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级财务会计”;微课程设计

微课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产生的新型教学形式,它主要依托互联网系统的建设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广泛传播,老师们可以利用微课设计出可以体验个人教学经验、各班学生学习短板的教学内容,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自主选择将要学习的微课内容。而鉴于多媒体硬件设施的快速完善,微课的设计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老师们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资源,自主搭配、科学利用、合理取舍,制作出具有视觉美感、能准确传达老师的教学目标的微课课程内容。精彩的微课内容、便捷的学习渠道,使同学们有了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高职“中级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领域,也要注意引入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发现微课的优势所在,加以充分运用。引导同学们加强微课学习,长期与同学们保持紧密沟通交流的状态。在师生共同努力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财务会计教学的质量。

一、财务会计课程的现状

(一)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度大

《财务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点多,教学难度较大。一方面,教材中的理论介绍以及业务描述基本上都是文字描述,且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既抽象同时也枯燥,学生学习中很难理清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主要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另外,由于要讲解的理论知识较多,教师忙于灌输式的授课,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极低,教学效果自然就差。由于知识点理论性太强,且没有更直观的方式与途径帮助了解,学生在学习会计课程过程中越发感到知识晦涩难懂,甚至是枯燥乏味,认为学习难度很大,渐渐地也就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二)课时安排不足,课程讲解受限

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通常设置72至126课时不等,每周4至7课时,周数是14至18周不等,甚至更少。《财务会计》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本身内容较多,涉及的岗位典型任务也多,一般就有出纳岗位的货币资金业务、往来会计岗位的供销往来业务、投资业务岗位的投资业务、综合业务岗位的综合业务、负责财务成果核算的岗位业务以及负责财务报表编制的岗位业务等,要把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以及相关知识点都介绍清楚,课时量明显不够。另外,按照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特点,课时中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实训课时,这样就挤压了理论知识讲解的空间。理论理解不到位,学生实训时也是一知半解,实训效果差,最终也无法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三)学生差异明显,学习两极分化

由于生源差异、招生方式差异、个体差异等原因,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习的专注能力、学习态度等都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教师忙于知识讲授,且班级人数多,根本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此下去,使得已有的差异形势越发严峻。(四)班级人数多,技能操作演示顾此失彼《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高职院校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中有很多技能操作要点要讲解,例如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报表的编制等等,这些实际工作中必须懂的业务技能,在本课程中一定要重点讲解并演示。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讲解演示过程中,很多学生要么听完就忘记了,要么就根本听不到看不到,由于课时的关系,教师也无法反复演示,且反复演示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身心疲惫感。教学效果自然是不理想的。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中级财会专业教学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方法和形式,而现在大部分院校内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更新,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传播具有很大的帮助,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现在大部分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都会具备辅的实践训练。因此,在“规范、整顿、充实、提高”方针的引导下,需要牢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战略目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更多地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对应的主干课程《财务会计》等的微课程,促进理论指导和实践联系间的联系,改善传统的理论和实践二者分离的困局,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微课程”的特征

(一)微课的内容简单高效

微课作为一种多媒体展现形式,引用了视频、音频等多种资源,可以更生动直观地表达教学内容,这就达到了化繁为简的效果,同时微课的重点在于传播核心知识点,不学陪衬的内容,这就进一步避免了抽象枯燥繁复理论对同学们的干扰。微课每次都会介绍一些同学们最需要、最值得同学们记忆的知识点,每次接收少量内容,逐渐积累,就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和之前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而言,微课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同学们的要求。

(二)微课的学习能随时随地

微课的学习对时间、地点的限制更少,传统教学模式离不开课堂和教室,同学们以课桌为支撑,以4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因此和以前的模式相比,“微课”能够被称为一种“课程片段”或“微课程”。

(三)微课占用的内存容量较少且形式多样

微课所包含的信息资料在存储空间数量上通常只有数十兆,并且格式是多样化的,这就方便老师和同学们随时在线学习或者下载视频文件,随地查阅教案、课件;在传播的外在表现方式上也是多元的,比如利用电脑网页、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交流等方式,不同的渠道可以实现和不同群体的互相讨论与学习。

(四)微课的展示趋于“情境化”

鉴于微课基本是把学视频片段作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它集中了多媒体的素材和课件、同时有利于引发老师的课后思考和同学们的知识巩固、意见反馈,可以集合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宝贵意见,实现教学设计和过程展开的统一,从而打造仿真的微教学情境,老师们能够在微课教学阶段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改正。

(五)微课是趣味无穷的创作

微课视频本身可以将图像、音频、故事等多样化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展现,提高学习的视觉化程度以及生动性,避免枯燥的说教,同时融合影视作品内包含的悬疑、意外、问题等思维,提高微课的趣味性,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与运用财务会计“微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的网络体系逐渐完善与先进,早已具有了承接线上教学模式基础前提。在高职院校的中级财务会计微课程中,可以科学地考虑财务会计知识点和资源。高职中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老师们需要用学生的学习思维去设计微课,抓住学生为本的核心教学点,更新观念,把打造高度创新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团队作为教学目标。在加强财务会计微课程的探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财务会计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技巧,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加强同学们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感性认知程度,有力地强化其专业实践能力。

