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文1

关键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008-02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给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自1999年开始,经过几年连续扩招,几乎所有高校都抓住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在校生人数翻了一番,甚至几番。学校规模有了很大发展,规模效益有了很大提高,面对如此庞大的求学队伍,原有的学科和专业已明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多数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出路,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上,想方设法增加学科门类和专业数量,这种办学思路是可行的。而对于课程建设,不少教师和领导认为,学校办学经费有限,抓课程建设,制定的规划实现不了,没多大意义;而部分新办专业领导认为,目前主要解决的是稳定学生,在教学上能开出所有课程就不错了,搞好课程建设是以后的事情。上述看法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短视行为。如何在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办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落到具体的每一门课程上。经济的全球化使我们面临全方位的竞争,特别是人才资源和人才质量的竞争。只有高质量的人才才具有竞争实力。因此各高校在增加学科门类和专业数量的同时,应遵循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才是真正的发展观,健康的、成熟的质量观。这种质量观就要求经过高校加工出来的应是优质的或者说是合格的“产品”。这种优质或者说合格产品的输出实际上主要是以在校学习的一系列课程为保障的,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质量出发,课程建设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它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此背景之下,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大多遵循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把教学改革的重点聚焦于精品课程建设。如今,一个包含国家、省(市)、学校三个层面,惠及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体系基本形成。

二、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共享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建设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六个方面内容,是一项系统的质量工程,在建设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设计要适当,不应盲目追求课程建设的数量。各门课程都建成精品课程的目标固然不切实际,即使按照开设课程总数人为地设定一个比例也未见得合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门课程从体系建立、逐渐完善、教学实践的不断调整到日趋成熟,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建设周期也会有所差别,人为设定的建设周期未必与教学规律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强求一律就难免出现“揠苗助长”的“催熟”问题,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没有多大益处。精品课程建设重在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比简单设置数量指标要科学、合理得多。

第二,注重精品课程建设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正确看待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教学效益,改进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上的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整合师资队伍等,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课程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质量工程”很显著的一个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为此,在组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重视教学课件制作质量和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只是手段,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的目标,对技术的强调和应用必须以教学规律为基础。基于网络的教学课件在整个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起的作用是独特的,但它再完善、再精致,都不能替代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能替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网络环境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有限的课堂空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但体验思想的力量、思维的逻辑性、把握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非知识因素并非技术的特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不能忽视。作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组织者,对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与弱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技术的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人和技术之间寻找到一个契合点。

第三,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素质的常态性工作,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下大力气创造一个适合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品课程建设环境。在组织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所有规划、制度、配套措施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及服务教师、有益学生的原则,通过实实在在的,而非追求轰动效应的具体工作,谋求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期教学管理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主要靠教师。精品课程建设也不例外。管理就是创造环境与提供服务,没有一个符合教学规律、宽松有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施展的环境,任何改革都不会取得切实的效果。

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文2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作用――精品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产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以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为载体。因为市场需求是“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市场需求何以谈质量。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是它的课程设置体系应符合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为一个专业的主要构成是其课程设置体系及其所开设的课程。而符合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设置体系的支撑是建设一批精品课程。所以,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的质量是这条生命线的核心环节和基础,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文件中明确规定,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所以,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涉及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的一系列课程建设规划。

(一)以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来确定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

学校的定位问题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潘懋元2006)。由于一个学校的学术氛围、办学宗旨、学校精神以及人文环境等历史文化积淀不同;已有的师资队伍包括数量、结构和水平等主观条件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体现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沿海与内地)、规模大小、基础设施、隶属关系等客观条件不同;社会(包括家长、学生、中学校、政府部门和世界各国等)对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水平和知名度的认可程度不同;更主要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及层次的需求不同;以及高等学校扩招形成的大众化教育所带来的生源基本文化素质的巨大差别(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别,包括智商和情商,因而应实施不同的教育,这也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同时,对人才的报酬,是按照其能力大小、贡献多少和供求关系(体现为就业的难易程度)由市场来决定的,而非完全按照学历由计划来决定,在市场利益分配机制正在逐步形成的条件下,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定位必须是也有可能是分类定位。大体可以分为:学术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大学和职业技能性的大学三类。各类学校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完成社会、经济建设对各类和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培养任务。同时,以上三类学校的数量(包括招生的人数)应呈现为“塔形状”,符合党的十六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不但需要众多的高级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每所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这是一个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础。

