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文1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 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艺术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维度考虑

    亨利·布雷切斯还指出:“从技术上说,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靠拢,呈趋同现象。从制作上说,电影、录像、电脑技术间的差异正在消失,从技术角度来区别电影、电视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义。一部价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事实上就是一台电影摄影机。而我们学生们未来制作电影的方法将极大地依赖于录像和电脑技术。”

    《第七艺术宣言》中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而自贝尔德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愈发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影视艺术的关系,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定义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征为定义的坐标。如果把这个坐标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虽然一直有着电视严重冲击了电影市场的观念,但是他们现在依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时间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电影技术是先于电视技术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宽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响,黑暗的观影环境的媒介特点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观众能在众多观影者的影响和黑暗中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现在借助于更高科技的3D技术更是将这种媒介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特点总是依托于电影这种媒介形态的特点。电视艺术由于其屏幕小,音响效果不是那么出色,而且由于观看环境的限制,观众不能达到所谓的“沉浸”状态。媒介特性似乎在遥控着内容。电视剧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观异景,大多都是以情节和情感取胜。但是以历史的关照我们也会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在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像《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大多都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电视制作人也多是之前从事电影制作的人,而且投资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具有电影艺术特点的电视剧以赢得市场利润。因此,在现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正在呈现电影艺术的特点。

    美国电影理论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为电视制作电影:影视趋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影视媒体目前演进阶段,我们最好不要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技术,而是看成制作、发行结合的实体,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很多从电视接收的节目实际上是由电影业制作的。事实上,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发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以技术为基础,以媒介演进的历史为核心,假设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术指标能达到电影的水准,那么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技术锻造的形式基础上的内容也会趋向统一。

    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艺术表现媒介 现实物体 艺术元素

爱因汉姆自信“新拉奥孔;艺术的组成部分和有声电影”3是在坚持莱辛《拉奥孔》中奠定的工作思路上前进,但实质上爱因汉姆的工作思路与莱辛的工作思路却大相径庭。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莱辛是在绘画与诗歌两种艺术之间――在两种表现媒介不同的艺术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爱因汉姆则是在一门艺术的艺术媒介与现实实际物体之间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根本区别就决定了两人的结论的正误。

莱辛在论述诗画的区别时,提出了“诗中的画不同于画中的诗”的著名论断,并从两种艺术所依存的表现媒介的根本区别层面上,阐释了这一著名论断的合理性。

爱因汉姆所论及的“现实物体与电影元素”六大差别时,是把电影的艺术元素与现实物体加之比较分析的。并且,把电影作为艺术的唯一的全部条件,建立在这种艺术媒介与现实物体相比较而存在的缺点或弱点之上,即“技术上的缺点转化为艺术上优点”。

应该看到:一门艺术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艺术的新质艺术,取决于该门艺术获得了一种有别于其它艺术表现媒介的新质艺术媒介。作为一种科学的艺术理论,尤其是研究某类艺术特性的艺术理论,应该在这门艺术所依存的表现媒介与其它艺术所依存的艺术表现媒介的根本区别的层面上展开。作为艺术内容的来源:现实即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的特定行动,不是某类艺术而是所有艺术的唯一的反映对象。这种特定环境中的行动着的特定人物,或特定人物的行动展开的特定环境特征,都被各种艺术以其自身特定的表现媒介加以消溶和重新塑铸。所以:爱因汉姆以现实物体(现实环境)与艺术元素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他所总结的“现实物体与电影元素”的六大差别,并不构成电影艺术的特性。按照爱因汉姆的错误原则,我们把各门“艺术的元素”都来与现实物体进行比较,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论呢?

举绘画艺术为例。很明显,现实物体与绘画元素相比较,它是“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也是“深度感的减弱”;考虑到绘画的照明条件和中国画的特性,那么也具备:“照明与没有颜色”,“画面的界限和物体的距离”――任何画种都具备这种与现实物体的差距。在“连环画――绘画艺术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并不存在。”同样,绘画使得“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失去了作用。”这六大差别不仅仅是电影元素与现实物体之间的根本区别,至少也是绘画艺术元素与现实物体之间的根本差别。

另外,因为“语言文字却能兼有其他一切手段的全部领域:它能把世界上的事物描写或静止的或不断变化的;它能无比轻易地从一个地方飞跃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刻飞跃另一个时刻:”那么,对文学艺术来说,“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并不存在”这一特点,它也是具备的。文字的颜色一般是黑色的,尤其是铅字,考虑到文学艺术的创作及接收过程中的照明条件,那么“照明与没有颜色”这一特定,也存在于文学艺术元素与现实物体的比较之中。同样,对于文学艺术来说:“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失去了作用”。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至少可以说,“六大差别”不是电影艺术的“特性”而是“共性”,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的“共性”。假若把爱因汉姆这种思路推向其他艺术,其荒谬性会更清楚一些。对于音乐艺术。怎样建立起与“现实物体”与音乐艺术元素相比较后的“差别或特点”?很明显是无法建立的。既然无法建立,那么,音乐怎样才能在“技术上的缺点”的基础上获得作为艺术的资格证明?!

对于戏剧和舞蹈艺术,其艺术元素本身就是“现实物体”――演员就是活生生的人.那种这种艺术中的元素与“现实物体”就不会有“六大差别,”那么,其技术上就没有任何缺点,这时,戏剧、舞蹈作为艺术的资格证明又在哪里?!