四、财务会计“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一)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的完成需要从几个流程来达到,其一就是确定目标,也即是结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选取并且组织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做好意见的反馈和探讨。该模式的目的性非常强烈,有助于达到有的放矢的良好效果。其优势就体现在可以在可执行的行为目标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思路,以此进行科学操作。该模式的核心在于目标这个要素,它是课程设计的起步,也是最后的追求。

(二)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的诞生,有效地弥补了目标模式的缺陷。在过程模式中,最基本的类型就是Addie模型,这种经典类型将教学设计的整体拆分成了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由浅入深的部分和阶段。每一部分都对应着实际任务内容,层层递进,最终成为有机整体。另外一种类型就是所谓的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它也被称为“经验学习圈理论”,其形式表现为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组成的环形结构形式,这四个阶段分别为具体实践、观察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再实践。

五、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财务会计微课程的方法

(一)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指的是利用书面形式间接地收集资料,帮助完成调查工作的一种方法。在面向调查者递发精炼简洁的征询单或者相关表格的同时,请其对罗列的问题进行作答,或者提供建议,以此得到研究资料。对财务会计微课程而言,财务会计微课程知识是社会调查的中心内容,对高职院校及有关的行业会计工作者展开差异化的问卷调查,由此发掘并且研究不同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帮助同学们获得或者巩固财务会计内容,这就为财务会计微课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基础。

(二)讲授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是一种“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其概念在于借助教师的系统讲解如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而使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模式,它偏重于教师的活动,学生比较被动,其功能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指的是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方法,案例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从高职院校中抽取若干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发现微课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六、加强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运用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设计方案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要求,结合财务教学课程的实际,可以在明确设计方案时,安排面授辅导课15次左右,内容以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主,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及特点介绍、学习方法及教学媒体使用指导、重难点问题讲解、作业讲评与实验指导等,形式可以多样,如教师讲解、课堂讨论、课堂答疑、课堂作业、课堂测验等等。由于本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学生如果仅仅完成形成性考核册规定的内容是不够的,辅导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做一些练习。

(二)规划财务会计微课程的内容

首先确定好建设目标,设计好方案和进程,做好财务会计微课程内容的整体规划,进一步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比如加大对目标模式的运用,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比如把目标一步步细化,会导致课程内容和同学们学习过程的脱节,不利于形成整体化的课程体验;而且,目标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往往是较为简明地陈述知识点,缺乏更严密的对知识形成和社会关系等要素的探究。

(三)依托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平台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把院校内本身存在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地和《中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等加以结合,借助目前会计行业的可喜态势,利用信息技术和“微课”热的条件,制作精致的财务会计微课程内容,从而达到教、学、做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建立会计电算化微课平台,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四)财务会计微课程的应用和交流

微课程终归是要让学生来用,否则就成为了搁置的资源。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开展微课程的应用,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理应将微课程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办法,把同学们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作为关注的重点,同学们在实践阶段操作体验,检验理论知识,再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知识,以此提升同学们的成就感,不断强化同学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高职院校“中级财务会计”微课程设计与教学应用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财务方面的优秀人才。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财务会计课程的现状,把握“微课程”的特征,比如微课的内容简单高效、微课的学习能随时随地、微课占用的内存容量较少且形式多样、微课的展示趋于“情境化”、微课是趣味无穷的创作等等;其次是明确加强财务会计“微课程”的设计与运用工作的必要性;再者是抓住基本的财务会计“微课程”的设计模式,包括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两种类型;然后掌握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财务会计微课程的方法,如调查问卷法、讲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加强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运用的主要措施,规划财务会计微课程的内容,依托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平台,做好财务会计微课程的应用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林香山,曾文华,黄潮华.高职院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策略与方法应用研究[J].经济师,2016(7).

[4]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

[5]方倩.基于“微课”资源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以广厦学院《财务软件应用》课程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18).

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词】碎片化 微视频课程 内容设计

当前,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智慧教育的呼声非常高。创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智慧的运用多样化技术,从而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由于受到碎片化学习时代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相继出现了微课程和微视频等。在近期,国内各地高职院校以及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机构非常重视与大力宣传微视频课程大赛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性。

一、微视频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

(一)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

以教育、心理及艺术等作为视角,依据影响课程教学视频的因素与ARCS动机模型的内容,建立课程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可以体现出教师、视频和知识内容、学生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比如说在设计知识内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需求及学习经验等。另外,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一定要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技能及教学语言,再配以情感传递,利用视频得以展现。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内容的合理、科学设计及教师的艺术教学与视频呈现的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内容的科学设计及艺术教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学视频的设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科学、合理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其次,教师采用技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知识内容的切需性,使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再次,充分运用视频的媒介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为学生提供需求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内驱力。