2.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来确定专业建设目标

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决定着专业的建设目标,而专业建设目标又是人才培养方向的具体体现。①学术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以培养学术研究顶尖级的精英人才为培养方向,专业建设目标应以培养原始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精英化教育是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绝对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培养原始创新能力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专业主要按照学科设置,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研究能力;②应用型的专业性大学――以培养各行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为培养方向,专业建设目标应以培养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专业主要按照大行业设置,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应用能力,既要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发展后劲;③职业技能性的大学――以培养技术技能具体操作型的人才为培养方向,专业建设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专业一般是按照某一职业或某一职业群的需要设置,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体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获得从事某类(个)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也就是劳务市场所需要的能力与资格,不需要再培训就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

3.以专业建设目标为指南,构建课程设置体系,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我国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水平评估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必要的,但对所有的高等院校采用一套评估指标体系,不符合各类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笔者认为应以各个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目标作为评价的前提来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目标决定着课程构建体系和课程教学目标,而课程构建体系和课程教学目标是实现专业建设目标的支撑和基础。所以,以不同的专业建设目标所构建的课程设置体系及其所确定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应设置什么课程和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程;所设的每一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对专业建设目标的支撑作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以及课程教学的预期结果。

(1)以培养原始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专业建设目标

①课程设置体系应以理论课程为主,实验课程为辅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应以掌握系统的基本理论的纯理论课程为主兼及应用性理论并强调理论知识结构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以服务于、依附于理论知识并用来验证理论的实验课程来构建。

②课程教学目标应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要求“知其然”更要求“知其所以然”,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为课程教学的预期结果。

(2)以培养集成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专业建设目标

①课程设置体系应以理论课程为主并注重实践课程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应以应用性理论为主兼及基本理论并考虑理论的系统性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强调理论的具体应用,并以实验为主、实训为辅,或者实验和实训二者并重来构建。

以实验为主、实训为辅,或者实验和实训二者并重,是同一专业建设目标下,应用性本科院校和技术性本科院校(由高职高专升本后的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②课程教学目标应在强调应用性理论掌握的同时,辅之以实践课程来加深、巩固对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课程教学的预期结果。

(3)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专业建设目标

①课程设置体系应以应用性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的方式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强调应用性理论并服务于实践课程,按照基础理论够用、理论教学内容实用的原则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强调岗位职业技能的掌握并以全面覆盖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全融为一体)的实训课程(为主)、实验课程(为辅)来构建。

②课程教学目标要强调“知其然”但不要求“知其所以然”,并以掌握专业知识和具体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为课程教学的预期结果。

(二)以课程教学目标来改革和重组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动态建设

1.以课程教学目标改革和重组教学内容

教育部张尧学司长明确指示,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原则,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必备理论知识”的要求,本着基础理论够用、教学内容实用的宗旨,结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以趣味性案例和问题导入式对《基础会计学》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一是适应了当前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精密型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让初学者不至于一开始就因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如会计对象、职能、任务、目标、原则等枯燥的会计理论而对会计学丧失兴趣或产生畏惧心理。

2.以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内容建设和教材动态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依据。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是以编写出与精品课程相适应的精品教材为基础。所以,精品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的教材要精心编写和慎重选择。

在《基础会计学》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中,一是在教材建设的内容方面,根据“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按照知识结构分模块组织教学内容并配以大量的趣味性案例,从最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作为切入点,直接点明主题的章节名称来构建教材内容和结构体系。二是在教材建设的载体和实现方面,除了给学生提供纸介质载体的教材外,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本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电子介质的动态教材。因为我国教材建设普遍存在着从编写到出版周期过长,教材形式单一,跟不上时展的节奏,一本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出版后内容就落后于现实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立即再出新版又不现实,这将会影响精品课程的实施效果。所以,电子介质的动态教材应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充分条件。

(三)以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树立“有教无类,乐学致用”的教育教学理念

所谓“有教无类”,是指人才的培养应针对每一个受教育者,不求一律但求创新的个性化培养,允许全面发展的成功的人才培养观和人才衡量观。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针对课堂讲授内容有选择地组织课后案例讨论的内容,就同一个问题进行辩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既加深了学生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如何推销自己、如何说服别人、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与观点、如何在众多可能性面前恰当地选择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

