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调试分析

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文1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计划的制定

为进一步深化“3CE”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期间教研室课题组老师对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制定了课程设计的实施细则:①将课程设计放在短学期的18至21这4周来集中实施;②制定课程设计报告规范性材料包括存档封面、课程设计过程表格、课程设计技术报告封面、课程设计技术报告目录、课程设计技术报告正文格式、课程设计技术报告打印设置);③建立了课程设计的课题库和元器件库,以及元器件的购置领用制度;④制定了乐山师范学院“2+1”学期制短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工作计划。为保证课程设计正规化和规范化的实施作了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具体方案的落实与实施

课程设计就是按设计题目任务要求,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和客观条件,完成和实现课题目标的全过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就是在开设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以及实验课程之后,运用所学模电和数电知识,完成特定功能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这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查阅资料、设计方案与组织实验等工作,并写出总结报告。我们根据课程设计的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程教学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及主要设计流程如下:课题选题电路设计提交元器件清单电路安装、调试撰写设计报告验收、答辩成绩评定。

2.1课题与选题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选题是课程设计首要的第一环节,既要符合电信专业的综合培养目标,覆盖所学主干课程知识,又要体现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达到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工程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课题组的指导老师精心设计了20个课程设计题目,并制定了每个题目的具体设计任务和要求,以任务书的书面表格形式,供各组(每组不大于2人)学生进行选题。刚开始同学们选题只想挑选简单易做的题目,这个过程老师要悉心讲解每个课题的具体任务、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鼓励并对选择任务多、难度较大、完成得好的课题要酌情加分。

2.2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是整个课程设计中花费时间最多的环节之一,老师首先系统讲解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设计要点,并以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讲授;对每一个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的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的设计、参数的计算和器件的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指导学生要求利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来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这个电路设计期间是一个仔细认真反复纠错的过程,只有电路设计通过了软件仿真各项设计指标以后,才能进行硬件电路板的设计与安装。

2.3电子电路的安装

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在电子设计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对理论设计进行检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新产品往往都是在安装、调试并反复改多次方能最终完成。在电路安装、调试之前,要求电路设计正确,软件仿真也通过后,提交元器件清单。虽然学生已经在大一就进行了电子安装及工艺训练课的实践,但时隔一年多,许多同学的安装焊接技术已退化,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手把手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来强化训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在自己设计的PCB板或万通板上焊接时遵循以下安装原则。

(1)所有元器件在安装前应尽可能全部测试一遍,以保证所用元器件均合格。

(2)所有集成电路的安装方向要保持一致,以便于正确布线和查线。

(3)安装分立元件时应使其标志朝上或朝向易于观察的方向,以便于查找和更换。对于有极性的元件,例如电解电容器、晶体二极管等,组装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切匆搞错。

(4)为了便于查线,可根据连接线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色线、负电源用蓝色线、地线用黑色线、信号线用黄色线等。

(5)连线尽量做到横平竖直。连线不允许跨接在集成电路上,必须从其周围通过。同时,应尽可能做到连线不互相重叠、不从元器件上方通过。

(6)为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与调测,所有地线必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参考点。正确的安装方法和合理的布局,不仅可使电路整齐美观、工作可靠,而且便于检查、调试和排除故障。如果能在组装前先拟订出组装草图,则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使安装既快又好。

2.4电子电路的调试

电路的调试对于电子装置的最终形成和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老师详细讲解电子电路的调试步骤,指导学生在调试前要对电路进行检查,包括连线是否正确;元、器件的安装是否良好,有无短路和连接错误的地方;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接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的情况等;通过了上述的直观检查无误后,就可转入调试。调试包括测试和调整两个方面,它是为达到电路设计指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测量判断调整再测量”的反复过程。调试的方法通常采用先分调后联调(总调)的原则,它包括通电观察、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的过程。在调试过程中电路会不可避免出现异常工作状况,学生要学会去查找、分析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并把它看成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

2.5撰写设计技术报告

撰写课程设计的技术报告是对学生写科技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通过写报告,不仅把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而且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们对学生的设计技术报告进行了规范化的要求,技术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

