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课程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课程建设

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1

会计信息化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为此,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应能发挥这一导向作用,教材应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充分贯彻现代会计管理思想和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教师应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也反映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学科特点。但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改进,笔者近期对我国部分高校的会计信息化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专业设置“标签化”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财务会计学专业或会计信息化专业。而且均把会计信息化课程没置为专业主干课,由此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学科在财务会计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会计信息化专业同传统财务会计学专业相比,对师资、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的要求更高,但会计信息化专业设置却与办学条件负相关。专科高校更倾向设置会计信息化专业,而本科高校则相反。尽管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和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但确实有不少学校脱离办学条件,热衷于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部分高校的会计信息化专业同传统的会计专业相比,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并无差别,会计信息化实际上只是贴着“电算化”标签的财务会计专业。

(二)会计信息化学科目标定位不准,教学秩序“无纲可循”目前,教育界对会计信息化学科的功能定位的认识已趋于一致,会计信息化也已不是早期的会计核算的电子计算机化,而是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基础和重要组成。有些高校开始改称为会计信息化,意在拓展会计信息化学科的内涵,使其由会计核算型向会计管理型和决策型转变。但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会计软件设计能力与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的关系,学生会计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在会计信息化学科中如何定位,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如何设置等远没有达成共识。由于认识不一,导向不明,没有一套权威的教学大纲,教师要么把会计信息化变成了软件编程课程,要么变成软件演示课程;学生常常顾此失彼,无法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准确定位。我国不少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停留在手工模拟的EDP(电子数据处理)阶段,这与高等学校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不无关系。

(三)会计信息化教材建设滞后,“拿来主义”盛行目前会计信息化教材体系比较混乱,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会计软件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现象是当前会计信息化学科目标不确定和师资结构单一的真实反映。虽然教材体系的创新源于实践的不断创新,但又不能不受制于教师的需求水平。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将通用会计软件的演示版作为会计信息化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课件的现象也令人担忧。从教学的角度看,“说明书”式的通用会计软件演示版有诸多局限性,没有兼顾教学规律要求。

(四)会计信息化师资知识结构单一,“因师施教”现象普遍高校会计信息化师资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师资知识结构单一,二是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这也是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随意选择教学内容,而不受教学大纲约束的原因之一。师资知识结构的单一性。主要源于对会计信息化的会计学属性的片面理解。由于现有师资的配备大多是按传统的手工会计知识体系设计的,不少教师缺乏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系统研究。对“复合型师资”内涵把握不准,又强化了师资结构的单一性。长期以来,过分地强调教师个体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而忽视了师资整体上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构建。事实上,在信息化社会,只有极个别教师才能达到真正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要求,寄希望于通过个体的“质变”实现整体的“质变”是不现实的。

二、会计信息化学科建设的改革

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每一个层面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方向,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明确会计信息化目标导向。在此前提下,着重解决师资问题。

(一)以课程目标导向建设为中心会计信息化的会计学属性决定了其教学导向是以会计为主,计算机教学为辅。其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逐个模块地去设计和编写程序,而是要让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全面理解会计管理思想,形成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准确把握信息化会计业务流程的完整概念。

(二)规范会计信息化大纲建设教学大纲是落实专业培养目标,指导课程教学方向的基本工具。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弥补教师知识的不足,同样,一名好的教师也可以弥补教材的缺陷,但其前提是必须要有一套成熟的教学大纲在其中发挥导向和协调作用。鉴于此,教学大纲首先应当体现学科培养目标;其次,教学大纲的制定不能由任课教师一人包办,而应由学科组集体讨论通过。避免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的随意性;再次,大纲一旦确定下来,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涵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全部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加以提炼和取舍,并融入新鲜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最后,要保证大纲的先进性,一个好的教学大纲。可以弥补教师知识能力的不足。改变某些教师只会“教书”的坏习惯。

(三)创新会计信息化师资建设

教师肩负着传承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知识结构单一、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严重地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复合型师资知识结构是会计信息化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群体复合型师资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教师个体专业知识的差异。教师个体之间知识差异越大,互补性也就越强,“复合型师资”结构则越有可能建立起来。即教师群体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建立应当从扩大教师个体知识差异人手。而在现行高校人事管理体制的框架下,教师资源在院系之间的流动仍然要受较大的限制。因此,教师群体复合型师资知识结构的建立又要打破常规,改组现有封闭的教研室,成立更加开放的学科组。尽管当前的教研室模式也是按学科配置教师资源。但由于其教师来源主要局限于院(系)内部,随着某些学科,如会计信息化向复合性和边缘化方向的发展,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弊端已经显现。而学科组是围绕学科组建的。可以打破系与系之间的界限。值得注意的是。会计信息化师资不仅存在总量上的不足,而且“结构性”短缺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师资专业结构同课程设置结构不对称,教师数量的相对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专业盲目设置所致。因此,师资建设还应当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

