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资源调查

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1

一、调查对象

(一)劳动力资源调查

1、具有本区户口(包含农业户口)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2、在本区居住和就业的外来劳动力,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

(二)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

园区内已投产的企业。

二、调查内容

(一)劳动力资源调查:

1、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身份证号码、就业失业证号码等。

2、个人就业状态: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失业、退休等。

3、就业情况:单位经济类型、工种、就业形式、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等。

4、失业情况:就业愿望、培训愿望等。

5、其他情况:在劳动年龄内的在校学生、服役、服刑人员不列入为就业或失业人口统计,请在其就业方式中分别注明:在校学生、服役、服刑。

(二)园区企业调查:

1、用工情况:所属行业、在职人数、性别分布、岗位分布、服务时间等。

2、缺工情况:需招人数、年龄要求、工资标准等。

三、调查方式

各管理处、社区居委会和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采取一户一表上门入户方式进行劳动力资源和园区企业用工调查。

四、调查时间

年9月26—11月15日完成调查输机工作,12月15日前开展调查汇总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区民生局、区社会发展局、区社区管理局、区经贸科技发改局、区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区统计局要充分重视这项基础性调查工作,加强领导,抓好落实,要确立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做好对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工作人员培训和督导工作,确保调查质量。

(2)动态管理。各管理处、社区和创业园劳动保障事务所(站)要以江西省信息网络为统一的运用工具,将其调查信息逐项录入江西就业信息网,实行动态管理。

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2

1、全镇各村(社区)设立一名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由镇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有关招聘专职管理员的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取,下派各村(社区)工作。

2、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实行劳动合同制,由各行政村(社区)负责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试用期六个月)。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的行政管理由所在村(社区)负责。各村(社区)对招聘录用的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需调整的,应报镇有关部门同意后重新招考录用。

3、镇劳动保障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日常业务管理,并指定专人管理。

二、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工作职责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

2、负责本村(社区)内劳动力资源数据采集和管理工作;

3、负责采集、传递就业岗位信息,并对辖区内的求职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4、组织协调开展辖区内的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

5、协助做好辖区内各类企业、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及相应数据的采集工作;

6、协助做好劳动保障部门、镇人民政府布置的其他劳动保障工作。

7、积极完成所在村(社区)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重点工作

村(社区)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应按照工作职责,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1、资源调查。对辖区内劳动力资源逐人进行调查登记,掌握就业、失业、社会保险等动态数据,及时输入信息库,并建立台帐。

2、职业介绍。多渠道、多形式开发采集就业岗位尤其是解决重点困难人员就业。帮助被征地农民、纯农户、“4045”大龄人员就业。

3、就业培训。重点抓好青壮年农民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不断提高培训就业率。

4、社会保险。调查掌握辖区内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情况,督促企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保。掌握辖区内居民享受各类保障情况,及时申报新增、减少情况。

5、劳动争议调解。及时调解企业各类劳动争议,依法维护职工、企业合法权益,耐心细致做好接待工作。

6、政策宣传。认真学习并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和促进就业等政策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发掘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的特色和亮点,相关信息及时上报。

四、制度管理

1、落实业务培训制度。自觉加强政治、政策业务和工作技能的学习,积极参加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计算机操作等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2、落实台帐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失业人员登记、岗位采集、就业推荐、培训登记、参保登记、来信来访等工作台帐,台帐记录必须做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并与计算机数据库信息保持一致。

3、落实数据统计制度。及时、正确做好就业与失业情况的统计与报表工作,并按时上报镇劳动保障所。数据统计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及时维护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确保录入信息的项目完整、信息真实、数据准确,实时反映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情况。

五、考核办法

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3

一、“早”字当先,谋篇布局

一是创新实施“123”就业工程。逐步搭建一个市、县、乡三级培训就业信息网,从2014年开始,用2年时间培养和评选1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头人、1000名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头人,建立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等3个信息库。

二是及时部署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及时研究并代拟出台了《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村级劳动保障基础工作、加强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强化村级劳动保障平台管理以及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855个行政村、44个社区完成挂牌工作,落实人员334名,投入经费近100万元。

三是主动担当脱贫一线标兵。制定《百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百千万”结对帮扶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100个机构(市、县、乡三级)1000名干部结对帮扶10000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2016年,市、县、乡三级148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336名干部积极投身结对帮扶工作,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4024人,自主创业296人。

