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公民教育;基本矛盾;具体矛盾
一、公民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一样,公民教育的基本矛盾在于,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公民意识要求与受教育者公民意识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通过一系列方面表现出来,体现于受教育者的知、情、信、意、行等心理诸要素发展不平衡之中,贯穿于公民教育过程的始终,并且集中表现在公民教育五要素的相互矛盾关系上。
(一)教育目标与教育手段之间的矛盾
公民教育是培养高度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国家主体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热爱祖国,遵守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合格公民为目标的教育,而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仅仅以学校为基地展开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是公民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除此以外的公民品行与公民技能的培养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推进,而当前我们公民教育主要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家庭和社会教育较为零散,全社会中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链,教育手段的创新与改革在家庭与社会层面并未切实得到体现,导致教育目标的指向性与教育手段的现实性之间产生不一致的现状。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矛盾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双方人际关系不和谐引发的矛盾。在这种矛盾发生的原因中,教育主体由于处于教育过程的主导地位,一般应负主要责任。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二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客体对于教育主体所讲授的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其次,双方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所引发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一方面出于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不够明确,未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的师范作用;另一方面出于教育接受者未能真正从心理上认同公民教育所宣传的核心价值观念。
(三)教育目标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
教育目标所指向的“应然”状态与现实状况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矛盾差距,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公民教育目标与教育接受者周围存在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不一致。在接受者周围的环境因素会对教育产生深刻的情景影响,如果教育目标所要求的与现实存在的环境因素完全对立,势必导致人们的选择困惑。第二,教育目标导向与社会的政策导向之间的差距。
(四)教育主体与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
理论上,教育主体是教育目标的践行者和实施者,并根据目标的要求对接受者进行教育活动。实际上,教育主体自身要先经历一个教育过程,这种“提前受教”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随着社会和自身的发展不断进行的。在进行“提前受教”的过程中,会存在如下的矛盾:第一,教育主体由于思想觉悟水平、认知能力、自身经验与思维方式等原因而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目标要求,或者片面理解教育目标的要求。其次,教育主体并未从内心认同教育目标,仅仅是出于工作要求而机械生硬地开展教育活动,未能从内心认同公民教育的内涵及要求,把公民教育形式主义化。
二、公民教育过程中的具体矛盾
(一)传统小农意识与现代公民意识之间的矛盾
公民意识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之一,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是与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特定的经济形态意志化的产物。
我国现阶段仍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期,第一产业的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因而小农经济和小农意识对人们的文化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在这种情形下,个人不会产生出主体意识,更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二)市民社会现状与公民意识培育所需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市民社会是培养我国公民意识所需社会根基。市民社会是以共同体自治为特征的自治社会,它有助于维持社会领域的独立性,有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法律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也能抑制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当干预,培养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与参政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大量的社团组织开始出现,社团组织的兴起逐渐拓宽了私人生活的空间和范围,并进一步加快了国家与社会分化的进程,这也预示着我国市民社会正在慢慢成熟。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市民社会整体上还很弱小,离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形成还相差很远,市民社会自主性的缺失使得我国公民意识培育缺少必要的社会环境。
(三)传统政治文化与公民意识政治文化土壤之间的矛盾
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群众文化;和谐社会;养老方式;人文环境;社会责任
群众文化工作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人民群众须臾也不能离开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积极发挥群众文化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让人民群众在自娱自乐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熏陶,自我提高,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作为文化建设的群众文化由于它固有的和谐特征和和谐功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无法替代和必然的功能作用。
一、群众文化的和谐情结
所谓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指的是群众文化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群众文化的文化情结,充分地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当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群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原始社会我们的原创先民们在生产劳动中诞生以来,就寄托着先民们美好的社会理想,体现着和谐的社会精神。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们定制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还有许多民族性的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等等,就是充分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就是表达人民大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饱含着祖先们祈望家和、人和、万事和,家兴、业兴、万事兴的期待和向往,蕴含着群众文化鲜明的和谐特征。
