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设备采购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设备采购调研范文1
[关键词] 医疗设备; 招标采购; 矛盾冲突; 监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37
[中图分类号] F812.45;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076- 01
针对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活动实施监督,以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医院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廉政建设是近年来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在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活动中也存在一些流程操作上的矛盾冲突,对招标采购活动的最后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医院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盲区和短板,本文就此试作探讨。
1 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中存在的矛盾冲突
1.1 技术先进性与经济适用性的矛盾冲突
医疗设备采购一般是按照临床需求和财务预算来制订购置计划的,但若在成本核算不到位的情况下,临床科室在申报采购项目计划时往往存在着“宜多不宜少”和“求全求优”的片面认识,未能从客观实际去考虑科室发展的定位、服务对象的主流性以及科室业务能力的实际水准,没能考虑到科室设备的配套性与适宜性,主观上在一定程度扩大了过度消费的采购需求。
1.2 采购计划临时性与规划性矛盾冲突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每年面对的采购需求面广量大、情况多样。而一些科室未能清晰构建出科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往往会出现面临专项检查时突击采购设备的现象,导致临时性采购计划,甚至无计划采购、违规违纪采购。采购计划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招标采购的效益,既增加了采购成本,也给设备采购监督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1.3 设备专业化与专家局限性矛盾冲突
由于医疗设备涉及多学科,品种繁多,差异性大,在抽取院内专家做评标评委时往往存在专业不对口或工作时间上不能保证的局限。有的时候还存在有的专家虽有专业知识但缺乏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导致评标过程分不清问题的实质,抓不住问题的重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和质量。
1.4 低价中标与品质保证的矛盾冲突
医疗设备评标时,许多医院为了节约成本似乎对价格因素有更大的倾向性,更侧重于考虑最低价。这样的评标办法会导致有些投标公司采取“低价竞标,深挖陷阱”的策略,以低价格进行投标,却又在中标后另提要求,或在售后服务上得不到及时响应,无形中提高了成本。这样评标办法还对一些优秀的投标公司造成了障碍,使一些功能更强大的设备难以入围,影响了临床科室在更高层次上的追求。
1.5 监督重点与监督盲点的矛盾冲突
目前医院监督部门受制于人手不足和专业知识局限,在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的监督上更多的是集中于招标过程中的开标、评标环节,未能做到全程监督。而对招标前、招标后其他可能影响到招标结果的环节,如投标人的引入、招标文件的编制、后期履约验收等则存在监督盲点,使得监督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对招标采购的风险识别存在一定障碍。
2 完善医疗设备院内招标采购活动的思考和对策
2.1 加强设备采购规划,把握立项原则
科学规划全院医疗设备配置需要医院管理者在确保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的思路,明确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医院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医院发展的立项原则,强化全院设备采购规划,推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确保设备立项计划的规范性、严肃性、准确性,避免随意计划,以及可能因计划不当造成的浪费。
2.2 建立设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标前评估
设备管理部门应主动搜集积累各类产品的市场信息,建立起较完善的供应商信息库,掌握技术质量标准,了解产品市场价格,为设备采购的立项、预算、选型以及招评标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1]。尤其要对医疗设备的引进做好充分的标前评估,在满足全院采购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合理配置原则,坚持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实用性并重,推行阶梯式配置选型,最大可能地发挥医疗设备的功效。
2.3 加强对专家的管理,提升评标效率
在目前情况下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与专家知识面不足之间的矛盾不可回避,因此,进一步细化专家的专业构成,建立起由临床应用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构成的合理的院内评标专家队伍是有效途径[2]。同时,还要明确专家库管理办法,加强对专家的学习和培训,确保专家评标时的知法执法。
2.4 完善评标办法,确保评标质量
采用不同的评标办法会得出不同的评标结果,对医疗设备的评标方法要充分考虑合理性、适用性、针对性。如对临床科室未有特殊要求的一般通用型医疗设备,因其产品的成熟性及普遍性,挑选余地较大,可以充分考虑价格因素,采用低价中标法;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大型专用设备,既要考虑设备的档次和知名度,又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售后服务等,更适合采用综合评议法[2]。只有在听取临床科室需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论证,才能做到对评标办法最终确定的成竹在胸。
2.5 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强化监督效能
