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1 引言

1997年,为了支持中国高校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大型主机技术知识在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IBM向包括我校在内的四所中国重点高校捐赠了四台IBM大型主机,用以支持大型主机课程的开设及大型主机技术的研发。虽然大型主机已在全球金融、大型制造、航空等领域占据绝对重要地位长达四十余年,世界上也有约150所高校开设了大型主机的相关课程,但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却仍是一片空白。

作为首批参加IBM大型主机合作项目的高校,我校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探索和研究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2 大型主机课程的主要特点

大型主机自1964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始终以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然而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背后正是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将大型主机庞杂的软、硬件技术梳理清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符合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课程体系,成为大型主机教育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大型主机主要软、硬件技术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型主机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 基础理论相通

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在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基本都有讲授,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大型主机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都是由它奠定并发展而来的。

(2) 应用背景复杂

大型主机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应用规模通常都非常庞大,如全球化的银行金融系统。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此庞大、复杂的应用背景,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是一个难点。

(3) 应用技术独特

虽然大型主机课程在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特殊性,但其应用技术却是非常独特的,与许多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系统大相径庭。例如:大型主机常用的操作系统并不是常见的Windows或UNIX,而是专用的Z/OS;相应的文件系统、操作方式等都有别于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陌生感”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 实践要求较高

大型主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大型主机技术的技能,所以在实践方面要求较高。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1)国家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高司函[2006]239号)。(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60037)。

(5) 课程门类众多

大型主机的软、硬件环境复杂,相应的技术课程也是门类众多,学生要具备基本的应用或管理能力,必须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理清这些课程与学生培养方向的问题,是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1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做好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我校十余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经验,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适应软件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国际化高级复合型IT人才”[1]。

3.2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在制定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时,我校积极与国内及国际的大型主机开发及应用企业合作,例如IBM、花旗软件、武汉钢铁集团、中国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方面充分征求这些用人企业的意见,并结合高校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如图1所示。

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培养基于大型主机的应用软件开发人才,而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则主要培养与大型主机系统相关的管理人才。

3.3 大型主机课程的分类

根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可以将大型主机课程分为三类:

(1) 理论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相关的软、硬件理论基础,如: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2) 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基本操作、使用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型主机应用技能,如: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

(3) 专业技术课程

面向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介绍各方向所需的专业技术内容。例如:应用开发方向的“COBOL语言程序设计”及系统管理方向的“作业管理子系统JES2”。

(4) 业务基础课程

要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还需要使学生对相关的大型主机应用的业务基础有所了解,例如面向金融信息化的“金融基础知识”。

其中,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各方向是相同的,而专业技术及业务基础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来进行设置。

3.4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

为了达到大型主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需要:① 满足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②达到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③切合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④符合大学教学规律;⑤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并参考国外先进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提出了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所谓主线式,就是指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实现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技术及创新能力为主线。而模块化则是指将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系列化,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基本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覆盖了大型主机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所以我们并没有专门增设基础理论课程,而是将本科生进入大型主机方向课程学习的时间定在了二年级阶段。这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型主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

对于两个主要培养方向而言,应用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如表1所示。“大型主机系统导论”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大型主机软硬件系统的主要概况、应用背景及基本操作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前对大型主机系统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大型主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则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操作系统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大型主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数据集的管理以及批处理作业的编写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从专业技术课程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集中在程序开发语言以及应用开发常用系统方面,具体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由于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还可划分为多个子方向,为了便于学生选择,又将该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表3列出了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其中前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管理方向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其余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各子方向灵活选择。

转贴于

对于大型主机应用开发人员而言,不单单要掌握大型主机应用程序开发的技能,还必须对相关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目前大型主机应用多集中在金融行业的特点,我校在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增设了一些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如表4所示。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大型主机系列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两个培养方向均设置了3个学分48个学时的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为实践学时,内容来自于真实应用案例,如小型银行交易系统、税务系统等。

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当前大型主机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其课程体系结构灵活,可根据技术更新及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从课程设置来看,突出了“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针。在学时分配上,实践占总学时的50%以上,并有两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充裕的课时保障。

4 实践效果及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培养,最初只是简单照搬美国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向也只有大型主机应用开发。1997至2002年的六年时间里,经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大型主机行业需求,我校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相关课程,并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6年来,共培养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222人,除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94人外,86人进入IBM、花旗、EDS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直接从事大型主机相关开发及管理工作,42人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金融企业及软件开发企业。