电影与电视剧,其技术过程有质的区别。对于电影,其摄制过程主要是光――化学过程;对于电视剧,则是一个光――电――磁过程同类艺术依赖于不同的技术过程,其“技术上的缺点肯定不同,在本质不同的技术缺点的基础上,当然可以建立本质不同的艺术优点――难道电影与电视剧是本质不同的两类艺术么?所以,从技术过程的本质区别来划分艺术的根本标准是行不通的。

综上所述:爱因汉姆分析电影作为艺术的条件的切入点:从现实物体与艺术元素之间差别的分析层面是错误的,在这种错误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建立针对或适合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论,又无法建立起针对或适合一般艺术的一般性理论。

再检验爱因汉姆反对有声电影的那个著名的三段论。

对于一个三段论或所有的形式逻辑问题,其结论的真理性无法在形式逻辑系统内部得到证明。其真理的彼岸性只能在实践领域中而不是在思辩领域中得到证明。电影艺术实践发展到今天,尤其是有声电影的艺术实践的历史和现实证明:爱因汉姆反对有声电影,从根本上反对声音作为艺术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是极端错误的。所以,他的反对有声电影的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在每一个感觉领域中.都必须先在低级水平上形成一个排他的完成的结构――这种结构必须用它自己的方式而且完全靠它自己的力量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主题”。“在这个感觉现象的水平(低级水平)上,视觉现象和所见现象的艺术结合是不可能的”。这个大前提错误的,是主观武断。电影艺术实践,舞蹈艺术。戏剧艺术都存在着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艺术结合问题。

艺术理论的任务之一,就在于认真总结,解释这些在实践中已经取得合理性存在的多种艺术手段在理论上的必然性,而不应该站在偏激的立场上,人为地设置一种逻辑去反对这种已被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各种艺术手段的结合。

纵观爱因汉姆的名著《电影作为艺术》,其总体艺术观、分析过程的切入点,及其结论都是错误的。作为一种在理论上走到极端的错误学说,在电影艺术理论史上是不太多见的。他这种纯形式的艺术观,是他一生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的,而且。他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在《电影作为艺术》完成以后.又以《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构成纯形式艺术观的三部曲,并把纯形式艺术观系统化,定量化.“心理力”化。他的这“三部曲”始终都深刻地影响着电影理论和艺术理论,同时.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的研究途径,又被美国的考威尔所继承,并上升到“电影本体论”的高度.形成一家之所。“形式主义”和“技术主义”地研究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艺术现象,在电影艺术领域中,从爱因汉姆起。开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先河。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融合时代;艺术融合;媒介融合;传媒艺术;艺术教育

一、引言:艺术融合与媒介融合的“融合时代”

(一)这个时代不仅是媒介融合的,也是艺术融合的时代

在我国的高校学科体系中,“传媒”类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新闻传播”,一个是“影视艺术”,这多少有些约定俗成;我们通常说的“传媒教育”,也可以大致包含“新闻传播教育+影视艺术教育”。当前,在“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实践中,都出现了显著的“融合”之势。

传媒学科和专业,是人文社科中较为典型的与实践结合紧密的领域。在任何教育中,固然我们都需要鼓励纯粹经典的学院教育;而具体到传媒教育中,在鼓励“全人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迫切期待结合对实践观照和思考的传授。因此,当前传媒教育的调适和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当下实践中的“融合之局”视而不见。

当前不仅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也是一个“艺术融合”时代。只是我们对“媒介融合”探讨得或许较多,而对“艺术融合”进行梳理和总结得尚不足。

一方面,“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我们随口吐纳的字眼,以媒介形态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为基本表征,媒介融合对人类的沟通手段、联结机制、组织运行、生产方式、发展变迁,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活生存状态等关键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甚至将是持久的影响。

另一方面,“艺术融合”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说“媒介融合”关乎新闻传播教育,那么“艺术融合”则直接关乎影视艺术教育。本文的主要论述切口也在于艺术融合和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问题。

(二)从艺术创作、传播、接受全流程看(影视)艺术融合之势

艺术融合较为显著地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的“新媒介”艺术中。二战之后伴随着科技发展,电视媒介的普遍性崛起带来的视频元素,为人类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艺术家们以此开启了现代“新媒介”艺术的发掘之旅,视频以及与之相联的声光电元素逐渐成为现代艺术的创新之维。①只不过,那时的艺术融合,尚带有先锋色彩,偏现代艺术实验;而当前的艺术融合,则带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本文以“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为艺术融合的基本切口。当前艺术融合的实践,特别是以“影视艺术新媒体化”为代表的融合实践,已经完全渗透体现在了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全流程中:(1)从艺术创作来看,“创作元素”是大融合的;(2)从艺术传播来看,“传播方式”是大融合的;(3)从艺术接受来看,“接受感知”是大融合的。

第一,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创作元素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等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像传统艺术中文学、建筑、音乐、绘画、舞蹈、雕塑、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独立性之大。如“影”与“视”“影视”与新媒体艺术之间常常呈现出混合状态,作品中常常是图、影、视、听、网等元素的无缝、自然、毫无违和感的融合,我们对当下许多引发大众参与、社会关注的传媒艺术作品,越发无法精确界定其究竟是电影、电视,还是新媒体的什么艺术。同时,经过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往往呈现出相似的融合之状。②在创作元素融合的同时,多元的创作主体也在融合,如精英式和草根式的创作主体的融合。

第二,就艺术传播而言,几年前还是新鲜学术与实践话语的“跨屏传播”,如今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字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与传播环境发展变化之快。

与传统的电影作品在影院播放,电视作品在客厅观看不同,当前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使得影视艺术的传播方式是融合的、无一定之规的,一个影视艺术作品可以在传统的影院或客厅播放,但更多地融合进了台式电脑屏、手提电脑屏、Pad屏、智能手机屏、楼宇影视屏、移动电视屏等多屏幕。具体选择哪种传播方式观看完全由观看者的需求而随意“任性”决定,而且观看还常常在这些屏幕之间转换;无论是选择还是转换,对于观看者來说便捷度都非常高。