所谓“乐学致用”是指“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实用教学。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是:选择有趣的、实际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例、案例和模拟实训来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2.“有教无类,乐学致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上海电机学院生源基本素质的变化及课程教学目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结合《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特点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课程组全体成员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经验交流,基本上形成了以下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式灌输教学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加大信息传输量。针对《基础会计学》课程是首开的专业基础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设),对刚进校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并与高中所学课程联系较少的特点,结合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和课堂面授课时减少的现状,我们认为课堂讲授还应以灌输式为主,以加大教学的信息量。问题是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并精练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应是有用的信息。谨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授人以“渔”,学会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正确的学习思路,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主动参与式讨论教学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教师拟定小测试范围,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测试题目,分组交叉考试,各小组推出人选上台讲题,学生台下交叉判卷,使学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因为出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上台讲解也是一个无形的竞争;同时也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4)多媒体动态示范教学法――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节约教学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CAI教学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化繁为简,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并使学生快乐接受;节约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示范教学作用。

(5)实物参观和实际操作法――增强感性认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观察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并采用实物的凭证、账簿、报表具体进行操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帮助学生加强对会计循环的理解以整体掌握《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

(四)按照应用性和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选择“实践――理论――实践” 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帮助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用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选择“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论认知的指导下,经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根据《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基础会计学》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我们是通过以配合理解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专项实训”、以系统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模拟实训”、以满足用人单位会计信息化需求的“会计网络模拟实训”为内容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达到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以综合运用能力为考核内容,按照过程控制重于结果的原则,强化日常考核,改一次考试定终身为分模块多次考试确定课程成绩,构建过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为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包括知识能力和操作技能),以综合案例为主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核。在改革考核内容的基础上,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不懈努力,改期末突击并一次考试定终身带来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不扎实的弊端,改革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平时作业(习题、专项模拟实训、案例)、单元模块、学期综合三部分进行考核,并分块加总确定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其各自的比例和成绩确定分别为:平时作业成绩=卷面成绩×5%×4次;单元模块成绩=卷面成绩×10%×4次;学期课程结束成绩=卷面成绩×40%。

上述改革还存在期末考试增加学生负担、课程成绩确定复杂、重视操作技能、缺乏保证的弊端,为此我们准备在上述改革取得经验的适当时机,选择一个试点班级进行考核方式的彻底改革,其具体设想如下:为使学生快乐学习,减轻学生负担,去掉期末考试,仅以4个单元模块的成绩(卷面成绩×25%×4次)来确定课程成绩,同时要求每次成绩必须达到50分,每次模块考试达不到50分的该门课程为不及格,必须重修;另增设模块考试门槛:一是保证学习过程,作业完成率必须达到50%,否则取消其参加模块考试资格;二是作为重视操作技能的保证,在模块考试前采用实地考评并通过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否则取消其参加模块考试资格。

(六)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质量保障最基本的保障是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人才引进这个应急措施外,最重要的是立足于自己培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对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梯队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要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各高等学校要像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基础课程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基础课教学的锻炼。

1.名师领衔,团队合作

组成3~5人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的课程建设小组,集名师的智慧、积累、经验、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优势。 即通过课程建设,使这门课程形成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科研和教学水平高、力量强、结构合理,能够保持教学高质量的和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

2.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

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文3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建设标准;实施策略

0 引言

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经过十年的研究建设与实施,形成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使部分精品课程有了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精品课程技术落后、共享性差、交互性不强、资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为此,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取消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的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不是取代精品课程,而是精品课程的继承和发展,它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对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至2011年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8门、院级精品课15门。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精品课网站开发技术落后。

根据国家、省级精品课评审要求,申报精品课程必须要建立精品课申报网站,各高校结合学校申报课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精品课评审标准,建立了精品课程申报和教学资源网站。但由于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不同,大部分精品课网站都采取静态网站或者ASP动态网站开发技术,存在技术落后,网站访问速度慢的情况。

2)为申报而建站,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不高。

精品课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各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但部分精品课网站建设的初衷却是为了评审精品课,从而申报成功后不注重后继的维护和推广使用,造成精品课网站利用率不高的情况。

