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网络课程 问题 改进建议
一、引言
网络教学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高水平高校的必要条件。北京城市学院于2010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主要是作为全日制本科生的补充教学手段,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搭建的教学平台。平台中包含了我校全部本科生和教师的用户数据,并定期更新每个学期的课程开设情况。我校于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网络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目前系统中的课程数量已超过6 000多门,部分课程已经在积极利用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网络课程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对网络课程的定位不明确
网络课程是以网络为表现形式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不是简单的“书本搬家”“课堂搬家”,并非是课堂教学的机械移植,而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所以,解决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网络课程定位中必须加以明确的。网络课程既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补充,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平台,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但是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摆设,更不是为了应对教育部门检查与评估的一个手段。
(二)教学资源的使用过于单一
当下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呈现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PPT课件、教案和讲稿的电子化和课程视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缺少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和其他多方面交流形式。这种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不能完全让学生保持高度渴求的学习状态,从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授课经验和教学水平无法得到展现,最终导致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
(三)师生之间互动环节的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网络课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差甚至缺乏互动。网络课程是一种模拟教学,师生之间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学生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答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也不能和其他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对某一知识点有疑问时,缺少一个快速解决的平台。虽然可以在网络课程的答疑讨论专区留言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寻求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但都有滞后性,甚至根本得不到解决。
(四)网络课程日常维护管理和后续更新不及时
网络课程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网络课程需要持续的管理与维护,才能保证它的有效运行。然而很多网络课程一旦制作完成投入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持续使用,后续更新速度跟不上。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没有及时修订,视频的录制大大滞后于现实,维护与更新的不及时,造成网络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改进建议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充分调动教师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加大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力度,创造机会让教师深刻理解网络课程的概念,消除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陌生感,让教师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的设计、建设和实施中来。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突出网络学习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以简单易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作业内容的设计要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少而精,拿到手”,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是传统的闭卷,也可以是开卷、大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方式。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体现新颖性、实用性,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薄弱环节,起到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作用。所以,网络课程需要重新组织原有教材内容,可以采用模块式设计,分模块讲解,同时将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突出出来。模块式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既适应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也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促使教学资源多样化
网络课程中,应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1.使用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授课,实现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这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2.可以给学生提供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的分布,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3.布置合理的作业库和试卷库,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确保他们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实现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4.给学生指明网络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参考教材及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行业、本部门内的前沿知识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等。
5.可以将教师的教案、讲稿等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消化知识,从教学的角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6.可以将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光盘,这样既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负担,又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7.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书本,又有现代高新技术下的多媒体的使用。
(四)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
教师授课的视频多是独自坐在摄像机面前,没有学生的配合,没有黑板的板书,缺乏生动的教学情境。实际上授课视频最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录制,也就是说要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通过网络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上课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录像中学生的一员,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课堂一样,紧紧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学情境生动有趣,富有变化,学生时时刻刻能够保持注意力,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
(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师生之间能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与互动是网络课程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学习突出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习困难,目前网络课程中师生之间互动的平台主要是答疑讨论专区、电子邮件等方式。可是由于教师平日工作比较繁忙,投入到网络课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可能造成学生的疑问不能及时解答,电子邮件不能及时回复等问题,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我校的做法是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安排师生见面,面对面的交流;成立专家团队检查督促教师及时为学生的答疑解惑,将其作为评价与考核网络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让网络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
(六)强化对网络课程的维护管理与更新
网络课程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方面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提高后期管理的效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从网络技术等方面开发出更适用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平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课程更新换代,课件视频更新录制,并且模拟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材改版后,由于理论知识发生较大变化,要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方便学生的学习,使网络课程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的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通过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与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较充分地发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率,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但是在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地总结、分析并着手解决,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努力开发高水平的网络课程,实现网络教学效益的最大化。Z
参考文献:
[1]祝小兵.网络课程概念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4,(5).