二、“建”字引领,真抓实干

一是建成五级联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在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已实现区、市、县、乡镇四级联网互通的基础上,加速向村级覆盖。2016年初,为全市基层就业服务人员配备了无线联网的平板电脑,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成为群众“足不出户,职位上门”的流动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在农村搭起“永不落幕的招聘会”。2014年至2016年,百色就业网累计点击访问量超过320万次,帮助实现转移就业16万人次。

二是建档培养“双千”带头人。自2014年实施“双千”引领工程以来,共建档培养就业带头人2083人、创业带头人2287人,评选认定并表彰就业带头人1460人、创业带头人1597人。通过开展“双千”评选表彰,树立就业创业先进典型,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建立健全3个信息库。从2014年开始,举全市之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共完成农村劳动力入户调查199.4万人,完成率100%。先后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返乡创业农民工人员信息库和创业项目数据库,为各级领导决策和有的放矢开展劳务输出、扶持创业、技能培训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

四是建设农民工创业平台。打造“4+2”园区模式(即以右江河谷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四县区为核心,以靖西、德保两县为腹地)的综合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搭建农民工创业就业平台。截至2016年底,共引进45家企业进驻农民工创业园,带动1.16万人实现就业。同时,以孵化基地建设为抓手,审核认定了市本级、右江区等10个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等创办的140家企业(团体)入驻创业,带动就业563人。

三、“准”字为宗,力求精准

一是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调查精准。精准调查贫困人口信息,建档立册。2016年全市贫困人口68.16万人,其中劳动力38.39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6.32%。男性21.54万人,女性16.85万人;外出务工共17.26万人,区内务工8.4万人,区外务工8.86万人。

二是培训就业组织精准。通过精准识别,2016年全市共开展农民工群体职业技能培训378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44人。同时,重点抓好“两后生”职业培训,组织12个县(市、区)与广西交通技师学院等9所技工院校开展结对帮扶,帮助715名贫困学生到技工学院或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职业培训,确保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

三是对口帮扶实施精准。主动对接做好深圳对口帮扶百色市劳务协作工作,通过精确调查及时掌握全市贫困劳动力“四个底数”,即:贫困劳动力总数、有赴深就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劳动力人数、已在深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人数、贫困家庭应届中职(中技)毕业生和未继续升学初中、高中毕业生人数。在此基础上,按照“三来三往”撮合对接机制,通过对求职贫困劳动力的“求职清单”和深圳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供给清单”进行系统比对,做到人岗匹配的无缝对接,确保劳务协作精准到人到岗。2017年2月7日,成功举办了深圳对口帮扶百色劳务协作首场招聘会,成功组织第一批共194名贫困劳动力赴深实现精准就业。3月18日,利用广西高校毕业生春季“双选会”时机,与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设立专区开展百色市2017年农村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精准就业专场招聘活动。进场参加“双选会”的百色高校应届毕业生共51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1081人。共有183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4180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16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148人。

四、“好”字检验,确保成效

一是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好。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创业热情。2016年,全市累计设立担保基金5948.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62笔,发放贷款总额17407.2万元,财政贴息1251.36万元。扶持自主创业2367人,其中女性1149人,带动吸纳就业1051人。

二是就业服务活动效果好。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一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多渠道为贫困群体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合作平台。2017年一季度,全市共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43场,进场招聘企业443家,提供就业岗位17431个,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共9936人进场应聘,其中,登记求职3208人,达成就业意向2222人,成功输送469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是真情帮扶农民工氛围好。2017年初,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展“精准扶贫满关爱,回家路上暖人心”为主题的送在粤务工百色籍贫困劳动力返乡过年活动。通过精准识别,充分宣传发动,成功组织600名百色籍在粤务工贫困劳动力乘坐“爱心专列”返乡过年,让贫困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家乡的温暖,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关爱贫困人员的良好氛围。

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4

关键词:贵州;中药;爵床;资源调查

基金项目:贵州省市科技合作项目(省市科合(2015)29号)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40

