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1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OptimumProductDiversity)一文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发表,标志着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生。与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所决定的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生产力布局及区域发展模式观点不同,该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所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许多经济学家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如克鲁格曼(Krugman)、马丁(Martin)、阿明(Amin)、弗塞尔(Feser)、伯格曼(Bergman)及沃纳伯尔斯(Venables)等。
1•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克鲁格曼(1991)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一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所以,中心—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他与大部分经济学家所运用的马歇尔(Marshall)的外部性经济概念不同,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认为,企业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第一,几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区位提供了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确保了较低的失业概率及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第二,地方性产业可以支持非贸易的专业化投入品的生产;第三,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单独企业的生产函数。①而克鲁格曼却注重一般性的外部经济,而不是特定于某一产业的外部经济,所以,其外部经济概念是与需求及供给关系相联系的,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外溢效应。格斯贝茨与施姆兹勒(Gersbach&Schmutzler,1999)通过模型探讨了存在产业外部与内部外溢效应条件下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地理分布,以及对产业聚集的影响。他们认为,递减的联系成本支持产业的聚集,同时也存在产品创新的多重均衡。产业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效果可以达到两阶段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这通过美国硅谷的经验而得到证明。瓦尔兹(Walz,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的经济增长起因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所表现的持久的生产率增长,这同样与技术等要素的溢出效应密切相关。
他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递增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区域集中。弗塞尔与伯格曼(1999)通过区域与产业群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形成聚集优势的理论基础: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途径依赖等,并且还通过价值链与投入—产出途径来确定产业群的存在,通过区位系数、网络分析等对产业群进行分析。马丁(1999)探讨了存在聚集经济条件序列区位竞争的结果,他通过模型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存在聚集经济时,赢得第一次的区位竞争使得一个区域对下面的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个企业可能获得较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个企业则可能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其却从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较早的投资吸引所获得的动态的或者说长期的效果可能超出其直接的经济效果,因为这对以后的产业吸引形成一种区域环境。而这种第一次区位竞争的动态竞争力也使得对序列竞争的补贴或者说激励趋增,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马丁的模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及产业的地理集中进行了预测,指出了第二个企业选择与第一个企业相同区位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群,在同一区位的企业随着外生的(自然的)相对成本优势与内生的(获得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对区域发展具有如此的动态经济效果,因此各区域内为吸引新企业进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但埃利斯与罗格斯(Ellis&Rogers,1997)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各区域利用激励措施吸引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囚徒困境状况:它们为吸引新企业进入而提供激励,各区域之间为争夺企业而进行的竞争便从此开始,区域提供给企业的激励最终可能会超出其对该区域的真正价值,使得区域清晰地知道如果没有区位竞争它们或许会更好。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OfficeLocation)、零售区位(RetailLocation)等。泰姆泊尔(Temple,1994)在把办公活动分为三类的情况下分析了办公区位的选择。她认为,传统的工业区位决定因素对于决定诸如会计、广告及市场营销等服务部门的办公区位并没有多大作用,这些部门本身会产生自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正是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使得金融与市场营销等部门会聚集或定位于城市中的相同地区,即这种外部经济性产生了自身的动向或推动力,从而成为决定办公区位的一个决定因素。当然,对产业聚集地也有另外不同的观点,如哈德、瑞斯与斯文森(Head、Ries&Swen-son,1999)推测群居行为(HerdingBehavior)可能导致产业群;而Decoster&Strange(1993)则提出了问题可能是隐藏在聚集之后的一种重要作用力的观点,这主要涉及经理人员决策制定的声誉成本问题。
2•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将距离因素以运输成本的方式自然地纳入到整个理论体系中去,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不考虑运输成本对贸易产生影响的看法。而运输成本的减少也就成为新经济地理理论中聚集现象发生及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并以此来回答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回答的事实:(1)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2)价格在区位之间并不相同,地点之间的距离越远,差异也越大;(3)要素回报在国家之间并不均等;(4)不同国家的行业生产率差异很大。地理位置虽作为贸易量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但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其理论含义并没有得到强调。距离及其相联系的成本不但决定着贸易流量,而且也决定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贸易方式、产业结构、要素价格与收入差异等。克鲁格曼(1991)利用简单的两区域模型、农产品无运输成本假定和萨缪尔森(Samuelson)的“冰川”(Iceberg)型工业品运输成本来说明区际贸易的产生及最终的中心———增长模式,即每一单位的工业品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而这部分工业品与区域运输成本呈反比例关系,或者说是运输成本的倒数指数,它也是决定区域收敛或发散的最终参数。且有两种作用力———本国市场效果与价格指数效果使得区域趋向发散,而另一种作用力———本地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度使区域趋向收敛,而最终是否收敛或发散则取决于两种作用力的比较。
