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范文1
教育部近日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指导意见》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一是建立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办法,对报考高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增加技能考查内容,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相关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二是改革单独考试招生办法,国家示范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等可单独组织文化和技能考试,并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地区及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适度扩大单独考试招生的高等职业学校范围和录取规模。三是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部分办学定位明确、招生管理规范的高等职业学校,在农林、水利、地矿等专业,依据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四是完善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中职对口升高职的专业技能考试,以专业技能成绩作为学校主要录取依据。五是规范中高职贯通的招生办法,以艺术、体育、护理、学前教育以及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为主,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六是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办法,对于获得全国、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关奖项的中职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以及获得县级劳模的在职在岗中职毕业生,予以免试录取。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三部门明确中职免学费资金缺口财政补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了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金和国家助学金两个细则办法,使相关政策进一步明晰化。该办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这两份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的细则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后,为弥补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财政核拨的补助资金。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附属的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中央财政统一按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测算标准和一定比例与地方财政分担。
办法还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以后年度,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调整资助标准。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法进一步强调,国家助学金按学期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国家助学金通过学生资助卡发放给受助学生。《光明日报》
天津:放宽高职毕业生落户条件
从今年开始,学历将不再是阻挡天津市各院校毕业的高职学生落户的门槛。天津市政府刚刚释放出的这一信号,对高职毕业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已成为这座城市渴望留住的“人才资源”。
根据天津市最新出台的该市高职院校外省市生源毕业生在津落户工作的实施办法,凡在天津市高职院校有集体户口或入学时户籍未由原籍迁入学校集体户口、毕业两年内与当地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聘用)合同的毕业生,准予在津落户。
天津市目前有26所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和7所设在本科院校的高职学院,共有高职在校生16万,其中外地生源10万。每年高职毕业生5.3万,外地生源3.2万,其中留津就业的约占半数。囿于户籍政策,这些留津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此前很难在当地扎根,只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少数优胜者才有破格机会。
《中国青年报》
广东:百家单位共组纺织职教集团
“纺织大省”广东加快推动职业院校、行业协会、检测机构、企业的“融合”,打通行业“血脉”,于近日成立了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已有5家高校、8家中职学校、4家省级行业协会、5家市县级行业协会、4家省级权威检测机构、3家研究所和120多家国内外企业加入这一集团。
据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胡刚介绍,职教集团将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解决企业、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同时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推动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以及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实现集团内职业院校学分互认,最终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就业链的高度融合。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人士称,组建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是广东省在纺织业升级转型形势下,实现纺织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中职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贫民教育;冠名班;资助育人
一、中职学校贫困学生的情况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农民或城市工人的子女,家庭收入有限,所以贫困学生比例大,数量至多,故而中职教育又称为“贫民教育”。再者,中职学校留守学生数量多,加之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是“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行为习惯差”的“三差生”,他们中绝大部分学生能对国家助学金有正确的认识,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是“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采取国家助学金措施,这也是对在校学生的一种精神补偿,是应该的”。
二、目前中职学校资助体系的缺陷
1.资助形式较单一
中职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有国家拨款的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即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中职生所有农村(含乡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除此之外,对在校的15%学生实行贫困生生活补助,即国家每年给每位中职贫困生发放2000元,用于日常生活,以助中职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2.资助育人效果不明显
中职学校在资助工作中,由于信息传播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中职学校及班主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评选过程中,而忽视了将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及时宣传到每一位学生,这就使很多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不清楚,对助学金发放的意义和作用不了解,从而未能达到国家发放助学金的初衷,而是停留在表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的思想问题起到资助育人的效果。
为解决目前中职学校资助体系的缺陷,我校努力构建校企合作资助模式。
三、实施校企合作资助模式
1.政府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讲究的是经济效益,唯名利是图,要想企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必须政府出面。首先,当地政府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政策、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等校企合作制度,使校企合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给企业吃定心丸;接着,政府要竭尽所能吸引企业的眼球,出台相关的校企合作奖励机制,比如说,对积极投身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扶持,包括员工招聘、土地使用、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在校企合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要给予奖励,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这是促进校企合作的动力源泉。