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Nees)是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小青草、野万年青、六角英、节节寒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曾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为一年生匍匐草本。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疟疾、痢疾、肠炎、乳糜尿、肝硬化腹水、肾盂肾炎和小儿疳积等病症。外用还可治疗痈疮疖肿、跌打损伤。常生于矿野草地及路旁阴湿处,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南部各省。贵州是野生爵床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因此进行爵床野生资源调查、野生抚育、驯化栽培技术研究,对保护爵床野生资源,促进爵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野生爵床的调查地区

贵州各地均有野生爵床分布,遵义市农科院中药所爵床课题组于2016年1~12月份对贵州省内各地区的爵床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爵床的生物学特征特性以及生长生活的环境等结果制定此次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爵床野生资源的地区包括遵义市、毕节市、黔东南等地区,重点调查遵义的各县(市、区)乡村。因各地药农长期大量采挖和农村农药的大量使用,使生态环境遭破坏,导致野生爵床大量减少,部分地方几乎灭绝。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在实地调查之前,向当地药材公司、地方中草药医生、当地药农等相关人员了解当地爵床(小青草)生长环境及使用情况、部分农户的种植、产销情况等。观察各地区的野生爵床形态特征,即茎、叶及花的颜色;记录该地区爵床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及爵床的生长势等,收集各地爵床样品进行拍照保存。

3 爵床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和建议

3.1爵床N植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全省各地均有爵床的野生资源,但只有在遵义市汇川区永乐镇民群村有爵床的人工种植,该地方环境条件非常适应爵床的生长。据当地药农介绍,以前此地方野生爵床随处可见,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除草剂,田边地角、旷野草地和路旁的野生爵床均大量减少,目前只在林边路旁可见少量野生爵床。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户开始进行少量的种植。

3.2种植区种内变异

据文献记载,贵州各地均有野生爵床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300~2800米的林边、路旁、田边地角等阴湿地。通过调查发现:在新蒲新区永乐镇农户种植少量爵床,通过采收野生爵床获得爵床种子,采用直播和育苗进行驯化种植,结果发现,大田内的爵床有发生自然变异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穗状花絮细长,叶片对生;卵形、长椭圆形,全缘,先端尖,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短柔毛;叶柄长5~10毫米。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长约2~4厘米;花小,萼片5,线状披针形,边缘呈白色薄膜状。其余特征与普通爵床无变化。抗性较好,不易早衰。此变异株生育期偏晚,采收期延迟。

3.3爵床品种选育工作情况

爵床多为野生,目前品种选育工作较为薄弱,从未有爵床资源品种选育的报道。2015年,贵州遵义农科院中药所开始进行爵床野生抚育技术研究,探索爵床的特征特性、生长环境及栽培技术,为今后中草药爵床的品种选育工作及高产栽培打下基础。

3.4现有野生资源亟待保护,确保爵床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野生爵床生长在林边路旁、田边地角的阴湿地方,但野生爵床资源的任意采挖十分严重,加上农村劳动力减少,耕作时大量使用除草剂,导致野生爵床所存数量极少。在走访过程中,调查到的野生爵床资源,多地呈零星分布,少的地方也不过几株,甚至连原来成片生长爵床的地方,现在几乎灭绝。

近年来,随着爵床中医药的开发力度加大,药材需求量增加,价格也不断攀升。国内从事爵床加工、提取的生产企业所有原料均来自野生资源,无序采挖加快了“资源枯竭”速度,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2016年贵州良剂药业需求量约为150吨,贵州本地爵床的产量约为40吨,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贵州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爵床的生长,野生种质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为保护爵床野生种质资源,确保爵床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爵床高质、高产、稳产栽培,需要注意维护适合于爵床的生态环境,并采用先进技术检测爵床的成分,建立相应的种质库,同时建立科学育种栽培以及爵床繁殖各环节的管理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1]黄敏,何顺志.贵州单子叶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Ⅰ[J].贵州科学,2005(04).

[2]王旭,何顺志,徐文芬,施慧.贵州平坝县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贵州科学,2016,(06).

[3]刘守金,王德群,方成武,李良生,王金品.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03).

