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生命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灵魂;心灵;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
一、古希腊早期哲学中对于灵魂的见解
在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灵魂”(psyche) 一词的是泰勒斯,据亚里士多德记载:“泰勒斯似乎认为灵魂是一种引起运动的力量,他说过磁石有灵魂,因为它推动了铁。”另一段记载出现在艾修斯的文献中,他说:“泰勒斯说,世界的心灵就是神灵,因此万物是被赋予灵魂的,充满精灵的;正是贯穿湿气的元素那里渗透着一种神圣的推动力量。”希腊文psyche一词原意是“呼吸”“气息”,由此引申出“生命”的意思,说一个人没有呼吸就是说这个人没有了生命,一个石头或身体是没有psyche的,亚里士多德把这个psyche理解为“动因”是合乎道理的,石头和身体都是不能自己运动的物体。泰勒斯所说的灵魂正如磁石的引力可以推动不具有自身运动的铁块一样。因此,在泰勒斯看来,能使他物运动的东西就具有灵魂,作为万物本原的“水”,它的流动性也正是灵魂的一个性质,由此他得出了“万物有灵论”,当然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看法,因为在哲学思想开始之初,哲学家们还不能把纯粹思想从经验表象中区分出来。
如果说泰勒斯把水的流动性质看成是灵魂还带有感性的色彩,那么米利都第三位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则向超感性的思想层面迈出了一大步。在经过米利都前两位哲学家的“水”本原说和“无定形”即“阿派朗”之后,“气”本原说的出现弥补了前两者在本原性质方面的不足,“气”较“水”更具有普遍性,同样也符合无定形的要求,并且气作为基质要较高于无法捕捉的无定形。气的普遍性包含了上述psyche所表示的呼吸与生命的性质,因此把它看作是灵魂或灵魂的本性较泰勒斯则更合理,据艾修斯记载,阿那克西美尼说:“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它将我们结合起来,同样,嘘气(pneuma)和气(air)也包围着整个宇宙。”说灵魂把人结合起来,其意思是指灵魂或气把人结合成一个整体,它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在于人有气息而存活,当气息消失时,人就失去了生命。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阿那克西美尼第一次预示了一种“同一”哲学,作为万物本原的气和作为灵魂的气是同一的。当然感性同一还未达到理性同一的水平,它只是在经验的层面抽象出一种普遍物,并且以这种普遍物的一个性质作为引起万物运动的力量。这种思想较其后的“四根说”“种子说”和“原子论”中对于物质运动的探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思想进一步摆脱感性的束缚,由此产生了毕泰戈拉的“数”本原说。柏拉图把“数”看作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存在,“数”一方面是“无限的”,它不受感性物的限制,另一方面又未达到理性的确定性,亚里士多德引用了柏拉图的话:“他已经指出,事物的数学性质存在于单纯的感性事物与理念之外,存在于二者之间。它与感性物有别,因为它是无限的(一种非感性的东西)和不动、不变的。它与理念有别,因为它包含着多,因而彼此能够相似;每一个理念对于自己都是一,但数是可以重复的,因此数不是感性的,但是也还不是思想。”正是由于数的这一特点,所以当毕泰戈拉把数与灵魂相关联时,仍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的差别。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赞成这种学说的人说,灵魂是一种和谐,因为和谐是由对立组合起来的,而肉体就是对立组合而成的。”虽然亚里士多德在这两段中没有明确指出这是毕泰戈拉的思想,但数的比例是和谐的这一思想却源自这个学派,所以我们有理由把“灵魂是一种和谐”的思想归于毕泰戈拉学派。毕泰戈拉学派在音乐中发现了数的比例,如一段弦的整体、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八分之一等的震动与其他比例的震动不同,它们产生了一种使人愉悦的声音。而灵魂则是连接肉体,使其形成完美的人的形象的力量,所以人体是美的,同时也是有生命的。然而正如“数”终究不是理性本身,它只能摆脱感性,并预示着理性的存在。
二、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考察
古希腊哲学中对灵魂做系统考察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论灵魂》第二卷中开始谈论自己关于灵魂的见解。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心灵(nous, mind)指的是灵魂中从事思维活动、作出判断的那一部分,即“理性灵魂”。就心灵的本性而言,它是不依存于内容和思维对象的,是永恒的,永远现实的、纯粹的。在“第一推动者”那里,心灵和心灵的对象是同一的。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再次谈到他的实体学说,他首先把实体看作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有三种意义,第一种是质料,亚里士多德把它看作是它自身不是“这个”(what is);第二种是形式或本质,正是由于它,一事物才可称作“这个”;第三种是前两种的复合。相对照的,在《形而上学》中提到的“潜能与现实”范畴运用到这三种实体中,称质料为“潜能”,形式为“现实”,而作为现实也有两种意义,其一是知识,其二是沉思。