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电网调度 运行工作 危险点 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021-02

伴随社会发展、技术创新,我国近几年来进行了电网改造,其目的在于使电力系统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另一方面,通过电网改造,也可以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小型城市、县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民众使用电器的频率不断增加所造成。但是,由于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危险点的存在,往往会制约供电网络的高效运行,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力求降低成本,安全高效地进行电力输送。

1 概述

在电力供应网络运行管理过程中,电网调度非常重要,通过对其有效的管理可以实现降低成本、达到安全高效运行的目的;能够间接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的电网自动化能力不断提升,加上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智能化水平,所以,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危险点各因素所造成的阻碍。以下进行具体的危险点分析。

2 危险点说明

首先,造成危险点的有设备自身因素、人为因素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是运行环境,如高压、大负荷、稳定性;后者如检修计划不详细、安排不当、倒闸操作、受理工作票不合格、交接班信息传递不准确、设备维护不及时、继电器保养不到位、调度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等。

其次,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所造成的危险点总共有9个方面。集中表现在人为操作失当、设备运行环境不佳、保养检修不及时3个要素方面,若进行类别划分,危险点共计有7点,分别存在于交接班、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包括填写任务指令、编制与执行两方面)、电网设备监控、突发事故处理、继电器保护及消防各环节之中。

3 基本特征归纳分析

在电网调度运行方面,根据实践及上面的危险点分类可以归纳出一些基本特征。一方面如环节的持续性、连贯性;具体如交接班间的关联、工作票执行间的关联等;另一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操作频繁,突发事件较多,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另外,在具体的调度运行工作过程中,合作性强,通常以两人完成为主,因而独立性相对较强,若调度事故发生,值班人员很难实现可靠监督,因此,不易发现错误或进行及时纠错处理,容易造成事故错误的延迟,带来更大的后果。

再一个,就是尽管因调度运行工作中存在失误或人为错误,但直接性的危害生命安全的几率较小。一般会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损坏、电网隐患出现,给后来的检修工作者、操作者、管理者造成不可小觑的安全威胁。

4 原因探析

透过危险点的表现、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基本特征归纳,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造成这些阻碍调度运行工作有效进行的原因。具体来看,主要有电网监控的缺失、调度员基本素质差、处理技能不强、预备方案不充分、对于工作规程规定执行不力等方面。总起来看,可以归纳为三大原因,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监控方面措施少,对事故及影响预估不足,缺少应对方案,事后反思能力较差。突出了调度管理工作方面的不足,制度不健全,对于电业相关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在指导方面有所不足。

其次,业务不熟练明显说明了平常的培训工作不到位。对于培训的内容分类不明、细致性差,因而造成了现场应对能力缺乏、执行能力较弱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工作任务完成不力,提示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第三,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表明了在评估考核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缺少针对性的指标考核,而且系统性构建力不强,各机制间的联动能力明显不足。

5 预防措施

在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危险点的表现、基本特征、原因探析的基础上,提出5点预防控制措施,如体系构建、制度创新、机制联动、全面培训、具体监督等,以下具体说明。

第一,应该认识到“思路决定出路”的正确性以及实用性。真正通过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论的思路,构建起一个完整、操作性强的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系统。这要求从制度、机制、具体措施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方法论中的整体与局部的联系建立起一个围绕调度运行工作为中心的体系。

第二,在制度方面,应该引入责任制,最好采用“终身责任制”,离职不离责,让制度切实落实到人的执行方面。结合我国电业相关调度工作规范与规程对制度中的具体细责进行明确设定,并结合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中的类型、危险点分类、安全原则、注意事项做好全面性的制度建设。

第三,需要在制度之外,建立各项机制,如激励机制、责任机制、评估机制、竞争机制,从而有效地将制度实施落到实处。这方面,可以以评估机制作为一个核心,制定出与危险点相关的各项指标,以表格法实施细致的指标评估,然后,透过评估考核的结果,将其他制度与此联动,从而推动整体制度的运行及各个岗位间的互相监督。

