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业企业管理制度

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投资管理,规范公司投资行为,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保证资金运营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根据外部规范与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子公司及各分公司的投资行为。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投资分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两部分。

1.对外投资指将货币资金以及经济资产评估后的房屋、机器、设备、物资等实物以及专利权、商标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活动。

2.对内投资指利用自有资金或从银行贷款进行基本建设、技术更新改造以及购买和建造大型机器、设备等投资活动。

第四条投资目的

1.充分有效地利用闲置资金或其他资产,进行适度的资本扩张,以获取较好的收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2.改善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条 投资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3.规模适度,量力而行,不能影响自身主营业务的发展。

第二章对外投资

第六条 对外投资按投资期限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1.短期投资包括购买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或自库券以及特种国债等。

2.长期投资包括:

(1)出资与公司外部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成立合资或合作制法人实体;

(2)与境外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开办合资、合作项目;

(3)以参股的形式参与其他法人实体的生产经营。

第七条 投资业务的职务分离

1.投资计划编制人员与审批人员分离。

2.负责证券购人与出售的业务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分离。

3.证券保管人员与会计记录人员分离。

4.参与投资交易活动的人员与负责有价证券盘点工作的人员分离。

5.负责利息或股利计算及会计记录的人员与支付利息或股利的人员分离,并尽可能由独立的金融机构支付。

第八条 公司短期投资程序

1.公司财务部应根据公司资金盈余情况编报资金状况表。

2.证券资金部分分析人员根据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情况和其他投资对象的盈利能力编报短期投资计划。

3.公司的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监和董事会按短期投资规模大小和投资重要性,分别依照各自的职权审批该项投资计划。

第九条 公司财务部按照短期证券类别、数量、单价、应计利息以及购进日期等项目及时登记该项投资。

第十条 公司应建立严格的证券保管制度,至少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控制,不得一人单独接触有价证券,证券的存人和取出须详细记录在证券登记簿内,并由在场的经手人员签名。

第十一条 公司购人的短期有价证券须在购入当日记入公司名下。

第十二条 有价证券的盘点工作应由公司财务部和证券资金部负责组织实施o

1.证券保管员和会计人员应在每月终了时进行月终盘点,并完成下列程序;

(1)盘点前必须将截止当月最后一天的证券登记入账并结出结存额;

(2)实地清点实物,核对卡片;

(3)月终编制“有价证券盘点表。

2.财务部根据“有价证券盘点表”,认为必要时,可以抽样核对,复核盘点表。

3.年终时,根据公司盘点指令。,组织人员,全面清点,编制“有价证券盘点表”,并由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或聘请注册会计师)参加监盘。

第十三条 公司财务部应对每一种证券设立明细账加以反映,每月还应编制证券投资和盈亏报表,’对于债券应编制折、溢价摊销表。

第十四条 公司财务部应将投资收到的利息、股利及时人账。

第十五条 应由财务部经理、财务总监以及董事会按其职权批准处置公司短期投资。

第十六条 公司对外长期投资按投资项目的性质分为新项目和已有项目增资。

1.新项目投资是指投资项目经批准立项后,按批准的投资额进行的投资o

2.已有项目增资是指原有的投资项目根据经营需要,在原批投资额的基础上增加投资的活动。

第十七条 对外长期投资程序

1。财务部协同投资部门确定投资目的并对投资环境进行考察;

2。对外投资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投资意向书;

3.对外投资部门编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财务部和总经理办公室;

4.财务部协同对外投资部门编制项目合作协议书;

5.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6.对外投资部门制订有关章程和管理制度;

7。对外投资部门项目实施运作及其经营管理。

第十八条 对外投资权限

1.所有对外长期投资项目,均由总公司批准或由总公司转报董事会批准,各子公司、分公司无对外投资权,但享有投资建议权。

2.总公司应在受理对外长期投资项目立项申请后一个月内做出投资决策。

第十九条 经批准后的对外长期投资项目,一律不得随意增加投资,如确需增资,必须重报投资意向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十条 对外长期投资兴办合营企业对合营合作方的要求