沃纳伯尔斯与李冒(Venables&Limao,1999)在利用传统的李嘉图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并将运输成本纳入到理论中去时,发现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并不是确定贸易方式及生产方式的充分条件,这也依赖于国家或区域的位置———特别是与经济中心的距离及物品的运输成本。而且,他们还给出了运输倾向性的确切定义,它依赖于运输最终产品及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的成本。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距离还降低了实际收入。它对不同要素价格的影响却显得较为复杂,这依赖于运输密集度与要素密集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运输成本使偏僻地区的实际收入降低,但减少运输成本却并不能必然使所有区域受益,由此所引致的供给反应将导致贸易量的变化,典型的情况是运输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导致相对偏僻区域的实际收入增加,而却减少了欠偏僻区域的实际收入。当然,偏僻区域并不必然是一个活动贫乏的区位,因为它们的距离已经反映在它们的要素价格水平上。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活动的密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度与运输密集度。伊顿与考图姆(Eaton&Kortum,1999)不但将地理因素而且还将技术因素纳入其贸易模型,并探讨了贸易获益、贸易使技术的收益扩散、技术与区位决定专业化的模式、移民对工资的影响、关税减少的结果等五个方面。他们认为,自由贸易使各国都会受益,小的国家可能比大的国家获益更多,这与后面要讲的新区域主义的观点相类似。而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技术进步可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技术扩散的受益大小则取决于受益国的资源与扩散国之间的相似性等状况。
3•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收敛及发散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后,随着以罗默(Romer,1986)与卢卡斯(Lucas,1988)为代表的内在增长理论的延生,在20世纪80年代小阿莫斯(AmosJr,1988)提出了“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罗默指出标准的索罗增长模型的技术假定会导致贫困国家或地区将经历较快的增长,但由于递增收益概念的引入,并且通过利用该概念建立的理论模型所得出的结论与战后各国的经济增长情况基本上保持一致,没有出现较贫困的国家与较富裕国家收敛的趋势,也即现实中的区域发散性。这与新经济地理理论相似,因为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从聚集经济、外部性等内生增长的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增长。对于区域发散的观点主要有三种解释:(1)生产技术内生地有利于技术领先者,这使得存在递增收益条件的结果是富者越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技术因素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能否扩散影响到区域不对称性的延续,进而影响到区域的收敛与发散。基凡奈蒂(Giovannetti,1999)则在区域不对称的演变过程模型中指出,作为由不同区位企业适应性决定的结果,区域不对称(主要是技术方面)具有四种均衡状态:持续不对称(PersistentAsymmetry)、蛙跳式(Leapfrogging)、保持进步(ForgingA-head)与追赶式(Catchingup)。他认为,持续不对称不会被企业所采纳;蛙跳式是低质量企业采纳的方式;保持进步则是高质量企业采取的方式;追赶式是每个企业都能采纳的方式。(2)鲍默尔(Baumol)与巴罗(Barro)等人认为,虽然收敛是最终的结果,但只有拥有一定人力资源基础的地区或国家才能够利用现代技术保持收敛趋势。一个贫穷的国家只有在一定的人力资本基础上才能比较富裕国家增长得更快。而多瑞克与圭根(Dowrick&Ngugen,1989)则认为,收敛只会发生在最富裕的国家,特别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所以被人们称作“俱乐部收敛”(ClubConvergence)。(3)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Sala(I(Martin,1991和1992)等人提出的条件收敛(ConditionalConvergence)观点认为,尽管国家现在的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就越快,但由于没有长期增长的潜能,致使最终趋向发散。但不管是哪种观点,如果从内生增长或递增收益的角度探讨区域收敛或发散问题,这些观点所得出的结论对于贫穷国家的来说则是较悲观的。
二、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的形成,经济学家及贸易理论家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世界区域贸易新格局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社会福利?二是区域主义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这种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它与二战后传统的或者说是旧的区域主义观念(OldRegionalism)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多边的自由化更加完全;二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已经放弃了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做法,其政策也是尽量加入到多边贸易体系。埃思尔(Ethier,1998)认为新区域主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当代区域主义一个典型的特征是,一个或更多小国家把自己与一个大国联系在一起;(2)小国正式或者已经实施了重大的单边改革;(3)区域协定很少只强调贸易壁垒,这通常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4)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还并不是全部,自由化的程度是适度的;(5)所达到的自由化基本上因小国的让步而实现的。这种新区域主义的形成也许是对多边贸易体系所作的一种内生反应,它能将转轨国家成功地纳入到多边贸易体系中,而多边主义自身却不能完成这种使命。当然,新区域主义的形成同样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及收敛性问题等等。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及经济一体化对各国产业区位选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加拿大、墨西哥及美国生产的空间组织发生了变化。在墨西哥,与美国的经济联系使得原来的墨西哥城工业带就业人口迅速减少,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北墨西哥工业区就业人数的迅速扩张以及熟练工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对美国与加拿大的产业区位影响则相对较弱。当然,与墨西哥边界邻近的美国城市,其就业的增长与邻近墨西哥区域的进口密切相关。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2
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历史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19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的基于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研究阶段,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 世纪80 年代的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化规律研究阶段,以及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新空间经济学研究阶段。研究重点从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经典区位论所揭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上概括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性规律,是当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基础性理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理论范式,也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新空间经济学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2.农业区位论
通过对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发现地价不同会对农业生产的整体规划带来不同的影响,根据这一现象创建了农业分区论这一方法。其创始人是杜能,通过这一项创始,发现了很多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一些有趣的现象,这项重要的发现不仅为土地问题的规划创造了一个新型的规划体系还为后来的空间理论起到很多的启蒙作用。
3.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建