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5

针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民权县劳动局紧紧围绕“三大”实践活动,按照培训、安置、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以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载体,搭建创业平台,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成果,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程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今年该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067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41人。县劳动局先后被国家劳动保障部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被国家、省、市授予“劳务输出基地县”、“河南省优秀就业培训中心”、“劳务输出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务实创新 提升服务水平

民权县劳动局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健全制度,加强网络建设,严格规范管理,率先在全市实现了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由劳动保障局垂直管理,全县18个乡镇和街道按标准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工作站,在条件较好的村设立村级就业服务工作站,配备专门的就业服务信息员,专门从事劳动力资源调查、人员录入、信息、培训组织、就业援助等工作,形成了一个覆盖到位、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群众欢迎的基层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网络,使城乡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快捷有效的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

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市建成首家县级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有创业意向和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553笔,共发放贷款金额772万元,419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并带动了1200余人成功就业。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春风援助”行动。分别在火车站、汽车站及各乡镇劳动保障所设立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窗口,免费提供信息咨询、预定车票、包车服务。

多措并举 扩大就业规模

针对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劳动局通过优化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建设、发展民营经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优先安置失业人员。目前,民权县共新办民营企业120家,创办个体工商户4356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8660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税费减免,鼓励企业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大力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去年,累计为企业和失业人员减免各种税费31万元。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安置失业人员,出现了少数典型带动大批劳动力的新局面,全县返乡人员共创办企业67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劳动力5880名。

搭建平台 发挥各项职能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该局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通过召开大型城乡统筹就业现场招聘会和开展“就业直通车”进社区、下农村等活动,为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搭建平台。

他们还充分发挥政策宣传职能,在每个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开辟户外宣传橱窗,制作展版,抽出专人逐村、逐户上门发放宣传资料,设立流动咨询点,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台帐、下岗失业人员和劳务输出台帐等,并全部实行微机化、动态化管理。

为了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各基层站(所)深入村组、城市居民家庭,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按时参加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6425人。

另外,劳动局还充分发挥其组织输出职能。根据劳动力供需情况,帮助农村劳动力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务工地,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登记造册,录入微机,实行动态化管理。规范和净化劳动力市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黑中介,打击黑劳务,维护了劳动保障部门劳务输出主渠道的地位。

夯实基础 推动统筹就业

为确保城乡劳动力规模有序流动,促进农民增收,民权县劳动局以“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和农村低保户“一户一岗”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程。开展分户调查,要求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进行入户调查,全面掌握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零就业家庭的基本情况,为促进“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奠定了基础。

劳动力资源调查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以人为本,加强机构、制度、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把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成设施完备、制度健全、职责明确、运作高效、服务到位、覆盖城乡的工作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

12月底,全县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全部配齐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力争县乡镇村级建站率达到90%(2010年达到100%),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体系。

三、乡镇村劳动保障所(站)建设标准

(一)机构设置

统一冠名为依兰县××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劳动保障工作站。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工作站隶属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领导,接受县劳动保障部门业务指导。

(二)工作职责

乡镇村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主要工作职责: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应承担乡镇、村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的基础统计、信息查询、政策宣传咨询、用工求职登记等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和数据库,全面了解掌握有转移愿望和已经外出务工人员的基础情况,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动态管理、培训、转移、维权等工作,积极开展乡(镇)、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各项就业援助工作。

(三)人员配备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由副乡镇长担任,配备1名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村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由村会计担任。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名单、联系电话需报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四)工作制度

由县就业局帮助建立完善乡镇村劳动保障所(站)工作职责、服务项目、服务规范、工作流程、工作台帐、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并对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逐步实现乡(镇)村劳动保障所(站)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五)办公场所

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村劳动保障工作站要有一定面积的固定公共服务场所,配备办公桌椅、1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电话等。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窗口有服务柜台,有政策宣传栏、信息公告栏。有条件的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要与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就业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实现网络连接,纳入全市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管理。

(六)资金渠道

按照省人保厅文件要求,村兼职工作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由再就业资金解决;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网络建设费由再就业资金解决。

四、推进步骤

(一)准备阶段

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财政局副局长、县劳动就业局局长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劳动就业局,抽调专人负责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推进工作。

(二)实施阶段

按照工作目标及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好乡镇和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工作。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组织实施对乡镇和村级兼职工作人员的配备考核和培训工作,并将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实施情况在每月25日上报市就业管理局。完善现有的工作设施和办公设备。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在原有的基础条件下,提高软硬件的建设标准,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正式挂牌并开展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

对照方案要求,对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并于12月10日前形成数字准确、客观真实的自检自查报告上报市就业管理局。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是事关加快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要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按时完成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