3)课程资源获取困难,存在知识产权的争议。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根据申报的层次在国家级精品课网、省级精品课网和高校精品课网上,而且部分省份并没有专门的精品课网站,除了参加评审的教师之外,其他教师和学生很少知道或访问精品课网站,推广力度不够。与此同时精品课资源开放程度较低,部分课程的精品课网站,由于申报者顾虑知识产权问题,仅在网站上了相关的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大纲,虽然提供了教案、教学课件、习题以及视频等资源,但仅仅是链接而已,根本无法下载和访问。

4)精品课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交互性不强。

在精品课程的资源建设上,部分精品课程只是作了评审平台,仅仅是把精品课程的申报表、情况、科研课题情况、获奖情况和课件、教案等无层次的堆积在页面中。而真正的精品课的资源却很少并且缺乏层次,从而精品课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5)精品课教学资源没有随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而及时更新。

根据精品课评审标准要求,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应随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随时对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更新,同时要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可访问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复检制度,存在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主讲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更新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等问题,教学资源更新滞后。

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标准

教育部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2012]2号)文件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目标,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2.1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团队要求

(1)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其中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教师。结构合理要求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高中级搭配。同时要求教学团队不仅要包括专业骨干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和课程设计,还要有专业的教育技术骨干教师负责精品共享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2)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课程负责人必须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同时要求课程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专业课建设团队应该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既要求专业课建设团队不仅要有专任教师,同时要求有兼职企业合作教师,不仅强调建设团队的教学经历,而且强调必须具有企业经历。

2.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内容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要求涵盖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在基础知识方面应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运算、关系的规范化和数据库设计等。

(2)要求不仅体现本门课程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同时要提供典型案例和系统的综合运用。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不仅要包含数据库基础知识,同时必须要包含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技能,如SQL Server2008等。

(3)要紧跟新技术、新观点以及热点问题。如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讲授的应用技术应随之调整。

(4)应体现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特征,同时内容要适合在互联网上公开,不存在版权等争议,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3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资源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根据资源类型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要求如下。

(1)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本门课程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作业指导、教学参考资源和全程课程录像等,主要体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

(2)拓展资源体现本门课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节,贯穿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教学案例库、专家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知识检索系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网络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拓展资源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课程要求的不同之处。

2.4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技术上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技术要求、资源提交要求3个方面,同时要体现技术的先进性,要求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建设教学与学习兼顾、交互性强的共享系统。

1)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在结构上必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来组织,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基本资源根据不同资源严格按指定的格式建设,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可采用doc或docx格式,演示文稿采用ppt或pptx格式,教学录像采用mp4格式。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同时对元数据的格式提出了标准要求。

2)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拓展资源中所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数据存储采取关系型数据库,要有严格的授权保护,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人/导出接口及其说明文档。技术架构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界面设计要尽可能地便于用户操作。

3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方案及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突出高职特色、突出实践技能、突出教学和学习并重、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在精品课建设的基础上,针对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

3.1 做好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衔接

“十一37”期间建设的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应做好精品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衔接工作。

(1)精品课程的建设团队和课程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实践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中仍然是主要力量。

(2)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本学科和课程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仍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要求。

(3)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新技术、新方法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

(4)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上作业、素材库、模拟试题资源,同时还包括部分课堂教学视频录像。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源要求,将精品课教学资源按照技术要求规范化后可以整合到精品资源共享课中。

3.2 课程教学设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

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紧密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的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所以课程教学的设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

课程教学设计是规划设计本门课程要讲授的内容以及讲授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心选择知识内容,确定知识内容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同时要根据讲授的内容,确定应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寓教育于课程教学,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应做好如下几方面。

(1)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确定课程的性质。同一门课程,课程性质是不同的,必须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确定课程的性质,如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须有所不同。

(2)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局角度出发,探索和改革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并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口标。

(3)在课程的教学日历安排上,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罗列、教材目录张贴,必须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而有计划地进行安排。

(4)在课程的内容讲解上,要逐步细化,落实到章节,甚至到小节,体现知识够用为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防止出现追求全面、深度和新意的教学错误思想。

(5)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的设计,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应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倡导理论教学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资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中之重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本资源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拓展资源的建设。

1)基本资源的建设。

在基本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结合具体的专业和教学实际,确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日历以及教学课件等。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上不要过分求全,而必须优质。如课程教学课件的制作,有的只是制作每一章每一节的教材纲目,而不是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不如直接使用教材更加直观