由此,以艺术传播为中间点,在其前端的艺术创作里,创作者在创作之初甚至就是以跨屏传播的思维为导向的。在其后端的艺术接受里,接受者在影视艺术接受时很可能是“多任务化”的,同时摄取来自如智能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几方发来的影视艺术符号,进行影视艺术欣赏;或者一边通过智能电视屏、电脑屏进行影视艺术欣赏,一边在手机屏上进行影视艺术评论。诸如此类的可能已经十分普遍,样态也不胜枚举。

第三,就艺术接受而言,融合既体现为一种“感知的融合”,也体现在一种“欲望的融合”。

当下借助新媒体技术,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这个艺术活动全流程下的各环节,开始变得边界不清;艺术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身份与作用之异,也越来越小。况且,未来的艺术作品传受,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混合现实(MR,MixedReality)的技术与语境之下,更将越来越全方位的同时动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味觉,开展深层意念力的大整合、大融合。

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的培养之下,艺术接受者的观看欲望也在融合化,正如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撕裂”状况一样,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观影,无论是个体还是总体上说,都常常会出现一种多元的瞬间融合,如消费和娱乐、刺激和情感、主流和边缘、现代和后现代等的感情、需求、欲望融于一身。而且,一个人就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需求、欲望,而它们最终于网络中融合。

无论如何,从更加宏大的视野来看,融合时代是人类创新与进步的最新表征,也会代表着人类前进的齿轮永不停歇;它是一股永远向前的力,裹挟着民族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前行。如是的变化,是本文依托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思考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基本动因。艺术实践中出现了巨变,这种巨变以兼容与混合为标识,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也不能止步不前,以固定的思维、布局和模式“包打天下”。

二、走向传媒艺术: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次拓展

(一)艺术融合实践下,需要培养学生面对艺术时的“融合”視野和思维

如前所述,影视艺术是与实践关联度较高的领域,如果说其学科发展至少分为研究(学术)和教育(学生)两个维度的话,那么,影视艺术“研究”可以或者需要与艺术实践适当保持距离,有时还需要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便冷静观察与思考;但影视艺术“教育”与实践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距离过大,甚至无视实践发展,这不仅不合时宜,更会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既然艺术实践、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发展之势如此,我们在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中,就需要动态关注并调整自身发展,不断适应,并最终不断引领实践的发展。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之局,需要我们在影视艺术教育中,也必然要增加“融合”的思维。

在戏剧与影视学中,既有的摄影专业、电影专业、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数字新媒体专业等专业教育,是基础性的、极端重要的,对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当前的实践格局下,如果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完全固守于“工业化式”的、条块清晰的思维和模式中,学电影、电视、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完全固守于自己艺术形式的边界之内,认为学电影就是纯粹的做电影、学电视就是纯粹的做电视、学数字新媒体的就是练好数字技术便万事大吉,而彼此不交叉、不互视、不兼容,那么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可能会在就业和再发展的过程中,因过于狭隘而变得适应度低,难以对当前融合艺术生态和思维有基本的准确驾驭能力、全面理解能力。

面对融合之局,基本的影视艺术教育拓展原则应当是: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锻造上,既精于某一形式的影视新媒体艺术样态,同时又能够将图、影、视、听、网等艺术元素融合打通。某种程度上说,前者更多偏技能和知识,后者更多偏思维和视野。这对影视艺术教育者和学生来说,要求自然较之以往更高。

除此之外,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可以培养一部分学生,如未来可能从事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统筹等工作的学生,从本科教育一开始就以“融合”的思维“打底色”,让他们自觉地认为:艺术样态、影视艺术样态的“融合”是天然的潮流与趋势;在这种思维下,图、影、视、网等都是可供使用的来源、手段、渠道,只是根据不同的艺术目标进行不同的组合和结合而已,这些形式和元素之间有区别但无隔阂。这些学生在单一的艺术样态的创作水准和技艺上未必高超,但却更擅长以整体的、联系的、综合的、兼容的宏阔视野面对、使用、自由重构那些原本就是融合着的艺术元素、形式和样态。

正如当下火热的微信公众号的编排一样,传统图文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运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内容,影视视觉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使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内容,而艺术融合思维强的人可能从一开始就习惯于“文+图+短视频+图表情+颜文字+GIF动图+语音+音乐+……”的混合方式和“舒缓+卡顿+跳切+闪回+快进”的混合节奏呈现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传媒和艺术的融合,注重并思考如何从当代的传媒视角看待艺术,又如何从当下的艺术视角看待传媒。不知我们作如下对举是否合适:某种程度上说,传媒事关信息传播,是在生活世界为人之生存提供支持,脚踏坚实的大地;艺术事关精神品级,是在彼岸世界为人之提升提供引领,面朝辽远的天空。传媒和艺术,在相互粘黏的状态下,保持着一种长久的互动需求与互动能力。二者的完整,是否本身就是一种人类世界的完整方式?由“传媒+艺术”而促发和带来的人文景观,是否也就有一种隐秘而强大的人类人文涵盖力?