在前两个世纪,制造业在欧洲国家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断考虑更适用于投入生产活动当中的工业区位生产结构体系,而工业区位理论就此应运而生。是由韦伯提出的这一经典的区位理论概念,韦伯的重要理论中为人们考虑的非常之全面,通过对于替代物的投入对工业区进行了相关的完善,也通过在不断的分析与研究中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得到了一个相对非常有说服力的想法,通过对产品进行初步计算,将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发展生产的基础。对所需要的花销进行充分的分析之后,进而推动区域工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从而为经济空间结构的分析奠定了又一项重要的理论依据。
4.通过地理空间的推导
一位德国的地理学家曾经对德国地区的地理进行分析,发现地理当中的空间结构以及等级之间的结构分布与空间结构之间是有所关联的。最终发现空间的分布是类似蜂巢形状的,而且可以通过中心分布现象加以应用到空间结构当中,运用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的这一方式进行生产调整。而且不断扩展区位理论,将中心地理论应用到相应的工业区位当中去,研发出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发展最佳的工业区位。
5.极化理念
这个理论的来源是通过增长极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后来通过诸多的研究人员又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分析出增长极的产生原因,其活动单元是什么,通过力学理论发现了更多的不同之处,发觉了经济空间不单纯只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还包含了很多其他方面,比如经济现象与区位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包含了对于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经济发展的部门,还有在地理环境之下较为优越的地点会影响经济生活。而且极化过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还是会有相对的变化的,而且极化过程也是一个可控制的经济情况。比如政府可以介入经济当中,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法来改善一些消极的极化发展,进而平衡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很多国家也是将增长极的理念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进行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
6.空间分异论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论当中,区域空间各点的差距是一个一直备受争论的问题,大家对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发现,空间区域的差异性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成熟的时候,区域差距定会缩减到最小,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会将当地的经济属于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中,会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很大的帮助,按照工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来看,凡事都会有初期中期还有后期,区域发展当前属于不断发展的中期阶段。而且对区域中的主要经济中心与非中心地域进行分析发现了双核结构模式的发展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通过很多情况进行影响的,不一定只是单纯的一种情况会造成关键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方法回顾
伴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其相应的方法也从静态分析模拟逐步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与RS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区域结构网络分析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状的结构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网络是用若干条线段将若干个点进行等级连接,将各种空间地点通过网络模式进行连接,通过这一网络化的覆盖,让整个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这种新型的连接模式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的发展舞台。在当前很多大型垄断公司横行的时代,如何采用一些巧妙的经营模式以至于让自己的公司顺利的成长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理性的区域结构会为整体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采用高端的科技手法,运用较为智能的手段进行经济空间的调整,对于相关的运输费用加以调整改善相关的成本,最终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科学的思维模式
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的研究而言,唯有科学技术是推动其顺畅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经济学、力学、地理学以及哲学等,此类研究还不是恒定不变的研究模式,可以在不断的研发中探索出更多的研究方式,将区域看成是一种较为开放和非平衡的系统。并可以不断研究其时空演变的过程并且加以分析,通过对种种过去的研究模式加以开发,不断进行创新,研究出符合时代意义的新型科学思维模式。
3.数理方法及其应用
线性回归、多元回归、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析中应用频率很高的数理方法。我国的陈彦光、刘继生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假设出发,推导出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以北京、天津的空间相互作用为实例,对基于城市引力关系的空间作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波谱分析,提出了城市网络空间相互作用广义引力分析的典型范例。许光洪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特征,并采用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变换公式,计算了三种等级规模类型的城镇体系的经济联系强度。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分形理论在我国区域差异、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刘继生、陈彦光等在分形方法的理论探讨和区域应用等方面都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城市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并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刘继生、陈彦光还研究了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演化及其复杂性规律,揭示点-轴系统从低度有序的空间结构向高度有序的分形结构演化的规律,并论证点-轴系统的数理本质是空间复杂性中惟一巨型组件(UGC)。
4.计算机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用GIS和RS技术可使我们对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特点予以更为精确的分析和可视化表达,为把握其空间结构演化规律、提炼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陈述彭主编的《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王劲峰的《区域经济分析的模型方法》等对3S技术在区域经济空间研究中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王劲峰借助GIS技术,对区域核的生成与区域模型、增长极的空间效应及其腹地进行了模拟研究。刘纪远、王新生等也借助GIS技术,利用Voronoi图、凸壳原理、分形、Boyce-Clark形状指数等方法对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布特征、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识别及城市空间形状测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李双成、许月卿等以GIS为平台,利用ANN模型对中国区域贫困化问题进行了空间模拟分析。朱文明以景观空间分析和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上面对于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的探索方式进行了很多的分析,但是无论是何种方法,都是要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加以摸索探讨出更新颖的新课题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未来新突破的重要的研究启蒙,在不断的发展中还会发现在过去的经典理论当中会有很多不足之处。