(二)微视频课程教学样式的设计

样式不仅是求知和组织及分类信息的手段,还是一种思考与决策的方法,在运用模式与理论时,设计人员基本上都会感受到教学设计模式与理论的抽象性、宏观性,是一个可操作性相对较弱的实践环节,也就是教学设计人员无法熟练掌握实质,然而对于新手教师来讲难度就更大。另外,教学案例通常相对比较具体,和专业学科知识存在的关联度相对较高,因此不适合当作设计参考的支架。教学设计样式是一种立足于中观层面的新型设计方法,拥有非常强大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其打破了具体实践的局限性,可以提供拥有广泛性的理论方式,具备整体性与简约型特点。而一个教学模式能够包含许多教学样式,而教学样式所承载的实践性知识可以实现抽象和具体的平衡,具备弹性化及结构化的特点。一个教学样式能够运用多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举例与验证,其中教学案例的描述就是教学实践,其以丰富的叙述方式向学生展示出许多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经典行为和思想及感情在内的故事,拥有真实性与典型性的特点。其中教学样式、教学案例及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二、微视频课程设计与实践运用

(一)微视频课程设计过程

近几年,项目组在进行微视频课程设计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同高职教师进行商讨,综合分析与总结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思路与内容。依据该研究总结出的微视频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在设计该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分析该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特点,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与组织,最后在完成每节微视频课程教学设计。

采用微视频的方式进行高职课程教学,这种方式较为新颖,也是社会发展与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同样缺乏课本材料与课程教学的经验。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相关设计内容当中涉及到的教师与成员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设计内容进行反复修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课程性质与目的的有效。

(二)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实践

微视频教学课程内容设计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效性,这样就需要项目成员和任课教师完成多次协作和沟通,设计的主要内容时任课教师怎样依据微视频课程设计的理念与要求完成内容设计,任课教师在演播室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艺术教学方式。其次,微视频的制作,主要包含PPT制作和教学讲解时的演播室实录、视频的后期制作等,为了提升PPT设计内容的教学性和艺术美观性,对PPT讲稿完成了对此修改与调整。另外,为了提升微视频的视觉展现效果,在后期还要对实录微视频完成再次编辑。在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时,一定要多方工作人员沟通交流与协商合作。比如说,在知识点内容教学设计时,要和任课教师完成多次协商、沟通及交流。比如说刘老师团队的意见,第一,在理论内容设计方面缺少创意,而且视野也不够宽阔。第二,在每一类的创意背后都缺少深层道理,例如如何教会学生完成创意作品这样的问题。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将事情讲的明白。第三,PPT的内容相对少了一点,例如在PPT1中,可以对手工创意的欣赏作品进行展示,同时有点评的文字。另外,有些作品的选取需要教师依据设计的章节主体选择相关作品,使学生体会到先入为主的感觉。

三、结束语

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学习行为与学习认知方面,运用微视频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的无缝融合。微视频课程教学作为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在内涵与特点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3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24200夏晓琴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处在从计算机网络时代转向智能化移动互联时代.个人拥有的移动智能终端逐步普及,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移动学习等新理念悄然走进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等.微课程在教育领域悄然兴起,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呢?

微课程简称微课,它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它是网络时代下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资源形式.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微课的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其次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视频的时长短,一般为5~10分钟左右.再次容量小,一节微课总容量一般不超过几十兆,可通过多种终端访问,实现移动学习.因而掌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成了新时期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微课程开发、制作显得格外重要.本人去年有幸参加江苏省首届微课大赛,获二等奖,我想结合自己微课设计制作的过程谈谈微课制作的体会.

首先是微课内容的选取.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中考考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即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我选取的“万能瓶”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实验装置,它是由集气瓶、双孔塞和一长一短两根导管组成,结构简单,作用却很大,但对于它的使用尤其是它的进出气导管的选择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进入中考复习,学生基本能理解“万能瓶”的作用,但对于在不同情况下,气体到底应该“长进”还是“短进”总有点迷糊,有些同学干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即使在答题时答对,其实也并未真正理解.所以我选择了“长进”OR“短进”这样一个开口很小的内容作为微课主题. 针对这一主题我作了初步设计.

“长进”OR“短进”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复习“万能瓶”的使用方法,学会根据“万能瓶”的不同作用选择正确的进气导管.通过探究、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将物理上有关知识迁移到化学中解释或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与环境:PPT录屏软件 录像机(或手机).

教学过程:动画展示“万能瓶”集气时的气体流向,引导学生分析如何选择进气导管;实验演示“万能瓶”验气、洗气时必须遵循长进短出;由洗气错误操作引出“万能瓶”另一用途――量气.

设计理念与特色:通过动画、演示化隐现为显现,化抽象为具体.

第二、微课资源准备.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为求本微课达到预期效果,本人从微课适用对象、学习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导学、自我检测等几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为了增强可视性,我在课件PPT制作上结合动画将肉眼看不到的气体进行动画处理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同学们可通过视频观看到气体流动的方向,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实验演示化隐为显对“万能瓶”进行理论分析,让学生明白实验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方法,从而轻松突破难点.对于关键总结性的内容我还在课件制作时配上字幕.最后,本人还精选了五道针对练习,供学生看完微课后进行自我检测.