在确立了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课程大纲、教材、实验手册及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工作,目前已经有4门课程获批为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通过企业交流、毕业生跟踪等途径,我们对本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从IBM、花旗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校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以及所掌握的实用技能水平较高等特点。而毕业生也均反映,在校学习的大型主机课程方向明确,设置得当,贴近实际,兼顾了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他们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我校根据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主线式、模块化”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结构灵活、方向明确,符合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从“文理交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丰富大型主机专业培养方向等方面入手,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及实践,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2

关键词: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现行的高职教材不是将本科教材缩减就是将中职教材增加而成,导致学生不是缺乏动手能力就是没有发展潜力。因此,如何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了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对其实施模式进行了探索,初见成效。

一、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及开发流程

1.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特色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符合岗位需求,教学内容符合技能培养。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同时能够满足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

2.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如下:

二、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

1.结合企业调研及化工过程的解析,确定职业岗位

通过对渭河煤化工集团、陕西神木化学有限公司、陕西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的调研和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析,选择这些企业的技术专业进行“工作分析”,确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适合各类化工生产企业生产一线的化工操作岗位,即化工现场操作岗位、设备仪表维护岗位、化验分析岗位、化学反应岗位等。如图1所示:

2.根据职业岗位,产生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通过职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调研分析,产生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挖掘职业核心能力、核心知识、核心素质,并以行动领域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重构现行的学科体系,设计专业学习领域,并设定相应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必须的单向技能训练,全程贯穿核心能力的培养理念构建系列课程,形成基于化工生产工作过程、并以熟练从事职业活动能力为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

3.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

现代化工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装置集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过程性控制、连续化运行等方面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外,更注重以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以及适应技术进步的可迁移能力等方面为代表的综合职业素质。根据职业工作过程及能力、素质要求安排课程内容;依据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设置课程进度及接续关系。完成本专业完整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图2所示。

4.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解析

本专业课程体系无论是理论教学体系还是实践教学体系,均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1学期公共基础领域是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第二阶段即第2~3学期专业基础领域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三阶段即第4学期专业技术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第四阶段即第5~6学期:第5学期专业拓展领域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方向能力,第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全程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和实践相融并进,工学结合,突出了高职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践行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岗位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模块化进阶式“工学结合、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并融入“化工总控工”、“化工操作工”、“化学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采取认识实习、仿真模拟、上机实操、顶岗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近几年来,学院致力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但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也还需要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莫足琴,梁铭,夏德洲.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0,(23).

[2] 刘继平,彭跃湘.共享型实习基地建设及其工学结合人才 培养的践行[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工作过程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我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所谓工作过程导向,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对地域条件及市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其次还要对工作过程及岗位分析,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笔者以我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阐述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探索过程,希望与大家共勉。

1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因此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这些企业的重点工作任务,找出本专业准确的职业面向和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

1.1地域条件及市场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从大的环境上来说:“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速的增长态势。2009年,国家确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电子信息产业位列其中。201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占国家GDP收入的7.5%。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2005年5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了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园名单,天津滨海新区有三个,分别是:国家移动通信产业园、国家片式元件产业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三星、摩托罗拉、富士康、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行业人才需求:根据信息产业部的发展规划,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三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开发、设计、管理、销售、服务类新增人才需求每年保持在1.6万人以上,而电子制造业每年将需要数十万具有电子制造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

1.2通过调研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教师每年都要进行专业调研工作,调研方式可选择实地考察、毕业生反馈、企业人员座谈、发放问卷的等形式,调研的对象一般选择企业人事主管、一线的技术工人、技能型岗位的主管、毕业生等。调研企业一般选择具有代表性,员工数量规模较大,产品具有通用性,企业影响力较大,用人需求较大,以及毕业生就业多的企业。对我校近3年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分布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装配、生产及工艺管理、质量检验、产品销售及销售技术支持、电子器件采购及库管等岗位,其中电路设计、安装调试装配、生产及工艺管理、产品销售及销售技术支持占总需求的70%。从未来的岗位需求趋势看,电子产品设计与安装调试维修是首选就业岗位;具备电子产品设计与编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加趋势。