第四,应该根据目前存在的人员素质较差或参差不齐的现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具体来看,主要是对危险点在电网调度运行工作各个环节的体现,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隐患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基础培训,可以根据岗位、发生危险与隐患的环节编制基础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岗位间的联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五,要求在电网调度运行工作方面,针对设备、人员、岗位实施全面监控措施。可以通过监督岗的设置,通过人员、摄相头(如设备的监督就可以通过摄相头监控与计算机软件来达到自动化预警)间的互相配合来完成;同时,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通过随机性提高监督力度。

6 结语

总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要注重其变化发展的特点,需要分清不同阶段的问题,以此提升应对电网调度工作危险点造成的阻碍因素的判断能力。做好对危险点的存在位置、表现状况范围确定工作;然后,归纳其中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阻碍的原因,从而在有理有据的前提下,实践程序化、标准化规定,争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利用责任制度、评估机制等全面规范其管理,预防危险点带来的误操作、误调度;最终提高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执行能力,全面推动我国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蓬勃发展,提高供电能力,切实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 肖伟.电网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J].通讯世界,2016(14):182-183.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2

一、自然哲学复兴的背景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哲学、自然观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形而上学的幽灵是无法驱除的。在自然科学方面,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以时空四维连续统以及物质消弭于几何结构的观念代之,量子论在微观领域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概率,修正了牛顿—拉普拉斯完全决定论的自然观,表明规律在宏观上具有必然性,在微观层次,具有偶然性;热力学引入了物理过程的不可逆性,表明了时间的方向性;系统科学探索复杂性,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反对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之和,这与牛顿自然观强调自然的简单性,原子构成性形成对照;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和超循环、混沌学探索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表明了自然过程的生成性。就自然科学内部重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言,生命科学强调层次性,坚持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大分子,但反对将有机体还原为纯粹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态危机与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一环节的缺失或破坏,都将危及人类自身。传统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理论上,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挑战,现代物理学把人、把观测者引入到认识自然的背景、乃至图景中,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实际中误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作其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从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在痛定思痛后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

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科学理论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我们的自然图景,是作为人的认识又包含了对人的认识,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本体论的框架又具有认识论的本性、根源和局限性。认识主体由于本身也是客体的一部分,也参与客体的显现,也规定着客体的基本特征,因而与客体本质上不可截然区分。认识的这种人类学特征和内在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科学追求终极主体地位和绝对客观性的不可能性。科学哲学作为哲学最首要的任务是,追究科学的存在论基础,科学在近代的支配性,科学的有效性全系于此。对此的遗忘已引起科学整体上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自然哲学的研究重新热了起来。

二、关于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而又确定的研究对象,自然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自然科学昌明的今天,那么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

吴国盛认为,自然哲学有两种含义,第一,指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第二哲学;第二指某种哲学理论形态或哲学思考的某种趋势和倾向,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哲学不是第二哲学,而是第一哲学,如谢林的自然哲学。他本人主张第一哲学,认为不必以自然科学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哲学不再是求知的事业,它不再创造关于实在的知识体系,而是透过知识与文明的厚厚积淀层,追寻人类之根、生命之源、宇宙之本。自然哲学不再是关于外在自然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而是在技术时代意欲追根溯源,正本清源的沉思者的事业。

李章印认为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从对象到家园,旧自然哲学,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牛顿的自然哲学,还是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都是把自然作为外在的对象来把握,也可以说作为存在者来认识,然而,以存在者为对象的认识早已成为科学的专利,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思考存在者的哲学成为多余的了。作为第一哲学的新自然哲学不能象作为第二哲学的旧自然哲学那样,以自然物为对象,也不能把自然本身作为对象。那么,以思考自然本身为己任的自然哲学,怎么能不把自然作为对象呢?哲学不能局限于对象性的科学认识,在对象性思维以外,还有人与自然的另外的关系,在这另外的关系中,人不是作为主体,自然也就不是作为客体,从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主客关系或对象性关系。非对象性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就是人融入自然之中来领悟自然,就是人把自然作为家园。这种家园是人的寄托和归宿,心灵对这种家园的追寻、认可、领悟和回归就是自然哲学的事情。

胡新和认为新的自然哲学必须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立足于二者互相规定、包容、依赖的关系来构筑自然观念和图景,也必须不仅涵盖人类对自然的理论认识,更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为制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提供框架和背景;在认识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特殊(具有智能)的一员而与之构成对话者的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提供了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模式;在实践中,人类与自然则是共生共荣,互相依赖的伙伴和朋友。

