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阅读的价值

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1

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怎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开始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授《智取生辰纲》,要求学生去阅读《水浒传》;教授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要求学生去阅读《复活》等。教师还可以借助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能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工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的改变,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3.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4.指导具体读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5.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是无可非议的。

6.组织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意志、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极其有效的方法。在班级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举行报告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升了课外阅读的成果。

7.检查落实是保证。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将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虽然不进行考试,但也要检查落实。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教师时时督促鼓励,才有可能让学生长期保持阅读的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阅读当做自己学习的需要,将它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有能力驾驭的,就应该是好方法。

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2

为此,我们借鉴课堂教学中导学案、任务单的形式,开展了“运用阅读学习单加强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研究,根据课外阅读的需要编制相应的学习单来指引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阅读学习单给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在文本、作者、学生三者之间架起桥梁,搭起阅读、思考与表达的框架,为学生提供明晰的课外阅读“路线图”。通过两年来的研究,我们探索出了“运用阅读学习单加强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的基本操作策略。

一、提升阅读层次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浅尝辄止,很少深入思考感悟。如果能借助阅读学习单,指引学生对阅读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对表达方法和语言运用加以感悟和体验,阅读的质量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运用阅读学习单时,我们通常采取以下方法把阅读引向更深的层次。

1. 深入内容探究

《爷爷一定有办法》写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爷爷用巧思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平淡生活中的脉脉温情。阅读中孩子常常只关注奇妙的变化,而忽略变化中不变的挚爱亲情。所以我们在设计阅读学习单时就从几个“奇妙”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现真情。(见阅读学习单一)

2. 对话人物心灵

当学生阅读了《草房子》秃鹤令人心酸的成长故事后,关于“成长的痛苦与美丽”的讨论大多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为此,我们设置了如下的学习单。(见阅读学习单二)

学生在制作人物心理历程线路图时一步一步走向秃鹤的心灵深处,体会到秃鹤内心隐藏的痛苦和快乐,发现了成长路上痛苦和美丽总是紧紧相随。完成学习单后再交流讨论时,我发现成长的不仅是秃鹤,还有读书的学生。

3. 品味语言魅力

《草房子》中的环境描写非常优美,人物形象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学生在读《草房子》的同时也在积累语言、学习表达。阅读学习单如在此处恰当的引领可以让学生领悟写作的奥秘。所以《草房子》阅读学习单设置了一项这样的任务。(见阅读学习单三)

学习单清晰地指向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中不知不觉感受表达的魅力,交流喜欢的理由,同时也领悟了表达的奥秘。

二、激发阅读兴趣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强动力,也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阅读学习单如能根据文本的特点选好导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可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

1. 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

在设计《我永远爱你》一书的阅读学习单时,我们先让学生感受了大家对狗――阿雅的爱之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喂养小动物,设置交流讨论的话题。(见阅读学习单四)

因为学生对这一话题很有兴趣,所以说起来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学生在讨论如何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2. 在学生的疑惑点启发

《奥古斯特的微笑》一书中,对老虎奥古斯特的脚印进行了特写,学生对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对老虎脚印进行特写?这些老虎脚印要告诉我们什么?阅读学习单抓住这些疑问,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联系上下文深入探究,读出脚印中流露出的心声,以及作者构思的巧妙。(见阅读学习单五)

3. 从学生的共鸣点引发

《城南旧事》是学生常读的名作,常常勾起读者对童年的回忆。所以我们设计阅读学习单时从共鸣点切入,让学生在阅读中融入到小说的情境中去。(见阅读学习单六)

这份学习单既让学生把握了整本书的内容,又让学生围绕故事情节深入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引感体验,从而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

三、渗透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工具。在阅读学习单中有意识地渗透阅读方法指导,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还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阅读需求,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水浒传》时我们引导学生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把《水浒传》中的“吴用”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进行比较,发现“吴用”和“诸葛亮”的不同个性和思想,以及塑造人物的不同表达方法。(见下页阅读学习单七)

《水浒传》阅读学习单以具体任务为实例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突破思维限制,提高阅读层次,促进了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阅读习惯

“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儿童时期的良好阅读习惯,将会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学习单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突出阅读习惯的培养。以“看封面,把握基本信息――读扉页,理解写作背景――看目录,了解大概内容――通读全文,体验成长乐趣――细读经典情节,分享成长快乐――收获阅读所得,感受成长幸福”为顺序设置阅读学习单,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路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可以很清晰地把握住阅读整本书的一般顺序和方法,为以后的独立阅读和深层次阅读奠定基础。这也对初次进行较长篇幅文章阅读的学生作了一次阅读习惯的培养。