1.要有较好的商业信誉和经济实力;

2.能够提供合法的资信证明;

3.根据需要提供完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对外长期投资项目必须编制投资意向书。项目投资意向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投资目的;

2.投资项目的名称;

3.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4.投资项目的经营方式;

5.投资项目的效益预测;

6.投资的风险预测(包括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政治风险);

7.投资所在地(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情况、经济政策;

8.投资所在地的外汇管理规定及税收法律法规;

9.投资合作方的资信情况。

第二十二条 国(境)外投资项目还应提供如下资料:

1.有关投资所在国(地区)的现行外汇投资的法令、法规,税收规章以及外汇管理规定;

2.投资所在国(地区)的投资环境分析、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

3.投资外汇资金来源证明及投资回收计划;

4。本国驻外使馆及经参处对项目的审查意见;

5。本国外汇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三条 投资意向书(立项报告)报总公司批准后,对外投资部

门应委托专业设计研究机构负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总论

(1)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及其经济意义;

(2)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o

2.市场预测和项目投资规模

(1)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

(2)国内现有类似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

(3)项目进入市场的生产经营条件及经销渠道;

(4)项目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及前景分析。

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项目的注册资金及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2)资金的来源渠道、筹集方式及贷款的偿还办法;

(3)资金回收期的预测;

(4)现金流量计划。

4.项目的财务分析

(1)项目前期开办费以及建设期间各年的经营性支出;

(2)项目运营后各年的收入、成本、利润和税金测算,可利用投资收益率、净现值以及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5.项目敏感性分析及风险分析。

第二十四条 财务部和对外投资部门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总公司批准后,编制项目合作协议书(合同)。项目合作协议书(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合作各方的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

2。合作项目的名称、地址、经济性质、注册资金及其法定代表人;

3.合作项目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4.合作项目的内部管理形式、管理人员的分配比例、机构设置及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

5.合作各方的出资数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及出资期限;

6.合作各方的利润分成办法和亏损责任分担比例;

7.合作各方违约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以及违约金的计算方法;

8.协议(合同)的生效条件;

9.协议(合同)的变更、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10.出现争议时的解决方式以及选定的仲裁机构及所适用的法律;

11.协议(合同)的有效期限;

12.合作期满时财产清算办法及债权债务的分担;

13.协议各方认为需要制订的其他条款。

项目合作协议书(合同)由总公司法人代表签字生效,或由总公司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人签字生效。

第二十五条 对外长期投资协议签订后,公司协同办理出资、工商和税务登记以及银行开户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 确定对外投资价值及投资收益的原则

1.以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

2.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

3.公司认购的股票,按照实际支付款项计价。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

4.公司认购的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实际支付款项中含有应计利息的,按照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5。溢价或者折价购入的长期债券,其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计利息)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计入投资收益。

6,公司以实物、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投资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账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公司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和股票进行长期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并且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在被投资单位增加或者减少的净资产中所拥有或者分担的数额,作为公司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加或者减少公司的长期投资,并且在公司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增加或减少公司的长期投资。

7.公司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和利息,计入投资收益,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或者补缴所得税。

8.公司收回的对外投资与长期投资帐户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

第二十七条 对外长期投资的转让与收回

1。出现或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公司可以收回对外投资:

(1)按照章程规定,该投资项目(企业)经营期满;

(2)由于投资项目(企业)经营不善,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依法实施破产。

(3)由于发生不可抗力而使项目(企业)无法继续经营;

(4)合同规定投资终止的其他情况出现或发生时。

2。出现或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转让对外长期投资:

(1)投资项目已经明显有悖于公司经营方向的;

(2)投资项目出现连续亏损且扭亏无望没有市场前景的;

(3)由于自身经营资金不足急需补充资金时;

