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医院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医院及社会对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不断加大,医院的科研经费来源由过去的上级拨款变成上级拨款、医院资助和社会合作等多层次、多渠道。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医院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情况,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当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思想陈旧、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方法落后、保障效益不高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医院现行的科研财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使用,大多数医院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方式。各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基本上实行了从经费的收入、支出、日常核算的专项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就我国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医院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院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呈多元化, 研究人员对课题经费使用的自也逐步地扩大, 同时由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 使得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在科研中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只立题不出成果,造成科研资金的浪费。医院都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把是否有科研项目作为晋升正副高级职称的条件。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想方设法“捞”课题、搞项目,将商品交换的原则带入科研中。为申报课题疏通关系、请客送礼,使申报课题变成了某些人晋升晋级的跳板。一旦课题到手资金到位就万事大吉,部分课题到期不结题造成不良影响。科研人员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 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已争取回来的,使用的自在自已手里,可以随意支配。较多地用于劳务费、加班费、津贴、差旅费等开支,而用于购置设备、实验的试剂、动物、材料的支出比例较少。

第二,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较大,开支管理过于松懈,资金使用综合效率不高。由于科研经费开支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课题组自行计划开支,使得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各自为政,从医院整体看,因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资金使用综合效率不高。同时,科研负责人往往只注重技术问题,较少考虑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预算及项目进度安排支出,因而结题时突击开支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数量科研经费转化为沉淀资金,以致医院不能更充分利用科研投资。

第三,科研投入与产出失衡,科研人员出成果意识强烈而成本意识淡漠,造成高成本低收益。大多数医院的科研人员都是医疗科研双肩挑,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都计入医疗成本,图书馆、实验室、医疗设备等无偿为科研课题提供所需资源,对于科研课题无人考虑成本的高低。同时,多年来,由于缺乏正确的科研导向,医院科研选题多偏重理论研究,实用性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较少,劫过导致纯学术性成果多,而这些成果又常常缺乏原创性,科学意义有限,真正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成果偏少,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极低,造成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对于科研成果很少计算其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一味投入资金搞科研而不考虑科研成果的经济实用。因此不能如实核算科研课题的成本,更不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形成科研成果,造成了科研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高成本,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第四,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是两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各自在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着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经费的审批权,而财务部门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两个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及时地信息沟通手段,不能够及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就从而在经费审批上带有一定盲目性,财务部门不掌握经费中各个环节的使用管理规定,只是机械的履行经费的出入账管理,既不能有效的监督经费的开支,更不能全面的履行管理职能。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不可能配合默契,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上存在问题。

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实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科研从项目选题、项目申报、结题、评选奖励的过程中,由于科研项目研究对象、研究经费来源等不同,而管理要求不同,因此必须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首先,明确科研科为医院科研管理的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医院科研人员标书编写、统一报送标书和结题报告、评审费的支付等具体工作。同时,科研科与财务科等管理部门制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这些办法应紧紧围绕国家制定的有关经费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参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对开支内容、范围、审批权限、结算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使科研经费支出更合理更规范。如科研配套经费不直接拨入各科研课题组,而是由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项目评审等开支;自筹的本院或校级课题经费,不能用于差旅费、招待餐费等开支,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经费用到实处,使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化、系统化。

2、完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开展项目论证、预算评估、招投标、设备购置、人员费用的重要保证,合理的经费管理,是保证项目完成的关键。管理好项目经费必须从制度入手,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与科研有关的所有收支都纳入医院统一的财务管理,禁止任何个人、课题组利用医院的设备、资金、技术条件、私自收取横向收入、防止资产流失。明确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减少财务人员报账时的盲目性、随意性,使得财务会计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防止科研经费滥用。明确经费审批权限,每个课题设立经费卡,专项管理,防止项目体外运作,造成资产流失;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手段进行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分析,在科研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为科研成本和期间费用,将科研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及房屋的占用费,专业图书资料等作为科研成本,对于当其发生的科研生产服务的管理费等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情况进行财务处理,真是地反映科研经费状况。解题时与财务收支有关的数字,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才能出具财务报告。