[2]张贵英,张先杰.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
作者简介: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 网络课程建设 医学院校 对策 问题
网络课程是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支持网络教育的软件、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具有共享性、协作性、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方面的特点。尽管网络课程建设开展多年,网络课程建设在不断完善,网络课程教学形式不断丰富,但在网络课程建设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课程概念不清
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需要教师根据网络课程的特点进行优化选择。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认为网络课程只是辅助手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网络课程投入的精力相对比较少,常常简单的把电子教案、课件放到服务器上作为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内容不加筛选,罗列材料不讲效果,把网络课程建成资源库,直接录制老师课堂讲课搬到网络课程上,仅仅把网络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学习者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教师信息化水平低,缺少合作
医学院校的网络课程建设者大部分是医药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者、专家、学科带头人,但大部分教师没有网络课程制作的相关技术和经验,网络课程制作水平低。而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医药专业相关课程内容不熟悉,开发出来的网络课程不符合教学规律,常常无法直接应用于教学。医药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往往也缺少合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课程建设的质量。
3.网络课程缺少互动
网络课程的互动性差甚至没有互动。网络课程没有像传统课程那样面对面的教学,因此学生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及时得到老师的指点与同学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对某一个知识点有疑问时,没有相应的交流平台来解决。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不同见解时,也没有相互交流和发表想法的地方。有些网络课程设有答疑和讨论的平台,但是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回答。网络课程的测验很多都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没有给出的质疑分析、评语,学习者只能靠自己猜测。在这样的网络学习条件下,容易形成教与学的脱节。
二、完善网络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1.明确网络课程定义
网络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改变观念,认识到网络教学的重要性。要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首先让教师转变学习新信息技术的态度,理解网络课程的概念,消除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的抗拒,让教师了解网络教育,了解新信息技术,并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建设。
2.加强技术合作
学校应该鼓励自主开发网络课程,但如果教师缺少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掌握网络课程制作的专业技术,就难以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要搞好网络课程的建设,高校教师需与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紧密合作,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医学院校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往往比较少,当开发大型网络教育平台或网络课程的时候,学校的技术人员常常也达不到要求,或者技术达到要求,但开发周期过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与专业网络公司合作。但无论那种合作方式,教师都要积极地参与到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中来,才能保证网络课程的质量。
3.根据医学课程的特点,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
医学网络课程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设计,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网络课程可以完整操作规范、手术程序,提供典型的病例、视频演示等。网络课程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应形象化、具体化、动态化、趣味化。根据课程特点,体现医学特色,图文并茂。医学网络课程在内容上要涵盖各知识要点,课程内容应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临床录像、虚拟实验室、在线复习测试、互动问答等方面。在素材选取上所使用的标本、切片等图像最好为教师自己拍摄制作。比如,中医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其理论性强,知识抽象、枯燥,且以文字表达为主,学生难以理解。而在教学中直观的图、影、音往往会比老师口头的描述更易于学生理解,更便于学生对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更直观的认识。因此其网络课程可以采用图形、动画等直观、形象的形式来表达病因病机等内容,采用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来表达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针对阴阳失调的问题,可采用太极图、柱状图、动画等不同形式来表达。又如,针对医学教学中一些实验环境差、危险性高和费用昂贵的实验课程可以使用虚拟技术,使网络课程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替代部分实验课,既提高了学生临床的安全性,又省去了一大笔的费用,意义非常重大。
4.加强网络课程的互动性,实现个性化教学
网络课程系统构建应该足够灵活,学生可以课程网站导航的指引下,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进度、时间,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方便的实时互动。使得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学习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网络课程系统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阶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跟踪记录、存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教与学系统可以根据系统记录的资料,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设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检测教学效果。如调查问卷的形式,在线测试等方式,最终的学习效果检测可以从学生作业和考试成绩来进行分析。
三、结束语
网络课程建设需要不断跟踪当前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领域中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从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出发,改进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网络课程质量。医学网络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网络课程还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实践操作。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将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兴敏,李亚秋.许晓琼国内网络课程评价实践问题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2]杨爱华.加强互动交流区管理 促进网络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7).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教师预设;课堂生成;小学语文教学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has exposed many problems, unbalance between presupposi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classroom teachers is one of them, this unbalance is shown as: traditional way of teaching to focus on classroom preset and relatively lightly generative, Teachers grasp the generative teaching and ignored the presupposition and the grasp of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generative deviation generated and false teachers also easily into the generated by mistake. Reasonably use dynamical generated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students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and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o put humanity and instrumental unifies,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strategy.