亚里士多德称无质料的纯粹形式的“现实”为“隐德来希”(entelecheia),即完全的实现。众所周知,第三种实体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实体”,也就是“个体”事物。它是形式和质料的复合体,任何个别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但却有“有生命”和“无生命”之分,亚里士多德把生命看作是一种能力,即自己摄取营养、有生灭变化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举了两个例子以示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两者,并以此说明形式和质料在其中的运用。无生命的斧子和有生命的眼睛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一把斧子的质料是某一特定形状的材质,它的形式为“是一把斧子”(being an axe),眼睛的质料就是一个自然的物体,它的形式是“视力”,因为没有了视力,眼睛就不再称其为眼睛,就如雕塑中的眼睛一样。在柏拉图那里,每一个具体的斧子都以斧子的理念而存在,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体斧子的存在是由于它的形式,无论斧子在质料方面是由什么材质构成,只要它有劈砍的能力,它就是一把斧子,而当它不具这种能力时,则斧子也就失去成为斧子的本质,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有生命的东西,只是其间的关系更复杂,如眼睛的形式是视力,但同时眼睛也是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形式与质料也就要与整体有所联系。
亚里士多德把质料看成潜能,把形式看成现实,有生命的自然物不是灵魂,但却不依存任何主体,因此它就是主体或质料。相反,有生命的自然物同样有形式的方面,这个形式就是灵魂,它也是实体,形式是使事物称其为“这个”的实体,因此它是本质。质料是潜在实体,形式是现实实体,由此得知,灵魂是身体的实现。亚里士多德根据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的范畴区分了灵魂的三种能力,它们是:第一,作为形式,在此意义上,内在于潜在地拥有生命的自然物之中;第二,潜在地具有生命的第一种类自然物的现实;第三,具有器官的第一种类自然物的现实。亚里士多德以此为根据把灵魂分为三种:营养灵魂、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它们分别是三种能力,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这三种能力,亚里士多德说有些生物具有我们所说的灵魂的一切能力,有些只有其中几种,还有些则仅具有某一种。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植物具有营养灵魂,动物具有营养和感觉灵魂,只有一部分人具有包含理性灵魂在内的三种能力,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灵魂是能力,它要在其对象上实现出来,因此在这种意义上,灵魂是与身体不能分离的,如他说的营养灵魂和感觉灵魂。但另一方面,作为并非人人具有的理性灵魂,由于它是判断推理的能力,因此它是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正是因为它不需要依赖对象而存在,所以它是绝对的现实,而前两种能力的灵魂则是潜在的。
第二,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作为身体的原因,它是身体运动的始点,亦是目的,是一切拥有灵魂的身体的实体。灵魂是作为实体意义上的原因,对于生物来说,存在就是生命,灵魂就是它们的原因和本质。在这种意义下的灵魂就是形式,它与作为质料的身体共同构成人。灵魂也是身体在目的意义上的原因,灵魂具有向善的本性,它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升华,身体的一切行动都是为达到灵魂的最高目的。因为自然的活动也像理智一样,它的一切行为总是为着某一目的,自然也以此为目的,合乎自然地为生物提供了这样的目的,所有的自然物体都是灵魂的工具。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只有与身体相结合才能达到人的现实。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2
1.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历史前提
马克思指出: “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 这里蕴涵了作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历史前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马克思所强调的是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互动中考察作为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历史条件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形成现实个人最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 四个方面。
