大年龄的“4045”(“4045”人员指即截至2007年底女40周岁以上,男45周岁以上的失业人员。靖江市将“4050”人员调整为“4045”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尤其困难。“4045”人员在青年时期接受教育程度低、掌握的技能简单,年龄偏大,体能跟不上,既不能从事技术型工种,又不能从事体力型工种,因而难以适应企业需求;再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致使拥有技术的“4045”人员不会选择起薪较低的工作,使之成为最难就业的群体。

3.稳定性较差,就业风险大

由于企业大部分已改制,部分个私企业在执行国家劳动法规、政策等方面不规范,不到位,不与农村劳动者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致使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存在不稳定性。此外,部分做手艺的农村劳动力受季节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较大,甚至有时“半年忙,半年闲”,他们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就业的风险也较大。

4 抗意外能力弱,就业质量较低

由于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参保率相对较低,他们的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缺乏一定的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他们的抵抗能力较弱,甚至因此失去就业、再就业的能力,因此,他们的就业质量相对较低。

5 分享公共服务慢,享受程度不均衡

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农村劳动力在分享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在信息的获知、政策的享受等方面速度相对较慢,并且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与城镇劳动者相比,享受的程度不均衡。比如国家在再就业优惠政策上,目前还存在城镇农村的差别,使农村劳动者客观上享受不到平等的国民待遇。

三、促进就业富民的对策措施

近几年来,靖江市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打破了在城乡分割就业政策和体制下一直实行的“先城市、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就业模式。基本将城乡就业问题纳入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框架之中。在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就业援助、培养使用、公共服务等方面基本做到了不分身份、不分地域、不分流向、不分职业、不分用工性质,给予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当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创新,寻找突破口。

1 做好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

首先,要通过职业指导改变农村劳动力抱死一亩三分地生活的观念。在农村土地日益被征用的今天,农村劳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不排除仍然有少数人群,特别是大龄劳动力的这种观点比较严重。其次,要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其克服进城或外出务工的

恐惧心理,使其了解到他们和城镇劳动者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和法律保护,能够放心就业。第三,在这样一个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有些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他们对就业充满渴望,但缺少主动性,存在过度依靠政府培训、安排就业的就业观点,这就需要通过职业指导增强他们主动学习技能、寻找就业岗位的意识。

政府和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对前来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要热心尽心,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分类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增加和提高职业技能,制定就业计划,使他们能尽快适应用工单位的岗位要求。

2 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基础网络建设,为农村劳动者求职铺设绿色通道

从基础抓起,努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平台的搭建,逐步形成完备的管理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全市各镇已建成的9个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和各个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职能作用,采取市、镇、村三结合办法,及时传递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者求职铺设绿色通道。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招工、培训信息。适时举办各类农村劳动力招聘洽谈活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机会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3 强化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险与权益保障,提高就业质量

扩大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实施《靖江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根据我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确定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水平,采取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鼓励农村自由职业者与有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探索针对进城农村劳动力急需的工伤、医疗保险的参保办法,根据工伤、医疗保险的自身特点,尝试对进城农村劳动力进行“选择性参保”。

加大农村劳动者的维权力度。充分发挥监察、仲裁等职能部门作用,积极为进城劳动者维权,在劳动保护、工资发放等方面,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强化劳动监察,督促用工企业与农村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提高农村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积极创新思路,通过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会、设立农民工维权中心等形式,积极探索农民工维权新途径,提高农民工维权的实际效果。

4 强化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建立与就业形势相适应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培训中心,改进提高培训水平和效率。按照市场引导就业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形成由市工校、各职业高中、市农广校、各镇培训中心为主,各民办培训机构为辅的就业培训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劳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让农村劳动力从粗放型劳务输出转变为技能型外出务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围绕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打破按城乡劳动者身份进行分类培训的做法,以国家职业分类和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城乡一体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

实施“订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使广大农村青年通过培训,就可以找到工作。开展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兼顾镇村企业和城镇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注重农村高技能人才培训。

强化农村劳动者创业培训。对准备自谋职业,特别是有创业意向的失业职工、失地农民开展创业能力培训,使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了解开业或创办企业的必备知识和程序,掌握经营管理方法,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指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并做好创业的后续服务工作。

5.供需双向着手,避免“4045”资源闲置

要解决“4045”问题,取决于社会对他们的接纳和包容,所以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拓展全方位救助的渠道,通过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并举,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营利与非营利机构密切合作,形成全社会的帮扶体系。乡镇、村非正规就业组织、管理部门的公益性岗位和后勤服务岗位,应当优先安排农村“4045”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劳动部门下属的各职业介绍机构要主动联系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组织召开针对农村“4045”人员的专场招聘活动。