五、拓展阅读视野

从阅读一本书到阅读更多的书,从阅读一本书向阅读生活、阅读人生延伸。这是学会真正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热爱阅读的更高境界。因此阅读学习单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推荐读物,激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拓展阅读的广度。

1. 拓展阅读广度

在阅读完《第一百个客人》后,我们进行了小结:“一本好书就像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希望我们能永远与书做朋友。和《第一百个客人》一样,以下的这几本书也会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请找时间读读这些书,并为这些书做代言人吧!”然后出示了阅读学习单。(见阅读学习单八)

阅读是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交流。阅读学习单可以在书与书之间、书与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引领孩子向一本书走去,向更多的书走去,向美好的生活走去。

2. 延伸阅读深度

读完《我有友情要出租》故事后,学生倍感友情的珍贵,阅读学习单借此营造充满真情的情境,把阅读向生活深处延伸,引导学生表达友情,珍藏友情。(见阅读学习单九、十)

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3

有些老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额外任务,是学生在完成了作业之后的补充,还有些老师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苦于基础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给学生阅读。而朱永新教授则认为,大量的阅读正是我们智育的份内任务。因为大量的阅读,其作用不仅仅是扩大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

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读书。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最后要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生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应进入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鉴赏文化精品,提高审美情趣,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最终将这些文化精华转化为自己人生的火炬,使自己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惟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精神巨人。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二者不可偏废。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善于把课堂上要教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两者互相促进,提高学生对两方面的兴趣。他说:“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变得更加迟钝。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人的教育首先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帮助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习技巧,从而养成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证。

如何加强课外阅课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呢?

1 既要培养兴趣,又要强化训练

1.1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他们就会一有时间就想到课外阅读。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责任首要在于语文老师,而语文作为母体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思想基础性,只有在学好语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诱导,相机适宜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首先应在班级营造出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氛围,在学生中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学习热潮,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喜爱的读书名言;悬挂班级“读书状元”的照片;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学生们的读书体会、摘录的精彩片断等,提高大家对参加课外阅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1.3 为调动全体学生参加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们还应把读书活动与各种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些读书、演讲、书评和自办报比赛活动,使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体验读书的愉快,在竞赛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如:当学生们学习了课文――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渡荆门送别》之后,可以发动学生广泛收集李白的其他诗,并在班里举行一次赛诗会,这样不仅会扩大和丰富学生对诗人的了解,而且丰富了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和认识。

1.4 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影响、感染学生。如教师经常读书,还经常喜怒形于色,与学生分享读书的乐趣。这种有意、无意的引领阅读,使学生耳染目濡,不知不觉地激发了阅读兴趣。教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度,即自由选材书籍、报刊、音响、多媒体等,学生取其所欲,独立操作,自由观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只作为他们的好参谋、好帮手、好朋友。学生处于轻松、活跃、自由的状态,其参与阅读的热情也会高涨。

1.5 小学生的兴趣不具稳定性,善于转移和变化,因此教师要适当加强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目的明确、目标可行的条件下感知课外阅读的“乐”、“趣”,然后再主动去追求“乐”、“趣”。

2 教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授人鱼只解一餐之饥,授人渔则终身受益,“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读书方法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不能提高阅读效率,甚至无法把书读好。

要使学生在茫茫书海中挑选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课内的阅读教学是圈养。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就是放养。但放养绝不是放任自流。牧者要把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还要看着它们吃饱吃好,管着它们别打架,别让饿狼伤着。教师的作用类似于这种牧者:“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

首先我们要重视读前指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些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有些需要去粗存精、去伪取真;有些需要批判性地阅读;有些只需粗略浏览即可。读前指导的目的在于通过反复的、经常性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式。教师可根据课外阅读的计划,把阅读内容告诉学生,然后提出明确的要求,提示读书的方法,并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实行因材施教,以调动他们阅读的自觉性。

其次推荐书目要为课堂教学服务。小学阶段,学生的摹仿力较强,他们常常会对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文章内容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因此,在选择课外书籍,特别是文学作品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加大与语文课文相关的书目的阅读,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结合同步阅读书开展主题性阅读。

