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趣味化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趣味化学论文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承担着各种的角色,是指挥家,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营造宽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还能够树立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保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三不”,第一,不要鄙视学生的不同看法;第二,不要计较学生的错误;第三,不要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做到这“三不”,就可以一直保持着赞赏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客观、正确地对其进行评价,多进行表扬和鼓励,把对学生的关爱充分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爱上这门课,就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够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依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和深度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经验、能力不足。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控制和掌握好教学进度和深度,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教学。对于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应该注意尽量不要进行深化和延展,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影响教学效果。

三、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纪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在学习中,往往是心理因素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假如数学课堂教学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注意力就不集中。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新颖的趣味化教学方式,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举例来说,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家的物品进行长和宽的丈量,然后让学生将数据带到课堂上,计算出相应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一个领悟和运用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侧重于过程和应用,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可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2

1.选题

选题要尽可能早些。选题早,早做准备,时间充分。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只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选择最利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课题。比如,您想对"交感胺类药物"进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好,可从其应用方面选题,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同样会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学及药物化学基础好,可从药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进行研究,通常药物的基本结构决定药物的作用,取代基因决定作用强度、副作用等。医学领域学科很多,不一一列举,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的论文来。

3.选题不要太特殊选题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尽量避开大而复杂的题目,选比较一般的题目。比如"胆囊收缩素一胰泌素"对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这类题目有比较、有借鉴,写起来比较容易。

4.要摆脱单纯的爱好和趣味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是选题的一个前题,但是,单纯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也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而暂时还很难写出如意的论文。当然有条件可从某个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对"爱滋病研究"很有兴趣,但目前国内你接触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难的。

5.选择突破口选题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选择难度较小,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题目,或者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条件,突破口可以选择两门学科的交界处,进行科学的"边缘"研究。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各门课程都在同步与交叉学习,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比如学习解剖知识较全面之后可以选择"某种外科术式改进探讨"。基础理论融会惯通之后,往往在临床内、外科交界处或其它相关学科交界处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内科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外科是往往忽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致吐"研究成功即为内科药学与肿瘤科交界处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钙离子拮抗剂的广泛应用亦然。就中医与西医而言,比如中药大黄多种作用,如你从化学分析角度去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容易重点突破,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

搜集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作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工作。

1.选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有兴趣。搜集材料的目录可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给作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大方便,但这种文献往往是二次文献,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用追溯法查阅一次文献。

2.摘录与选题有关材料搜集材料,要多要全、没有遗漏,这是最理想的。但是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要围绕核心问题搜集主要材料,有用材料,把它记录下来,摘写出来,对次要材料,放在次要地位处理。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3

一、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原则

1.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原则农业科技活动应选取与课堂教学有紧密联系的农业科技内容。如:初三学生学习了“化学肥料”后,可组织他们进行科学选肥,合理施肥的实验活动;高中学生学习了“环境保护”后,可进行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治的研究活动等。通过这些科技活动,不仅检验、印证、应用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加深了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使书本知识与农业生产实际互相渗透、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2.符合年级特征原则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知识技能基础。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注意这种差异。如:在初三学生进行的合理施肥的实验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高一学生进行研究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二年级进行水质快速分析及对农作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年级进行农林产品的化学加工与利用研究,则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理论知识的加深,尽量做到综合性强,统一性强,年级特征明显。

3.趣味性原则活动内容具有趣味性,才能适应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对他们才有吸引力。如:开展无土栽培、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植物生长助长、化学除草等有趣的实验活动,会使学生对农业科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4.创造性原则人才的价值在于创造,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创造过程中,活动才有探索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使农业科技活动不成为学生的额外负担,而成为他们学好课堂知识的必要方法和重要途径,增强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技意识。

二、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形式

1.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农业科技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的进行应遵循试验的准确性、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原则。它的实施主要包括制定试验计划、田间区划、种子准备、播种移栽、田间管理、观察记载、资料整理分析等步骤。田间试验时必须注意:①除了比较项目不同外,其它条件力求一致。②观察记载和取样必须及时、细致、准确。③对资料要认真地分析,找出符合规律的东西。④通过田间试验,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神。

2.开展农业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活动农业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活动,不会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每个学校都可以开展,人人可以参与。学生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自己选题、自己记计、自己制作、自己总结,促进科学素质的培养。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枯竭的动力。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是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之一。那么,我们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创新能力呢?

