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火龙果栽培技术

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红心火龙果;引种示范;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72-2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属仙人掌科,三角柱属的多年生攀援性肉质植物,由于具有高经济效益和丰富的营养,近年来被广泛进行种植。台湾红心火龙果是台湾从国外引进品种中选育的一个品种,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口感细腻,被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南安市位于福建南部晋江中游,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温高,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基本无霜,非常适合火龙果的生长。2010年起,服务中心开展了红心火龙果在南安引种栽培试验,本文介绍了红心火龙果引种试验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1 引种试验

1.1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为台湾红皮红心的火龙果7200株,于2010年定植在南安市翔云镇翔山村第五季果园内,该果园海拔约250米。常规露地栽培,以2.5×2 米 的行株距立水泥柱,每柱栽植4株,每亩为120柱,种植480株,栽培规模100亩。引种园年均气温21℃,年日照时数2120 小时,无霜期349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50毫米,土质沙壤土,pH值6.5。对品种的植物学特性、结果习性、丰产性等指标定期做观察测定。

1.2 引种试验结果

1.2.1 品种植物学特性 红皮红心的火龙果枝条呈三棱柱状,高1.5米左右,枝条为短刺,每个牙上每隔2厘米就有1个刺,花为白色,肉质,易生气生根,成熟果实果皮呈红色,皮质酥软,果肉为鲜红色,中间有细小的黑芝麻状种子,维生素C含量较高,口感非常细腻。

1.2.2 开花和结果习性 火龙果开花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10月末,采果期一般在6月下旬到12月中旬。火龙果每年果实数量相对较集中的有8~10次,便于分期采收销售。红心火龙果雌雄同花,自动授粉,大约经过40天后,果实开始变红,果实由绿色转为红色后一周,即可进行采收,一般火龙果从开花至采收需要50天。

1.2.3 果实经济性状 红心火龙果果实为圆形,单果重一般在600~1200克,成熟果皮为红色,果肉红色细软且,可溶性物质为13%~16%。该果品甜而清爽,品质非常好,同时耐储存能力较强,常温下可放置10~15天,夏季,因昼夜温差大,采收的果实甜度高,果实大,风味浓,品质会更好。

1.2.4 丰产性 引进的台湾红心火龙果定植后第二年开始产果,平均株产3.8公斤,折合667平方米 (80株)产量1824公斤,第三年达到高峰,每亩可达到3000公斤左右,具体各年份,各月产量见表1。

表1 1公顷引种园红心火龙果各月份产量

2 红心火龙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2.1 栽培园地的选择

红心火龙果为浅根系肉质植物,喜欢温暖、阳光充足,不宜积水,有机质丰富的砂壤土为宜。易生气生根,主根强壮,生命力旺。根据红心火龙果的生物学特性,在栽植前,要在每个栽植穴中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和氮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

2.2 种植方法

红心火龙果为蔓藤类植物,因此需要搭建水泥柱进行栽培,水泥柱一般长约1.8~2.2 米,入土0.5~0.6 米,在水泥柱周围4株果苗,让果苗沿着立柱向上生长,柱顶做十字架圆盘(以废旧摩托车轮胎为宜)供其枝条攀援。每亩地为120个柱,种植480株果苗。红心火龙果雌雄蕊同花,授粉能力强,不需要套种授粉株,此外,火龙果根系较浅,种植后应该加强深度,这样能提高果苗成活率,栽植初期应该保持土壤湿润。

2.3 施肥管理

对于幼树应该以施氮肥为主,做到薄施勤施,促进树体生长。成龄树应以少施用氮肥,多施磷、钾肥为主。施肥应在春季新梢萌发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有机肥料一般以鸡粪、枯饼渣为主,每年春季每株施有机肥2.5公斤或每年7月、10月,每株施用1.5公斤有机肥,再施用200克复合肥即可。幼果形成后,要喷施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硼砂混合液一次,有利于提高果的品质。而在全年采收期结束后,每株还应该施用4公斤施腐熟鸡粪,加0.1公斤磷肥,为下一年结果提供必要养分。施肥方法采用撒施法,忌开沟深施,以免伤根。

2.4 水分管理

红心火龙果喜欢在光线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幼苗生长需保持园内土壤湿润。夏季时,应该勤浇水,保持根系旺盛生长,在果实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果实生长,在灌溉时不要长时间大量的进行浸灌,这样会造成根系长期缺氧而死亡。另外不要长时间淋水,会导致生理红斑发生,如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排水,避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冬季园地要控水,以增强枝条的抗寒力。

2.5 修剪枝条

红心火龙果每年采果后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枝。果苗生长时,应及时去除侧芽,只留1条主蔓,保证养分需求,用细绳子将主蔓绑在水泥柱上,每隔20厘米就绑1道,这样便于主干快速生长,形成树冠,当枝条长到1米左右高度时,要摘心,促其分株。此外,在果树生殖生长期间,及时疏去新枝,保证果实发育过程中能够充分获得养分,采果后要剪除结过果的枝条,便于重新发出新枝,以确保每年的结果产量,剪除掉的枝条可作为新苗培养。