(4)总公司认为有必要的其他情形。

投资转让应严格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章程有关转让投资的规定办理。

3.对外长期投资转让应由总公司财务部会同投资业务管理部门提出投资转让书面分析报告,报总公司批准o

4.对外长期投资收回和转让时,相关责任人员必须尽职尽责,认真做好投资收回和转让中的资产评估等项工作,防止公司资产流失。

第二十八条 公司累计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

第三章 对内投资

第二十九条 公司对内投资程序

1.编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编制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文件;

3.编制基本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年度投资建议计划;

4.按本制度规定的权限办理报批手续。

第三十条 公司对内投资权限

对内投资采取限额审批制,超过限额标准的由公司董事会批准。

第三十一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公司项目承办单位要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工作以及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提出综合研究论证报告。

2.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必须是有资格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或科研单位。

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办法和内容以及深度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公司财务部按本办法规定的权限报批。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建设项目的性质和规模以及标准,如需改变必须报原审批机构审批。

第三十二条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

1.公司项目承办单位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有资格的勘察设计或科研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2.初步设计必须以批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不得任意修改、受更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一般不应突破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概算总投资如超过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控制数的10%,必须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3.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如确需进行设计修改和概算调整,必须由原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单位提出具体修改及调整意见,经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报原批准单位批准。

第三十三条 年度计划和统计

1.各分支机构所有新建、续建基本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项目,必须编报基本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年度投资建议计划。

2.年度投资建议计划于每年9月前报总公司审批。总公司于每年1月底前下达当年基本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年度投资计划。

3.凡列入公司基本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年度投资计划的投资项目,不需再行办理审批手续,当年新增加的基建及技改项目,必须按规定的投资限额办理报批手续,并增补列入当年投资计划。

4.编制年度计划,除认真填报有关的计划表外,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数字要准确,文字要精练。

5.各分支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总公司下达的:度投资计划,无权自行调整,如确需调整,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6.各分支机构必须及时、准确地向总公司,送基本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统计报表。

第三十四条 竣工验收

1.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完工后,项目承办单位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一般由公司财务部协同项目承办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2.工程竣工验收参照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3.对于工程竣工资料及验收文件,财务部、项目承办单位应及时归档。

第四章 投资管理机构

第三十五条 公司有关归口管理部门或分支机构为项目承办单位,具体负责投资项目的信息收集、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中报立项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协调以及项目结束后的评价工作。

第三十六条 公司财务部负责投资效益评价、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资金筹措、办理出资手续以及对外投资资产评估结果的确认等。

第三十七条 对专业性较强或较大型投资项目,其前期工作应组成专门项目可行性调研小组采完成。

第三十八条 公司法律顾问和审计部门负责对项目的事前效益审计协议、合同及章程的法律主审。

第三十九条 公司分支机构的对外投资活动必须报总公司批准后方可进行,各分支机构不得自行办理对外投资。

第五章 附 则

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2

企业财务制度是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公司良好运营的有关财务方面的制度。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新的经济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要想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本文从什么是企业财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探析

一、什么是企业财务制度

所谓企业财务制度是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公司良好运营的有关财务方面的制度。它也是要求一定范围内的成员共同遵守和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财务规程和规范。研究财务管理制度,一定要了解财务管理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制度是在博弈中形成的,其变化是人们对博弈规则的“共享信念”发生变化的结果。人们“共享信念”真正发生变化应该是相当缓慢的过程,财务管理制度的变迁常常就是财务文化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法律的因素都在发挥着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

(一)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框架

企业财务活动及其管理是基于一定的企业制度而建立的。在公司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作为股东的出资者,具有终极财产所有权;作为代表股东利益的公司董事会,具有完整意义上的法人产权;公司的总经理,具有公司的经营权;公司的财务经理,则具有公司决策的执行权和公司资金的日常管理权。在公司制模式下,股东作为出资者,为保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一般通过间接控制,来行使其监督权,在财务上形成以出资者的管理主体的出资者财务行为;在公司内部董事会和总经理通过行使法人产权和直接经营权,全面而直接地参与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在财务上形成的经营者为财务管理主体的经营者财务管理层次;公司的财务经理,行使财务决策事项的执行权与日常管理权,在财务上形成以财务经理为管理主体的财务经理财务管理层次。