无论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节日,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创造的新鲜节日,都凝结着群众文化的和谐情结,都起着繁荣社会,稳定民心,发展经济,创造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二、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存在的缺陷
(一)完全依赖家庭养老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家庭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是养老的天然港湾。骨肉亲情,使家庭养老能更好满足老人之精神慰藉。但时过境迁,由于中国过分依赖家庭养老,使社会养老发展滞后,人们在观念上也难以接受,这为今天农村养老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
(二)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紧密相联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人口流动小,生产、生活节奏缓慢而稳定。家庭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单位,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由于人口流动小,几代同堂,养老所需生活照料不缺资源,养老所需的精神慰藉也因有孝规范而不成为问题。由于农业社会容易产生自足、平等心理,因此老人也满足于平等地享受物质成果,而不在乎物质的多寡,丰衣足食是他们的期盼。因而传统养老是建立在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之上。
三、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养老文化的冲击
(一)家庭养老的文化根源影响力下降
中国农村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这种养老方式之所以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家庭养老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大趋势下,这种传统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的地位也开始松动。
在农村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文化主要体现为,家庭是人们生活与居住的场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农民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在家庭内进行,甚至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都主要来自家庭。家庭是老人获得安全保障的基点,也是传统社会里老人安度晚年的最佳场所。但是,在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下,农村家庭已经不再是农民唯一的居住与生活场所。进入城市的农民的居住地点频繁变动,他们的家庭已经转变为他们休息的场所。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在意愿上甚至实际行动上倾向于选择在养老机构养老,也说明了家庭养老文化对于农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
(二)传统的孝文化观念有所淡化
在中国农村这样传统文化兴盛的地方,在家庭中晚辈对长辈的赡养、照料是天经地义的事。农村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更强,老年人往往作为财富、知识的象征,接受着子女的赡养。
四、新型尊老文化的新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农村经济日益市场化,人们的观念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孝文化观念有所淡化。一些人唯恐因供养老人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愿意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直接导致了赡养问题的增多。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年轻人不再固守乡土,而是走向社会,不再把侍奉父母视为人生第一大事,而是寻求个人的自我发展。而长久的城市生活也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中心意识,农民对利益的重视凸现,越来越倾向于看重自身利益,孝的成本攀高。在处理与老人关系中,则体现为自我中心意识,忽视老人的利益,忽视对老人赡养的责任。
(一)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
我国宪法对亲子关系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样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根据这一规定,子女不仅应当尊敬,关心父母,而且在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应竭尽全力赡养父母。
(二)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的新情感
在现代社会,传统约束子女的父权主义大大削弱乃至被取缔,宽松的家庭环境使亲子关系越发融洽,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的情感极容易产生,子女对父母表现出来的敬爱之情,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注重情感的新尊老显著区别于传统的尊老。
(三)城市养老方式注入农村
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带来了城乡的融合,与高度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适应的各种观念也随着农民的进城回乡开始冲击着所有的农村居民,并将对农村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的冲击再加上对现代养老体系的日趋了解,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认识到养儿防老思想的落后并逐渐减少甚至放弃对养儿防老的依赖。部分经济宽裕家庭中的老人则直接选择了进养老院等社会化养老方式,他们的存在对周围的农民选择社会化养老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以及积极的模范作用。
五、群众文化与知识普及
我们曾说,群众文化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群众文化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智慧才干,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文化品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一,群众文化的社会教育作用。
群众文化是人们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社会教育作用具有方便、灵活、广泛、业余、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使人们在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能够达到获得终身教育的作用。
其二,群众文化传授、交流、提高的作用。
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群众文化,是因为群众文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知识、文化、美育、经验的有效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中,增长知识,增长才智,积累经验,得到发展。
其三,群众文化的娱乐、求新、求美的作用。
在自娱自乐、求新、求美,也就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放松身心,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愉悦,求得知识和能力。
六、群众文化与精神生活的调剂效能
群众文化的精神生活,是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在调控参与者的思维、意识和一般心理方面都产生积极的效能。