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时空,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与课内学习内容有紧密联系又符合年龄特征的课外读物,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与一些节日或时事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要重视阅读后的交流讨论。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可指导学生练习写读书笔记,以巩固阅读成果。小学阶段读书笔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摘录式。摘录书中的主要内容、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此方法适用于小学各年级;一种是提纲式。根据文中内容编列提纲,这种方法较适用于中高年级;一种是体会式。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评论文中的人、物、事,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年级学生。

总之,学生只有在掌握最优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才能“一目十行”,才能读万卷书。

3 把握全局,层递推进

教师要善于把握班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个性差异以及在阅读中所表现出的智力因素如理解力、领悟力、鉴别力、欣赏能力等。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中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有坡度、梯度,从而对学生进行从“读懂”到“读会”再到“会读”的层递推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不同年级的学生年龄不同,认知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我们应实行分层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阅读的书目应注重趣味性,可重点选择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等;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可阅读一些世界名著、名人传记等。

4 形式多样进行阅读训练

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读书笔记交流会、课外阅读朗诵会、观点辩论、阅读比赛等,按照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进行交流,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宣传学生阅读书刊的成果或经验,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阅读的形式总的可分为朗读和默读。朗读有利于促进学生积累素材和加强情感的体验,而朗读又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引读,问读,情境阅读,对比、对照读,表情朗读,表演读等;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开启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使单一、枯躁乏味的阅读变得活泼、开朗、开放起来。

5 加大阅读容量,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标准、教材中所规定篇目文选必读,名家名篇多读,地理、天文、自然科学等无所不读。

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4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突出问题

1、可读之书太少。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学校缺乏资金,藏书少,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读书氛围不浓。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不喜欢看书。虽说老师强调要多看课外书,但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的快乐。

3、读法不够科学。较多学生读书时未能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看。一味从头至尾地读的大有人在,而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滞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

4、阅读难以持久。学校没有开展扎实有效的阅读活动,无阅读激励措施,无相关评价机制,不能很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缺少坚持阅读的内在动力。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促进学生阅读。

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终生的生活方式,我们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保证读物。“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

(1)结合我们的“晨诵、午读、暮省活动”,在开家长会时为学生讲解阅读的好处与重要性,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议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倡导亲子阅读。

(2)作为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需要定期以班级为单位到图书馆借阅一定数量的图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归还,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也可以充实班级图书角,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了源源活水。

2、保证时间。“君子不可一日无书。”建立阅读制度,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我们学校每周有一节课外经典阅读课和每周日的晚间阅读大比拼活动课,有共同的阅读书目,为我们的课外阅读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其次,有意识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尽量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

第三,平时,学生随时可以到图书角借书,保证每天手中都有一本课外读物,随时可以阅读。

3、推荐读物,学会选择阅读。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辨别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二)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阅读。

为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帮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时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1、阅读序文和目录指导

读书先看序文和目录,是一种好习惯。因为“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文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直少对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至于茫无头绪。”

2、阅读参考资料指导

阅读有些书籍、文章,如果想对它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参读有关的资料。如学了一个单元后,对单元的主题或主旨,想深入的了解,感受,可阅读相关的主题丛书内容,读了名人,名作,想对某一人物或历史、某一文化深入了解,那么就指导学生参读有关的资料。

3、阅读方法指导

(1)浏览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文章,可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即可。

(2)筛选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

(3)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4)读思结合法。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较细致的思考。因此,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4、做“读书笔记”指导

在阅读中,学生见到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断,有了临时触发的感想,都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因而,从三年级开始,就为学生设计适应其年龄特征的读书笔记,并对学生作记读书笔记的指导,以便学生随时记录。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1、读书笔记展评

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形成习惯,提高效果,我们的做法就是:定期进行展评。

2、读书交流报告会

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推荐的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或讲或演、或出手抄报或故事会,或读一文说感想,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过程活跃,孩子们乐于参与。

3、开展读书竞赛

以各种生动有趣的竞赛方式开展各类阅读展示活动可产生强烈的读书刺激。可采用讲故事、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孩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中。

4、组织节目表演或游戏

孩子是最喜欢游戏和表演的,我们可以借助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或成语接龙等这些生动的载体加快课外阅读进程的推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巩固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

(四)完善阅读评价机制,巩固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中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并积累知识,增加文字积累,更有助于早期情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局限于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深入而丰富的阅读往往很难展开,而不得不将其寄希望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中。但作为阅读训练中的目标和行动者,学生自身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方式,才是影响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但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或者指导不得法,让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所以探讨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