(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体系

1、出资者财务规范体系。主要是指股东在何时何种状态下对何种财务事项进行何种决策。一般而言,由于对剩余收益权的关注、有关公司分红及配股方案的决策,是出资者财务的主要内容之一。

2、经营者财务的规范体系。有关董事会的财务规范。董事会的财务规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董事会的财务权限;二是董事会对经费管理者财务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3、财务经理财务的规范体系。财务经理受公司经营者委托对公司的日常财务运作进行管理协调,主要有两点:一是选择适宜企业特点的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明确公司内部各有关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和职责,建立财务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二是做好内部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内部财务管理的分项管理制度,包括筹资管理制度、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和利润分配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制度。

三、企业财务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企业资金有局限性,融资相对困难

当前我国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要想加快企业发展速度,融资难、担保难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重要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部分企业信用等级低。其次,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型企业倾斜,使这些企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再次,大多数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这类企业贷款不够热心。最后,我国缺乏专门为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二)企业对财务的控制较为薄弱

企业对财务的控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首先,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而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其次,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再次,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最后,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四、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想要良好的发展,亟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促进“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关系的基本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企业面临的新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必须建设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目前许多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仍停留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依然是会计和财务不分、财务仅是作为会计的附庸而存在,其对象仅限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内容充其量也只是成本费用的控制而已,而对如何按公司制度的要求筹集资金、用好资金、合理分配利润等,则研究不够。因此,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顾洁.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3).

[2]嵇建康.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管理价值增值[J].中外企业家,2013(15)

[3]王李明.浅析企业财务管理要点[J].财经界(学术版),2013(02)

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3

香港《建筑物管理条例》的实施,为业主立案法团的成立和运作提供了法律纲领,同时也加强了物业管理运作的监管。香港政府和专业团体借鉴公屋的专业性房屋管理的概念,逐渐发展出以业主住户为服还制定了一套《物业管理业能力标准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各个级别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出具体说明。《说明》主要涵盖能力标准,而能力标准的划定则按行业内执行每项职能时所需具备的能力为依据,其中,包括需要的行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软等。这些能力标准以“能力单元”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个能力单元描述该项能力所需要的标准及其能力要求。物业管理业资历架构共有7大职能范畴,28个职能要项,136个能力单元。七大职能范畴分别是环境管理、建筑物维修保养、业户管理及社区服务、设施管理、应用法律、财务及资产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每个职能范畴下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职能要项,如环境管理下细分为建筑物保安、紧急事故处理、环境安全、建筑物环境整洁、园艺梅花以及建筑物私家路管制及环境保护等6个职能要项。每个职能要项根据能力差异划分不同级别的能力单元,最高为七级。从各个能力单元的能力标准来看,香港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能力培养上具有以下特点:务中心的专业物业管理服务。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各种新型业态物业的出现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香港教育局于2002年为物业管理行业成立了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以推动建立物业管理行业的资历架构,旨在鼓励行业人士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升专业能力,获得相关资历。资历架构是一个非强制性级别制度,主要是将业内的学衔及技能范畴分为资历级别,并详细订明每一项资历级别所要求达到的准则。资历架构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公众人士透过一个清晰及统一的指引,制定个人的进修计划。