(四)创新会计信息化教材建设

应当重新审视教材体系。增加系统设计思想训练的内容,培养系统分析能力,突出财务决策支持。要注意把握编程知识的“度”,只要学生能够用特定的程序语言形式把会计管理理念、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明确表达出来即可。此外。还要注意教材的前瞻性,就会计信息化教材而言,其内容要根据会计软件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

此外,也不能将会计信息化简单地理解为ERP。ERP只是计算机辅助会计管理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其他具有财务管理功能的软件也是会计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如Excel同样可以实现商品化财务软件所具有的编程功能。在日常的工资计算、报表处理等方面的功能非常强大,而且更灵活、更实用,对软硬件等会计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因此,在会计信息化教材中应当体现Excel等内容。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相关问题

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不到位,造成了教学管理秩序的混乱,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但教学管理对课程建设的“反作用”也不可否认,而且课程建设本身就是教学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2

【关键字】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信息化 手工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87-02

一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手工实训的必要性

1.会计手工实训是深化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社会科学,传统的会计基本理论教学一般较抽象。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则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操作,使学生全面认识会计过程,促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

2.会计手工实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理论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而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能使学生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在完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学生亲自完成从原始凭证填制审核到记账凭证的填制,再到账簿的登记最后到报表的填列、分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会计手工实训是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前提和基础

会计手工实训是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前奏和基础,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手工会计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采用的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基本功能、遵循会计法规和制度、对提供的科技信息和对会计档案的保存要求都是一致的,所以对高职学生来讲,在上机直接操作之前,能利用手工实训的机会将会计核算的流程身临其境的模拟一遍,将能更顺利地实现会计专业知识与电算化操作的对接。

4.会计手工实训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私营企业还是利用手工对账来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就业于这些中小型企业,部分学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已完全被会计电算化取代,学生在校期间根本没有见到过实物凭证、账簿或报表等,工作后面对具体的票据、凭证,需要进行手工账务处理时就手足无措了,这无形中延长了会计毕业生的工作胜任期,降低了他们的就业质量。

二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建设思路

1.建立会计学科实训基地

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根据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情况将之分为几个类型,针对每一个类型,学校应至少寻找一个业务具有代表性、会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能力较强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训基地。

2.建设会计仿真综合模拟实训室

会计实训教学应当以立体化的仿真综合模拟实训室为中心展开全方位的会计实验。立体化会计模拟实训室应包括:(1)教学空间应当满足可容纳模拟企业至少一个由各岗位分工协作完成会计工作的模拟财务部,学生可按岗位分工进行制证、登账、编表、资料装订等各种会计岗位实务操作任务;(2)能实现手工会计与计算机会计相结合,硬件环境要求单机模式与网络模式并存;(3)能陈列各种票据账证资料及会计用品的实物教具;(4)有展示各种会计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制度、会计处理流程的挂图、实务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教学环境;(5)设有企业、银行、税务、工商管理等仿真模拟机构,引入电子开票和电子纳税申报模拟系统,使学生能够熟悉企业与相关部门业务往来的操作流程。使学生一进实训室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实际会计部门办公室。实训室可满足会计手工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手工电算一体化实训、审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等要求,是一个真正的、集成的仿真实训场所。

3.设计专用的会计仿真模拟实训资料

结合会计理论教学设计会计仿真模拟实训资料,是会计仿真模拟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会计仿真模拟实训成功与否的关键。仿真模拟实训资料的设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记载企业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报表等,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计,保证其合理性、完整性;二是能够证明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各种章戳等,应根据需要科学、规范地配备,使学生犹如身临企业环境,在实训中增长技能、提高职业素质。

4.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电算化模拟实训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运用,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本上实现了电算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计实践教学的手段应予以更新,由过去单一的手工模拟向手工、电算化、网络模拟等相结合的手段转变。在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校应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会计仿真模拟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备

学校必须选择那些既有深厚会计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还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会计人员或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担任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此外,还应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进行指导,增加学生实训的现场真实感。这些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学校也应有计划地派教师到实际单位顶岗锻炼后,再去指导学生会计实训,以确保实训质量。

