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1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日益突显的诚信问题,加强诚信教育势在必行。诚信教育在我国高校极少作为独立课堂教学活动,本文在深入调研大学生诚信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课程设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 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25-02
当前社会诚信问题日益突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整体社会诚信具有重要作用。推进高校诚信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诚信知识,提高分析辨识能力,同时也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从设计原则、课程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设计一套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一、课程设计原则
诚信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不同,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在诚信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要注重以下原则:
1.要与日常生活相契合。把相对枯燥的诚信理论和学生熟悉的日常事例相结合,使其变得浅显、明白、生动、活泼。现今所倡导的诚信理论大多是前人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很多理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生活智慧,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比如,“锋火戏诸侯”、“商鞅立木取信”等历史典故都是诚信教育的生动案例。可见,诚信课程有着天然的条件与实际相结合,使这些理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大学生心灵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2.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诚信实践的主体。诚信课程只有符合教育对象的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接受认同,才能奏效。笔者经调查发现97%的在校大学生都有诚信价值取向,只是受具体情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象。可见每个学生心中都埋着诚信的种子。因此,在诚信道德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思考,自我教育,把外在的教育目标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从而深化诚信课堂教育的实际效果。
3.要结合法律教育。诚信与法律相结合是现代诚信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38.5%的在校大学生把诚信划入道德范畴,并未认识它的法律内涵;59.9%的在校大学生不了解基础法律知识,这暴露出高等教育中法律教育的不足和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的缺陷。因此,将诚信理论教育与法律教育相合,可以在大学生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
4.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是人格失衡的表现。大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诚信理论知识,但面对具体情境时,尚不稳定的诚信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使心理的天平向诚信的对立面倾斜,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可能导致诚信价值观的动摇和分裂。对诚信价值的心理体验是形成诚信人格的必经环节,只有将诚信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稳定的诚信心理品格,才能巩固他们对诚信价值的认同和信仰。
5.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读书,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其中做人是第一步。诚信理论教育看似与专业课不相关,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诚信理论教育同时,适度引用一些专业课理论,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诚信原则无处不在的道理,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诚信原则来指导实践。比如,市场营销学中所讲市场交换最基本的剂是诚信;法律课中很多现行法律法规,如《合同法》、《民法》对公民诚实守信都有论述,诚信是一个国家政策法律良性运行的保证;经济学中诚信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诚信是市场经济下的理性选择;在会计学中,诚信原则更是一切技术操作的基础。
二、课程章节及教学目标设计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独立开设诚信教育课的条件,因此最符合实际的作法是在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中单独设置诚信理论教育的章节。章节设计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诚信知识、诚信理念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从而达成即定教学目标,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本研究设计的诚信理论教育方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课中的独立章节讲授,共计三大章节、10~12课时。第一章从认知开始,定名为“认知诚信”。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学生认同诚信观念,但被问及诚信概念时却很少能准确作答。本章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诚信思想的起源,真正认知诚信二字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新时代诚信的要求,从而建立关于诚信的整体概念。第二章在认识的基础上进入理解与感悟环节,定名为“领悟诚信”,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诚信的美好,分析诚信的困惑,澄清自身的诚信价值取向,从而坚定诚信信念,做出正确的诚信抉择。第三章进入实践环节,定名为“践行诚信”,教学目标是讲述信用社会基本的信用规则和信用常识,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体验诚信原则,辨识诚信对象,掌握理性诚信。
三、课程内容设计
结合课程章节和教学目标,笔者将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如下:
1.第一章认知诚信分为三节,分别是中国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新时代的诚信。中国传统诚信系统地总结从古至今我国诚信思想的发展以及这一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的诚信主要介绍诚信在西方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轨迹,以及西方国家诚信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新时代的诚信就是结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诚信的丰富内涵、诚信对于人们的重大意义,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原则、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体系,以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总体要求等。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和新时代的诚信各有侧重、密不可分。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是新时代诚信的基础,新时代的诚信在此基础之上得以构建和发展,其内容紧密连接前两者又密切联系时代特征与需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诚信课堂教学中,对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要突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对新时代的诚信则要突出继承和发展,体现时代特色。
2.第二章领悟诚信包括诚信“美德袋”、诚信困惑及解析、诚信价值澄清三节。每一节都以富于内涵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第一节诚信“美德袋”以“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引入,从中外历史和当近社会中精选出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或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加入“美德袋”,每一个故事都要各有侧重,与相应理论和思想挂钩。并以此唤起学生关于诚信的温馨记忆,课堂中专门安排一个时间段,让学生来讲述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分析和领悟,一次次的循环加深,最终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诚信导向。第二节诚信困惑及解析,以“康德买菜记”为引子,设置关于诚信原则和行为的两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和情境进行讨论,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中培养他们的诚信判断力和推理力,从而达到提高诚信意识的目的。第三节诚信价值澄清首先通过价值观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减少价值混乱和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这一节最重点的部分是老师帮助学生剖析诚信困惑的根源,指导学生处理价值冲突和选择的技巧,使学生澄清自己的诚信价值观和诚信抉择能力。