三、关于历史上的形而上学理论

张华夏认为历史上的形而上学也即自然哲学,是指研究存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知识领域,根据其所用的表达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我们大体上可以区分出四种形而上学:(1)模糊形而上学,其特点是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和语言来表达本体论的问题,因而它的语言是违反清晰的逻辑语法的。(2)思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最高概括,严格经验主义的方法失效,此种形而上学强调思维的自由创造与想象。这种想象性的普遍化有经验根据,同时受逻辑一贯和系统协调的约束。(3)分析的形而上学或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由于语言系统本身包含有某种本体论的承诺和本体论的预设,因此,通过语言分析,我们能够得出有关世界的一般性的特征。通过语言分析来研究本体论,我们称作语言定向的形而上学,它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4)综合的形而上学。通过概括各门系统科学,建立系统哲学,首先是系统本体论,系统本体论的产生,不是直接思辨的产物,也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概念的推广,而是通过系统科学找到跨学科的共同语言,来建立描述一般物质、一般系统、一般事物的理论模型,运用这个模型综合各种自然科学描述物质世界的一般特征及其一般进化图式。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新的形而上学叫做综合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拉兹洛的广义综合进化论和邦格的系统世界观主要属于这种形而上学,是一种更加接近数学自然科学方法的形而上学。

张华夏主张拒斥作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的思辨的而又模糊的形而上学,赞成思辨的但却清晰的形而上学,赞成分析的以及综合的形而上学,后面三种形而上学的发展和整合,便是当代新形而上学或当代新自然哲学的兴起。

四、国内自然哲学研究中提出的部分理论观点

金吾伦提出了生成哲学。象系统整体论那样的整体论虽然力图摆脱以实体主义为基础的构成论,但仍带有构成论的色彩。系统只是放大了的实体,基础还在要素的分离与结合。整体论不同于构成论的地方只是,前者考虑到了要素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后者忽略或不考虑这些联系与相互作用。但那些要素却是实存的。生成论与此不同,它强调那些要素是生成的,把“生成”概念提到最本质的地位。没有生成就没有要素。其自然科学依据是:(1)宇宙是生成的;(2)粒子也是生成的;(3)定律也有从无到有的过程。生成论的最基本概念是生成,最本质特征是动态性和整体性。这两个基本特征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潜在性;(2)显现性;(3)全域相关性;(4)随机性;(5)自我同一性。生成论认为宇宙及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一个生成过程;这个生成过程是整合的,即从潜存到显现过程中将相关因素都整合在其中,从而生成具有个体性的新事物。生子论是生成论的精髓,生子是生成的因子。它是瞬时持续的,空间是非定域的。生子不是物质,不是能量,不是精神,但它能转化成物质和能量。生子具有自主性和自组织性。这种自主性和自组织性是宇宙自身所具有的,且是演变的。生子与原子的区别在于:(1)原子是实存的,生子则是潜存的;(2)原子是空间上定域的,它在空间中通过某种作用力而运动,生子是非定域的,它能自己运动。(3)原子运动的改变要靠外力,它自己不会发生变化;(4)事物的变化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和结合的结果;生子自身具有内在的能力,事物的变化是由生子的生成、转化的结果;(5)原子是机械论的,生子是有机性的,由原子构成的是一只机械大钟,生子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宇宙万物及我们人类自身处在不断的生成,演化过程中,这个生成过程的机制大致为:潜在的道实在具有双重结构,生子就在其中孕育。用物理学语言说,它是对称的,尚未破缺,生子的形成就是生成的开始。生子不是实体,它在时序上先于实体。它可以生成实体。当全局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凝聚”到某一点时,实体生成了,生子就转成实体。

