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状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状况

宏观经济状况范文1

0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普通高等院校由于自身教学资源和生源情况的限制,必须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为以后经济管理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阮守武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掌握前人的理论和观点,而是要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运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认为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依据,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它[1]。方福前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原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2]。

他认为在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是不够的,在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具有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成新华认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要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达到目标,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并改变错误的认识,要关心学生学习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郭南芸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是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培养方向[4]。她在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中提出,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专题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演讲、讨论,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以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

1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之后,以经济和经济管理学科本科生为授课对象的宏观经济学课时数一般为50~60,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课时数最多的院校为64(渤海大学),最少的为48(内蒙古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部分集中在50~56之间。完成微观经济学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同时宏观经济学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可以经常从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因此,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入门。但是笔者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不比微观经济学低。这一点从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就能看出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平均成绩与微观经济学的平均成绩水平基本相当,通过查阅对比过去5年的成绩,笔者发现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和管理学学科每一届学生的微观经济学平均成绩与宏观经济学平均成绩差距都在2.5分之内。

1.1教材的选用与学生学习能力不匹配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但是,现在各个普通高等院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都要求选择各种规划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是重点院校乃至名牌大学的教师编撰的,编撰之初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按这样的教材进行教学,要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掌握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超过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

1.2学生对课程模糊的感性认识造成学习困难由于日常的媒体接触可以了解到一些零散的甚至似是而非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学生较容易接受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有了初步的想法,这反而不如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从一张白纸开始更容易展开教学活动。媒体报道中使用的大量名词,甚至政府报告中使用的各种词汇,和课本上的叫法大相径庭。学生学习并在实际中印证宏观经济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困惑。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询问这样的问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就是课本上所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且,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过程中对现实越来越看不懂了,原来以为很明白的事情也不明白了,这些感受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教师缺乏参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实践的机会国外高校一般要求教师在毕业后必须有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应聘,国内虽然近年也有这个趋势,但仅限于顶尖大学的个别情况。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的,本身缺乏实际经济管理的工作经验。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也很难有机会像名牌高校的教师那样成为政府的顾问,从宏观的层面对经济有所了解。因此给学生传授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主要以书本知识和自己日常的阅读积累为主。从科研促进教学的角度来看,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申请政府资助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课题难度很大,一般选择申请区域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的比重要大的多。因此,通过这一路径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是有难度的。

1.4教学条件有限重点大学依托自身学术、经费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经常可以举办各种讲座和论坛,邀请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的人士进行演讲并同师生交流。这些活动很大程度弥补了本校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在经济学课程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普通高等院校受学校经费以及学术环境的限制,很少有机会举办类似的活动,学生也很难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另外,近年广泛推行的多媒体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的使用也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许多院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是往往因为经费原因,教室数量不足。有些教师难以排上多媒体教室,有时候为了平衡各个专业对多媒体教室的需求,给同一名教师一周中不同时间的同一门课程有的安排多媒体教室,有的安排普通教室。更多的情况是,在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之后没有足够的经费维护,许多投影仪的灯泡寿命到了之后无法更换。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影像资料来辅助教学等手段在普通高等院校实现起来也有难度。

2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同属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微观经济学有所不同。

#p#分页标题#e# 2.1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第一门经济学课程开始,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传授分析方法,但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按照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的说法,这就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指遇到问题做出理性决策的4个步骤,这4个步骤依次是:明确机会集合;确定取舍关系;把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正确的计算成本;根据成本和预期收益,做出决策。

(1)明确机会集合其实就是明确什么是可能的,找出面对问题的可行解的集合。例如从北京去西安,可以乘火车、乘飞机、乘坐长途客运汽车,也可以自驾,乃至骑自行车甚至步行,但是不能坐船,因为坐船不是一个可行解,而前面几种就是这个问题所面对的机会集合。

(2)确定取舍关系就是明确不同选择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任何决定的执行都面临着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的限制,所以在机会集合中选择一个选项意味着放弃其它一个或者几个选项。例如上述从北京去西安的各种选择中,选择坐火车就意味着放弃坐飞机,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明确每一个选项和其它选项之间的取舍关系。