3.第三章践行诚信章节内容可分为信用社会、诚信情境模拟、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第一节信用社会,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诚信内涵和辨识了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信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信用既是一种资格又是一种权利,同时还是一种财产,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实例讲授信用的存在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社会信用知识,比如信用卡消费、汽车住房信用消费、信用评估、征信体系等。第二节诚信情景模拟,是在即定规则下,以分组对抗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某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人人冲突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我们设计了“囚徒困境”、“红黑博弈”、“诚信缺失”等一系列模拟场景,让学生们可以充分体验。或可引入沙盘模拟,诚信原则在沙盘模拟课程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可用于让相关专业的学生真实体会诚信的重要性。第三节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我们认为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大学生已具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步入社会的实际生活能力。因此,在这一节我们要系统分析目前社会上种种失信现象,如学术领域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论文剽窃”,经济领域的“经济大省不做诚信矮子”,生活领域的“三鹿奶粉事件”等,不回避社会阴暗面,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缺失的危害,增强辨识诚信对象的能力。让学生拥有理性的诚信,在坚定诚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白如何行使诚信的权力。在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为巩固教学成果,要让学生们自己反思日常行为和学习心理,发表诚信感言。感言旨在了解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检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适用教学方法
全部三章九节分别侧重“知、情、意、行”,因此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1.认知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知”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灌输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案例教学法、典型事例教学法等。在本章节的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灌输教育法,可以综合使用理论讲解、事例分析、数据论证、古训论事等方法,方可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2.领悟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情”和“意”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形象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感染教育法、对比教育法、讨论教育法、冲突缓解法、心理咨询法等。在本章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表现为多种
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情境教育法和讨论教育法的运用会给课堂增加更多的色彩,但同时也对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知识、敏锐的判断力和较强的说服力,方能自圆其说,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3.践行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行”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是灌输教育法、管理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引导教育法、讨论教育法、预防教育法、激励教育法等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践教育和引导教育法,因为要注重诚信的“行”的引导,唯有让学生亲身体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章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倡导学生自主诚信意识的觉醒和巩固,以达到诚信理论教育的目标。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一种教育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蕴涵众多具体教育方法的运用。诚信课堂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很难精确分开进行,这就更加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秉承统一的教育理念,注意多种方法的交叉综合运用,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连贯和衔接,在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恰当交替和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2]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1).
[3]管宪平.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宋廷敏.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几个环节[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3).
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安全教育;教学设计;实践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为了适应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的需求,在大学期间开设安全教育课程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常态。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的基本认识,已经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和处理事物的基本观念。但是由于青年自身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尚不成熟,在自我保护和人际交往中存在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因此,努力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和安全意识已经成为遏制危险事件发生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此,以大学生安全教育通用课本《我的平安我做主———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为依据,选取了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章节,设计了本课节内容,以探寻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方式及合理手段。
一、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节选取的内容来自于《我的平安我做主———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第一章的第一小节,主要内容为:宽容,为我们搭起守法的长城。全书第一章精心安排了法律法规的相关专题,内容设置充分体现了法制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一小节围绕坚守法律的道德基础展开,有意识地回避了法律规章制度强制性和严肃性的特征,从细腻的内心入手,将“宽容”品质视为守法的重要屏障,努力通过打开温暖的“宽容”之门来关闭冷酷的“犯法”之门。
(二)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大一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和生长环境的差异,80和90后的大学生呈现出了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自主意识强、探索能力强等特点。因而在教学中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让学生理解“宽容”对于守法的重要性,明确守法的根本是“宽容”;2、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培养“宽容”品德,为守法铸就坚固屏障。