经典理论当中包含了很多科学理论在里边,将整体的经济活动分为人为的和客观的进行了整体的分析与探索,其中各种思路都为今后的探索有非常基础性的奠定意义。回顾过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今后更好的为发现更加符合时展的重要理论的诞生。回顾经典也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奋斗,在以往的科学水平之下都会有那么多经典的诞生,作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意义的理论就更加的容易,这也是激励当前研究人员的一种方式。区域经济空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有时代意义的。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3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创新绩效;重庆市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该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各区域间区域创新能力不同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西部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着手,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而从系统学的角度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课题组的同志推出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并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划分为五个要素: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系统。因此从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制着手,对于协调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给定资源条件限制下,区域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与区域创新环境密切相关,创新绩效方面的差别并不能简单地由投入方面的差别来完全解释,创新环境的影响也相当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着手对区域创新能力内部关系做初步探讨。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关于创新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所研究,如王树林(2002)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盖文启(2002)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刘顺忠(2002)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官建成(2003)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唐厚兴(2005)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但关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方面,少之甚少,赵付民、邹珊刚(2005)区域创新环境及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将区域创新环境用政府主导的环境因素、市场主导的环境因素、区域价值观与文化来表示,用创新产品产值来表示创新绩效,得出结论:由政府、市场、价值观与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创新环境解释了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的大部分,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本文试图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里面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创新环境总体概况
自2001年以来,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总体排名一直呈上升趋势,重庆市2005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l0位,5个分指标中,知识创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保持了与2004年持平的位次,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指标对比2004年有所上升,而创新环境对比2004年却下降了4个位次,在五个指标体系中属于劣势,就创新环境而言,在全国处于中等以下的水平,对整体排名起到了负面的影响。除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外,我们认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也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对重庆市创新环境各变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由图1可以看出,2005年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综合得分都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与全国最高的差距很大。2005年金融环境综合得分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并且是这五个指标中排名最靠前的指标。创业水平综合指标是这五个指标中排名最靠后的指标,在全国排名28位,在西部也是非常靠后的水平。
可知,创新环境各项分指标的低投入是导致创新环境综合得分低、全国综合排名低的主要原因,直接的办法是提高各指标的投入,但是创新环境中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究竟如何并不清楚,下面实证研究这五个变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
如表1,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5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如有限和移动电话,互联网,计算机的发展水平,物流的载体,如公路拥有量,4种运输方式形成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市场需求用政府财政支出,商品进出口差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消费水平这四个方面来衡量;反映劳动者素质的指标包括教育投资水平,地区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当年新增大学生毕业人数,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图书消费量;反映金融环境主要的指标是技术创新基金和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情况;反映创业水平的指标包括民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注册企业的发展情况。
3实证研究
3.1假设及变量选择
根据系统论,要把握一个系统,必须了解它所处的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结合区域创新能力体系,要分析区域创新经济绩效的好坏,必须要考察区域创新环境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能促成健康发展的区域经济。如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条件好,信息交流顺畅,交通便利使得物流顺利流动,降低了信息和物质的交易成本,提高了指标的流动效率,自然就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内劳动力素质高,就容易获得创新人才,可能创造出更多地创新成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创新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以人为主的创造活动,高素质人才是创新能力最关键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的需求是拉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当市场出现新的需求,会促使企业抓住商机主动进行研发活动,而企业的创新必将投入市场,促进市场的繁荣,所以,市场需求大大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经济绩效。创新活动是一项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充足,金融生态环境优越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使得区域创新能力加强。而资金的短缺,金融生态环境脆弱,会降低创新能力,也因此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一个区域内如果有良好的创业文化和传统,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使得创新活动通过创业得以实现。一旦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变成了产业将大大地推动创新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创新的效率。因此,创业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进而创新绩效越好。