首先,是娱乐效能。
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它是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人们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诸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象棋、围棋、扭秧歌、健美操等等活动中得到精神的调剂和积极的休息。
其次,是宣泄效能。
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表现方式、途径和平台,充分体现人的自我价值,适应了人类宣泄情感的需要。
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范文3
摘要:知识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适应知识社会,提高电大会计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能力型会计人才是当前电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网络学习三个部分的有效利用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课题做了一些探索。
目前世界正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人类文明史上的改变。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知识。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知识社会(阿尔温·托夫勒在他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中,预言这种改变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的重建。并将人类文明称之为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
纵观人类文明的变迁,会发现人们对知识的界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着,形成了多种认识观点。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概念比传统的概念要宽泛得多。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第二类——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第三类——知道怎样做的知识(nK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第四类——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对”知识”的这种重新认识,才使得人类对于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上的觉醒,从而推动了实践意义上的社会变革。从社会生产与分配方式看,生产资料的内容体现着不同社会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例如农业社会表现为土地,工业社会表现为资金资本,而知识社会则表现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指广义上的实施企业化管理的组织)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世界管理大师(知识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彼得·F·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中提出,知识资本的比例远远大于资金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他的论断一针见血:”世界上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有人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种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的认识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去反驳,但问题在于”建设者”(一个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群名称)能否立足于这样的认识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活动。
面对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电大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重要作用呢?下面就会计教学目标定位、有效组织会计教学活动、学校管理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论题做一些探索。
一、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
(一)、影响会计教学目标定位的因素
会计实践、会计理论、会计教育三者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从会计发展历程来看,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决定着会计教育与教学。会计教育总是立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应用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会计教学中心的定位实际上是动态的、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的。
就当前会计实践的需要来看,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市场交易复杂化、生产要素构成多重化、信息技术普及化、学科研究细分以及应用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这直接导致了会计教学内容的复杂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计教育的阶段化。
因此,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经济的、技术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等各因素的影响。
(二)、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无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是教学理论研究中认识的发展历程。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落在一个实体的定位上,这导致了教学主体的割裂,忽略了教学主体的互动,而且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开放性的时代特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结合电大生源特点,会计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所谓能力型人才,不同于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侧重于知识的转移,而能力型是侧重对知识的再创造,即对会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发明出与之相适合的新方法。这才是知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从教育哲学观来讲,大学教育的理想目标是使得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既为生活做好准备,又为谋生做好准备。然而实际上这总是难以两全。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就此阐述到:”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就电大的会计教学目标来说,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实际上是兼顾了两者。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配合以专业知识传授及技能训练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旨,以人文文化熏陶为拓展的教学模式。
二、合理组织会计教学