3、建立医院科研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企业还是医院的无形资产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对经济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为此,医院在不断强化科研经费中货币形态和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对通过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规范化的管理。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信息纳入科研经费的核算体系,为无形资产的转让和综合测评医院科研开发实力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还要加强科研经费中设备购置监督和管理,由于科研购置仪器设备是课题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需求决定采购,设备部门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一般很少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课题组也不会提出设备报废申请,项目结束了就没有人去核对科研设备的去向。因此, 医院要加强成本核算,统筹安排,防止科研设备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对所购置设备应与医院正常经费购入的设备一样进行管理,即从预算安排、购置、在用、调拨、报废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用结余的科研经费购置先进设备, 尽量减少医院自筹经费购置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对有效使用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在往后的经费拨款或配套中给予政策倾斜,不断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从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为医院科研提高水平、上档次作保障。

4、制定相应的监督办法,督促科研人员及时完成课题

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加强科研过程的检查和督促,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报告科研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根据课题级别、进展与结题、成果与论文水平以及获奖情况给予评分。规定科研项目立项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是晋升晋级的必要条件,无客观原因不按时结题将收回科研资金,今后三年内不予申请课题。

5、加强科研人员的成本意识,努力降低科研成本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十分有限,在科研工作中不能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必须加倍重视科研投入-产出的分析,加强对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目前要清清楚楚地将医院科研成本从医疗成本中分离出来,具体详细地核算课题成本是很困难的。在成本核算方面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方法:科研课题的人员费用根据其全年在科研岗位工作的时间年底一次分摊到科研成本,冲减医疗成本;专门用于大型课题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房屋折旧及试剂、水、电、汽等消耗直接计入科研成本;对于医疗科研共用的实验室应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课题项目开题进入实验室结题退出实验室须清点盘查实验室配备的器材物料、折算其价值作为区分医疗、科研成本和不同课题成本的界限。建立仪器管理室,使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做到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配备课题成本核算员记录实验室占用工时、使用仪器工时等需要核算的项目,要求记录全面、真实、及时、避免随意性。

6、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医院科研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报账,而要将视野扩展到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医院科研事业的大发展,这对财务管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培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下,怎样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有机结合,搭建起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因此,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利用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科研管理经费工作水平,进而达到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目的。

总之,要管理好医院科研经费,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科研项目人员、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之间必须互相支持,共同配合,不断寻求提高医院科研开发、科研管理的途径,实现“科研兴医”、“科研兴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钱毅: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护理科研;课题;科研管理

科研是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从而发现与发展对有关事物的认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研活动,护理科研能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临床护理研究是研究临床护理中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它有助于推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临床护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护理科研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为此,我们对我院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的护理科研状况进行分析。按照学科自身特点和固有规律,寻找护理科研管理思路,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素质和医院护理科研的发展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一2008年12月我院共3l项院级护理科研课题;200篇护理论文,其中核心期刊53篇;10项有护理人员参与的科技成果奖,其中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省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l项,市级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我院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办法有:科研课题的申报、审批制度,各种科研配套经费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论文、著作奖励规定,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评选办法等。

1.2方法

通过我院科教处及护理部查阅科研档案资料,对科研课题的来源及经费情况、情况、科技成果奖的等级及获奖人员排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我院科研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及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办法等进行分析,提出护理科研管理的思路。

二、现状分析

2.1护理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院设有科研管理机构,并有一系列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条例,但未配备专职护理科研管理人员,未建立护理科研管理制度和条例,无护理科研专项经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科研的发展。因为护理学和医学均为健康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医学主要任务是寻找疾病的原因,研究由于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它从分子、原子、基因等方面研究健康和疾病。而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映,它关注的是整体的人,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2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不重视

我院护理人员本、专科学历占85.26%,但系统的学习过科研知识者较少。各层次护士在使用和培养上没有明确的区分,无论学历和能力高低都从事一样的工作,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护理管理者重视临床护理工作的完成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忽视了护理人员获取信息能力、阅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护理人员难以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

