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1
种种现象都在说明,研究生这一“高知”群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越来越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学术上不比博士,夹在本科生与博士生中间,像极了夹心饼干;工作经验上,六七年的高校生涯也耽误了一些实践的机会,论适应能力,很多都比不上提前走进社会的本科甚至专科生。在欧美许多国家,甚至我国的香港,研究生学历多被视为从本科到博士的一个过渡阶段,往往学制很短(多为一年),但在中国,学制3年,一个导师领着20个甚至30个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正在让研究生群体日益陷入焦虑和尴尬。
硕士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加以改革?又如何改革?
曹灿辉(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
时下,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一边是一些高校片面追求扩招,一边是就业难。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扩招带来教育质量的下滑,使得高学历并未带来能力提升。不少考研学生坦言:读研主要是为了暂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给自己增添就业筹码。但是,研究生就业甚至不如本科生,读研除了增加几年大学阅历与经济负担以外,并没能成为就业筹码。
其原因在于,一些高校的扩招,并不是从研究生本身的教育规律出发考虑,而是为了追求办学规模、办学政绩和现实利益,一名教授带十多名甚至数十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怎么可能培养出好的人才。
从总体看,社会对普通人才的需求量远大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农民工的就业难度依次递减,便是基于这个道理。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太大,社会无法提供那么多相匹配的就业岗位,硕士被“剩下”也就理所当然。
扩招从来都不是提高人才素质、缓解就业压力的灵丹妙药。本科生扩招之后,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始出现,高等教育走上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2012年4月20日,教育部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持续长达13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就此画上句号。如果没有培养制度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仅仅追求数量增加,硕士研究生扩招很可能重蹈本科扩招的覆辙。硕士研究生教育要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强化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通过建设“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推进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深层次改革。
兵兵可可(为先在线网友):
关于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早有耳闻。尤其是有研究生修改学历(降低学历)以期求得工作,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无着的时候把眼光盯在研究生考试上,结果研究生一毕业找起工作来比本科生还困难――高不成、低不就,用人单位也觉得那么高的学历有时是种浪费。所以,研究生有了自己尴尬的身份。既然如此,为何不停止扩招,让大部分考生止步象牙塔,从而踏踏实实找份谋生的工作。而且社会更是一所锻炼人的大学校,完全可以担当起培养人才(且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任。所以,应该匀出师资力量进行精英模式培养,使每一个研究生真正具有硬本事,不再畏惧就业难。
周芳元(浏阳市杨花中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信息时代,研究生的培养完全可以做到边工作边读书。首先,就业后的本科毕业生已具备了较高的自学能力,不必再为就业而去应付研究,在指导老师和教材的引导下,应能将研究变成一种自发和自觉行为。其次,在职后再读研,可以缓解研究生的经济负担,很多农村的孩子,本科毕业家里已经是山穷水尽,若是能让他们边工作边读研,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无疑能为他们的研究注入更大动力。再次,研究要在实践中进行,工作就是一种最好的实践,边工作边读书,有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李新晟(邵阳县白仓镇中学):
研究生教育就像是在生产高端奢侈消费品,而这种高端奢侈消费品严重滞销,原因何在?一是产品产量过多,供过于求自然滞销;二是产品质量有瑕疵,只能积压在库;三是产品根本没有市场,自然卖不出去。而这三个问题,研究生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要解决研究生教育现存的问题,就要压缩整顿,提质减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周显宝(河南信阳市羊山中学):
尤其是提高硕士生质量,更为紧迫。提升研究生的“含金量”,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硕士生应有转变:其一,改革硕士生入学考试制度,硕士生入学考试可以由单一的统考加面试,转变到注重学习能力水平测试。其二,加快硕士生教育与现实应用的接轨,优化课程设置,不再“关门教育”。其三,硕士生也要将读研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慎重报考专业,努力寻找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点。
只有提升硕士生的“含金量”,才能真正把硕士生们培养成有真才实学、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才能消解民众对高等教育的种种忧虑。其实,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整硕士生培养模式,通过专业调整缓解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从近两年硕士生招的专业上看,主要针对应用型、技术型专业,扩招范围集中在那些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研究生招生已具有了清晰的思路、很强的针对性以及长远的计划性。我们期盼这些调整和计划能早日“落地生根”,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助力社会持久发展。
吴志刚(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如何提升硕士生的“含金量”?改革是唯一途径。
