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范文1
**市第四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校区疫情防控教学预案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己经非常严重,基于目前的严峻形势,按照上
级有关“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延迟开学的教学准备工作”之精神,落实
“停课不停学”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正常开学1、基础教学准备:各年级按照校区《幵学前后工作台历》要求,由备课组长负
责组织召幵教研会,讨论上交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明晰前期教案
目标落实等丁作。年级做好假期教案、学生假期作业等的例行检查及
评优上报和“开学第一课”的组织等工作。
2、
辅助教学准备:教务处提前两天完成教室电教设备调试,实
验室、文印室、微机室的正常幵课准备。提前完成年级会教学用具、
相关材料等的发放工作。
3、
年级按计划完成人员及课表调整。
二、延迟开学1、各备课组提前(本周)完成延迟一周导学案,
指导学生在预习或自学时能明确目标,知晓方法,解决困难。
2、
各年级组负责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统筹整合学科优势,
组建防控期“答疑解惑”学科辅导组群,通过此渠道有计划,分期提
供学生落实教学计划的方法,督促检查作业,及时解答学习困惑。
3、
由教务处负责根据备课组提供的预备教案,筹备由学科组长
主讲的10分钟小视频指导课,用来辅助其它教学手段,帮助学科组
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联络有关部门,力争利用
''迅飞技术”,减短辅
导距离,提高学科辅导效果。
4、由各备课组负责,用好“学网”,整合“课堂”资源,通过
班级家校群推送,最大限度收获“课堂”
“面对面”教学效果。(程
珂负责网络技术提供)三、相关要求1、年级组按正常开学计划提
交课表和小视频课主讲教师名单(一学科一人)。
2、备课组长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目标解读、方法指导、难题
解练、作业选练)3、教务处提前做好相关的收集整理、协调、安排
等统筹工作。
4、
综合处提前做好技术外聘、网络维护和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5、
未尽事宜,另行安排。
请校区全体老师积极参与,认真落实各项准备要求。
**市第四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校区
开学前疫情防控方案2
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防病措施,保障我县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2019年传染病疫情及防控工作计划。
一、做好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继续做好传染病信息审核、管理和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培训,提高全县传染病信息管理质量,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达100%,传染病网络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完整率力争达到100%。继续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及时做好重点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二、科学、规范处置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加强与教育等部门沟通协作,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防控和应急水平。积极筹办好中心卫生应急演练,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实战能力。
三、开展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继续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提高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水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日常检测工作,落实各项消毒措施,保障医疗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落实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清理、充实、更新中心应急物资,建立物资消耗、领取台帐。规范应急物资管理,落实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库房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完善物资领用记录、报废记录等工作记录,为传染病疫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物资保障。
五、强化培训演练,推进队伍建设。
在建立和完善各类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基础上,强化培训演练,提高疫情处置能力。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理论基础水平,丰富知识技能储备。强化应急演练,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
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范文2
1.县卫生局纪委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开展纪检干部下基层“送清风”活动。走访慰问特困户,让特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2.县卫生局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会。
按照“普遍受教育,重点理思路,突出抓亮点,着力促和谐,集中兴发展”要求,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认真实施和完成县卫生局情况通报评议。
3.县卫生局为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结合当前工作,着力推进四大民生工程建设。
一、新农合惠民工程。着力优化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扩大农民就医的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
二、“光明•微笑”工程。制定了《**县“光明•微笑”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光明•微笑”工程领导小组,并确定县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为白内障盲患者采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同时依托市第一医院技术力量,为唇腭裂患者实施唇腭裂修补手术。
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程。从6月1日起,对持有**县农业户口,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助产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分娩的孕产妇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护理、常规检查、接产服务和基本用药等,在乡镇定点卫生院住院分娩的正常产每例补助500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正常产每例补助700元;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发生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或有医学指征实行剖宫产手术或实行阴道手术助产的,先由专项资金补助300元,再由新农合按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在县外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每例由专项资金补助300元,再由新农合按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有效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县卫生局六措并举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
一是成立机构。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临床专家组和救治应急队,切实做好疫情的预防、控制和病人的医疗救治。二是出台制度。该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地通知》、《关于印发**县甲型H1N1流感病例医疗救治模拟演练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三是开展健康教育。自5月1日起,该局在县电视台制作电视专题节目和通过流动字幕宣传,解答群众关心的防控问题,帮助群众消除恐慌。五是开展技术培训。我局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330余名医务人员通过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收省卫生厅举办的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讲座。并且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和防控操练,为实施防控策略作了技术上的支撑。六是认真组织甲型H1N1流感防治实战演练。该局于5月7日组织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在县医院、县中医院举行了一次甲型H1N1流感防治模拟演练。充分检阅了疫情应急处理机动队、救治专家组、统一调度机构的协同作战能力。
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范文3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按照“管理机构下基层,疾病控制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疾病控制进医院工作,目前市级7家医疗机构中有4家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20家县(区)级医疗机构中有16家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有45个设立了防保组、64个乡镇卫生院均成立了防保科,各级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得到了加强。二是研究制定了《××市医疗机构就诊病例疾病谱统计报告工作方案(试行)》,从6月1日起在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了就诊病例疾病谱统计、报告和分析试点工作。三是出台了《××市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在现行使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对适龄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并对全市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四是突出抓了以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1—5月,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6626例,死亡4人;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1720例,死亡1人(其中手足口病截至6月28日共报告1439例,死亡1例)。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面,市、县区政府均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专项经费(其中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防控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全市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近500人。累计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16人,已解除13人,正在观察3人。目前各项防控措施全部落实到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八县区疾控中心均建立了疫情报告网络系统,77家县级以上网络直报医院均能及时、准确上报疫情,76个乡镇卫生院(含分院)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网络直报率为100%。上半年全市医院传染病报告率和及时率分别达到100%和95%。五是认真贯彻执行《××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积极推行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目前全市dots覆盖率达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以上,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1—5月,全市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2人,其中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370人,占全年任务的37.8%,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的总体到位率达到55.6%。