因此形成如下假设:区域创新环境越好,区域创新的经济绩效越好;即创新环境五指标: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越好,区域的创新绩效越好。
3.2模型介绍
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1)是用来描述一个总体中给定样本在一段时间的情况,并对样本中每个样本单位都进行多重观察。这种多重观察,既包括样本单位在某一时期(时点)上多个特性进行观察,也包括对该样本单位的这些特性在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既能反映某一时期各个体数据的规律,也能描述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集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共同优点。伴随经济理论,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发展,Panel—data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逐渐被经济计量学家推广。
为了进行实证检验,对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进行量化,本文从2002年一2005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选取区域创新绩效指标,创新环境的五指标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等一系列的指标的数据,并认为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滞后期为一年。即环境投入五指标为2002年—2oo4年,对应产出的年份为2003年—2005年。并建立模型如下:
是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和金融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统计误差。
3.3实证结果分析
在确定模型之后,用Hausman检验进一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检验结果我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对式(1)进行回归可得结果如下:
模型拟合度=0.73607,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对区域创新绩效在1%的显著水平下有显著的影响,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区域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的系数分别为0.173293、0.610474、0.200429,这说明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分别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依次为提高0.173293、0.614074、0.200429个百分点。同时,实证结果也说明,对金融环境、创业水平的投入对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甚微。
反观图2中,2005年重庆市在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的投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与全国最高水平相差甚远。而金融环境的投入却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显然,这种创新环境的投入结构显得相当不合理,这是造成创新环境相对其他四个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
4结论及建议
(1)提升劳动者素质总体水平。近年来,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这些方面大大刺激了市场需求,拉动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市场需求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教育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重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下岗工人再培训工程、对农民工培训等的实施,使得劳动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对创新绩效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但相对东中部来说,重庆市知名高校较少,优秀生源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仍然不高。因此,未来重庆市要进一步培育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重点要合理调整创新环境投入结构,改善各指标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显著的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等指标的投人。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4
一、经济伦理的含义
西方古典经济学开创者亚当?斯密、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等较早使用了“经济伦理”一词。其中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来源于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依赖性,即看不见的手。而韦伯在考察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时对经济伦理做了如下阐述:“产生资本主义的因素是具有合理的记账、合理的技术和理性法的那种合理的永久性的经营,但也不独是这些。必然补充的因素是理性精神,对生活普遍指导的合理性以及合理性的经济伦理”。后来,韦伯又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多次使用“经济伦理”一词,但始终未下过确切的定义。至今经济伦理在国际学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我国学界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精神或伦理气质,或者说是人们从道德角度对经济活动的根本看法;第二种意见认为,经济伦理是在经济领域中,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节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社会团体与团体之间利益关系且能以善恶进行评价的意识、规范及行为的总和;第三种意见认为,经济伦理就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并对其评判和制约的道德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产生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的道德观念;二是指人们对这种道德观念的认知和评价系统。上述观点都从一定程度上把握了经济伦理的内容,但尚有局限性。因为它们都忽视了经济伦理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经济制度伦理。如果经济制度结构不合理,甚至不道德,个人的道德行为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只能作为独善其身的手段。相反,如果经济制度结构合理,符合道德精神,那么,即使某些个体存在不道德行为,它对社会的危害也会受到相应的制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济伦理这个概念严格地说来,它涉及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涉及处理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相互利益关系中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对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道德评判。由此,笔者将经济伦理定义如下: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制度合理前提下,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涌动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股大潮,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伦理,进而实现区域金融生态平衡,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