(3)正确计算成本。正确计算成本要求将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可以带来的收益,这是一种资源使用的最真实的成本。例如,一个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并不仅是在大学中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支出,还应该计算上如果这个学生没上大学而去工作了,这4年可以获得的收入。沉没成本是指一项开支付出之后,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能收回的成本,这种成本在决策的时候应该不予考虑。例如,花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电影开演了发现非常难看。此时是否离开的决定不应该考虑50元的电影票,因为无论离开与否都不能收回了,此时仅仅需要考虑电影本身是否能够带来愉悦。边际成本是指专门为做某件事付出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是用来和边际收益相比较的,也就是说有些选择必须要做出,只是说做到什么程度而已。例如一个人需要买一辆汽车,如果决定了要买,那么选择贵一点的汽车比选择便宜的汽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就是边际成本。是否应该付出这部分成本要看所获得的边际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边际成本。所以正确计算成本的方式是计算机会成本、忽略沉没成本,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比较,最终得到支持这一决策的成本因素。

(4)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各种可行解的成本对比决策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做出最终的决策。这4个步骤是经济学家面对问题做出理性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的一个良好习惯。

2.2通过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来巩固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的习惯从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始培养学生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应该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比较熟悉了。此时,再通过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这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学问题中的应用,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例如在货币政策内容的教学中,针对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引导学生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对央行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前述4个步骤阐述。

2.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经济学入门的几门课程中尤其重要。只有在学习经济学之初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不至于让学生在后面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畏惧困难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

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针对上面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前述分析的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4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3.1详尽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要想真正贯彻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必须理解很多专业的经济学词汇,了解一些相应的理论背景。大部分的内容在国内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是难以见到的,或者不做详细描述的,例如理性经济人的概念、稀缺的概念、沉没成本的概念等等。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非常重要,因此对于这些概念,在课程教学开始的阶段,笔者坚持安排4课时的时间来详细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背景,并且通过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向学生解释这种决策方法的理念,并让学生通过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如前述的一个本科生上大学的成本分析)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这一做法固然会挤占原来的授课时间,甚至有可能减少原定的授课内容。但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比多学习一些经济学经典理论更加重要,同时也对以后学习更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有促进作用。所以这样的调整对实现教学目标是有益的。

3.2在教学分析中坚持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并习惯于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学会并习惯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假设到经济原理的运用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等都使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来完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一次分析经济案例,不论是教科书上的例子,还是教师准备的实际案例,都坚持采取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在一次次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将这套分析方法固化为自己的使用习惯。

3.3使用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现在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比较活跃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教科书上提到的经济案例大多发生时间久远,和他们生活脱节比较严重,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最近发生的热点经济事件和正在发生的经济事件作为案例来进行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推动学生学以致用。这种采取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新的经济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己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引导学生。此外,这种案例教学必须仍然使用“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和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这在没有现成材料可用的情况下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笔者在2011年春学期开始之前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进行更新,将我国2010年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写成案例,加入了教学内容。在讲授奥肯定律的内容时,将美国出现的“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作为新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将这部分内容和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到的“偏向资本的经济增长”进行联系解释。#p#分页标题#e#

3.4鼓励学生用公开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活动有目的的研究、有目的的收集数据和分析是应用经济学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一个良好的练习。学生在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一直使用的让学生分析的问题是计算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门在GDP中的比例以及变化趋势。要求学生运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网站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的结果使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要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为什么政府近年来一再强调要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等问题。必须要注意的是,这种研究性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学生提交的结果有很大可能是互联网上得来的甚至复制或者简单修改别人的作业得来的。因此,对于这种作业的区别需要教师花比较大的精力。更加理想的方式是教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中来,例如笔者近年将以往习题课上一起做课后题的做法改变成了和学生在课堂一起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在学生中不断提高,以往在课堂仅有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的情况现在已经转变成了近一半的学生用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老师一起进行计算。教学实践中出现新问题的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Excel使用能力欠缺,不会使用函数和画图等功能,教会学生使用这两项功能往往要占据0.5课时。

宏观经济状况范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因素;营运资本管理;中小企业;影响机理

一、 引言

营运资本是企业日常周转经营的流动资金,是企业短期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者应当考虑企业的微观状况,据此作出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决策。因此,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会受到其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这也是大量的营运资本管理研究所考虑的重点。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对于单个的企业而言,它只能顺应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并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反过来左右宏观经济状况。因此,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就十分有必要。但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来看,该方面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了。