朱葆伟认为20世纪科学中发生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是用机体的模型取代机械的模型作为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并广泛采用了“关系—功能”分析方法。上述变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得一种广义的“价值”成为把万事万物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组织因素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进入世界科学图景乃至一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假设和问题中,这直接影响了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但所有这些不能为价值研究中的自然主义提供充分的支持。有机论科学图景的深刻启发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可以容纳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选择、反馈等关于活动的机制和逻辑的启发性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更为接近人的活动的实际,但不足以完整描述人的活动的实际,借助于它,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类实践的机制和逻辑。“可能性空间中的选择”和“反馈”这两个范畴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活动和活动结果的相互作用、反馈循环,使得活动系统参与到所在的世界中,通过活动本身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可能性,也通过反馈—放大机制不断地为自身确立存在的条件和根据。这一活动结构中展示了一种类似于艾根“超循环”的特殊逻辑,也即“活动实践的逻辑”。在这里,活动本身成为实在的要素,成为可能向现实、偶然向必然,以及实然向应然、未来、理想推移、转化的必要环节:对于活动——参与者来说,现实实在不仅是以往活动的结果和制约我们现实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而且是要联系于不确定的未来,联系于我们的目的和价值观念才能获得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未来不是给定的,人的活动、实践参与在现在向未来的推移过程中实在地起着作用,它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并纳入合乎目的、需要和理解的轨道,理想、价值、规范等也就在此而联系于现实事实,转化为现实事实,这种逻辑的另一个基本内容,是两个在逻辑上相互独立的因素求真和趋善自我确立,又相互生发、催化。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民间剪纸;剪纸符号;意象结构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79-01

剪纸,是遍布我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文化内涵丰厚,民俗结构完整,在我国剪纸是作为一种母体艺术存在的。传统剪纸文化的生成变化历程,表征了一代代剪纸人的生命延续过程。“生命”的含义包括两重:一是人本体的自然生命,二是剪纸民俗的文化生命。一方面,正是出于对人的生存和繁衍的强烈渴望,剪纸人才将人生未来的种种理想寄寓在阴阳组合的平面符号中;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对大量剪纸民俗符号中的生命意象的朴素而真诚的信仰,剪纸人才不断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挚爱之情和寻求繁衍生命的希望。

在封闭而内敛的农耕经济条件下,剪纸也是属于一种满足自给自足生活并达到自我精神延续的“绘画型”经验图像。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符号“一方面指称对象,另一方面又模铸意识”,将意与象整合于特定的民俗文化体系之中;同时“符号与人的个体的相对分离性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存在物,具备完善而恒定的社会文化精神。

剪纸意象是民众长期感知外物的直觉经验的凝固,其基本结构生成,不是通过理性思辨和逻辑推导,而是顺应文化生命的自然法则最后水到渠成。从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体系整体上看,剪纸符号是以普通认同的典型特征构成民俗文化意象系统,成为整个民族观念、精神的表征。深入剪纸符号里层,探索意象生成原理,是走进剪纸民俗世界的必要途径。

剪纸符号的基本构形思维方式是意象。意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类比、直觉等多种形象方式来揭示事物内涵,表达主体对意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悟。对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是民众共同认可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的意象思维并不同于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式。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和创造本源是无限自由广阔的艺术形象。但是,民间剪纸文化的思维方式却与此大相径庭。然而,剪纸民俗长期偏居一隅,基本程式千年不变,其意象思维更固执于自然率真的心象表露和蕴藉生动的灵性外射,即直觉经验的呈现。剪纸行为不同于主流艺术创作对主观性、个体性和特殊性的追求,而是执著于对固有的生活文化最真实的展露,是传统观念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天然合一。

剪纸意象结构中的基础成分是“象”。剪纸取“象”丰富,几乎无所不及。概括言之有三种:自然物态的、民事生活的、虚拟构想的。自然物态的,如牡丹、红梅、黄菊、荷花、石榴、柿子等花卉佳果和牛、羊、鹿、猴、鸡、鹅、鹤、蝙蝠、青蛙、鲤鱼、蝎子等鸟兽鳞介;民事生活的,如植桑养蚕、采莲划船等等;虚拟构想的,如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八仙过海、天女散花、钟馗打鬼、老鼠嫁女等等。