一方面依照循序渐进的专门技能进修途径(纵向发展),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提升个人的技能。另一方面,按照多种技能的进修途径(横向发展),达到一专多能。资历架构划分为七个等级,第七级为最高等级,物业管理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按以下四个指标作为划分等级的依据:(1)知识及智力技能;(2)过程;(3)应用能力、自主性及问责;(4)沟通能力、运用资讯科技及运算能力。与此同时,1.级别和能力单元划分专业化程度高物业管理业资历架构将7大职能范畴划分为136个能力单元,级别越高的能力单元对知识和技能要求也越高,如一级的建筑物保安仅要求“能够综合对驻守地方的用途、环境、合作伙伴、保安系统器材、相关法律知识及工作指引的认识,正确和合法地执行建筑物保安职务”,而六级的建筑物保安则要求“能够时刻掌握崭新的保安知识、行业和法例的要求,引入先进装置,持续改善公司所提供的建筑物保安服务。”且有别于大陆地区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认证,香港物业管理业资历架构为每一职能要项都提供了级别晋升的渠道,如从事建筑物安保工作的从业员可以通过培训和工作时间的积累去获得更高级别的资历,当然其也可以通过职业培训获得其他职能要项的资历认证。由此,香港每一项职能要项均有不同级别的资历认证,其专业化程度更高。2.注重实务能力水平《说明》中每个能力单元均包括该职能要项达到某一级别时所需要的行业知识,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软等。而各能力单元的评核指引的表述可以归纳为一种模式,即“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实际解决问题/提出建议”,在这一表述模式中,更为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也是落实到能否解决问题这一层面。3.强调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同级别能力单元的要求与物业管理从业员的职场发展路径相契合,一二级别的能力单元所要求的绝大部分是能够按照指令执行某项具体工作,其所对应的一般是执行岗。而从第三级别开始则逐渐向管理岗过渡,能力单元更多地要求从业员能够作为管理者,督导和安排属员做好特定工作,并且随着级别的提升,要求从业员能够对某个职能要项有整体地统筹协调把握,能够对工作做出宏观规划,对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要求逐渐提升。

二、香港与大陆地区物业管理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差别

本文所称物业管理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师注册证》,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大陆地区获得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的途径是通过住建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并经注册者,即可以“物业管理师”的名义从事物业服务工作。考试科目包括《物业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综合能力》以及《物业管理实务》。各科目侧重点不同,应试者应全面掌握物业管理基本制度、房地产与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政策、物业管理与经营实务、房地产投资和评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公共关系理论、建设工程和物业设备相关知识等多学科知识,形成综合性的知识架构。由于历史背景和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进程等不同,香港地区和大陆地区的物业管理师认证制度存在差异,主要如下:

1.级别梯度和定位不同

香港物业管理业资历架构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一专多才”,其将各个职能要项划分为7个等级,不同能力单元要分别认证,从事本职能工作的从业人员也可以通过职业培训获得其他职能要项的资历认证。而大陆地区的物业管理师资格的取得,则是一种考试认定,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通才”,从业者只有掌握多方知识和技能,通过综合考试才能获得相应资格。按照目前规定,大陆地区实施的物业管理师考试制度不存在级差,只要满足专业学位和工作年限等条件即可申报参加考试,这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另外实施的物业管理职业技能考试制度不同。

2.知识和技能要求不同

香港物业管理业资历架构要求掌握环境保护等七大职能范畴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该七大职能范畴多与物业管理工作直接相关。而大陆地区则要求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与物业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知识外,还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统计学、公共关系理论、保险理论等与物业管理非直接相关的知识。由此,香港和大陆地区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存在较大差异。

3.取得资格的方式不同

香港地区物业管理从业者获得物业管理业能力标准说明中的相应资格,应当通过香港资历架构委员会的评估,评估方法通常包括查验年资及相关工作经验证明文件、面试、笔试、实务测试或是以上多种方式的组合。而大陆地区获得物业管理师资格的途径则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考试通过者即可获得《物业管理师资格证书》。

三、对完善大陆地区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启示

1.合理调整知识结构

当前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知识要素中涵盖了房地产投资分析、物业管理、工程建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知识,从业者除了要掌握与物业管理直接相关的知识外,还要掌握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要求不低于其他专业领域。在这种考试制度下,物业管理师的定位不仅仅是物业管理师,还是必须具备建造师、造价师、会计师等相应知识,由此让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学到的知识也往往是“杂而不精”。因此,应合理调整物业管理师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加强考查与物业管理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适当减少工程建设、财务会计、心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的权重,应当先将物业管理师培养为物业管理业的精英专才,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完善考核认证方式