2.6 花果管理

红心火龙果花期长,开花能力强,每个结果枝会产生花蕾1~6个,雌雄蕊同花,授粉能力强。受粉正常后,果树本身具有的调节能力,使发育不良的花和幼果自然脱落,不需要人工进行疏花疏果。

2.7 病虫害防治

2.7.1 生理病害 红心火龙果常见的生理病害为缺铁,树叶上有红斑,叶子也发黄,通常治理方法:一是枝干喷射,可在发芽前喷射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石灰混合液,可控制病害发生;二是树干注射,一般最常的方法是用0.05%~0.1%的硫酸亚铁溶液。用0.05%~0.1%的柠檬酸铁溶液注射,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或者直接喷洒混合铁溶液。

2.7.2 病虫害 为害红心火龙果的害虫主要在苗期,以蜗牛、蚂蚁为主,有时伴随着红蜘蛛的为害,可以使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而在高温雨水多的季节火龙果容易感染病害而腐烂,腐烂病可用刀具切除患部,或用刀将溃烂组织剖开引流(晴天高温时),让伤口自然干燥或涂硫磷粉防治。露天栽培还需防范鸟类啄食。

3 结语

台湾红心火龙果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一种水果,市场销量很高,因此,引进台湾红心火龙果并研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对增加南安市果农经济收入,丰富水果种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引种试验,明确品种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该技术在南安市应用推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志亮,吴振旺. 火龙果生物学特性与品种介绍[M].温州农业科技,2012,(1):42-44.

[2] 欧燕清,刘燕缄,许振松. 红龙果的引种示范与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 广西热带农业,2005, (1) : 25-27.

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 火龙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贵州省;石漠化山区

中图分类号 S668.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07-03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芝麻果、仙蜜果,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Hylocereus undatus)和蛇鞭柱属(Seleniereus)植物,因其果实外表具软质鳞片如龙状外卷而得名[1]。火龙果英文俗称Pitaya,在欧洲、澳洲和美国,这些火龙果果实也被叫作“dragon fruit”或“dragon pearl fruit”[2]。火龙果营养丰富,不但含有丰富磷、钾、镁、锌等矿物质及维生素C、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低聚糖、花青苷、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植物性白蛋白及水溶性膳食纤维等具有特殊功能性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脂、降低血胆固醇、减肥、解重金属中毒、减轻便秘、抗肿瘤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3]。火龙果起源于墨西哥、中南美洲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古巴、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热带森林[4],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台湾省,大陆则是90年代末才开始引种[5],贵州省则是在21世纪初才进行引种试种。本文针对适宜火龙果种植的贵州南亚热带石漠化地区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在实践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火龙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供当地种植者参考。

1 火龙果适生环境

火龙果喜光耐阴、喜温不耐寒,火龙果在日光子通量为2 mol/m2・d即有净CO2吸收作用,在日光子通量为20 mol/m2・d达最大值(夏季中午日光子通量为56~66 mol/m2・d或11万~13万lx),超过20 mol/m2・d,即产生光合阻抑作用,净CO2吸收降低[6],可见夏季强光照不利于火龙果生长,适当遮荫或与其他作物间种有利于火龙果生长。火龙果生长温度为11~38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当温度低于5 ℃时,火龙果幼嫩部分即受到冷害,低于0 ℃,且持续时间超过24 h,火龙果幼苗和成龄树的枝条受到明显冻害[7]。虽然火龙果喜温忌冷,但过高温度会严重抑制其生长,当火龙果曝露于昼夜温度为35/25 ℃时,其CO2净吸收速率下降,当昼夜温度为42/32 ℃时,其总的CO2日净吸收变为0[8],可见在炎热夏季,当温度超过35 ℃时,应采取喷水或遮阴方式降温。火龙果为景天酸代谢植物,其叶退化成肉质茎,较耐干旱,不耐涝,但长期干旱严重影响其光合作用和生长,Nobel et al[6]研究表明,经过仅10 d干旱处理,火龙果总的CO2净吸收下降57%,因而良好水分是火龙果高产优质必要条件。火龙果适应多种类型土壤,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pH值为6.0~7.5壤土最为适合生长。

2 贵州省石漠化山区土壤与气候特点

贵州省石漠化山区具有土少,岩石多,土层浅薄,大多没有过渡“C”层,易受冲刷等特点。在气候上具有干湿季分明特点,雨季集中在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0%~85%。另外,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昼夜温差大,在夏天有的地方白天温度高达43 ℃,夜晚仅有20 ℃,在冬季1―2月温度最低,应做好火龙果防寒保温工作。据报道[9],在年总积温5 000 ℃,年平均温度18.7 ℃的岩溶石漠化山区,火龙果能正常开花结果。贵州省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红水河谷海拔700 m以下,都柳江、乌江、赤水河谷海拔500 m以下地区均可满足这些条件[9-10]。