(二)农村卫生工作情况。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行。2009年,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112.3356万人,参合率达94.87%。市级医院新农合报销直通车自去年启动后运行良好,扩大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皋兰县、榆中县已正式启动,永登县正在制定方案。二是在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今年市政府再次将新建7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作为为民兴办实事之一,安排建设经费207万元,目前已建成23所。三是组织各县区卫生局局长、全市乡镇卫生院院长赴××县学习“五制”改革经验,准备在全市进行推广。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1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3%以上。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落实。从去年起我们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职能下沉,明确了各县区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机构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职责,强化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对辖区重点人群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展了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管理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残疾人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加强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制定了《××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细则》,按照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对各县区社区卫生工作的机构管理、公共卫生工作落实情况、医疗质量管理、社会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考核。
(四)卫生应急工作情况。一是完善了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在去年市政府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市卫生局成立应急办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在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确定了卫生应急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便于调度的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二是完善了相关卫生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规范,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和专家组,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三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市、县(区)政府安排专项经费,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医疗设备、器械、药品和防护用品等。四是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5月9日,与省卫生厅联合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5月22日,与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办、××铁路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办联合举行了应对列车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演练。五是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榆中县银山乡群体性食物中毒、城关区九州山体滑坡等突发事件及时进行了处置。
(五)妇幼卫生工作情况。一是加强了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建立了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每季通报制度。2009年第二季度,全市婚检率达到42%,八个县区中有三个县区的婚检率超过了50%,其中七里河区、榆中县婚检率达到80%以上。二是对托幼机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工作,明确了签发范围;继续开展母婴保健机构评审准入工作,上半年共评审7家。三是实施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制定了《××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举办了业务骨干培训班,共培训人员180人。四是出台了《××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实施方案》,启动了“降消”项目,各新扩项目县区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举办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班。
(六)卫生监督工作情况。一是圆满完成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在国家评估验收时受到了国家考核验收组的好评。二是启动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继续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共有餐饮单位7097户,已量化6982户,量化率达98.49%,对无卫生许可单位的查处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了问题馒头、打击非法行医、学校卫生、保健品卫生等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圆满完成了兰洽会卫生保障任务。四是深入开展了“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卫生法制培训,共培训从业人员54773名。
(七)中医药工作及医疗机构管理情况。一是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经市编办批准,市卫生局成立了中医处,市财政安排了80万元的中医药专项经费,为中医药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二是积极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目前已举办西学中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61人。三是以城关区为试点,对40多家药品零售企业拟设置的中医坐堂医诊所进行了审核,批准4家药品零售企业设立16家中医坐堂医诊所。四是制定了中医药进医院、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实施意见,开展了中医药“三进”活动。五是落实了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的优惠措施。制定了《××市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方案》,确定了在2010年前实现中医药服务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六是印发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设立健康咨询门诊的通知》,在各医疗机构设立健康咨询门诊,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已按要求设置了健康咨询门诊。七是制订了《××市卫生局关于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医务人员考核工作的安排意见》和《关于在市卫生系统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服务不良事件月点评制度的通知》,并对各医疗机构执行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八是在全系统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和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活动。对社会办医疗机构进行了重新审核登记,共受理1326件,重新登记1134家。
(八)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去年底至目前,我市争取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卫生建设项目46项,建设规模38872平方米,总投资5666万元,中央投资4010万元。
其中2008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我市720万元,用于三县14个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站、××县中医院和20个村卫生所建设,目前已经形成支出65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91.25%。20个村卫生所已有4个完工,其余16个将于6月底完工;14各乡镇卫生院目前有7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7个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站业务综合楼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10月底竣工,年底投入使用。
