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1
Abstract: Traditional folk embroidery in Shaanxi is lis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intangible heritage. As a typical female ar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lso the important inventions in ancient China. It has greatly boosted China's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but also contributed for the world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It is occurred and developed accompanied by our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No matter how society changes, it will be endless. Today, we vigorously promote and protect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s goal is still for development. Through seeking some of disappearing civilization or converting from modern civilization, we can promote the vast cultural heritage, and actively play their role.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秦绣;纹饰题材;造型;地域色彩观;弘扬与保护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raditional Qin embroidery;decoration themes;shape;local color view;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313-020引言
陕西历史悠久、民俗淳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地区之一,陕西在全国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秦作为陕西的简称最早是因陕西为战国的秦地而得名,所以陕西地区的大量民间刺绣,统称为秦绣,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大量的民间刺绣,同时也包括近几十年来陕西工艺美术工作者继承民间刺绣技艺的穿罗绣。[1]
传统秦绣作为陕西的刺绣手工艺术,是陕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蕴藏着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三秦大地广大劳动妇女审美意志的结晶。她们以自己仁慈宽厚的爱心,勤劳坚韧的品格,用自己灵巧的“女人之手”,表现了极富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装饰才华,在贯穿于她们一生的刺绣活动中,将传承、创造各种装饰图形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她们自己的奇思妙想,将自己理想中和生活中的各种形象,按一定的结构,运用寓意、谐音、象形等手法,经过朴实的变形、简化、夸张,使它们图案化和符号化,形成了一种能使人共同理解、共同喜好的形式。这种形式在长期的欣赏、交流过程中,相对稳定地发展下来,积淀为一种有特殊意义的艺术语言,形成了独放异彩的秦绣艺术。[1]
人们通过解读秦绣作品中的图案造型,题材样式,色彩等直观的艺术元素,用眼睛看到独具特色的作品形式,理解从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由此,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陕西传统秦绣的民间艺术特征。
1质朴、简约、稳重的艺术造型是秦绣区别于国内其它绣种的特征所在
任何艺术都需要用造型的手段来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
陕西民间刺绣图案的造型艺术特征,从宏观角度可概括归纳为稚朴、简拙、稳重三方面的特征。
秦绣中的图案纹样充满了稚趣美,这主要源自于秦绣元素特有的构成方式。秦绣图案实际上是以同向圆弧形的构形方式在做由单个形到复杂图案的加法集成。虽然在同向圆弧形的连续运动中会形成尖角,但它并不妨碍最终纹样给人留下的以“圆”形为主导力量的印象。圆形在所有几何形中是最具亲和力的,就像儿童使用的玩具就是以这种圆形作为基本构成形式,它们之所以被孩子们所喜爱正是因为这种构形方式给人以稚趣、可亲之感。它让人不由的联想起儿童那稚气的外形及走路一摇一摆的笨拙样子,引人发笑,便更觉可爱。秦绣图案中不断散发出来的这种稚趣美原因也正在于此。从局部到整体,由细节到全局,无一不透露着圆形带给观者们的稚感,因此“稚朴”便成为秦绣图案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秦绣图案除了给人以稚感外还表露出笨拙的憨态。秦绣图案中为了使主体物更加突出,多使用这类构形方法,使主体物面积大而圆,转角多用圆弧形相接,因此有敦实感,不灵活。另外,在形体塑造时用简单概括的弧形会弱化物体内在的结构特征,只将事物外在表面形式概念化的表现出来,因而显得笨拙。
陕西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简单,终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刺绣成为生活中的重要调节,秦绣中的稚拙感是他们性格特征中单纯、质朴、憨厚的自然流露。性格对秦绣艺术风格的影响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当然,任何图案都不可能走向极端化,每一种绘画风格或造型特征都不是绝对的,美的图案始终存在着矛盾,正如哲学中所讲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但要看谁占据着主导地位,谁占据着次要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便在整个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而位居次要地位者则往往起到服从、调节的作用。秦绣图案造型特征也是一样。并非所有的秦绣图案都是拙劣不堪,也并非整个图案的所有元素都给人拙的感觉,在细微之处我们仍可见到民间艺术家们轻巧的造型妙笔。画面中拙巧并存,虚实相生,构成了对比、统一、和谐,且风格独特的秦绣艺术!