第三、 录制微视频.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在录制微课时,教师应尽量做到切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在这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讲解与剖析,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视频的录制最常用的方法有有录屏式、外拍式 、课堂实录、软件合成式等几种形式.由于微课“长进”OR“短进”在课件PPT制作时使用了大量的动画,所以我在录制视频时主要采取录屏形式,辅以录音和字幕.而在错误操作模拟时则进行了外拍式,二者有机结合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4

[关键词]TPACK;师范生:话语分析;设计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6―0073―06

一、研究背景

如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已初获成效。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硬件设施覆盖率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然而,在硬件设施覆盖率大幅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高投资未能带来高效益”的现象。国内和国际上的学者们认为.硬件设施的低效、无效应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的原因之一。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将信息技术与学校中的日常教学工作有效地整合起来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和传统技术不同.大部分数字技术的产生并非出于教育的目的,具有用途多样、不稳定、功能不透明的特征。因此,尽管PowerPoint、Excel在如今的中小学中已经比较普遍.但它最初的目的用于商业领域.因此将这些软件用于具体的教学情境时通常困难重重,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重设计”:对在何处、如何以及为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重新设计。但是,目前的我国的大多数教师教育课程缺乏理论框架的指引.过于依赖对技术能力的培训.忽视了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有效整合技术的“重设计”能力。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Punya Mishra教授和MatthewKoehler教授在Lee Shulman提出的PCK概念基础上.加入了技术元素.于2005年首次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的概念。TPACK框架共包含七个元素。其中,技术知识(Tech.nology Knowledge,以下简称T)、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以下简称P)、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以下简称C)是三个单一元素。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以下简称TP)、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以下简称TC)、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Content Knowledge.以下简称TPC)则是由三个单一元素相互交织而成的四个复合元素。Mishra和Koehler指出.如果教师要有效地使用技术进行教学,就要明晰在何处、如何以及为何整合信息技术.就必须深入理解信息技术技术、所教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三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即具备rrPACK。

TPACK概念为有关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自2005年以来.国外教育技术领域中已涌现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中.一些研究主要针对教师TPACK的培养与发展.如教师TPACK水平的测量、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提升等问题。目前.研究者们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类:使用自评估量表等量化方法进行评价。以及使用课堂观察、访谈、话语分析等质性方法进行评价。这些研究既有关注教师教育课程的总体效果.也有关注在接受课程的过程中教师TPACK的发展与变化。例如,2005年,Mishra和Koehler开展了一项研究.采用简单的自评估式量表.对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TPACK变化和发展进行了记录。又如.2007年.他们在另一项研究中.对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师对话进行了记录.并根据TPACK框架对话语进行了分类统计.从而展现了教师TPACK水平发展的过程。

2010年12月2日至19日.笔者在上海市某高校开展了一次职前教师教育微型课程.名为“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设计工作坊”。该课程面向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旨在提升师范生的TPACK水平.促进师范生逐渐形成对信息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笔者使用前后测量表的数据.对微型课程实施前后师范生的TPACK水平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微型课程促进了师范生的TPACK水平提升[12]。在本研究中.笔者将深入到微型课程的过程中.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尝试回答“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师范生的关注焦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从而为以提升教师TPACK水平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提供启示与建议。

二、微型课程简介

本次微型课程采用了“设计学习”策略。在课上,师范生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堂数学课的教学设计。整个微型课程包括六节课.共计900分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教学设计”,共分“选题”、“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教与学活动分析”四个活动。其中.“学习内容分析”、“教与学活动分析”各包含了“初分析”和“再分析”两个子活动。在该阶段中,师范生确立教学的主题和教学对象,对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形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二个阶段为“实现设计”.分为“课件和教案的初制作”和“课件和教案的完善”两个活动。在这一阶段中.师范生在上一阶段的分析工作基础上,形成课件、课堂教学方案。在最后一节课上,每个小组呈现教学设计方案、课件、课堂教学方案,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微型课程中的七项活动均设立了具体的活动目标(如表1所示).这些目标中暗含了TPACK的思想.是微型课程总目标“让师范生深入思考信息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细化和具体体现。

为了实现各项活动的目标和课程总目标.微型课程中引入了四条支持性策略。其中。“组内讨论一组间交流”、“提出雏形一完善细化”两条策略参照了Janet L.Kolodner有关“Learning by design”的主张.旨在通过提供小组成员以及小组间的互动交流、迭代设计的机会.以帮助师范生形成更加完善、细致的设计方案;“问题引导与工作单填写”、“案例与资料的提供”两条策略参照了Bracha Kramarski和TovaMichalksv、Judith B.Harris和Mark Hofer以及Margaret L. Niess等人有关教师TPACK培养的研究.旨在通过自我提问的元认知策略、表格填写的方式,帮助师范生思考、澄清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数学知识和教学方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同时为师范生提供了与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共计20名师范生(男生4名,女生16名)参加了微型课程。20名师范生均为大学三年级学生,均修读过《教育学原理》、《数学教学法》,正在修读《心理学基础》,且已经有过若干次微格教学的经历,具备一定的教学法知识基础。其中的19名师范生修读过诸如《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技术类课程。因此,总的来说,参加本次微型课程的师范生均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在微型课程开展过程中.20名师范生自愿分为6个小组,分别选取了“无理数的证明”、“三角形的分类”、“黄金分割”、“圆锥曲线之椭圆曲线”、“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旋转对称”六个数学主题。