在如今的后危机时代,企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宏观风险。我国尚处在逐步的改革过程之中,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动较为频繁,因此我国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更是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因素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特别地,相对于而言中小企业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市场地位等方面较为低下,对外部冲击的缓冲能力弱,因而对宏观经济因素的波动会更加敏感。所以,本文将针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机理。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些支持。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而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则开始较晚。

Marc Deloof(2003)对比利时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与经营毛利负相关。Eljelly(2004)则用沙特的公司样本研究了现金周期、流动比率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前者的影响更大。F. Samiloglu 和K. Demirgunes(2008)的研究考虑了行业因素,发现了行业与现金周期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交互影响作用。在模型方面,M.A. zariyawati(2009)使用了pooled OLS 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仍然发现现金周期与总资产营业利润率显著负相关。Azhagaiah Ramachandran,Muralidharan Janakiraman(2009)、Melita Stephanou Charitou,Cyprus Maria Elfani etc.(2010)分别以印度和塞浦路斯的样本进行了研究,也发现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只是二者采用了不同的指标衡量盈利能力。

在我国的研究人员中,毛付根(1995)指出:应从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之间的关系着手,从总体上制定合理的营运资本政策。王竹泉、马广林(2005)认为营运资本的管理目标是追求周转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陈国欣、张梅玉(2009)采用了3个行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营运资本政策在行业间有显著差异。白净、王冬梅(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扣除行业均值之后营运资本周转期与企业绩效之间依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孔宁宁、张新民、吕娟(2009)采用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

以上国内外的这些研究,以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样本从不同的侧面得出高度一致的结论:企业的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越高,绩效越好。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立足于微观的企业特征,有少数研究者考虑了行业的差异,而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则十分罕见。这些为数甚少的研究包括Rakesh Duggal, Michael C. Budden(2012)对非金融类标普500家公司的研究,他发现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采取的营运资本政策会偏向于保守。江龙、刘笑松(2011)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期有更高的现金积累倾向,导致营业资本政策保守化。以上二者的研究均为一般的相关性研究,并未进一步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影响的微观传导机理。据此,本文将针对一家中小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重点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这一影响在微观层面如何传导,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 霞客环保的案例分析

本文案例分析的对象为一家普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霞客环保),其主要产品包括有色聚酯纤维、半消光切片、色纺纱线等。

杜邦模型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三个比率的乘积: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和权益乘数。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问题是:宏观经济因素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资产周转效率、利润率和财务杠杆,从而最终影响净资产的收益状况呢?本文将使用2004年~2011年间霞客环保的财务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1. GDP对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总体上反映了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GDP增速是整个市场繁荣程度的表征。在经济繁荣期企业会面临扩大的市场,从而其营业收入会得到增长;相反,在经济低迷期企业会面临收缩的市场。图1基本证实了这一点:除了2008年以外,霞客环保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与实际GDP增速保持一致。2008年为何会出现一个奇异点呢?原因是2008年6月霞客环保合并了滁州安兴环保彩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滁州安兴),这使得2008年的营业收入和2007年不具有可比性。滁州安兴纳入合并报表后,对合并报表2008年营业收入的影响额约为2.22亿元。将该部分营业收入剔除修正后的情况如图2,该图显示了霞客环保的营业收入受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十分显著。

企业的营业收入如此明显地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如果理性的企业管理者能及时地对营运资本各项目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一影响,那么营运资本的周转效率将保持基本的稳定。比如,如果管理者能及时地调整存货、应收账款的存量,使两者与营业收入的变动保持一致,那么该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期将是基本不变的。图3没有显示出霞客环保管理者的及时调整行为,却似乎显示出管理者的超前调整行为:管理者能准确地预期下一年的经济形势,并超前做出决策。当管理者预测到下一年宏观形势向好时则扩大生产和放宽对外的信用政策,使得存货和应收账款存量超前一年增加,并且这一增加的幅度超过当年的营业收入增加幅度,这将最终导致营运资本周转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前一年变长;当预期下一年形势恶化时,则相反地操作,使得营运资本周转期超前一年变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图3显示出霞客环保的管理者至少在2004年~2010年期间的7年中每次都能准确地预测未来。