一是创新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一所大学研究生培养水平与质量怎么样,最终要接受社会和市场检验,最好的评判标准应该是毕业生受欢迎程度和后续发展状况。所以,建议教育部门把毕业研究生信息数据库作为评价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依据。该数据库除录入毕业生学业、工作就业的基本情况外,还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动态跟踪其学术和事业的后续发展,为每一名毕业生建立离校后档案,让每一名毕业研究生都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学校可以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来评价院系、专业及导师的工作绩效,对接社会的人才需求,从而优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考生也可以经过有关授权查询该数据库信息,作为选择专业和导师的参考依据。相比于大而化之却又难以令人信服的就业率数据,这样的数据库实际上就是各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展,是教育部门、考生及社会各界评价、了解研究生教育的窗口,也是毕业研究生沟通联系、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更是大学抓好研究生教育的动力。
二是加强研究生学习力培养。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性、科研型学习,对学习能力要求很高,而在研究生中不少人在这方面还有差距,这也是硕士研究生能力“注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学习力培养首先要指导学生编制学习规划,以利于有的放矢,避免“为学习而学习”的局限和盲目;其次是要组织学习科研方法的基础培训,帮助学生掌握资料搜集、整理、归纳方法,掌握论文选题、开题方法及写作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少走弯路;再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质量、学习品质和效率,及时给予指导。
三是引导鼓励职后读研及在职硕士教育。本科生直接读研,空间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知识上是从书本到书本,毕业后依然需要一个适应工作环境的过程。而有过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及“怎样学”,通过研究生学习能够有效提高科研水平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也证明,这样的研究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职研究生也能够更好地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有关部门要在招生政策及相关制度设计上予以考虑,积极引导广大本科生先工作再考研,鼓励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学位。这样就能在高校科研和工作实践之间形成有效沟通,相互影响,从而以高校科研指导工作实践,以工作实践充实高校科研,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实现高校、研究生、用人单位之间的互利共赢。
朱玲(新邵县迎光乡车塘完小):
硕士生的教育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加以改革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无论从宏观结构还是微观经济上来看,硕士研究生的招考不应该喊停。因为,学历和能力必须并重。社会不可能一开始就呈现完美状态,制度的完善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断试错,而制度的改革应该用实干赢得理解和尊重。
叶恒永(临湘市坦渡中学):
的确,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一个终身学习成为潮流的时代,每年几十万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实在不多,甚至是太少了。我们要顺应社会需要,培养更多的硕士。当然,是更多有竞争力的硕士。
其一,适当减少政治、英语等公共课的学习课时。在专业学习确有必要时,使政治、英语的学习达到一定深度。要增加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的课时,使硕士生的专业性更加突出,为就职做好准备,更加能接受实际工作的考验。硕士生的重要性在于其独特性,即一般情况下不可替代或者难以替代。
其二,将专业硕士的培养扩大到几乎所有职业领域。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高层次人才。“洗脚的是博士,搓澡的是副教授”应该不是讲笑话。人才能够引领行业和单位的发展,能够提升行业和单位的水平。既然社会有需要,我们就要积极回应这种需要。
其三,条件成熟时,在国家自学考试中增加硕士研究生层次。随着本科连年扩招,参加本科阶段自考的人数在缩水。为了将自考办成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品牌,我们可以增加硕士层次的自考。一般课程的考试,直接适用自考模式;实践性课程和某些特殊课程由主考学校面授。毕业时强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独创性,接受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授予学历和学位证书。
王振华(邵东县教育局):
我倒是认为,与其想尽办法改革培养模式,不如直接改变学制。
将学制缩短,像国外一样,从三年缩短为一年较为适宜,将硕士生定位为本科生与博士生的过渡,停止扩招或放慢扩招速度。
同时,专业设置要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与博士生接轨。他们如果直接就业,则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他们如果继续读博,则能为真正成为“高知”打下坚实基础。
唐成可(绥宁县长铺三小):
我赞同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由原来的三年变为两年。这样,硕士生在就业时具有年龄优势,也有利于克服自己的就业浮躁情绪。众所周知,现在的三年制研究生,他们两年就学完了全部课程,第三年主要是写论文和找工作。由于大多数人难以平衡学业和就业的关系,最终也收不到三年制的预期培养效果,白白浪费了一年。
在缩短学制的同时,应将单一培养模式变为开放模式。过去的单一模式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就业。而如果构建“1+1”的开放模式,即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工作站开展科研一年,就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工作实践能力,还能充实企业的科研队伍。
黎淼(岳阳县云山乡中心学校):
我没有读过研究生,我的同学读了研究生,他的工作并不难找;我同学的同学也读了研究生,据同学说他同学的工作也不难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无论是读研究生还是读本科,都是踏踏实实地求学;在工作上,也是认认真真,从最基本的开始做,不挑三拣四,一步一个脚印。试想,这样的人既有学识,也能苦干,哪里能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呢?