2)拓展资源的建设。

在拓展资源的建设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种资源的建设工作:

(1)教学案例库必须根据课程的特色做到经典,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组织安排,同时必须是最新的典型案例库,不要为了满足教学案例的评审指标而盲目地累积案例,有的教学内容有多个案例,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没有案例,这是错误的建设思想。

(2)实验实训指导资源库要根据课程的实验和实训教学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实验和实训教学,笔者认为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实验实训指导资源库不仅仅把实验实训指导书简单地呈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必须针对每一个实验和实训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指导,如果有条件应实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3)试题库提供各章节模拟考试和综合模拟考试的下载,供学生复习使用。在线自测和考试系统可提供各章节内容的测试和阶段综合测试,建议与试题库有机结合起来。

(4)拓展资源应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交互性,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解决,建设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中提供设置权限的师生互动系统。

3.4 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运行机制

(1)政策与经费支持。为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正常更新与维护,对完成建设并且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给予必要的资金奖励和维护费用。

(2)技术与系统保障服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单是高校的责任,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和校三级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国内教育网站和国内门户网站,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3)监督与管理机制。精品资源共享课绝不是建设完成、评审成功就万事大吉,必须要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组织专家保证质量,同时保证资源的更新质量、开放性以及安全性。

(4)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的推广,促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4 结语

随着国家对精品资源课程的重视和推广,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评审,也不是对原精品课的重建,而是要求各高校根据课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在一流教学团队的打造下,建设一批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优质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有规划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开发创造性思维,努力打造一个教学理念先进、资源丰富、交互性强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参考文献:

[1]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2]龙仲芬.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J].科教导刊,2012(12):34-35.

[3]王重润,李恩,赵冬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0(2):20-23.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S].教高厅[2012]12号.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EB/OL].(2012-06-01)[2013-07-25]..

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文4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统计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马敏娜(195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46-02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统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教育已由过去单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向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这对统计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国外统计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和加拿大统计学专业设置的特点: 一是招收统计学研究生的院校多于本科生的院校,说明北美对统计高层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二是本科生阶段统计学专业方向宽泛,研究生阶段专业方向分得更细一些;美国统计学会为统计学专业大学本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分为统计方法、统计理论、应用统计、专业选修课,统计项目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研究一、二个实际的统计问题。

英国是统计教育的发源地。在现有的115所大学中,有50多所大学设有统计学专业。其比重远高于我国(不足20%),统计高等教育相当普及。

总而言之,国外统计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三个特点,一是统计知识越来越普及,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方法科学及数据的科学受到学生重视和欢迎;二是网络成为统计教育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经历了从理论向应用教学模式的转变;三是重视对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国外统计教育的现状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之处,结合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对统计学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体验,旨在抛砖引玉。

二、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是吉林省级特色专业。近几年来根据国外统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新时期统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特色为先”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学校“加强理论基础、注重社会实践”的方针,搭建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强调“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并举、知能品德兼修”,既重视第一课堂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又重视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实践基地建设;既重视校内专业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实现了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原统计学课程体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统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较严重。由于经济发展中大量的信息出现,各个行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统计学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综合索质好的统计学人才。因此,有必要对统计学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精心设计,旨在保证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加大实验及综合实验和设计研究实验的比重,同时注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突出对学生的基础性训练、启发性训练、创新性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统计分析与推断能力。按照这个宗旨,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选修课和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了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开设了调查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并科学安排必修课、限选课,实现了多种课程形态有机结合。

理论授课体系强调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体系构建,并通过“精中间(专业主课程)、延两边(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我们对理论授课体系的课程定位是“顶天立地”。 “顶天”,即了解最前沿的统计理论与方法;“立地”,即学生必须有扎实的统计基础,强化统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重组课程内容,根据学分,强调提炼专业课程基础性内容,形成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本知识部分;深化及延伸的内容采用以点带面方式,以典型实例分析及专题讲解方式进行。拓展内容由学生在参考文献基础上以讨论或分析报告方式完成。

(二)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依托学校网络实验中心和吉林省普查中心等实习基地,统计学院增加了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比重,专门增设《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实践性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沿着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设计,采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编码、整理数据,撰写分析报告或类似的路径进行综合性训练。