当然,这种融合思维锻炼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代气质紧密结合,我们在教育中也需要注意对此多有肯定,加以利用,趋利避害。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的文化最终将是主流文化,新一代的生命和活力终将替代前一代而继续走下去,虽然在这种替代的过程中青年人的非主流文化会经过一定的主流化规约过程。

(二)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的提出: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融合式拓展

综上,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整体地、联系地考察上述诸多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教育,以便顺应当前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的潮流与趋势。当然,这不是对之前影视艺术教育既有专业和学科的替代,而是一种拓展增容。毕竟,艺术实践兼容与混合了,艺术研究和教育也不能各艺术形式互不相通、孤立不往来。

这种新的研究和教育,需要综合、整体、联系地思考融合了图、影、视、网、新技术新元素的艺术。由此,我们提出了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

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③

“传媒艺术”的命题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这个“艺术融合”时代对我们的提示。这个时代里,我们忽然发现,艺术元素和形式的大融合,让我们对图片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区分越来越难以把握;新的艺术生态,似乎需要一个超越单一艺术形式的上一级概念来概括。我们也忽然发现,单纯的传统艺术理论、解释范式和教育教学,越来越难以完全解释艺术元素和形式融合之后的新的艺术生态。我们似乎需要一种动态发展过的艺术理论和教育抓手,以拓展艺术学、艺术教育的外延。

当然,对传媒艺术的厘定,是一个严密的过程,是在艺术史和传媒史的交叉界定中确定的。之所以将摄影作为传媒艺术家族的起点,也是和本雅明视摄影为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起点的判断是一致的。传统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基本是手工复制的,而传媒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则划时代地进入到机械、电子、数字复制。传媒艺术在外部与传统艺术有诸多鲜明区别,在内部又共享逻辑一致的科技性、媒介性、大眾参与性,将人类艺术分为“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大族群,不失为一种新的观察人类艺术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具体厘定,另有专文讨论。④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艺术,以及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科技改造了的各类艺术形式。传媒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这些传媒艺术活动,传媒艺术学是关于传媒艺术的本质、特性与规律,起源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原理与规律的学问;也是从艺术出发,并以传媒视角对艺术进行考察与总结的学问。传媒艺术学偏属一般艺术学、基础艺术学、艺术体系学的范畴。传媒艺术研究对象的确立,需要从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交织中把握,也可以从前文对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视觉艺术、传播艺术、艺术传播的辨析中参见。

与传媒艺术学这个艺术学理论之下的二级学科相近的二级学科或方向主要有: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图像学、摄影学、音乐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虽然传媒艺术学与这些学科方向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在理论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近与相似,但是在研究格局、研究视野、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等方面,本领域有相对独特的属性。

第一,与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等学科方向相比,传媒艺术学注意了媒介与文化研究视角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注入,既致力于建构传媒艺术史、传媒艺术本体理论等基础理论体系,也注重开展传媒艺术实践与创新、传媒艺术产业等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理论研究,还探索开展传媒艺术与文化的宏观战略性、决策性研究,从而丰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

第二,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已有的相关二级学科相比,传媒艺术学更注重从艺术与媒介属性、艺术与媒介融合等方面拓展与超越单一艺术形式和单一媒介形态的研究格局,建构综合研究的视野;也致力于从传媒艺术基础理论层面、提升传媒艺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层面开展传媒艺术重大理论命题的研究。

第三,与其他门类的相近学科相比,如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传媒艺术学立足于艺术本体,不拘泥于具体的传播流程,也不囿于微观的传媒与文化生产实践,而是更注重在理论层面研究传媒艺术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构成,在更宏观的层面为指导传媒艺术生产与传播的实践发展,提供系统化、规律性的理论指导。⑤

当然,传媒艺术教育的构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未来必然会遇到不少不足和困难需要补足和克服。例如,来自单体传媒艺术形式的研究者、教育者,如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研究者,需要补足对其他艺术形式以及传媒问题的体验与理解,这要求研究者、教师下数倍于门类艺术研究的功夫;同时需要增强宏观、综合、联系地考察传媒艺术族群的能力。例如,来自文艺学、美学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对艺术学的理解。例如,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艺术学的知识基础、逻辑体系、表述方式、实践体验,也需要补足美学功底与艺术哲学研究,否则传媒艺术研究和教学只能是一些外围思考,而无法触及到艺术与美的内核。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 《艺术家》 电影艺术技术革新

引言

第84届奥斯卡《艺术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项重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这部采用荒废多年的黑白默片形式的电影为何能够在世界首屈一指的电影盛事上获得如此殊荣?除了影片本身的魅力外,它把电影自诞生之初便被屡次提及的话题再度搬上桌面:电影的艺术性何在?《艺术家》从默片演员乔治·瓦伦丁的视角切入,呈现了那场把电影看作视觉艺术、蒙太奇艺术的默片电影者的“艺术末世”。那么如今在这个电影被技术裹挟的时代,当《泰坦尼克号》3D化、《新龙门客栈》重拍时,电影趋于过分依附技术而失去其原有独立的艺术追求,《艺术家》这部影片犹如一剂强心针,它讲究的光影设计,演员高超的表现力及恰到好处的蒙太奇镜头剪辑等,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电影艺术本有的纯粹魅力。因此,《艺术家》的大受青睐,是在情理之中。

一、《艺术家》的内核审视

没有《阿凡达》炫目的3D技术所营造的视听奇观,《艺术家》做到的是完整而细腻地还原默片美学。每个镜头都精心打磨,精确还原,于此同时,又巧妙结合了“无声”与“有声”,把那个时代保守派电影艺术家们的经历与心路历程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1、《艺术家》的视听“美学”

《艺术家》讲述了一位默片男星的陨落和一位有声影片女星的新兴。以爱情故事为根基,描绘了一场电影艺术的革命性转变。整部影片借鉴了大量20年代好莱坞经典影片桥段,同时还原了默片时代常见的电影艺术手法。