(二)难点。1、如何将“宽容”品德形成的重要性从道德层次提升为法律层次,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缺乏宽容不仅仅是个人良好品德的缺失,严重时更可能冲破道德底线,受到法律的制裁;2、如何将对“宽容”品德的理解由理论层次转化为实践层次,让学生真正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影像播报现主题。1、教师引言:同学们,大家好!众所周知,法律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准则,是维护道德底线的最后屏障。2、教师提问:在大家的印象中,触犯法律框架的罪犯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同时展示法院庭审和犯罪分子带手铐的图片,请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3、教师提问: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发现:在大家的印象中,触犯法律的罪犯大多是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坏人,而我们自认自己应该都是善良的普通人,那么触犯法律是否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呢?4、教师引言: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和视频,让我们通过活生生的事实看看触犯法律是否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播放早前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遭受审判的图片,同时解说其残害室友终受法律制裁的真实案例;播放近期复旦大学学生黄洋疑似被室友毒死的新闻视频,通过年轻生命陨落的残酷现实,引导学生警醒)5、教师提问:既然生活琐事也可能引发犯法行为,面对每天都无法回避的日常琐事,我们大家是不是只能在心惊胆颤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呢?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法宝”能够帮助我们约束和保护自我呢?6、教师总结:上面的案例中,如果马加爵和复旦疑似毒害室友的林某能够心胸开阔、宽厚容忍与被害同学的误会和隔阂,也许悲剧不会上演。可见,守法的根本是“宽容”。
(二)拆字释义解内涵。1、教师引言:同学们,既然“宽容”的品德是我们遵守法纪的根本,“宽容”品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道德层面,上升为不可亵渎的法律层面。2、教师提问:请大家认真思考:您能描述出“宽容”的真正内涵吗?(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讨论。)3、游戏布置:什么是宽容呢?请同学们先玩个“拆字释义”的游戏,看看谁对宽容的理解最准确,最有创意。4、教师总结:综合大家的观点,“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宽”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存。“容”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可以。5、教师讲解:宽容的内涵:宽容,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
(三)鲜活事例证因由。1、教师提问: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了解了“宽容”的基本内涵,但是,为什么“宽容”对于守法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请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讨论。)2、实验布置:通过“墨水实验”和“空间实验”,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体会“宽容”品德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宽容”对于守法发挥的重要作用做铺垫。3、教师提问: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获得什么启示,理解为什么“宽容”对于守法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4、教师总结:如果以实验中的不同容器和空间喻心胸,宽容的心胸受到生活琐事烦扰的影响较小,即使无法避免受到影响,在面对问题时也往往能从理性出发,寻求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下面,让我们一同看看“宽容”的重要性,看看为什么守法的根本是“宽容”?5、教师讲解:“宽容”的重要性。
(四)自主测试明水平。1、教师引言:同学们,既然宽容这么重要。那么你认为自己够宽容么?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宽容度的心理测试题目,大家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完成,测试的结果只有你自己知道,先来认识下自己。(指导学生完成心理测试)。2、出示资料:向学生发放心理测试题目,自主测试自身宽容度,并对照结果分析自身。
(五)集思广益献计策。1、教师引言:刚才我注意到:有的同学完成测试后,悄悄地低下了自己的头,看来测试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我相信大家都是追求进步的好学生,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宽容力呢?2、教师引言:下面,我们听听名人的“宽容”小故事,看看你能不能获得什么启示?讲解故事:李斯特义收学员,试飞员和机械师。3、教师引言: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许多宽容的人呢?下面就让我们用投票的方式,选出我们班的“宽容天使”。我们将根据票数的高低,评选出3位“宽容天使”。(组织同学投票并统计结果)并请各位“新鲜出炉”的“宽容天使”和大家分享下与同学融洽相处的心得体会!4、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名人故事和身边实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如何在行动中提高自己的宽容力呢?有没有同学能够帮助大家总结一下?(鼓励大家踊跃发言)。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总结,我们发现,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我们的宽容力。5、教师讲解:如何提高宽容度,铸就守法屏障。
(六)总结收获表决心。1、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和深化了“宽容”的内涵,分析和归纳了“宽容”的重要性,并且总结和实践了提高“宽容力”的方法。2、布置作业:请大家利用下课前的五分钟,用三个词写下你最讨厌的一个人在你心目当中的印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请你用宽容的心态重新审视这个讨厌对象,努力发现他的优点。一个月后,再用三个词写下他在你心目当中的印象。一个月后,请将前后两次描述印象的词语对比并将你的感悟记录下来。3、教师引言:最后,让我们在美好的音乐声中,将之前实验中因为滴入墨水而变色的小杯中的水倒掉,以这种形式向狭隘的心胸告别,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都努力成为一个宽容的人。(播放“爱的奉献”音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教学总结
教学中尝试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注重师生的情感和思想交流,按照课程设计思路,整体完成了课程设定的教学内容,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虽然课程设计中努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问题牵引带动学生主观思考,试图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无法完全摆脱对教师个体引导的依赖,对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没有做出有效改善。在今后教学中,应努力探索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高自主设疑和解疑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志伟.大学生安全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特殊艺术设计教育 听障 理论教学
多年以来在教育界形成了不成文的看法,即残疾学生的中高等教育要以技能教育为主,尤其是听障学生,在学业上存在明显困难,特别是在阅读和逻辑领域,成绩滞后于同年龄段的健听儿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差距会更加明显。国外研究表明,约有30%的学生离开聋校时还是功能性文盲①,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艺术教育对听障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技能教育上就不难理解了。这个教学方向虽然是合理的,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勿使“重技能”演变成“唯技能”,在培养应用型听障残疾人才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陶冶,定位在培养残疾人高等艺术教育创作和技能复合型人才。
一、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概念
对于残疾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文化素质,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主要来自设计理论课程。理论研究是关乎一门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侧重于冷静、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学科历史发展、成果和现象,设计理论课程对于拓宽本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提高审美和创造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言之,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就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领域的规律和原理的课程,它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美学等。在残疾人(听障)高等艺术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三大课程群(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理论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中,设计理论课程处于归纳和指导的地位,承上启下,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绘画和基础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提升,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设计理论又可以作为导入理论。使学生建立起设计发展文脉的理念,在艺术发展史上的每个经典作品的背后,都体现了当时的设计思想,设计理论犹如穿珍珠的丝绳,不仅将本学科的实践历史和创新原则流畅地整合起来,而且通过对概念和思想的阐述,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今后学生能够继续在本专业内的发展、自我提高、学会自己去淘洗和穿缀知识的“珍珠”而奠定基础,换言之,这也是专业后劲的培养。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积极寻找方法,即使是脚踏荆棘,也要开拓出一条芳香满径的路来。