一、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的价值

1.丰富学生的知识

阅读是中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中学生课外读物中涉及到的国内外知识、文学典故、历史事件等可以帮助中学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市场的日益发展,适应中学生阅读特征的书籍越来越丰富,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拓展训练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而这也是老师在指导拓展阅读训练时可以把握的重要资源。

2.培养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影响一生的基础能力,也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培养一个重要的方向。课外阅读所积累的阅读习惯,和通过阅读积累的词语、句子、表达方式都是辅助中学生完成写作与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平时愿意接触课外读物,阅读量比较丰富的学生,在平时写作练习中,也常常会写出表达方式富有想象力,写作内容与众不同的作品,这也证实了课外阅读训练的重要价值。

3.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道德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而他们接触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对周围很多事情的判断,多来自于父母和老师教导,但也有一部分来自于阅读中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理解。丰富的阅读让中学生意识到一些行为的不正当性,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行为矫正,这都是阅读在中学生智商与情商培养方面的重要体现。阅读书籍比较多的学生,往往也会比其他的学生表现的更为成熟、懂事,善于沟通,这都是阅读重要性的体现。

二、目前中学语文课外拓展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因为资源、条件、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到位,早期语文课外拓展训练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让这一对学生颇有裨益的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体现。这些问题体现在:

1.未抗婊任务不做后期监督

很多老师在课外阅读训练时候,都只是在课业之后简单的安排一定的任务给自己的学生,但具体到如何,学生有没有执行,效果如何,却从来不做检查跟踪。中学阶段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行为意识,但自律性差,很多学生课下并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阅读训练,再加上很多课外阅读内容的诱惑,更是会影响到中学生阅读的自律。结合教学实践中了解的情况,不会按照老师要求完成课外阅读的学生占据的比重很大,更因为没有监督已经失去了自觉完成的意识。

2.阅读内容宽泛缺乏规划

虽然中学阶段学校有颁发设定的课外阅读教材,但对比市场上流通的丰富的课外阅读图书,比较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上课外阅读训练一般都是在没有老师参与的条件下完成的,与家长接触的时间里面,学生只要要求家长买书,家长便毫无保留的购买,认为只要给学生多看书就一定是好的,结果造成阅读内容多样复杂,也浪费了阅读训练的时间,却没有在课外阅读方面产生应有的价值。

3.阅读方式缺乏指导

中学生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老师在上课期间,会给出讲解、阅读指导、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再加上反复的阅读,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融入到学生的记忆中,并对学生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但是课外阅读很多老师不重视,也不列为教学考核范畴,很多老师不知道怎么指导,也缺乏必要的指导,这都造成了课外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

三、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教学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指导中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尝试从一下角度来对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1.建立阅读计划适当考核

语文老师在每一个学期要制定3次以上的阅读计划,规定阅读内容,并组织几次简单的考核,检验一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自我监督其他学生的阅读进程,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的模式,来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产生激励。

2.适当讲解融入课堂

虽然课外阅读不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但如果老师完全不提,就会被学生所忽略,对于老师来说,可以在课堂上挑选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一部分优秀的文章,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和这些内容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关注、阅读的兴趣和方式。

3.家长配合共同培养

课外阅读训练拓展离不开家长的之处和参与,在课外阅读拓展巡礼方面,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参与,多和家长沟通,探讨关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的建议。现在很多老师经常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和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这就是一种可以利用的优秀平台。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一些文章,介绍读物、和阅读方式,介绍阅读习惯和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来诱导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拓展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晓山.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47.

[2]王永月.试论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70.

[3]吴昕岚.基于课外阅读和拓展训练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5:89.

课外阅读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课外阅读 内容 优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32-02

作者简介:范辉(1975―),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如皋市骨干教师,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课与课文阅读课的不同之处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方面是教学材料的不同:前者材料范围大,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这带来一个问题:教学内容的确定困难增大。本文拟结合2013年3月“南通市小学语文教师读书会活动”的数节课外阅读课教学实例探讨确定课外阅读课教学内容的策略,并求教于方家。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两种阅读课应当不同

先看看确定课文阅读课教学内容的策略。按照朱华贤先生的研究,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有三:一是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二是文本最显著的构思与语言个性;三是《课程标准》对该年段的基本要求。这三个是主要依据,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客观条件与特定的背景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努力避免以下三个误区:一是将教材内容误为教学内容;二是把难点当作教学重点;三是把知识点直接作为教学的关键;四是把单元特点等同于文本个性。