大陆地区物业管理师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认证,这种认证方式更强调从业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试技巧,对从业者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不足。而香港资历认可的评估方法既可考核从业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考核其实践应用能力的高低,不失为一种较为客观合理的综合认证方式。完善大陆地区物业管理师认证制度,可参考借鉴香港地区对于物业管理从业者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在笔试之外加上面试环节或实践考核环节,综合评估从业者的实践能力。

3.推动不同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

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4

一、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体系

内部财务控制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器”职能。整个管理体系包括管理的内容、目标以及管理方法。

1.财务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体系的对象是企业财务本身,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稳定企业财务发展状况。从宏观层面来书,财务内部管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财务活动的监督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最主要内容。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第二,财务风险的管理。资本在市场的运作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企业通过内部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从而保证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三,纠正企业的财务漏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隐患和漏洞的存在,使得企业财务活动面临各种欺诈和舞弊等行为,所以企业通过内控管理制度,能够良好的保护企业财产的完整性。

2.财务内部管理的主要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管理内容的方向,也是财务内控对于企业发展起到的实际作用。在实际中,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保证企业财务的完整性;第二,保证企业财务的合法性;第三,保证企业财务的作用的有效性。

3.财务内部管理的主要方法

在实际中,财务内部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职务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业务记录控制等。这些控制方法属于传统的内控管理模式,对于当前市场较大波动背景下的企业发展实用性不强。根据当前市场发展需求,笔者认为在实际中财务内部管理应当利用三种方法开展。第一,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是目标化控制方法的重要内容,它是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计划职能的体现,对于内场的控制提供了标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较为适用。第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企业财务预警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实际中,要加强内部管理的风险意识,从多个层面强化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类风险预算。第三,内部审计控制。审计是财务管理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财务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企业对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认识,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灵活性。

二、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建设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系性制度。

1.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

从内部财务管理目标出发,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合法性。合法形式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的前提,也是企业财务体系建设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能仅仅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管理。第二,适用性。这一层面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应当考虑的内容,由于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资金、人员进行内控体系的建设,所以在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更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市场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制度建设。第三,可行性。财务管理制度应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要有明确规定,并要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和运行。第四,健全性。财务管理制度应规范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覆盖产、供、销的全过程,涵盖对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

2.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的步骤

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必须经过准备、调查、设计、试行等几个过程。在准备阶段,要确定制度设计范围,落实设计人员,安排进度;调查阶段要总结企业内外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现状,明确制度建立的目标;设计阶段是对各个制度方案进行规划、比较的过程,最终实现良好的制度体系;试行阶段则是为了对完整的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可行性与有效性的验证。

3.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的管理与优化

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价值增值;管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80-02

我国的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而财务管理制度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制度,能够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规范,企业的活动可以分为供销活动、制造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和人事活动。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就包括供销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等。

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资本增值成为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管理,企业的供销、生产等活动最终都将通过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来体现和反映,因此,财务管理(含会计管理,下同)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财务管理制度也就财成为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核心。

(二)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管理有章可循,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管理价值增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成本费用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实现管理价值增值。2、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收益,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进而增加企业运用资金的经济效益,实现管理价值增值。3、完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商誉,实现企业价值增值;4、完善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加资产使用效益,进而实现管理价值增值;5、完善企业的分析与考核管理制度,可以做到权责明确,奖罚分明,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价值增值;6、进行企业经营分析,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有利于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伴随企业财务自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也在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的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实行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责任成本管理,班组经济责任制,招标比价采购,实行成本费用定额管理。建立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比较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建立财产物资管理及盘实制度,建立了财产物资收发领用的计量验收制度等。

(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财务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存在原始记录和凭证失真,定额管理流于形式、计量验收制度不严格、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稽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2.资金管理制度不严。目前,企业私设“小金库”和多头开户现象普遍;资金使用“一支笔”的职责权限不清,资金使用“一言堂”现象严重;企业的对外投资收益低下,盲目投资,投资风险意识较差,可行性分析不充分,也没有投资跟踪分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周转率较低,存货、应收账款占用较多。