(1)镜头美学

在默片时代,由于没有配音和色彩,影片为表现深层含义主要靠布光与场面调度。在影片起始,乔治春光得意的时候,他的面光大多平铺,没有阴影。例如在他所演电影的谢幕会上,高亮的追光灯使他面部十分明朗,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而到了影片后半部,则多为伦勃朗光,侧光甚至逆光。比如在乔治卖西服时,光源是侧逆光,而在他自己在家放映以往的电影,站起身与自己影子对话时,是来自放映机的全逆光。通过光的运用变化,表现出乔治由盛转衰的人生经历。而女主角佩皮则完全相反,她从普通人到明星的转变,光也从自然光转为柔光或高光。就如同在上世纪20年代好莱坞电影中,为了把女星呈现得美丽无瑕,往往会使用柔光镜,在女演员的脸颊、头发上晕染一层毛茸茸的白边,不仅使女演员看上去非常光鲜,并拥有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在影片中期后,佩皮的打光多采用此法。

在场面调度上,代表处是影片0:35’ 10’’时,和老板谈崩的乔治与被男人的簇拥的佩皮一下一上在楼梯相遇。一个是被时代所抛弃的旧日明星,一个是刚签公司的“新鲜肉体”,乔治仰头和佩皮说话,两人的位置和拍摄角度凸显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命运。最后一个楼梯全景的交代,佩皮登上台阶,她的电影之路刚刚展开,而乔治顺梯而下,预示着没落与遗弃。

(2)表演美学

默片时代的电影依靠纯视觉来感知,因此要求默片演员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问及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您希望演员在默片里做出什么样的表演”时,哈扎纳维希乌斯说:“约翰·古德曼、让·杜雅尔丹以及贝热尼斯·贝乔,他们的表情很丰富,在他们说话时你可以轻松地了解他们内心。”[1]当然除导演提及的表情外,肢体语言也是默片重要的达意环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默片演员如卓别林都是杂耍、舞蹈高手。另外还有就是动物助手,如乔治的宠物狗就为影片的喜剧感增色不少。

(3)剪辑美学

为了还原传统默片的艺术精髓,导演运用了前苏联理论家爱森斯坦最推崇的老式蒙太奇剪辑法,其中有些蒙太奇因略显刻意而在如今影片中鲜有可见。例如相似蒙太奇,影片0:53’13’’ 时,由如日中天的佩皮钻石高跟鞋切换到乔治破烂的皮鞋,折射出两人生活状态已然迥异。还有电影1:20’26’’时导演采用杂耍蒙太奇来表现乔治在得知他拍卖会上的物品全部被佩皮买下后,恐惧、愤怒的心境。影片中他疯狂掀开一张张白布,期间穿插剪辑了雕塑猴子的特写,它们或捂眼或捂耳或捂嘴,突出了乔治不愿接受这一切的慌乱与痛苦。再有1:26’14’’时的积累式蒙太奇把很多说话着、大笑着的嘴剪辑到一起,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把气氛渲染到极致,促使乔治无法接受“有声”而自杀。其实,像杂耍蒙太奇、累积蒙太奇,因为它过于形式化而被当今电影摒弃,但却为这部影片最大化突出视觉艺术表现力而推波助澜。

除还原传统蒙太奇剪辑手法外,导演还采用默片时代惯用的“淡入淡出式”转场,同时影片拍摄使用每秒22格,1:33:1的小银幕宽高比,在技术层面上使《艺术家》达到几乎完美地仿真复古。

(4)“声音”美学

《艺术家》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它把无声与有声巧妙结合。例如在影片0:29’04’’乔治看了有声电影后,自己回到房间,发现所有的物品都能发出声响——玻璃杯的声音、马路车流声、狗叫声、电话声……所有声音掺杂呼应,宛若轰鸣的噪音,乔治慌乱地跑到街上,看到一片羽毛掉到地上发出爆炸般的巨响。这种突如其来的音效介入,打破了观众已经形成的默片观影状态,强大的听觉冲击,把一个习惯于静默的“哑巴”演员对声音的恐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观众亦感同身受。在影片的最后,男女主角踢踏舞合作后,乔治终于说出了“乐意效劳”(With pleasure)这句话,这是全片中他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影片也以有声电影的方式结束了,暗示着默片时代便以这些“艺术家”的妥协结束。哈扎纳维希乌斯在默片中插入声效,起到的效果非比寻常,使《艺术家》主题表现力得到升华。

2、《艺术家》的主题分析

在影片的筹划阶段,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曾想把本片命名为《美人痣》,取自于乔治在佩皮脸上所点的一颗痣。但是制片郎曼却把片名改为《艺术家》。片名的更改对本部影片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它从反映默片演员的个人遭遇升华为在那个时代下整个电影领域对“电影艺术”定义的革命。众所周知,没有录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便没有电影,它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受科技影响最深远的。因此当录音设备出现,声音进入电影成为组成部分的时候,曾一度造成了电影技术、艺术、商业上的混乱。因摄影技术和录音技术都处于发展初期,隔音玻璃屋限制了摄影机的移动自由,摄影机的噪音又影响了同期录音。剪辑的蒙太奇结构也会因声音而受破坏。正如前文所述默片时代的种种艺术探索都将因声音的出现付之东流,造成电影美学上的倒退。而观众会因为声音的出现而减少对画面和演员的关注。因此,以卓别林、金·维多、雷内·克莱尔、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为代表的一群无声艺术大师们公开表示排斥有声片。1928年,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三位蒙太奇大师联合发表《有声电影声明》,在《有声电影声明》中,尽管他们承认声音“会给电影带来强大的新的表现手段,会有助于阐明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而这在过去只依靠视觉形象的无声电影的不完善的手段,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同时他们又痛心于因有声片的出现会对蒙太奇这种电影深度内涵表达方式造成巨大威胁,电影只能“被语言控制去讲故事”。与此同时,有声电影的冲击不仅涉及到艺术理论界,它更严重地威胁到默片演员的生计。因有声片更注重演员的声音表现力,大量默片演员难以胜任而被淘汰。以戏谑语言和夸张舞蹈为表现主体的百老汇戏剧业乘虚而入,大批演员流入电影市场,把戏剧美学也带入电影,造成了对白泛滥及百分百音乐歌舞片的出现。正如《艺术家》中所表现的,最后乔治和佩皮一同跳起到了百老汇常见的踢踏舞,场景的布置就如舞台,而拍摄手法也是一镜到底,电影失去了重构现实及剪辑的张力,默片最终向有声片进行了彻底妥协。