霞客环保的管理者真有如此神通吗?这需要考察霞客环保的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是否真的超前1年。由于霞客环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基本在10天~25天之间,对营运资本周转期的影响较小,营运资本周转期曲线的形状基本上由存货周转期决定,因此此处重点考察存货的变化情况。图4将霞客环保的存货增长率曲线右移了一年,如果管理者真的具有准确预测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那么右移后的存货增长率曲线形状应该与GDP曲线基本一致,但图4否定了这一假设,两曲线的关系显得杂乱无章。其实,按常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更可能的是滞后于宏观经济做出反应。图5将存货增长率曲线左移了两年,结果发现其与GDP曲线变动一致。按图4、图5的数据可以推测,霞客环保管理者的营运资本决策不是超前一年,而是滞后宏观经济1年~2年。营运资本周转期曲线显示出的超前现象,实际上是存货曲线的特殊形状引起的假象。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宏观经济状况(GDP)一方面从外部影响企业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影响企业管理者,从内部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只不过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通常是滞后于宏观经济状况。GDP对企业收入和存货等营运资本项目的综合影响就表现为对企业营运资本周转期的影响。按照杜邦分析法的逻辑,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受到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对企业营运资本周转期的影响会传导到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上,图6显示了宏观经济影响传导的结果。很明显,总资产收益率与营运资本周转期反方向变动,二者显著负相关,仅仅是在2008年出现了奇异点。出现奇异点是因为总资产收益率除了受到资产周转效率的影响外,还受到销售收入产生利润的能力的影响。如表1,在2008年营运资本周转期明显下降,但是总资产收益率却没有因此上升,这是因为2008年霞客环保的营业利润率迅速下滑,其对总资产收益率的负向影响超过了营运资本周转期的正向影响。2008年霞客环保的营业利润率为何如此猛烈地下滑呢?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取决于它的毛利率,而毛利率一方面取决于企业产品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成本的控制。由图7可以看到,霞客环保的营业利润率与世界原油价格呈现十分明显的逆向变动关系,这是因为霞客环保的原材料与原油密切相关。由于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迅速攀升导致了营业成本的超常增加,所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迅速下降。由此可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一个企业除了受到本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外,还很可能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由以上对霞客环保的分析可知,宏观经济因素可以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期以及营业利润率,进而传导到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2. M2/GDP对企业营运资本政策等的影响。营运资本管理涉及三大问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营运资本管理绩效和营运资本政策。前述的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因素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来影响绩效。那么,宏观经济因素会不会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呢?

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类型可以通过净营运资本需求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来区别:净营运资本量较大是保守型政策,量较小是激进型政策,介于两者之间的则是中庸型政策。企业采取何种政策类型是权衡收益和风险的结果:激进型政策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长期资产,以图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会面临流动性不足而带来的偿债风险;保守型政策的效果则相反。

如果国家发行了更多的货币,那么该国的企业将更容易通过债务融资,企业的偿债压力会较小,这时容易鼓励企业采用更激进的财务决策:减少净营运资本、提高资产负债率。一国的货币发行量可以用广义货币除以国内生产总值(M2/GDP)来衡量,它体现相对于整体经济规模而言,一国货币发行规模的大小。因此,如果企业对货币政策是敏感的,那么,当M2/GDP增加时企业的净营运资本会减少、资产负债率会增加;反之,净营运资本会增加、资产负债率会降低。另一方面,从货币供需决定的资金成本角度来看,当货币供给相对于货币需求增加时,融资成本会降低,因此企业负债的综合利率(财务费用/负债总额)会降低;反之,综合利率会升高。

图8显示,M2/GDP与净营运资本需求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很显著。该图说明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显著地受到国家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企业会持有更少的净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趋向于激进;在货币政策收紧时期,企业则需要持有更多的净营运资本来降低财务风险,从而导致营运资本政策保守化。