6.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工作

最后,为使会计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还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工作,要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质量进行严格考核,以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进行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此外,考核还应当兼顾对整个技能训练整体水平的评估。

参考文献

[1]孙小丽.会计实践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3

[关键词]物联网;实训实验课;信息化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大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的教育理念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多媒体、网络、云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作为信息技术使用和接收能力最快的高等院校,进行一场新的教育技术革命是无法避免和迫在眉睫的。我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形成,并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

一、什么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要求,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本科院校,他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是关键。

课程信息化教学不仅具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而且具有实时的互动能力,扩充了教学资源库,完备了教学体系,如教学网站、网络辅助教学、学习资源库、游戏学习、仿真学习、互动学习等。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这些教学平台不仅形式新颖,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追求目标。

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软硬件发展不平衡,互相掣肘。

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直以来“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现象较为普遍。很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将主要的精力和侧重点放在有形的硬件建设上,在传统的想法上认为硬件的建设只需要保证硬件够用,然后就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就可以。而对硬件上运行的内容――应用方案和应用软件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和建设,以至于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校园网及管理系统只用来进行简单的文件传输和新闻浏览,硬件没有或是只发挥了微乎其微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况是,开发了很多应用的软件可是使用时才发现,硬件不能配合。还是导致软件不能发挥作用。这种软硬件相互掣肘的情况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2.信息化建设的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

1)学校没有足够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成果没有与教师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挂钩。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向信息化手段倾斜。

2)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够明确,没有将信息技术同课程相结合。书本内容可以换一种表现形式,例如用多媒体手段等。

3)学校举办的各种对教师的培训比较少,难以使他们真正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方法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物联网实训试验课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利用现代各种信息化手段向学生进行全方位传递信息的教育。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占有重要地位,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变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我校开展物联网实训试验课程的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集干部培训与高职教育于一体的、有着60余年历史的老校。公共安全系为我校比较有特色的系部之一,开展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2013年,我系首次开展了物联网方面的教学――《物联网应用技术基础》,此课程为全系必修课,主要的内容为讲解什么是物联网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物联网的基本应用领域、物联网应用基本原理的讲解。此课程的开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在2015年,我系为更好的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设了物联网实训室,开设了物联网实训试验课程。此课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由于资金有限、空间有限,在教学中不可能人手配备一套试验设备。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我们能够提供的试验环境之间有了很大的冲突。

因此,我们萌生了能否建立信息化的实训试验平台,将一些试验演示视频放于网上、将实验室虚拟化,既可以环节试验设备不够用的矛盾又可以使学生的何时何地想学就学。

五、物联网实训试验课信息化构建的框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建设,探索出一个适合高职学生的,侧重于物联网公共安全领域应用的物联网实验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

1.信息化课程教学展示的建设。以PowerPoint和目前比较先进的微课、幕课技术作为教学展示的主要手段。摒弃了传统的板书模式,以多媒体、视频、动画作为主要说明方法。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在心理上没有抵触情绪,易于接受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这些信息化的教学展示可以挂于校园网上,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

2.实验过程视频文件库的建设。将若干个试验实训项目分别拍摄为视频文件,突出实验细节,强化注意事项,并将这些视频文件整理成库,作为教学最有力的辅助手段。

3.信息化考试系统的建设。建立信息化的考试系统,摒弃传统的纸质试卷和一对一的实验考试模式,以网络化的方式建立网络实验考试模式。并定期的丰富和完善题库的建设。

4.多媒体实验题库的建设。最为课后练习的主要手段,建立多媒体的实验题库,一改传统的几大题型,针对实验实训课程的特殊性,建立适合的多媒体形式题库。

六、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总结

1.信息化建设需要事前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序安排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必须在前期做好预案。院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有许多可借鉴的建设经验和模式。应在学校符合学院大的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制定完整的建设发展方案,按部就班的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

2.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教学手段上都要突出其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的信息化建设同样要围绕这个大的中心展开,要将实践性教学放在首位。可以通过实训室网络模拟化,为学生提供与真实工作相似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力。

3.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要多放借鉴,取长补短。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内外的优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范例,要积极的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员对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出谋献策,对这些建议进行分析和研究,作为学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参考。

七、结束语

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7-0029-03

“现代教育技术”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主要任务是让师范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前接受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训练,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信息时代所必需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熟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各种教学与学习环境,能对基于各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进行设计并实施,适应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本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制订了45课时的教学计划,其中理论教学25课时,实验教学20课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特别注重课程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和建设。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了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依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搜索可以得知截至2011年,共计11所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本科类3所、国家级网络教育类2所、省市级本科类6所。经过多年建设与改革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