三、数据收集与编码

在微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对全班进行了录像。录像包括了6个小组在5次组间交流阶段的发言。发言的内容分别为“选题”、“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初分析”、“学习内容再分析”和“教与学活动初分析”.共计30段组间交流录像.约900分钟。

此外.笔者随机抽取了“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组.对该组组员f共3人)在6次组内讨论环节中的讨论情况进行了录像。讨论的内容分别为“学习内容初分析”、“学习内容再分析”、“教与学活动初分析”、“教与学活动再分析”、“课件和教案初制作”和“课件和教案再制作”.共计6段组内讨论录像.约180分钟。

由于师范生在讨论和发言中所说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关注焦点.笔者采用话语分析法呈现最终的分析结果。首先.对录像中师范生的话语进行了实录。随后.以Mishra和Koehler给出的TPACK概念为基础.参照Suzv Cox有关TPACK概念精致化的研究.制定了话语编码的规则(如表格2所示).采用两人同时背对背编码的方式,将话语编码为T、P、C、TP、TC、PC、TPC、N八类。通过核对、讨论,确定最终的编码结果。

在几轮的编码工作后.笔者又制定了以下四条规则.作为补充规则:(1)当一句话语被编码为复合元素,且前后语意连贯时.只编码为该复合元素.不再罗列出该复合元素中包含的核心元素。(2)涉及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点的比重”、“学年段”等有关数学课程方面的话语,编码为PC。(3)当话语中涉及到使用某个软件(如PPT)或媒体(如图片、音频、动画,或带有“动态”、“直观”等词)进行教学(带有“演示”、“证明”等教学行为用语),但没有明确提及具体的知识点时,编码为TP。(4)话语中涉及到使用某个软件(如PPT)或媒体(如图片、音频、动画,或带有“动态”、“直观”等词)来“呈现”、“表征”某个具体知识点时.编码TC。

四、数据分析

(一)组间交流话语分析

首先.笔者从班级层面出发.根据组间录像资料.对6个小组在教学设计中的话语焦点进行分析.30段组间交流录像均来自“教学设计”阶段.共计328句话语。笔者对各类话语的比重进行了统计.汇总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P类话语的比重最高.约占总话语量的三分之一。C、PC、TPC三类话语的比重次之,分别约占总话语量的19%、18%和10%。T、rip、TC三类话语的比重则较低,分别约占总话语量的7%、5%和7%。这说明,在微型课程的第一个阶段“教学设计”中.师范生对教学法的选择和使用给予了较多关注,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关注较少。但是.在该阶段中.师范生已经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三方互动和影响给予了一定关注。

随后,笔者统计了“选题”、“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初分析”、“教学内容再分析”、和“教与学活动初分析”五个活动中,各类话语(除N类话语)的比重变化趋势。其中,三个单一元素类话语比重的变化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五个活动目标设置的不同,P、C两类话语的比重在“教学设计”阶段中呈现出了较明显的高低起伏态势。而在这一过程中,T类话语的比重一种低于P、C类话语,且变化并不明显。此外,四个复合元素类话语比重的变化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五个活动目标设置的不同,TP、TC、PC三类话语的比重在“教学设计”阶段也呈现出较大的高低起伏。而在这一过程中.PC类话语的比重一直高于其他三类话语.TPC类话语的比重则呈现出起伏上升的态势。

(二)组内讨论话语分析

随后.笔者深入小组内部.对某一小组内部的话语焦点进行了分析。6段组间交流录像均为“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小组的组内对话.共计1384句话语。笔者对各类话语的比重进行了统计.汇总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T、P、C三类话语的比重较高,分别约占总话语量的20%、23%和18%。TP、TC、PC、TPC三类话语的比重较低,分别约占总话语量的2%、7%、11%和2%。这说明,该小组的成员更多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学内容,较少关注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鉴于这6段组间交流录像包含了本次微型课程的3次“迭代分析与制作”.笔者分别对学习内容初分析与再分析、教与学活动初分析与再分析、课件与教案出制作与完善活动中,各类话语的比重进行了对比,统计结果如图5、图6、图7所示.