同样的道理,货币政策的变化应该会影响到企业总体的负债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杠杆。图9是霞客环保的资产负债率与M2/GDP曲线的对比,但该图并没有显示出两者之间明显的相关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有两类非日常经营活动会影响资产负债率:投资者新投入或撤出资本、企业合并。这些偶然的活动会使得资产负债率不具有稳定性,前后年度的可比性较差。在2004年~2011年期间,霞客环保发生这两类活动且对资产负债率造成显著影响的事项包括2008年合并滁州安兴、2009年增发股票。前一事项使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子公司加入了合并范围,以至于2008年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率大幅抬高;后一事项则是增加了所有者权益,使得2009年资产负债率突然降低。将这两个事项造成的影响剔除后的结果如图10所示,该图证实了企业的总体负债水平也受宏观货币政策的显著影响。

如前文所述,货币政策还会影响企业的综合利率,正如图11所示。综合利率与M2/GDP负相关关系十分明显:货币供给增加时综合利率下降,供给减少时综合利率上升,霞客环保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很明显。

综合本小节的分析可知,宏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营运资本政策、负债的综合利率以及财务杠杆,最终能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四、 结论

综合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宏观货币政策这些宏观因素对霞客环保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等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这些影响通过企业财务层面的微观传导后最终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具体地:第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本文以GDP增速度量)影响了公司的收入状况和生产决策等,从而影响了公司的营运资本周转效率。第二,国际经济形势(本文以国际原油价格度量)主要影响到了霞客环保的成本,从而影响了其营业利润率。营运资本周转效率和营业利润率共同影响了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第三,宏观货币政策影响了公司负债的综合利率、财务杠杆。总资产收益率、综合利率和财务杠杆最终决定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后,货币政策还影响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收益权衡行为,具体体现在资产负债率和和营运资本政策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孔宁宁,张新民,吕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09,12(6):121-126.

2. Eljelly.Liquidity-Profitability Tradeoff: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An Emerging Mark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ence and Management,2004,14(2):48-61.

3. 江龙,刘笑松.经济周期波动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研究.会计研究,2011,(9):40-46.

4. 毛付根.简论营运资本的结构性管理原理.财会月刊,1995,(3):21-22.

5. 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 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会计研究,2005,(6):28-33.

6. 陈国欣,张梅玉.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现代会计与审计,2009,5(3):1-11.

宏观经济状况范文3

【关键词】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效益

一、研究背景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一个高度关联性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它对国民经济、社会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扩大。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偏好负债融资,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资金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短期借款比重大于长期负债。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良荞不齐,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发贷款门槛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条日趋紧张,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会引发市场风险,更将严重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处于目前这样一种困境,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高效运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房地产公司的融资现状分析

(一)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至今仍然是我国房地产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这种融资方式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形势和行业市场的变化,用以调控形势的房地产和金融等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如银行准备金率、利率的提高等往往会给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强烈的冲击。

(二)股权结构失衡。国有公司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出现内部人控制度等现象,公司的经营者对风险比较厌恶,股权结构以及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等原因使得公司管理效率不高,股权融资额大大高于债务融资额,所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对外部资金依赖性较高,且有逐年递增趋势。

(三)资产负债率高。据央行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与金融的支持》分析,我国在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银行业,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近几年来负债都保持在60%左右。较高的负债会造成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从而经营效率下降。维持适当的负债比率,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将有重要意义。

(四)深受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融资问题除了受到一些传统行业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关于住房、信贷等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变更直接对金融市场、房地产开发商融资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在最近几年的政策调控影响效果能够看的出来。

三、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一)宏观经济要素与企业资本结构关系

1.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宏观经济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企业的融资环境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对宏观经济状况最有解释力的指标就是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状况高度概括性的指标。其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从理论上看,企业的财务杠杆与GDP增长率呈同向关系。通货膨胀通过扭曲相对价格作为经济活动的调节器,造成了市场效率的降低和资源的非优化配置。理论上企业财务杠杆与通货膨胀率呈反向关系。

2.资本市场状况。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市场择时理论,在非理性的股票市场,当公司股价被过分高估时,理性的管理者可能发行更多的股票以利用投资者的过度投机热情,相应的公司融资杠杆较低;反之当股票价格被过分低估时,管理者可能回购股票,相应的公司的融资杠杆却比较高。市盈率指标是反映股票价格是被高估还是低估的重要指标。当市盈率高时,企业价值是被高估的,企业会发行更多的股票,降低财务杠杆。反之当市盈率较低时,企业价值被低估,企业可能回购股票,增加财务杠杆。因此,理论上来看企业财务杠杆与市盈率呈反向关系。