3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3.1 园地建立

火龙果生长需要一定温度,与广东、广西南部地区相比,贵州省南亚热带石漠化山区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宜选择海拔较低,向阳坡地进行建园。建园时按株行距约2 m×3 m进行定点种植,如遇岩石,则在有土的地方定点,或在岩石低洼处、石缝客土30~50 kg后再定点种植。火龙果忌涝,在低洼、易水浸的地方应起畦种植,畦高20~30 cm。由于贵州省石漠化山区土层薄,贮水能力差,岩层漏水性强,干、湿季分明,季节性干旱非常明显,为了保持火龙果正常水分供应,应在果园垂直高差约10 m地方建立贮水池,同时在贮水池稍高处建一肥水池,贮水池与肥水池体积依灌溉面积确定。

3.2 品种选择

贵州省石漠化山区山多路陡,石多土少,运输成本高,与其他地区相比,其潜在产量相对较低,所以应选择市场上售价较好或抗逆性较强优良品种如红水金、白水金、石火泉等,而不是高产但质量较差品种。种植时不能自花授粉品种(一般情况下红皮红肉品种大多不能自花授粉,红皮白肉品种能自花授粉)应搭配5%~8%授粉品种,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11]。

3.3 适期定植

适宜火龙果种植的时间为3―11月,但以3―5月最为适宜,这时期雨水相对较少,温度逐步回升,非常有利于火龙果生长。火龙果属多年生攀缘性植物,因而要搭架种植,搭架方式有搭棚、立柱拉线、立柱套水泥盘,搭棚种植成本较高,生产大多以后二者为主,贵州石漠化山区地形复杂,岩石与泥土分布没有一定规律性,因而以立柱套水泥盘方式种植为最佳。在定植点立一长×宽×高为10 cm×10 cm×180 cm水泥柱,水泥柱入土40~50 cm,然后在水泥柱顶部用混凝土做1个内径约为40 cm,外径为44~46 cm,内径分成3~4个格的水泥盘,火龙果沿着水泥柱攀附进行生长,然后从水泥盘3或4个分格中穿出。在离水泥柱约8 cm处绕水泥柱分别挖3~4个植穴,穴深×长×宽约为10 cm×20 cm×20 cm,每植穴施腐熟有机肥4~5 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0.25 kg,与土混匀后,每穴植长度约30 cm,已长根的健壮无病火龙果苗,每柱植3~4株。火龙果根系喜欢透气环境,种植时深度不宜过深,以入土3~5 cm为宜。

3.4 土壤管理

贵州省石漠化山区山高坡陡,土层薄,基岩出露浅,降雨集中,土壤易被冲蚀,因而水土保持工作是火龙果果园土壤管理中重要一环。火龙果果园水土保持主要是树盘覆盖和生草,在柱周围可用水稻秆、玉米秆、甘蔗叶、豆杆等进行覆盖,株行间可进行生草覆盖,在雨季可防止雨水冲刷,在干旱冬季收割杂草,覆盖树盘,有利于土壤保水和保肥。

3.5 肥水管理

火龙果是一种喜磷、钾、钙、镁植物,贵州省石漠化山区土壤磷含量普遍较低,应注重磷肥施用。火龙果生长需要氮磷钾比例约为N∶P2O5∶K2O=1.00∶0.38∶2.35,需要钾比例较高。由于钾肥利用效率比氮肥利用率低1.6~2.0倍,施于火龙果肥料氮钾比例约为N∶K2O=1.00∶(1.18~1.41)。一年生火龙果需要养分较少,适宜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年冬季每桩施有机肥15~30 kg和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50 kg,然后在3月、6月、9月分别施3次氮肥和钾肥,每桩每次约施用尿素0.022 kg、硫酸钾0.026 kg。二年生火龙果,施肥量应比一年生火龙果增加150%~200%。成龄火龙果常规施肥可分为4次,分别为采果后11月底、此期主要施用有机肥与磷肥,每桩施有机肥15~25 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1.5 kg,此期少施或不施氮肥,以提高火龙果抗寒能力;第2次为3月底,主要为促梢生长,此期氮占比例稍高,氮钾比约为N∶K2O=1.0∶(0.8~1.0),每桩施尿素0.15 kg、硫酸钾0.14 kg;第3次为5月底,第4次为8月中旬,这2次主要是促花果肥,施用氮钾比例相同,每桩分别为施用氮素0.15 kg、硫酸钾0.22 kg。贵州省石漠化山区季节性干旱较为频繁,特别是冬春旱较为严重,要保证火龙果高产优质,必须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每1行拉1条灌溉管道,然后在每桩火龙果处闭合连接1条长1.0~1.4 m,每隔15~20 cm打一直径4~8 mm滴头的滴灌管。火龙果根系较浅,每次滴肥液时间不能过长,以1.0~1.5 h,肥液渗透深度以不超过45 cm为宜。肥液浓度为0.15%~0.40%,干旱季节使用稀浓度,雨季使用高浓度。施用时间和施用频率为3月、4月、10月每月施用1次,6―9月每月施用2次,每桩每次施用肥液20~30 kg[12]。在较干旱季节,每月滴1~2次清水,每次滴0.8~1.2 h,以保证火龙果对水分需求,促进火龙果生长。此外,缺硼和锌土壤,每桩每年可施用硼砂60~90 g、硫酸锌30~60 g。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每桩施用花生麸水10~20 kg可提高火龙果甜度。