实践课程体系将统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素质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按照“四个基本”组织教学。四个基本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运用统计软件的基本能力,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我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路。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提出的教育质量项目,要求有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学管理。我们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成立了专门的课程组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

1.增加课程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统计专业基本素养理论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我们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规划、统计公报中的一些具体统计指标进行解读,让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统计学》是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更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统计学科素养,为此我们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活动,以作业形式安排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统计事件、经典案例等,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统计学科素养。

2.设立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

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就是使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方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科学创新方式。如孙亚静老师《抽样技术方法》课,针对同一问题,由学生们分组采用四种抽样方法收集数据,计算分析探讨,比较优劣,寻求最佳抽样方法。

3.强化过程评价,改革考试方式

基于不同课程性质,采取多样化考试形式。老师加强对课程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进行评估。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调查报告,学生体验统计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五年来,《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教学中全面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1.课堂实践教学推广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具体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特点一是实践性。项目的主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居民消费、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三是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我们在《市场调研与预测》、《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课程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采集数据,录入整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近些年独立完成了《长春市汽车生产营销消费情况系列调查》、《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长春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等几十个项目的调查报告。项目小组以PPT形式在全班进行汇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课外社会实践推行“三个结合”方法

我们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工作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普查和重点调查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

近些年来,我们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大型经济普查、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录入,今年参加了全国人口普查万里行的宣传活动和人口普查的试点工作。学生实践可以自选项目,也参与老师承担社会委托项目。我们先后完成了《农民失地后生活状况调查》、《云烟东北消费市场情况调查》、《吉林省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长春市物业管理基本情况调查》等多个委托项目。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文献、讨论、数据采集,资料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习题课、实验教学、辅导答疑、考试与试卷分析、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的紧密配合与关联优化。《统计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网络课程2006年和2010年分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在课程建设实施中,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理念。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通过教学、科研讨论会等交流平台,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相融合。

近5年来,我们完成了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发表了《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等10篇相关论文,我们还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4门,出版统计系列教材4部,开发统计网络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类奖项4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和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

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创新人才模式,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教学水平。在参加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调查分析报告竞赛、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吉林省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共50多项。

总之,为适应吉林省经济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作为地方财经大学的统计学院,我们努力在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教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希望能为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统计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敏娜.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统计教育,2007,(05).

[2] 李国荣.培养统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统计教育,2007,(09).

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物理 精品课堂建设

大学物理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理工学科中实现了大面积的开展,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因而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意见》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利用,实现了资源共享等,实现了对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升级和改造。近两年,我国的相关教育学者依据国家精品资源课程的共享建设要求,对同济大学的大学物理及该学科的网络教育课程进行了教学。笔者结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的建设思考和做法,对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精品课堂建设中应用的各种技术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对数字化教学进行了普遍强调,同时这也是时展的必然过程。科学地设计大学物理课程的数字化教育模式,是需要慎重开展的工作。因此,设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对综合素养的人才进行培养,基本思路是帮助学生创建探究式学习模式,方法是在先进的教育信息基础上的混合式教学手段,学生需要对混合式学习进行适应。

混合式学习和教学的一般理解是,将E-Lenrning优势和传统的课堂学习优势进行结合,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监控和启发等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E-Lenrning主要是数字、电子、网络化学习。不同的翻译代表的观点是不同的。数字化强调的是数字化的内容学习:电子化强调的是电子;网络化强调的是在学习中结合数字化内容及网络化的资源。以上三者都对数字技术进行了强调,重点突出了技术在教育中的改造和引导作用。

2.信息技术在精品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将教师从繁重的教育活动解放出来,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上,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在精品大学物理课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2.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及教师的经验,规划和安排课堂教学的可操作过程,对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实现充分利用,并将教学效果的优化作为目的,实现科学和全方位的研究并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学习条件。教学设计的过程是系统化过程和创造性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技术和课程的有效整合,因此可以借助系统性的方法,对关于学习的要素,如学习内容、方式和教学组织的具体形式实行系统的分析和整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教育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主要时:整合观念、整合学习内容、整合学习方式和整合学习资源。在对现成的课件进行修改时,要保证课件的内容、思路框架等满足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同时还要保证课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引导学生实施探索、思考并进行自主学习。此外,还要修改课件的显示效果,充分显示例子中的插图和公式,在需要黑板的时候借助黑板实行分步显示。