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我市3290万元,用于皋兰县人民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中心卫生院建设。目前,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开工建设,5个中心卫生院3个已完工、2个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皋兰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建设项目已于4月底正式开工建设。
(九)卫生宣传等工作情况。一是加强了卫生信息工作,组建了信息工作联络员队伍,对卫生信息工作实行每季通报制度,截至6月25日,共编印《卫生工作动态》50期,向省卫生厅、市委信息处、市政府信息处共报送工作信息500多条,市委、市政府共采用60多条,省政府采用1条。同时对卫生工作信息及时在市卫生局网站交流,截至目前已1200多条。二是开展了卫生固定宣传标语刷写工作,对各县区、局属各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和通报,截至目前,共刷写宣传标语1775条,其中墙壁631条、专栏823条、电子屏36条、公共聚集场所117条、交通要道143条、新闻媒体25条。三是加强卫生统计工作,市、县(区)卫生局均确定了兼职卫生统计人员并进行了培训,辖区医疗卫生单位均有专兼职卫生统计人员,建成了信息网络,能够及时上报卫生统计相关信息。
(十)医德医风建设和有奖举报制度落实等情况。出台了《××市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办法》,公布了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截至目前,共收到各类举报17件(其中省厅转来10件),其中5件得到了落实,12件举报不实或举报人无法联系。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印发了《××市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实施办法(实行)》,对原实行的《医德医风档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严格落实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载制度和医疗机构不良业绩记载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和记录,并将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选优等挂钩,有效促进了医德医风建设。
(十一)卫生人才建设情况。一是制定出台了《××市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国内外研修管理办法(试行)》,投入费用200万元,计划向日本、美国等派出半年以上研修人员8人次,向北京、上海等地派出半年以上进修人员80人次。二是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工作,市级医疗机构上半年共接收基层进修人员380人,其中村医131人、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27人,社区全科医师100人、护士122人。三是通过开展研讨交流、学术讲座、组织考核和技术比武等方式,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四是各县区积极推行护士人事制度,各医院也计划在下半年开始推行。五是探索实行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制度,目前已有12人通过竞争走上了乡镇卫生院院长或副院长岗位。六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上半年市卫生局从符合条件的76名临聘护士中择优招录了15名护士到市属六家医院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上半年,我们××市的卫生工作距省上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兄弟市、州相比,我们不少地方还比较薄弱,一些突出问题还制约着我市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项目建设中部分县区还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力,卫生系统单方面推进工作现象,特别是近郊四区建设项目因征地和拆迁问题复杂、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了建设进度。
二是卫生技术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乡镇卫生院无正规学历和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村医待遇偏低,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不高,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比较薄弱,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才缺乏,一些公共卫生工作落实不够。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四是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推进困难,部分通过竞争已上岗的院长待遇还没有得到解决。
五是近郊四区由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固定宣传标语刷写工作困难较多。部分机构还存在对卫生信息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形式单一等问题。
六是县级医疗机构尽管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开展了疾病谱统计报告工作,但工作量大,没有相应的工作软件,开展工作难度较大。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全力做好卫生项目工作,邀请市领导加强对各县区政府的督导力度,在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上已安排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市妇幼保健院、市卫校异地重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市中医院、市三院改扩建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等重大项目早立项、早开工建设。
(二)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做好全市新农合报销方案调整工作,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三)探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开展乡镇卫生院“五制”改革试点,年底前各县、区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率达到100%;加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前哨作用。(四)进一步督促各县区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社区,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考核力度。
(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六)按照省上要求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相关职能移交工作;加强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大力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年底完成住宿业实行量化分级管理50%以上的目标。
(七)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密监控疫情;继续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直报网络,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督查。
(八)实施好“降消”项目,着力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实行符合实际的婚前医学检查办法,力争今年全市婚检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
(九)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月分析通报制度,杜绝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化院务公开制度,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认真落实《甘肃省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办法》。
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范文4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认真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监测、药物和公共卫生干预等准备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甲型h1n1流感在我州的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充分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积极组织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坚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和应急处理工作。
加强能力,提高水平。加强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主要依靠省及本州力量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预警,有效应对。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及时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工作。
(三)编制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青海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急预案(试行)》》。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的应对准备工作及流行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
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特点,将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
甲型h1n1流感流行各阶段由州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判定。州卫生局就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州政府提出建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就当地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本级政府提出建议。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生前的阶段。由于其潜在的流行威胁,必需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应对流行的准备阶段包括下列几种情况及应急反应级别。
(1)无应急反应阶段: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
(2)蓝色预警——ⅳ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标本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检测到抗体,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3)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病例。