3.6 整形修剪

火龙果定植后只留单株生长,其余侧芽抹除,并把单株用纤维绳绑在水泥柱上,引导植株穿过水泥盘架格子,植株穿过水泥盘架格子后,开始留芽,每个芽最好相隔20 cm以上,每个植株留3~5个芽作为一级分枝,其余芽抹去。一级分枝长出的芽根据其出芽位置留2~4条,所留的芽不要与其他植株长出芽生长方向重叠,使每桩火龙果植株长出枝条分布均匀、生长健壮。抹芽时间宜以芽长3~5 cm为宜,过长抹除会造成养分浪费。开花结果后,为保证植株营养与生殖生长均衡,在开花结果第1年应疏除部分花蕾,结果以后的植株留春芽,冬芽抹除。对结果3年以上植株,每年末批果采果后把一至二年生的结果枝条根据植株情况进行短截或疏除,并剪去病虫枝、弱枝以利通风透光,并促其抽发健壮新梢,成熟新梢所结果实品质优于老枝条。但由于贵州省石漠化山区热量较低,与热带地区相比,其火龙果冬春季生长较慢,不宜过量修剪枝条,特别不宜过量修剪二至三年生植株枝条。

3.7 花果管理

3.7.1 人工授粉。有些火龙果品种不能自花授粉,一般需要人工授粉才能保证坐果率和果实产量。气温高的季节,火龙果常在夜间开花,气温低的季节在傍晚或清晨开花。进行人工授粉,可在傍晚或夜晚花开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用毛笔直接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

3.7.2 疏花疏果。疏花疏果是提高火龙果品质重要途径,可明显提高枝条上单个火龙果重量和品质。疏花宜早,在花蕾长至3~5 cm时即可抹除,每枝条每批花留饱满花2~3个。当小果横茎达2 cm时,把畸形果、病虫害果、小果除去,每枝条根据其长度和健壮程度每批留1~2个果。

3.7.3 疏花与产量调控。贵州省石漠化山区6―8月为雨季,特别是7月和8月初,下雨次数多,雨量大,光照不足,此时期生产火龙果品质较差,售价也较低,因而可通过在6月、7月进行疏花的方法来减少7月、8月初火龙果产量,大幅提高8月中下旬至10月产量,以获取更好的品质和售价。疏花宜在晴天或阴天进行,当花蕾长至3~5 cm时即可抹除。

3.7.4 套袋。套袋可使果皮着色均匀,果色鲜亮,并可防止鸟、黄峰、果实蝇、野鼠等叮咬,枝条摩擦刮伤及日光曝晒引起太阳灼伤。套袋在疏果后进行,果袋材料可用绿色尼龙网袋或透气透湿、透光度适中的纸袋,以便更好地促进着色、糖度上升和提早成熟。但套袋成本较高,劳力成本较高地方或火龙果售价较低时不宜采用。

3.8 防寒

火龙果不耐低温,气温在5 ℃以下,嫩枝则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在低温来临前(12月下旬至翌年2月),用稻土覆盖火龙果或用薄膜遮盖火龙果,有条件的可在每桩或几个桩周围搭棚,并四周盖以薄膜,可明显使棚内温度提高,防止火龙果寒害发生。

3.9 病虫害防治

贵州省石漠化山区火龙果主要病害有真菌感染引起的茎腐病、茎枯病、炭疽病、溃疡病,有细菌引起的软腐病、疮痂病,仙人掌病毒(Cactus virus)引起病毒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粉蚧、斜纹夜蛾、桔小实蝇、褐圆蚧等。

茎腐病、茎枯病、炭疽病、溃疡病多发生在高温多湿夏季,软腐病则多发生在冬春季,其中茎腐病(病原为Bipolariscactivora)不仅危害茎,还危害花、果,并伴随炭疽病、疮痂病发生,其茎病症表现为枝条出现黄色不规则病斑,病斑微凸,病斑逐步向周边扩展并出现湿腐症状,湿腐病斑中央褐色,边缘黄色,花苞受害初期出现略突起的红褐色斑点,湿度较大时在开花前即出现湿腐症,用丙环唑防治效果较好[12]。茎枯病病斑凹陷,中央灰白色,上生小黑点,可用50%福美双、50%多菌灵・硫、代森锰锌、石硫合剂等防治[13]。