招标采购活动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工作,它要求监督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能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采购操作程序。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内部招投标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升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政策水平、法律水平、业务水平,避免监督盲点,提高洞察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医疗设备采购调研范文2
摘 要: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新医疗体制下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总结了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降低医院的成本,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物质技术基础,医疗设备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医疗业务,医疗设备运行是医院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先进的医疗设备配备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和展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探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设备成本效益管理、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等角度出发提出更好管理办法以期实现全寿命全过程信息化医疗设备管理势在必行。
一、医疗设备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购置预算缺乏科学性
临床使用科室申报本科室拟购置设备时缺乏充分论证、综合分析和评估。对拟购置设备轻重缓急没有做到有效排序,更有甚者,对部分设备购置的必要性都缺乏论证分析。比如,常规设备更新,科室对原有设备基本情况、使用、维修等了解不全面,且医院职能管理部门缺乏针对常规设备全院层面的考虑,存在各科室申请各自所需类型设备,如此,医院常规设备存在大同小异情况,不仅不方便维修,而且给招标采购科谈价议价环节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未起到批量采购降低整体成本的效果。对于新增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引进,科室申购理由不充分,合理性欠缺,投资效益分析缺乏判断依据,只是盲目的引进进口设备,给自身增加沉重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最终造成设备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过快,这显然与我们国家医改政策背道而驰。
1.2 设备验收不规范
医院设备验收制度的缺失、工程师维修素质不高、科室设备使用人员验收意识不强等造成设备验收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性、随意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医疗设备验收程序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多的,比如外包装检查、数量清点、拍照存档、随机技术资料的收集等。验收人员的构成也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工程师、资产管理员、科室设备使用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会计等,通过对设备的采购合同及其验收程序的分析,再进行设备的名称、品牌、规格、配件、技术参数等的验收。验收环节的任意一项的缺失,导致了本该在验收环节发现的问题在临床使用时才被发觉,由此造成了维修保养费用的增加,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医疗事故发生,这完全丧失了设备检验的意义。
1.3 设备日常管理缺失
设备的入库、调拨、维修、保养是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日常工作。但是,目前医院存在设备采购验收滞后,入库不及时的现象。部分设备验收合格,科室已使用数月,但是迟迟未入库,致使供应商经常催促入库。另外,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及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临床科室不断增加或者重新划分,所以,设备的日常调拨时常发生,但是,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在这方面开发较为迟缓,科室递交的调拨申请单只是做了登记,在台账和固定资产会计账中未做调整,致使科室资产卡、物、账不符。
1.4 医疗设备的报废工作未实现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目前,各大医院一直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实,导致设备报废管理工作不严密,缺乏程序性、科学性操作。医疗设备报废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目前,设备的报废处置管理只反映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功能,没有对设备报废处置全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监督,从而形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二、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设备预算意识、建立健全采购制度
医院的相关部门应根据各个科室每年购置设备的申请开展调研工作,必要时还应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撰写可行性报告,在汇总各方面意见之后,提交全院设备采购计划至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制定详细计划,并对使用科室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做好调研和考证。具体以投资收益率和回收期分析统计方法,投资收益率=(医疗设备的收入-设备支出)/设备投资,投资收益率越高表明设备收益越好,回收期=医疗设备的投资额/年净收入,投资回收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显然,资本周转速度愈快,回收期愈短,风险愈小,盈利愈多。这对于那些技术上更新迅速的项目或资金相当短缺的项目或未来的情况很难预测而投资者又特别关心资金补偿的项目进行分析是特别有用的。再依据讨论结果和研究决定实施采购,以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采购,做到物尽其用。设备采购不仅复杂而且重要,且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如果采购来的设备闲置不能用的话,有时会给医院带来严重的且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探索公正评价医疗设备配置的客观依据,倡导重视并积极开展大型医疗设备分析,提高医院决策和使用管理水平,为政府提供大型医疗设备宏观调控的有益参考,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2.2完善验收制度、优化验收流程