2.企业积极参与,发挥引领作用
(1)企业应根据用人标准、企业文化,设立自己的专项奖学金,引导学生去获得专项奖学金。学生要想进入该企业,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学习企业文化,这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获得企业的奖学金,那得奋发向上,按企业要求完善自我,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内在潜力。
(2)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成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进入企业生产的第一线,跟着企业的师傅们进行技能锻炼,师傅们除了对学生进行技能上的指导与培训外,同时要做学生思想上的导师,使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不仅能够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达到思想上的净化与升华。学生进入企业不仅仅是检验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效果,熟练自己的技能,同时与社会“零距离”接触,以便毕业后快速地融入社会,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应该多渠道向学生灌输企业文化,并安排培训人员给学生宣讲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3.校企合作模式的资助形式关键是中职学校要扮演好主角作用
(1)学校与企业要密切配合。目前,校企合作基本上采用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前两年在学校。企业应学校的邀请,按用人要求对刚进校的新生进行初选,组建“冠名班”,并与“冠名班”的学生签订培养合同。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开设课程,对学生进行培养,宣讲企业文化,并为企业提供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一切资料,企业定期对“冠名”班的学生进行考核,同时对符合企业奖学金条件的学生发放企业专项奖学金。
(2)学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潜力。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与学生接触很多,所以要让班主任参与校企合作育人中来。班主任对困难学生进行跟踪帮扶,有助于学生更快地了解企业,顺利深入企业学习,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学校要通过表彰大会、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多渠道地、积极地宣传参与校企合作的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和优秀成果,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典型,营造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己走出贫困。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意识到只有靠自己才能摆脱贫困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过思想关,意识到贫困不是错,错是怕贫困,贫困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改变的,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争取在学校努力学习技能,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争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要互相沟通、学习、协作,释放心理压力,在互帮互助中实现自身价值,用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中职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范文3
一、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
今年,我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核定标准为:小学生255元/生,初中375元/生;补助贫困寄宿生的标准小学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每生每天补助3元;比去年都有所提高。我县根据实际,制定了《蒙城县调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蒙城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明确了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补助资金新的补助标准及补助办法、改革的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2009年中央及省应补助我县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共计6731.6万元,目前,已分批拨付到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于县财政负担的生均公用经费220万,也已拨付到位。保证了各中小学正常办公教学的需要。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人数652人,全年需补助资金48.8万元,也已补助到受助学生手中。
二、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今年继续对中职学校学生资助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1500元/生年,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学生。今年,我县确定的2009年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4650人,全年需要资金697.5万元。此项资金已通过在建行开设的专户,直接打入受助学生账户。
三、做好农村部分计生奖扶对象资金补助工作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今年出台了《蒙城县二oo八年奖励扶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今年计生奖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时间进度。
上半年,我们完成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工作, 2009年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757人,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的174人、只生育过一个独生女且死亡现无子女的10人、多子女死亡现无子女29人、只生育一个独生子的369人、只生两个女孩的175人,全年需补助资金49.97万元。今年七月份,已将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补助到奖扶对象账户。
四、做好09年度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
2009年,我们继续与有关部门配合合理确定受助对象,对今年被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蒙城籍应届本科贫困大学生给予适当的资助,资助标准为:一般贫困户标准1000元/人,特困户标准XX元/人。今年,我县资助贫困大学生441人,补助金额为54.8万元。使一批家庭困难的学子能够走入大学的校门。并进一步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的长效机制。
五、做好县直单位及上划教师统发工资管理工作
几年来,通过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档案管理体制,工资统发工作正逐步正规化、正常化。今年,我们又进一步整理、完善了统发工资人员台账管理,并对部分乡镇在编不在岗教师进行了核实清理。今年6、7月份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正常晋升级别工资,由于此项工作涉及两个年度,工作要求细致,录入时我们力求准确,并对增资进行了补发。
另外,我们根据省下达平均数,对我县的津补贴进行了认真测算,形成了《蒙城县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实施方案》,已上报省厅,我县规范津补贴工作正逐步开展。
六、做好中央政法补助专款项目申报与执行工作
为缓解基层政法部门经费紧张的状况,中央及省级财政从XX年起实施了中央政法补助专款项目。今年是中央政法补助第三个三年规划的第二年。今年中央与省共补助我县设备及维修项目资金共162万元。我们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要求公检法司部门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保证重点”的原则,进行项目的论证与申报。我们下发了专门文件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要求政法单位对省历年下发的中央政法补助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未入账设备及时入固定资产账。督促政法部门维修项目的实施,确保专款专用。
七、积极参与“六个一工程”项目与资金的管理
我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为此,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实施了以修建板桥集战斗纪念馆、续建庄子祠、整修文庙、重建九鼎灵山寺紫竹阁、打造“楹联文化一条街”、万佛塔公园景点环境整合等为主体的“一馆、一祠、一庙、一阁、一街、一园”的“六个一”工程建设。为此,县财政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优先安排文化产业工程建设经费1065万元,用于“六个一”工程建设。为确保财政资金透明、合理、高效投入使用,对此项资金实行了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照与建筑商的合同规定进行,根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并由牵头领导、业主单位、监理方集体讨论认可并签字后方能进行资金划拨,我们也多次深入到工程现场,查看工程质量,做到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