二、电影艺术特性

通过对电影《艺术家》的分析,问题已经呼之欲出:被技术裹挟的电影是否为艺术?有声、彩色、3D时代下,电影的艺术性又如何体现?

1、电影是否为艺术

若要讨论电影是否为艺术,首先需要界定的是“什么是艺术”。柏拉图说:“艺术即模仿”。亚里士多德说:“艺术即认识”。大卫·休谟说“艺术即品味的对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在《现代电影美学体系》一书中提及:“艺术可以界定为人类历史认定的、专门化的媒介手段” [2]。此定义中的核心点是“历史认定”、“专门化”的“媒介手段”。首先毫无疑问,电影是一种“媒介”,它最初的功能是“记录”。把三维的世界保存下来,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上进行传递,成为人们交流的媒介手段之一。但随着电影制作、放映技术的不断进步,“历史”稳定性和“专门”性并不适用于电影。其他传统艺术样式,如绘画、雕塑、舞蹈即使创作工具不同,古往今来呈现出的艺术作品是大体不变的,但电影作品则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2D到4D、银幕到电视种种变化,使人们很难从历史和专门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那么电影是否还能归位于“艺术”范畴?

在半个世纪前,爱因汉姆就电影的艺术地位提出了六个基本条件:“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深度感的减弱;照明与没有颜色;画面的界限和拍摄的距离;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并不存在,视觉外的其他感觉失去作用。” [3]显然,爱因汉姆是以默片为界定依据。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爱因汉姆看来,正因为电影在转化物质现实(或称作戏剧化提炼)时,电影特有的艺术韵味和艺术精神被折射出来。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是对这种艺术精神的最重要承载者,“蒙太奇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到了创作过程之中” [4]通过观众的二次创作,使电影出现超脱于生活的韵味。当有声片出现后,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太奇的达意效果,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学者接受。电影有声了,便不再是艺术了么?答案是否定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的复原”理论以及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证实了电影艺术更加核心的“特殊”属性。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是在对于现实的照相记录本性的延展中来凸显艺术精神和抽象意味。” [5]麦茨则提出了电影的“空的空间”本体特征,它与文学的意会特征有相似性,即“都体现了概括和传达人类抽象情感力量的艺术气质” [6],这两位学者的理论更加深入和开放,并不局限于某种电影类型,把电影概括为是一种 “幻象式(或想象式)”的艺术,这才是电影艺术本体属性所在。

2、几大电影发展时期艺术特性比较

上文引用克拉考尔及麦茨的理论证实了电影是一种营造“幻象”的艺术。而从无声片、有声片、黑白片、彩色片、3D片、到电视电影,不断更新的是“造梦”的手法及呈现方式。下图就几种电影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如图所示,前六种电影艺术手法是从黑白默片诞生之初就被广泛采用并被视为主要的电影达意手段,特别是在默片电影中承载艺术内核和思想深度的地位尤为突出。然而,自声音、色彩、3D特效进入电影后,艺术手法又有了新拓展。比如张艺谋的《英雄》中色彩在表达心理、结构情节上起到重要作用与效果。声音的运用使电影更加还原现实,并把画外的空间也带入电影,着重烘托气氛和展现人物内心状态。近几年3D技术冲击电影市场,再加上IMAX双拳出击,营造出令人惊叹的视听奇观,它从观影效果上改变了电影的“二维”属性,使电影的“幻象式”造梦发挥到极致。相比之下,电视电影在电影为“幻象式”艺术的界定下,出现了偏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电视电影并非纯粹的电影,它只是一个制作模式或放映模式,归根到底,其电视性的特点更为突出。

三、当代电影艺术困境及展望

1、艺术困境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在跟进拓展。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许多电影人忽视了最传统的电影艺术手法,当今电影界出现了两大艺术困境:1、大批粗制滥造影片接踵问世。特别是近几年小成本喜剧电影最为明显,不讲究的景别、机位、光影、调度、蒙太奇等手法使电影艺术性大打折扣,甚至电影和电视剧、情景剧没有太大区别。2、过度依靠技术,掩盖创新危机。《泰坦尼克号3D》、《东邪西毒终极版》、《新龙门客栈修复版》等影片在内容没有任何更改下重拍,折射出的是电影创新越来越捉襟见肘。通过“炒旧饭”的方式,再次赚取票房。这种方式或许前几次能有效果,但很快观众就不会再买账,毕竟电影艺术不能剥离内容而单纯靠技术维持。

2、小结及展望

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的全面分析,回顾了电影诞生之初核心的艺术表现手法,探讨了电影艺术的特殊性并延伸了电影艺术表现方式。无论技术怎样革新,电影将一直秉承着“幻象式”这一本体属性,进行不断的艺术探索及创新。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电影创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届奥斯卡把最佳影片大奖颁给《艺术家》是对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一次最好的反击。未来的电影,应该逐渐把技术放归于次要,重新审视电影艺术的传统手法,把电影做精做细,这才是维系电影这门特殊艺术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注释

[1]张翰. 这一次,好莱坞向自己致敬[J]. 电影世界, 2012,3: 63.