从会计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看,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以及考核都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教学计划决定了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考核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内容)直接导引”教”的目的和”学”的目标的深浅度。但本文主要是针对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读书、网络学习三个方面对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做一些探讨。
(一)会计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每个学校都把自己视为教育的终点。一旦学生上完足够的学期,其教育过程即告”完成”。但在知识社会中不存在这种”完成的教育”。教育贯穿了整个人生,只有终生受用的知识,没有终生够用的知识。如前所述,为实现教学目标,电大会计课堂教学应当通过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认识与发现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并将人文文化寓于其中。换句话说,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专业知识第二,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力型人才)。具体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须有充分的知识积累
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这恰恰是目前存在的现象!)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多10倍、20倍。教科书对教师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例如讲解复式记账的原理时,对复式记账方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要进行一个简单描述,这就牵扯到中世纪欧洲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知识,仅靠一两本书是满足不了需要的。教师不应该充当复读机的功能(难以置信的是现实中的念教材竟然成为了一种教学现象)。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那么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教育工作者的素养要求还差甚远。再者,课堂上,教师关于教材的思考,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自己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
2、运用探索问题式的授课方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以事实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点、提供充足的知识背景这种探索问题式讲课方法很适合会计课堂教学。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假如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而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那么这种囫囵吞枣的后果就是将学习变成了苦役。
会计学科知识具有实践性以及以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支持的特点——这是对会计学科特点的极为重要的认识起点。会计”事实”是支持思考的素材,教师应当选用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上讲,而把另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对搜集事实的过程给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对事实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搜集和加工事实的技能。
课堂上的提问以及练习是经常使用的互动手段,但不可以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提供的材料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这是一个不可突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并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对有能力的同学提供现实中的会计难题,比如将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会计的协调化、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网络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控制功能的实施、环境会计问题等一些新问题在相关学科里提出来,可以开拓学科知识的认识领域,引导学科知识的深入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区分机械学习与判断分析
会计学科知识总是包含机械成分和判断分析部分。比如会计核算的程序,就是机械操作。而会计事项的处理则需要会计的判断分析。会计教学不应该有”更容易掌握”的出发点,将全部的知识都转为机械记忆。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教师却让它摆脱思考,使出教育学上归纳的所有的”巧妙”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理解”,这样做是很愚蠢的。这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贻害不可估量。应该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少一些武断。慷慨于事实吝啬于概括,把思维能力的成长体验提供给学生。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明确地认识到,详细讲解某一原理、事项或理论,就是不仅要向学生揭示问题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详细的解释。对会计政策、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传授”唯一正确”的认识倾向是有害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事实上,会计实践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职业的判断能力。因此,把一些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楼房”上去,是一种高明的训练思维创造活动的做法。
4、提供适当的课后案例以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当教师刚刚讲完时就立刻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给学生布置适量独立完成的课后案例,让他们去深入思考教科书内容,这才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机械记忆来识记基本的会计理论、会计知识,但是主要地还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它们。教师应当努力为教材的无意识记忆创造一系列条件。概念、观点、方法不应罗列太多,否则将导致记忆成本过高,变成只有学习没有智力的脑力浪费。当然,提示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做简要的笔记,把主要的逻辑点及其顺序记录下来,以及课后的整理,这也是一种巩固知识、训练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
5、融人人文文化,浸润生命对美的理解
人生光有点小聪明、仅掌握一些简单工具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意识到这一点的不只是教师。劳伦斯·H·萨默尔斯(哈佛大学校长)曾经就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说到: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传,一切将覆水难收。我们需要拥有一种最基本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既无法从对自然科学的探寻中得到,也不能从社会科学中获得。人文科学应被置于人类所有阅历的顶峰。
知识社会的教育观,既不能容忍有知识的野蛮人(这种人过着吃穿富足而精神贫乏的生活),也不能容忍有文化的非专业性人才(这种人缺少责任感与效率观)。(后者比前者贻害更大)