八、加强对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
近年来,上级补助我县行政教科文及政法单位专项资金较多,为加大对用款单位专项资金跟踪问效的力度,XX年底,行财股在县会计中心设立了行财资金专户。按照《蒙城县财政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上级及县本级补助的专项资金先进入专户,专项资金到达后二个工作日内通知项目单位,用款单位提出的申请后,手续齐全的限时办结。对工程项目实行现场察看,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对专项资金实施事前事后监督,注重跟踪问效。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共2页,当前第1页1
九、做好行政事业有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
目前,我县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差旅费、招待费等标准都是老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等因素的变化,现行差旅相关开支标准已不适应实际需要。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我们与有关单位配合,根据我县实际,本着勤俭节约、保证必需、便于操作的原则,修订了我县的《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蒙城县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蒙城县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十、参与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预算的编制
根据要求,2010年部门预算要通过软件上报,并由业务股室负责指导,11月份,我们就着手搜集相关资料,配合相关股室,积极参与对46个主管单位部门预算的布置,指导、审核、上报,通过加班加点的工作,按照时间要求完成了此项任务。
2010年,我们打算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做好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部门决算工作
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决算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我们要在掌握基础资料,收集相关信息,举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做好2009年教科文行政政法单位的部门决算,并对决算收支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掌握单位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二、 做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的编制工作
根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必须单独编制预算。2009年已第一次编制了全县中小学经费预算,09年要在0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编制程序及定员定额的确定,加强对中小学财务经办员的业务培训,做好2010年中小学经费预算的编制,并下达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三、加强涉及行财的民生工程资金的管理
2010年我们要根据中央与省下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补助数额,做好资金的分配与清算,确保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并大力支持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审核人数,及时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我们还将加强对教育经费保障调查研究的力度,要在中央与省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新的教育政策实施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核实09年中等职业学校在读学生人数,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专户管理及按月发放机制,及时拨付中职国家助学金。
与计生部门配合,核实09年计生奖扶对象,履行有关手续及时将补助资金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账户。
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施,根据项目进度拨付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四、做好规范县级公务员津补贴工作
我们要在做好县直单位及乡镇上划教师工资管理的同时,积极参与规范津补贴工作。由于我县规范津补贴方案还没有下达,此项工作还没全面铺开。下一步,我们要根据省市批复的津补贴方案,把我县的公务员津补贴规范为工作性津贴、生活性津贴,取消其他各项地方性津补贴,同时完善我县事业单位津补贴的发放,认真做好我县的津补贴规范工作。
五、加强教科文单位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在09年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着手整理教科文单位基础资料,掌握单位基础数据,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符合单位基本需求公用经费及业务经费的支出定额,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程序,加强农村中小学收支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教科文行政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需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做好行政教科文单位2010年预算执行分析和2010年预算编制工作
中职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范文4
创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加快技术创新以及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己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的认同。本文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前提性探讨的基础上,以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为例,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与高等院校相比,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虽然开展了创业教育,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经验,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滞后,在重视和实施程度上仍有差距,特别是在突出中等职业教育个性特点上有所不足。
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片面理解影响了对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有人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积累有限,社会经历不足,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一技之长,得到高中文凭,毕业后能够谋得一份工作,不太适合进行创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有限条件制约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专业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和相应的健全保障机制,为学生进行创业锻炼搭建实践平台。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在我国11744所中职学校中,能在创业教育方面提供实践基地的学校数量比率不足8%,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足是制约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瓶颈。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是通过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使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能善于把握各种机遇进行创业的教育活动。从国际范围来看,创业教育最早产生于高等院校,并首先在高校中得到普及,后来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也广泛实施了创业教育。如美国的中小学己将创业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中,使创业教育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中职学校的学生更具有思想活跃、个性丰富、情商和动手能力较强等优势,而且正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正是接受创业教育的良好时期。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内在地包含着创业教育。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创业,也不能引导学生毕业后都去创业。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并不是简单开展有关创办企业的技巧培训,而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教育目标上看,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以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增强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并在工作中开创新的事业。