二、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学生的设计理论教学中的问题
1.听障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听障残疾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水平明显滞后于健听学生,所以听障残疾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听障残疾学生自身听说能力弱造成对外界认知的弱势,长期信息沟通障碍造成了大多数听障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强,体现在知识面狭窄、知识储备量少(例如欠缺专业理论课程所必需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而设计理论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人文知识储备为依托,并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它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明显制约了他们对于设计艺术理论的理解。
2.设计理论课在整体专业教学中比例较小
从理论上讲,特殊教育对技能教学的重视是一个可资利用的优势,有利于从实践中春风化雨般地内化理论知识,遗憾的是教师之间在教学上的呼应感不强,未能充分发挥不同科目教师之间的协作。此外,理论课的教师水平不高,有的理论教师多毕业于艺术或设计专业,而不是专业的理论教师,他们既要学习史论课的教学方法,又要结合特殊教育科学,常常愧感知识储备之不足。
3.现有教材不适用
目前各设计院校使用最广的设计理论教材主要有尹定邦的《设计学概论》、凌继尧的《设计艺术十五讲》、李砚祖的《设计概论》等,这些都是针对普通高校健听学生而编写的教材,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深广度还是文字表达方式都明显偏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尝试编写自己的讲义,试图结合听障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特点对部分教材做出整合,删去冗长部分和过于抽象的哲学论述,使用浅近字词、浓缩信息并尽量与原文意旨保持一致。
理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也不仅是调动其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还要对其情感、意志和价值观予以重视,这是由艺术设计的最高理想——通过创造来构筑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三、对于改进教学方法与途径的一些构想和经验
1.调整课程设置
传统设计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以史论结合的方式,以论为主,以史为辅,因为设计艺术理论体系的成立需要依赖庞大的史实证据。那么,在以听障学生为对象的教学中,不妨适当扩大设计史的比重。这并非是主次颠倒,而是试图在与学生一起品读历代设计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设计史家带入其中的理论视角和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审美理想与文化价值观念,进一步,还可以分析设计作品中所凝定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最终,归结到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上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优点有二:其一是让设计理论课程充满趣味性和具象性,既有对杰作的欣赏,也有对设计典故的生动讲述,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精神;其二,我们知道,设计观念本身也在发展中,设计理论史也是设计史,以史带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搭起粗线条的学科框架,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去细细描画。
2.注重知识的时效性
设计与艺术不同,设计偏重于现在时,而不是过去时,这是由设计的社会特点决定的。设计是时展的镜子,设计作品总是要在当下消费,在当下进入市场,而不能留于日后待价而估。因此,理解设计理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引用鲜活的当下实例,比如,与学生一起了解国内外近期设计动态;在介绍传统工艺史的时候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新时代的优秀继承成果,例如景德镇现代陶艺、台湾的琉璃工房、日本现代漆艺、北京的梵几新传统木工家具、现代新家庭手工艺的复兴,等等。这既是帮助学生领悟既往知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目的的过程,还是普及生活美学的教育过程,设计史论不仅传播知识,还表述人生态度和价值;此外,这也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时代设计市场的过程——当代设计展现出其赖以生存的科技经济、生活形态、文化思潮等,有利于学生对社会增进了解,产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从而主动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在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创造能力。
3.沟通是教学的核心问题
教师与听障学生之间的沟通是课堂的核心,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法,一切都是枉然。我国台湾特殊教育学者林宝贵曾说:“要解决听觉障碍者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沟通问题。”沟通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语言传达,教师熟练掌握手语的重要性自不待说,聋人对语言理解认知的特点、手语表征与理论表达的关系都要灵活应对,由此方能真诚地面对情境与挑战。其二是指合理的互动,合理的互动方法是一把灵钥,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前思维模式和知识基础,鼓励他们质疑自己的思维惯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题,并帮助学生捕捉和明确心中疑惑,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建立学习积极性的基础。同时,要帮助学生推理正确答案而非硬性地灌输答案,特别是对于相互矛盾的冲突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根据学生想深入了解的知识,指点相应内容和相应层次的课外参考书,这有助于解决优生吃不饱、吃不好,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吃不了的情况,对此要重视分层教育,但这是重视学习目标的分层,而不是学生自身的分层或练习和作业上的分层,要把完好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尊重结合起来。
4.理论教育离不开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可以采用开放课堂的方式: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世界交流中心的地位,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视角看世界。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和博物馆、艺术馆中的VR技术(虚似现实技术),毕竟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使用手语交流,所分享的思路是狭窄的。现代多媒体的特点不仅是信息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互动性和共享性,可为学生扩展教室外的教育经历,使他们不仅能获得实时信息,而且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通过互动交流与他人分享心得,以此达到活跃思维、启迪心智、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须知,理论不是凝固的岩浆,一切学科的理论都是在鲜活的交流碰撞中迸发智慧火花,对理论的接受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用它来思考,这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5.理解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信息,必须参照信息发出人和接收人所共有的现实,这个现实称为“语境”,交流的有效性是受文化语境限制的,尽管“聋人文化”的提法在特教界尚有争议,但无疑已是一种显见的现实符码。我国聋人教育学家赵锡安认为,聋人文化包括聋人手语、聋人传统、聋人生活、聋人艺术、聋人文学作品、聋人风俗习惯等内容②,“聋人文化”正越来越让听障学生有归属感。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试图针对这一特点做一些特殊内容安排。例如,述及工艺美术史中的玻璃工艺一节时,便以聋人群体中的知名工艺设计师洪泽为例进行教学,榜样的力量是亲切而实际的,听障学生们很快由对洪泽的喜爱而对玻璃工艺产生兴趣,其他例子还有三维设计师、陶艺匠人的事迹等,若有可能,拟邀请他们来学校交流;在讲解现代设计实例的时候,则向学生介绍无障碍设计和普适设计的现状,例如2012年丹麦唯听无线助听器获得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这充分说明了设计界对无障碍产品的关注。科技与艺术,可以消灭生理上的不平等,我们应该为置身于设计业而自豪。