教师只有对会计学科知识的人文内涵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融合进会计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和欣赏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活动的理性与人文之美。
(二)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毕竟是时间短暂而宝贵,大量的学习还是在课后进行。
电大会计教学以专科层次为主,设置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覆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复杂方面,很多问题要在更高级的课程中解决,甚至一些问题则根本不能在课堂上解决。
但是,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明确讨论过的学科中的问题,则可以通过阅读,并将它们与所学过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满意的解决。
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阅读能深入了懈并思考各种会计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支持和会计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这样将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拓展。
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教师不可能做到把层出不穷的事务、概念、理论、方法、制度等完全补充到课堂教学里去。因此,阅读就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在学校图书馆里,应当有足够的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教材方面的知识。(不幸的是,电大系统书籍少而且陈旧是常见现象)
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用在阅读教科书上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时间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的。思考习惯的形成,思考能力的提高,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课外阅读的。就这一点来说,课外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知识的积累、学习的效率是令人担忧的。
著名作家林语堂在”论读书”中尖锐地指出读书之忌,可拿来以警示:1、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2、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3、书读不好。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札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
(三)网络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终生性,还体现在现时教育的无限性,后者依赖于互联网提供的广博之信息。加拿大人马歇尔·麦克卢汉说过,改变中世纪大学的并不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是印刷书籍的出现。同样,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知识社会教育赖以支持的信息传播前提。
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一个课堂上的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大量的分析素材(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丰富的案例资料)和教学课件、丰富的书籍与文章、随时的BBS讨论与快捷的邮箱传递功能等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选择机会和交流手段,学生可以按需索取,自我服务。
三、学校经营管理政策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人马上就联想到教师。这样片面、孤立的看问题,是犯了认识论上的错误。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学校整体运营的综合结果。事实上,学校教育理念的定位、理念实施的制度体现、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只是其中的一环。况且教师作用的发挥常常受制于学校的激励政策以及教育投入的比重。
要想了解一个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对教学质量的作用。一个最直接又简便的方法就是查看学校的财务报表。(会计报表的重要作用!)学校的激励政策是否有效、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支出与效益的对比是否最大化,这些是考核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索。
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范文4
我们都是搞职业教育的,我们谈职业教育的时候,现在鲁昕部长特别强调我们要放在经济社会的大体系中来。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来讲教育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系统主要构成是人,人的发展方向往往是由教育决定的,我们认为教育体系的优化,教育体系的效率,决定了一个社会系统的效率。正教育系统的效率是由什么决定的?现在纲要提出各类教育要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捉到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等主要教育,我们都是搞职业教育的,可能我一会儿更多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来概括,当然不是很准确,但是我想在我们这个圈里谈这个问题还是主要谈职业教育。
过去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是走增量发展之路,这是1949年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我们走的数量是增量扩招,扩大规模的路线,2010年已经出现了拐点,中国的人口政策是有规律的,往下走职业教育想可持续发展,只能靠体系的构建和制度的改革。职业教育现在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以2010年为界,这之前发展模式是扩大资源,提高办学能力,发展动力是升学需求为主导。教育部很早就发了文件,原来周济部长一直强调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但是这个导向真正树立起来了吗?一个学校的校长,门口排队有学生上学的时候你不会太多考虑就业问题。虽然早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但是从发展路径来看,基本是升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是这样的动力推动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过去的发展特征显然是学校教育、学龄教育和学历测量教育。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这两天大家都会介绍到。学龄人口下降,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我们要研究,从满足学龄人口升学需求方面我们是有余地,每年初中毕业生到7万多点,普通高中基本上都能力接收这7万,如果从满足社会职业需求来看,我们职业学校远远不够,我经常和企业家这样谈,都说北京职业教育的时候,我说你想北京市一天能产生多少家企业,全国能产生多少企业,但是北京市职业学校是有数的,培养的人才是有数的,所以不抓紧跟我们合作,就是别人和我们合作,有需求才有我们的发展空间。第三我们面临的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不发展、经济不发展,人民也满意不了,我们职业教育还是贡献于经济的。在经济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时候,职业教育承担着大教育的功能,如何及时响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需求的重要责任。在这样的挑战下,我们职业教育应该转型。