通过调研分析滨海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确定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子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与维护,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2.1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

2.1.1工作过程及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

首先要成立主要由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团队主要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组成。企业专家应选择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组成。企业专家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岗位的工作任务,熟悉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行业专家应选择工作5~10年以上,具有从基层到中层的管理人员组成,行业专家提供企业人才规格信息,这样保证课改的方向与企业动态需求保持一致。

通过广范的调研我们归纳出电子产品具体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调研结束后,组织召开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确定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共同针对典型岗位总结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形成典型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专业能力包括电子安装调试基本操作技能、电子产品设计与编程、产品质量检验、工艺编制及生产管理等能力。电子信息专业典型职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1.2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进一步对每个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形成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由这些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集合构成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共同讨论确定出本专业的行动领域。由于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来归纳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电子信息专业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的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2.2行动领域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要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展开的逻辑进行。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仅是对构成工作任务的特征、能力要求进行了专门描述,如何将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即如何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这才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剖析典型行动领域,以工作过程知识、职业岗位相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依托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按照工作过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在关系,职业成长规律、认知规律,从新手到专家,从简单到复杂,确定课程顺序、课程衔接以及课程组合关系,形成可以在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完成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电子信息专业依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表3所示。

2.3开发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是按照学科课程体系来构建课程、组织教学内容。而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则打破了这种学科课程体系,它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来组织各个学习领域,将各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来排列,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对应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由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素质学习领域以及拓展学习领域组成的课程体系。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按照难度系数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课程体系如表4所示。

基础学习领域包括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应用写作、思想概论、体育等课程,素质学习领域包括演讲训练、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拓展学习领域包括专业拓展和公共拓展,期中专业拓展课程包括VB程序设计、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绘图、电子专业英语等,公共拓展包括音乐欣赏、大学语文、文学欣赏、体育选修、实用心理讲座、传统文化概论、个人与团队管理、现代礼仪等课程,公共拓展课程为选修课程,每名学生选修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

在总结出的各学习领域所包含的课程基础之上,与企业深入合作,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等共同组成课程小组,分析所有课程并予以分类,确定出核心课程。对于非核心课程开展正常教学,对于核心课程应该重点开发,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理论指导,并对各个课程进行深入剖析和描述,理清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实施 、教师能力要求、考核评价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编制相应校本教材,设计学习情境,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传授核心知识,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之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张 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0.

[3]高 庆.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4

关键词:课程建设;经验;问题

一、财经院校课程建设回顾

早在1995年国家教委就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来推动高校课程改革与建设。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意见中就教授上本科讲台、双语教学、多媒体授课等方面提出要求。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启了高等院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十年历程。财经院校在此背景下纷纷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三层架构设计,课程建设成为各院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各高校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862门,746所高校的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明确“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课程建设等重点建设内容都是前期课程建设内涵的进一步延伸。

在全国高校注重课程建设,落实质量工程的背景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积极开展并长期坚持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开展了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以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为要求,以三“百”工程(即打造百门精品课程、凝练百部精品教材、培养百名教学名师)和教学平台建设为基础的全面课程建设活动,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带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截至2010年,我校已经建有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这些精品课程基本覆盖了学校的重点学科,显示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经院校的学科特色,如劳动经济学重点学科的“劳动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学”。同时精品课程结构分布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均衡发展,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如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人文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建设都得以体现。随着三“百”工程的开展和深入,学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凝聚,达到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截至2010年,全校共建设校级以上精品课程54门,精品教材71部,实践教学系列教材25部。学校共评选教学名师28名,优秀主讲教师37名。

二、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成果

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课程建设实践既体现了一般财经院校的普遍特征,也突出了学校“厚基础,上水平”的特色。

1.“质量立校”的理念贯彻实施

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广泛参与、精益求精”的课程建设实践,学校“质量立校”的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在学校层面,有校“质量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主管财务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部分专家组成,有关课程建设情况能直接反映到学校“质量工程”最高决策机构。在教学管理层面,有教务处领导下的精品课程建设支持与服务小组,为课程建设提供咨询、检查、评审等服务。在学院教学层面,有由院长领导下的教学副院长负责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专业课程建设。在教师层面,有由课程负责人任组长、由多名主讲教师参加的教学团队负责具体课程建设,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知识结构科学的教学经验丰富、社会认同度高的高素质教学队伍。由此,通过课程建设,学校从上到下形成了对质量的关注和认同,对质量的要求和追求。