[2]王志敏. 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6.

[3]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5.

[4]爱森斯坦. 论蒙太奇[M]//自李恒基, 杨远婴.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99.

[5]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6.

[6]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7.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文5

首先,电影艺术所表现的真实并不是客观的真实,而是经过创作主体加工后的艺术的真实。这一点是在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存在的。但由于电影艺术可以更加真实地还原客观实在,因此,如何削弱这种客观真实感便成了历代电影工作者所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乔治·阿尔培特·斯密斯发现了电影的“分镜头”原则,到卡梅隆通过3D技术创造了一个足以与现实世界相抗衡的“潘多拉星球”,从电影蒙太奇技术到如今高度真实的3D技术,历代电影艺术家从电影语言本身到拍摄技术的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力图创造一个足以区别于客观现实的电影艺术的现实。其次,是主观真实的塑造。由于电影艺术的表现主体多是客观拍摄对象,而拍摄对象所具有的客观真实性在电影艺术发展早期,是不易被视为赋予了主观性的艺术真实的。因此,电影语言,即蒙太奇的运用,在发现之初,便成为了电影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有声电影和彩的出现,蒙太奇语言日趋完善,由“隐喻蒙太奇”和“杂耍蒙太奇”为代表的表现蒙太奇被观众所熟悉,电影审美欣赏能力的提高,电影工作的重心随之转移到了创作主题的主观想象上。这也决定了电影在此之后,走向了不同的两个侧重方向,技术性的强调和故事性的强调。技术性的强调便是强调对拍摄对象的处理,也就是强调观众感官上的感受。这一概念的引申与发展经过了模型特技、机械特技、计算机特技等几个阶段,直至《阿凡达》的出现,为电影创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随着电视、家庭影院、便携式DVD等越来越多的观影手段的出现,使得原本强调叙事性的电影在影院中发展到了瓶颈,影院电影因此而日渐衰落。随着“后阿凡达”时代的到来,新的观影体验也使得影院电影重获生机。

二、《阿凡达》的艺术现实的塑造

电影《阿凡达》在讲述了一个经典好莱坞式的故事的同时,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异星世界,3D技术的运用将“潘多拉星球”这个卡梅隆想象中的世界,几近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观众在摘下3D眼镜后许久,意识才逐渐回到现实中。卡梅隆及他的团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别于客观现实的艺术现实,使观众可以在三个小时的影片中,脱离现实,这是卡梅隆的成功,也是新科技的胜利。电影作为一项科技产物,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艺术性之后,仍不能脱离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新的科学技术总是能对电影艺术的创新产生影响。《阿凡达》的成功也是电影技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才得以实现的。无论是电脑成像技术的应用,还是后期特效的处理,或是3D建模的应用,《阿发达》的创作都是在这些已有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良与发展。但《阿凡达》创作团队本身技术上的创新,才是开启电影“后《阿凡达》”时代的关键。为了能够在《阿凡达》中产生全新的3D视觉效果,卡梅隆以及他的公司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的数字虚拟拍摄系统,其中包括“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Facial Performance Replace-ment)、现实摄影系统(Reality Camera System)、The Volume‘能量’虚拟摄影棚、Simulcam协同虚拟摄影机、面部捕捉头戴设备(Facial Capture HeadRig)、台词自动采集还原系统(Automated DialogueReplacement)等”。[1](P213)这些新的电影技术的使用,保证了《阿凡达》中由电脑制作出的纳威星人可以最高程度地还原演员在蓝、绿幕前的表演,甚至是表情,而高达60%的数字特效镜头使得“潘多拉星球”这个奇异世界足以得到更加逼真的表现。除了电影技术本身的因素外,“潘多拉”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倾注了大量的创作者的主观想象。卡梅隆在1997年拍摄《泰坦尼克号》之前,就已经有了对于《阿凡达》的构想。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完美地实现卡梅隆对于潘多拉星球构建的设想,一直推迟了12年。在这12年中,卡梅隆不断完善对于“潘多拉星球”以及“纳威星人”的设计,从自然风光到人物形象,从文化传统到“纳威星语”,卡梅隆为《阿凡达》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架空世界。虽然这种架空的现实世界的概念并非首创,但当其与最高水平的数字影像制作技术相结合时,展现给观众的便是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以《阿凡达》为代表的“异世界”类电影的一个共同宗旨便是借助电影手段,创造一个艺术的现实。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工作者构筑出的这样一个虚拟世界变得更加逼真。这种对区别于客观现实的“真实”的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审美要求,更是电影艺术审美性存在之所。巴赞在《摄影摄像的本体论》一文中,论述了艺术的“木乃伊”情结,即“复制外形以保存生命”,[2](P190)认为“绘画在两种追求之间徘徊:一种属于纯美学范畴———表现精神的实在,在那里,形式的象征含义超越了被描述物的原型;而另一种追求是仅仅用逼真的模拟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2](P191)而电影的出现正是平衡了这两种追求,用一种“我们不得不相信被摹写的原物确实存在”的真实性来将一种并非客观现实的艺术现实强加给观者,[2](P193)作为“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因此,巴赞在最后说道:“摄影术使我们既能欣赏到直观上未必惹人喜欢的原物摹本,又不妨碍我们去欣赏不必以大自然为参照物的纯画作。”[2](P194)科幻题材电影则更是直接抛开了现实摹本,将想象中的形象尽力逼真地塑造出来,沿着创造更虚假的真实这条道路,运用更新的科技手段,发挥创作主体更强的想象力来实现这一目的。而《阿凡达》的出现,正是在这样一条探索之路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电影艺术虚拟现实的自我确证的实现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接受美学 电影艺术 “在地性”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72-02