从教育内容上看,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创业意识主要包括积极开拓的变革意识、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自信心、自主性、适应性、坚韧性,以及事业心和进取心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创业知识结构是指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构成,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知识、文史知识等。创业能力是一种以创造性为特征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自谋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在创业教育基本内容中,创业意识是前提,创业心理品质是保障,创业知识结构是基础,创业能力是关键。
中职学校的创业教育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构建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必须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基础性和养成性原则,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在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同时,着力于提高创业能力,不能攀高求全,脱离学生实际。
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多年来,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坚持从中职学生实践出发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体系、四个配套”的就业与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一)坚持“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中心。2005年以来,作为企业办学的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创业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器建设扶持创业项目,实现了由单纯的创业课程培训向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持续发展,兑现了学校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承诺:“保就业,可升学,教你创业当老板。”
(二)建设“三个体系”
“三个体系”是指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孵化体系。
建设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学校立足十三局集团,面向汽车及零部件、轨道客车、装备制造等吉林省支柱行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调整和设置专业,围绕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构建了“三段培养、任务贯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校企一体,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教授,分段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内一体化实训室的仿真学习、校办企业实习、合作企业带薪顶岗实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建设创业培训体系。2005年,学校在吉林省中职学校中首开先河,引进了国际劳工组织“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课程,开展创业培训,成为省内中职学校中唯一一家由人社部认定的国家级创业培训机构。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强创业课题建设,在各年级、各专业增设课程,对有创业意向及一定能力的学生特殊开设(SYB)课程,形成了创业意识、创业计划和模拟实训三类创业教育课程模块。
建设创业孵化体系。2009年,学校在开展创业培训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能力、四个层次、五个模块”的创业孵化体系。“两种能力”是指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四个层次”即职业技能层、创业培训层、创业实训层和创业孵化层;“五个模块”包括职业技能模块、创业意识模块、创业计划模块、创业实训模块和创业孵化模块。在创业孵化体系中,学校重点加强了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的实践机会与实习场所。
(三)完善“四个配套”
“四个配套”就是加强管理与运行机制、师资队伍、教材和创业孵化器的建设,为实施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加强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学校建立了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管理办法、学生创业实践管理办法、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并通过政府财政扶持、学校自筹和企业资助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为创业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建设。学校注重加强专职创业指导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工作,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行业专家作为兼职创业培训教师,划拨专项师资培训经费,提高教师实施创业教育能力。学校现有国家级创业培训师2人,SIYB创业培训讲师12人,光华NFTE创业教师3人。
加强教材建设。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国际劳工组织SIYB创业培训教材和光华NFTE创业教材为基础,制定创业培训教学计划和大纲,购置创业模拟实训设备和软件等。
加强创业园和孵化器建设。学校修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创业园,包含汽车维修项目、餐饮服务项目、客户信息服务项目的孵化器,创业培训教室和创业模拟实训园区等,为创业培训、实训和企业孵化搭建实践平台。
中职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中职生;国家资助金;支配状况;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6-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据统计,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均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其中有不少学生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资助,从而未能顺利入学或完成学业。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规定: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第三年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职生的深切关爱,它促进了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又一重大举措。该项政策施行已五年,但学生对国家资助金支配情况如何,目前尚未见详细报道。笔者就学生对国家发放资助金意义的了解状况、学生对国家资助金的支配状况以及学生如此支配国家资助金的原因三方面抽取了我校2010和2011级共168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一、调查内容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国家发放资助金的意义理解呈多样化。
1.41.7%和37.5%的学生认为国家发放资助金是用来供学习之用和帮助贫困学生减轻负担,16.1%的学生则直接说明这笔资助金是给父母补贴家用,另有18.5%的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对职高的特别赞助,是为了鼓励职高的发展,11.9%的学生认为它是自己的一笔生活费,用来购买所需之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日常的生活。
2.从数据比例上看学生对国家这笔资助金的认识是基本正确或比较正确的,但也影射出了一些不良倾向,比如用来买所需品就是MP4、漂亮的衣服、吃大餐等,虽然数量不大,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现象不容忽视。
1.从表2、表3可以看出将国家资助金做自己的生活费和由父母替自己保管是目前最主要的支配方式。生活费的具体开支则包括:买名牌衣服和鞋子;做头发;买手机、电脑、MP4、玩具;吃肯德基、零食、大餐;上网,充手机费;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由此可见资助金多被用于自我享受和娱乐,所以尽管26%的学生是想要供学习生活之需,用在该用的地方,却只有11.9%的学生用来买学习用品,交学费,看来学生言行不一,事实远非我们所期望。而将钱交由父母保管的则是因为父母要求上交(占总人数4.2%),老师要求交给父母(占4.8%),杜绝自己乱花钱(占25%),事实上父母在这里不过充当了一个临时保管员而已。
2.21.4%的学生选择储存起来,他们或想留着以后用(占13.9%),或因为平时有钱不需动用国家资助金(占3.6%)。只有3%的学生会将这笔钱贴补家用,但令人惊奇的是竟有29.8%的学生认为如此支配这笔钱的原因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补贴家用,真是不可思议的结果!