2. 课程建设形成相应的制度与保障

首先,学校形成了系列规章制度以开展课程建设。学校制订了《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教学项目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各项办法和措施,明确规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实施策略和经费管理办法。各学院也都依据本专业建设的特色相应制定与完善课程建设的管理办法。其次,课程建设经费得以保障。课程建设内容很多,特别是在创精品的过程中要求很高,如师资队伍建设、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考试题库、实践与实验教学、教学评价等,学校大力投入经费进行建设,优先保证资金到位。学校公共经费建设不仅直接投入课程建设,如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验课程建设项目、网络课程建设等,还通过专业建设划分到学院,由学院根据各专业特色要求,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展开课程建设。最后,形成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制定了《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设定“优秀教材奖”、“优秀课程奖”,对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个人或集体给予奖励。此外,在教师职务聘任过程中,也考虑教师在教学中的投入,将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明确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和任职条件范围。

3. 搭建课程建设平台

围绕课程建设,学校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服务于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二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交流平台,以此来促进课程建设。

学校搭建了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系统,所有课程均可上网,每位教师均可在网络上建设自己的课程平台,所有获评的国家、北京市和校级精品课程也都挂在网络平台上,对所有学生开放。网络课程建设方便了学生的使用,不仅教学计划、课件上网,而且网上还提供了辅助学习的各方面资源,提供了提问答疑的平台,学生与教师可以形成网上互动。网络课程也方便了跨专业选修课程中因为专业背景欠缺而导致的学习难题,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反复学习理解有关的内容。2009年网络课程建设开展以来,共计300门次课程搭建了网络课程平台,开始使用网络辅助手段展开教学,涉及教师100多名。目前已经有600多万人次使用了网络课程进行学习。

由于很多教师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在学校停留时间较少,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2008年,学校开始开展“精益课堂”工程,通过开展全校性的由全体教师参加的互相听课、教学观摩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心得,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共同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精益课堂”实施以来,全校参加听课的教师达到560余人,累计听课达到3800余人次。2008年学校成了教师促进中心(OTA),为释放教师潜能,促进教师追求卓越教学提供平台。OTA通过网站、主题午餐会、一对一的教师私密性帮助、教授教学访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立以来,OTA共帮助和指导教师教学工作30余人次,受益教师达百余人。

三、课程建设的问题分析

财经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 教学与科研矛盾

首先,财经类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中专业研究一枝独秀,教学深入研究与实践很难开展。近年来,随着科研经费的不断投入,科研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瞄准全球一流期刊或者国内的权威期刊上发表高层次文章,而且还要申请国家和省部级的课题,财经类院校还需要与实践部门合作从事有助于社会科学决策的横向课题。因此,教师往往只能全力以赴进行专业研究,而忽略教学研究。科研任务重的教师完成基本课时量工作压力就已经很大了,更不用说参与深入的教学研究。其次,新教师的科研导向更为严重,从而影响教师体系建设。由于强烈的科研导向和高校的聘任制度,新教师的聘任基本只能从应届博士生中挑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很难转入教师系列。一则实践部门出来的从业人员往往在纯理论研究中处于弱势,学校科研门槛太高;二则即使入职后,科研导向的晋升制度也使得他们的发展空间有限,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能给他们的职称晋升太多帮助,反而造成了弱势。因此,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常常缺乏优质师资,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很多案例都是来自二手资料,不是自己亲自编写的案例,更不是自己的亲身实践。在强调实践创新,在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反而是埋头于理论工作,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到实际部门锻炼学习的机会和意愿,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2. 课程建设与利用矛盾

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建设、教师建设、平台建设等,这些都存在着建与用的矛盾。首先教材建设各自为政,精品教材的使用率不高。每所高校都希望建有自己的精品课程,因此都积极鼓励编写自己的教材,在课堂中使用自己的教材。这样往往造成矛盾,究竟是用国际著名教材,是用国内的国家精品教材,是用本校的精品教材?其次,由于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学生跨校选修的学分认定不普遍,教师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教师团队建成后,资源往往仅限于服务于本学校课程讲授,很难服务于更多的学生,服务于社会。最后,精品课程建设后使用率不高。由于精品课程往往来自于本校的重点学科的专业课程,而非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本校实际使用的学生不多。虽然精品课程已经上网,但是受限于网络技术条件、网络课程质量以及知识产权的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精品课程并没有对外形成应有的影响力。仅以我校为例,网络课程上点击率最高的是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而非精品课程。