二、区域金融生态与经济伦理
从2006年春季开始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下半年全面爆发――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二战后的又一次冲击。本次金融危机始于次贷危机,进而演化升级为全方位的经济衰退。
在这样的残酷的现实下,金融生态已经摆脱了仿生概念的抽象化探讨,诚如周小川行长所说,“金融生态”这个比喻,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这个词能形象地表述中国金融风险复杂的形成机制。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区域金融生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滕春强(2005)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区域金融生态不平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他指出:区域金融生态是由既定的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所决定的。苏宁(2005)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众所周知,亚当?斯密在其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道德人”的假设,认为源于人的同情的利他主义情操是人类社会道德行为的普遍基础与动机。在其后来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斯密又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斯密认为,在经济行为中,人们是从利己心出发的,因此应该从人们的利己心的角度来考察经济世界。由此,“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区别与对立亦称为“亚当?斯密问题”。
金融活动中,金融活动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各种活动,具有明显的“经济人”特征,同时这种逐利的活动又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作为“社会人”的社会责任,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不能共赢条件下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应该承担作为利益关系方相应的伦理责任,践行伦理准则,维护金融生态的健康开展。这实际上是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对金融伦理规范的要求,是金融活动主体应遵循的伦理准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信用准则和公平准则,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信用准则是区域金融生态的重要准则,是金融活动的基础,是现代金融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信用是以诚信为内核,互信为前提,信任为归宿的制度,各种金融借贷活动是信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由于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构建的滞后,在金融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信用危机,体现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票据市场等方面,均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损害金融信用准则的现象。在信贷市场上,许多已经贷到款的自然人和法人利用转型时期我国金融制度的漏洞以及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制造大量呆坏死账,以此逃废银行债务,侵吞银行资产,使银行资产萎缩、自身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增加银行的风险;在资本市场,2001年以来,以重庆亿安、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为代表的中国多家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联手制造了多起“金融黑幕”事件:在重要报告中虚报利润、隐瞒重要信息、虚假信息、伪造凭证等,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票据市场上,出现多种票据欺诈的行为,导致商业票据在金融交易中失去应有的作用,即不利于企业间的交易,同时又妨害了银行业务的开展。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诸多损害信用的做法:比如,为了逃避审计与监管,擅自伪造和虚报各种会计数据,不进行规范经营;或者不计成本、不择手段进行不正常揽储或向客户推荐高风险的业务与产品;或者与其他机构沆瀣一气,进行违规造假,扰乱市场秩序。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践踏,急需重构金融健康发展的信用制度。
公平准则是金融活动主体公正平等履行自身权利与义务的准则与行为方式,金融活动主体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在金融活动中必须公正平等地进行金融交易,是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博特赖特研究指出:“只有当市场被人们认为是公平的时候,人们才会积极投入到资本市场中去,因而作为效率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公平性具有一种伦理价值。”金融市场中存在种种不公平现象:欺诈与操纵、不对称信息、不平等的谈判力量以及无效定价,这些使个人投资者和社会成员在金融市场运作中处于不公平的待遇。在各种金融契约关系中也存在因为委托与产生的各种不公平的交易,金融交易中经纪人应按相关的规则履行他对客户应尽的义务,而不能利用其专门的金融知识或信息为了自己的私利进行工作,以避免各种利益冲突。否则,对于委托人或被人来说,是不公平的。经纪人在委托或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无疑增加了诸多的交易成本,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也增加了金融活动中的伦理风险,严重的可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如巴林银行的倒闭等。金融活动中公平是相对的,单玉华称之为“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有多种体现:形式上公平,内容上不公平,甚至形式上公平掩饰了内容上的不公平;规则上是公平上,但可能制定规则本身不公平;参与主体本身身份地位导致的不公平;金融活动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不公平的投资区域选择如“圈红”等等。这些不公平的做法在我国金融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从而也显示了在我国加强金融伦理规范的必要,进一步构建公平合理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三、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1.我国金融资产质量地区发展不平衡,抵抗风险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资产质量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则较低,其中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地区尤为严重,2003年,2004年连续被评为E级,致使该地区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金融生态系统不能良性运转。
2.地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权利被放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形成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在分税制以前,主要表现为擅自减免企业税收、将预算内收入转移为预算外收入等;在分税制以后,则表现为鼓励企业拖欠中央税款、谎报收入基数以及鼓励地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等。其结果是造成地方财政举步维艰的困境。从而促使地方政府将眼光投向金融资源――争夺区域内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资源。
3.社会信用环境恶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造成银企关系紧张。以中西部地区尤为严重。西部地区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的呆坏账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和个体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