红蜘蛛、蚜虫主要吸食茎汁液,红蜘蛛可用石硫合剂和水胺硫磷乳油混合液喷杀,蚜虫可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吡虫啉喷雾防治。粉蚧、褐圆蚧附着在火龙果枝条上危害,由于其有蜡质层,可用40%速扑杀乳油或40%杀扑磷乳油再加上5%柴油乳剂进行防治。桔小实蝇可在果园挂果实蝇高效诱捕型粘虫板、性诱剂进行防治,斜纹夜蛾等蛾类可挂杀虫灯进行防治。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火龙果病虫害应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预防为主方针。在雨季来临之际,应做好排水工作,使火龙果植株免于浸水。尽量不要漫灌,当发现有病虫害时,应立刻处理,剪除带病虫枝条,带出果园深埋或烧毁,及时喷施相应杀菌杀虫剂。随时捡拾虫害落果,摘除树上虫害果投入深池,并加800倍敌百虫或敌敌畏沤浸,杀死果内害虫,同时注意果园通风透光,剪除交叉重叠枝,降低田间湿度,冬季可全园喷施1次石硫合剂。

3.10 采收

当果皮由绿转为红色,果皮上鳞片变软,颜色过半转红时[5],即可采收。采收时,由果梗部位剪下,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挤压,严防机械损伤,对于长途运输或需长时间存放的果实,宜在果实颜色由绿变淡红时采收,过迟采收,不但会引起裂果,还会引起果皮颜色变暗、变黑,影响果实商品价值。

4 参考文献

[1] 齐清琳.不同品种火龙果引种栽培比较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48-50.

[2] JUNQUEIRA K P,JUNQUEIRA N T V,RAMOS J D,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n a wild pitaya species growing in Brazilian cerrados[J].Documentos-EMBRAPA Cerrados,Ministerio da Agricultura,Pecuariae Abastecimento(Brazil),2002(62):18.

[3] 陈冠林,邓晓婷,胡坤,等.火龙果的营养价值、生物学活性及其开发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2030-2033.

[4] CAVALCANTE I H L,MARTINS A B G,SILVA JUNIOR G B,et anic fertilizing and light intensity on initi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itaya in Bom Jesus,State of Piaui,Brazil[J].Revista Brasileira de Fruticultura,2011,33(3):970-982.

[5] 刘友接,林世明,黄雄峰,等.“石火泉”火龙果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1):90-91.

[6] NOBEL P S,BARRERA E DE LA.CO2 uptake by the cultivated hemiep-iphytic cactus,Hylocereus undatus[J].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2004, 144(1):1-8.

[7] 谷晓平,袁小康,胡家敏.火龙果幼苗和成龄树寒害指标初探[J].中国农业气象,2014,35(2):214-220.

[8] NOBEL P S,BARRERA E DE LA. High temperatures and net CO2 uptake,growth,and stem damage for the hemiepiphytic cactus Hylocereus undatus[J].Biotropica,2002,34(2):225-231.

[9] 王志华,潘玺,李用奇,等.低热石漠化山区火龙果高效栽培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6):80-81.

[10] 王彬,郑伟.火龙果在贵州南亚热带地区的发展前景[J].福建果树,2004(1):36-38.

[11] 陈菁,郑良永,黄杵娜,等.火龙果营养及养分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08-109.

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 火龙果;培育壮苗;移栽定植;整形修剪;人工授粉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87-01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原产墨西哥等中美洲地区,外形美观,营养丰富,适应性强,喜光、喜肥,冬季能耐0 ℃的短时低温[1-2]。观花赏果期可达3~4个月,花期生长时间较长,花型硕大,颜色鲜艳。单果重500 g左右,适应性强[3]。目前栽培的品种主要有白肉火龙果、红肉火龙果、黄肉火龙果。火龙果内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有益于人体的健康,还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作用。而且由于其花期长、花型硕大、颜色鲜艳,也是不可多得的花卉上品[4]。现将火龙果的盘栽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搭配及花盘选择

选取成熟、健壮、无病害的红肉火龙果与白肉火龙果各若干条营养枝条进行扦插繁殖,长度在30~50 cm。其中红肉火龙果枝条与白肉火龙果枝条的比例为2∶1,并分别做出标记,以对不同的品种进行区分,以确保每盘栽种不相同的品种。所选择花盘的口径应在30~35 cm,高度约25 cm,陶瓷或塑料花盘都可以。

2 培育壮苗

选取细碎塘泥(晒干后粉碎)4份、腐熟有机肥3份、花生壳1份、砂壤土2份混匀配制成营养土。把营养土装满花盘备用,营养土比盘口低2 cm为适宜。在南方地区,火龙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北方地区,需用温室栽培。选取经多菌灵600倍液喷洒消毒并晾干后的营养枝条15条左右,头朝下尾向上均匀地种植在同一花盘中,入土壤的深度约为5 cm。淋足水分,以后保持盘土湿润即可。

3 移栽定植

待扦插枝条生长出嫩芽3~5 cm后就可进行移植,选取生势强度基本一致的种苗,3株种植为1盘,其中红肉火龙果2株,白肉火龙果1株,带土移栽到同一花盘中且均匀定植,淋足定根水,每株只保留一个向上的幼苗生长。也可以不经过育苗直接定植。