(1)课题名称。

(2)内容摘要。

(3)设计内容及要求。

(4)比较和选写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5)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和PCB设计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截下仿真图并说明仿真数据和波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7)组装调试的内容(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电路调试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调试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等)。

(8)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列出系统所需元件清单。

(9)收获、体会。

(10)列出参考文献。

2.6验收与答辩

经过小学期的4周集中训练和实践,将自主设计的成果和作品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和总结,答辩是有技巧的,答辩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展示的训练,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这一环节,训练他们沉着冷静、自信应对在答辩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安排每组10分钟的答辩时间,要求先播放、阐述自己的设计幻灯(文档),然后演示自己的硬件作品,最后回答老师提出的2~3个问题。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宜虚张声势,不懂装懂,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对确定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时,要态度平静地说明为什么未曾涉及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宜不着边际强行回答;有没有科学的求学态度,也是答辩的考核目的之一,千万不能给老师留下虚假狡辩的学术态度。遇到程度性问题,不能把话说得太死,恰当运用模糊词语,为自己留有余地。设计者对不同的意见要保持谦虚接纳的态度,同时要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辩论中要客观、公正,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语气平和,语言委婉,不能武断和伤人自尊,即使发问者有错误,也要举止文明,保持学者风度,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供对方参考就可以。答辩完毕,无论气氛如何,应该有礼貌地向在场师友致谢。

3严格进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教师主要根据学生课题完成质量情况即平时成绩20%+答辩及作品质量50%+技术报告30%,三个部分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在场并认真完成自己的设计,我们制定了工作指导、检查登记表,规定了9次师生见面辅导时间,并做好每次的指导记载。答辩及作品质量:主要验收学生的硬件作品的完成质量,采用作品演示加答辩方式来综合评定学生的答辩及作品质量成绩。技术报告:学生科技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写作能力,我们同样制定了技术报告评分细则,主要包括:调查论证(资料的查阅与收集情况),方案设计与技能(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图形绘制与EDA软件仿真工具的掌握程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工作量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报告质量(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方案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设计有应用价值),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文2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设计;软件仿真;硬件电路联调

在开发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时,使用最多的软件就是Keilc51软件,此软件是由Keil公司研发出来的,软件以uVision2为开发平台,具有的功能包括项目管理、编码、程序生成器等。Keilc51的优点在于:其界面的友好性较高、操作便捷,支持对汇编语言、C语言及混合语言的编程、编译和调试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设计周期,在对程序进行修改时也是很方便的。与此同时,Keilc51还能够加载Proteus软件的VSM仿真器,加载之后就可以和Proteus软件进行联机调试。

一、课程设计流程

1.编写相关指导文件

在对课程设计着手之前,需要对课程设计的流程进行文档编写,为扎实掌握单片机技术打下基础。相关指导文件包括:单片机项目开发的相关教程和例程材料,Keilc51和Proteus软件的教程和例程材料,单片机课程设计完成程度的标准,课程设计大纲等。

2.选择题目

在制作课程计划时,需要根据每个章节内容的不同和课程进展程度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考量,通过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判断再对课程设计进行拟题。课程设计的题目包括针对各章内容的,也包括针对综合应用的:关于MSC-51与A/D转换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MCS-51串口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定时器与中断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I/O接口方面的课程设计题目,关于MCS-51的综合使用方面的题目等。除此之外,还要列出详细的元件表,供学生选择和参考,并对课程设计题目的实现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

3.使用仿真软件和实现电路功能

在课程设计实现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根据学生所选题目对学生如何在软件和硬件等方面进行设计给予指导,以完成设计的初步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绘制程序流程图,可以使用Visio或Word进行绘制。学生在绘制程序流程图时,不但要依据所选题目的设计要求,还要结合教师的指导内容进行绘制,为接下来的程序设计做铺垫。

(2)设计硬件电路,可以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设计。在这一步骤中,首先要对Proteus软件进行学习,在掌握基本应用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再依据设计要求设计电路。在学习Proteus软件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学生先进行软件的实际操作学习,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建立工程文件、选取和使用元件、连接电路和进行调试运行等。