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2
据调查显示,在当前高校的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有提升自身学历层次的想法,而无论是出于哪种方面的原因,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进步[2]。但与此同时,也给相关的高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如何做好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学历提升服务的工作,使其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许多高校会计类专业有关高职部门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 企业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1.1 学习能力 对会计专业而言,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是大的发展趋势,而有关的技术则需要会计进一步培训和学习。同时,针对会计专业的知识,有关学生要学会横向发展,主动学习其他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
1.2 交际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的工作涉及到整个公司的方方面面,与不同的部门都有交际,这就需要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使不同的部门之间能够与会计部门形成良好的协调和合作关系,进而适应公司内部的不同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应用能力 首先,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会计专业的人才应当针对核算、预算编制等具有较强的时间能力,并适应会计计算技术的发展;其次,在职业判断能力方面,会计应当面对不确定的情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支持。
1.4 管理能力方面 企业的财务部门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在资本的流通、成本的控制、公司战略的制定等方面都需要会计人员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这就对其管理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无论是哪方面的能力,往往不能在面试过程中得以直接、有效的体现,即使具备同样的水平,高校的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往往因为学历问题被卡在就业门槛之外,或者即使可以就业,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性,也不能很快得到晋升,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成为了会计类专业高职学生追求高学历的动力。
2 做好会计类高职专业学生学历提升服务的措施
2.1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1 强化专业知识 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功底,才能为学历提升以致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而在专业知识层面,不仅要求学生在专业的深度上有所突破,更应该在本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有所涉猎,才能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1.2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会计工作技能已有较深的结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学校能够对此引起一定的注意,继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渗透实际操作的技巧,辅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2.1.3 其他能力 首先,无论是工作的需要,还是高等院校的学习,对学生的外语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学校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训练也应当有所加强[4];其次是沟通和管理能力,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更高层次的教育也是良好的铺垫。
2.2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高校的高职学生在面对学历提升时,往往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最终导致过度忧虑,或者在是否进行学历提升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错过最好的时机,同时也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继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因此,有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学历提升的利与弊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针对已经明确目标的学生,教师应当提供相应的实际分析,或者辅助其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促使其巩固知识,为提升学历做好充足准备。
2.3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高等院校申请服务 一方面,尽管当前有很多学生都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愿望和意识,但是,学历提升往往有“专套本”“专升本”“专接本”等多种形式,并且高等院校的学科划分更为细致,学生往往不能对此做出正确选择,因此,这就需要有关高校提供一定的服务,对学生做出必要的评价和指导。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申请高等院校的渠道和方法并不是特别了解,因此,高校可在其对口院校招生时,在学校网站上发送相关的链接或者以公告的形式加以提醒,避免学生错过报名时段。
2.4 必要时,帮助贫困学生寻找资金支持 有关调查显示,部分高职专业的学生放弃学历提升是由于资金问题。高等院校的资金优惠政策等往往具有一定的门槛,高职专业的学生往往不符合享受条件,同时家庭经济状况也不允许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时,有关的高校应当对此种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结合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考量,为其寻找资金支持,避免其提升学历的梦想破碎。
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3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会展教育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国外会展教育的竞争现状
全球先进的会展教育主要集中美国和德国等,出现了“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等典型的会展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我国会展教育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1.1美国会展教育的竞争优势
1.1.1教育主体多元化
美国的会展教育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会展行业协会、相关中介机构和咨询公司等共同承担的协同教育模式。其中,高等院校处于核心位置,以提供专业的学位教育为主,小提供技术培训。会展行业协会、相关中介机构、咨询公司等小从事学历教育,而是专门为会展从业人员提供技能性培训和在职培训,学员以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业界工作人员为主。
1.1.2教育体系多样化
美国高校会展教育形成了两条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一是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二是学历教育体系。学历教育体系方面,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多层次会展教育体系。
1.1.3教育方式灵活化
美国会展教育的方式非常灵活多样。如学制教育方面,形成了四年本科教育,两年研究生教育,两年制社区教育等多元的会展教育模式。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方面,时间则更为灵活,一般没有具体的学期要求。
1.2德国会展教育的竞争优势
(1)依赖业界师资。瑞文斯堡合作大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会展教育高校,但其会展管理系只有三名专业教师,其余教师主要依赖经验丰富、热心教育的会展业界人士。
(2)实行定向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半对半的理论与实践搭配机制,如三年的学制中一年半学理论,一年半在公司实习,每学期三个月学理论,三个月实践,使生产劳动与教学训练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独立学院会展专业本科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会展专业的设置,最早是从一些相关专业里派生出来的,可以说“出身并不高贵”。目前,随着会展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独立学院的会展教育也出现了大发展的可喜局而,但也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培养体系不健全,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