3.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不严。不按权责发生制和受益性原则对发生费用进行确认,故意少转成本费用,虚增利润或虚减亏损;多转成本费用,截留利润,降低存货资产价值;预算体系不完善,对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没有计划,缺乏约束。

4.企业购销环节缺乏信用管理,收入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对购销环节缺乏激励约束机制,购销人员权利责任不对等;对客户信用管理不严,造成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较多;收入计量确认时间不准,人为调节利润等现象普遍。

5.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盲目投资,资产闲置;企业改组中不评估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长时间不办理竣工决算,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成本,虚增利润。

三、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明确财务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如前所述,财务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核心,财务管理可以反映和调控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可以通过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有效制约和检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1.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之一是“产权清晰”企业财务关系的产生、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运作也都离不开产权管理。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在理顺产权归属的前提下,优化资本结构,强化财务约束,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价值增值。

2.理顺财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职权关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实行财产委托经营,财务管理既要服务于企业外部报表使用人的信息需求,更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决策需求。根据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其他职能部门行使监督和检查的权利,同时又要以价值反映其他职能部门的活动并进行价值管理。这样必须明确财务管理部门的核心地位与价值管理职能,确保财务管理部门价值管理与财务监督职能的行使。

(二)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要实现管理价值增值,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1.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体系。包括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这些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基本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成本预算与责任制度,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成本分析与考核制度等。

3.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含财务结算中心或厂内银行的管理制度)等。

4.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存货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建工程管理制度和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管理制度等。

5.企业的购销管理制度。购销活动虽然不是财务活动,但企业的购销活动影响到企业的收支,所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也必须从财务角度来完善企业的购销制度、包括: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如销售人员责任制及收入的确认等)、信用管理制度等。尤其是企业的全程信用管理涵盖企业的采购及应收账款的管理两个方面。

物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

引言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公司内部控制更加符合有效。保护资产安全,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时刻保持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对财务报告及相关数据的规范及完整做出保障,节约开支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公司财务内控能力,提升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

企业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统一且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设置会计工作者和监督管理人员,制定公司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完整和条理清晰,符合国家相关制度规定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重视内控管理的建设,为保障企业严格执行财务收支标准,规划日常经营活动等工作。首先,资金管理应严格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对企业现金和银行存款需优先使用转账的形式实施财务支出,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预算,在预算之外的支出内容不予执行。设置审查制度并定期对企业资金展开核对,严格制定资金收支记录表。对企业每日流水、银行支出、现金支出,员工工资核算、差旅费用报销、奖金福利等必须现金支出仔细核对,保证企业现金存储符合制度要求。其次,补充缺失的政策支持避免出现空白区。补充健全制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从实际出发遵循企业情况和法律法规。充分使用内控管理方式,保证制度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定期对现行制度进行修订,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更新,保持制度和办法的时效性,逐步形成制度补充和提升机制。例如,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条例。对财务部门的编制进行重新调整和考核,明确岗位人员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必要时可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公司财务管理评估,以高管及股东意见为主进行调整。最后,应建立合理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收入款项管理,企业资金收入必须按时入账不得拖延,定期审核各部门的收支情况。针对已经出现的坏账和疑账进行审查及核对,实施责任管理制度。“专人专项”实时管理所负责的项目,保障企业账目和收款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建立专业的采购项目负责人,采购部需与财务部划分明确。物资采购人员应根据规章制度,实施相关工作。将采购物资入库并进行记录,明确物资数目、价格以及规格型号。采购工作应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全面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系统的统一和完善[1]。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定期核查企业资产与税务风险

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统计和税务的管理工作,需有机结合开展相关工作。依据年度、季度或者月度的核算,采取统一计算方法和统计单位。要求会计的收据凭证、账目清单、报表资料都使用相同的文字和规定进行记录,全面保障财务资料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制定财务报表说明书,结合企业财务资料和相关文件规范报表格式,保证内容的完整、正式和准确程度。资产和税务清查过程包括对仓库物资的核对,对原料、库存、消耗品等依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主要核算内容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土地所有权、金融资产等。对于正在建设或执行的账目,应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核算。根据达到预定可使用的时间段,明确资本化和费用化划分。依据我国税法的规定,企业应对运营期间的所得及时信息申报和缴纳。统一设立发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企业发票管理。国家税收的稽查凭证就是发票,企业所有的发票必须做好相关记录。严格制定发票管理制度,坚决避免随意篡改发票内容或代开发票。