2.3护理人员自身的科研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每天超负荷运转,整日忙于完成大量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没有养成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没有主动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习惯,一些护理人员为了晋升撰写论文。缺乏科研选题、设计等知识,缺少课题申报、成果报奖的信息。没有认识到护理科研对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的作用,没有认识到护理科研对推动学科的发展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的重要作用。

三、管理思路

3.1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

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决定着一个群体的科研意识,护理管理者要从思想观念上把护理科研管理纳入护理管理日程,认识护理科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由护理部一科研小组一护理人员三个层次组成的护理科研管理组织。科研小组由护理部一名副主任负责,科研小组成员应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较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较好的中英文阅读能力、较强的探索和创新意识。科研小组负责收集和最新护理科研信息和动态,负责全院护理科研课题的审核和申报,负责科研成果鉴定的申请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科研管理制度,推动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

3.2培养护理科研领军人才

护理科研的进步必须依靠科研人才,护理管理者要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规范的科研知识的学习,如科研设计、卫生统计、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引导她们主动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护理科研选题的方向和趋势,挖掘她们的科研潜力,指导她们将临床工作经验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然后解决问题。培养一支想做、敢做、会做的护理科研队伍,以此带动全院护理科研工作,逐步提升整个护理群体的科研素质。

3.3指明护理科研方向

护理科研的任务是研究、探索、防治、护理疾病,维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护理科研的目的是将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先进的护理手段进行实践,并探索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护理方法。英国的Vincent保健中心改变了对护理科研的固有看法,鼓励护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即由创新性研究转变为应用性研究。护理科研应以临床应用性研究为主,把丰富的临床实践作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鼓励护理人员研究患者的需求和安全,研究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暴露的问题,研究和选择最合适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等,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科研的意识。

3.4开发护理科研资源

在院内争取设立护理科研专项基金和政策上的扶持,与多部门合作,拓宽科研基金来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申报护理科研课题,规范科研经费资助程序,争取学会、厂矿、企业、个人等资助。

四、小结

护理科研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护理科研的管理水平影响着护理科研的发展速度,建立完善管理方案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科研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对护理研究的责任感,有利于护理科研的深入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惠,吕久余。护理研究概述[J].现代护理,2004,10(5):489.

[2]杨红叶,那文艳,姜晓冬,等。护理科研管理流程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内科,2008,3(1):121.

[3]肖春秀,姜小鹰。从管理的五要素浅析我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的缺陷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5):29—31.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文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以企业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活动。”与传统的的内部审计相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特征包括:

1.审计对象以企业风险分析评估结果为基础导向。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对传统风险审计方法的不断改进,其显著特点是重点关注企业面临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从企业面临的风险出发,在对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关注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相比传统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仅是某项现有制度或流程是否被遵循,而是通过审计实施确认企业的制度或流程,也就是企业的管理现状是否能够实现对风险的管控,更关注企业目标是否实现,重大风险是否受控。

2.审计范围包括企业管理中影响风险的各方面。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关注的是影响风险因素的控制程度,而不仅仅是一个制度或一个流程的合规或执行情况。风险管理和制度流程的管理处于管理的不同维度,同一风险可能涉及多个制度或流程,而同一制度或流程也可能涉及多个风险,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就是从风险管理的维度出发,通过审计实施确认企业的管理现状对风险管控情况。

3.审计结果更体现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作用。

传统的以制度和流程为基础的审计,从企业现有制度和流程出发,重点关注的是现有管理模式的落地和执行情况。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局限于现有制度流程,从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评估管理角度,评估现有管理模式的落地和执行情况,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出目前企业尚未管控盲点,以及过度管理和不必要的控制。更体现了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作用。

二、风险导向模式在我单位科研课题专项审计中的应用

我单位科研课题主要包括一些科技部资助课题、首发基金课题、集团公司的课题,以及我单位为提高科研水平自筹资金设立的院内课题。为规范科研课题的管理,我单位将科研课题专项审计纳入年度计划。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为更准确的关注单位科研课题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审计项目的效果,参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探索实施了审计过程。