设备验收工作是连接前面购置工作过程与后续使用工作的桥梁,也是检验合同的关键一步。通过不断完善设备的验收制度、统一验收标准、明确验收人员岗位职责要求,优化设备验收工作,按照相关的内容及要求进行验收,才能保证医疗设备管理验收环节的有序、良性循环。
2.3 加强设备日常管理
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是医院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预防性维护工作、制定最优化的维修方案以及采取合理的维修方式对于保障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设备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设备维修难度也在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的更新设备维修、维护观念,激发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维修、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素质,优化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服务模式,加强与厂家、专业化维修机构以及其他医院之间的联系。此外,还必须进行及时、合理调拨与科学管理。资产管理员就科室提交的资产调拨申请单及时准确的进行系统登记,变更,并与资产会计定期核对账务,力争做好物、卡、帐一致。
2.4 完善医疗设备报废信息化管理
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程序性非常强的工作,在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时代,信息是手段,管理是关键。对于医疗设备报废应当在严格按照国家资产报废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医疗设备报废制度,实行强制报废和条件报废相结合的方式,并坚持勤俭节约和尽量利用的原则,对临床医技科室申请报废的理由核实审议评定,规范报废设备的处置。医疗设备报废中可再利用设备信息应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公开说明并做好登记入账,留待日后维修同类设备,对于符合报废条件需做报废处置的设备做好处置工作。通过对医疗设备报废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将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中零散,耗时及重复琐碎工作,串联成为一套有序,高效的工作整体,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工作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
结束语
加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其利用率是保持医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来不断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推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科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医疗工作,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医疗设备采购调研范文3
[关键词] 医院建筑 项目管理 设计 招标采购 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医院建筑是一类不同于一般公共建筑具有专业多、系统多、功能复杂、投资高的特点的建筑。医院基建的基本管理工作是在整个建设周期中,满足国家和相关部门制订的建设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质量标准,满足各类医疗业务和后勤保障等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这就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医院功能及特殊要求的医院专业管理人员,以建筑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参与、监督和管理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价、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切实将医院需求和意见落到实处。
1 医院基础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今医院基建项目不断增多,而医院基建项目的质量、功能上的要求却与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医院基建管理人才缺乏不足存在矛盾;而且医院建筑具有大量的特殊功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与医院临床科室使用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疗功能区域的划分不慎重致使平面变更反复调整;建设中后期由于专业标段招标、设备采购不到位,使各专业衔接配合不到到位,严重影响工期;医疗设备和建筑设备之间预留不到位,从而多次翻工;不少医院对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建财务管理人力不足、业务能力不强,造成财力物力上造成了很大浪费,也致使在医疗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审计缺乏力度,特别是对原材料进货渠道及价格缺乏监督。
2 医院基础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
医院的基础建设是指医院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医院项目管理就必须十分熟悉建设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控制。项目建设流程不可以次序颠倒,但是可以合理交叉。医院工程的建设阶段可分为七个阶段,策划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考核考评阶段。在医院建筑中的上述阶段别要注意医疗流程、投资控制、设备系统繁多等的特点。
2.1规划设计