一、通过做“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自身的特点,老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而后教师和学生配合变“化学魔术”。根据安全、简易、新奇和学生实际,选择“魔棒点灯”、“吹气生火”、“空瓶发烟”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从师生的介绍中懂得了科学道理。学生亲自动手做趣味化学实验,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有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制作和小化工产品,经济、实用、简单,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重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例如,开展“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而又健康的水?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开展“空气污染质量调查”。通过对大气的监测,演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使用大气采样器亲至现场采样,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当时空气的质量等级,进一步分析讨论,撰写环保论文。废电池的回收研究项目,通过网上浏览查找资料,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的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也可让学生有创意地提出废电池各部分的再利用方法,自主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要求操作严谨,观察仔细,记录详尽。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撰写成文。

三、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习题是学生运用已获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独立设计、操作、记录、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学生可以自行择题,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活动指导。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述方案的设计思想。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从而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在趣味化学活动中,我注重设疑,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气氛中,提出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敢于展开自己的思想观点,开展热烈讨论,进而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我在和学生的趣味化学活动中曾演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烧杯 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同学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让学生们看到了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针对此现象我提问,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谁能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讨论十分热烈,提出如下几种假设: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此时,我针对假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用洁净烧杯C配好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观察现象。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把B烧杯的浓氨水滴入C烧杯中,观察现象。

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溢出,有些微粒进入了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由问题引出创造性假设,进行实验探究,最后达成共识,得到正确结论。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适时正确的引导非常关键。例如,有一个“水中花园”的实验,学生在做该实验时,往往会遇到诸如“水中植物”长得慢、长得乱等问题,我在指导过程中,不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从侧面启发他“植物”为什么会长等学生答出,这是一个可溶性盐与硅酸钠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再进一步启发,如何使“水中花园”更漂亮呢?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时我注意学生思维的灵活独创性,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决定,给他提供物质条件,来检验他的想法是否可行,当漂亮的“水中花园”在自己的创造下异彩纷呈时,学生肯定会非常喜悦,这时我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朋友的身份表示祝贺,与之共享成功喜悦,同时给他指出更高的目标,使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进一步发展,以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总之,在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具有创新空间的活动项目,并在活动中注意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突现出来,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创新人才,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创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化学课外活动 活动方式 开展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广泛地吸取新知识,启迪思维,学生还在活动中接触了实际,增加了感性知识,参与了实际操作,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可是:联系当今社会的发展、联系日常生活、结合科技的发展和化学史、科学家小故事、扩展课本知识等多方面,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例如:

1.知识讲座。讲座的知识可以是化学发展史、课本插图中科学家的小故事、分子一原子论的提出、元素的发现、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等等。例如在绪言教学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的资料,然后汇总、讲述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的发明,而解放前为什么某些物品还要从国外进口,如“洋油”、“洋火”、“洋布”等,通过讲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2.开展专题讨论。讨论题材可以是自然现象、臭氧层的破坏、节约水资源、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废旧金属和废弃电池的处理等。如在“燃烧条件”教学时组织学生对“天火”、“鬼火”等迷信说法展开讨论,正确地加以引导,让学生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既巩固课本知识,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节约水资源和水污染的防治知识的教学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农业生产、生活、工业等多方面考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视野,又收到了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3.分组动手趣味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简单而有趣味性的实验:点燃浸透70%酒精的棉手帕,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蘸取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白纸上写字,字会逐渐变成黄黑色;用酚酞染成的干燥的小纸花喷上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变成红色;实验室制取氧气后的剩余残渣经溶解、过滤、干燥、称量,可得出其中的黑色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结论:用稀盐酸可除去水垢等等,通过这些趣味实验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4.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教师确定好调查内容,设计好调查方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问,分组带着任务在当地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回校交流。如:当地收获季节秸秆的处理、化肥农药的施用、工业“三废”的综合治理、土壤的酸碱性、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都可作为调查内容,通过该活动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注意平时不关心的问题,开拓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指导家庭小实验。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家庭小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1+1是否一定等于2、自制简易净水器、石墨的导电、鸡蛋壳成分的推测等。教师应从操作的要求、安全方而等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学生实验时脱离了教材的直接指导和对教师的完全依赖,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大大增加,既弥补了学生实验的不足。又增加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趣味化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拓展 化学 课外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和拓展,所以我们教师在上好课堂实验的同时,还应重视和上好课外实验课。课外实验有其很多优点,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和教学进度的约束,拓展了教材资源,为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其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活跃学习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开展化学课外实验教学呢?下文笔者谈谈几点粗陋的见解。