一个完整的专业理论框架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骨架”,但是传统教材对听障学生来说显得过深,若求全则会导致课时不够用,随课时数而中断则导致教学不完整,为此,我们尝试编写自己的教材,不刻意追求学科知识的丰富全面,而注重基础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把设计领域中最一般的原理、价值中最基本的部分、对设计师的成长起关键作用的部分,用易于理解的浅近语言编纂起来。这个教材的思路主要是:遵循先叙述后理论、从具象到抽象,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力图贴近听障学生的领悟方式。每个知识点尽量以史论相互穿插的方式构成,详实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图例有助于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尽量使语言直白浅近、短小精悍。谁料此举比预想的要难,由于设计理论涉及美学,美学的本质是哲学,试图将其化为更浅近的语言有相当的难度,许多理论家终其一生的追求不就是语言的“渐老渐熟、乃造平谈”吗?我们竟不知不觉中造次了。虽然如此,现在看来一切努力是值得的,这个过程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这差距让将来的追求变得具体而有意义。
面对听障学生的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更是通过特殊方法对特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塑造。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工艺的功用最大,从视觉、触觉、听觉和语言四者合力从事自我活动……是人身体与内心经验的结合,是人类职业中最古老最正直的教育方法”③。我们为能在这个领域中躬身实践而骄傲,未来是充满希望的,需要我们去努力。
注释:
①功能性文盲,也称“半文盲”或“职业上的文盲”,指读写能力不能满足职业和环境要求的状况——William 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肖非,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②赵锡安.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③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参考文献:
[1]赵锡安.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研究[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2]William 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肖非,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杭间.设计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张会文,吕会华,吴铃.聋人大学生汉语课程的开发[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4
(一)法律素养的内含
法律素养包涵三层含义:一是指法律知识,即法律相关的规定。二是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指对法律怀有尊崇和敬畏,有守法意识。遇到事情能够想到用法律来解决和保护自己,并能够履行法律的判决;三是法律信仰,指个人内心将法律视为一种至上的信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规则,法律信仰是法律认识的最高阶段。法律素养是通过个人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意识及运用法律的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对于当代普通大学生来说,只要具备前两层素养就可称为具有法律素养。
(二)当代大学生提高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法律素养是当代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这不仅是当代社会作为一个社会人的需要,也是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之间的交易数量增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权利被侵犯的可能性也在增多,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大学生作为我国当代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又是新世纪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法律素养的高低和优劣就不仅是对大学生自身,更是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对于我国建设法制国家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及社会良好风气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大学生法律素养对于我国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然而从社会制度上看,我国封建社会持续时间长,在性质上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因而人治的社会意识影响根深蒂固。从实际情况上来说,我国国民的法治观念还有待增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法治化道路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法制社会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现代的民主文明。党的十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需要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其中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提高尤为关键。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不仅可以为社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更可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法律素养。因而,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我国建设法制社会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决定了其要在法制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建立和正常的运行。市场经济需要法制化管理,这是因为市场的活力及动力主要来自市场自身的调节,来自自由竞争,而交易和竞争的公平与合理性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和保障。可以说,市场经济只能健康地成长于良好的法制经济当中。另外,大学生是一个国家里的知识层次较高的社会阶层,其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对一个国家的风气具有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应当有具备培养和提高法律素养的自觉性,成为法制社会良好社会风气的带领者。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方面的问题所在
尽管大学生们在大学的法律课程教育中及通过其他途径学习和了解部分法律知识,但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当代大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的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法律知识匮乏
法律知识包括法律、法规的原理性理论知识和具体知识。学好法律知识是进行法律素质培养的一个基础的环节,也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前提。尽管大学生通过法律课程及其他方式学习和了解了我国主要的法律、法规,但效果不够理想。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浮于表面,如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属于法律常识性的知识,但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基本制度仍不够熟悉。另外,大学法律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法律教育中对法的理性认识不足,对法律的认识仍处于零散的、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普遍缺乏对法学理论或法律常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很多学生对法律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水平甚至还处于初步接触阶段。
(二)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包括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也是法律素养的主要方面。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各项能力素质包括法律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不管工科还是文科专业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将会在以后激烈的就业形势中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尽管法律知识的学习会对培养法律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良好的法律意识则能驱动公民主动地守法、护法。但是归根结底,如今大部分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动机是来自于应付就业压力,大学生这种对待法律的功利性态度必然会导致其摄取法律知识的意识仍然不够主动和自觉,因而整体法律素养的水平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并不能意识到在当代社会法制对于一个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法律意识非常淡漠。
(三)法律能力欠缺