(二)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每月对日常预算执行进行核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报表主要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报表,通过每月汇总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执行和落实。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要求,部门负责人严格把控,企业管理人员根据执行情况,结合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薪酬激励。提高收入预算执行的落实,是保障公司收入和责任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同时各部门加强预算支出管理,避免超支的情况出现。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预算及收支情况进行审查。检查实际情况和财务报表是否相符,并将审核结果加入员工考核内。

(三)完善重大事项报告与备案管理

完善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是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力抓手。实践中应在会计制度上制定符合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规范标准,使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保持一致。对递交的重大事项进行分类,对企业经营比较重要的事项,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重大财务事项的重视程度,准确把握企业经营风险点。配套做好备案管理,重大事项报告由专人负责保管,年度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年度财务资料的组成部分,在次年6月前移交档案部门归档,形成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闭环。

三、加强企业财政内控管理制度的策略

(一)强化内控理念

企业需随着时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财务内控管理观念,将内控理念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重视公司内部控制氛围的营造。深化建设企业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工作。避免的情况发生,培养企业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意识和责任观念。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举办相关内控管理活动。进一步了解工作业务、财务以及生产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加强内控管理制度提升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合理经营企业项目,将员工工作行为与绩效管理联系起来,减少人才流失的可能,增强职员工作积极性。

(二)实施风险评估

企业保证经济收益的同时,应做好自身风险评估和预测工作。树立全体工作人员的资金风险预防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风险评估力度。做好可能面对的风险预估工作,与当前经营制度相对比。制定符合实际的风险应对举措,确定风险面对承受等级。根据实际优化企业配置,为持续发展提供应有的保障。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包括资金、预算、合同以及安全管理。核算出的财务工作体系应作出适当的转变,管理性的财务工作体系才更加适合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与此同时,需完善并健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增加风险监控范围,合理制定成本的具体目标并结合各项费用使用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解决当前面对的财务风险,选择科学的分析方式确定控制内容。按照风险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面对重大风险应持续监测及时预警内容、制定紧急预警、调整控制方式。保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三)加强控制工作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就是控制活动。首先,各项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企业高管应通过权力赋予的形式。保证各个层级管理职员的权力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并保证各项目可以有效运行。贯彻落实管理制度,保证权力的平衡管理。其次,划分好权责关系和职位界定。落实基本工作,将具体权责划分到位。如现金管理人员在取用过程中,需与授权职位进行分离。有效监督物资采购、检测、记录、存储等工作,使企业资产长期保持完整安全。最后,资金方面需落实财务内控制度。杜绝资金闲置和断裂的情况发生,控制好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核算。减少费用重报、漏报、谎报的情况,仔细核对各项开支。避免职权滥用,全面保证财务数据的清晰准确和完整真实。

(四)建立线上审批

财务内控管理需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和设备,选择现代信息交流平台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企业内部每个部门可以随时财务部门相关变化,建立与经营模式相适应的信息模式。促进内部信息交流和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具体事宜的自动控制。例如,企业可以采取完整的财务软件完成工作监督和数据传输。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在线审批,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随时可进行部门人员的工作监督及考核。

(五)健全财务监管

首先,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体系,设立完整的内部监管机制并落实到实际。其次,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独立进行并配置专业人员不断向管理人员汇报工作进度。通过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最后,结合时代的发展应不断变化财务管理方式和评估方式,更科学的做出财务监管工作,若发现企业存在危险就应及时制止。将一切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控制住,全面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性[2]。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比较重要。相关工作关系到企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并决定未来的经营方向。建立相关制度的过程需遵循时代的发展步伐,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企业财务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实施应对举措,改善企业管理制度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姚慧芳.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大众投资指南,2020(0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