(3)编写程序和编译调试,根据上一步骤得到的硬件电路使用汇编语言编写源程序,再在Keilc51软件中进行编译和调试。教师要指导学生,让他们依据课程设计要求把编写好的汇编代码导入到Keilc51软件中,进行编译调试。

(4)联合调试,对Proteus软件和Keilc51软件进行联合调试。将在Proteus中画好的原理图在ISIS上打开,在Proteus软件里的DEBUG菜单中选择use remote debug monitor选项,并对联机仿真参数进行设置。将在第三步中编译好的Keilc51工程文件打开,并设置相关参数:在Keilc51的project菜单中点击进入option for target“工程名”,在DEBUG选项的右上方下拉菜单中选择Proteus VSM Monitor-51 Driver,并设置联机仿真参数。

4.面包机设计和电路功能的实现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先组织学生对集成芯片的用途和管脚功能进行学习,之后再在面包板上建电路,电路连接无误后,使用编程器将程序烧写到单片机的CPU上,最终使电路功能得以实现。

5.实行课程设计考核答辩制

教师采用答辩制的形式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考核,在答辩中真正判断出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体悟到底有多深。

二、成果总结

本课程设计将软件和硬件的使用集合了起来,完成了对单片机的开发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让学生对软件电路、硬件电路以及软硬件联调设计和面包板设计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教学中,不仅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还要单片机学习中各个章节的内容和实际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本课程设计中,拟定了MSC-51与A/D转换、MCS-51串口、定时器与中断、I/O接口、MCS-51的综合使用等方面的数十个设计题目,并对课程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2.让学生告别“眼高手低”

仿真联调的结果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在实际情况中的结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电路设计的功能在虚拟情景中的实现,为判断抉择提供依据。根据仿真联调的结果,我们可以在硬件操作中实际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程度进行校正。在学生进行实践之前,要让学生对集成芯片的芯片用途和管脚功能有所了解,之后在面包板上建电路,然后将程序通过编程器烧写到单片机的CPU上,这样就可以完成对电路功能的实现了。在课程设计的一系列环节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到各环节所需工具的相关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绘制流程图、画电路图和编程等,可以锻炼学生有步骤地实现目标的能力;通过要求学生对程序进行标注,可以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增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先进和完善的软件能够使硬件的运行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引入软件,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设计流程的基础上,熟悉联调的技巧与方法。与一般的单片机仿真软件不同,在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仿真软件除了能仿真单片机CPU的实际情形,还能仿真单片机周边电力和未参加工作的电路情况。此仿真实验能够很好地将实验和工程衔接起来,仿真结果的无误将为电路的实际实现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样的课程实训也是工程师的最基本实践内容,这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建华.李临生.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2(6):24-25.

[2]陈淑芳.基于51单片机的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3]吴慧芳,陆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引入Proteus软件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5(9):123-124.

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文3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单片机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仪表、家电、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单片机是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实践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树立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存在的问题

1.实施方案陈旧。传统的课程设计注重理论验证,设计过程是老师给出设计思路,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案和课本已有资料进行设计,最终造成学生对单片机系统设计过程不能深刻理解,严重束缚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

2.题目选取问题。很多高校的设计题目多年来一直不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的任务完成就是直接向高年级学生索要相关资料。还有的学校题目完全由学生定,题目选的过于简单,甚至选取教学中的例程。这两种情况都无法达到课程设计的真正目的。

3.硬件开发环节依赖试验箱。某些高校采用高度集成的单片机试验箱进行课程设计,试验箱功能强大,集成度高,用户通过简单连线可以完成实验,不利于学生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

二、教学改革探索

1.课程设计选题。课程设计中,题目的选取非常关键,一方面要使提供给学生的题目难易适中,让学生能够及时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选定的题目要具有科学性和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虑以上因素,我们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老师精心挑选题目,并说明要实现的功能;第二种是让学生自拟题目,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拟定课程设计题目,然后与指导老师协商讨论后确定。