1.在审计方案中突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在对被审计对象进行编制时,应立足于我单位科研分析总体目标,并对管理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了解单位科研课题管理现状评估面临的业务风险,从而确定审计重点,形成项目审计方案。

1.1识别和评估。

方案编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环节即是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到正确识别。审计组参照《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初步梳理风险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进行访谈进行补充完善,完成了对影响管控目标实现的风险的分析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重要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科研课题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②科研课题实施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研发成本不受控、或研发失败。针对①来说,与该风险相关的子风险包括四项:一是科研发展规划对行业领域内的领先科技、前沿技术研究跟踪不足可能导致课题选项立项项目落后;二是医院科研发展战略不清晰,重点学科和发展方向不明晰,可能导致课题选项立项与医院长远发展不一致;三是科研课题未经过论证或评估,或论证评估的专家组构成、论证流程不合理,可能导致选定项目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四是未能编制项目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合理或缺乏相关的分级审批,可能影响选择课题项目的决策或资源的不合理使用。针对②来说,与该风险相关的子风险包括六项:一是科研课题项目设备的配备,人员配备不合理,难以保障科研课题目标的实现;二是科研项目方案不够详细,对项目跟踪不够及时,很难保证课题研究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课题预算监督和调整不合理,可能影响科研课题的成本不受控或资源浪费;四是课题研究过程中,资金使用存在不规范现象,且相关审批程序未按要求进行,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腐败等问题,进而出现廉洁风险;五是科研课题与其他单位合作研究,未对相关分工、权利、成果归属等进行规定或规定不明确,可能对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造成影响;六是未开展验收,或验收未经专业人员的独立评审和验收,可能难以保障科研难以发挥科研课题的作用。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对各项风险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其中子风险第二项“医院科研发展战略不清晰,重点学科和发展方向不明晰,可能导致课题选项立项”;以及第九项“科研课题与其他单位合作研究,未对相关分工、权利、成果归属等进行规定或规定不明确,可能对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造成影响两项因发生可能性评估较低未纳入审计重点。第五项“科研课题项目设备的配备,人员配备不合理,难以保障科研课题目标的实现”,因考虑到审计能力所限,未纳入审计重点。

1.2确定审计重点。

依据上述筛选出来的相关子风险,对子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内容及主要流程,并将其整理为重点审计内容,与风险因素联系密切的子风险包括7项,分别为①科研发展规划对行业领域内的领先科技、前沿技术研究跟踪不足可能导致课题选项立项项目落后;②科研课题未经过论证或评估,或论证评估的专家组构成、论证流程不合理,可能导致选定项目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③未能编制项目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合理或缺乏相关的分级审批,可能影响选择课题项目的决策或资源的不合理使用;④科研项目方案不够详细,对项目跟踪不够及时,很难保证课题研究目标的顺利实现;⑤课题预算监督和调整不合理,可能影响科研课题的成本不受控或资源浪费;⑥课题资金使用不规范,审批不规范,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可能导致腐败,引发廉洁风险;⑦未开展验收,或验收未经专业人员的独立评审和验收,可能难以保障科研难以发挥科研课题的作用。这七项子风险管控重点分别为:①科研发展规划制定流程;②课题立项审批;③课题预算编制与审批;④课题计划、跟踪情况;⑤课题预算执行及预算调整;⑥课题资金使用和审批;⑦课题结题验收。

2.审计实施和评价。

审计实施和评价时,参照《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单位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外部制度法规要求,确定评价标准和依据。通过选取部分代表性课题项目,对上述七项重点流程进行测试,通过观察、提问、分析、调查,评估等方式,搜集审计资料,评价相关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审计评价中一是评价是否遵循了相关制度和要求,同时最重要的是评估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管理目标是否实现。审计中发现科研预算管理、项目经费审批等流程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制度和流程缺失,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三、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专项审计实施的思考