比较图5和图6可以发现.与“初分析”活动相比.“再分析”活动中,T、TP、TC、PC、TPC五类话语的比重均有所上升,而P、C两类的话语均有所下降。这说明,随着讨论的深入。该小组成员开始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逐渐转移到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图7中可以看出,与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相比,在“实现设计”阶段中,该小组的T话语比重明显增多。但在“完善课件与教案”活动中,T、TP、TC、TPC四类涉及到T的话语的比重有所回落,而同时P、C、PC三类话语的比重有所上升。这说明随着制作过程的推进.该小组成员又逐渐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科教学上。

另外.从以上三幅图中可以发现.随着分析和制作过程的推进.N类话语的比重都有所回落。这说明“迭代分析与制作”使得该小组成员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五、结论与讨论

(一)根据组间交流的话语分析结果,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研究结论

(1)在“教学设计”阶段中,T、P、C三类话语的比重最高时达到了58%,最低时为3%,而TP、TC、PC、TPC四类复合话语的比重最高时仅达到26%.最低时为0%。这说明.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师范生对T、P、C三者的互动关系的关注相 对较少。

(2)在三类单一元素话语的比重中.T类话语的比重一直低于其他两类话语.且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这说明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分析时.在关注P和C的同时,很少关注到T。

(3)在四类复合元素话语的比重中.PC类话语的比重一直高于其他三类复合元素话语.最高时达到了总话语量的26%,最低时为12%。此外,TPC类话语的比重从第一个活动的2%到最后一个活动的13%.呈现出了起伏上升的趋势.最高时达到了15%。这说明,在关注T、P、C之间的互动关系时,师范生更多考虑P与C之间的关系。同时,随着课程的推进,师范生对TPC的关注逐渐提升。

(二)根据组内交流的话语分析结果,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研究结果

(1)在微型课程的两个阶段中.T类话语的比重差别明显。在“教学设计”阶段,T类话语比重的最高值仅为11%。而在“实现设计”阶段.T类话语的比重一直高于30%。这说明.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T成为了该小组的成员重点关注的内容。

(2)通过对比“学习内容分析”、“教与学活动分析”中的两轮迭代分析活动.笔者发现.在第二次分析的过程中.该小组的成员开始更加关注T、P、C三者之间的互动。这也说明迭代分析对促进师范生思考信息技术、教学法、教学内容三者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作用。

(3)通过对比“课件与教案初次制作”与“课件教案的完善”两项活动的话语分析结果.笔者发现.随着设计工作和讨论的深入,P、C、PC三类话语的比重均有所提高,而涉及到T的TC、TPC、TP三类话语的比重却反而有所下降。这说明,该小组的成员在课件和教案制作的后期更加注重教学方法、所要教的内容以及如何教授这些内容。

小学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案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015―06

一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普适计算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1],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2]。移动学习凭借其高效性、便捷性、教学个性化、广泛性等诸多特性[3],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短、平、快”地进行学习[4]。

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由装备环境、支持环境和服务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支持环境是移动学习系统环境的数字化核心组成部分。国内有学者以网络学习机为例对移动学习支持环境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描述,认为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应包括资源网、课题网、下发的资料、互联网络、移动学习课室和专家[5]。实际上,现有针对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结合关键技术或网络所开展的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结合不同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结合移动学习资源与平台开发工具的对比研究上[6]。

本研究旨在对现有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中所涉及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作系统分析,为移动学习的系统研究和分层次应用提供参考。

二 移动学习支持环境

根据《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见本刊2011年第1期)的研究,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包含终端、网络、平台、资源、内容、活动六个要素。其中,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统一定义为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即移动学习系统环境的第二个层次。图1所示为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在系统环境图的具体内容与定位,将位于中间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从外部来看,其在整个移动学习系统环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移动学习支持环境通过在移动学习装备环境上运行移动学习平台,使得移动学习资源通过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移动学习服务。

从内部来看,移动学习的支持环境主要包括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和移动学习平台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是基于便携的移动设备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信息和支持服务[7]。它是对现有学习资源的一种补充,是开展一切移动学习活动的基础[8]。移动学习平台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或无线网络技术提供移动学习信息与学习服务支持的软件系统[9]。它是承载移动学习资源并支持移动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接口是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中连接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的重要通道,它由一系列相关的协议和通信标准组成。从学习资源的媒体角度来看,有支持移动视频的MVI接口标准,有由国际数位出版论坛(IDPF)提出的EPUB电子书标准;从数据传输的角度来看,有基于USB传输的USB2.0国际标准、基于移动通信的YD/T系列标准[10];从资源的跨平台应用来看,基于SCORM标准的应用最为广泛。从服务角度来看,接口主要包括目录服务接口、交换服务接口和认证服务接口,它主要应用于实现用户的注册、检索,数据和文件的呼叫和交换[11]。只有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和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都遵循相同的接口标准,才能实现资源在平台上的有效呈现,最终确保移动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移动学习在支持学习者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学习者的“移动性”是和注意力的“分散性”相关联的,因此导致了移动学习者无法进行连贯、系统的学习[12]。为了更好的开展移动学习,移动学习资源应具备资源内容片状化、资源形式特殊化、内容呈现简洁化等特性[13]。在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上,移动学习资源的形式、设计开发流程、所采用的开发工具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移动学习实施效果的好坏。