2.学生分组。学生三人一组,以强带弱,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个方向:一人负责硬件,一人负责软件,另一人负责报告的整理和撰写。小组还要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检查,采取组内合作模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设计实施过程。(1)课前准备:指导老师简单讲解单片机理论教学中没涉及的但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理论,同时介绍课程设计步骤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学生根据项目需要深入了解相关器件使用方法。(2)资料查阅: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资料库和互联网等查找与项目相关的资料,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最重要的是单片机选型,主要考虑单片机所能提供的资源,比如单片机速度、输入/输出端口资源、低功耗和实现难易等因素。方案如果把握不准,可与指导老师讨论,修改后确定方案。(3)Proteus仿真软件的应用:对初学者来说,如果按照传统单片机系统设计流程制作硬件,经常会出现需要重新更改设计方案、重新购买元器件并重新焊制电路板等情况。这样不但会浪费时间金钱,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进Proteus软件对单片机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在Proteus环境中软硬件联合调试通过的情况下再购买元件并焊接。(4)单片机硬件电路的制作:各小组根据确定方案及仿真效果,选择元器件,列出详细元件清单,并自行采购。然后在Protel中设计完整原理图,生成PCB图,进行纸板和元件焊接,最后进行系统调试。

4.考核方式。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将考核分为平时成绩、调试成绩、答辩成绩和报告成绩几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整理、工具使用熟练程度等能力。调试成绩考核学生仿真和实物调试,并与预定任务目标相比较而给出成绩。答辩部分反映学生对课题理解程度,针对课题设计中关键问题进行提问。报告部分主要从内容和格式进行评价,包括设计方案合理性、文字叙述条理性、排版规范性等。

三、结语

单片机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等,为毕业设计和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单片机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春晕,张学睦,李建楠.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22-224.

[2]林祝亮,马世平,杨金华.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14-116,

[3]郭洁.大学专业课实验教学法改革与效果分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1):74-76.

[4]施国英,李天华,刘晓松.浅谈“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08.

[5]张凯亮.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探讨及实验室的管理[J].福建电脑,2014,10.

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文4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 实践教学 虚实结合 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of Applied Colle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ZHOU Kaiju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For long cycle and low efficiency problem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actice teaching curriculum, the course explores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an open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respectivel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se two perspectives, points ou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and discussed two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combination of virtual and real; open teaching

0 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同多门专业课程联系密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前瞻性课程设计,作用十分重要。学生通过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能比较完整实现系统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因此,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模式中,学生经过理论验证后,能够直接进入实物的组装与调试过程。这种模式存在电路的参数计算繁琐,设计方案不易修改、缺乏灵活性等弊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设计周期,降低了设计效率。此外,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是针对僵化和封闭的传统教育提出来的,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变为知识主动建构者,从而获得更大容量的信息;同时,开放式教学还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真正实现了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意义。

1 建立虚实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在传统数模混合课程设计模式中,学生根据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确定各个模块架构图,并进一步确定单元电路的选型和器件参数。在确认器件参数后,直接进行元器件的安装和通电调试,根据调试结果,修改电路和器件参数,若调试结果不满足要求,则再次安装调试,最后,直到调试的结果满足了设计要求,具体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调试结果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则完成设计。而大多数情况却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只能重新计算并修改器件的参数,选择其他器件后再一次调试。这种反复的理论分析、参数的计算、频繁的器件更换方式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系统设计周期,降低了系统可靠性。在电子技术课程的设计中,许多学生多次遭受挫折,降低了课程设计积极性,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产生了畏惧情绪,甚至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失去信心。

图1 传统模式的数模混合课程设计流程

针对以往的数模混合电路系统设计的不足,构建了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相结合的虚实课程设计模式,具体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学生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确定电路模块,在电路制作前,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电路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判断设计方案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反复修改电路及器件参数直到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则进行作品安装与调试。

2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综合训练平台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从1993年至2011年已连续举办十届,规模一届比一届大, 2011年,全国有1042所院校、11002支队伍、33006名学生参加此项赛事,在规模上达历届之最。是影响较大的大学生群众性科技活动之一,受到了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我院今年是第五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系也组织了五个队参赛,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全国二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二项,省级二等奖一项, 作为一所普通商科院校,我校在参加全国性电子设计竞赛这样大规模、竞争非常激烈的竞赛活动中,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实属难得,可以说这次参加竞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图2 虚实结合模式的数模混合课程设计流程