民间剪纸意象的核心成分“意”,是民众群体按照特定目的附加于剪纸形象之上的深层体认,构成了民间文化的意义系统。剪纸之“意”,是我国民众文化心理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感,如团员和睦、吉祥如意、多子多孙、富贵长寿等,是在华夏民族数千年道德观念引导下,在传统社会经济刺激和宗教精神浸润下,经由社会成员世代传承与敷衍充实,不断获取新型认同群体,最终形成的意义凝定。意象符号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含义”,人类将含义加诸于实在事物或事件上,从而使它们成为符号。这种在实在事物或事件(“象”)上“强加”的复杂含义,就是“意”。剪纸人固有的文化心理中蕴藉这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正如剪纸人所谓“花无真色,鸟无正名”,“取个意思就行”,所以剪纸中经常可见意象内涵亦此亦彼,模糊不辨的情况。这表明民间剪纸符号的创造并非局限于客体事物自然特征的机械模拟,而是在集体表象基础上的个体直觉经验的再创造。

剪纸意象的建构,是特定文化群体长期的民俗行为和习惯的结果,是约定俗称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和表征。因此,剪纸表面上是介于平面绘画和线条文字之间的一种粗线条民俗图形,在深层意义上则是通过象征模式显示的民众思想实体和民俗精神寄托。这些在民间社会常见的、代表中华民俗文化特点的剪纸意象,是千百年民众生活积累的、具有深刻历史文化渊源的集体表象的结果。这些意象具有稳定的民俗文化结构、与社会心理的密切相连的基本形式、反复出现的特质符号以及表现手法的符号化等民俗文化基本特征,体现了我国民众本土文化中最原始浑朴的人文心理。所以,民俗意象是我国剪纸民俗文化中的基本成分,也是整个中华民俗文化的精髓。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手性;有机化学;对映异构体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环工、医药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而立体化学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有机物分子的三维结构、立体结构及对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在学习立体化学时,难点就是分子的手性。本文从对手性的认识出发、学会手性的判断、进一步明确手性的广泛存在和对人类生命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希望能提高同学们对手性的认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1 手性的概念

生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分子的时候,四个原子或基团可以通过四个共价键形成三维空间结构。由于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这两种分子拥有几乎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比如它们的沸点、溶解度和光谱性质。但从分子的空间构型来看,它们却是两种分子。这种情形像是镜子里和镜子外的物体那样,看上去互为对应。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那样,顾名思义叫手性分子。这两种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称为手性异构,有R型(右旋)和S型(左旋)两类。从化学角度讲,手性分子是化学中结构上镜像对称而又不完全重合的分子。

2 手性的判断

分子的手性和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有密切联系。化合物分子存在的对称因素有: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在课堂学习时,重点应放在对一个分子有没有对称中心和对称面的考察上。一般地说,有机物分子只要既没有对称中心,又没有对称面存在,就可以判定它是个手性分子。而对自然界中手性的判断,我们从垂直轴向观看,若螺旋为顺时针,为左手性;若螺旋为反时针的,则为右手性。或伸出一只手,让大拇指竖起指向螺旋的轴向,另4个指头握拳,由手掌到四指有一“前进”的方向。如果前进的方向正好与伸出的左手相符,为左手性,不符就是右手性。这种方法类同物理学中的安培定则。

3 手性的存在

手性是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生物分子都有手性,即分子形式的左旋和右旋。研究表明组成地球生命体的几乎都是左旋氨基酸。人们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具有手性,被称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的“镜像”称为它的对映体,两者之间在药力、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例如,四米唑的左旋体是驱蠕虫的药,而右旋体则是抗抑郁的药。

星系的运动都呈圆形、椭圆形或涡旋形运动。以太阳系为例,我们处于北半球,若以北极方向为正建立三维坐标系,则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是左旋的,而太阳的自转是左旋的。同样,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是左旋的。在更广阔的空间,已发现的宇宙中威力无比的大黑洞是左旋的。

4 手性的重要性

手性分子的重要性涉及到生物、农业化学、食品添加剂、饮料、药物、材料、催化剂等诸多领域。人是由左旋氨基酸组成的生命体,它不能很好地代谢右旋分子,所以食用含有右旋分子的药物就会成为负担,甚至造成对生命体的损害。在手性药物未被人们认识以前,欧洲一些医生曾给孕妇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很多孕妇服用后,生出了先天畸形儿。这就是被称为“反应停”的惨剧。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反应停的R-对映体有镇静作用,但S-对映体却有很强的致畸作用。