1 移动学习资源的形式

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是5种核心的媒体元素,针对其不同的组合和呈现方式,目前常见的移动学习资源形式可以概括为8种,如表1所示:(1)短信/彩信:以有限的文本和图片传递学习内容或者有关学习的讨论等,资源形势单一,内容比较简洁。(2)电子书:该形式的学习资源以文本为主,可用于多种移动设备。(3)网页:该形式的移动学习资源类似于网络学习资源,就是以浏览内容页面的方式访问学习资源[14]。(4)微课程:主要包含的媒体元素涵盖文本、图片、音频和少量的视频和动画,它有完整的学习模块(如诺基亚行学一族),可以运行在手机/智能/PDA手机等终端上。(5)网络课程:基于Web的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6)学习机教程:与中小学课程紧密结合的学习资源,所包含的媒体元素丰富,以音视频为主,一般内置在学习机中,不可跨平台使用。(7)智能交互课程:此课程主要用于户外的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具备良好的查询、检索、存储和交互功能,主要运行在PDA和平板电脑上。例如台湾中央大学蝴蝶观察学习系统BWL就是采用的此类学习资源。(8)教育游戏:该学习资源以游戏形式呈现,目前在移动学习领域应用的较少,能支持多种移动学习终端。

从目前资源建设的情况来看,网络课程、短信/彩信、智能交互课程是目前所开展的移动学习研究中主要涉及的学习资源,电子书、微课程、学习机教程和教育游戏相对较少。此外,部分移动学习研究项目开展了多种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例如“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所开发的学习资源包含短信/彩信和网络课程两种。

2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流程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是在明确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的,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移动学习内容的设计、移动学习媒体的设计和移动学习交互设计[15]。移动学习的内容设计要注重知识单元短小简洁,呈现松散的知识关系、封装性要好,课程内容上要能持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15]。移动学习的媒体设计涵盖文本设计、图片设计、音频设计、视频设计、动画设计五大元素,本环节中应注重对媒体的格式、文件大小、分辨率、时长以及与移动设备的兼容相联系的多方面的考虑。交互设计中针对学习内容较为简单的交互可以采用短信形式,内容丰富的交互则多采用基于浏览、连接的内容交互形式。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方案将最终应用于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实际的开发环节中去,下图3即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开发的一般过程。在完成开发工作后,对开发出来的移动学习资源将进行测评,测评的结果可用于对前期的移动学习前端分析和资源设计的情况进行修正,及时调整资源的建设方案。

3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平台和工具

由于移动设备开发厂商较多,产品之间的差异较大,且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又与移动设备直接相关,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开发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7]。就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平台和工具主要有J2ME, Symbian,Windows Mobile,Palm OS,Android, iPhone OS,MeeGo等,其中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oid和iPhone OS是最具代表性的四种:

(1)Symbian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系列个人信息管理(PIM)功能,包括联系人和日程管理等,还有众多的第三方应用软件可供选择。它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移动设备OS,比较适合综合类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2)Windows Mobile是微软为手持设备推出的“移动版Windows”,是基于Windows CE内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平台支持安全邮件、可与桌面电脑方便地同步协作,并且拥有大量的商业程序可以选择,比较适合用于办公类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3)Android是Google基于Linux的开源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它具有开放度高,对网络友好,无缝结合的Google应用等特点,比较适合网络应用类自动学习资源的开发[16]。

(4)iPhone OS 或 OS XiPhone是由苹果公司为iPhone开发的操作系统。iPhone的主界面包括包括以下自带的应用程序:SMS、日历、照片、相机、YouTube、股市、地图、天气、时间、计算机、备忘录、系统设定、iTunes、AppStore以及联络资讯。其强大的娱乐功能和友好的UI设计都使其非常适合教育游戏类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四 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

1移动学习平台的形式

根据移动学习平台开发所基于的协议的不同,常见的移动学习平台形式可以划分为四种:基于SMS/MMS的移动学习平台、基于WAP的移动教育网站[9]、基于WIFI的移动学习系统和基于Bluetooth/IRDA/USB2.0移动学习系统。如表2所示,不同的移动学习平台在终端设备、网络接入、学习资源、教学功能和所能支持的学习活动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基于SMS/MMS的移动学习平台对移动设备的要求较低,用户普及面较大。以非洲农村地区的移动学习项目为例,比勒陀利亚大学利用手机将印刷教材应用于远程教育课程,帮助农村学生完成学历教育。基于WAP的移动教育网站所支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比SMS/MMS移动学习平台要丰富。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行Uniwap移动学习项目中,研究者试图将WAP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中,为学习者和教师创建一个可操作的移动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和教师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访问教学资源[17]。在基于WIFI的移动学习系统中,用户使用具有WIFI功能的手机、笔记本,PDA等移动设备访问教学服务器,进行浏览、查询、交互,类似于普通的网络学习。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无线网络局域网Andrew试验项目项目开发出了移动教育中最常见的三种应用方式:无线电子邮件、日历管理和事件通知[18]。基于Bluetooth/IRDA/USB2.0的移动学习系统主要是指利用蓝牙/红外/USB进行数据传输的移动学习平台。美国纽约Cohoes中学组织学生在社会学科课上用装有Classroom Wizard 软件的Palm手持电脑做课堂测验,测试的结果借助红外传输到教师机。