首先 ,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之所以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历史前提 ,这是由人们进行的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的。
其次 ,作为 “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的历史前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不仅由人们进行的生产的物质条件所决定 ,而且与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相关。
再者,作为 “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的历史前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引发了第三种关系的生成: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 ,即增殖。
最后,作为 “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的历史前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蕴涵了双重关系。
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都表现为这样的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这里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 ,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 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 ,则是无关紧要的。
接着 ,马克思以三个 “由此可见”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何以成为 “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的历史前提:一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 ,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 “生产力”。二是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三是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 ,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 ,因而就呈现出 “历史”。
2.人与自然的统一: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
就 “人和自然的统一性” 而言 ,这种统一性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就像人与自然的 “斗争” 促进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 ,那么关于 “自然和历史的对立” 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工业和商业、 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交换 ,一方面制约着不同社会阶级的分配和彼此的界限 ,同时它们在自己的运动形式上又受着后者的制约。
由此 ,马克思具体从以下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揭示了 “人和自然的统一性” :
(1)在有了人类以后 ,自然总是历史的自然。一是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非历史的自然观 ,阐述了自然的历史性。二是针对费尔巴哈谈到的自然科学的直观且认为有一些秘密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别。马克思在谈到 “历史的自然” 时 ,一直是保存着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前提下 , “历史的自然” 不适用于原始的、 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不过 ,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
(2)历史也是自然的历史。马克思指出: “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 ,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 ”因此 ,马克思始终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考察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 ,进而为我们认识 “自然的历史” 展开了历史的画卷: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 ,各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 ,在大工业的情况下 ,他们则受劳动产品的支配。