在农药的使用上:手性农药的使用可以达到减少剂量,提高药效的作用;并且减少不良和无效对映体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如除草剂Metolachlor以外消旋体的形式问世以来,每年以2万多吨的产量投放市场,1997年后以手性的替代外消旋体,使用量减少了40%,这相当于每年向环境中少排放8000吨化学物质。

5 手性有机分子的获得

随着人们对手性分子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医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单一手性物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发展低成本、高效的手性物质制备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手性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和医药等多学科领域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获取单一手性物质的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即拆分法和不对称合成法。手性拆分技术主要有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含毛细管电泳法)和手性膜拆分法等五大类。“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制药、香精和甜味剂等化学行业,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这项研究也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6 结束语

手性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手性的氨基酸甚至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对手性的研究,在造就工业奇迹的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甚至宇宙起源的重新认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化工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影响:也可以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的指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范青华.高校技术市场[Z].2001,11.

[2]张军,王启宝.大学化学[Z].2012,6,18.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 人性 教育 价值导向

每一个时代对教育的理解都不可能是一种声音,古往今来无一例外。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由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其教育思想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无论哪一种教育理论都脱离不开两大因素:一个是人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因素。人的因素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教育;社会的因素是从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时代精神去理解教育,脱离这两种因素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或是不长久的。在教育工作中,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如何认识人,怎样对待人,把人当作什么看待等就成为教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人性和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人性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对人性进行全面、科学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

一、对人性的认识

“人性”问题一直是哲学和教育学关注的根本问题。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仅从词义上讲,英语human nature(人性)一词的nature意为“自然”、“本性”,所谓人性,也就是指人的自然属性。《辞海》将人性定义为:人性是人的共性,同“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概念相对,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性这个概念作为把人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的特征,它就是指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也认为人性等同于人的本质。但是,人性在同“非人的”,“非人性”的对立的意义上讲,人性就超出了人的本质的涵义,它比人的本质要复杂得多。

(一)人性的两重性――实然性和应然性

马克思所阐明的人性的两重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奥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无机条件中。”一方面,马克思从客体的向度揭示人必然地、无可避免地是存在于他所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社会条件之中。这是因为,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他不能脱离他的对象物而存在,因此,他的生存状态要由各种对象关系所规定,也即是说,他是以一种实然的状态存在着。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人的主体性向度揭示:人“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人不同于其它自然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通过对象性的活动,去超越各种被给定的对象性关系,去打破那种预成的、宿命的生存方式,去实现所应是的目的。因此,人又是以一种应然的状态存在着。也就是说,人既以现在怎样的形式存在,又以应当怎样的形式存在。

(二)人性的三个维度及相互关系

从人的存在状态来看,人有三重存在: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对应于人的三重存在,人性应是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所具有的属性,它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统一体。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作为自然实体所固有的性质、特征。它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的现实存在的第一要素。诸如人的有机体、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本能都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具有以下主要的特征:(1)自主调节能力。人性的这一特征体现了人性的发展有着人性自身具有的内在根据。(2)遗传变异性。这是人的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3)未完成性。人的未完成性,也为人的可塑性提供了可能。

人的社会属性指人作为社会实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规定的。人的社会属性也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人的社会属性具有以下特征:(1)规范性。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规范性是其社会属性的最基本特征。(2)互动性。互动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互动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互助合作本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属性。(3)共存性。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单个人不能完全独立地脱离社会而生存、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离开了单个的个人,也无所谓社会。

“精神,主要指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以及发展过程的理想归属”。人的精神属性具有以下特征:(1)依存性。作为个体的精神,必须依个人的肉体的存在而存在。 (2)能动性。从精神的发生来看,精神依赖于物质。然而,精神一旦产生,就具有了自身的能动性。能动性是精神属性最根本的特征。人的精神的自由、反思、创造和超越等都是人的精神能动性的体现。 (3)时代性。人的精神属性的时代特征是指个人的精神品质,总是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他所处时代的特征。个体精神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精神、共同意志的具体表现,它是由个人所处的生活年代和历史社会决定的。

二、教育对人性的把握和价值导向

观照上述对人性的理解,应有的、符合人性的合理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让人成为追求崇高的人