2 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流程

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主要涉及移动学习前端分析、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和平台技术架构设计三个板块。如图4所示,移动学习前端分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移动学习需求分析和平台设计需求分析。在此环节中,移动学习平台中学习者的一般特性,移动学习的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平台需求被确定。它直接决定了对移动学习终端设备以及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在学习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中,依据前端的分析结果,可利用层次图、思维导图、用例图等逐步分析出移动学习平台所需具备的主要功能模块。最后进行的平台架构分析,可以参考意大利的Anna Trifonova 和 Marco Ronchetti提供的通用的移动学习系统体系结构,它包括存储层、业务逻辑层、网络层和表示层[19]。表示层涉及移动设备和学习内容,移动学习内容需要具备良好的适配性使其在移动设备上正常表现。网络层是支持该移动学习的网络接入方式。表示层和网络层的选择和应用都可以从前端分析的结果中得到依据。业务逻辑层是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的标准接口,存储层则是整个平台的数据库。

五 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分析

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中所涉及的两个重要元素,要对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做细致的分析,必须从研究移动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资源之间的联系着手。

一种移动学习平台可能会对应多种移动学习资源,一种移动学习资源也可以适用于多种移动学习平台上。根据第三、四部分的分析,8种学习资源和4种学习平台可以组成32种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类别(如图5所示),但不是所有的组合方式都可以被应用于移动学习。其中可用的组合方式已用深色背景标记出。从开发难易程度来看,以SMS/MMS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和基于Bluetooth/IRDA/USB2.0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在构建上难度最小,基于WAP和WIFI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构建难度较大。从移动学习资源传输的稳定性来看,基于SMS/MMS和Bluetooth/IRDA/USB2.0的移动学习环境对设备的要求和网络环境的依赖性不大。从学习活动的开展来看,基于SMS/MMS和Bluetooth/IRDA/USB2.0模式的学习活动主要以接受、反馈式为主,学习活动单一,而基于WAP和WIFI的学习支持环境能开展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丰富的学习活动。

六 基于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案例分析

从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角度对以下案例做具体分析,可以从其所属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类别、所具体使用的移动学习资源以及所构建的移动学习平台等方面进行研究(如表3)。以诺基亚“行学一族”为例,它所选用的移动学习资源包括记忆通、英语通、翻译助手、百科市场、动漫英语、远程讲座等微课程,所采用的移动设备是智能手机,它所开发的行学一族的学习支持平台能够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资源更新和同步交流时,该系统构建了基于WAP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但大多数时候,学习者是离线学习的,此时所提供支持的是基于微课程的USB2.0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从总体上来看,这11个案例涵盖了移动学习支持环境中的主要类别,所选用的学习资源主要集中在短信、微课程和网络课程上,而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也以基于SMS/MMS的移动学习平台和基于WAP的移动教育网站为主。

七 结论

移动学习支持环境是移动学习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所涉及的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设计都直接决定到移动学习支持环境是否能够较好的支撑移动学习活动,满足学习者移动学习的需求。不同形式的移动学习资源与移动学习平台的组合,极大的丰富了移动学习的支持环境的类别,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的支持。然而,现有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的研究还急需很大的突破,例如如何实现基于WAP的移动学习平台与广泛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兼容、如何有效的进行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开发都将是未来移动学习支持环境研究的重点。只有构建良好的移动学习支持环境,才能在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中有效利用移动学习装备用于支持移动学习服务,确保移动学习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富逵,杨改学.移动学习系统应用现状及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8):100-101.

[2] Aleksander Dye et al: 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The Future[EB/OL].省略/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3] 张菊芳.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4] 王晓东,李彦敏.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 (1):114-117.

[5] 余胜泉.解析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及支持环境[EB/OL].

[6] 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 2009,(7):36-41.

[7] 方晶,陈章其.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 2007,(7):55-60.

[8]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9] 李华新.交互式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09.

[10]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移动通信[EB/OL].

[11]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规范第5部分:接口规范[EB/OL].

[12] 张驰,陈刚,王敏娟等.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开发教育研究,2009,(6):67-72.

[13] 戴敏.基于SCROM标准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14] 黄荣怀, Jyri Salomaa. 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15] 朱守业.面向移动学习的课程设计和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 2008,(12):67-70.

[16] 孙益祥,陈琳.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平台和工具的选择与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 2010,(4):112-114.

[17] Sariola J., Sampson J.P., Vuorinen R. Promoting mLearning by the UniWap Project Within Higher Education[EB/OL].

[18] Traxler J, Jenny Leach. 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Mobile Learning in Africa. 4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y in Education(WMTE’O6), 2006: 98-102.

[19] Anna Tnifonova, Maco Ronchetti. A General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Mobility in Learning[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ICALT04): 26-30.

Research of System Support Environment of Mobile Learning

FANG Hai-guangMAO YingLIU JunWANG Hong-yu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