怎么转型呢?第一从发展模式上讲,要从服务升学需求向服务求学需求转变,从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第二个发展动力,一定要从升学需求转变调整过来向发展需求转变。第三,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应该是统筹全社会的职教资源,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的职业教育,是体系化发展的职业教育。为什么教育部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样一个重大任务。如果说2010年前我们走的是以升学需求拉动为主的路,那么2010年之后要想让职业教育发展,沿着线往上走,必须要立足于发展驱动,满足求学需求,体系化发展和终身教育。
我把讲的第一个问题做一个小结,对于社会教育体系中的教育结构,教育结构中的职业教育的功能和定位给大家讲起,我提出了职业教育的逻辑序列应该从职业出发,我们面临职业教育发展转型提出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制度改革的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现在确实要完善,何为现代职业教育?这是我们一个粗浅的认识。
对于职业教育的定义还是不能从教育角度,从学校的角度。要从四个纬度定义,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职业教育。从教育本源来讲,职业教育是从职业出发。从学生角度来讲是为谋求适应未来特定职业而进行的教育。对于企业来讲,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就是独自或者和它的伙伴合作,以获得最优的雇佣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开展的教育活动。从学校来讲,学校应该从职业需求提出的能力目标为核心,使受教育者具备就业或者就业转换的综合职业能力。
以规划纲要为标志,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体系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很荣幸,如果说五年前、十年前也提职业教育体系,那时候社会发展环境包括教育发展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现在完全具备。我本人对最后这句话有意见,这里面的概念说的非常好,但是最后落脚点在“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这太有局限了。鲁听部长对这个有一个解释,他认为高等教育不见得指高等专科,可以更宽一些,这样理解就更完善了,所以这儿希望大家关注鲁部长这样一个重要的认识。
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分三个阶段。第一认识是层次说,现在大家都认为应该是类型,现在很多按照第二个路线设计职业教育体系,实际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体系一样,认为普通教育体系有的我们职业教育体系一定要有,普通教育体系里有专业硕士我们这里就应该有专业硕士或者职业硕士,我认为实际上它的高等教育的双轨制,不是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是我们理解的第三个阶段,有它的规律和制度、科学化,如果这个体系老站不起来,整个教育体系就瘫痪了,如果依附于普通教育的学历制度、学历层次,我们职业教育也会是瘫痪的,总有一天被普通教育俘虏。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提出了两个目标、六项要求。为什么提两个目标,一个是职业教育系统内的目标、一个是职业教育系统外部的目标。我们把最核心的又分为三个,这里有我们的基本认识:我们研究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的问题几乎都要涉及与外界的关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也是职业教育为什么难的地方,我们自己决定不了自身,我们研究职业教育的问题,几乎所有问题都和外部发生关系,所以要提两个目标。内部目标的这三个,一是结构合理,二是功能完善,三是运行协调。为什么介绍分级制就是回答结构合理的问题。现在职业教育体系功能不完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对于职业教育外部体系,实际上是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的关系,我们归纳为三个要求,一是开放有序,职业教育要向人人开放,但是要有制度,二是产教依存,结合的层次有点低,产离开教就不是现代产业,职业教育离开产业就不是职业教育,它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三是协同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利益方,必须大家一块儿实践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这是一系列的社会制度问题。
我们把职业教育体系要素分成三种形态。在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中要解决的问题太多,怎么办?分分类。第一类是思想态,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什么样的价值观指导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们接触的国外体系思潮价值观太多,到底是什么,必须回答。第二是关系态,主要是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实体态。
首先要讨论几个问题。第一,职业教育借用普通教育的学历层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职业教育仅有中等、高等两个层次,从社会分工、劳动分工的不同层次、不同标准人才的需求差距太大。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但是现在给社会提供两种规格的人才,社会上觉得不够,企业还得培训。2.职业教育面向具有不同既往经历和水平的人,如果我是博士,我到职业教育学习再给我一个博士有何必要,我是硕士你再给我一个硕士,现在我们面临的人士可能是教育的博士、硕士,教育的是生产一线有很好经验的技术能手。3.更主要的是要影响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探索。当我们的教育官以博士、硕士的时候,大家还探索职业教育规律干什么呢?现在普通高校,民办学校,发展十几年的学校也可以拿硕士学位了,当社会上很多人拿着自己的学历文凭打怵找工作的时候,我们职业教育还要放弃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拿它给我们的认可吗?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无法用博士、硕士来衡量,大家觉得学历层次很高了,但是它也是发源于19世纪的甚至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体系。现在我们面临的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社会,难道我们找不到属于我们工作的东西。
第二,职业教育能不能借用职业资格证书提出的标准呢。我们培训的这些孩子毕业以后都拿到国家证书,这可能也有问题。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口径比较窄,职业技能标准侧重于从需求角度,反映的是对人的胜任能力的要求,基本是见物不见人,我们的标准是见物又见人。第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只要制定出来就一定落后,但是人才培养有超前性。
所以我们提出职业教育要分级,怎么分级,我们考虑六个方面:1.我国已建立的技术技能人才层次结构。2.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我国普通教育学历层次结构和学位制度等等。我们提出终身教育框架下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具备这样的体系,这个体系和传统体系相比就是向劳动力市场全面开放。
根据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设计了更高层次的,我们提出在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过程中,先不搞国家级以上的,不成熟,也脱离了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的实际。现在我们在搞5级。现在在这个体系中,面对从不同教育来的,从社会人员回流和基于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