医院建筑设计涉及到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后勤等几大块系统流程,各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流程决定了使用的便捷性及合理性,因此在设计阶段医院管理层及临床使用者与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为设计者提供尽可能详实的关于医院的功能、布局的需求数据就十分必要。在设计沟通中除了常规的门急诊人次,床位规模外,还需要对医院未来规划与发展、建筑形式风格定位、设计内容与界面划分,如手术部、ICU的规模计划、大型医疗设备需求计划;从细节方面可以对每个房间插座、开关、信息点的具置、大小和数量的要求。通常建筑设计院只完成建筑、结构、给排水、强电、暖通等专业的设计,而专业设计院对专业性较强的弱电、内外装饰装修、绿化景观、洁净工程、气体工程等提供咨询、组织方案、设计的功能服务。整个过程必须和医院管理层及临床科室做到有效沟通,并且进行的是分层次、分系统、有规划的循序渐进的沟通。整个过程首先应由设计人员对参与设计的建设方介绍设计理念;随后由医院管理层及各科室负责人进行总体规划、门急诊、医技、住院等系统功能位置、规模与布局的讨论并予以明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后以科室为单位,设计人员和科室主任进行多次一对一的沟通确认。施工图设计阶段重点是房间的内部流程和点位,如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用房等,并在此阶段由专业设计人员为这些科室内部流程和点位的设置提供设计意见。在设计阶段循序渐进的功能调研是避免后期因布局调整而造成大规模返工的重要手段。
2.2招标采购和设备进场
医院基础建设工程在设计完成后主要是进行招标采购及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期间有多达数十家各类专业单位进行配合衔接施工,规划好这些专业、系统设备之间的招标、施工启动时间、范围与界面是医院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2.2.1编制医院建设招标采购计划
医院基建工程现一般采用招标咨询公司进行招标,但是其往往会因为招标咨询公司对医院项目流程不了解造成整个项目的招标采购迟缓、影响全局建设。所以在此阶段就必须根据医疗项目的特点认真梳理招标内容,编制医院建设项目招标采购计划。医院工程需要招标的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咨询服务、工程施工与安装、设备与材料三大类。除一般的建筑项目的招标内容外,医院建筑大致还包括综合布线、物流传输、净化工程、设备带、污水处理、射线防护、呼叫系统等专业系统,总计约有三十余项左右。招标采购计划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并形成计划文件,同时对交叉专业之间的界面和范围也需划分清楚,避免出现漏项或重复。确定招标项目数量和界面后,再经过专业系统论证来确定每项招标项目的时间节点,因为招标时间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工期。
2.2.2编制医院建设设备采购计划
医院建设工程包含了建筑和医疗的众多设备,其中建筑设备主要有电梯、锅炉、空调主机、发电机、高低压配电等;医疗设备如高压氧舱、CT、吊塔等。对于这些设备进场的时间节点也是必须要经过严密论证和安排,如果计划盲目就会对工程工期、资金造成重大损失。如医用设备带,在施工图设计后完成招标,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进场安排管线。实际上,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很多设备的建筑配套要求已经完成,可进行绝大部分的设备采购。从设计到竣工验收的两三年时间中,设备的订购和进场编制医院建设设备采购计划是完全有必要的。
2.3 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是医院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前期主要是根据功能设计规划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概算书来确定投资控制目标,并对医院建筑各系统功能进行资金限额。在医院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在招投标工作中实现价廉物优。并且要充分重视医院建设合同的签订,合同是医院与施工单位就项目建设合作所签订的规定双方的责、权、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性文书,它也是把控工程质量、工期、付款、结算、审计的重要依据。合同的规范与否可以有效约束双方行为并促进合作,避免引起不必要麻烦甚至造成经济的损失、工期的延误。对于工期长、专业多、调整变更大的医院建设工程必须坚持以合同为依据,结合实际完工量按实、按期支付的原则,并且对工程款的支付逐级审核,在建设完工审计前将工程款支付总额控制在总投资预算以内。
结束语
医院建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建筑工程,应确立设计、招标、资金管理等建设主线。要做好医院建设项目管理,在方案设计阶段要做好设计人员和医院管理层及临床科室的沟通,同时要论证编制设备及招投标计划表,最后严控项目资金资金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质量、进度、资金三大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医疗设备采购调研范文4
尊敬的院领导: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重。人们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康复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院现有的康复医疗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诊疗要求,不仅制约了我院康复医疗技术的发展,也给本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就医带来诸多不便。经科室认真调研,决定增设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及训练系统一台。
一、设备用途
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20多种不同运动的评估和训练模式,适用于康复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的评估和临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评估准确度,丰富患者的治疗手段,和是现代化康复科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二、经济效益评估
该设备采购价约为1200000元,单次收费45元,收费编码340200020、340200027、340200039,以每天使用15人/次计算,1333天即可收回成本。该设备回收周期较长,但等速力量测试系统为现代康复科必备系统,而且使用周期长达10年。
三、社会效益评估