4.国有金融职能没有发挥作用,为民间融资提供了过多的土壤,对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者在创业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采用民间融资方式进行补救,来满足需求,虽然促进了民间融资行为的发展,由于民间融资在借贷程序、利率、违约责任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规范问题,对区域经济及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四、改善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
鉴于要素贡献弹性系数直接反映各要素的变化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力的大小。所以引入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贡献弹性,对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引入了中国社科院2005年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的分析,该报告通过对50个大中城市样本形成的立体饼图的要素贡献弹性,可以看到:城市法治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五项因素的贡献弹性总和达到四分之三左右,足见它们是决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重要因素。
结合此成果,对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如下。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按照有利于金融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结合地方实际,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宏观环境下通盘考虑和安排,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制定出系统可行的规划和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使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活动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预期目标。
2.促进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营造以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为辅的金融市场体系。在积极运用股票市场融资方式解决各地区的资本筹集问题的同时,不断完善市场的组织体系,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积极建立灵活有效的融投资体制。扩大货币市场交易与实现市场客体多元化同时并举,以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从而满足不同融投资主体的需求。
3.强化区域法制,创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法制影响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平衡性。既要做到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法制,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又要求金融机构内部相关人员严格守法。规范相关当事人的金融行为,为金融业的发展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5
关键词:景区;形象管理;流程;阶段
中图书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47-02
国内学者在景区形象管理方面的研究目前是一个薄弱环节,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形象管理作为题名,时间从1979~2012年3月进行精确匹配搜索,共有162条相关记录,而关于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企业形象管理的研究只有3篇。景区要想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鲜明的形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日常的形象管理工作。
1 景区形象管理的内涵
景区形象是指在游览活动中,景区展现给旅游者的各种特性和品质,也是普通大众对景区综合性的评价和认知。景区的这些特性和品质主要体现在景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服务态度、景区娱乐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景区的文化理念、各种标识等方面。景区形象包含景区预期形象、旅游者感知形象等层面。在游客感知形象中,主体是旅游者,客体是景区,媒介是旅游者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的心理感受和认知。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旅游者感知形象,是旅游者内心对景区的一种综合性的感官认识和评价,作为客体,景区似乎没办法进行对其管理,但是如果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离开了景区,旅游者感知形象也就没办法存在,而旅游者的感官认知,和景区的有形资产一样,在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而存在。如图1所示,景区游客感知形象是围绕着景区的预期形象上下波动的,而景区形象管理工作的对象就是景区的旅游者感知形象,形象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旅游者感知形象与预期形象的动态平衡,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就是在游客感知形象产生阶段的基础上,景区相关部门对每一阶段的影响游客感知形象的因素诸如媒体、公众对景区的评价、上下游企业对景区的印象、旅游者对于景区的满意度等采取营销、公关以及修正。
2 相关理论
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我国景区行业,绝大多数都采用了以企业内部为中心的封闭模式,仿造工厂企业来经营管理,将流程分成边界明确,且功能不同的模块,游客屈从与景区管理的需要,使得游客的满意度大大降低。本文的形象管理主要结合游客感知形象生成的阶段和系统论的观点展开,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以游客感知形象为出发点,即可避免工作环节产生漏洞,同时也加强了景区与旅游者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互动。
2.1 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的阶段划分理论
我国学者李蕾蕾将旅游地感知形象分为本底感知形象、决策感知形象、实地感知形象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在每个不同的感知形象阶段,影响游客感知形象的因素是不同的,而景区的工作重点就是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来改变游客对于景区的评价和形象认知。旅游地的感知形象从旅游的全过程来看,在实地旅游之后旅游者还有一个回忆、沉浸和受影响、有所行动的阶段,这一阶段又逐步转化为本底感知与决策感知的过程,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旅游者从本底感知形象到决策感知形象到实地感知形象再回到本底感知形象的认知循环。
2.2 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管理的对象看成一个系统整体,把管理的职能看作一个管理系统,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景区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并非完全按照设计的形象运作,在出现形象感知偏差的时候需要进行部分调整,以此实现旅游者感知形象和景区规划设计的形象之间的动态的平衡。
2.3 景区形象管理理论——阶段性系统流程管理理论
阶段性系统流程管理理论正是在2.1和2.2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即按照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生成的阶段对景区形象进行系统管理,在每一阶段根据目标的特点确定不同的任务分工,并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通过信息流、人流、物流的流通及时进行调整,使得景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虽然围绕既定形象上下浮动,但不至于偏离太远,以实现景区形象的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指以各种流程为基本控制单元,根据企业经营战略要求,对流程的规划、设计、构造和控制等所有环节实行系统管理,全面协调各种经营流程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以及与管理流程的适应问题。
3 阶段性系统流程管理理论的运用
3.1 本底感知形象阶段——持续性、大规模营销
在这一阶段,景区在大众心目中树立的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它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印象。短时间内虽然景区形象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市场部应该建立常态管理方案,通过长期的、不间断、大规模的营销工作巩固和改善旅游形象;同时市场部需要及时的将市场发展状况与游客需求的变动进行总结,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下一轮工作。