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已成为各个高校中的机械与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类课程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它已成为系统硬件设计的必备技术。目前常用的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等实验装置均以单调的理论验证为目的,其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所学知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后能够应付考试,但没有能力进行系统设计,换句话说,能够背诵记忆知识,但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通常,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需要多个交叉学科知识的协调与综合运用。实际教学中的智能小车主要包括单片机接口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通信技术等,它集成了大量智能传感器(语音、超声波、红外、温度等),同时,融合电子、机械、通讯、计算机、传感器及控制等多学科知识。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同时具有体积小的特点,能够在一般性实验基础上,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非常适用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实践教学平台。

3 结束语

本研究的实践教学方法能够结合以往课程设计与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将虚拟仿真验证和实际电路系统制作同时进行,做到虚实结合,因此,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满足现代电子设计发展要求,迎合实际应用技术需求,还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良好效果。

此外,实践教学平台是融合了多学科技术,并具有多种智能传感器,且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智能车,具有可维护性、透明性、可再生性、独立性、可扩展性。各个功能模块由老师带领学生自己开发,各个任务完成程度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与知识运用能力。因此,通过这种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从而达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婉霞,王关平,周蓓蓓.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EDA教学实践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12):124-128.

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文5

本文作者:焦咏梅高艳玲徐红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课程设计内容的改革

首先,探索全系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将内容紧密联系,增强内在逻辑性。把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形成目标明确的课程群层次,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的知识点抽象出来,在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设计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如自动化专业的课程群层次结构。在课程群的建设基础上,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既要考虑前后课程纵向的贯通与衔接,又要充分考虑课程横向间的相互融合,实现整体优化。如把模拟电子、单片机、传感器课程设计内容纵向联系,递进升级,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题目应做到熟练掌握器件特性及参数计算,理解电路原理,并仿真出结果,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过“三关”,即“器件关”、“分析关”和“动手关”,此阶段培养了学生具备一定的硬件设计能力。在此阶段基础上进入下梯级,即单片机课程设计阶段。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硬件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系统软件设计,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电子电路和单片机课程设计进行横向优化组合。单片机题目要求学生应用电子电路的手段,即Protel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并制版,做出实物,完成程序烧录,最终完成系统调试。结束时,学生亲身经历了硬件、软件的每一阶段,锻炼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此阶段学生已具备了软、硬结合的能力,为进入下一个梯级做了充足的准备。课程设计的最高梯级传感器课程设计,即题目应综合模电、电子电路、单片机、传感器四类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具备软、硬件结合的能力的基础上,应用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应用单片机、电路模块等手段完成一个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并做出实物,例如红外报警系统、温度检测系统设计、光敏元件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应用的综合设计能力,做到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绩评定体系改革

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注重结论正确的同时,应强调整个设计方案实施的全过程。1.撰写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总结,不能等同于平时的实验报告,因此内容要完善,格式要规范。此环节占总成绩的30%。2.实验动手能力。包括器件选择、仿真设计制版焊接、仪器使用、调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此环节占总成绩的30%。3.学生实行全员答辩制。为避免学生互相抄袭或找人代做,我系自2009年开始施行课程设计全员答辩制度,每生5分钟自述,10分钟答辩,通过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此环节占总成绩的40%。这样一种相对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认真对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了课程设计的质量。