2.1现状分析
从数量上看,我国设置会展专业的高校有184所,其中67所为本科院校,是美国的二倍还多。从专业设置上看,独立学院会展专业形成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设计等多元化的专业体系,这些专业侧重点不同,发展特征也不同。从依托背景上看,多数独立学院成立历史不长,造成会展专业办学历史也较短,形成了主要依托旅游专业、管理专业、经济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等成熟学科的专业体系。
2.2面临问题
2.2.1专业设置不规范
我国目前开办的会展专业或方向中,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尚未形成规范,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学科体系不完善,导致了我国会展专业人才无法做到“高、精、尖”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2.2.2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
大多数会展专业教师是由管理类或旅游类专业转行而来,他们对会展人才培养实践知之甚少,师资基本上没有会展从业经验,只是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灌输”,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存在一定的脱离实践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势必影响最终的培养目标。
2.2.3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全国已经开设会展专业的学校 60 多个,但是全国已经出版供学生选用的会展教材已经超过 100 本,教材出版节奏之快,这个数字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大部分教材属于概览型或汇编型,缺乏理论系统性和研究深度。
3提升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竞争力的策略
3.1构建独立的学科体系
目前独立学院会展专业主要有会展经营管理、会展设计、展会艺术等三个专业,多依附于产业经济学、设计学、艺术学等学科,还没有形成会展专业单独的学科体系。提升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实现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专业化,就是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
3.2提升学生的理论学养
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要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理论学养,但又不仅仅指的是会展本专业的理论学养,还应该包括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学养,如政治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所以独立学院会展专业的教育应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选学第二专业,鼓励跨专业选课,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学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培养扎实的实践技能
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从技能层面讲,主要是指专业技能。如会展设计、展会布置等,这些技能把握还需要经验的支持,需要和业界对接。所以提高独立学院会展教育的竞争力,要实行本科生职业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业界的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4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0-0035-05
职业技能竞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和创新,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制度设计。政策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并在国家层面推出了每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受到社会、行业企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制度层面,国家制定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提出了未来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以此来完善大赛的办赛机制,从而提升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1]。在学术研究上,正如目前探讨职业技能竞赛的一本专著[2] 一样,很多学者论述了职业技能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及意义,并对如何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但所开展的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性的质性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参赛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举措。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全国商科院校会展专业技能竞赛的参赛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作用的主要体现;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作用的体现;学校学习评价与职业技能竞赛结果的关联性分析;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的相互支撑情况。相关调查在2013年5至7月间展开。
调查共收回459份有效问卷,其中包括女生312名,占总人数的68%,男生147名,占32%。从学历层次看,专科生336人,占73.2%,本科生123人,占26.8%。从年级分布看,三年级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8%,其次为二年级,占比为27.4%。调查样本的具体构成见表1。
表1 被调查对象的层次类型与年级分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调查发现,职业技能竞赛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就业能力及实现升学梦想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技能竞赛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驱力,同时又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试金石。被调查学生中,84.5%的学生认为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有利于促进学习,87.1%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后认为需要更加认真学习。此外,对于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对今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帮助程度”和“对今后升学的帮助程度”,高达92.3%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竞赛对提升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帮助比较大,同时也有90%的被调查者赞同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充分体现了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价值。
(二)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作用的具体体现
表2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的具体作用
“激发拼搏竞争意识”和“实现学习被动转为主动”是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的两个最主要作用。调查把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发挥的作用程度最大定义为1,按重要程度分成5个等级,即等级越小,表示职业技能竞赛在该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大。由表2数据可见,5个选项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中,等级平均数最小的是“激发拼搏竞争意识”(均值=2.03),其次是“实现学习被动转为主动”(均值=2.06)。从等级均值的高低可以看出,职业技能竞赛对于人才培养发挥的最主要作用是激发拼搏竞争意识,其次是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此外,从标准差的数值来看,五个规定变量中,以“激发拼搏竞争意识”的数值最小,表明该选项是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看法差异最小的一个。由此可见,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创设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了他们的主体性投入学习,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职业技能竞赛在促进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体现