Key words:teachers presetting classroom building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课程,既要有大量准备的教学预设,又要有不可预见的、灵活的生成性,两者构成课堂教学的基点。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教学,更要关注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重新调整教学结构,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教师预设的内涵
预设即教学设计,教师的课堂预设即是教师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通过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的等等因素的系统化设置。它包括把握课标,解读和处理教材,全面了解学情,准确确立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恰当选用教学载体,合适安排教学步骤,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科学分配教学时间,充分预计教学困难等。[1]教师预设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教学活动。教师预设是备课的一部分,体现在课堂前的就是课堂的规划、假设、安排;教师预设体现在课堂中则是课堂按照预设的计划有序展开;教师预设体现在课堂结果上则是预设目标的实现,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且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无形熏陶,教师完成教学计划。
(二)课堂生成的内涵
所谓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它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2]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对文本的外在和内涵的把握和由此结合个体的生活经验的个别化的自我建构,这样的自我建构很多时候是在教师的预设之外的。教学并不是一步到位、标准化生产的过程,而是教师的预设的“给予”与学生在课堂中生成性的“选择”相结合的过程,是课堂教学推进中的真实、丰富的过程,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之间真实对话的过程。[3]课堂生成是开放的、建构的、动态的随着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结构、审美需求、接受水平不断的升华和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课堂的生成具有强烈的现场性、完全的过程性、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的特点。
(三)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是指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内部联系,二者可能是相互制约或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取决于教师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平衡。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有弊,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理性地看待“教师预设”和“课堂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充实。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中二者关系失衡的表现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之间的关系好比一个天平的两端,无论是重预设轻生成还是重生成轻预设都无法让这个天平达成平衡,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问题的原因大多是没有把握好语文课的预设性的生成性的关系,现将语文课中预设性和生成性失衡的主要表现综述如下: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于课堂的预设性而相对轻视生成性
教师上课前做好教案,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上课的时候按照教案一板一眼的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当然有其合理之处,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按部就班的完成,然而这其中恰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客体甚至是的位置。这样一种线性的预设课堂教学环节的方式,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生成的教学方式在过去甚至是在现在都是很普遍的。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的角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去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教师把握了教学的生成性而又忽视了预设性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主题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课堂的导入、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学习成果的呈现上需要教师的组织,学生在教学中的固然是主体,但是教师却不应该失去教学中主导的身份,因为小学生由于其自身认识水平和认识角度的特点在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需要老师必要的引导。语文学习自身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有些课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进行分析和教学,这样的知识迁移可能是小学生所不具备的,而且在教学中有时需要涉及到联系教师、社区、家长、发掘学习资源等,这些事情需要老师来组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自己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本位。
(三)在把握语文课堂的生成性时教师还容易走进偏差生成和虚假生成的误区
语文教学本身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生成性的特点再加上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思维不成熟、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学生生成不广、生成不精、生成不深、生成别样等现象,当生成偏差出现时需要教师必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有意义的生成。还有一个误区是虚假生成,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将课堂上的“生成”也预设了,在上课时忽视不符合其预设的“生成”的问题,将学生提出的“不在计划内”的问题闲置一边用各种暗示使学生问出自己计划好的问题然后形成虚假的生成,之所以说这样的生成是虚假的是因为在这样的教学中虚构了一种更教学民主、架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异化成为教师借学生之口说出自己想听的话,学生猜老师的底牌说出老师暗示他们的话的心理游戏。
三、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教师必须要准备预设课程,课前对课堂有整体规划。尤其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明确的课堂目标,备好教案,准备好课堂材料,完成既定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使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
(一)合理利用动态资源生成教学。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小学某语文教师在谈论如何利用课堂动态资源时,处理的很好:巧妙捕捉“意外”资源,曲道引导错误资源,细微观察即逝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生成资源,语文课堂将绽放无限的精彩。[4]课堂教学是需要预先设计的,但是课堂真正的活力往往产生于教师预设所激起的学生中的有效生成。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认知生成的新想法、新意见,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教师合理的解答和引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由表达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生成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