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多方面的生命存在,它体现在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上。而人性更多地体现在人的精神生命层面,人在精神上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追求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具有道德、正义、节制、善良、友爱、合作、求知、审美、智慧、创造等美德,这一切就是人性中正面的、积极的因素。从人的生命本质的角度上来理解,教育应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去培育和点化人的精神生命,提升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教育对人的精神生命的点化,主要通过人文教育去实现。“人文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目的,以‘文’为手段,实现人文关怀的教育”。现代社会的人文教育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是以对人的发现、摆脱宗教对人的束缚、追求人的解放为目的的;现代社会的“人文教育主要是针对唯科学主义、理性至上、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流弊而提出的”。它是一种以人文知识为载体,以培育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教育在承认人的主体性和内生性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人的外塑性和发展性。因此,教育必须承担起塑造人格的使命。所谓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包含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和教养”。“认知”是掌握知识的过程;“情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行为”是受教育者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外在行动的过程。

(二)让人成为自成目的的人

人的存在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人只有在主体意识下才能够确立人生的目标,才能够去感受人的自由与幸福,才能够在自主的状态下去实现自我价值,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自觉地去为社会服务,遵守社会规范,与社会共存。因此,教育活动必须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确立主体意识,使人真正认识到人无须任何外界的凭借,人自身的发展就是目的。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方面自己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自己也必须要承担自己的行为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必须尽到作为人所应尽的责任,充分认识权利与责任的统一。不仅如此,还要让受教育者认识到他人也和自己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人与自己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他人也有自己的自由,每一个人在尊重自己自由和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尊重别人的自由和权利。其次,唤醒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还要以宏观性的视野、前瞻性的眼光,引导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超越的勇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唤醒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还必须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生存内容和生命意义。总之,唤醒人的主体性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成为自成目的的人,并通过教育使自己丰富知识、形成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三)让人成为具备能力的人

教育要坚信人是有潜能、有灵性的高级动物,具有未完成性,有要求强大、要求完满的属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挖掘人的潜能,启迪人的灵性,使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与释放。因此,教育在传授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给人以人生应有的智慧和实践能力。这种智慧是人的理性的具体表现与升华,这种能力是人的经验与超越,而智慧与能力的结合才是教育应有的意蕴。培养人的智慧必须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为基础。传统的教育只是停留在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只能够挖掘到知识的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对知识规律性的把握,很难深入到人的思维内部系统建构的层面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对人的智慧的启迪与培育。这样的教育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厚度,是一种表浅的教育。现代教育倡导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前提是”学会思维”。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积累的数量,而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启迪人的灵性、培育人的智慧的重担。

(四)让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

人的发展、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快乐幸福都是以人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快乐与幸福的概念虽然相通,但并不相同。快乐是人的外在体验,而幸福则是人的心理感受。因此,幸福是一种比快乐更持久、更稳定、更深刻的生命理解。快乐与幸福只有在没有病痛、没有心理缺陷、心情愉悦的基础上才能被体验和感知。

用轻松活泼、幸福快乐的教育方式,培养人的健康体魄和顽强毅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人的精神境界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得以提升。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尊重人性、培育人性的教育,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让人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人的发展是整体和谐生成的过程。应试教育是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是一种不完整的、对人的发展不负责任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应该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就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在习惯教育的同时,培育人性的美德;在体育教育的同时,养成科学锻炼的方法;在心理教育的同时,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艺术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主张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并鼓励个性优长。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让人的生命得以绽放,让人与人、人与生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人美感的、诗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总之,探讨人性,认识人性,用科学的人性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每个肩负教育使命的人都应该科学地看待人性,以人性的视角引导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性全面、自主、和谐地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人性丰满、主体性突出、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社会个体。

参考文献:

[1]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王锐生,景天魁.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7]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8]鲁道夫・邓伊肯著.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视界融合音乐表演