马克思通过考察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相互关联性 ,深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 “自我意识” 、“批判” 、 “唯一者” 等对历史的颠倒 ,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进而从历史辩证法的维度深刻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相互的制约性。马克思指出: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 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 ,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 ”
总之,人与自然的统一 ,是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相互制约性之中的历史的统一。其次,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不仅制约着人与自然的统一的程度 ,而且制约着对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的认识水平,因此 ,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抽象的统一 ,而是在一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统一并且与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 ,包括构建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以及对这一活动的认识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3
夏季的草原是舞动的整体,绿野茫茫间山川河流在动,蝶飞蜂舞中花草在动,通天幽静处勒勒车在动,敖包毡房下羊群在动,蓝天碧空白云在动,心灵和心灵之间牧歌在动,生命与生命至上热情在动,坚定而娇嫩的草丛上微风在动……纵情草原,虚无缥缈的塞外,波动的绿色海洋宛如仙境,其间的神秘,其间的储存,其间的激转……都是在天地间所有生命的总汇,牛虻似梭,百灵歌唱,牛羊默读,蚊蝇起舞,花草争芳……每一个热忱的生命和热情奔放的心,在草原上都能找到足够的重量,那是最纯洁的激情从乱世的谜团中剥离开来,投放在远方的淳朴和幽静之中,尽情陶冶,尽情体验、尽情释放,每一棵小草都站在大野茫原充分吸收大自然的养分,经历风雨的磨砺后茵然成原、纵情成野;生命倘若是一条溪流,浸润所有的生物在草原母体上自由奔放,也会昭滴成溪畅流成河。无悔的草原,非但赐予了草原所有生命的活力更创造了所有生命的竞争舞台。一只羔羊,发出脆的咩咩叫声,不甘示弱的绵体在阳光下像一朵木棉花,扑卧在草丛中坚强地咀嚼着一株株绿草,寻母的目光洒向田野,潺潺的溪流从远方流淌过来又流向远方,牧羊人将羊羔柔弱的肌体慢慢投入到羊群之中,刹那间便白茫茫的一片找不到那只落伍的羊羔,它已投入到自己赖以生存的群体之中,它曾经脆弱的生命已经被庞大的生命力托起,很快它便成为一只大母羊而生儿育女,使自己的子孙后代成群成帮,壮大了自己的同类,同时也壮大了草原的未来。
草原的夏季不是一个等待的能够定格的美,也不是汗流浃背脚底起泡的征途的写意,夏天潜伏在花草的风景之中,如果平躺在草原上,你会感到凉风飕飕,阳光拂面,身下若柔软的棉垫,花草的芳香扑鼻而来,拔一根草茎嚼爵你会感到清香甘甜,小草看似柔弱,可拔时得用劲,因草下半径扎根在草原的怀抱,是草原母亲给了小草力量。奔放的河流激起的浪花让一朵已经脱去羞涩的蒲公英花抬起多姿的娇蕊,依附着挺拔而多情的草原,郁郁绿色中展示出粉红色的花瓣,草们集结成草原意蕴,衬托起蒲公英的黄色与其他花的五颜六色,同时也映衬出达紫香的浪漫,花得原野在草原上生成,依附的不是绿色而是花丛……蓝色的河水静静地流着,也在思考着,像草原上的哲学,在它深思熟虑之际不忘滋润草原生命。多情的少女欣然捧起清凉的河水品尝,不亚于草原飘香的奶茶流出手的缝隙,滴溅起白如玉珠的浪花给生命提出一串美丽的谜语,其意境其谜底,只要目视大野,只要心随源流,则如蓝天下的白云,草原上的花朵,毡房上的缕缕炊烟,远处飘来的牧歌般一一呈现……
大凡到过草原的人都会感到,草原之夏不能描绘和想象,只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在人们畅游的尽情中,蓝天白云绿野羊群……或许就是草原令人向往的根源极限,草原的美丽不能用自古以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写照来比喻了,如今的草原已经插上了现代文明的翅膀,草原上的飞机被人们比做银鹰,草原列车像草原射出的箭,草原城市海市蜃楼般刺眼,那种大度和壮观的情景好比一个被倒过来的大舞台;如今的草原犹如一块狂风怒卷的绿毯圆垫,人在其中,河在其中,鸟在其中,都如离了地表的思念和杂技……飘飘然,圆乎乎,无边无际,青色的草原油路为草原镶边,让飞驰的汽车奔波成草原流苏,风力发电机犹如草原高塔,不停地变换姿式,绽放成草原花蕊……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 竞争模型 线索 线索竞争 线索力度
1.引言
句子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语篇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句子的理解是人类最常见的认知活动之一。唯理论(principle-based approach)和约束论(constraint-based approach)是句子理解研究上的两大派别。前者认为句子理解是句法运算的结果,而后者则强调各种语言信息对句子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约束论的理论中,由MacWhinney、Bates(1987)等人提出的竞争模型(the Competition Model)受到了很多心理语言学家关注。该模型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仅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并不承认人脑中存在独立于其它认知系统的语言机制(linguistic faculty)。语言交流是语言两个层面:形式层与功能层相互投射(mapping)的结果。换而言之,语言产出是说话人把功能层的功能映射到形式层,而语言的理解表现为听话人把形式层的词语投射到功能层(给每个词语指派一个功能)。两层面间的投射则通过线索(cues)来引导。对句子的理解就是听话人依照线索把形式层上的词语投射到功能层上。