3.4.8%学生不知道自己支配的理由,可见其盲目和随性。11.9%的学生则明确指出是为了满足自己,如为增加同学间的友谊而大撮一顿;觉得全给父母心不甘所以自己先花掉一些;买平时向父母要却不肯给买或数目较大买不起的东西等。有一位学生因自己有打工的经历知道钱来之不易,所以认为钱就该用在刀刃上;3位学生(占1.7%)则说国家资助金让他们可以不必向父母要钱,可以学习如何合理花钱。
二、结果分析
1.学校宣传组织未完全到位。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并不真正理解国家这笔资助金发放的目的和意义。家长或因部分学生的蓄意隐瞒或只乐于天上掉了一块馅饼给自己的孩子又或家境良好不屑于这笔钱以及学校疏于沟通等原因对国家的资助政策也不甚了解。
2.学校德育工作未完全到位。毋庸质疑,职业学校的生源决定了从一开始学生的德育教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这样的一批学生是极需要学校老师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多种形式来加强思想和品德教育的,而且这些工作不但要做到平时,更要在面临重大事件时有的放矢,重点出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本文调查中所发现的学生各种错误思想和做法无疑再次显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到位。
3.学生自身素质修养不到位。虽然我们强调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职中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就已经成了不良品质和习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生活和学习有着一套自己的认知方式,并且常常我行我素,不愿或难以接受优秀的品质,这就造成他们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普遍低下,所以调查中显示出的学生不良言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4.学校检查监督不到位。作为学校领导和老师,他们似乎更多的关注资金发放到位、落实的问题,而忽略了对资助金支配的检查和监督;钱发到每个符合条件的学生手里工作就结束了,至于继续监管,发现不良倾向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工作就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这钱是国家给他们的,要怎么使用是他们的自由”的态度而漠然视之,这无形中也助长了学生中的一些不良风气。
三、结论和建议
就我们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在对国家发放资助金的认识和具体使用支配上与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还是有一定或比较大的差距。那怎样缩小这种差距从而让这笔资助金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呢?笔者认为应抓住“一中心”即国家资助金,“两基本点”即思想和行动,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接受一次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又可大力宣传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更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更优秀的建设者。
1.思想上,让学生和家长深刻认识资助金发放的意义。笔者认为发放国家资助金应举办一个发放的仪式,让学生感到学校的重视。学校要在发放的仪式上讲明国家相关政策,让学生明确资助金发放是国家落实《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对中职生的深切关爱;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制定的《国家资助金管理办法》,对广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另外如有条件可请家长一起参加发放仪式,或以书面形式告知,让所有家长对此事也一清二楚,并协同学校一起帮助他们的孩子用好这笔钱,把孩子培养好。
2.行动上,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合理支配资助金。这里的行动就是学校通过多种丰富生动而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怎样合理支配资助金和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如:黑板报、主题班会、文学社团的征文、小品话剧的排演等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学生真正广泛参与进来,并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教育,从而指导自己合理支配。
中职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范文6
紧紧围绕建设四川工业强市、四川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坚持中职、高职并举,内涵和外延发展并重,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坚持突出质量主题,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发展保障,狠抓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分级管理,统筹协调。建立市县分级管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院校推进、社会参与的攻坚管理体制。
政府主导,多元办学。强化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明确各地攻坚重点,指导各类职业教育机构按照国家相关建设标准落实攻坚目标。
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按照我市“一主导、四推进、五加强”的总体思路,重点围绕电子材料、盐磷化工、冶金建材、清洁能源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开发地方特色专业,加快培养紧缺性技能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
三、主要目标
(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确保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不低于19000人,力争在校生总规模达到6万人,其中民办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达到45%以上。确保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增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职普招生比达到并保持5.2:4.8。
(二)着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大力支持市内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园建设工程,促使其人才培养工作达到全省地方性高职院校的一流水平。
(三)广泛开展城乡职业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每年10万人次。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每年50万人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每年10万人次。到2010年,城乡劳动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达到8万人次以上,获得职业培训证书的达到30万人次以上。
(四)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到2010年,全市中职学校生均校园、校舍、师资、设备等基本条件达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高职院校基本达到国家有关规定。重点建设好3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9个办学规模和条件基本达到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标准的县级职教中心,10个基本条件达到省级重点专业标准的实训基地,以及一批市级重点中职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好1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探索组建6个行业性、区域性职教集团。实施“百名‘双高’教师”和“千名双师型教师”配置计划,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