根据学生现有能力经验水平生成,根据文章作者本来意愿挖掘思想。在讲到课堂生成时,一般学生是课堂生成的主体,其实教师也有主动生成。教师课堂生成有几种情况。一是教师深入挖掘文章作者的中心思想。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成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即生成的过程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基石,以语言交流为载体,充分彰显师生的生命活力,并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语文素养的发展,引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地教学生成。[5]
(三)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注重过程性、理解性、体验性、探究性知识,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是课堂生成的前提。在实践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是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生成性课程上的,因为有些生成性课程和升学率无关,或者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却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性思维、良好的品性培养有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进行取舍,我们主张教学必须着眼学生的终生发展,而不仅仅是眼下的成绩。
(四)语文课堂教学要把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
这是合理预设和生成的隐性要求。一直以来,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都是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不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争议只是围绕着二者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问题,绝非是不共存的问题。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看似和教师预设和课堂生成没有太大关系,实则不然。因为如果一个教师合理处理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就会对学生课堂的生成关注、重视、共同参与、合理引导探讨。因此,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一种课程价值取向。[6]
(五)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
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识、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快速的课堂反应和驾驭能力、较高的口才即出众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不具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和为学生服务的心与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做出及时判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思路做出机智的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代玉梅.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生――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观察思考.2009年3月
[2] 林春曹.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享受――关于小学语文课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3年10月
[3] 同[1]
[4] 沈慧静,施玲英.捕捉动态资源促进精彩生成――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读与写杂志.2009年4月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市场营销案例库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在20世纪20年代借用法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科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后来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案例采集编写、教学应用、储存管理、出版发行在内的完整的管理案例系统,重在培养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这种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
(1)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作为在校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参与企业具体经营当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理论教学中缺乏实践内容的不足之处。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对问题的探讨、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案,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知识基础薄弱,甚至部分学生对文化知识产生厌恶,即便是想学习文化知识也感到力不从心,案例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思考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相对于传统方式,学生更加自主,避免老师过多地灌注知识;
(3)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即便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得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论基础,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能够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方面,德国职业院校的实施方案中既重视企业实践,也没有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德累斯顿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只开设13门课程,但主干课程开设时间长,如: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主干课程都开设三年时间,第一学期上理论课,第二学期上实践课,第三学期理论课,第四学期上实践课,理论与实践反复的不间断交替必然促进相互的渗透与提高。尽管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中有实际价值,但是案例教学当中涉及的案例库存在诸多问题:
(1)案例库时效性差。现有教材当中许多案例度发生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学生比较陌生,对这些案例自然不感兴趣,使用起来比较效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其中,有的营销策略,在当下看来明显落后,不符合当下的营销环境;
(2)案例库素材质量不高。一是抄袭现象;二是素材的选择与使用;
(3)案例库建设不规范。如上问题是案例库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难以给出统一解决方案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既要结合科学方式和艺术方式,作为案例库的建设者,对案例库实施科学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案例库建设流程的科学化、案例库当中案例编排的规范化以及问题设置的合理化,尤其是难易程度的合理化。只做到科学化不能实现案例教学法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在使用案例库的时候,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教学习惯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灵活使用案例库的过程可以称之为艺术的处理。对实施案例库科学化建设的建议如下:
(1)实时更新案例库当中的素材或问题,以国内企业为主。随着国内、国外经济形势的大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营销理论正面临挑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营销模式创新给企业营销活动带来的新的机会,同时给营销学习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学习市场营销课程须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甚至,有学者提出营销的本质正在发生改变,比如:传统大分销的模式向社交群体分销模式转变。而市场营销课程内容几十年几乎没有变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满足现实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案例教学法是《市场营销》课程普遍采用的方法,革新《市场营销》课程当中的内容是比较难的,但是革新案例库相对比较容易,以案例库的建设为契机,及时更新案例库当中的素材,以此满足新形势下的学习要求;
(2)保证案例库素材的质量,案例库素材既要有时效性,也要确保其真实性。案例库的使用者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而案例库的编撰者有的是高职院校教师,或是其他高校老师,无论是编撰者的身份还是教师的身份,多数人均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为了确保案例库质量可以做如下工作:a.案例库素材的来源,采用社会主流媒体、且是经济类、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专业媒体;b.按照特定的格式对素材归纳整理,可依据事件发生时间或模块化处理,以符合高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基准;c.通过学生试用采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再对案例进行修正;d.对案例库素材涉及到的营销内容,尤其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判断的决定性的信息进行核实,在必要时候可以联系该企业营销人员。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存在问题;提升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增加,工作过程中诸多行业对于相关员工的素质要求一步步都在提升,当前服装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由以前单一的技术类型工人转变成为了复合型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而在中职学校的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虽然学校紧紧的跟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的完成了服装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但事实上部分学校在服装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没有较好的完成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高的目的的同时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分析自身在服装专业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的提升服装专业课程建设的质量。
1、学校在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来讲,当前学校在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
这项问题是当前学校在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已经逐渐发现并正在全力改进的问题之一,但事实上学校收到的效果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具体来讲,当前服装行业内部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以及相关工艺材料甚至包括服装制作的流行趋势都处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而学校在没有与服装行业内部的企业达成有效的沟通甚至是共同利益双赢的局面下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材来完成对学生的教导工作,这种做法造成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内容的严重脱节。
1.2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而实践较少
当前学校对于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分配内容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但是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将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在时间的安排上是完全分开的,造成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安排完全都是服装专业理论,而另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安排则全部都是手工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衔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例如学生在学习“人体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这一课程时,直接就学习到了肩斜度、肩斜线以及袖山弧线等等内容,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之后这样的理论将被另外的学习理论所覆盖,学生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将对这种理论完全失去印象。
2、学校在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内容
2.1加强对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职业标准的应用
具体来讲,学校应该加强在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职业标准的应用,通过对当地服装行业实际的生产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了解来完成对服装专业课程的建设过程,通过对服装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完成对教学过程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问题的结合,通过对服装专业课程建设的理念、服装专业课程的建设原则、服装专业课程的建设途径等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考量来完成对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职业标准的引用和应用工作,在服装专业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有效的增加其专业课程的职业化内容和相关国际标准的内容,进而有效的保证服装专业课程的建设能够跟得上当前服装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在新的服装专业教材《服装款式设计与制版》中,其教材内容中的质量标准、达标时间以及技术要领都是来自于相关服装企业的实际操作要求内容。
2.2加强对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应该加强对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更新,使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接收到效果更好的服装专业课程教育。教师可以在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开放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模拟式等种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标本的运用,例如教师在服装结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出一条新款连衣裙,继而让学生们展开对连衣裙结构的绘制工作,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相关的教学理论,更加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当前学校在服装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服装专业课程的建设,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实例,进而在教育市场上树立更加优秀的服装专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常子龙.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导报,2013,(19):39.
[2] 梅广龙.中职旅游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3,(5):5-34.