2.竞争模型的理论框架
2.1形式―功能投射
竞争模型采取词汇功能主义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为了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Bates & MacWhinney,1982),它有两个层面:功能层(the functional level)和形式层(the formal level)。功能层表示的是词语的意思和言语的交际意图,如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出于什么原因对谁做了什么事。形式层包含的是语言的表面形式(如词语的词形)和表达形式(如主动、被动)。(MacWhinney,1987)换而言之,各种言语功能,如施事(agent)、主题(topic)、受事(patient)等属于功能层,而各个词语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则在形式层上。语言的交际表现为这两个语言层的相互投射。语言产出表现为功能层向形式层的投射,即说话人把功能层里的言语功能转化为听话人接受的以一定形式排列的词语。语言理解则是形式层向功能层的投射,即听话人给说话人的词句里的词语赋予言语功能。例如,当说话人想表达“那个女孩喝了橙汁”这个意思时,如果在他的交际意图里,女孩既是主题又是施事,橙汁是受事,那么女孩便被投射到形式层上一个既是表示施事又表示主题的位置,而橙汁被投射到一个表示受事的位置,如那个女孩喝了橙汁。当听话人理解这个句子时,往往会根据词语的位置判定女孩是该事件里的施事,而橙汁是事件中的受事,又根据指示代词那个和词语位置判定女孩是该句的主题。如上所述,形式-功能的投射有两大特点。一、形式-功能投射并不是一对一的。如在上面的例句中,主题和施事都投射到女孩这个词语上;而在理解此句的过程中,词语女孩中的指示代词那个和词语位置都指向主题这一功能。这种几个功能或几个形式一起投射到一个形式或功能的现象被成为联合(coalition)。二、形式-功能投射是通过各种线索来实现的。如在语言产出中,一个概念在语言交际中的功能决定它在形式层的位置,如在句首、句中还是句末;在句子理解中,词语的位置也能决定该词语在交际中的功能。
2.2线索
线索(cue)①指的是在语言产出和理解中用来判定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的任何信息。在语言产出中,一个概念在交际中所发挥的功能可以作为线索,而在语言理解中,一个词语的位置也可以作为线索来判定一个词语的功能或角色。在句子理解中,线索,有时也被叫做表面线索(surface cue),它们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次上。
在音律层次上,主要的线索有重读(stress),它在英语中经常被用来引入新信息或表示比较(MacWhinney et al,1984)。例如,在英语句子Sam hit Jerry on the side,and he squashed Tony into the pool.里面,当代词he重读时,指示的是Jerry而不是Sam。MacWhinney,Bates,& Kliegl(1984)发现在意大利语和德语里,当一些强势线索不在的时候,重读可以影响功能的指派。
在形态层次上,名词的数和格形态以及主谓一致都是句子理解的线索。印欧语系的很多语言名词都有数(单数或复数)和格(主格、宾格等)的概念;此外,主谓一致也是这些语言的一种特征。以格为例,主格名词常被看作是句子的施事,而宾格名词则被认为是受事。据MacWhinney,Pléh,& Bates(1985)研究发现格是匈牙利语句子理解中最强势的线索;主谓一致是意大利语最强势的线索,而在德语中,它只比词序弱(MacWhinney et al,1984)。
线索在句子层次上有词序(word order)。它在英语中是最常被利用的线索(McDonald,1987),不管其他线索指向如何,人们倾向于依赖词序来判断哪个词语是施事,而在汉语的句子理解中,词序的力度较小。(Li et al,1993)
在词汇语义层次上,常被探究的语义线索是名词的生命性(animacy)。即一个名词是指代有生命的事物还是无生命的事物。通常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把有生命的名词理解为句子的施事,而把无生命的名词理解为受事。研究表明在汉语(Li et al,1993)和德语(MacWhinney et al,1984)中,生命性的力度很强;而在荷兰语(McDonald,1986)和阿拉伯语(Taman,1993)中,生命性不是听话人常采取的句子理解策略。
2.3线索竞争
在竞争模型中,另一个重要的术语是线索竞争,即各种不同线索在句子理解中的相互作用。线索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线索趋同和线索竞争。
线索趋同(cue convergence),即各种线索指向同样的言语功能或语言形式。比如句子女孩喝了橙汁里,有两条线索:词序和名词的生命性,均显示女孩是句子的发出者,即施事。这都称为:词序和生命性趋同。