(4)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反应阶段: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2、大流行阶段,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阶段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卫生部宣布发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或省卫生厅宣布我省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
3、结束阶段
全州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州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论证,结合省级专家组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甲型h1n1流感流行准备工作
(一)由州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负责流行准备工作的日常事务。其职责为:
1、领导、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
(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年度准备工作计划;
(3)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
(4)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
(5)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分析、评估甲型h1n1流感疫情;
(6)定期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
3、根据上级部门授权,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二)职责分工
1、共同职责
(1)准备阶段
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流感应急方案,做好各部门准备工作,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疫情监测信息。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阻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非必要的旅行。
(2)流感大流行阶段
各部门按照本部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职责、确保流感大流行阶段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不延误工作的开展。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与卫生部门合作,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部门间应及时相互沟通、交换信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部门具体职责
为保证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的衔接、协调、有序进行,成立“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州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州政府办公室、州卫生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员会、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农牧局、州交通局领导任副组长,州旅游局、州民宗局、州科技局、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妇联、州监察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建设局、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州食品药品监管局、武警人民政府支队、德令哈车务段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
各成员部门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应对准备,明确相关职责,落实防范措施,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各部门方案。落实相关防范措施,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各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州卫生局组织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和监测系统建设,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研判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州委宣传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单位,及时报道州卫生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防病知识普及。
州发改委负责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
州经贸委负责组织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组织做好参加外经贸活动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外经贸活动期间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公安局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做好突发应急处理的涉外事务,协助卫生等部门对曾往返流行地区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州财政局负责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捐赠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州交通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乘坐公路交通工具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公路等交通管理工作。
州农牧局负责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对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切实履行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职责。
州教育局和州妇联组织实施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内发生,做好在校(园)学生、儿童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州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技术研究方案,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药物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州民宗局会配合有关部门在主体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员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处理防控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州监察局负责落实防控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防控工作各环节的监察,依法查处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行为。
州民政局组织和动员社区村委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控。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州司法局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制定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伤待遇政策。
州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做好建设工地农民工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州质监局负责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涉及的防护用品、器械等物品的生产企业实行严格质量监管。
州旅游局组织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州内外团队中发生和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生产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武警海西支队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行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现场的控制工作。
德令哈车务段负责组织对进出火车站和乘坐火车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移交指定的医疗机构处理,防止传染病通过铁路运输的环节传播。确保铁路安全畅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
(三)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全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方案,保持方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组织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措施;
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并确保信息和政令的畅通。
(四)应急指挥组织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州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向州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准备工作
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地区会处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因此,准备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并贯穿于应对工作的始终。
(一)监测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预警。
1、监测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要按有关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标本及时按要求运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检测和病毒分离,并报告结果。
2、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青海省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方案进行报告。
3、信息交流
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利用“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定期分析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收集分析全国、全省流感监测信息,报告州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医疗机构。