3. 教与学的矛盾

课程建设都强调教学方法的改进,强调从“教”向“学”的转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弹性学习等,但是在现有的高校管理体系下很难形成真正的自主学习,教与学的互动循环难以真正实现。首先学生在初高中已经形成了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在大学刚入学的时候很难改变学习方法。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互动教学和实践教学可能会降低教学质量,而不能真正激励学生学习。其次,部分丧失学习目标的学生不能靠教学方法的改变来达到目的。虽然大类招生以及转专业制度的试行,给一些学生在校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仍然由于家长的压力、学校的制度等不能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不少学生会因此产生厌学心理而丧失学习的自主性。最后,学校受到毕业率、就业率等评价指标的影响,会选择让学生尽可能顺利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或出国留学等。没有末位淘汰的压力,学生“学”的能力难以激发。政策较难执行。

四、课程建设展望

回顾已经取得的一些经验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我校课程建设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1. 不断完善现有评价体系

借鉴国外建立教学岗位系列,设立教学型教授,使得教学实践与研究和专业研究一样重要。提高教学研究的地位,定期召开教学方法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

2. 充分利用现有精品课程

在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学校按照“遴选一批、建设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课程建设思路,瞄准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已有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要任务,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提高精品课程的利用率。在未来五年,通过推动课程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3. 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课程建设的目标仍应坚持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适时修订自编教材,不断提高教材质量,配套完善和适时更新相关的辅助教材和文献资料,制作完成高质量的系列软件资源,不断满足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导向式”、“互动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到国内外教学单位培训和挂职锻炼,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加强同实际部门横向交流的同时,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基地建设联系起来,让教师将实践经验不断充实到课程中来。引进、补充新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行教师团队合理化的梯队建设,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步入课堂。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5

1.以社会参与为本位

我国的社区教育未能实现社区居民普遍投入的“实体办学”,很大程度是因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匮乏;只有在课程建设理念上具备社会参与视角,才能通过课程教学活动提升居民社区建设参与度,提高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社会参与”意味着课程体系内的各种构成要素在知识、技能、态度、过程、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建设对社区居民素养的多样化需求。以社会参与为本位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在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面对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在各种碰撞中自身得以发展和进步。

2.以社区居民素质提升为主线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现代人面对社会的复杂、风险和挑战,需具有多样且科学整合的相关知识,以及思辨、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伦理思辨、民主参与、科学知识、媒体诠释、美学鉴赏等素养。通过社区教育提升居民素养,从而使社区居民具有开放、多元批判的精神,应成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线。这些能力和素养涵盖了分析能力、批判思考、伦理推理、有效沟通、实践智慧及社会责任感,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培养,以行动为导向,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

3.以社区和居民的双向互动为目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中产生了人际关系疏离和对社会漠然等社会问题。社区教育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居民和社会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黏度,成功的社区教育应使社区与居民之间形成良好的双向的互动和融合。现有的我国市区教育现状说明,只依靠教育者和社区的单向努力与活动,是很难引起居民的兴趣和自觉的能动作用的。社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居民自觉地走向教育,从教育中找到自我提升的方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形成社区和居民的双向互动。居民参与度的提高会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以社区居民素质提升为主线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自然环境为场域,规划社区的学习生活圈,增加社区和居民互动,使居民与社区之间不断地融合与渗透,最终使社区成为居民生活重心、学习重镇和丰富生命的地方。

二、基于社会参与视角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突破课程体系建设主体限制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课程构建的主体一般是社区教育机构,如社区大学和各级社区学院,社区管理机构一般只参与课程教学实施和推进工作。在实际生活中,社区教育机构对各个社区的发展状态和建设重点并不熟悉,不能随着社区发展及社区建设重点的转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灵活性地将课程内容及时调整,很难将所设置的课程融入并且服务于社区的实际需要。从现有的社区教育情况来看,由于课程建设主体由社区教育机构对应的社区教育管理者、社区教育教师和社区学习者构成,偏重休闲娱乐、生活百科、技能提升和学历补偿等课程;少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类课程,不利于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在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时应突破社区管理机构与社区教育机构的界限,建设主体引入社区管理机构,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并重发展,紧紧围绕服务社区这一主题。