(1)资源共享性不强,大部分没有更新内容。通过浏览“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许多课程部分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内容需账号登录方可使用,大部分课程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就很少对课程网站进行完善和维护,课程内容几乎没有更新,只有一些公告通知或论坛有更新。因此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不断完善和健全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完全共享,并能将最新的学科动态、学科资源及时上网,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2)资源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管理,重复性强,适用性不强。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时可采用知识管理系统,对资源建设作统一的、科学的管理。

(3)资源内容的国际化交流有待强化。现有的课程资源网站均提供参考文献、网站链接、扩展读物等资源内容,这此内容多为国内学术成果,而国外学术知识则仅以网站链接为主,缺乏专项的最新学术会议、成果介绍和交流。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结合《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应遵循实用性、系统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中,应以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助于师生开展网络互动教学、生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信息资源建设。

(2)系统性原则。为使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系统整体,在资源建设准备阶段,必须全面考虑资源建设的目的、标准、结构、现实条件等因素,有整体的、系统的资源建设规划与设计。

(3)发展性原则。“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内容日新月异的课程,因此资源的建设也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资源使用过程不断地补充新内容,与时俱进。

(4)创新性原则。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加工、修改,提炼出更实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模块的规划

依据我校采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李方、叶谷平著),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设计了八个理论学习模块、九个实践活动模块,如图1所示。在实际授课时,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教学设计内容,设计适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教学活动流程,也可针对专业特性灵活调整实践活动模块的课时安排。

2.“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将教育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并通过必须的数据元素(LOM核心集)、扩展的数据元素(分类属性),可选的数据元素三个维度对教育资源加以描述和限定,以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资源开发的兼容性和共享性。[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程数字化建设的升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提升,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可分为:教育资源、过程资源、环境资源,如图2所示。

(1)教育资源。是指保障教与学过程顺利开展的资源,此教育资源的含义比《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更广,包括:导学资源、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中所界定的资源)、移动资源。

1)导学资源。指顺利开展网络学习必备的引导资源、学习说明举例等。它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增强学习适应性,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资源,促进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此类资源包括视频导学、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课程导航、知识地图等。如视频导学是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指导,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特点、内容结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对课程有总体认识,对课程要求有基本了解,以达到有效学习课程;知识地图则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包括显性的、可编写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2]

2)教学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阐述了教育资源的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资源的评价与筛选;工具层次的建设,并界定了九类资源:包括有媒体素材(又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源、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

3)移动资源。此类资源的作用是师生使用移动设备可实现4A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活动。从所采用的媒体形式来分,主要包括文本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丰富且格式多样的移动学习资源,并配套适合手机浏览的网络平台,登录手机平台即可浏览课程,获取资源,参与讨论等。

(2)过程资源。指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作品和成果,这些作品和成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对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实施提高学习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3]此类资源包括有论文作品、实践成果、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实验报告、学习论坛等。

(3)环境资源。此类资源是指支撑教与学过程的软件环境。主要体现为网络教学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学习工具(如学习计划制定工具、学习笔记工具、学科词典、QQ群组、博客平台、学习论坛等)。

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评价阶段、与再创新阶段,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在准备阶段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可通过学前测评或学习风格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以生成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或测试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相应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支持,并进行学习内容模块分析,整体规划课程学习内容,再经过对教育资源、过程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分析,从而获得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整体设计。在资源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开发工具,进行素材收集,开展资源建设阶段。建设完成后的资源要进行资源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检验和评价,评价不达标,则返回再修改,评价达标则正式,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进行资源的累积和对资源的整合、加工,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五、结束语

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4]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各种学习,从而培养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数字生存”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1-55.

[2]知识地图[DB/OL]baike.省略/view/766171.htm.