表3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具体表现
表3数据显示,“提供高校交流平台”是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变的最主要方面,有68.6%的学生选择了该项。表明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学习到优秀院校的先进经验,进而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其次是“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和“营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环境”,选择比例也分别达到64.7%和63.4%。数据还显示,尽管本专科学生在选择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变的原因排序时,相关意见相对一致,但在各选项的选择比例上,二者仍存在着一定差距,部分选项的差距甚至达到30%,分析相关数据,可能表明本科学生更能深刻认识到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比较而言,专科生对于职业技能竞赛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深入感知和切身认识。
(四)学习评价与职业技能竞赛结果的关联性认识
表4 学习成绩与职业技能竞赛比赛结果的关联情况
表4数据显示,高达62.1%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学习成绩不一定影响职业技能竞赛比赛结果,与此同时,还有11.1%的被调查者直接指出,学习好坏不会影响到竞赛结果。这表明目前高校的学习成绩与比赛结果二者间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从另一方面看,表明学校学习评价标准与对实践技能考核评判标准的不统一。职业技能竞赛是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其是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依据职业标准编写出来的竞赛实施方案和实际操作规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而学校目前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仍侧重于理论考试,即重基础知识而非实践技能的考察,二者评判标准的不统一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而平时成绩欠佳的学生也不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比赛结果。就不同层次的调查对象而言,与专科学生相比,本科生直接回答“是”与“否”的比例都明显要高,表明本科生整体要比专科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和理性,前者更能主动地将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技能考核主动结合起来。
(五)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的相互支撑情况
表5 课堂教学融入职业技能竞赛案例的情况
表5数据显示,有64.1%(46.4%+13.1%+4.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课堂教学融入技能竞赛案例不多,但这一结论同时体现较为明显的本专科层次类型差异:有69.6%(53.6%+11.6%+4.4%)的专科生认为课堂教学融入的竞赛案例不多,但却有超过一半(51.2%)的本科生持“课堂教学中融入了较多的竞赛案例”的看法。可能的解释是:近年来大学本科教育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实施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较多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案例教学内容。比较而言,尽管专科教育强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其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相比并没有实现较大转变。上述解释也能较好地说明,为什么有63.4%的本科生认为“职业技能竞赛比较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的技能知识”,见表6。
表6 职业技能竞赛比较全面运用所学专业技能知识情况
表6数据还显示,整体上有超过一半(52.1%)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竞赛只是部分运用了所学专业的技能知识,另有极少数学生持完全否定的意见,这不仅进一步印证了职业技能竞赛的专业性,同时也表明,目前高校课堂专业的技能知识教学与训练对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准备是不够充分和非针对性的。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论
1.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激发拼搏竞争意识”,“实现学习被动转为主动”,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力推进器,同时其又能成为判断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试金石”,通过技能比赛,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中的不足。在实现今后的升学梦、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及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上,技能竞赛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2.高校整体尚未营建有利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的环境
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评判标准不太一致,甚至存在冲突。职业技能竞赛并未有效融入高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专业技能知识对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且针对性不强。为了备赛及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往往需要进行课外训练。部分高校的实训设备、师资条件也不能满足竞赛的相关要求,需借用企业的实训环境。
3.职业技能竞赛尚未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
职业技能竞赛因其学习的目的性与应用性强、学生参与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大,且学习训练与未来职业密切相关,因而目前已被视为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中一种非常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表明,目前高校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评价考核的实施,均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技能竞赛在许多高校还只是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点缀,远未发展成一种主流人才培养模式。
4.本专科学生对于职业技能竞赛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
调查发现,对于多个问题的回答,本专科生的选择均存在较大差异:本科学生更能深刻认识到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比较而言,专科生对于职业技能竞赛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深入的感知和认识。在怎样看待学习好坏是否关联职业技能竞赛比赛结果上,本科生的回答显得更有目的性和理性。在职业技能竞赛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专业技能知识问题的反馈中,本科生也做出了比较正面的评价。二者反馈的差异反映了他们在学习目的性与学习准备性上的不同,也启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类型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改革建议
1.强化各类主体对于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重要性的认识与支持
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首先,在政府层面,要引导并明确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建立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体制,加大相关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为高校相关定位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其次,在高校层面,要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强化教师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建立制度,尤其是以培养方案为载体,将职业技能竞赛有机纳入到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形成一种“阶梯式”的技能竞赛体系[3]。再次,在师生层面,要建立一种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教师、学生评价制度。对于教师来说,要将其指导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纳入评价考核范畴,而对于学生而言,则要努力建立体现职业技能竞赛目标要求的学习考评机制。