线索竞争(cue competition),即各种线索指向不同的解释。例如,一个小朋友说了橙汁喝了女孩这句话,一般情况(讲童话故事除外),成年听话者会将其理解成女孩喝了橙汁。这就是词序和生命性两条线索竞争的结果。依据词序线索,橙汁为句子的施事,但考虑生命性,把女孩作为施事才是合理的。就这句话的理解中,生命性与词序竞争并胜出。
线索竞争对句子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如果一个句子的线索趋同,那么该句子就比较容易理解;相反,如果句子的线索相互竞争,那么对该句子的理解就比较难。所以,人们对女孩喝了橙汁的理解比较容易,但橙汁喝了女孩让人比较费解,这种理解的难易可以用理解句子所花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其次,线索的竞争决定对句子的理解。如在对橙汁喝了女孩的理解里,究竟是哪个是施事,取决于哪条线索更有力度。力度强的线索将更大程序地影响听话人对句子的理解。
2.4线索力度
如上所述,当句子的线索相互竞争的时候,力度强的线索对听话人对句子理解的影响较大。线索的力度(cue strength)取决于三个因素:作业频率(task frequency)、线索效度(cue validity)和线索成本(cue cost)。在三个因素中,决定线索力度的最重要因素是线索效度。竞争模型里线索效度是一个可以计算出的数值,它是线索的出现率(cue availability)和线索的信度(cue reliability)的乘积(Bates & MacWhinney,1989)。线索出现率表示的是某一条线索出现在句子里的频率,如在某一研究语料中一共有100个句子,其中有60个句子有动词前位置(pre-verbal position)的名词,那么,动词前位置这条线索(词序线索)的出现率为60/100=0.6。线索信度是指如果出现在一个句子里的某条线索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指向正确的功能解释。如果在之前提到的60个有动词前位置名词的句子里,动词前位置名词在30个句子里面是施事,即在30个句子里,动词前位置这一线索指向了正确的功能解释,那么,该线索的信度为30/60=0.5。将动词前位置的出现率乘以线索信度就可以得出这一线索的力度为0.6×0.5=0.3。
线索成本是影响线索力度的因素。竞争模型中的线索成本指的是在利用一条线索理解句子时所涉及的信息处理量。如果利用一条线索需要较大的信息处理,则该线索的成本高;反之,成本低。线索成本之所以能够影响线索力度是因为如果一条线索的成本太高,听话人就会较少地利用该线索,进而线索的力度就降低了(MacWhinney,Pléh,& Bates,1985)。考量线索成本的高低时,线索的可觉察性(perceivability)和可指派性(assignability)是两个主要的衡量标准。前者指的是线索是否容易被觉察;在语言习得中,较难觉察的线索不容易被习得因而会被推迟利用,相应地,线索成本也较高。后者指的是确定一条线索的难度。线索确定的难易度是不同的,有些线索只需处理一个词或短语就可以确定,如名词的生命性;而有些线索需要处理多个词语才能确定。线索的可指派性不同也直接导致了线索成本的差异。
2.5研究范式
竞争模型的研究通常通过对线索的操作来观察各种线索在句子理解中的力度。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施事辨别作业(MacWhinney,2001)。实验者给受试一句简单的及物动词句(即由一个及物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的句子),要求受试指出哪个名词是句子的施事。在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对句子中的线索进行操作,使它们在对句子施事的选择上趋同或竞争。实验的因变量选择第一个名词作为施事的百分比。例如,给一些词序和生命性相互竞争的句子,如桌子踢了小孩,如果一个受试在100%的情况下选择第一个名词作为施事,那么该受试就被认为在句子理解中采用的是词序策略;如果他在100%的情况下选择第二个名词,那么我们就说该受试用语义策略(名词的生命性)来理解句子;如果他在70%的情况下选择第一个名词,那么我们说对于该受试来说,词序的力度大于生命性的力度。在实际实验中,我们常用一条线索所引起的变异的百分比来判定它的力度,即在方差分析中,用一条线索的平方和除去所有的平方和所得到的百分比(MacWhinney et al,1984)。
经典的竞争模型研究经常对词序和生命性等线索进行考察。研究中的词序常被分为三种:NVN,NNV和VNN②。生命性分为三个层次:AA(两个名词都为有生命),AI(第一个名词为有生命,第二个名词为无生命)和IA(第一个名词为无生命,第二个名词为有生命)③。表一是常见的对词序和生命性分析研究的例句
3.研究的方向与结语
竞争模型对一语与二语句子理解做出了以下假设:
1.成人在理解母语句子时,理解与否由线索力度决定。不同类型的线索在一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力度。力度较强的线索对句子的理解影响较大。
2.儿童刚开始习得母语时,各种线索的力度都为零。随着对母语接触的增多,儿童的线索力度与大人的线索力度越来越接近,即线索的力度由该线索在语言里的出现率和可信度决定。
3.儿童理解句子时,线索成本是影响儿童对一些线索的习得和使用的主要因素。
4.由于不同的线索在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出现率和可信度,即有不同的力度,因此不同语言的句子理解模式存在着差异。
5.在理解二语句子时,低水平的二语学习者的句子理解模式将受他们的母语的影响;随着对二语语料接触的增多,其句子理解模式将趋向二语的句子理解模式。
这些推断中还有待于国内外心理语言学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去进一步证实以指导二语的教学。
注释:
①由于线索既存在于功能层也存在于形式层,句子理解中的线索有时被称为表面线索(surface cue),以区别功能层上的线索。但由于竞争模型主要研究句子理解,所以线索一词常被用来指句子理解中的表面线索.