而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内容确定策略似乎未见专门的研究成果。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课外阅读应当属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所列的“其他图书”的阅读。对这类阅读,2011版《课标》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对于课外阅读评价,《课标》这样论述:“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课标》虽然重视课外阅读,但是对于如何做却没有指明。当课外阅读真正被重视起来,从课外走到课内――各种课型的“课外阅读课”在语文课堂中演绎开来,这类课该教什么的问题就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其他图书”范围之大真正是“无涯”。面对“无涯”的课外阅读材料,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一定和“有限”的课本材料不一样:课本材料有专门的标准,而这只有“范畴”:“阅读量和阅读面、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面对浩瀚无涯的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内容该如何确定?只有一个词和一条道:优选。

二、优选策略:价值教育的落脚点

石中英教授认为,“价值教育”(value education)不是有关如何增加物品或社会服务“有用性”的教育,而是有关人们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好的”或“高尚的”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因而也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人的教育。[1]从价值教育的视角看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必须采取“优选策略”。“优选”,其实就是“选优”,应当包含以下要义:

一是内容要向善向美。要培养“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人”,就必须给受培养者以“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示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是内容涉及的人物要有儿童性。课外阅读课的对象和参与者是儿童,他们对同龄人没有“代沟”,即使远在国外,远在古代。儿童性符合儿童心理。教学内容中的那些具备儿童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被他们“悦纳”后才会产生“正能量”和“久效性”。

三是内容中的情节要有趣味性。儿童喜欢跳跃的思维、夸张的言行、多变的风格、激烈的冲突,这些构成了情节的趣味性:语言活泼、想象离奇、经历新鲜、重情轻理。

四是内容要保持“课外阅读”的特征。从阅读的心理过程看,“课外阅读”相比于“课文阅读”的不同点是:轻松、自由、随意,真所谓“快快乐乐由心飞,深深浅浅任脚踩”,所以,课外阅读课如果被赋予课文阅读的任务将不受学生欢迎。

五是内容要保持均衡性。首先是“性别均衡”,意思有三层:一是内容的创作者性别意识要均衡,失衡则可能致使内容里头出现“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的现象;二是内容要照顾到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的“性别均衡”,选择内容要兼顾男女,尽可能不偏不倚。其次是时代、地域、人种方面的均衡,古今中外、东西南北、黑白黄棕都要兼顾。在一节课中也许无法做到全部均衡,但是,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这种均衡不许欠账。三是内容涉及的学科、思维方式、表达样式方面要做到均衡,因为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阅读,还有用文字表达的其他学科的其他思维方式,这一均衡的要求在2011版《课标》中已经有了体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三、策略评论:这次做得怎么样

让我们基于优选策略来看看这一次的十七节课外阅读课。

首先,看总体,已经做得很好,虽然“内容要保持均衡性”这第三点做得较差,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语文课外阅读课,所以,总体看,这次已经做得很好。

其次,看特例,可圈可点。

例1:《淘气包埃米尔》教学中的优选策略简析:

这节课的优选策略做得最好。理由有二:

一是“谈话导入,走进主人公”部分,教者反复组织学生朗读主人公“埃米尔”和他的村庄以及“语言”的名字、典型的语言,方式有“范读、练读、个读、齐读、点读、连读、赛读”,要求读出“外国味”,这样做,看似与教学主旨无关,但是细细揣摩,发现真是“匠心独运”: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与主人公相关的内容,名字和地名是这一课中用得最多的,所以要反复练习,便于课堂进程不受阻。

二是“图文结合,结识主人公”部分,教者重点推介了“喝汤时把头伸进汤罐里”和“勇救长工”的故事。这当中自然有教者精心的安排。笔者的理解是:“喝汤时把头伸进汤罐里”富有童趣,夸张而又冒险,这建立在读书的这些孩子有相似的经历――把碗罩在脸上吃饭,这是父母不允许的,但是孩子愿意偷偷尝试“冒险”,现在埃米尔用汤罐来成全“自己”的“梦想”,多么有魅力!

本文从“南通市小学语文教师读书会活动”的数节课外阅读课教学中挖掘出“教学内容的优选策略”,是一大收获。课外阅读课与课文阅读课的不同之处很多,但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课外阅读教学反观课文阅读课的教学,同样需要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而“优选策略”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