3.2 决策感知形象阶段——针对性营销
这一阶段,旅游者会主动搜集景区的各方面信息,各种商业机构的广告宣传,非商业机构的隐性宣传、周边亲朋好友的建议都会直接影响到潜在旅游者的决策,因此,市场部此阶段要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营销工作,要善于利用媒体大众进行形象传播,积极与非商业机构联手,通过隐性传播去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3.3 实地感知形象阶段——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
这一环节,需要景区各个部门的支撑,以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例如前期人事部对员工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后勤部对旅游设施、交通工具、背景景观、核心地段形象建设、景区标识系统等方面的景区建设;在旅游者到达之后人事部对人员的安排与调遣和后勤部提供景区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各方面物资;接待部在各方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完成接待工作。接待部门及时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汇至信息中心,信息中心通过访问,调查的形式对旅游者的意见和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同时将处理意见汇至问题部门。
3.4 本底感知形象阶段II——监控、修正反馈营销
在这一阶段,市场部应该建立危机管理预案,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积极主动与旅游者以及相关机构取得联系,进行公关,消除负面影响。通过这一环节的工作去改善旅游者的实地感知形象,进而去影响普通受众的本底感知形象,使得景区的形象管理工作连续有效地展开。
具体阶段划分以及相关部门的任务和分工如图2所示。
4 结 语
加强流程管理可以使景区的流程保持持续的良好运行状态,从而可以为游客提供持久良好的服务。阶段性系统流程管理理论始终以修正游客感知形象为中心,使其与预期形象不至于出现太大偏离,力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无阻,密切关注游客心理需求与市场动向,在游客感知形象与预期形象出现偏离时注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通过监督与控制提高游客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景区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把景区形象的常态管理、重塑管理、危机管理纳入管理流程中,面对突发事件、景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科学管理,有理可依。
参考文献:
[1] 梁陶,赵毅.基于市场调查的重庆旅游形象后期管理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7(1).
[2]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徐晓亮.旅游景区游客导向型业务流程再造[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6
关键词:包容性理论;城镇化;中原经济区;路径
一、 引言
2010年底国务院把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强调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城镇化作为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主线对于中原经济区的高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原由于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历史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造成其城镇化的过程比较曲折,再加上近几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缺乏包容性理念的渗入,领导好大喜功,过分追求进度和形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新建城镇功能残缺不全、对城镇后续工作的忽视,非但没有实现城镇化让人生活更美好的初衷,还造成“农民上楼致贫”的奇怪现象出现。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城镇化的后续推进,而且还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如何有效、有序的推进城镇化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包容性理论内涵
包容性理论最早起源于权利贫困理论和社会排斥,1990年世界银行又把其扩展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 Growth)和“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 Growth),后来亚洲开发银行在世界银行的基础上提出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并指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本核心是追求机会和权利公平。本文中我们所说的包容性理论主要包括权利、机会平等和利益共享三个层次:权利平等指的是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机会平等主要包括接受公共文化教育的机会、就业机会平等;利益共享即是在政府调控下使每一个自由人在机会平等的前提下不分贫富贵贱都能够享有“相当水平”的公共经济成果。用包容性的理念来指导城镇化,就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基本思想,不仅注重“物”的分配,而且还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不仅强调同代人之间权利、发展机会、和成果共享的均等,而且还注重代际之间的均衡,注意环境的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好家园。这一理念引入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城镇的所有阶层,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发展。
三、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推进中出现的问题
1. 同代人之间的不均等。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主要通过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三种方式来进行。农村城镇化主要途径是新农村建设,城镇城市化主要途径城中村改造和建设城市新区,城市现代化主要通过郑汴洛等大城市的一体化来实现,在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同代人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权利、发展机会、和成果共享的不均等。
(1)城乡居民享有权利不均等。
①用地方面。在新农村过程中很多土地都被置换为工业用地,少数基层干部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没有预留中心村用地,造成耕地紧张,忽略了对农民的生产发展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对于农民土地的征用和撤村建居,规定户口转入非农业户口的农民不能再享受“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对于被拆迁和被征用户补偿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按市场估价给予补偿,二是被拆迁人可以选择产权调换,按拆1平方米还1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安置,对于被征地农民的后续生活缺乏保障。另外还有些地区征地用地的程序不够透明,有些人投机取巧,钻法律的空子,有些干部对征地补偿费用截留和克扣,在城镇化过程中为自己谋取私利。
②社会福利方面。农民工在城市没有福利分房的权利,他们购买商品房也不能享受政府的补贴,他们只能临时租房或者借居单位住房,或者住在搭建的简易住所。农民进城后在医疗、失业保险及劳动保障方面也不能享受和市民同等的优惠,例如在河南省鹤壁市,农民将农业户口转换为城市户口后,却不能享受城市医保,只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在城市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医疗点就医。而且农民工在工作单位生病时,看病的费用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用工单位基本上不会垫付任何费用。城镇居民在暂时失去工作时,政府部门会给予一定的失业补贴,农民工失业了,政府部门并未给予任何帮助或补贴。农民工工作条件相对恶劣,经常会出现工伤事故,但相关保障制度却很欠缺,事故赔偿时农民工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对于市民和农民也是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