3.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方面,若政府投资增加,说明国家正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投资、成长机会。为避免丧失成长机会,企业更趋向于权益融资,降低资产负债比。货币政策手段主要体现在调控利率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上。债务融资的成本主要是取证券期决于贷款的利率,当实际贷款利率上升时,意味着贷款的成本上升,企业此时会更多地采用股权融资和较低的财务杠杆比率。因此货币政策的取向会对企业选择融资方式产生影响,进而会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

(二)微观经济要素与企业资本结构关系

1.公司盈利能力。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内源融资由于成本最低而会被优先选择,其次是利用债务,最后是选择股权融资。这样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应有较少的债务即较低的杠杆率,从而公司盈利能力应该与其负债率负相关。有关企业绩效与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国外研究的结果大都表明,企业价值与财务杠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有少数研究发现企业获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2.公司偿债能力。偿债能力:财务杠杆运用不当可能引起的财务风险,甚至造成企业破产,公司的偿债能力受到特别关注。当企业拥有较高的偿债能力的时候,表明着其现金流是充足的,债权人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所以当企业想再次进行债务融资的时候,其融资难度就会降低。因此认为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在需要资金时,对筹资方式的选择有偏好顺序,即按照内部留存收益、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的顺序筹资。根据该理论,偿债能力越强也即产生内部所需资金能力越强的公司,其资产负债率往往也就越低。

宏观经济状况范文4

主题词:利率市场化 货币市场 建议

the money market is the breach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with the fulfilling gradually of financial service promise of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of th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s key link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people day by day.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s imperative if the financial circles of our country incorporates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competition and improves financial efficiency. because the market-oriented concern of interest rate is wide, the policy is strong, the breach must be found accurately as advancing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by this way we could enable to eliminate economic impact to minimum extent as could as possible. the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of our country and reforms the achievements that are made and money market general situation on the money market at first, then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market-oriented history of interest rate of other national practices of the world, while pointing out that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will cause certain fluctuation to the macroeconomy. analyze the advantage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on the money market. present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at last.

keywords: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money market, proposals

利率是货币的资金的价格,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变量,计划经济 时代 我国利率基本上是“焊牢”的,这种一层不变的利率体系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是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效率的必然要求。但它并不能立即全面放开利率,必须找准突破口,借鉴国际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利率市场化在货币市场上先行。

一、利率市场化在货币市场取得的成就和货币市场的概况

二、利率全面放开后,宏观 经济 出现波动几乎是所有实践利率市场化国家所经历过的。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对利率采取放任自由政策,在危机在大量银行倒闭导致1933年美国出台了一系列 金融 管制法规。其中以维持银行核心金融体系稳定的q条例最为出名,但到了60年代中期,通胀率造成市场利率明显上升,加之,金融投资多样化、金融创新蓬勃 发展 ,大量资金流向证券市场。银行由于受到q项条例和专业分工的限制,导致国内受限制,国外无优势,处在不公平的地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鉴于q条例的弊端,开始放松了利率的管制。通过设立新型的自由利率的定期存款和市场联动型定期存款,并通过逐步缩短这些存款类型的期限、限额来深化定期存款利率的自由化;通过引入now账户、mmda等新型的支付性存款实现储蓄存款利率的自由化。q项条例废除解决了美国金融中介“脱媒”的 问题 ,提高了金融系统效率同时,实际利率上升到较高水平,通胀率维持在高水平且有攀升的势头,而gdp却在零水平波动,宏观经济状况不稳定。

美国q条例解除前后宏观经济状况

单位:%

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gdp平减指数 8.7 9.4 9.5 0.2 4.1 4.5 3.6 2.7 3.2 3.9

实际利率 2.52 3.67 6.41 6.15 4.99 5.87 4.45 3.82 3.66 3.83

gdp增长率 2.5 -0.5 1.8 -2.2 3.9 6.2 3.2 2.9 3.1 3.9

数据来源:ifs,其中实际利率为定期存款利率与gdp平减指数的差.