我单位科研课题专项审计,只是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初步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确定审计项目——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且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成为新时期必然发展趋势。本次实践结果显示,被审计目标确立后,以实质问题为根本,更加重视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并将其纳入到审计方案和计划中,为确定审计对象夯实了基础。但同时,在审计项目选择时通过利用企业的风险评估结果,关注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风险,确定审计项目时更需要风险导向模式的运用。

2.审计模式转变——与风险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需要参考借鉴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比如风险管理部门年度重大风险的评估结果对审计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同时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对于业务风险的识别和认定,同样需要借鉴风险管理部门的成果。在设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单位,内部审计可以利用风险评估的结果,而在没有设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单位,内部审计师需要同时担负起风险评估的职责。

3.改变传统判定标准——风险审计认定模式面临一定挑战。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档案管理 信息化

笔者专职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室管理的档案有近5000卷,档案室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目标一级达标单位。在卫生系统改革发展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在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怎么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现阶段我们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内容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因行业的特殊性,档案信息着重强调人的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它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人的政治思想表现、文化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各个方面,它是我们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继教培训、科研课题申报、绩效考核、工资调整、岗位变动、干部任免等业务工作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的优势和意义

干部人事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对强化人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档案管理部门来讲,每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档案记录是动态持续的,我们档案室每年有大量的考核、工资、学历、职称、培训进修、科研课题申报、干部任免等多种档案材料归档,需要及时地更新人事档案信息,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后,既能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动态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且能够快捷地完成档案的接收、转递、查借阅和利用等档案业务工作,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其次,实现档案信息化后,档案部门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信息化的查询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掌握一个人的人事档案信息,信息数据库功能为实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各类信息统计提供了方便,为开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事管理信息化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能更好地满足各医疗卫生单位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建设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档案管理领域,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档案管理逐渐过渡到现代化管理,增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1.加快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

在加快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时我们首先要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工作需求,根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实际情况按重点分阶段地做好数字化对象材料内容的选择工作,将那些可以开放及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信息化加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和提高利用的效率,即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中涉及业务能力、医德考核、科研课题、学术论文、继教、培训进修等业务内容做为重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基础信息、个性特点等各个方面的档案信息化。

2.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由档案查询系统、检索管理系统以及信息综合开发系统三部分组成。根据每个医疗卫生单位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信息综合开发系统一般要具有统计功能、分析功能和预测功能三大功能。信息综合开发系统要建立严谨的资格审查制度,确保基础信息的可靠性,要及时更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态信息,不断完善充实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和信息,添加反映干部职工的个性特点、专业能力和医德考核等方面的信息,加快人事档案信息更新的速度,确保信息的实效性。

3.拓展档案信息资源渠道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要加大干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通过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再加工,综合考察、量化分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表现、文化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并及时汇总所得信息,为各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凭证,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培训、科研课题申报等提供最新的依据。

4.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坚持档案信息规范性和安全性原则。为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要按照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档案数据备份、恢复机制和访问使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出现非法访问以及对档案信息作非法添加、修改等,因为电子文字修改后是不留痕迹的。同时要根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的内容,处理好档案信息的保密与开发利用间的关系,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实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信息化建设是档案资源科学、有效整合的手段,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具体工作需求,进一步改进信息化建设体系,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保证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更好地为医疗卫生单位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洪.医院档案的门类与管理[J].兰台内外,2008,25(6)

[2]沈培林.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医院,2010,10(9):137-138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措施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而医疗科学研究则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强大保障。近年来,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科学研究投入不断增加,各级医疗机构对科研工作也日益重视,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医疗科研项目的研究,使得医院科研任务、科研经费的比重也相应加大。然而,伴随着医院科研投入的增加,如何对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使科研经费能够高效合理地使用,成为科研管理部门思考的问题。笔者就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较大,管理过于松懈

