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

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文1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医疗废弃物,是指列入《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卫生机构在预防、保健、医疗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放射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第三条在大理州行政区域内从事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市*、交通、发展改革、规划、建设、计生、食品药品监督、城管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医疗废弃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按照分类收集、运送工具符合卫生及环保要求、指定地点贮存和集中化、无害化处置的要求,遵循统一规划、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场所的建设应当符合专项规划,不符合专项规划建设的处置设施、场所应限期予以拆除。

第二章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委托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被委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处置医疗废弃物。

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医疗废弃物。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自行处置应当实行集中处置的医疗废弃物。

第八条暂时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经县市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设置临时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并按下列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弃物: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弃物必须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二)能够焚烧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及时定点焚烧;

(三)不能焚烧的医疗废弃物,消毒后集中填埋,并在集中填埋地设置明显的固定警示标志,集中填埋场地必须远离水源地。

前款规定所指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具备集中处置条件后,应当按照县市环保部门规定的时间,停止自行处置,并对临时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消除污染后,予以拆除。

第九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在处置过程中应当按照排放污染物许可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弃物,应当按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执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质量合格,符合卫生、环保要求的医疗废弃物包装物或容器;

(二)医疗废弃物专用容器完整密封并及时消毒;

(三)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性能与盛装的医疗废弃物类别相适应,并有相应的分类标识;

(四)对隔离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在规定时限内就地简易消毒,再分类贮存、转运。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委托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弃物,应当签订医疗废弃物处置协议,并在处置协议签订之日起10日内,将协议文本报县级环保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医疗废弃物转移时,必须办理交运手续,填写医疗废弃物转移联单,并各自保存5年以上。5年后移交县市环保部门统一保管,保管年限从移交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

第十三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必须保证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的正常运转。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确需暂停或停止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运转的,应当在15日前报经属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情况紧急时,可先自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后,及时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影响医疗废弃物正常处置时,应当按照《医疗废弃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规定的期限,将医疗废弃物转移到临近受委托的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第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确定医疗废弃物管理责任人,明确专门机构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并建立登记制度。

第三章处置管理

第十五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从事医疗废弃物收集、转移、贮存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环保、卫生、安全以及紧急处理等专业知识、技术培训。环保、卫生、*、食品药品监督、计生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十六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必须按协议规定的时限到医疗卫生机构收集、运送、转移医疗废弃物,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收集、贮存、处置医疗废弃物。

第十七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必须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登记,保存登记资料,并于每年1月20日前,将本单位上一年度医疗废弃物登记资料分别报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第十八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发现医疗卫生机构交付处理的医疗废弃物的种类、数量、重量发生重大异常变化时,应当及时向环保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定期对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并于每年1月20日前将上一年的检测、评价结果向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医疗废弃物运输必须遵守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医疗废弃物运输必须使用有特定标识的专用车辆。专用车辆在执行医疗废弃物运送任务时,*、交通、卫生、环保等行政部门应给予配合和支持。

医疗废弃物运输专用车辆必须由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驾驶。运输过程中必须配备一名以上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的押运员。、

第二十一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医疗废弃物流失、泄露、扩散的紧急处置预案,并报所属县市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医疗废弃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流失、泄露、扩散的,运送人员应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立即向所在地的环保、卫生、安监、*部门,以及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到达现场,按照各自职责督导、实施紧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三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疗废弃物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医疗卫生机构收取医疗废弃物处置费用。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支付医疗废弃物处置费用,医疗废弃物处置费用直接纳入医疗成本。

医疗废弃物处置费用标准,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法审核制定。医疗废弃物处置单位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者擅自制定收费标准。

第二十四条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帮助,按照职责分工,对从事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活动的环境污染防治和疾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存在隐患时,应当按各自职责,责令立即消除隐患。

第二十五条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公开电话、传真、网站等,接受单位和个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环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第二十六条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等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二十七条大理州辖区内对外开展医疗服务的军队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适用于本规定。中国人民卫生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办理。

第四章奖惩

第二十八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的行为,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违反本规定擅自处置医疗废弃物的,由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查处。

集中处置单位未按要求处置医疗废弃物的,由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查处。

违反医疗废弃物收费规定的,由同级价格监督检查部门负责查处。

第二十九条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规定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文2

二、为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流散而污染环境。根据我室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实验室医学废物的处理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设计和执行关于生物危害性废弃物处理、运输和废弃的规划之前,必须参考最新版的相关文件。

2、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或焚烧。

3、本室明确专人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的登记、收集和处理,在各室配套污物收集桶。

废水:配有废酸缸、废碱缸、中性废液缸

废物:废注射器、加样头等固体废物交院感科统一无害处理。

废气:经换风扇、通风柜排出室外,备有个人防毒面罩、胶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防止气溶胶的伤害。