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是高端的康复评定设备。配置该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科室形象,同时丰富我科康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水平。借此打造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康复科室,从而提高我院的综合实力,扩大我们医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患者的美誉度。
医疗设备采购调研范文5
采购部门作为职校使用财政拨款的最大输出口,其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职校良性运行的必要屏障。本文以内部审计为视角,研究了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职校采购工作,以期为职校相关采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采购管理;内部审计;职校
三年来,仅从政府公开招标评审专家审查投标人财务状况真实性,由原来审查投标人的财务报告到现在审查投标人的财务审计报告可以看出,职校内部审计要点之一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采购—资金支付”循环审计,加强对采购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审计。笔者以内部审计为视角,就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购管理办法进行研究,期望给职校采购同仁一些参考。
一、职校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
政府采购预算审批的特点要求学校提前一年准确而详尽地制定下一年度财务预算,并根据预算编制完整、详细的年度采购计划,这对职校来说操作难度较大。一方面职校采购的品种多,很多技术更新发展非常快,很难提前一年提供技术参数、金额等完全准确的采购计划。另一方面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间较短,经常出现资金的支出不明确、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化等问题。职校对资金是否合理科学地使用关注度不高,对政府采购项目科学认证、市场调研较少,存在重复申报、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批复资金严重不足或者富余等两极分化现象。
2.对实训耗材采购程度不够重视
随着世界技能大赛以及各类项目的国赛、省赛层出不穷,职校参赛热度有增无减,耗材的采购份额在职校采购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实训耗材采购的方式决定了耗材的品质,实训耗材供货时间的紧凑性影响了参赛选手的实操次数,间接影响参赛成绩,实训耗材采购所节约的资金可直接降低实训参赛成本。目前职校实训耗材采购还存在着耗材选购依据不充分、价格控制措施不到位、资质审验不严格、货物配送服务不满意等问题,成为降低实训耗材采购合理性、行业竞争不透明、资源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的根源。
3.采购人员专业性不强
采购工作在职校起步较晚,很多职校没有独立的采购部门或者采购部门成立较晚,采购管理人员往往都是兼职或临时调用,对人员专业素质考虑甚少,拥有专业采购技术和能力、熟悉法律法规、了解职校管理模式而且熟悉市场各种产品性能和价格等的现代采购人才非常紧缺,与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职校采购管理办法及监督工作的对策
1.规范职校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
以广东省为例,2014~2016年,财政部、粤财厅等频繁下发了各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职校采购应切合政策导向,及时修订本单位的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明确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采购方式适用的范围。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职校采购应以公开招标、网上竞价、电商直购等采购方式为主导;规范使用邀请招标方式、询价采购;对于需求时间急、采购预算达到公开招标采购限额标准的要灵活处理,尝试使用竞争性谈判和竞争性磋商;严格把关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需求,组织专家论证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2.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
2016年,教学设备采购预算金额达到50万以上需选用政府公开招标。招标文件中设备的技术参数成为关注的焦点,技术参数是投标人所投产品的参考依据,指向性的技术参数具有排他性,招标过程中容易受到投标人的质疑投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流标。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组织专业审核小组严格审核设备技术参数,以使用部门实际使用需求为落脚点,以确保采购不超预算为前提,以公允性为目标,着重审查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招标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无歧视性内容,招标评分标准的合理性,设备购买后的质保和维修情况等。通过严格的审核,使招标到的设备在购买价格、技术特点、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保障。
3.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贯穿采购、资金支付始终
依法依规合理采购,保证管理与服务公权力的正确行使,强化纪检监察审计贯彻采购流程、资金支付始终,从招标文件编写论证、采购结果公允性、合同条款的完整、公正性到资金支付程序的合法性,进行整个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如下图所示。招标文件论证审核内部审计事前审计公开招标中标结果确认招标公示结果公示事中审计签订合同备案验收资金支付校内邀请招标或询价采购5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事后审计图要审计是否按照事前确定的标准进行投标人的资格审查,防止投标人提供虚假资料。监督开评、评标、定标的程序合法性,从专家人数合理性、专业对口性,过程是否全程记录,是否有专家发表具有导向性的言论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审计人员功效,降低腐败滋生点。近年来,职校内部审计及上级监管部门对实训耗材采购风险防控意识增强,实训耗材的监管将成为采购领域惩防体系的重点之一。
4.提高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
职校采购管理工作要重视舆情导向,通过政府采购网站、学校网站做好采购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采购过程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