2.关注创设有利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的校内外软硬件环境
首先,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应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引进相关设备。同时围绕技能大赛设备设施要求,对现有实训室进行软件的更新、配套与完善,使校内实践教学环境更加贴近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其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并创立新型的竞赛训练途径。最后,加强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以“专兼聘结合”为特征的“三师”型师资队伍,即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以行业兼职和专家聘用为辅,与竞赛相匹配的师资队伍[4],为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
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5
目前,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制度的不断变革,研究生就业市场与需求的平衡与匹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的来源与培养形式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研究生毕业人数的迅速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发展趋势矛盾越来越尖锐。针对这一状况,笔者组织了关于学院研究生就业状况的专项调研,共发出问卷280份,回收264份,其中男生219名,占82.95%,女生45名,占17.05%。希望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了解学校、学院及各专业就业状况与趋势,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研究生求职特点及在求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充分探索并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提升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一、研究生群体就业现状分析
研究生群体的就业现状,从根本上受这一群体的心理活动的影响。而心理活动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群体的做事动机与结果。研究生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其找工作的态度、就业期望值、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
1.研究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
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近年来,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占44.32%,认为较大的占47.73%,认为压力不大或没有压力仅占8.42%。由此可见,今年受经济形势的影响,研究生就业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大。在研究生与本科生就业比较的调查中发现,30.68%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明显优势,更容易找到理想工作;47.73%的学生认为研究生阶段经过了成熟的思考,求职目标更准确,心态更成熟,但没有明显的就业优势;21.59%的学生认为研究生就业期望更高,但缺乏工作经验。再加上年龄较大、受家庭等的牵绊更大,限制了就业去向的选择。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研究生的学习还是比较认可的,在就业心理上占有一定优势。
2.研究生的就业态度与心理准备
调查显示,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仍选择就业,占89.71%,其中找工作的人占80.68%,自主创业的占9.04%。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进行深造,继续升学的人占4.55%,出国的占6.82%。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选择出路的方式不仅多样化,同时各自的比例与以往相比也有所变化。继续深造的比例有所上升,也有同学拓展就业渠道,进行自主创业。在就业过程中,研究生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例如在对意向选择单位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的了解程度上,1.14%的人了解,35.23%的人多少了解一些,12.5%的人非常了解,1.29%的人一点也不了解,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就业还是有相对的准备,同时对自身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把握用人单位的需求。
3.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
对就业地点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工作地点都有较高的要求,其中选择珠三角地区作为自己的发展起点的占82.95%,选择其他沿海开放地区的占11.36%,选择内地省会城市的占4.55%,选择出国的占1%,没有人选择内地中小型城市或者西部边远省区,说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发达地区仍对毕业生充满吸引力,绝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选择机会较多的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对工作单位性质倾向选择的调查显示,选择国企的毕业生人数居第一,占31.81%,选择外企的占28.41%,选择党政机关的占20.45%,选择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占17.05%,选择民营企业和其他的不到3%。与以往比较,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单位选择有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更注重稳定性,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的比例达到69.32%,表明受经济形势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念有较大转变,以稳为主。
对月收入期望值的底线调查显示,希望在8000元以上的占19.32%,希望6000~8000元的占34.09%,希望5000~6000元的占27.86%,希望3000~4000元左右的占20.38%。结果表明,面对严峻的经济和就业形势,大部分学生从研究生的角度出发,对待遇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学生受专业影响,对待遇要求期望值相对低些。
4.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调查显示,59.09%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仅有较为模糊的规划,仅有37.5%的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规划,3.41%的学生比较盲目,完全没有目标和方向,表现为走一步算一步。总体来讲,大部分学生还是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掌握和规划,但是不明确。对专业选择的调查结果表明,11.36%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该专业就业前景看好;59.09%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有一定相关专业基础;12.5%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调剂;12.91%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比较容易考上;4.55%的学生选择自身专业是因为就自己兴趣而选;1.14%的学生则比较盲目。从数据统计可知,绝大部分研究生选择专业还是比较理性的,但是也有25%左右的学生是由于其他因素进入本专业学习的,这也是造成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就业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5.研究生遭遇就业挫折的原因及应对能力