4 整形修剪

当幼苗生长至30 cm左右时,在盆中央插1根130 cm左右长的柱作为支撑,用塑料绳逐步采用绑、拉的办法使植株攀援向上生长,每株只保留1个强壮向上的枝条,其余侧枝需及时剪去,有利于集中养分供给强壮植株快速上攀。当植株生长的长度达到130 cm左右(至柱顶高)时需要进行摘心,以促进顶部的分枝。生长良好的火龙果具有较高的自然发芽力,每株只可让其分生3~5个自然下垂的枝条。为了保证果实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在火龙果生殖生长期间,要全部疏除新萌发的枝条。火龙果的气生根很多,可以转化为吸收根。可通过绑扎牵引,引导气生根向花盘(或另外花盘)的土壤生长,逐渐扩宽根系分布,有效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每年采果后,应全部剪除结过果实的一年生老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枝,以保证翌年的产量。

5 人工辅助授粉

火龙果集中开花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过程一般从当天傍晚开始开放,到天亮后花冠逐渐闭合,太阳升起后凋谢。在上述开花期间内,花朵完成自花受精的过程。火龙果自花授粉存在不亲和的现象,为了提高其结实率,应将不同品种进行相互授粉,可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该段时间应加强授粉坐果管理。

5.1 收集花粉

小心分开花瓣用容器(一次性杯)套住花的雄蕊,然后轻轻摇动花朵,使花粉落入容器中即可,使不同花朵的花粉汇集到一起。

5.2 人工授粉

将收集到的花粉混合均匀,小心地分开花瓣并将花粉靠近花朵的雌蕊(即雌花柱头),轻轻摆动花柱,使柱头蘸满花粉。或用毛笔蘸取花粉直接轻涂在雌花的柱头上,以利于结实率的提高。

6 肥水管理

6.1 科学施肥

火龙果的果实采收期长,每年应重视施肥工作,重施有机肥,长期均衡地施氮、磷、钾复合肥。并结合不同的时期做好相应的施肥工作。开花结果期,为了积累果实中的糖分,要及时地增补钾、镁肥,以提高果实的品质。苗期应薄肥勤施,10 d左右每盆施1次以氮素为主的复合肥20 g、花生麸碎粉10 g,促其茎肉肥厚,生长健壮。生殖生长期15 d左右每盆施氮磷钾为主的复合肥30 g、花生麸碎粉20 g;25 d左右每盆施钾、镁肥各10 g,淋施或穴施。此外,在每批火龙果幼果形成后,要进行根外施肥,可选择0.2%硼砂、0.3%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喷施1次,以有效地促进果实品质的提高。

6.2 水分管理

火龙果适宜在光线充足、温暖湿润的条件下生长。因此,应保证土壤处于潮湿的状态。春夏季节为了保证根系生长的旺盛,应多浇水。果实膨大期为了利于果实的生长,也要保持土壤的湿润。注意火龙果一次浇水的量不可过多,因为盆栽火龙果根系较浅,横向根系发达,水分过多会使根系处于长期缺氧状态而死亡,造成根茎腐烂。冬季要控水,以增强枝条的抗寒力。

7 病虫害防治

在原产地,火龙果处于野生的状态,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很强。在高温、高湿的季节里也易感染一些病害,导致枝条部分出现坏死及霉斑等情况,应及时地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可以选择粉锈宁、强力氧化铜等;茎腐病的防治上,可选用多菌灵400倍液等;螨类的防治上,可用克螨特1 500倍液等。

8 适时采收

从开花至成熟期,火龙果一般需要约35 d,应及时进行采收。当火龙果的果皮具有光泽、颜色变红、气味微香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用果剪贴紧枝条剪断果柄,最好保留一段果柄,动作尽量轻,以免造成机械损伤而影响果品。

9 参考文献

[1] 刘海刚,段曰汤,沙毓沧,等.不同基质对火龙果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3):27-28,31.

[2] 兰海滨.火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7):119.

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4

关键词:科普示范村;新农村;建设

1建立科普示范村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适合农村生产的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创新,我们只有不断地推广和普及新科技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在现在农村科普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基层的领导干部并不重视科普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的学习意识还很欠缺等。科普工作队伍还不够强大,尤其是科普主力的队伍力量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普工作的推广。所以只有加快建立科普示范村的步伐,才能使新农村的建设不断推进。

2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为了建设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应该加强对农村的科普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科普的推广体系和推广队伍;应该创建一个具有社会化的科普服务平台,以便开展各式各样的行之有效的科普工作,进而可以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该经常开展一些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的科普宣传工作;还要学会利用各类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科技培训;要加大对相关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宣传设施,为宣传科普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气氛;应该加强农村的科普队伍建设,尤其要提高那些基层的科普工作的服务能力。