5.建立供应商诚信体系
建立职校供应商诚信体系,明确管理、准入、奖惩、淘汰等制度。严把供应商准入制度关,审查经营资质、年度审计报告、工作业绩、有无行贿记录证明等资料。与合格供应商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建立供应商诚信档案,管理过程中以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强化供应商诚信监控,提高供应商的廉洁、守法、自律意识,对刻意隐瞒不良记录、肆意妄为、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供应商,一经发现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允许参加学校项目采购投标工作。
6.加强采购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职校应注重采购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采购管理人员的专业采购技术和沟通协调能力。采购管理人员的能力影响着采购质量与效率、风险防控等诸多方面。可多走访同类院校,探讨采购管理经验,互相取长补短;组织采购人员参与采购管理系统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增强谈判、沟通等能力,掌握新型采购方式。
三、小结
强化职校采购管理制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切实做好职校采购工作。从内部审计视角下职校采购管理研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规范职校采购制度,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强化招标文件的论证审核工作;学校内部审计监督贯穿采购、资金支付始终;增强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建立供应商诚信体系;加强采购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作者:王增娣 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恩科,李帅帅,王凤等.医用耗材采购管理体系建立的探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
[2]邢昊昱.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探索[J].重庆医学,2016(12).
[3]沈慎涵.新形势下的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5(14).
[4]陆美莲.职校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3).
医疗设备采购调研范文6
【关键词】 医院 全成本 精细化管理
为了响应国家财政部对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国家出台了《新医院财务制度》,制度中明确提出了医院实施“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医院新财务制度的颁布对医院加强成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医院财务管理已逐渐规范,预算工作已开展,但预算执行能力仍较差,成本支出过多,难以对成本进行准确预算,医院要做好预算管理离不开对全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一、医院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新财务制度中所指的医院是公益性医院,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医院已逐渐实现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但由于医院改革起步晚,多数公益性医院在预算方面执行力度不够,成本管理工作仍不到位,没有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如下针对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1、医院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医院数量众多,有私立医院和公益性医院,私立医院多数由个人出资筹建,数量较少,而公益性医院最初由国家财政拨款扶持,数量较多,其行业竞争优势较大。公益性医院在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上优势更加明显。这些先天优势容易使医院缺乏管理意识。虽然改革后财政拨款大幅降低,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且推行预算管理,但预算管理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超预算的资金支出现象频发。成本支出并不能很好地按预算要求执行,在支出上往往不顾及效益而盲目增加医疗成本、增加医疗设备,造成不必要费用支出,部分医疗设备的闲置,加大了医院成本管理的难度。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手段
目前,医院成本支出主要是事后核算,医院各科室在支出产生后将发票报于医院财务部门,科室与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成本支出信息沟通,财务部门主要发挥会计核算功能,在成本支出监督方面作用甚微,难以对各科室每月成本支出进行准确预算,而各科室在支出方面较为随意,计划性不强,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即使制定了成本支出计划,成本支出超支问题时有发生,使医院难以达到资金预算的要求。
3、成本管理片面化
医院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一样,医院对效益的关注度较高,而往往容易忽视成本支出方面的管理。效益与成本不协调是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医院过度关注效益忽视成本管理,不仅造成大量的资金支出,而且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在成本管理方面只注重成本结果而对过程缺乏管理,对超支问题无法寻求原因,对成本变动细节了解不深,对医疗设备财务环节管理不严,容易引起医院医疗设备得不到应有的配置和使用,甚至会导致医院内部利益纠纷,严重影响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