当代大学生法律能力上的欠缺表现之一是守法的觉性不高。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校园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故意伤害等的犯罪比例在逐年增加。大学生法律能力欠缺还表现在,大学生不善于将法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保护自己,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是大学生的自觉护法意识及护法能力不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活动时,围观沉默的多,团结起来同违法犯罪活动斗争的少。大学生同犯罪活动斗争的勇气及护法精神欠缺,在违法犯罪活动面前态度漠然、明哲保身,不得不说也是使得校园里很多违法犯罪活动屡次得手甚至越发猖獗的一个原因,这与大学生的法律能力上的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法治化进程起步得较晚,不可否认尚法制上还存在种种的不足和缺陷。而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中存在的很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对法律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及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课程内容设计及课程教学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律课程教育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高校法律基础教育课的课程内容设计及教学方式不够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断出现了许多新发展、新事物,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国家出台了很多新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最能体现时代要求的新法规并没能及时被纳入大学生的法律课程教育教材中。在课程教学中,由于法律有是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但是高校法律课程教育的老师又一般缺乏相应的司法实践经验,使课程教学变得非常单调且枯燥,学生对法律课程不感兴趣,接受的意愿不是很强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法律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流于形式
高校将大学生法律课程教育的开展总是寄托在课堂上,这也很难取得实际的成效。这种教学方式太过陈旧与单一,而一些相对新颖的教学方式,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自参加到法律的运行环节中得到法律知识的实践和应用的方式却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并且,新课程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由于法理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不大,学生容易对这部分的课程产生消极情绪。因而,有不少的教师会将这部分内容的课时减少,讲课时一笔带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理念的培养。同时目前法律课程的考核方式仍以闭卷笔试为主,考察的内容也主要是具体的法律知识,而极少涉及法律的制度层面及法律背后的理论思想。这种重记忆、轻思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碎片,不可能使学生对法律制度产生整体的认识,更未能进行有效的法学基本理论的系统教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培养。
四、对策、措施
(一)深化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高校应适时地对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增删和改动。对这些年新出现的法律要及时地添加入教学课程中,同时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可在教材中适当增加法理和宪法部分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的制订上要紧紧抓住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核心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来修订和完善教学内容。其次,重视基础法理部分教学,明确法律知识与整体法律理念培养的关系。教师在对待这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应深入思考和恰当地去把握。应该认识到,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法律理念固然不能得以确立;而只关注法律知识不注意引导、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理念,则会本末倒置,产生法律理性意识和系统思维上的缺失。要将法律知识与整体法治的理念结合起来讲解,目的是为了真正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师需要能够使用通俗而浅显的语言将法律的相关原理、观念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把相对枯燥的理论讲解得生动而富有问题的趣味性,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法律理念的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讲授是手段,法律理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目的。
(二)多渠道开展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
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实训课程;基础技能,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证明此为分层次的组成部分,如英国学者PeterTKnight&MantzYorke提出了著名的的USEM理论,认为大学生的可雇佣性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Understanding,专业知识的掌握度)、技能(Skills,专业技能与基础技能)、自我效能感(Efficacy,自信心)以及元认知(Meta-cognition,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组成;国内学者谢志远也将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性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三个一级维度[1]。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但要看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在高等学校都过于偏重学生专业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不足,使得学生情商不足,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明显削弱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基础技能包括基础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两大部分,这一点中文专业学生也不例外。基础能力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则包括汉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尽力保障中文专业大学生就业后的基本工作能力、基本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情商培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调动诸多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教学改革,通过开设适当的实验课程来有效提高学生基础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
关于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现行教学状况的不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的忽视。这种忽视具体体现有三:一是对中文专业学生基本技能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研究。什么才是中文专业学生应该培养而且迫切需要的基础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又应该设置怎样的课程加以锻炼?这些都没有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规划,因而在大学一二年级没有针对性地开设有效的专业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二是在课程设置中没有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基础技能进行有效安排。基础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专业能力之前,因为它是专业技能的坚实基础。但因为没有对基础能力引起高度重视,认识也较模糊,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随意安排的现象。三是由于对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基础技能缺乏细致研究,因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课程也极少,学生基础技能培养明显缺乏课程教学的保障。
二、基础技能培养缺乏实训环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文专业学生的就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方面传统的就业渠道面临巨大挑战,另一个方面新的就业渠道又纷纷涌现,如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宣传、策划、营销、秘书等岗位有需要大量中文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我们还是主要依靠传统的专业实习手段来进行实训,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而没有针对基础技能培养的手段丰富的实训环节。譬如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时,主要依赖语言类和文学类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基本都是理论课;即便是写作和普通话课程,也缺乏系统的学生实训,学生的能力培养夹杂在老师的理论教学当中。当然这种情况除了思想认识和教学研究不力之外,也和实训手段、实训经费、实训室建设滞后密切相关。