4、凡剧毒废弃物和性质不明的药品,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两人以上负责处理,不能在本室处理的,封装后及时交院感科统一按环保规定处理。

5、应在每个工作台上放置盛放废弃物的容器、盘子或广口瓶,最好是不易破碎的容器(如塑料制品)。当使用消毒剂时,应使废弃物充分接触消毒剂(即不能有气泡阻隔),并根据所使用消毒剂的不同保持适当接触时间。盛放废弃物的容器在重新使用前应高压灭菌并清洗。

6、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储存、运输及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7、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的首选方法。需要清除污染并丢弃的物品应装在容器中[如根据内容物是否需要进行高压灭菌和(或)焚烧而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可以高压灭菌的塑料袋]。也可采用其他可以除去和(或)杀灭微生物的替代方法。

8、废弃物处理办法:

(1)液体废弃标本:

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涎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搅拌后作用2~4小时消毒处理或12l℃30分钟高压灭菌处理。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及其他液体标本,高压灭菌后焚烧或加25—50g/L有效氯的漂白粉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4小时;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为6小时后。对废酸、废碱等废液采用中和法、稀释法后,PH值为中性时直接排入下水道;

(2)固体废弃物标本:

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样品管,在加盖后应当放在适当的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和(或)焚烧。

皮下注射针头用过后不应再重复使用,包括不能从注射器上取下、回套针头护套、截断等,应将其完整地置于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中。单独使用或带针头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应放在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内焚烧,如需要可先高压灭菌。

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检验专业;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措施;研究

检验专业的同学一般的工作场所就是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实验室,主要的工作包括常规检验、临床检验以及微生物检验。检验的工作人员在检验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病原微生物,例如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粪便、痰液以及一些具有传染性的微生物标本,由此而言,可以说检验科是一个微生物相对集中的场所,检验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会被感染。因此,加强实验室生物工作的安全力度刻不容缓。虽然预防实验室感染工作日益被重视,但是实验室感染的现象还是时常会发生,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实验室感染管理的效能。以下几点是实验室感染产生的原因:

1.对实验室的感染的认识存在不足的地方,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小心一点就不会被感染,而且有些检验人员特别重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却对预防实验室感染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

2.检验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存在不足,有一部分检验人员对实验室感染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

3.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一些检验人员在进行标本检验的过程中,不按规定的操作和章程来,例如不戴口罩、帽子、在接触有感染性的标本时不戴手套,甚至有些检验人员为了方便 穿着污染的工作服进入休息间等。

4.不够重视气溶胶的危害。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病原生物形成了感染性气溶胶,而工作人员在处理检验样本标本的时候没有过多的重视,导致将感染性气溶胶吸入体内导致感染,这一点很多实验室都没有足够的重视 。

5.检验完成以后处理不规范。具体有以下几点情况;第一,直接将未经过处理的固体废弃物放入黄色塑料袋;第二,将未经处理的液体废弃物直接经过下水道进行排放;第三,将感染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不分类等等。

6.化验单消毒未引起重视。虽然现在很多报告单都是经由机器打出来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化验单是未经消毒直接发出的,若是发出的化验单上有感染源却没有被消毒,那就很容易被感染。

7.门诊微量采血时存在问题。虽然现在都是“一人一针”,但是如果检验人员在抽血的过程中,不消毒或很长时才进行一次消毒的话,也很容易造成感染。

8.菌种的保存。在微生物实验室存在很多的菌种,很多都是致病菌,如果菌种管理不善的话,也可能会造成实验室的感染,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9.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实验室的设计和布局不规范,在设计时没有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或者没有存在通风设施缺陷的话也是很容易造成感染的。

二、预防措施

1.预防实验室感染事故,首先领导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保证方面的投入到位。在实验室配备完善的措施,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学习《医疗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把国内外发生的较为典型的实验室感染事件作为反面教材。从思想上进行教育。

2.对每个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实习生、新进人员、工勤人员)加强安全培训,认真学习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3.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例如人员准入制度、安全防护制度、标本收处理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应急处理及报告制度、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及处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在进行容易产生气溶胶的微生物的检验室时,应该尽量在生物安全柜或者是比较安全的隔离装置中进行 。《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19781-2005/ISO15190-2003 第 15 条气溶胶:样本的离心应在盖好的安全罩内进行,特别建议在能a生气溶胶的大型分析仪器设备上应使用局部通风防护,在操作小型仪器时应使用定制的排气罩,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具有防范气溶胶的意识,正确的操作方法,良好的操作习惯能够有效地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5.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物的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一定要将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在进行医疗废弃物处理时,固体废弃物消毒焚烧,液体废弃物先消毒后排放。