接受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德国学者姚斯提出,致力于对文学作品对话和理解的反复斟酌,该理论含有三个重要概念,即文学的历史性、期待视野以及文学演变。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主要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并将文学作品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剖析其历时性和共时性,本文则将姚斯关于文本的接受美学原理研究运用于电影艺术的分析当中,借助姚斯对于文学作品的受众分析角度和阐释,对我国的电影艺术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力求在文艺全球性传播的语境下明晰我国电影艺术在地性传播和全球化接受的意义。

一、在地性接受

接受者在我国电影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角色,一种是在地性接受,另外一种则是全球化接受。在地性接受即接受者对在地性人文的一种接纳和拥抱。本文主要以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为例,分析其道具使用、色彩运用以及音乐旋律的在地性特点。

1.道具使用的在地性

电影艺术作为视觉表现超强的综合艺术,其视觉冲击力的体现对于受众来说是期待视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张艺谋电影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其道具使用的在地性展现,例如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作为道具呈现在屏幕中的大红灯笼的背后显然承载着许多在地性人文,灯笼是中国节日中常用的一种喜庆代表,区别于西方文化,辨识度高,影片中的红灯笼在封闭性的大宅院里尤其突兀,预示着女性年华璀璨一时终敌不过环境腐蚀的悲惨命运。

在地性道具的使用必然离不开在地文化的内蕴,灯笼作为东方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在视觉上的呈现在起初就鉴定下特殊的含义,并给予接受者期待视野的挖掘和拓展,我国电影作品中道具的使用,要想为更多的在地性文化所容纳,就必须深挖中国文化中意蕴丰富的物品,借此传达出精神上的内蕴。

2.色彩运用的在地性

电影艺术中,能够呈现出在地性接受的除了道具的使用之外还有画面色彩的运用,比如西方文化在说起东方文化的色彩时,首先脱口而出的便是火热的红色。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无论是《菊豆》中的红染布还是《红高粱》中的高粱,这些红色物体的运用总能成为视觉画面中抓人眼球的片段,使影片呈现出浓厚的东方意蕴。

张艺谋的电影之所以被国内很多专业人士认可,就是因为其电影有着代表中国元素的呈现,接受者在接触到屏幕中的红色大面积呈现前,就已经对红色有一定的审美预设,潜意识里已经将红色与东方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观影时出现红色就不会超出预期的审美,并且在各种动态镜头的结合下,会对该影片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上的升华,接受起来也会顺理成章许多。

3.音乐旋律的在地性

在电影艺术中,除了前面说的两种在地性运用的因素之外,还有音乐旋律的在地性呈现。例如在电影《红高粱》九儿出嫁的情节中,大特写镜头中配乐采用的就是中国传统婚嫁音乐,运用唢呐、腰鼓等混合而成,声音充满喜庆张扬,却与女主角呆滞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在音乐的此起彼伏中突出了九二命运的坎坷与性格的刚烈顽强。

电影中运用的唢呐和腰鼓都是具有在地性元素的音源,颠花轿片段中的配乐符合在地性接受者对于传统民族婚嫁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接受起来没有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视觉补充作用,成为在地性接受的一大可借鉴之点。

二、全球化接受

在我国电影艺术的接受者中,除了在地性接受之外,还有全球化接受,在全球化接受的过程中,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显得尤为重要,他方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多少,关乎本民族电影艺术在世界传播的范围广度。

1.主题的全球化

首先,张艺谋电影全球化接受的成功离不开其电影呈现出的主题的全球化。例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当母亲喜欢上父亲时,姥姥阻止母亲喜欢父亲时的语言表达是地位悬殊,即门不当户不对,这一句话就简单概括出当时中国封建的思想环境。电影中所选取的主线即父亲母亲纯粹的爱情发展,关于爱的渴望自始至终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人们的精神所向。

因此我国电影创作者们要考虑到全球文化接受起来的公共点,找到相似点然后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这样接受者接受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电影作品的扩散也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2.民族寓言的全球化

其次,除了上面提到的主题全球化,张艺谋电影中还体现出深刻的民族寓言的全球化。张艺谋电影中总能刻画出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整体人文倾向,这充分迎合了西方乃至全球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窥视的心理,弥补了不同环境下人们对于异地人文的好奇心心理,通过影片中不断给予的寓言式镜头以及寓言式结局给出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应判断,从影像资料中逐渐步入全新的文化,审视东方民族寓言的同时检视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二者进行碰撞,在碰撞中接受者逐渐取代原有的期待视野,并对审美框架重新解构,生成自己全新的演变后的视野,如此周而复始下去。

3.商业运作的全球化

最后,全球化的商业运作也是张艺谋电影全球化接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例如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取得2.7亿的国内票房,全球票房为5474.5万美元。张艺谋在彰显民族文化功底方面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同时,亦能够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渠道,通过海报、明星记者招待会等扩散传播自己的新作品,通过这些途径接受者亦可获得“花钱买消遣”的娱乐体验。

总而言之,在如今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播者为王的思想已然不能满足当下文艺发展的市场选择倾向,我国电影艺术的从业者们应努力具备研究受众分析受众的能力,在媒介融合、娱乐泛化的当下,找到真正符合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切合点,拥抱在地性接受的同时努力扩展全球化接受,将本土文化传承内外,并同时赋予我国电影艺术清新明亮的艺术韵味。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