针对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和反思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太挑剔的人最多,其后依次为缺乏社会关系、就业信息严重不足、专业不热门或专业面太窄、自我期望较高、性别、身高等歧视。从这些信息反馈,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毕业生较多,竞争激烈,导致了对社会关系、性别身高歧视等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从调研研究生自我反思的角度来看,认为最欠缺的素质居于首位的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其后依次为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同时,研究生的综合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在找工作期间也必定会遇到一些挫折,在挫折面前,67.05%的人认为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5.68%的人不知道怎样处理;25%的毕业生认为边调整自己期望值,边继续充电;2.58%的毕业生认为完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从统计结果显示,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研究生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为理性,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发挥职业指导作用,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硕士生“从年龄上来看,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和立业阶段,应当通过职业的初步尝试确定或者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学中针对本科生的职业指导开展得并不是很完善,导致多数硕士生实际上处于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立业阶段并存的状态。”因此,针对研究生的职业指导必须依据研究生的群体特征,结合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1.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指导队伍,构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平台
高素质的职业指导队伍能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学校要挑选和培养一批有责任心、有较强业务素质,富于奉献精神的职业指导教师。特别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第一线的辅导员,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供就业资格培训,加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目前,许多高校已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选修课在本科生中开展,但是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却没有任何的涉及。这就更加需要提升一线辅导员的素质,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老师可以从创新就业指导课程等方面入手,与时俱进,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研究生专题就业指导讲座,把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充分认识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帮助他们理性看待自己
研究生已经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他们相对本科生而言,在风险竞争意识、职业流动意识、自我肯定意识及自主创业意识方面等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但是,他们精英意识强烈、基层意识淡薄、就业期望值高,对自身认识不足又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功利性趋势明显。作为高学历的研究生,他们在教育成本上的投入比较大,通常也追求较高的回报率,看重工资待遇、注重眼前利益,追求稳定、盲目从众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观。因此,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例如通过导师的影响、校友的影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将个人的需求与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引导研究生理性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和形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社会整体情况来看,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地方、学校及学院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分析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地域矛盾、岗位矛盾及薪酬矛盾等,有助于学生认清形势,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选择。同时,学校需要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措施和相关保护政策,积极鼓励研究生在国家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农村基层岗位、偏远地区岗位、少数民族地区等平台上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拓展职业指导内容,促进研究生积极付诸实践
本科生在职提升学历范文6
一、维修电工培训工作开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电工的培训质量,能够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更好发展,维修电工作为我国重要的工种之一,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各个企事业单位电力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工维修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只有企事业单位拥有了高级维修电工的人才储备,才能为企业正常运转、参与竞争提供必要保障。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将维修电工纳入劳动就业准入范畴,从初级电工到高级电工,建立了完整的培训制度和鉴定考核机制。要求从事电工维修的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从业资格考试,持证上岗,否则不得参与相关工作。目前,我国的维修电工等级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为技师等级,后三个等级为基础性的从业资格等级[1]。另外,我国维修电工的培训机制同大学的培训机制进行了有效对接,在对大学生进行维修电工的培训当中,一般本科生的等级为三级,专科生的等级为四级,而考核的标准要求逐层递增,既具备更高级别的从业资格证,必须完全掌握相应较低级别的基础知识,因此,我国在电工考核制度方面的建设程度已经比较成熟m。另外,我国很多知名院校已经开展了维修电工的培训活动,培训活动按照实际要求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了维修电工的技能培训。例如,长沙理工大学对本校具备电工作业人员资格的学生进行了维修电工的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各个等级,而教学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也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社会性质学生的招收,其培训的课程不仅能够保证学生考取更高的从业资格,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高级别的技师称号。另外,在学校进行维修电工学员招收的过程中,不仅对本专业的学员进行了招收,也允许学校内部和社会领域的非专业认识参与维修电工的培训,当前,物理专业的学员是最多的非专业学员,在进行学员从业资格鉴定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员的维修电工考核情况进行明确,也要参考学生的跨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准确的判断。还有些大学出于提升学员从业资格鉴定效率的目的,进行了学院内部的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的设立,但是,一些学院由于经济基础和相关人才的匮乏,在基础性从业资格鉴定方面具备了相关的能力,而在高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鉴定方面稍显不足。因此,我国各大学校在高级维修电工的培训和鉴定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争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