[3] 付振永.《服装材料》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11,(7):89-90.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教育政策;农村中学;地方课程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41-03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基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地建设地方课程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但是,“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地方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还显得相对薄弱,许多认识还比较模糊,实际操作还有不少的困惑。因此,地方课程建设还亟待加强”。在地方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更为薄弱,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为后续的地方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和对策。
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看,当前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去和当前有关地方课程的教育政策执行的结果。因此,解决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问题,要从地方课程的政策(包括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人手。鉴于此,本文从地方课程政策的视角出发,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分析农村中学在地方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政策学理论,影响教育政策效果的因素有政策本身的质量、政策执行过程、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环境、政策资源和政策评价等方面,。这些构成本文政策分析的具体视角。
(一)政策质量上,《纲要》调整幅度偏大
任何政策都是通过调整政策对象的行为方式来实现政策目标的。按照调整的幅度,调整方式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采用激进式还是渐进式的调整方式主要取决于政策环境。农村中学面临着物力与人力资源匮乏、社会理解和支持有限、配套政策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不利因素。根据政策环境,地方课程建设应采用渐进式的政策调整方式,而《纲要》的实施却采用了比较激进的调整方式。《纲要》从颁布到全面实施,初中教育阶段只有3年时间,高中也只有5年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达到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全面有效实施的要求。加之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开放化,这对于习惯传统教学模式的农村中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达到《纲要》的要求,从而对地方课程建设缺乏信心。据教育部调查,只有5.6%的教师对新课程有信心,高达44.4%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受到条件限制暂时不可能实现。有些地方即便开设了地方课程,其质量也无法保证,实质上是“新瓶装旧酒”,根本无法实现地方课程的政策目标。
(二)政策主体上《纲要》执行主体尤其是教师缺乏地方课程建设能力
《纲要》的执行主体包括地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教师是地方课程的最终承担者、实践者和落实者,所以地方课程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建设地方课程的能力。地方课程的建设包括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教材的编写、教材的试用、教材的审核等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开发,这是地方课程建设的瓶颈。而挖掘与开发地方课程教学资源的要求主要包括了解地方、具备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和提升能力、具有逻辑整理能力。由此可知,农村教师必然要成为地方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是,农村中学教师素质不够,缺乏对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与提升能力。根据有关专家对7省16县(区)教师的调查,高达88.2%的教师回答不具备新课程建设的能力;有41.6%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素质低”是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部分素质较好的教师,即使具备了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其提升课程资源的能力也难以满足地方课程建设的需要。
(三)政策资源上,《纲要》实施所需的资源缺乏
政策资源是《领要》顺利执行的基础性条件,其包括《纲要》执行所需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就物质资源而言,相对于城市中学,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没有任何基础,更需要有相关的硬件作保障,对信息技术、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农村中学经费普遍有限,无力满足地方课程建设的经费需求。据笔者对皖西南某县几所中学的调查,大约95%的农村学校反映现有的物质条件无法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尤其是缺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地方课程必需的教学设施。在人力资源条件上,地方课程建设需要大量具备地方课程资源挖掘、提升能力的教师。尽管农村中学教师的学历文凭近年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普通文凭比例偏少,绝大多数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地方课程建设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四)政策执行上,基于利益的考量,相关主体违背《纲要》的基本精神,扭曲执行
以教材改革的目标为例,地方课程教材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教材的多样化,鼓励优质教材的竞争,防止低水平教材的重复,为地方课程的建设提供优质教材,这也是地方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由于地方教材量大面广,即使是薄利,也有丰厚的收益,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利益的考量,把地方课程教材的改革当作逐利的工具和手段。一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地方选用指定的教材,否则减少划拨相关经费;有的则指定编写部门和出版社;等等。某校领导说:“选教材时根本见不到教材,只是在限定的书目上画勾,表面上看教材选择好像来自基层,实际上学校一点权力也没有。”教材出版与选用是地方课程建设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地方课程建设的成败。而在一些地区,《纲要》执行主体把严肃的教材选用与出版工作利益化,致使教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无疑阻碍了农村地方课程的建设。
(五)政策配套措施上,《纲要》配套措施缺位或进展缓慢
地方课程是一项新事物,客观上需要有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以《领要》为核心,各项政策彼此配合、协调,形成地方课程建设的政策链,以推动、促进地方课程的建设。但遗憾的是,《纲要》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或相关政策进展缓慢。首先,地方课程评价体系缺位。农村中学缺乏与地方课程