州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甲型h1n1流感监测相关信息。
(二)医疗救治机构准备
州卫生局指定州人民医院和格尔木市、天峻县、都兰县、乌兰县、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人民医院为集中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并制定启动临时医疗救治点的工作预案。在省卫生厅确定格尔木市人民医院为省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基础上,确定州人民医院为州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两家医院按照《流感监测方案》,做好监测、报告、分析等有关工作。
疫情应对处置中,对德令哈地区有关人员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的情况,10人以下人员在州人民医院隔离观察,10-18人在州蒙藏医院隔离观察,18人以上的请示州政府确定在相对偏远、独立的宾馆隔离观察。各地自行确定隔离观察场所。
(三)人员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和以临床医学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辖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定点医疗救治机构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病人的救治。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流行病学、消毒、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疫情应急调查处理小分队。
(五)技术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业人员熟悉并掌握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技术要求。各级举办相应的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应急演练,总结提高应急实战能力。为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多部门参与协调处置能力,适时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应急演练。
(六)经费和物资准备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安排落实本级防治专业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病人救治、应急疫情调查处理等工作所需经费,保障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急反应和结束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本方案应急反应级别,根据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落实相应的防控应对措施。
(一)ⅳ级应急反应
发生地将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的人员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学观察、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采集密切接触人员标本进行分离,进行医学观察,采取防控措施。
(二)ⅲ级应急反应
1、病人救治和密切接触者处理
列为医学观察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疑似、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确诊病例要按诊疗方案规范管理。
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具体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执行。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进行判定和管理。
2、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附件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
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
3、监测和报告
全州各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设立发热及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或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对所有流感样病例及时报告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疑难病例要按照转诊、会诊程序,严格执行医治要求,实行“首诊负责制”。
医疗机构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流感样病例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病人立即隔离、报告、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流感分离鉴定。
卫生、农牧、公安、质监、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机构应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
4、疫情、信息
州卫生局经省卫生厅授权、州政府同意,负责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州卫生局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1)消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和指导做好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和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的消毒工作。
(2)健康教育与咨询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众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
(三)ⅱ级应急反应
在ⅲ级应急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检疫
疫情发生地区对外出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测量体温,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
未发生疫情地区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对可疑病人,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未发生疫情地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实行健康随访制度,要求每日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健康状况,出现症状者,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查。
2、紧急措施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3、病例转运
医疗救治病例收治到定点医院,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承担,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四)ⅰ级应急反应
大流行期间,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1、医疗救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调动一切医疗资源,加强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时,建立和启用临时医疗救治点。
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须佩戴口罩。
2、监测策略调整
监测重点为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和严重病例、死亡病例情况,病人药品使用和耐药情况、其他物品的使用情况,为掌握疫情进展、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医疗救治、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3、药物和防护用品
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评估、预测药物和防护用品需求量,最大程度地满足防控工作的需求。
4、州卫生局定期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说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的旅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交通检疫、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和投诉。
(五)甲型h1n1流感流行结束
1、评估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后,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现场调查处理、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2、善后处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补偿。
3、疫情常规监测系统的建立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总结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治应对和防控工作的经验教训,建立我州甲型h1n1流感常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保证其监测敏感性。
五、督导
(一)准备工作的督导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准备情况进行督查,各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的建立和行动机制,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药物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健康教育等。督查组成员包括卫生行政领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调查真实的准备工作情况,并做到调查与指导相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二)应急工作的督导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对辖区各部门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急工作的全面督查,按照相关行政和技术规范要求,逐项进行督查、督办。督查内容包括监测系统,药物管理,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在现场解决督查中发现的问题。
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范文5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认真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监测、药物和公共卫生干预等准备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甲型h1n1流感在我州的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充分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积极组织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坚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落实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和应急处理工作。