6.应该提高对检验报告单进行消毒的认识,并且尽量做到检验单化验单无纸化,有纸的话尽量进行机器打印。

7.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在进行实验室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最好购买先进质量好的仪器设备,加大对通风装置的投入,在进行样品处理时,最好进行统一处理,减少污染的机会。要配备完善个人的防护用品。例如,隔离衣、手套、帽子、鞋套等。有设备齐全的生物安全设施:生物安全柜、紫外灯、感应式洗手设备、淋眼器、应急水龙头、紧急冲淋器、消毒药、应急药品箱等。

8.加强实验室感染的应急演练。这个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演练,并且一定要进行定期演练,并在演练之前制定一套预案。

9.加强实验室感染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可以对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规范操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列入日常评比考核中。这样可督促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可以有效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检验人员经常会受到职业的危害,如果不能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对自己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检验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并应该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工作单位应该尽可能为检验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尽量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微生物检验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7):76-78.

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文4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了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医院感染的含义: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医院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人。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讲卫生,时时保护环境的宣传。也有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加强护理工作不仅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30多年来,我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各项护理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1.1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熟悉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是所有在岗护士、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岗前的必修课,把它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之一,要求全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于己有关,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提高自觉性,把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行动。对患者每完成一项护理操作程序,必须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规范履行护理行为。加强工作责任心,遵守各项规程和制度,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体现出护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夜班操作时是否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时是否所有处置符合要求,这些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的问题。护士长必须将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列入对护士的考评,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内容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之中,倡导相互监督,有效地提高全体护士的行为素质,确保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准确无误。

1.2 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

重点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医院根据对重点部门制定的具体措施,重点科室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都做了明确的分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安排到时。根据各科特点,重点科室都有自检自查项目,每月重点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使用、医护人员手,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护士长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协助管控部门制定落实措施。

1.3加强环境物品的管理

规范病区的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的合理布局,室内坚持每日清扫2次,无菌物品按灭菌日起先后存放,专人管理,使用的盘、罐定期消毒灭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吸痰器消毒后干燥保存,使用后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要严格消毒。病房环境以及病房卫生,按规定进行管理,要求晨间护理湿式清扫,扫床刷套每床一套,保持床铺清洁,床单污染及时更换。认真做好出院患者床单位的消毒处理。加强对保洁人员预防感染知识的教育,保持并使环境整洁。

1.4 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是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2003年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这两个法规,使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有法可依。医疗废弃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为此,要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承装医疗废弃物的专用桶要贴有警示标识,按上述的两个条例的规定,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各科设有专用登记簿,每日对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

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制度是人们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处理、检查各项工作的依据,它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探视制度等。隔离旨在将污染局限在最小范围内,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规程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医疗法规,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过程中。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医院感染、保护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制度、常规及实施细则,并劝告病人与探视者共同遵守。

3 改善工作人员的卫生与健康条件

所有医院工作人员均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有不适或疑为传染性疾病,应立即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需要注射有关疫苗,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医护人员还应做好个人防护,一是防止将病菌传给自己或带出病房;二是防止将病菌传给病房内的易感者。个人防护主要是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衣、帽、鞋、手套、口罩)以及洗手消毒。

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 医院废物 管理

医疗废物是因医用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为控制医院传染病的流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防止废弃物流入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传染病医院根据卫生部《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由院感科监督指导。指派专人管理,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送,集中处置管理。

一 医疗废物的分类

由于我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卫生部对传染医院的医疗废物有严格的要求,病区所产生的垃圾都属医用垃圾(包括病区病人的生活垃圾)。因此,医院所有人员,特别是医生和护士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用废物,有责任把医用废物正确分类放置,将不同的废物分类放入相应容器内,由专职工作人员(如护士,病区保洁员等),在废物产生地即对废物进行分类包装。所有以用垃圾都应放入黄色的废物袋中,并在装满3/4时负责封袋,粘帖危险标识,填写科室、类别和出科日期。我院按照医疗废物储存污染管理规定,建造标准的医疗废物储存室。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二 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所造成的危害有含感染性微生物,致畸致突变物质,有毒的危险性化学制品或药物,放射性物品和锐器等造成的危害,比较突出的是医疗废物造成的健康危害。感染性废物中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肤上的伤口,通过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另外体液也是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所以在医院内,医生,护士、医疗互辅助人员、从事洗涤、废物处理及运输工作人员都是处于潜在的危险之中,均属高危人群。一旦锐器被HIV、HBV、HCV污染,被刺者就有可能发生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所以医疗废物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要加强管理。

三 加强培训 专人管理

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范文6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2、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3、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4、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

1、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2、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4、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4、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