2.突破教学平台限制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原则的确定,应突破教学平台的限制。当前社区教育的教学平台参照普通教育,一般为课堂和网络,对应的课程适合课堂讲授和在线学习。社区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教学平台还应在课堂和网络的基础之上拓展到社会公共领域,通过结合课程与公共关心的热点,引领社区居民了解公共社会生活的全貌,进而为社会公共领域奉献一份力量,如:社区组织与发展、环境与安全、生态与环保、文化与历史、产业与经济、弱势关怀等领域。通过社区教育使社区居民深入了解这些领域的信息:一方面能让民众不会偏听偏信,各种谣言和个别人别有居心的煽动无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则可以将社区营造成“生活学习圈”、“文化学习圈”两个层次,通过服务性学习,打破社区和居民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疏离,使彼此产生深度互动。

3.突破学习系统的限制

社区教课程体系建设如果只站在建设一个学习系统构建的高度,必然很难达到使社区居民融入社区最终提升我国公民素质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社区教育承担着比普通教育更多的社会职能,除了知识传授之外,还承担着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的使命。通过基于社会参与视角的课程体系建设,打破传统学习系统限制,增设服务功能,使社区教育机构成为学习系统与各种组织之间的一种联结,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甚至可以成为教育领域与创业和就业领域连接的区域。当社区教育不仅仅只是就教育而教育,而是更多地就服务而教育时,社区教育机构才可以在社区发展的长期计划中真正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担当社区发展领头羊的角色,有效改善社区的生活质量。

三、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社会参与的建设策略

1.以服务社区为起点,多维度设置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不管是社区大学还是社区学院,社区教育机构都是社区中的一个成员,服务社区是社区教育活动的最高宗旨,这一宗旨同样适用于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超越了以往各类教育的对象,覆盖了各个生命阶段和阶层的人群。面对着形形的社区生活相关需求,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应从三个维度进行灵活设置:一是服务社区居民的知识获取需求,遵循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从而使社区各种年龄和各种职业的居民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达到提高居民素养、培训人才的目的;二是服务居民关注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求,以社区实务为基础,以社会热点议题为切入点设置公共事务课程体系,引导居民关注民生,服务社区,形成社会秩序的守护圈;三是服务社区就业的需求,在专业技能培训基础上联结社区工商业人才需求信息,设置灵活的就业服务课程体系,促进社区居民安居乐业,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2.以充足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建立动态调整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社会快速发展使社区和居民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要求。社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当前社会发展态势下,社区教育的课程需要经常变换更新;只有建立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机制才能追求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动态调整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充足的课程资源为基础的,为了使社区教育学习者有更宽松的成才环境和发展空间,社区教育机构应该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数倍于其需要的课程数量。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开设大量的课程,设置的系科和课程几乎无所不包。美国密歇根州克拉玛祖的社区学院,从1997到1999年之间,开设的课程达到680多种,分别属于会计、汽车、计算机、制图、保健、地理、历史、体育、未来学等45个科类。社区教育者在充足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环境中,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构建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不同的课程组合实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知识传授类型资源。此类课程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应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人力、文化、自然、产业资源,特别是文化和自然资源。社区大学和社区学院应该发展自己的特色,使社区教育与所在社区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密切结合,形成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一区一品”的景象。当前实施的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参与式课程资源还不多见;就业指导和行业对接类课程建设目前几乎没有开展。社区教育来源于社区,最终服务于社区,这两类课程资源的建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和活跃程度。此类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该建立社区教育机构和社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伙伴关系,通过开设组织社区参与的课程建立沟通渠道,双方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研究,甚至组成专门的工作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设课程,通过相互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共赢目标。

3.以服务学习为载体,在社区情境中实践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服务学习是一种把课堂、教学、社区服务和分析性反思结合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社区服务行动中,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的教学方法。服务学习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更需要教学机构和社区管理机构的相互配合;伴随着服务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还要基于服务经验提升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每次服务学习之后,由于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观性,使得学生、课程指导者和服务社区可以客观地对课程进行评价和交流。由此可见,服务学习正是将社区服务和课程教学结合得最紧密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在社区情境中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客观的实践和评价。服务学习不仅可以向社区教育学习者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更可使居民从服务过程中了解社会多元需求,参与社区建设,在真实的社区情境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改善社区生活。