一、开展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现象千变万化,化学过程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而且课外实验内容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选择实验内容时要注意它应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1)选择的内容与学生在课本学过的知识有紧密的联系,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实践,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选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 (3)选择的内容为化学上的一些难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使命感。

化学课外实验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地进行设计。例如,对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可用魔术的形式进行,使学生的趣味和求知欲大大增强,效果会更好。另外,有的演示实验改换一下形势,既可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又能应用于课外实验。

课本上一些选做实验也可以安排为课外实验。例如,做"明矾净水的本质探究"实验,首先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明矾溶于水中会解离为K+、Al3+、SO42-。接着做出假设:可能是K+或Al3+或SO42-有净水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做KCI、K2SO4、AICI3,、Al2(S04)3能否净水的对比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既能明白明矾净水的本质,又能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值"等一系列实验。

二、拓展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

在进行课外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课后让学生探究在铁片与稀盐酸反应中出现的黑色物质成分。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这些黑色物质是铁片与稀盐酸反应的生成物,或是过量的铁粉,或是炭粉......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过滤获得黑色物质,再用磁铁检验,或加入过量稀盐酸,或让其在空气中燃烧。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黑色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不是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时发出红光,再用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黑色物质应是炭粉。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检验化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会验证。对课堂教学中一些需要进行验证的结论或原理,可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验证。例如,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可用于灭火,但是不是所有燃烧都可用二氧化碳去熄灭,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可以补充镁可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实验。

问题情境:镁在空气中燃烧非常剧烈,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镁在空气中燃烧如何熄灭?

进行猜想:A可用水熄灭;B可用二氧化碳熄灭;C可用沙土熄灭。

实验验证: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镁可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2Mg+CO2 2MgO+C,二氧化碳不但 起不了阻燃的作用,二者反应还会生成可燃物C,继续燃烧,所以这时不能用CO2来熄灭燃着的镁;用沙土覆盖可使火熄灭。

实验结论:可用沙土盖灭,不可用水、二氧化碳来熄灭燃着的镁(从而得出:燃烧不一定要O2参加)。

这样的化学课外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学会验证,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身边物质的认识,使学生建立将所学知识与运用到实践中的意识。

三、提倡家庭实验,扩充实验机会

家庭实验是一些小型的,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外实验。例如,鉴别厨房里的食物,如食盐,白糖等白色固体,白酒、水等液体食物。鼓励学生综合分析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采用简单的方法去鉴别,并写出实验方案在班上交流。开展家庭实验,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验机会。每次布置家庭小实验,都应启发学生按照"确定实验内容--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展开实验--结论与评价"的步骤去思考和进行实验。为了解决实验用品问题,教师可发动学生筹建"化学微型实验箱",收集(或购买)生活中可以用于化学实验的用品,如蜡烛、火柴、食盐、食醋、铁钉、铜丝、锌片、碳棒、磷肥、碳铵等:指导学生选择仪器、试剂的代用品,如用塑料小勺代替药匙,眼药水瓶代替胶头滴管,注射器代替反应器、量筒及暂时储存某些易挥发、易变质试剂的容器,医用青霉素小瓶替代试管、广口瓶,以点滴板充当微型实验的主要反应容器等;用食醋、土豆等代替酸、淀粉等化学试剂,用植物的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部分实验所需的难以筹集到的化学试剂可由实验室提供,如pH试纸。学生在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培养了节约的意识,为了弥补个体思维的局限和力量的不足,可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讨,一起动手完成家庭小实验。教师定期检查落实,对好的及时肯定,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实践证明,凡能坚持做家庭小实验的学生,其综合素质都有相当大的提高。

四、结合社会调查,延续课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