建设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使得承担地方课程建设的教师心存顾虑,无法全身心投入地方课程的建设。这种情况下,即使少数教师有承担地方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也会在评价体系前退缩不前,使得地方课程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其次,推进地方课程建设的职称评聘制度缺位。尽管各地制定了推进地方课程建设职称评聘的具体政策,但实际上政策已彻底虚化,这无异于衔接政策的缺位,使政策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最后,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相衔接的政策进展缓慢。根据《纲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之一,但直到2009年,只有10个省出台了相关政策,滞后于地方课程建设的需要。
二、解决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开发问题的政策建议
针对农村中学地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缩小《纲要》调整幅度,采取渐进式的地方课程建设方式
首先,在时间上避免“一刀切”。尽管农村中学教师普遍缺乏地方课程的建设能力,但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与城市周边的农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使得政策的物质基础、信息与教育观念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村中学地方课程的建设上应有先有后,不能“一刀切”。其次,延长教师的适应期。最后,谨慎对待试点经验。新课程全面实施前的2003年底,全国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区共计1642个。如果这些实验区有代表性,且没有特殊的政策,其成功的经验无疑有推广和借鉴的价值。但据调查,实验区的代表性并不强,不少地区有特殊的政策。所以;在实验区成功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其他地区,我们在借鉴这些经验之前要认真分析各地实际情况。
(二)加强《纲要》政策宣传,营造整个社会支持地方课程建设的文化氛围
地方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结合农村实际和不同的对象,切实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宣传力度。首先,对学生和家长来说,要重点宣传地方课程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其次,对农村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宣传的重点应是地方课程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考、高考中的意义。最后,对农村学校来说,可重点宣传地方课程在三级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结合高考、中考改革以及个人通过地方课程成才的典型事例,让学校领导和教师明白:无论是对学校的升学率,还是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地方课程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宣传,可以使大家了解地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必要性,营造地方课程建设的文化氛围,为后续地方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教师是地方课程建设的主体,合格的教师是地方课程实施的关键,因此切实加强和完善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是地方课程建设的迫切任务。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鉴于从事农村中学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过多,培训周期长,对从事地方课程建设的教师应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的重点应在教学理念的更新、地方课程建设的措施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其次,要完善培训方式。除必要的理论讲座外,培训应以典型的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录像、名师示范、互动研讨、案例教学分析等方式为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要举办相关的校内外教研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为教师参加跨县、市的地方课程建设教研活动提供资助。
(四)完善《纲要》相关政策配套措施,建立科学的地方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
既然地方课程是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地方课程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政策在体现自身特点的同时,就应对地方课程和国家统一课程一视同仁,以激发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与地方课程相关的考试制度,考试、考察、课堂讨论要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构建地方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按照《纲要》的要求,切实把地方课程建设和招生、职称评聘与考核制度衔接起来。可喜的是,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已经将课程改革与高考结合起来,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含金量大的非选择题方面,试题紧密联系了地方特色与社会现实,如广东卷第40题(南方雪灾)、41题(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传统贸易企业的影响)等。2009年,这一范围增加到了十个省(区、市)。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期待,高考和地方课程的衔接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但是,地方课程建设和职称评聘与考核制度的衔接还有待加强,初中地方课程与中考的衔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加强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加强地方课程及其建设的研究工作。地方课程建设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地方课程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建立在对地方课程全面、准确的认识基础上,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研究。其次,规范地方课程实施的过程。对于教师的选用与培训、教材的遴选、地方课程的推广应有严格的制度和规范,切忌操之过急。最后,加强地方课程建设的督导工作。由于主客观原因,人们在开展地方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执行偏差,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地方课程建设的督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地方课程建设准确定位很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8-01―14(5).
[2]白中军,农村课程改革之现状[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49-52.
[3]李泽宇,农村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教育科学,2007(2):29-31.
[4]周小虎,王玲。论教育政策制定的利益指向[J],教育科学,2006(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