3简介广西湴塘村的科普示范村建设

为了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014—2016年在广西省钦州市平吉镇湴塘村开展了“科普示范建设与示范”项目工作。2a来,该村以项目为支撑,村里建立了收集有2000多册各类科技书籍的“农家书屋”,一间可容纳200人的多媒体电教室,100多米长的科普长廊,还有其他娱乐设施。让村民在闲暇之余不出家门就能有书读,有师教,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内涵。由于湴塘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在科胜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266.67hm2耕地得到了合理的流转,其中,“湴塘村火龙果”示范基地与50户村民采用合租共营模式,在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帮扶下,将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免费提供给社员,解决了缺火龙果优质种苗和无公害高效栽培的技术难题。2016年“湴塘村火龙果”品种新,产量高,品质优,卖像好,单火龙果收入人均超过1000元。打造出了“一村一品”品牌特色。2015年,科胜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33.33hm2“湴塘村火龙果”平均增产1000kg/667m2以上,假如以4元/kg来计算的话,每667m2地就会增收达4000元以上。如果以每年增加0.007万hm2的种植面积来算,这就会使农民增加产值高达400万元以上。为“科普示范村”的建设注入新的内涵。为湴塘村的村民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土地的合理流转,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规模代经营的步伐,有效降低了农民小作坊经营的风险。“合租共营”的科学统一的管理模式,既可降低劳动成本,还可解决附近村民劳动力就业问题,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村民还可以边劳动边学习,逐渐掌握科学种植火龙果的栽培技术,利用自已闲散田地发展种植火龙果,增加收入。2016年,科胜果蔬专业合作社另名的“湴塘村火龙果”合作社社员增加到75名,面积扩大到90hm2,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3.5%。所以说依靠科技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4结束语

要想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认真的做好农村的科普工作。政府出台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三下”农村,不断地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帮扶农村新型合作经营组织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创建特色科技示范园区,或者开展农村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等,这样就能充分的整合资源,通过全民动员,促使农村的科普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进而也就能充分发挥出科普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邓筱艳 劳家喜 解华云 邹金松 单位: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5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贵州省喀斯特岩溶地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土地零散、贫瘠、破碎,耕种条件差,不利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

通过不断稳定粮食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促进粮食平衡增产;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的力度;大力实施好国家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等基本建设项目;加大中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普及力度;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种粮效益等,实现了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粮食年平均总产量1114.29万吨,比“十五”期间增加6.2万吨,增长0.54%;年平均亩产254.4公斤,比“十五”期间增加13.3公斤,增长5.5%,保持了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势头。其中,2009年粮食总产量1168.27万吨,创历史新高。

2011年,贵州省农业生产在遭受大面积、长时间的特大旱灾,大面积秋粮绝收的前提下,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努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实现了全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

特色农产业找到贵州特色之路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辛勤探索,贵州已经找到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农业发展之路,那就是“在巩固粮食、油菜、白酒、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油茶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不断扩大集中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当前,我省牛、猪存栏在全国排名第6和第11,马铃薯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二位,中药材是全国四大基地之一,蔬菜是全国同时进入夏秋菜和冬春菜两大功能区的两个省份之一,火龙果种植面积有望达到全国第一,果树栽种成为石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薏苡、荞麦种植面积分居全国第一和第三,芸豆是全国第三大出口省份。

此外,全省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12个,30多家企业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贵州省著名商标。蔬菜初步建立了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鲜菜销往20余个省(市、区)和港澳、东南亚地区。油辣椒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并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原红苹果、罗甸火龙果、凉都红心猕猴桃、开阳富硒枇杷等精品水果销往10多个省(区),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

农业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十一五”时期,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十五”期末的35.86%提高到42%,科技支撑贵州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引领贵州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

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6

【关键词】热作;现状;问题;对策;贵州

贵州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南亚热作省区之一,贵州热区农民从热作产业获得的收入逐年增加。热作产业是贵州热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贵州热作发展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为贵州发展热作提供理论依据。

1.贵州南亚热区慨况

按南亚热带气候区的划分标准和主要指标,贵州南亚热区主要位于东经103°53′~106°15′,北纬24°37′~26°49′,涉及贵州省西南部红水河及南、北盘江中下游的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罗甸、贞丰、关岭、镇宁等10余县市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北部地区的赤水河、官渡河下游的仁怀、习水、赤水等3县市海拔500m以下的地区,东部及东南部的乌江、锦江、都柳江等中下游的沿河、江口、德江、从江、容江等1O余县市海拔500m以下的中低山河谷地区。区内土地总面积56.32万hm2,占贵州省土地面积的3.2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及荒山草坡面积44.5万hm2,占区内土地面积的79%,其中陡坡地占70%左右。一般年均温18.5~21.O℃,最冷月(1月)均温9~11℃,最热月均温25~27.5℃,极端最低温度-3℃以上,≥1O℃的年积温达5500~7000℃,无霜期346~365d,年降水1000~1400mm,年日照时数1200~1560h。

2.贵州热作发展研究现状

根据引种实践,从1999年至今,先后引进木豆、银合欢、青皮软籽石榴、柑桔、橙、柚、火龙果、番木瓜、澳洲坚果、芒果、麻风树、辣木、木薯等热作。许多热作虽然引种、试种成功,由于受其生物学特性、产业因素和贵州特殊的气候条件的影响,推广种植面积不大,均存在没有适宜贵州热区推广发展的自己选育的优良品种,多数研究都停留在适应性、引进品种筛选、育苗、栽培技术方面,病虫害防治、采后加工、利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生理研究报道较少。