2.2实现信息技术在优质精品课堂的建设中的应用,对师生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

好的教学课件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怎样对课件的讲授进行利用十分关键。在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精品教学中,处理好师生和多媒体的关系十分重要,单靠课件是无法将经验不丰富的教师变成优秀教师的。因此,教师要对电子设备和课件的主干结构及书面讲稿做出充分准备,在准备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考虑围绕主干结构的课程讲解如何才能更具体和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开发,实现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课程中,教师不要贪图舒适只坐在电脑前,保证对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和效果进行密切关注,发挥自身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不被多媒体夺走自身的教育功能。此外,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中需要思考的时间,因此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多媒体的演示节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重难点内容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对重难点的反复讲解。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调整讲授方法、教学节奏和组织形式。

2.3利用多媒体信息手段实现精品课堂资源具有创意。

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来自于对直观现象的好奇和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文稿形象和过程进行演示。例如在讲解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内容时,先要讲解静电场中的导体静电感应及静电场的电介质极化过程,演示潜在知识到显像知识的演化,随后再对学生讲解其中的机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勇于发问。

教师要在课后用较多的时间学习各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将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广泛兴趣和知识理解的深度。例如教师在讲解分子结构和光谱时,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加深学生在课后对现代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借助相应的软件对富勒烯掺杂过度金属的源自体系实施结构及光谱性能模拟计算,进而达到较好的结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实现了动手和动脑能力的提升。

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范文6

【关键词】 工作任务 自动变速器检修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27-01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国家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对《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进行建设,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情况做一浅析。

1 课程构建过程

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为:通过企业的调研、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分析,与企业共同确立教学内容;在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设置学习情境;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按照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

2 学习情境的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思路

以汽车机电维修工“自动变速器检修”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对应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通过汽车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和双师型教师的软件条件,可以“再现”实际的工作任务,这个在汽车实训基地再现的实际工作任务就是学习情境。

2.《自动变速器检修》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

通过大量的汽车维修企业的调查以及专家研讨,课题组把自动变速器检修相关的实际工作任务,再现为3个学习情境,并归纳为《自动变速器检修》学习领域。

3 教学内容组织原则

1.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打破了先《自动变速器》理论教学,后《自动变速器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导向的方法,将职业技能培养和知识获取整合到学习任务中。

2.学习情境的排序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进行,符合职业教育的认知规律。相近的教学情境可以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

3.在每个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法进行。

4.注重职业能力考核和过程性考核,对每个工作任务都进行检查和评估,考核学生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技能考核中,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进行现场考核。主讲教师均是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保障了考核效果。

4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以任务为驱动,以故障现象为载体,以检修任务承载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4.1 学生学习的主体化

在学习开始就明确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生可随时利用这些目标监控自己的学习准备,为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其次,系列化的引导问题强化了学生的地位,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实践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观察、操作、交流和反思等活动;第三,教学中并不全部直接给出学习内容,而是需要学生去主动获取,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放性的引导问题和拓展性学习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技术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努力营造接近现实的工作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去获得学习和工作的体验。

4.2 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通过引导问题提供与完成学习任务联系最为紧密的知识,为教学组织与实施留下许多创造的空间。这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一名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促进者、学习任务的策划者、学习行动的组织动员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制订计划与实施计划的资讯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以及学习绩效的评估和改善者。这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4.3 学习目标的工作化

学习目标就是工作目标,这既体现职业教育的能力要求,又有鲜明的工作特征。能力是具有专业内容的综合职业能力,含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既有显性的、可测量和可观察的工作标准要求,也含有隐性的、不可测量的能力和经验成分,不片面强调“操作性”与“可测量性”。学习目标还有适度开放和灵活的空间,不仅仅局限属于当前学校或企业的条件,还充分体现人在职业成长时的综合要求。

4.4 学习过程的行动化

行动化的学习过程首先体现在行动的过程性,让学生经历实践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实践行动中进行学习,而不是以往那种在理论学习完成后的实践行动;其次是行动的整体性,无论学习任务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如何,每个学习任务都要学生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质量控制到评论反馈这一整个工作过程;第三,有尝试新行动的实践空间,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探索解决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包括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和系统化思考。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4,5.

[2] 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属性、冲突、定位于前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