日本率市场化是继德国、英国、美国之后进行的,以1979年发行大额cds开始 计算 ,到994年基本完成,历经16年。基本上算是成功的,但利率市场化后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并不稳定。

20世纪70、80年代许多发展

宏观经济状况范文5

通过构建一个不完美金融市场条件下经济周期与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企业资本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微观企业特质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的联合效应进行分析,可知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融资约束型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对于银行稳健有较高的依赖性。通过模型推导还可以看出,经济周期对于非融资约束型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主要为外源融资溢价,其资本结构逆周期调整;而经济周期对于融资约束型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主要为外源融资可获得性,其资本结构顺周期调整。由此可知,银行信贷资金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融资约束型企业中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银行稳健在经济周期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经济周期;融资约束;企业资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 F279.1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4-0056-05

经济周期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得到了广大学者和实务界的认可。Levy(2001)发展了一个模型,在模型中债务被视为公司治理中的金融契约,这促使管理层和外部股东利益的结合。在经济周期衰退期,负债企业管理层财务相对于外部股东减少,两者之间的问题加重,而提高企业的负债水平将有利于降低两者之间的冲突。Dirk Hackbarth, Jianjun Miao, Erwan Morellec(2006)研究了宏观经济状况对于信贷风险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关系。当企业的现金流依赖于当前宏观经济状况时,根据宏观经济周期变动调整融资政策并适应其破产风险将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模型的推导得出企业的资本结构将逆周期调整,而且负债的期限结构与信贷风险显著相关,信贷风险越大,期限结构越短,而且宏观经济因素同时影响了企业的负债能力和资本结构调整的幅度。Bhamra et al(2008)认为,宏观经济因素的时变性导致公司资本结构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而且财务杠杆与宏观信用风险密切相关。

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经济周期的主要影响机制仍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那些净值低、自有资金少的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外源资金配给问题;而作为实力较强、拥有较多可抵押有形资产和自有资金的企业来说,外源资金配给较少更多地是基于成本所导致的外源融资溢价问题。不少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已经关注到了经济周期对于企业融资影响的差异性。所以,本文将以融资约束程度高低――内源融资占投资比,对企业进行分类,在一个包含了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金融体系中同时考虑成本效应与融资规模效应。同时考虑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保证后续论文中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使得假设更符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借助Rafael Repullo和Javier Suarez(2000)的研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一、存在道德风险的一个基本借贷模型

二、包含银行部门和资本市场的均衡模型

三、经济周期对融资约束程度不同企业融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在上述考虑了权益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前提下,同时考虑了企业自身资产负债状况及外源融资可获得性双方面的影响。从静态时点上看,自有资金比较高,自身财务状况最好的企业家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最轻,不存在资金配给的状况,其主要融资选择基于自身道德风险所产生的成本,如果自身的道德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较低,更倾向于收益损失少的权益资本市场融资,如果自身成本较高,则会选择银行信贷资金融资;而自有资金比居中,财务状况一般的企业家面临权益资本市场配给,只能从银行信贷市场融通资金;而对于自有资金比较低、财务状况最差的那类企业家而言,他们无法获得外源资金,只能放弃投资。

四、结语

自有资金充足的企业以成本为出发点进行融资选择,在经济周期上行时期更多地选择权益市场资金,在经济衰退时期选择银行信贷资金以减少成本上升所导致的成本问题,资本结构呈现逆周期调整;而对自有资金缺乏的企业,融资活动受到了资金配给影响,经济周期上行时期可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经济衰退期导致信贷配给加剧而无法获得外源融资,资本结构呈现顺周期调整。至此,本文清晰地描述出了经济周期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路径和对信息不对称程度不同企业影响的差异性。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银行信贷资金具有不可替代性,银行稳健在上述影响机制中在平抑经济周期影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Levy.Capital Struc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Journal of Finanee,2001,56(l):97-129.

[2]Hackbath D.,MiaoJ.,Morellec E..Capital structure,credit risk, and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82(3):519-550.

[3]Levy,Amnon,Christopher A.,Hennessy.Why does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vary with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7,(l54):1545-1564.

[4]Bayless M.,S.Chaplinsky.Is there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seasoned equity issu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6,(52):253-278.

[5]Laurence Booth,Varouj Aivazian,Asli Demirguc Kunt,Vojislav Maksimovic.Capital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Finance,2001:87-130.