三、缺乏有意识的情商培养。情商,是情感智商的简称,它“是一个人掌控自己的情绪、情感,理解控制他人情绪、情感,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驾驭情绪情感水平高低的标尺”[2]。良好的情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随着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移情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凝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同时因其就业面宽的特点,需要就业后进行再次择业的能力培养,因此更应注重情商培育。但由于我们对教育成效、人才培养认识偏颇,明显缺失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性和计划性,也没有对此有日常性的教育和培养,往往是将这一重要课题简单地归结为心理健康问题,一般交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一个单位来解决。
针对当前的现状,为使中文专业大学生基础技能得到稳固和提高,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技能的培育和锻炼,离不开实践,只有动手,才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体来说,加强实训类课程建设的作用有三:
一、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型特征。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思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它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定位的根本指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一般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学校,这也意味着学校的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以汉语言文学为主的中文专业作为老牌专业,人才培养往往重在理论型、研究型。即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学校也重在师范技能培养。这种培养目标无疑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中文专业人才就业面宽、岗位变化大的要求。
二、强化非结构化环节设计,有效弥补课程体系的不足。胡有林老师在《基于系统思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一文中指出: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对于非结构化的环节缺乏充分考虑,也就是说对于课堂以外的课余时间的总体设计和要求重视不够。这一点,在一贯重视统一范式学习过程的中文专业来说,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课程设置优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安排。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约束力不强以及大学以后很难迅速适应大学学习新特点的不足,通过实训课程安排延伸到课外是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式,它既能和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相呼应,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课余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这种课后的师生互动,也能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反哺课堂教学。
三、有利于学生的情商培育。中文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实训课程主要包括写作、演讲、辩论以及经典名篇的背诵与理解。这些实训项目大多与陶冶学生情操、满足学生正当情感需求有密切关系,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美学倾向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譬如当我们在阅读优秀作品、吟诵经典篇章的时候,就在锻炼我们感知自身与他人的情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联、从而达到更好地辨识和理解他人情感来调控自身情绪的效用。像演讲、辩论以及写作实训的开设,更能够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因此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而且这些实训进入课程建设体系,通过具体的实训大纲和工作室项目教学的特点来加以实施和保障,使得这些实训项目既能人人参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效果。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基础技能培养,因而在进入大学以后普遍体现出自我调控与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偏弱的不足。同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也使得当代青年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中文专业学生对此的要求又比其他专业更为突出,因此在大学低年级时,通过实训课程的强势介入来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是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一个值得重视的途径。
参考文献:
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体验式团体拓展;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69-02
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能力会发生重要变化。而现代大学教育,因选课制带来班级淡化,因学分制带来年级模糊,对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在社区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及思想文化建设尤为重要。这种工作模式,是以学生社区为依托,以维护社区安全稳定为目标,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促使学生在学业、道德、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立足学生社区,以宿舍为单元,开展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是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及思想文化建设很有意义的一种工作形式,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途径。它能够丰富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社区(社会)的认同,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推动力。
一、学生社区的团体特点及思想教育困境
随着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意识及其作用的逐渐淡化,伴随着人性化的住宿制度改革,使得不同年级、学院混住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学宿舍这个学生学习、交往、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成为学校的“细胞”,成为大学生除课堂外活动时间最多的空间,对大学生起着“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学校”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社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切身体验,认为:(一)宿舍是正式团体。大学宿舍是高校组织中最小的“细胞”,宿舍组成由学校统一安排,具有一定随机性,每个宿舍成员都必须遵守住宿管理规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宿舍又是非正式团体。宿舍是非正式的交际场合,在自由的交往中,同学之间从相识到熟知,发展友谊。学生在宿舍里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选择活动方式、处理个人事务。(三)宿舍看似共用,其实除了休息时间外,同学之间交流时间并不多,因为课程时间不同,个人事务繁多,作息习惯差异,网络吸引较大等等,导致了共处一室的同学缺乏充分的沟通。
因此,大学生宿舍可以是高度和谐的团体,亲如同胞,心灵相通,宿舍关系融洽;也可以是矛盾的集合体,隔膜多、差异大、沟通少、事由小,甚至同宿舍学生之间还会存在对立、对抗。立足学生社区,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学生社区特点,发挥社区特有的育人功能,贯穿“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育人理念,克服和减少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探索“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既有必要而且可行。
二、学生社区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人会有两种学习状况:第一种如课本学习,经常会在考试结束之后慢慢忘记;第二种如游泳、自行车学习,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仍然不会忘记。团体拓展训练就是第二种学习方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QQ、MSN、手机、飞信等网络工具的出现,人与人之间动手不动口、见字不见人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这种新颖的、不断更新的互动形式,可以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也可以改变思想政治辅导员传统的说教面孔,促使学生走过来、站起来、参与进来。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日益成为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发挥促进相互交流、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作用。