首先,要加大对“4045”人员就业工程的专项投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没有技能的“4045”人员,政府必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组织以就业为向导的专项培训,定向安排就业。其次,实行就业补贴制度,调动“4045”人员就业积极性。例如:青岛市对“4045”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月工资低于青岛上年社会平均工资50%的家庭,给予每人每月50元补贴,并且给予15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建立专门的“4045”人员就业监督管理机构,对已接收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进行长期监督,以保证“4045”人员的相关权利,防止用人单位利用招聘赚取退税等优惠措施。

6 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机制,落实优惠政策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4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xxx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和参加过正规职业学校培训几乎没有。

二、劳动力在本乡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其中农业生产达**人,高居**%;从事专业养殖**人,仅占**%;从事农产品经营**人,占**%;从事专业农产品加工**人,仅占**%。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外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人,占**%)、广东、福建(**人,占**%)、其他地区(**人,约占**%)等。

四、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六、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nextpage]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5

莱芜市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状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679095人。其中文盲44664人,占6.58%;小学文化程度186493人,占27.46%;初中文化程度360646人,占53.11%;高中文化程度80078人,占11.7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7214人,占1.06%。

全市农业从业人员402296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11 %,小学占36.78 %,初中占47.85%,高中占5.05%,大专及以上占0.21%。

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313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585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04人、340人和869人。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65281人。其中,文盲占0.78%;小学文化程度占10.50%;初中文化程度占73.88%;高中文化程度占13.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6%。

以上情况表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农民缺乏工商、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规知识,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差,外出务工往往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合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所以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培训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为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莱芜市积极开展了全民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组织城乡劳动者免费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将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及其他劳动年龄内的农民作为重要群体,纳入了培训范围,取得了“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政府买服务、群众得实惠”的就业创业培训新路子。

1、健全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为了全面做好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工作,2009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莱芜市全民创业培训实施办法》,明确了包括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技能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在内的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实施计划,明确了免费培训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财政、监察、农业、教育等部门相继联合制定了“培训券发放、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培训补贴标准、培训资金审核拨付”等一系列具体实施办法,形成了从发放培训券、报名、开班批复、实施培训、监督检查、鉴定考核、培训资金申报、审核拨付全过程的培训体系。

2、建立凭券免费培训制度。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我市实行了面向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及其他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发放培训券,凭培训券免费参加培训的制度。培训券实行实名制发放,一人一券,不能转让,当年有效。农村劳动力凭培训券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券由定点培训机构收存,连同鉴定考核证书等资料一起作为申请培训资金的重要资料。

3、建立社会化培训体系。按照培训机构自愿申报、集中审核审查、实地现场考察、综合分析评估、向社会公示、公布的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监察、财政、教育、审计六部门对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培训设施、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了市职业技术学院、市高级技工学校、市就业训练中心等22所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市内定点培训机构,同时,在市外认定了3家高校、职业院校作为市外定点培训机构,建立了社会化的培训体系。同时,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定点培训机构区域布局和劳动者培训需求,建立了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4、建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开班申请批复制度。定点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开班申请、培训计划、学员花名册,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财政局审核批复后开班培训。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与审计、财政部门联合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集中抽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开班申请学员信息随时随机进行电话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培训单位纠正。三是建立“考培分离”的考核制度。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准确,规定考核工作由市职业能力鉴定中心负责,本人凭身份证入场考试,经与开班申请学员信息核对无误后,入场参加理论和操作考试,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四是健全培训实名制管理制度。在培训报名、发放培训券时,详细记录培训学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在开班申请、培训、考核、培训资金申请等各个环节均附有培训学员详细信息,并依托劳动99三版信息系统,实现培训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五是健全培训资金审核、拨付制度。定点培训机构在结业考核结束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审计等部门报送培训资金申请审批表、学员培训券、考核合格学员花名册、考核合格学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勤表等资料,作为审核的主要依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审核审计组,采取审核培训鉴定资料、核实培训对象等方式,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申报资金的各项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印证核实,按照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数拨付培训资金,确保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5、灵活开展培训提高质量。为保证培训质量,除要求培训机构严格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培训计划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一是开展创业模拟实训。改革传统的创业培训模式,在全省率先引进全球模拟公司的创业模拟实训系统,建立了山东(莱芜)赢在起点创业实训基地,采取创业知识培训与创业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开展创业实训,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并在基地设立了创业孵化室,免费提供电脑、互联网、电话、办公桌椅等办公条件,面向、经销、广告、信息技术、创意产品等楼宇型项目,2年内免费使用,进行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中心为培训学员提供项目开发推介、小额贷款担保、开业手续代办、员工招聘代办、劳动保障事务、优惠政策协调落实、创业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初步建立了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训服务模式。二是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为有效解决培训机构城乡分布不均、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不方便这一矛盾,指导有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到偏远乡镇、村设立流动培训点,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共开办电气焊、缝纫、烹饪、农业实用技术、创业培训等专业流动培训班270余个,培训学员11915人。三是开展定向培训。指导定点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式就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莱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羊里培训基地,根据九羊公司的用工需求,开设电工、电气焊、冶炼、计算机等专业,先后培训劳动力620人,全部被九羊公司招用;钢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开设的行车工专业,先后培训行车操作工126人,较好地满足了当地钢铁生产加工和钢铁物流企业的用工需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资源较少。各类失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已通过打工、灵活就业、临时性就业等发方式实现了就业,真正处于无业状态的失业人员较少,加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执行上刚性不够,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够强。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难度较大。劳动者只要具备了初级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很难终止工作再去参加中高级技能培训或者因为人数较少,难以开展。使得培训深度、质量等都不能很好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对策建议