二、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从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可知,医院成本管理缺乏整体协调性,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意识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全成本管理意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医院领导应结合新医院财务制度,注重成本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加深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由财务部门起草制定有关财务规章,在经验管理基础上逐渐向科学管理转变,组织财务有关人员通过外出培训学习全成本管理知识,了解精细化管理流程,通过案例加深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以科室试点的方式将精细化管理运用于成本控制方面。此外,医院各科室外出培训学习人员应做好笔记工作,加强与科室其他人员交流,达到科室全员了解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此外,医院应加大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册或宣传栏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在宣传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内容,以简洁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医院每位工作人员。
2、落实责任,注重分工
医院应结合自身发展和部门特点,整合医院现有财务资源,加强经管科、财务科与各职能科室间的协调性。在具体分工上,医院应将全成本管理目标进行细分,落实各科室职责。月初医院领导主持召开成本管理会议,确定各科室资金需求情况,财务科汇总各科室资金需求情况,制定成本支出计划,汇报各科室上月成本支出执行情况。财务科不仅对医院成本进行核算,编制年度经费预决算,还应发挥医院领导赋予的成本支出监督职责的作用。而经管科负责物价管理、工作量、满意度考评等工作,从而达到各科室分工明确、对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3、继续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医院在原有成本管理制度基础上应适时制定新的成本制度,在制定制度上,应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以“核定收支、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为原则,灵活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针对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能力不强的问题,医院应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是责任归属未落实还是由于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尚不健全造成。资金预算工作并不只是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更需要医院全员的参与,在医院领导重视资金预算工作前提下,医院应每月定期召开资金预算例会,由医院各部门负责人参与,财务部门根据各科室上报的资金预算情况预计成本支出和收入基础上编制资金预算,应将资金预算内容及时反馈到医院各个科室,并由医院各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此外,应加强资金预算监督考核制度的建设,预算执行弱很大程度与监督考核不严格有关,医院财务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医院各科室资金支出情况进行检查,并在资金预算例会上通报资金预算差异较大的科室,实行年度均分考核制,每月对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打分,于年度依据测算均分对差异较大的科室扣减相关比例的奖金,督促各科室严格执行。
4、加强成本管理监督
医院结合现状建立全成本管理制度后,在制定执行过程中离不开相关的监督活动,在医院执行制度过程中不仅应加强硬性的外部约束,而且更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督将制度转变为医院成员共同认可的医院文化,让医院人员自觉遵守制度。医院领导应成立监督组,监督组对院长负责,具有对医院全面检查的权利,对医院成本进行实时监控,不定期对医院各科室成本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科室采购记录,对存在严重成本超支的科室应通报相关责任人,检查结果通过宣传栏及时公布,增强信息的透明性,同时利于督促科室管理者加强本科室成本管理。
5、加强成本过程管理
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现有医疗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每年医院医疗设备、药品、高值卫生耗材支出金额巨大。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药品和高值卫生耗材采购成本管理,经管科对各科室所需的医疗设备、药品和高值卫生耗材市场价格进行调研,财务科结合经管科提供的物价资料与采购人员的采购明细支出进行核对,确保数量、金额的一致性,存在较大差异应分析原因,若人为因素造成则应及时上报有关医院领导,追究个人责任。
6、实现成本管理、经营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效统一
医院财务部门为经营部门提供所需的资金,在成本管理上,实现院长负责制,由财务部门牵头,形成贯穿医院各个环节的成本核算体系,同时要做好成本核算相关基础工作,做好医院设备采购工作的审计与监督,控制物资费用,健全物资定额管理。规范而有效的成本管理工作为医院经营管理打好了基础,医院应该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款项回收的力度,继续推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和科学化,不断提高医学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而绩效管理是加强成本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坚实后盾,通过将成本纳入绩效管理范围内可以加强财务部门与经营部门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从而真正实现从不同部门、不同环节实现全成本细化管理,因此实现成本管理、经营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效统一可以推动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
三、结语
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既是调整也是机遇。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医院领导要转变思想,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沟通与交流,加强成本细节管理,落实有关责任,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从而推动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