目前,许多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其所有权归课题组所有,医院无须干涉。同时,大多数医院的科研经费开支审批是实行课题组负责制,科研经费的使用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造成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较大,管理过于松懈。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科研人员将与实际不符的票据套取现金,挤占科研经费。如使用大量的办公用品、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差旅费、接待费,甚至个人及家庭生活开支等进行科研经费报账。

(二)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在医院政策措施的激励下,横向科研收入大幅增加,加之基于医院对科研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为国家代扣一定比例的税金,有的科研人员将从社会上争取到的科研资金不入医院财务账户,而是挂靠外单位,从而逃避上缴管理费和有关税金,避开医院对资金的管理;而有些科研人员将已进入医院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合作、实验、测试等方式转移到其他单位等,避开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造成医院资产流失。

(三)科研经费核算不规范、不统一,影响了有关会计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由于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未作明确规定,从而造成各级医院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口径不一,影响了相关会计核算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医院将科研经费放在“往来科目”中核算,有的医院则放在“基金科目”中核算,还有的医院作为“收入”进行核算等等,随着2011年1月1日新《医院会计制度》正式施行,增加了“科教项目收入”、 “科教项目支出”等会计科目,这个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四)科研经费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财会领域,人们对会计工作实行电算化基本达成共识,对会计电算化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工作所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而目前,多数医院对科研经费管理仍然采用“经费本”辅助核算管理方式。一个课题设置一个经费本,经费本由课题负责人保管,报销时由财务人员手工登记每一笔支出。这样虽然便于项目负责人及时掌握课题经费使用情况,但受人为因素影响,容易漏记或误记,造成经费本上的结余与财务账上的结余不一致,从而加大了财务查询和对账工作。财务人员也摆脱不了繁杂的重复性劳动,效率低下。这不符合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更不符合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把好“制度关”

各医院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医院在制定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医院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作为医院收入,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禁止任何个人、任何课题组利用医院的设备、资金和技术等条件私自收取科研收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的审批权限,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三是财务审计部门应严格审查和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禁止挪用、套取科研经费;四是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的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等;五是要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一方面要对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全部纳入医院的财务核算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侵害知识产权的防范工作, 如技术合同严密、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技术加密等。对于无形资产的侵害, 医院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必要的处罚相结合, 以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

(二)利用财务软件对科研经费分项目核算,实行项目控制,把好“控制关”

科研经费是医院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其会计核算必须做到科学、规范和系统。笔者认为科研经费是对科研项目研究成本的一种费用补偿,符合收入的定义,尤其是横向课题和科研成果转化所取得的收入,更应当作为医院的一项劳务收入,应将其列入“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即收到科研经费时,贷记“科研拨款或科研收入”科目;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生支出时,借记“科研支出”科目。

与此同时,在日常的会计核算过程中,根据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可充分利用财务软件对科研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将科研项目和有关科目联合使用,从而达到对科研经费进行会计核算和项目控制的作用。同时,也便于课题组、科管部门和财务部门随时了解每个项目的发生额和余额等会计信息,更好地加强课题成本核算。具体做法是(以用友U 8财务软件为例):按照财务软件的项目管理模块核算要求,首先将科研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经费支出科目设置为“项目管理”方式;然后将每个科研项目的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编号、课题负责人、经费总额等内容,录入到项目管理模块中,并给每个科研课题设置一个经费预警数(防止经费超支)即可。在日常的报账并填制会计凭证过程中,除了要录入会计科目代码和报销金额外,还要录入相应的科研项目代码,告诉系统扣减该科研项目的经费数额,从而达到项目控制的目的。

(三)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卡,进行信息化管理,把好“登记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医院的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使科研经费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便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及时了解课题经费的使用、结存情况,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卡和内部网络查询系统,替代手工的科研经费登记账本,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是:财务部门在划拨科研经费并将有关科研项目的信息录入财务软件系统时,同时将该项目的名称、金额和项目负责人等信息登记到科研经费信息卡中。在日常的报账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可以凭卡到财务办理报销手续,刷卡使用科研经费。财务人员利用会计电算化等手段及时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会计核算,实时将有关数据传送到内部网络查询系统中。这不仅避免了财务人员手工记账的繁琐和差错,还可以方便项目负责人通过医院内部网络进行查询,及时了解其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把好“监督关”