四、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府统筹。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统筹力度,确保职普招生保持合理比例。落实地方政府招生目标责任和措施,切实规范招生行为,确保愿意就读的青少年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整合各级各部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整合各级各部门涉农培训、再就业培训资金,提高各类培训资金使用效益,支持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
(二)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四项计划。实施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各县(市、区)应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作为职教攻坚的重点,使其成为当地整合职教资源、培训农村劳动力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实施示范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建设一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和条件达到国家、省、市重点学校标准,并在全市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采取校企共建共享、工学结合的方式,重点建设与我市五大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专业实训基地。实施职教师资建设计划。严格执行全省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及编制管理办法,狠抓专业教师培养培训,落实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特聘专业教师并执行政府补贴制度。
(三)完善职教攻坚经费保障机制。以增加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措和保证职教攻坚经费,全市3年筹措职教攻坚经费3.5亿元,其中市财政预算内设立一定的攻坚专项经费。县(市、区)财政部门也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设立攻坚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认真执行省政府制订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依法督促学校举办者按标准落实。积极建立政府购买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的制度,发挥攻坚经费的引导作用。从2008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教攻坚的比例不得低于30%;职业院校的学费收入用于职教攻坚的比例不得低于30%。各级财政、办学主管部门不得以学费冲抵财政拨款,或以任何方式提留、挤占和挪用学费。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和民间资金举办职业教育。发改、财政、教育、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努力争取上级职业教育和城乡培训资金的支持。
(四)认真落实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将职业院校新建或扩建校园列入地方重点建设项目,依法保障其建设和发展用地,简化审批手续。职业院校教育设施用地按行政划拨等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收费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公办职业院校举办的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企业,对其从事营业税暂行条例中“服务业”税目规定的服务项目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免征营业税。对职业院校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企业提取工资总额2.5%的职工教育经费,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举办职业教育符合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条件的企业,可申请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职业院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水电气享受民用价格。完善职教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农村特困、城镇低保、库区移民、扶贫异地安置家庭的子女及退伍士兵、孤残学生等六类人员就读中职减免学费,积极创造条件对城市中职一、二年级学生资助生活费。
(五)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适当安排资金补助民办职业教育,可采取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等措施扶持民办职业学校发展。对教育部门批准举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民办职业院校和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举办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新建扩建用地及建设行政性收费,按公办职业学校相同的政策予以优惠。大力支持引导现有民办职业学校举办者进一步加大办学投入、扩大招生规模、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对我市重点民办职业学校进行奖励扶持。民办职业院校依法接受捐赠,按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职业教育。
(六)明确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指导帮助职业院校制订教育培训规划和实施教育与培训工作。各级各类企业要依法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接受职业院校师生实践实习。对与职业院校签订3年以上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为顶岗实习学生支付的合理报酬,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或职工1500人以上加工型企业与地方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配合职业院校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七)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劳动用工监察力度,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和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各类城乡职业培训,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办法,建立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
(八)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积极探索民间资金投入公办职业院校的体制改革试点。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区域合作,以优质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教育研究、教育督导、招生部门的服务功能,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将职教攻坚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成立攻坚领导小组,县(市、区)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职教攻坚工作。
(二)建立职能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职教攻坚工作。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做好职教攻坚的组织协调工作,发改部门负责将职教攻坚计划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劳动保障部门重点做好职业培训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推动落实工作,农业部门重点做好涉农培训资源和政策整合及培训业务工作,财政部门重点做好攻坚经费保障工作,人事、编制部门重点做好职业院校人才服务工作,国土及规划建设部门重点做好职业院校建设及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其他各部门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攻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