加强能力,提高水平。加强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主要依靠省及本州力量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预警,有效应对。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及时做好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各项工作。
(三)编制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青海省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急预案(试行)》》。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前的应对准备工作及流行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
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特点,将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
甲型h1n1流感流行各阶段由州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判定。州卫生局就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州政府提出建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就当地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本级政府提出建议。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生前的阶段。由于其潜在的流行威胁,必需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应对流行的准备阶段包括下列几种情况及应急反应级别。
(1)无应急反应阶段:无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
(2)蓝色预警——ⅳ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标本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或检测到抗体,但未出现临床症状。
(3)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反应阶段: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病例。
(4)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反应阶段: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2、大流行阶段,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阶段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
(1)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卫生部宣布发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或省卫生厅宣布我省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
3、结束阶段
全州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州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论证,结合省级专家组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甲型h1n1流感流行准备工作
(一)由州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负责流行准备工作的日常事务。其职责为:
1、领导、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
(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年度准备工作计划;
(3)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
(4)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
(5)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分析、评估甲型h1n1流感疫情;
(6)定期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
3、根据上级部门授权,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二)职责分工
1、共同职责
(1)准备阶段
各部门制定相应的流感应急方案,做好各部门准备工作,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疫情监测信息。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阻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非必要的旅行。
(2)流感大流行阶段
各部门按照本部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职责、确保流感大流行阶段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不延误工作的开展。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与卫生部门合作,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部门间应及时相互沟通、交换信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部门具体职责
为保证防控工作各个环节的衔接、协调、有序进行,成立“人民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州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州政府办公室、州卫生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员会、州经济贸易委员会、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财政局、州农牧局、州交通局领导任副组长,州旅游局、州民宗局、州科技局、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妇联、州监察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建设局、州工商局、州质监局、州食品药品监管局、武警人民政府支队、德令哈车务段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州卫生局。
各成员部门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应对准备,明确相关职责,落实防范措施,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各部门方案。落实相关防范措施,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各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州卫生局组织协调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加强甲型h1n1流感监测和监测系统建设,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定期组织州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研判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配合州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及时公布有关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州委宣传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单位,及时报道州卫生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危机心理干预和防病知识普及。
州发改委负责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
州经贸委负责组织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组织做好参加外经贸活动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外经贸活动期间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公安局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和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做好突发应急处理的涉外事务,协助卫生等部门对曾往返流行地区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州财政局负责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捐赠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州交通局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乘坐公路交通工具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公路等交通管理工作。
州农牧局负责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对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切实履行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职责。
州教育局和州妇联组织实施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内发生,做好在校(园)学生、儿童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州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技术研究方案,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药物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州民宗局会配合有关部门在主体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员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处理防控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州监察局负责落实防控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防控工作各环节的监察,依法查处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行为。
州民政局组织和动员社区村委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控。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火化和其他善后工作。
州司法局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制定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伤待遇政策。
州建设局负责指导、督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做好建设工地农民工的宣传教育等工作。
州质监局负责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涉及的防护用品、器械等物品的生产企业实行严格质量监管。