医院要根据有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对科研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实施有效监督,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并合理使用。首先,要提高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科研人员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财务知识的学习力度;其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实践证明,内控制度是保证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顺利进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弄虚作假、套取、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有效方法,也是经济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最后,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共同参加的科研经费监督与检查体系。医院的审计部门要不定期对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对违反科研管理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警告、批评、停止拨款、撤销项目等处理措施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金玲,全龙江,毛文.医院科研经费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7(8):67-70.

[2] 朱俊利,常文虎.对医院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初探[J].卫生经济研究,2007(7):54-55.

医院科研课题管理制度范文6

医院专业技术档案工作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医院管理专业人员的重要工具,为医院选人用人提供基础保障。建立专业技术档案,一方面可为医院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高教学医院的临床水平、科研能力以及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医院全面、准确、多方位地掌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信息,这对医院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二、专业技术档案的构成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与康复为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和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是广西医科大学的硕士、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因此,技术档案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医疗、科研、教学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医院诸方面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医院的无形资产,对促进医院的各项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专业技术档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具有动态性,其伴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学位情况,专业技术资格情况,参加学术团体及社会兼职情况,奖惩情况,国内外学习、培训、进修情况,教学工作情况,科研课题及成果情况,著作论文情况,工作总结,工作业绩,继续教育培训,技术工作报告等不断形成而变化,因此需要我们及时加以收集和补充完善。

三、目前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档案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收集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与论文、考核奖惩、到基层单位工作考核情况等信息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的作用认识模糊,认为材料放在自己身边安全、保险,用起来方便,存在个人档案资料( 如有关证件、证书等)自己保管,不及时归档。

第二,档案信息不规范,有些职能部门仍然停留在主要通过纸质来记录和保存资料,处于一种无序、零散存放状态,经常会出现丢失现象;有的虽已通过电子载体记录和保存信息,但缺乏信息格式的统一;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专业技术档案的质量,难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档案系统不能及时进行整合数据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不能保证数据材料的真实和完整。

第三,管理制度有待“废、改、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有些已经不能用于管理现状工作,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收集归档材料及信息整理过程缓慢,对档案信息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不够。由于医院的人员类别和岗位性质繁多,档案资料管理分散,存在多个部门收集和管理,如人事部门、医务科、科研科、教务科、护理部、质控科、病案室等分别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部分档案资料,多部门管理且范围不明确,内容界定不清,人事部门收集档案存在一定的困难,收集的材料质量不高,不能及时更新档案数据。

四、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的管理及工作思路

我院1999年首次申报“三甲”医院时就建立了专业技术档案,当时档案基本是纸质资料,日积月累,材料堆积如山,除了档案资料难以保管外,还需人员、经费、库房、设备各方面给予保证,才能完成日常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仍无法满足需求信息大、提供数据快捷、准确等多方面的要求;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档案的管理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医院专业技术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交流探讨一些做法。

第一,加快完善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构建完备的信息资料,整合和优化现有的纸质档案,对档案事务实现电子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的普及,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声像载体档案如照片、录音带、录相带、幻灯片、磁盘、光盘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越来越多,应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全部信息化,并利用计算机的检索功能,获取各种信息,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第二,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如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办法,以及档案的保密、对档案人员的相应要求,档案统计制度,档案的利用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由人事部门档案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分类、鉴定、保管、统计医院各类专业技术档案。

第三,以使用目的为导向,结合实体,完善专业技术档案电子基本信息的构成,要求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材料必须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达到快速有效救援,减少损失,确保档案资源安全。

第四,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忠于职守,认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刻苦钻研业务,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专业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并不是一时或短期的任务,在工作中,确保专业技术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信息使用过程中的信度与效度,医院将专业技术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通过有序、高效、高质量的管理,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五、对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系统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