(一)体验式团体拓展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克服了以往思想教育工作说教、灌输、劝诫的弱点,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能一定程度的消减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逆反心理,激发学生提升思想水平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成效。
(二)体验式团体拓展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主体(培训师)、客体(队员)、介体(拓展项目等)和环体(实施场地)等基本要素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对象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具体实施,从而强化了教育效果。
(三)体验式团体拓展适用范围广泛,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对象实施。对于新生可进行集体认同感、自我认知观念、协调人际关系、自主意识、时间管理技巧等活动项目;对于大二学生,可针对学生的团队意识、诚信意识、性格塑造、责任意识、感恩教育等教育目标进行;对于大三学生,可进行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实践能力、领导才能、组织协调能力、执行力等方面的专门训练;针对毕业生可进行包括建立信任、有效沟通技巧、受挫力、行动力、思考力等提高综合素质的训练。
(四)体验式团体拓展通过团队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达到促进个人和团队双方共同成长的目的,在队员间形成和谐进步、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团队作为活动的载体,在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和纽带作用,将团队成员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思考、分析、决策、行动,从而得到成长。
(五)体验式团体拓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认知程度,激发学生拓展自身素质、挖掘内在潜力的热情。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特定情境和活动项目,体验式团体拓展能够更好地激发青年学生关注自我成长、审视自身不足、强化自我认知,给他们的成长和成熟创造一个不断自省、自我完善的良好氛围。
目前,不少高校都设有类同的团体拓展训练营。以深圳大学为例,校团委设有“学生干部拓展培训营”。但是,校团委团体拓展训练营实施的对象,主要是校级社团干部和院级学生干部,训练目标多为“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而且承担拓展的规模和次数有限。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社区这个圈子里的若干个小“细胞”,几乎没有了解和体验的机会。
深圳大学社区辅导员也曾以社区学生宿舍为单元,组织不同年级、学院、性别的团体拓展训练,但都较为零散和业余,不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普及性。基于此,立足学生社区,实施具有教育性、针对性、参与性、连续性、创新性的“大学生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教育模式,将专业的团体拓展训练理念引入社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探索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与新方式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途径,并且能够为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视角、新途径,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大学第二课堂、新生适应性教育、大学生成长辅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三、学生社区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的程序设计
团体项目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对于改善参与者的合作意识和参与集体的团队精神及凝聚力,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天梯、求生、渡河、背摔等团体项目,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内容,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气氛,以促进学员间的互相理解、信任、协作、融洽和默契,来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达到活动目的。为此,在开展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活动前,精心设计相对完整的训练程序,尤为重要。
(一)分析实施对象的特点,设定训练目标。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的目标大致分为:融合集体、建立信任、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一般地,针对大一学生的适应性困惑、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困惑、大四学生的就业困惑等,以及人际交往、恋爱情绪、自卑情结等,可设定相应的体验式团体拓展项目,化解学生困惑。
(二)参与人员的组织和筛选。针对社区内某些学生的某类特点设定训练主题,招募此类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或者两个宿舍联名参加。例如计划对大一新生进行拓展训练,就招募新生的宿舍集体报名,并拟定以融合集体、建立信任、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拓展项目,同时考虑男女比例。
(三)梳理拓展流程。基本遵照团体破冰、建立信任、执行任务、讨论总结的顺序实施:
1.团体破冰。这是一个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加强彼此了解与沟通,树立自身形象,提高团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的过程。
2.建立信任。信任是人与人的合作基础,是团队得以存在的基石,是完成任务的保障。即要信任别人,也要被别人信任。从建立信任开始,逐步体验沟通的技巧、合作的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为下面任务的执行做好准备。
3.执行任务。培训师准确、清晰的告知队员引导语、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活动中不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队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在团队开展活动的整个过程,培训师要认真的观察,记录执行任务过程中个体及团队显现的问题。
4.讨论总结。体验式培训的关键就是讨论环节。在面对危机、挑战、竞争、无绪等等状况之后,培训师要引导队员反思活动,体会发自内心的胜利与失败感、骄傲与惭愧感,总结成败得失的原因,例如,团队活动中,可能存在实干者、协调者、创新者、完善者等等角色,每个角色都非常的重要。培训师还要进一步引导队员将活动的收获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实现拓展训练与综合素质的有效转换。在实践中运用、思考、再运用、再思考……使队员能够有如下方面的显著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畏难情绪,挑战自我;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学会变通;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团体意识和责任心;协调处理人际关系,融洽与人合作,学会欣赏和赞赏他人,等等。
四、体验式团体拓展的局限性
由于团体拓展训练的特殊性和高校自身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在社区实施团队拓展训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缺乏专业培训师。专业化的拓展训练师资,是拓展活动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专业培训师必须具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并且具备训练项目设计的能力。同时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等有深刻的了解。
其次,缺乏安全保护措施。由于拓展训练会有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训练项目,如跳、跃、下降等动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在校园里,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相对缺乏。
再次,缺乏物资保障。拓展训练对器材、场地和安全的要求,决定了必须要有足量的经费投入。多数高校往往因经费难以保证,只能开展一些低档次的项目,容易使拓展训练变为团体游戏,体验效果不好。
最后,缺少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课程建设的评价。在高校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还缺乏权威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很少有高校将拓展训练纳入素质学分等体系。
参考文献
[1]金明媚.团体活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2]张妍萃.大学生宿舍气氛调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J].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3]孙丽莎.体验式团体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