州旅游局组织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州内外团队中发生和跨地区传播扩散。
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生产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武警海西支队组织指挥武警部队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行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现场的控制工作。
德令哈车务段负责组织对进出火车站和乘坐火车的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移交指定的医疗机构处理,防止传染病通过铁路运输的环节传播。确保铁路安全畅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
(三)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全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方案,保持方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组织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措施;
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并确保信息和政令的畅通。
(四)应急指挥组织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州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向州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准备工作
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地区会处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因此,准备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并贯穿于应对工作的始终。
(一)监测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预警。
1、监测工作内容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要按有关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标本及时按要求运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检测和病毒[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分离,并报告结果。
2、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青海省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方案进行报告。
3、信息交流
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利用“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定期分析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收集分析全国、全省流感监测信息,报告州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医疗机构。
州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甲型h1n1流感监测相关信息。
(二)医疗救治机构准备
州卫生局指定州人民医院和格尔木市、天峻县、都兰县、乌兰县、茫崖行委、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人民医院为集中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并制定启动临时医疗救治点的工作预案。在省卫生厅确定格尔木市人民医院为省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基础上,确定州人民医院为州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两家医院按照《流感监测方案》,做好监测、报告、分析等有关工作。
疫情应对处置中,对德令哈地区有关人员需要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的情况,10人以下人员在州人民医院隔离观察,10-18人在州蒙藏医院隔离观察,18人以上的请示州政府确定在相对偏远、独立的宾馆隔离观察。各地自行确定隔离观察场所。
(三)人员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和以临床医学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辖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定点医疗救治机构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病人的救治。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流行病学、消毒、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疫情应急调查处理小分队。
(五)技术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业人员熟悉并掌握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技术要求。各级举办相应的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应急演练,总结提高应急实战能力。为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多部门参与协调处置能力,适时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应急演练。
(六)经费和物资准备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安排落实本级防治专业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病人救治、应急疫情调查处理等工作所需经费,保障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急反应和结束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本方案应急反应级别,根据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落实相应的防控应对措施。
(一)ⅳ级应急反应
发生地将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的人员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学观察、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采集密切接触人员标本进行分离,进行医学观察,采取防控措施。
(二)ⅲ级应急反应
1、病人救治和密切接触者处理
列为医学观察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疑似、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确诊病例要按诊疗方案规范管理。
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具体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执行。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要求进行判定和管理。
2、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附件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
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
3、监测和报告
全州各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设立发热及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或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送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分离鉴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对所有流感样病例及时报告并转诊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疑难病例要按照转诊、会诊程序,严格执行医治要求,实行“首诊负责制”。
医疗机构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流感样病例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病人立即隔离、报告、采集标本,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流感分离鉴定。
卫生、农牧、公安、质监、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机构应及时相互通报甲型h1n1流感监测信息。
4、疫情、信息
州卫生局经省卫生厅授权、州政府同意,负责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州卫生局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1)消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和指导做好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和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的消毒工作。
(2)健康教育与咨询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众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
(三)ⅱ级应急反应
在ⅲ级应急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检疫
疫情发生地区对外出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测量体温,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
未发生疫情地区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对体温≥37.5℃者进行医学观察。对可疑病人,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未发生疫情地对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实行健康随访制度,要求每日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健康状况,出现症状者,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检查。
2、紧急措施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3、病例转运
医疗救治病例收治到定点医院,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承担,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四)ⅰ级应急反应
大流行期间,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1、医疗救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调动一切医疗资源,加强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时,建立和启用临时医疗救治点。
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须佩戴口罩。
2、监测策略调整