二、当前高级维修电工培训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现今很多高校在进行高级维修电工培训的过程中,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高校并没有将正规的管理同学校的常规管理进行协调,造成管理工作难以在规范的方式下进行,一些学校使用对本校学生的管理方式对社会性质的学员进行管理,不仅使得社会性质的学员难以适应,也使得学校的管理人员难以进行管理制度的落实。一些学校由于面向不同学生管理经验的缺乏,只能对不同来源的学生实施区别对待,不仅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也使得学校的很多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还有些培训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缺乏了解,不能根据差异化管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造成不同基础知识等级的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产生不良影响,难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培训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对维修电工的本科生进行中级从业资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将学校安排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高级从业资格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得不到必要的提高,不能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在具备更高学习能力的情况下进行越级学习,使得学生在考取更高级别的从业资格证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能通过越级学习的方式进行能力的快速提高。一些培训机构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设置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同社会劳动保障局等机构进行密切的合作,使得很多社会力量无法对培训机构进行支持,而培训机构只能按照既定的方案实施教学活动,难以获得政府等更高水平社会机构的指点,还有些高校在进行高级维修电工培训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学生只能单纯的进行理论学习,对实践活动的认识程度不足,造成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维修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等培训机构在进行配训过程中的时间安排问题是一项重要的问题。
(三)师资力量问题
高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不少高校的培训教师不属于双师型教师,部分教师仅仅对理论具备很强的掌握能力,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层面,使得学生难以得到正确的实践指导。一些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高级维修电工的培训活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并没有对电工培训课程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教学结构的调整,使得学生只能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虽然能够提升理论知识的等级,却难以保证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因此,提升维修电工培训活动的课程设计合理性,是促进教学活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工作。
三、提升高级维修电工应用型人才培训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培训课程的整合
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对课程的讲述流程进行整理,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学期的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案,对己有的有所淡忘的知识进行复习,便于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的展开。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当前社会对高级维修电工的具体要求及时更新,在保证完成学校交给的理论性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能够具备足够的技术实践能力。另外,在进行考试之前,教师要对高级维修电工证件考取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并指导学生系统的对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学生的考证流程能够更加简洁[8]。要将高级维修电工培训过程中的多项课程进行集中学习,可以尝试将能够迅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进行统计,并通过对教学模块的优化设计,实现不同理论知识的整合,使学生能够突破传统学习模式,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将课程进行设计。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块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要保证教学模块的完整性,教学模块需完整的涵盖全部的基础知识,既包括电路相关理论和图纸的制作,也包括仪器和表盘等配件的正确使用,且对电机等设备的控制技术和相关计算机技术基础也应纳入教学模块的因素,另对程序进行编程并对相关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操作,是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实训平台的优化
教师要将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内容,并尽快完善教学活动所需的实训平台,使学生能够拥有更高水平的实践机会。首先,要对实训平台的实训内容进行设置,保证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并通过对相关程序的正式编写进行继电器装置的操作,使相关电气设备的控制机制足够完整。在进行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过程中,需要按照机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的故障进行逐一排除,使学生能够在实训过程中进行电气设备问题的准确排查,避免的实际操作中对正常运行的部件构成损坏。其次,教师要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检修流程进行控制,采用检修工艺编制的方法对学生正确的检修程序进行设计,以便学生能够在检修过程中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仪器的使用,保证实训活动的质量。再者教师还要将维修过程中所需使用的设备维护工作纳入实训课程中,一是要将需要保护的双踪示波器进行保养制度的确定,使学生在具体操作当中能够对同步示波器和与其相关的其他设备进行正确的管理,二是要注意实训过程中的晶体管维护,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考核机制的建立,保证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电气设备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解决,并能够说清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理论知识,要将实践能力作为最主要的考虑条件,把故障维修工作作为最主要的考核内容,将相关证件的颁发同实际维修能力紧密挂钩,使具备高级维修电工从业资格的人具备真正的检修技能。要考核的过程中,使用单一否决项的方式对技能不合格者进行否决,如果操作人员不能按照规定正确的对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排除,哪怕仅凭此一项也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否定,使学生加强对故障检修工作的重视。要有针对性的对在校学生学习的弱项加以强调,对实训平台进行设计理念的提升,使实训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应对专业技能考核的能力,并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完善
职业技能的鉴定是评价培训活动结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实践能力,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对从业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基础知识进行明确。在进行等级判定的过程中,要保证更高级别的从业资格证获得者具备较其级别低的从业资格证持有者更高的专业能力,要将学历的重要性进行弱化,重点考核从业资格证考取者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保证从业资格证的级别能够准确的反应从业者的实践能力,而不能将学历作为重要性极高的硬性要求,避免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因为学历门槛的设置失去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机会。要对当前社会的具体需求做出详细分析,对从业资格评价机制进行细节的完善,提升从业资格证持有者对社会普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度,将职业道德纳入从业资格证的考核范畴,加强高级维修电工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保证电气设备得到应有正确维修。同时在职业资格证考核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严格按照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对高级维修电工的培训和考核机制进行细节的完善,保证职业资格证的颁发条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让职业资格证的考核制度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使鉴定体系的工作得到更大范围内的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