②N指的是名词(noun),而V指的是动词(verb).
③A指的是英语的animate,即有生命的;I指的是英语的inanimate,即无生命的.
参考文献:
[1]Bates,E.& MacWhinney,B.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Grammar[A].In E. Wanner & L.Gleitman(Eds.).Language Acquisition:the State of Art 173-217.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2]Bates,E.& MacWhinney,petition,Vari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A].In MacWhinney,B.& Bates,E.Mechanism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C].Hillsdale,NJ:Erlbaum,1987.
[3]Li,P.,Bates,E.& MacWhinney,B.Processing a Language without Inflections:A Reaction Time Study of Sentence Interpretation in Chinese[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32,169-192,1993.
[4]MacWhinney, B. The Competition Model[A]. In B.MacWhinney & Bates, E. (Ed.), Mechanism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249-308.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87.
[5]MacWhinney,B.The Competition Model:the Input,the Context,and the Brain.In P.Robinson,(Ed.),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69-9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6]MacWhinney,B.,Bates,E.,& Kliegl,R.Cue validity and Sentence Interpretation in English,German,and Italian[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23,127-150,1984.
[7]MacWhinney,B.,Pleh,C.,& Bates,E.The Development of Sentence Interpretation in Hungarian[J].Cognitive Psychology,17,178-209,1985.
[8]McDonald,J.The Development of Sentence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Dutch[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41,317-335,1986.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5
2009年7月,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史系现当代艺术首席讲师弗朗西斯 史翠斯(Frances Stracey)在“自然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科学与社会”专栏(Science and Society)发表“生物艺术:美学背后的合理性”一文(Bio-art:the ethics behind the aesthetics),描述了生物艺术在西方的起源:
“1936年,爱德华 史泰钦(Edward Steichen)在纽约MoMA美术馆展出了一组非常奇怪却异常美丽的飞燕草花朵。这些花朵并非来自于自然界,而是史泰钦一系列化学实验的产物:他把飞燕草花的花种泡在配了植物盐基的化学液体中,植物盐基中所含的毒素可以诱发花种多倍繁殖,使被浸泡的花种产生变异。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具有艺术倾向的化学实验中,那些难看的,发育迟缓的,带病菌的不合格花朵没有在这个展览中展出,这显露了物种天然选择定律在生物艺术中要扮演的角色。”
这段记录传达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艺术家尝试将生物科学发展为新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二,物种天然选择定律将成为未来生物艺术研究的主要依据。
2000年卡茨的荧光兔“Alba”诞生了,这是第一个有生命的艺术品。在法国的一所大学生物实验室的帮助下,卡茨的荧光兔子得以完成。
虽然科技曾间接或直接地推动了艺术史的发展,但新科技与新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媒体艺术、纳米艺术等)。在生物艺术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科技成果?c科学家的参与,几乎不可能诞生有生命的作品。委托生产与合作已成为生物艺术的必然方式。
然而,生物艺术如同科学实验,必须是可行的,有科学技术支撑的。因此,生物艺术被分为生物艺术设计和生物艺术两大类。由于大多数作品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只能在这个阶段以概念和视觉图像的形式显示。
地球上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人类干预或基因重组是未来生物进化的必要吗?如果上帝(自然)创造的所有生物形态被称为“第一大自然”,那么人类在实验室创造的生物形态就可以称为“第二大自然”。“第二自然”生物圈能否与“第一性”兼容?人能代替上帝吗?上帝在未来扮演什么角色?新生物的伦理和文化又该建立?这些都动摇了现有的文化伦理秩序。人工生态能否成为未来自然生态的补充?人工进化能恢复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中弱化的基因以适应未来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吗?对于人类来说,对不同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淘汰和适应是生物群落自我调节的几千年,但它只是加快了步伐。在这个展厅里,一本被赋予生物学艺术的《圣经》的硬拷贝,指出了我们在未来社会面临的严肃主题。
这也是生物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的重要标志。生物艺术总是伴随着技术、伦理和文化。生物艺术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及伦理关系。