监测重点为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和严重病例、死亡病例情况,病人药品使用和耐药情况、其他物品的使用情况,为掌握疫情进展、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医疗救治、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3、药物和防护用品
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评估、预测药物和防护用品需求量,最大程度地满足防控工作的需求。
4、州卫生局定期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说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的旅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交通检疫、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和投诉。
(五)甲型h1n1流感流行结束
1、评估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后,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现场调查处理、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2、善后处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补偿。
3、疫情常规监测系统的建立
为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总结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治应对和防控工作的经验教训,建立我州甲型h1n1流感常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应保证其监测敏感性。
五、督导
(一)准备工作的督导
州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准备情况进行督查,各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督查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的建立和行动机制,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药物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健康教育等。督查组成员包括卫生行政领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调查真实的准备工作情况,并做到调查与指导相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医疗机构应急演练方案范文6
1 预案先行,侧重防范,加强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自2003年非典后,各级政府部门对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各类应急预案相继出台,陆续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霍乱等重点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并在近几年的卫生应急工作中对预案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目前我区已建立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12类21个,内容涵盖了传染病、食物中毒、疫苗接种副反应等诸多内容,是我区卫生应急工作的导航仪。
但由于预案制订的时限性,预案制定以原则性和制度为主要内容,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1.1 组建预案制订小组,从各个专业领域抽取业务骨干,对现有预案的各个细节加以讨论完善,切实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从而使我区卫生应急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1.2 建立预案更新、修订制度,结合疫情形势的变化,随时修订和补充预案内容,确保预案内容与时俱进。
1.3 建立预案模拟演练模型,从理论上探讨预案的可行性,提高防控体系各单位的参与程度,增强其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2 完善机制,储备人才,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队伍
玄武区建立有由分管区长为组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成立了3类6支应急队伍(传染病控制组、接种副反应处理组及食物中毒处理组)。但从已往事件处置情况来看,还存在应急队伍偏少,人员结构不合理,应急办虚挂办公室,应急职能有待强化等问题。
根据“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我区将从三方面着手,完善应急机制,充实卫生应急队伍。
2.1 将应急办职能从卫生局疾控科划出,成立独立的卫生局应急办,编制2-3人,专门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的统筹和协调管理。
2.2 针对当前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考虑引进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改善应急队伍人员结构,提高专业人才比例,至少成立3类6支应急小分队,从而保障卫生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2.3 区疾控中心属全民事业单位,编制有限,面对时有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显得人手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和整合,培养卫生应急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我们有必要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社区卫生应急人才库,根据需要随时充实疾控中心应急队伍。
3 分级培训,注重演练,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涵盖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且不断有新病种、新内容出现。为适应卫生应急工作需要,确保应急队伍随时“拉得出,打得响”,我们将紧紧围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伍培训,不断提高卫生应急队伍“六种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规范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牢固树立卫生应急队伍 “三种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提高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实战能力,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针对霍乱、食物中毒、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项目,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锻炼队伍,提升能力,找出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4 坚持五早,强化监测,加强传染病疫情预警能力建设
传染病应急处置“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是传染病疫情成功处置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疫情监测,实现“关口前移”,做好传染病早期预警,将疫情扼制于萌芽状态。
4.1 发挥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中的哨点作用,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建议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逐步将医疗机构日常报告信息系统与网络直报系统互通,动态收集分析传染病主要症状信息,及早发现传染病疫情。
4.2 加强中小学校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管理,建立异常信息反应机制,实现对中小学校传染病病种和疾病症状监测,为早期疫情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此外,为做好幼托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我区将于今年内逐步推进该项工作,在全区45家幼托机构中实施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
4.3 认真做好国内外疫情信息检索、疫情周期分析和专题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预测疫情风险,并作出相应级别的响应,从而提高疫情处置快速反应能力。
4.4 对外公布疫情值班电话,24小时值守,及时收集电话报告疫情线索。
5 落实经费,完善台帐,规范应急物资储备
《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传染病控制类装备)要求,各级疾控机构需备足备齐现场防护、样本采集、现场消杀等5大类88种应急物资。我区已储备物资34种,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分步走的方式,逐步实现100%应急物资的储备。
5.1 组织人员对现有物资进行盘点,专人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台账,加强出入库管理,及时清理过期物品,补充不足物品。
5.2 制定采购计划,争取经费,用于购买样品运送箱、现场快速检测试剂、预防性药品等急需物品。
5.3 针对部分平常用得少,产品有效期短的物品,寻找一家信誉好、产品质量过得硬的医药公司,以协议的方式,定向合作。明确规定一旦需要,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供货。
6 做好宣教,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传染病防治氛围
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机制尚不健全。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区将积极探索,寻找积极可行的宣传模式,提高公众的发现、报告意识。
6.1 有计划地组织各医疗机构利用团队医生下社区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入户等方式,开展社区居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宣传。
6.2 联合街道、学校、工地、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卫生应急“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工作,不断提高辖区干部居民对各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6.3 积极寻找从事公益事业的的非政府组织,利用他们的力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覆盖率。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是关乎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对应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实践证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立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下逐步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飚.中国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对策[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41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