课程设计调试分析范文6

关键词:单片机综合设计;系统仿真;实践创新

一、前言

《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是面向测控及电子通信专业综合性主干课程,是在学习完成电路原理、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及微机原理等电子专业课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系统性的设计实践。设计题目包括对信号的采集、滤波、放大,以及应用各种不同类型智能微处理器显示、控制等。通过本次的动手实践,巩固提高学生应用单片机、电子技术进行地震勘探仪器系统综合设计的水平,提高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字及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单片机及其他微处理器系统组成原理及设计技术,并将所学的电子技术理论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完成课程设计内容要求,掌握智能电子系统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进而提升解决特定工程问题能力;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上采用仿真教学与实践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通过仿真调试阶段,提升综合设计能力。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仿真调试阶段。通过这一过程阶段,意在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升综合运用和系统设计能力。针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仿真调试,采用PROTEUS专业软件,设计题目以单片机综合设计题目为主,通过三个步骤进行设计。系统设计阶段:学生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包括选择应用芯片类型,电路分类及程序流程等;硬件电路设计阶段:结合所选择芯片,完成电路设计,并在PROTEUS环境下完成电路图绘制。软件设计:在硬件电路完成后,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硬件程序。在日常单片机及数字模拟电路教学中,学生往往针对一种电路及模块进行设计,系统设计概念比较欠缺,通过完成综合仿真设计,真正将电路设计与C语言编程紧密结合,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以“多通道模拟量信号的采集与动态显示设计”题目为例,题目要求包括:①从多个通道输入可调模拟量电压信号,分时采集各通道输入信号;②将多通道采集数据连续存储到单片机片内数据存储器;③设置独立式按键,确定显示的通道,在数码块上显示相应通道采集的模拟量数据,显示控制方式为动态扫描方式实现。题目分析:设计题目包括信号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动态显示四个方面功能,题目设计的知识点包括模拟电路中信号滤波放大的知识,包括数字电路中4—7段数码块译码显示的内容,同时包括单片机中数据存储及与功能芯片接口设计的技术,在功能的实现上,还需要根据不同功能,编写C语言驱动程序,并将程序与电路联通调试,实现对应功能。题目综合多门课程涉及内容,同时需要软硬件配合调试。学生在设计中,既复习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知识,又需将各个知识点加以综合灵活运用,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电子系统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进而提升解决特定工程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2.通过动手实践环节,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在仿真设计完成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路的制作和调试。学生采用2—3人为一个小组,首先运用所学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电子线路参考设计手册、电子元器件手册,进行电路设计、程序编制,在设计过程中,锻炼自己熟练掌握和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电路仿真软件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其次进行电子市场调研、购买相应元器件,完成电路设计制作、功能调试、参数测定,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与实际电子元器件紧密接触,从书本的知识物化为实际电子器件,并通过绘制电子线路版图,焊接电子元件,进一步增加实践技能,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实际教学效果。最后由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设计交流、现场功能演示和提问答辩,同时教师完成每组的成绩评定和设计总结,为下次的课程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教学角度,在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上,更突出设计内容的综合性,并适当增加设计应用技术的难度,并与现代电子新技术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而外,增加设计内容的工程性,增加电子线路板设计及绘制环节,为学生讲解PCB电路板的设计方法及技巧,多层电路板的设计技术及高速电路板的设计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综合设计的水平。目前,开设的新增加的课程设计题目包括:基于CAN局域网络的远程数据采集板卡设计实现;基于凌阳单片机的音乐播放器设计开发实例;基于I2C总线的公交语音报站播放器设计;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基于GPRS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等。通过大量新颖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综合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从实验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3.以课程设计为基础,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入贯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在单片机课程设计基础上,鼓励学生应用课堂设计中获得的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各类电子竞赛等活动,将知识活学活用。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在指导教师引导下,结合科研项目,应用单片机及电子技术解决问题,自身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提高。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题目“抽油机皮带轮自动检测装置”为例:油田现场抽油机皮带轮脱落会影响生产,原始的皮带轮脱落检测采用施工图数据进行分析,经常出现误报错报事故的现象。根据工程需求,学生们大胆设想,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抽油机工作速度,再通过速度大小判别皮带轮工作状态。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霍尔传感器采集速度信息,并将显示结果通过RS485上传到计算机显示结果。设计思路新颖独特,较好解决了工程实践中的难题,自身的设计水平也达到大幅度提高。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最终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外的电子科技活动,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将理论教学与研究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电子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入主动学习状态,并以此鼓励学生开拓进取。

四、、结束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是一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通过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对于巩固课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协同工作的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旭东,李卓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DSP芯片原理及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4).

[2]曹旭东,张少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7(30).

[3]王英红.浅析开放式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8):24-27.

[4]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32-48.

[5]曹晓达,现代电子专业实验室的规划与开放式管理[J].华章,2012,(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