经试种结果表明:典型的热带品种如香蕉、荔枝、龙眼、菠萝、芒果、油梨、番木瓜、火龙果、麻风树等,试种可以成功,但在生产上应用只能在低纬度低海拔600m以下无霜区种植,超过600m海拔则易受冬季的霜冻等低温危害,无经济价值。实践证明,典型热作在贵州热区应用价值不大,介于南亚热带到亚热带果树品种在贵州热区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如柑桔、橙、柚、澳洲坚果、番石榴等[1]。

3.贵州热作科研发展问题

3.1 对热作总体重视不够,科技投入欠缺

由于历史原因,对热作重视程度远低于大农业。热作产业规模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较小,热作科技不是贵州农业科技的主流,申报项目也往往因涉及热作生产规模不够大而不被获批,加剧热作科研经费紧张状况。

3.2 热作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不健全,对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直是困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贵州热作表现尤为突出。多年来,鉴定和验收的成果多,能转化应用于热作生产中的成果少,科技贡献率低。

3.3 热作科技的人才规模、数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缺乏

由于贵州热区多处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基础薄弱,热作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或领军人才,严重制约科技能力提升。

4.贵州热作产业技术瓶颈问题

4.1 优良新品种选育起步晚,覆盖率低、更新慢,品种对口配置不当。优良新品种的覆盖率低,更新慢;新品种引种把关不严,品种对口配置原则贯彻不到位;没有集高抗寒高产量于一体的品种,并在具体操作上,往往以追求高产为主,而忽视了抗寒生存这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综合生产力不高,难以提高经济效益。

4.2 高产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仍未得到完善。没有成熟的养分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缺乏配套与集成技术,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不够。

4.3 热作资源可持续利用仍有待加强,没有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林下资源种养技术,废弃物资源利用率研究水平仍较低。

4.4 热作产地环境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污染环境的修复技术还主要集中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面,对有机污染物及其他化学投入品引起的污染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针对作物开展的产地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的系统研究更少。

4.5 热作果蔬采收贮运和加工技术研究有待加强。缺乏系统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少污染的采后防腐处理技术,在新型保鲜剂及包装材料研究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缺少依据市场规划品种与栽培技术的技术体系,对采前栽培规划、品种选择及产中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对采后耐贮性影响研究不系统,影响着贮运技术应用及其效果;在热作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中,产前、产中、产后未能形成了一系列相配套技术,采后处理及深加工技术研发缺乏。

5.贵州热作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5.1 建立高产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针对热作生产技术体系现状,开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热带能源作物、热带水果、香辛饮料等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特有畜禽健康高效养殖及草畜配套技术研究,并建立特色农产品高产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开展光、温、水及养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提高种植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大可持续安全集约化生产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加强技术配套与集成,先进技术示范推广方面的工作力度;在热带能源作物、重点热带果树的优势产区,建立一批集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5.2 加强热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利用。开展热带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鉴定及数据库建设工作;突破热作种质保存鉴定评价共享和种质创新技术,开展热作高产、抗逆等优良性状的遗传机理与分子机制、品质形成及重要病原致病分子机理等研究;利用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发掘优异基因资源,结合遗传育种、分子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开展热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开发优质种苗繁育产业。

5.3 开展热作产地环境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以农药减量化为主的源头控制技术、加强耕作管理与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率的污染过程控制和开展生物富集与转化为主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形成许多环境污染的生态控制技术。科研工作者根据热区实际,应积极开展对有机污染物及其他化学投入品引起污染的系统研究,针对热带能源、果树、香饮料等主要热作开展产地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的系统研究。

5.4 加大热带果蔬采收贮运包装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力度。开展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常温下保持与稳定热带果蔬、花卉产品质量的流通和贮藏、包装技术等。

5.5 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新型的热作科技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保障热作科技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推广体系。加强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大力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热作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加强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主的植物保护攻关研究,建立健全热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促进热作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6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主要热作种植向适宜区集中,促进形成优势产业生产、加工集群。利用丰富的区域性热带亚热带小气候资源和贵州热作产业的传统种植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早熟、晚熟热作品种。支持区域优势强、收益高、见效快、市场需求大的产业,加大名、特、优、新、稀品种的开发力度,创建区域性品牌,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热作加工品结构优化。

5.7 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发挥其作为新型市场主体的作用[2]。重点支持综合型、契约型加工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园艺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能力和出口带动力。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创新机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打造热作精品名牌,不断培育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市场或中介为依托,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的产业链长、辐射带动作用强、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热作产业集群。

5.8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热作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争取基础设施项目,推动热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大型灌区改造等,为热作产业实现稳产高产创造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改造坡耕地、改良土壤、营造农田防护林、兴修田间水利设施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建立现代热作示范基地,探索高投入、高效率、高附加值、高产出、高收益的现代热作产业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正邦.贵州亚热作科研的回顾与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百年院庆专刊,2005,33(增刊).

[2]熊惠波,李小园.中国热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