[6]Robert A.Korajczyk,Amnon Levy.Capital structure choice:macro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8):75-109.

[7]Kiyotaki,N.,J.Moore.Credit cycl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211-248.

[8]Bhamra,H.S.,Kuehn,L.A,I.A.Strebulaev.The Aggregate Dynamics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Macroeconomic Risk[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nd Stan ford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8.

[9]Cook D.O.,T.Tang,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speed[R].SSRN Working Paper,2008.

[10]Douglas O.Cook,TianTang.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Speed[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8,(4):256-265.

宏观经济状况范文6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资产价格 剪刀差

一、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变动关系现状

所谓资产价格是指资产转换为货币的比例,一般用上市公司的股价来表示,可以用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变化情况。理论上,资产价格应该是宏观经济的直观反映,但现实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资产价格变动与实体经济成长之间所呈现出“剪刀差”的态势,大部分国家的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的上涨明显快于实体经济的成长,可见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背离的。

有学者认为,这种“剪刀差”现象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技术特征越来越明显基础上的乐观预期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而引起的金融结构的变革有关,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全球经济增长中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使对于技术产品了解甚少的投资者对未来市场有较为乐观的习惯性预期,从而带动了股价的上涨而偏离了实际价值。

2.价格指数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出现“剪刀差”态势的技术原因。也就是说股指多是以成长期产业和成熟期产业为主的的股票指数,实体经济中存在的很多企业的成长状况并未反映在价格指数中,不能完整的反映宏观经济状况。

3.投资者资产选择偏好引起资产流向的变化。人们的偏好由实物资产到金融资产,关注收益率到关注流动性等,也就是说人们开始关注虚拟经济的投资。

4.股票价格指数的样本企业是动态的。股票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上市公司总是存在优胜劣汰,也就是说进入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都是成长性或者至少是成熟性的企业。

二、影响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变动关系因素的现实考虑

不少学者已经对该现象从金融的结构性因素方面做了深入详细分析,而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背离,有一个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政府。过去的经济学研究往往忽视了“人”的作用,做了许多的理想化假设。因此,影响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变动的关系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投资者的非理

投资者投资偏好由实体经济逐渐转向虚拟经济,并且过分偏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造成的价格价值偏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盲目追求现实即得利益。而结果就是多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只是简单追逐利益的“羊群效应“,并没有经过合理的投资价值分析和市场预测而盲目投资,使市场的真正价值没有得到根本上的体现。例如,我国在2006年底到2008年初股票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投资就几乎处于非理性,在零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始到零八年的三月,我国政府十三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回笼市场中的流动资金,紧缩货币市场,但事实上股价仍在继续的上涨中,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并没有减退。这就是投资者的非理。

(二)资产价格反映不完全信息

资产的价格是对上市公司的股价的反映,而对未上市的公司都没有体现。且上市公司的上市条件是非常严格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都是所以企业中非常好的,多数中小企业的业绩并没有在资产价格中得到反映。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所以资产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宏观市场的变动情况。

(三)政府的干预程度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会尽一切努力,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经济复苏,但在经济繁荣并存在泡沫的情况下,政府一般会为了保持经济的繁荣而暂时不会采取过多的措施抑制泡沫。因此,在经济出现泡沫时,一般泡沫会慢慢的增大,通胀和资金在市场的加速流动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愈演愈烈,使得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偏离增大。如80年代后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放宽放贷政策及网络形成的泡沫,并没有大加干涉,因为表面上看经济形式的确一片大好,一直到下一任主席伯南克上任,情况也并没有得到改变。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会造成货币的流通量过大,虚拟的货币和资产大量的充斥着经济市场中,从而使敏感的资产价格的增长非理性,使的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相背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资本市场资产价格变动与实体经济成长呈现“剪刀差”的现象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投资者的非理、资产价格反映不完全信息、政府的干预程度而对于投资者的非理和资产价格反映的不完全信息所带来的资产价格与宏观经济的背离,是不能进行明确的干预使其达到预定效果的,而在此时,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的资产价格在政府不加以管制的情况下就会发散,因此增强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剪刀差的发散,并且随着经济周期的影响,资产价格会逐渐与宏观经济情况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