音乐是一种离不开表演的艺术,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所以音乐表演一直被人们称为二度创造。瓦尔特曾经说过:“演奏家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地传达该作品。”①但是在怎样进行二度创造的时候却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一切必须围绕作曲家的写作意图来进行表演,其目的就是通过乐谱尽可能地还原作曲家的写作意图,不可对乐谱的演奏有任何偏差,要求表演者完全抛弃自身所处的时代精神而对作者的生活环境、性格品质、感情经历等做一个完全的模拟;有的学者认为乐谱是由音符组成的,而音符本身是没有生命的,要想使乐谱变成有生命力的音乐那就需要表演者的主动介入。也可以说,表演者作为二度创造者同作曲家一起承担了音乐的创造。而伽达·默尔从哲学的角度对音乐表演者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并对音乐表演中的美学观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②现代释义学中解释音乐表演的一个核心理念。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哲学释义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把理解视为人类存在方式”这一哲学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因此我们又称它为“哲学释义学”。在伽达·默尔看来,哲学、艺术、历史、法律等一切人类的精神创造都是有待于人们去理解和解释的对象,他还特别把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放在人类精神创造的首位来进行探讨。同样,他认为像音乐作品这样不具有语言,却包含具体意义性内容的艺术作品也存在意义问题。如他所说:“虽然纯粹的音乐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的形式波动,即一种发音的数学,而且并不具有我们于其中所察觉到的具体的意义性内容,但是,理解仍然获得了一种对意义性事物的关联,这种关联的不确定性就成了理解,同时它也构成了这样的音乐所特有的意义关系。”③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只是存在于理解者的主观思想中,也不只是存在于客观艺术作品中,它还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是理解者和被理解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二者的统一体。因此,对作品的“唯一正确的释义”的观点在伽达·默尔看来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就是说,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主体对同一客体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引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那种尽可能地忠实原著、完全还原作曲家的写作意图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就好像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一样,哪怕是作曲家自己也不能做到每次的演奏都是完全一致的。小提琴教育家莱奥波尔徳·奥尔也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美学真理,一辈人的演奏真理,也许被下一代人认为是谬误的教条。”④由此可见,不光是表演者做不到完全还原作品原意,就连我们的美学家们、我们的听众的审美观点都是一直在变化的,只有把历史的视界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起来的表演者才经得起历史的锤炼。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对作品的意义进行随意的解释。历史上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和现今的理解者因为时空的不同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对意义的判断,即各自不同的视界。历史的视界已经客观存在,而现今的理解者的视界因为受自身历史环境的限制而不可能与历史视界达成完全一致。对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应该是要求理解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界而去追求与已然存在的历史视界的统一,而是应该要求理解者拓宽自己的视界,使自己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客观存在的历史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能达到一个新的视界。视界融合对现实视界的强调、对音乐表演创造性的发挥开辟出一片新的广阔天地,它的出现为音乐表演的创造性注入新的动力,也对音乐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历史视界,又要结合自己的立场和思想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视界去理解和解释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这将使音乐表演者的创造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解释也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表演者自身能力的提高将有益于表演者更生动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音乐作品。我们在阐述音乐作品时,对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乐谱的版本、作曲家的写作意图、作曲家的生活感情经历、作曲家所处的社会背景等等。只有在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作品进行理解,才能更好地阐释作品。所以演唱者要在对作品的历史视界进行研究和体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独特个性的视界对作品进行阐述,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理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法,形成独树一帜的个人演唱风格,从而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

应该注意的是,视界融合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自我视界、毫不理会作品本身的含义,而是强调一种融合,一种历史视界和自我视界的有机结合、一种历史思想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过分强调自我视界会导致音乐作品缺乏生命力,会形成各行其是的混乱场面,这就违背了音乐表演者在音乐表演中的作为二度创造者的初衷。所以我们在进行音乐表演创造的同时,对作品的历史视界要进行必要的研究,对作品所处时代的审美观点、作曲家的写作意图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再结合表演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自身所处的时代精神、审美观点等对音乐作品进行阐述。作品的精神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如何表现这种精神就需要表演者的主观能动,表演者能动性的动力来自于观众对表演者的认可而非作品本身。所以要发挥表演者的主动创造性就要给予表演者一定的发挥空间,才能使历史视界和表演者自身的视界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阐释作品,才能让作品更富生命力而万年长青。

注释:

①中央音乐学院编.论音乐演奏.1982年第3、4期合刊,第65页.

②(Hans-GeorgGadamer,1900—2002)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释义学和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柏拉图与诗人》《短论集》三卷、《我是谁、你是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