四、结束语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文6

关键词:汉语言专业 创新 课程体系建设 探讨 实践

一、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就是对目标的确定,在进行汉语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确定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谓的培养目标就是指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层次等相关内容的明确规定,持此之外还涉及到社会评价标准以及未来服务面向等。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时应该本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在不断完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确定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只有准确地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才能正确地设计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正确把握了专业设置原则,才能更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正确定位,做到健康与和谐地发展。目前,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讲,就业难的原因并不是社会人才过剩,而是因为高校招生的计划性、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化、培养目标的“专业化”与就业的市场性严重脱节。所以说,在国家“招生的计划性”暂时不能打破的情况下,认真寻找学生就业的“出口”,并按照学生就业“出口”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将成为任何一所区域高校生存的必然选择。谁先迈出了这一步,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优先权。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确定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大学生在毕业后普遍存在就业难的状况。不过,通过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的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率都比较高,达到了83%,其中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多,大概占45%,除此之外大概有17%的学生选择了考研,9%的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工作,3%作用从事对外汉语,还有3%的学生在毕业后当上了村官或者是参与到了“三支一扶”中,剩下的5%作用则从事保险、企划等其他行业。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情况不佳的今天,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还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

二、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架

在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在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的基础上来制定基本构架。主要包括两门“工具课”,两门“素质课”以及“职业生涯设计课”,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来提高汉语言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内容为:

(一)外语和网络两门“工具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其他国家的往来日益频繁,越来多的外国人涌入到了我国,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这就导致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果你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不能与外国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英语文件也看不懂,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网络都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交流与办公工具,如果不能熟练的对其进行操作,就很难在工作中运用的得心应手。

(二)基础综合与专业方向两门“素质课程”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品质。所以,在进行汉语言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除此之外,在专业方向的确定上应该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详细的了解,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直接与就业接轨的“职业生涯设计课程”

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多数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出现这种状况不仅是因为当今的社会情况、专业限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学校没有制定直接与就业接轨的“职业生涯设计课”。所以学校要积极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课程,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职业生涯有所规划,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迷茫。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对未来可从事岗位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就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胜任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建设的创新性

(一)坚持“培养专业人才与职业人才相结合”的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研究型人才,另一种则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对这一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的研究型人才就是专门负责学术研究工作的人员,要想从事这一职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继续深造,这样彩门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考取相应的学位。而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才,这部分学生一定要注重自身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在毕业之后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专业培养与职业培养相结合,努力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汉语言专业人才。

(二)坚持“一个专业,多发出口”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一个专业,多种发展方向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不能过于注重培养某一单一素质。按照这个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开设了文秘和对外汉语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文秘方向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扎实的公共关系与文秘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公关能力、写作能力、综合服务和辅助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性文职人才。对外汉语方向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立以对外汉语教学为核心、跨文化交流为辅翼的专业结构模式,培养具有汉语汉文化和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现代信息处理技能、具有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需要的广泛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借鉴和学习国外或境外大学先进的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汉语言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死板,课程也比较枯燥、乏味,缺少创新性,很难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体系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建设的实用性

(一)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中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根据最近几年的招聘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在局限于高学历以及高层次了,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在进行汉语言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实践课所占比例,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积极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从一般的社会实践到课程设计,再到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体现了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实践性的课程主要有《写作技能训练》、《应用文范例研读与习作》、《秘书应用写作》、《诗选及习作》、《词选及习作》、《文学创作》、《阅读与评论》、《中小学教师技能》、《新闻写作》、《速记训练》、《文化活动策划与管理》等。

(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中加大“应试课程”的比例

汉语言文学专业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创新课程形式,构建起以学生“出口”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与国际融合接轨为标志、以资源强配置为保障、实用先进的新课程体系。该体系强调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最后学年结合学生就业这个核心问题,灵活开出“应试课程”,很受学生的欢迎。如开设的《考研专业辅导》、《中学语文教师上岗考试》、《公务员应试》、《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等课程,让学生真正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能力的人,保证学生凭借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快速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