当一群没有父母和上帝的人不是在实验室出生的时候,第一个影响就是伦理。“第二天性”的诞生伴随着整个秩序和价值观的变迁。后神时代的圣经不会由一个人创造。它是文化体系的更新和观念、法律和相应社会关系的适应和生存方式的确立。“生物技术的唯一目的是为人类的健康和长寿服务,”李山写道。生物艺术与人类的健康长寿无关。它涉及整个生命世界和所有生物物种。生物艺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艺术的新途径,也考验着人类的思维和人类的态度。
在维基百科中,生物艺术被定义为“一种以活体物质为媒介的艺术实践,作品创作于实验室和/或艺术家工作室中。以生物科技为创作工具,如基因工程,组织培养和克隆。”此定义最终修订于2010年9月27日。
这个定义存在几个问题。从前面介绍的案例来看,在传统的艺术家工作室中完成这种知识结构,操作过程,人员和设备配备都异常复杂的实践,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另外,艺术领域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种项目的正常进行。并且,这个定义中并未包含纳米科技。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 绿色课堂 法律依据 完善 目标
一、“绿色课堂”的法律概念
从法理的角度上去分析,“绿色课堂”应该理解为教师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进而对传统课堂教学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去感悟、理解、期望、认同,去关注和感受关注,去启迪和呼应启迪,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最终实现立法的目标,充分体现法律的真谛。
二、法律依据
现代教育法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教师与学生,观念的重新确立。
首先,在世界多国教育立法中,存在许多共识。根据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我们不难看出,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和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其实质首先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跃的生活过程。
同样,课堂教学对教师也有着生命价值的意义。每一位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的教师,会同那些充满青春生命活力的青少年学生一起,共同把教学的课堂构建成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课堂教学过程体现的不仅是传统课堂教学所固有的社会价值,而且也充分显现出它的主体价值和内在的生命价值。
三、完善构建“绿色课堂”的立法
1.法律规范必须确认教育教学的本质:从认知到建构。在构建“绿色课堂”中,我们认识到,教学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学科教学方面,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绿色课堂中,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2.规定教学的目标:从单一到多维绿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统一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绿色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有生命意义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一堂课都是教师也是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特别关注过程性目标,突出经历、体验和探索。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学生相信,他能学会什么,他能创造什么。
3.涵盖教学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从课堂走向了社会,通过社会这本博大而深邃的书,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4.转变教学的方式:从传授到互动在绿色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最本质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实现由知识接授向互动生成式转变,其起点是师生通过互动发现产生新知识,并构建和完善新知识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理念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
四、通过完善法制实现构建“绿色课堂”的目标
1.平等。短期内实现课堂里师生真正的平等是不现实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时,与学生一起学习、对话、交流,一起分享成功品味失败时,师生间才会实现真正的平等。
我们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策划者。教师的学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生命的成长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重大的。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碰撞与交流,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服务的意识,促进和完善学生的生命。
2.诚实信用。课堂里,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学会了话语套路,也学会了话语霸权,习惯于用同一个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并进行相同的表达,于是课堂没有了真诚、真实。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学生真情流露。老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向学生传授真知是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尊重爱护学生的表现。
真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牢固了,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建设好。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素平常的。
3.自愿。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灵魂。
4.生成。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