1、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按照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要求和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的需求,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农村劳动者全部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范围,发放培训券,组织他们免费参加就就业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本着规范调整、优化提高的工作思路,在继续开展初级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培训层次,更好地发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对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绩效考评,在此基础上,健全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适时补充符合条件、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有计划地淘汰培训数量少、培训质量差、社会反映差的培训机构,优化培训机构数量和专业结构。认定一批能够具备开展中级工和高级工培训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具有初级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参加中高级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农村劳动力就业范文6

一、主要做法

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上由简单的劳务转移向综合的劳务开发、劳务产业和劳务经济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数量型向数质并重型转变,在服务体系建设上由单纯输出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在工作重点上由省内主导型向省内外并重转变,在领导方式上由部门关注向党政重视转变。

(一)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为劳务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省政府建立了对各市、州的目标考核机制,将考评结果与省政府两年一度表彰先进和国家、省拨付培训补助资金结合起来。同时,制定了劳务开发基地县、龙头企业、外派劳务专业基地管理办法。省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职责,在编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中长期规划、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推进劳务输出基地县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主导及重要作用。

(二)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

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思路,在加强宣传、落实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力度,从2004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明显增强了农民的就业能力。一是紧贴市场,创新方式,抓培训形式多样化。二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抓培训主体多元化。三是挖掘财力,优化环境,抓培训投入多元化。四是拓展空间,畅通渠道,抓培训、输出一体化。五是围绕项目,实施培训,抓两项工程规范化。

(三)积极推进区域劳务合作,努力扩大劳务输出

5年多以来,省政府先后在海南、新疆、北京、等地召开了省际间劳务合作洽谈会,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5年的努力,在常规劳务输出的基础上,向省外新增输出劳动力70多万人。今年,我省牵头制定了《泛珠三角九省区劳务合作若干意见》,并将承办九省区劳务合作洽谈会。

(四)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体系,不断提高维权救助效率

初步形成了以劳动、司法、公安、法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和组织参与的政府及群团维权体系;由3475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600多家基层法律服务所,以及公安、农业等有关部门延伸到乡镇的机构形成的维权救助网点;以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及各分中心为依托的民间维权救助网络;以保险保障、信贷支持、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维权服务保障机制。并努力提高维权救助效率。目前,我省正在制定农民工维权救助地方性法规。

(五)进步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

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域性的“西部劳务信息网络”。省和地级市劳动就业部门在劳动力市场综合服务场所建立了电子显示、计算机等信息设施,一些劳务输出基地县也建立了拥有较完备的信息网络设备的市场,并延伸到一些乡镇。有2000多家劳务中介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包括求职信息的多种服务。我省还在2000多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就业)服务站。从2004年开始,经过一年多努力,我省建成全国首个农民工跨地区就业远程见工系统。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以加强技能培训为基础,加大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的力度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在一定时期内保障投入的逐步增加。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驱动,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外资金的支持,改善培训设施,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对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品牌性培训的专项投入。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继续推进劳务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做好维权救助工作。

(二)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制订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城镇稳定就业。在技能培训、未成年人教育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一部分外出就业的农民优先考虑到本地城镇就业。鼓励夫妻两人均外出稳定就业的人员,将其父母、子女迁到本地城镇居住。积极研究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为其建立合理的工伤、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造合适的居住条件,使其真正融入城镇社会之中。

(三)鼓励外出就业农民回“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