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课程体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2.3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现,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按照“电气与信息融合、强弱电并重、软硬件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2010年起,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进行了电气信息大类招生。

一、电气信息类“平台+模块”的“2+2”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大类招生,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至关重要,坚持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构建“平台+模块”的电气信息类大类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入学后的前2年为大类公共平台课,通过前2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把从原来4年前选专业推迟为2年前选专业。第3年起按各自专业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选学课程[1],即“2+2”模式。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更能合理的选择专业,可将分专业的矛盾后移;对学生培养而言,可提供更大的学科平台,使学生对专业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进行更理性的选择。

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类等)、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构成。

二、电气信息类大类平台课的建设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必须优化专业基础课及大类平台课,为更好的开设专业课做保证

该课程体系有如下特点: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集合论与图论等课程纳入电气信息类大专业公共学科基础课程,保证学生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表中除了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外,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集合论与图论、网站开发技术等,是为了满足两年后选择计算机及通信专业而开设的基础课程。

三、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讲,控制类相关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另外,我校是以建筑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重点的院校,在建筑工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随着高科技在建筑行业的渗透,智能化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3C(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2],将建筑智能化的新技术引入专业教学,扩展专业方向,建筑智能化成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特色。

四、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建设分类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图1为自动化专业总体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情况(不包括全校公共基础课)。

由图可知,整个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分为五类模块,每类模块由相应的课程系列组成,体现了“三电三控”的特点,“三电”即电工电子类中的电路、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拖动三门课程为电气和自动化专业的三大电,是电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三控”即以自动控制原理为专业基础,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和楼宇控制三类控制领域。

数理类、电工电子类、计算机类课程主要在大类平台中开设,即主要设置在前两年,体现了宽基础,兼顾了4个不同专业的基础需求。以自动化应用技术为主线,以建筑电气应用技术为辅线,控制的专业特点及建筑特色相结合,控制类及建筑电气类主要集中设置在专业分流后,充分体现了自动化专业以控制为主的专业特点和建筑特色。

五、结论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不是针对着特定行业、特定工程对象、特定职业岗位,而是针对着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领域[3]。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其应用型本科培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任重道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玉泉 马继伟 卢卫娜 林红举 张丽红.“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大类平台课建设” [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0期。

信息化课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信息文化基础课程;课程建设与实践

无线通信产业是技术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技术的变革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产业的基本面貌。要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的信息人才,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不断创新。电工电子和信息文化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人才培养有决定性影响。在新形式下,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就必须与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融合,通过对课程各个构成要素的改革,使课程能够贴近技术的演进与变革、贴近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为此,本文将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的充实与完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根据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开展本课程的建设,力求打破传统,为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为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求的信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师资队伍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课程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志。目前而言,承担课程的师资队伍发展主要遇到两个瓶颈问题。首先,高校教师与社会接触少,不能在一线体会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就无法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教授这门课程。其次,现行体制下,高校教师主要分为主事科研型与主事教学型。从课程教学的角度讲,两类老师各有优势,如何把主事科研老师对新技术的把握和理解与主事教学老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相结合,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品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两种应对方案:

建立师资队伍“再教育”计划:充分利用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科研机制。通过有步骤、分批次地将教师送往这些单位从事一段时间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项目,使教师能够从中把握无线通信产业的现状,了解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完整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可以把相关的新技术带到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A2011-18)资助课

建立科研促教学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从本课程的发展需要出发,选取与课程相关度较大的科研方向为重点融合对象,构建起定位准确、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形式,增强本课程教师和从事相关科研方的教师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与信息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相比其它较早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既要突出基础理论,也要结合现有技术的发展,突出与新技术的关联性。因此,本课程体系的要素要结合新技术的现状与趋势,调整授课重点,避免面面俱到而不落实处,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转贴于 教材重组与完善:本课程教学任务重,覆盖面广,包含了数/模电路、电路分析以及基础信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此,根据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加大教材重组与完善的力度,方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模拟电路被数字电路取代是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趋势,在教材建设中,对于模拟电路的教学可以重点关注基本原理和物理概念,不做复杂的理论推导,以优化课程各内容的比例。

课件优化与提升:对于本课程的课件,不仅要保障课程的生动性,更要结合这门课程所关联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特征,把新技术的本质内容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具体实现系统都可以拆解为具体的电子电路模块,课件优化时,就可以用分层结构,利用仿真模拟工具,从宏观到微观,逐步解析出实现系统的微观电子电路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的充实与完善

众所周知,电工电子与信息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较多,内容非常抽象,比较枯燥和晦涩。因此,教学方法的充实和完善非常重要,需要结合目前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相关产业的现状与趋势,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地讲解,让具体而抽象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便于学生理解。

结合案例教学: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都有具体的应用案例。教学中,可以把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纳入案例场景,通过案例讨论或者研讨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电路中的锁相环技术在各类无线通信系统中都有应用,但如何应用,共性和差异在哪里,都可以结合案例分析。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工科教育要求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或遇到问题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予以点拨和诱导,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其分析思维能力。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提出某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实现框架,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构建具体仿真平台,完成该技术的实现方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