我要跟大家交待一个问题,我们说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不是在讲将来职业教育体系都是由职业学校完成,这里有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办学体系的关系。这里给大家做这样的诠释,左边的图,像苏格兰他们是这样做的,苏格兰是12级,到7级就转化了,再高层次就由大学完成了。右边是另外一个模式,职业教育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普通教育有普通教育的办学体系。我研究以后得出一个结论,我认为在科技、生产力水平比较高,人口相对比较少,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普通高等教育理性发展的国家是可以采取左边路线,像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发展如果这样做就乱了,还要立足于构建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
我讲了国家资格框架,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层面思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怎么来的?职业教育的分级是教育向职业转换系统的分级,而不是知识层次的分级,这是一个结论。
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我们认为需要系统创新,不是某一两个点,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就这么解决是做不到的,所以要系统创新。我们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在理念、分级制度,我们提出职业教育的标准、对象、模式、政策等等,这里讲最主要的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分级必定要有标准,那标准是什么。第二,分级标准出来以后,标准是如何实现的,你的教学怎么做。在做教育研究的时候必须搞清楚一个概念就是目的和目标。杜威有一句话,“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有人,家长、教师才有目的。”过去经常用目的代替目标。比如说现在受教育者,在职业教育里面,受教育者本身没有强烈的目的,各位都是校长,校长有校长的教育理念,在北京很多优秀的中小学校长都有教育思想,都出书,就是他想在他的学校要实现的东西,未必是一个人成长当中所需要的东西。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所以我们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比较重视目的,轻视目标。比如人才培养方面,等等很多方面我们表述的时候使学生怎么样,提高学生怎么样,这可以看出表述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决定教育标准之标准。职业教育现在有标准了,但是制定标准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们通过一段研究今年提出了职业教育目标分类,我们分为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发展能力三个领域,八个次级目标和若干个三级目标。比如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作为社会能力当中的重要能力,一次我们讨论这个的时候,清华大学一个教授给我们讲,他说你们不应该提环境保护,就应该提环境或者环境意识,这个层面高,后来想这个是不对的,职业教育解决的是能力问题,环境保护是能力,是人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的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意识没有办法测量。所以这里有很多细节。比如说法律责任,这也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用法律。这里也提道德,有的同志说上升到伦理,但那不是职业教育要解决的目标。职业教育要解决的就是所有不是职业教育或者不像职业教育的我们拿掉,我们提炼出一个体系。操作能力当中,左边分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左边主要依据国家、行业、企业,甚至有些专业参考国际标准。企业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目标设计出来,我们肯定是源于企业源于职业,肯定高于企业、高于职业的要求。
这部分交流的是我们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分类,职业教育目标分类应该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在国际上研究职业教育目标分类没有看到的,研究教育目标分类的很多,职业教育和一般教育不一样,我们现在学习德国很多国家,他们提出的很多概念是他们对于目标分类的一些想法,他们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研究目标分类是我们制定标准的基础。
我们必须研究职业教育的教学原理。职业教育的教学原理和教学规律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这个特殊性是什么?有很多东西拿出来好像是职业教育教学原理,仔细一分析别的教育也这样做。是别的教育不能做的,最特殊性的是什么?第一是从职业出发,第二是能力目标为核心,第三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使教育者能够适应职业活动需要并成功就业,要他下一阶段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不是其他的发展。
我们又总结了职业教育有三个很重要的原理,职业教育有“三一原理”,有什么需求,学校要教什么,不能打折扣。第二学校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也不能打折扣,职业教育的工作必须要贯穿这样的思路。二是团队合作,三是适应变化。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七条教学原理。为什么讲教学原理,就是想怎么改造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第一条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总是围绕着
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展开。第二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第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第四,学习过程即是评价过程。当然不否认中介性的评价,但是更主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完成评价。第五,教学活动面向差异人群和职业需求。差异人群,我们接受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方方面面,不可能都是高考500分以上的,中学也是这样,职业教育是通过差异化通过教育变成标准化,普通教育是把标准化的苗子教育成差异化,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差异化人群越来越多,整个社会文明、社会进步怎么能有,实际上职业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问题。第六,教与学均呈现团队特征。第七,教学活动在复合化环境中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在营造复合化环境中具有明显优势。
我们提出了课相的概念,这是分级制度改革逼得必须做的事情,标准确定以后,什么能够反映你的标准呢?标准好了,但是让企业,用人单位,学生、老师怎么分级别呢?在分析职业教育教学原理基础上我们做了这个东西,我们叫做以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位依据,以实际的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训、做、评相融合的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组织模式。这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论,它和普通教育不一样,职业教育的课程论是“一开一合”,所谓“一开”是根据职业需求把能力需求进行解构,不开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模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一样,普通教育要“合”。这个课相反映了职业教育的七条课程原理,应该是职业教育分级的标志,应该是各个环节的融合。另绕着学生的出口,应该在课相教学当中加入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比如和西门子、戴普勒,一般的企业要人的时候,他要的标准是给你的,这些要开放。
我们职业教育这样一种类型的学校教育,在承担教育分流和普及教育的责任,所以我们也带有很浓重的学校教育特征,所以我们有一些基础课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它不属于我们的根本。
我作一个小结,今天一个半小时的介绍,从体系、分级、标准、教学论和课相,介绍了完整的关系,是互相支撑的,从宏观到中观甚至到微观的整体的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