基于上述对“稚朴”、“简拙”的特征分析,不难再推出稳重的造型特征,形体大而饱满固然放得平稳。圆的总体构成方式最终形成大而稳的画面气质。
民间艺术家们为了使视觉上和心理上达到一种平衡感,在创作时极力追求“稳重”的效果。人们内在生理及心理上求稳、求平衡的本能性要求在此发挥了主导作用。唯有使图案造型饱满丰润,大而实在,这些东西才能放的平、靠的住、扎的稳。
2浓郁的地域色彩观
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的绪言中说道:“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色彩感觉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之一。”陕西民间秦绣作品以红色为主旋律,搭配黑、黄、蓝、绿五行原色,表达出民间艺人的审美追求,原始先民对于大自然中颜色的感觉逐渐影响到人的色彩活动。
陕西位于我国腹地,黄河中游,自北而南分为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三部分,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中黄土高原是陕西特殊地域风情的主要特征,在其秦绣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这种独特地域环境起了很大作用。陕西秦绣艺术吸收了黄土的高原文化养分,绣品历史源远流长,作品风格多姿多彩,与其它地区的绣品相比色彩差异尤为明显,色彩最大的特点是原始古朴,热烈而纯粹。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以红色为主色的各种纯色配合形成浓艳热烈的纯粹感,体现着西北豪迈而淳朴的民风。[3]
黄土高原的每一个风景,每一种风情,都与土黄色的影像记忆浑然一体:纵横交错的黄土地,一道道沟壑和一排排土房,所有的色彩均融于一种厚重的暖色调中。在秋季的村庄里,院落中,田间地头上,到处都是收获的玉米和串串红辣椒,那暖暖的黄色,红色,鲜艳的色彩充满了整个黄土高原。千百年来,勤劳的陕西人民就在这块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民情,而浓郁的色彩也自然成为黄土地上人们最为崇尚的色彩。
民间艺人们不是再现自然色彩的原貌,而是突破了时空观念,随心所欲。这种颜色运用从表层意义上看与环境极为协调,配合也极为合理,完全符合色彩学基本原理;而深层意义上来看,隐藏在色彩补偿心里背后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进一步讲,这种纯色的大量运用如同那高亢的秦腔,震天的腰鼓,门前灶后火红的辣椒串一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陕西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火辣辣的情感,以及他们向往的红红火火的生活。
3营造吉兆的纹饰题材
秦绣题材是指刺绣图案在绣饰物件时所表达的内容、形式,凡大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都可能成为绣饰题材,凡能够符合其艺术的主题宗旨“歌颂生命,歌颂生殖繁衍”的,俱无不可。因此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以营造吉兆环境和吉兆现象为主,以美的纹饰和造型来攘解各种民间禁忌,并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这种意念不是沿袭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邪。[3]传统秦绣所选取的题材涉及面很广,寓意吉祥的动植物很多,取材非常丰富。图案题材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祥禽瑞兽纹、人物纹、几何纹、器物纹、吉语文字纹以及由数种图案组成的吉祥组合图案,这几个题材的含义大致如下:
动物纹是指那些被古人赋予各种吉祥寓意和哲理观念的飞禽走兽、家畜虫鱼,如喜上眉梢、鹿鹤同春、鸳鸯戏水、孔雀开屏、鸡、羊、蝙蝠、龟、蝴蝶等。
植物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而且还由于植物自身的特征被赋予各种品质、气节、寓意,为人们所喜爱。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柿蒂纹、三多图(佛手、石榴、桃)、长春花等。
祥禽瑞兽纹是根据吉祥文化所创作的装饰形象,以龙、凤、麒麟为代表,都是集多种动物形象于一体,在宗教、政治、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物纹包括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历史人物、娃娃画等内容。如八仙过海、百花赠剑、荷合二仙、蝴蝶杯、槐荫记、火焰驹、鹊桥相会、醉打金枝等。[4]
几何纹是一种以几何线形为主的装饰纹样,主要有方胜纹、断字纹、龟背纹、回纹、拐子龙纹、连钱纹、联珠纹等。[5]
器物纹多是由器物和祥云组成的图案,这些器物多与道教、佛教有关,是其中神佛所持的法宝器物,人们将这些器物作为神佛的象征,认为他们具有辟邪防灾、逢凶化吉的作用。主要有“太极图”、“八卦图”、“八宝”、“八吉祥”、“暗八仙”“如意”等。
吉语文字纹是以吉祥祝语、诗词歌赋直接进行装饰,或用文字配合图案进行装饰。我国的文字,其结构符合图案的构图法则,笔画的长短、粗细、疏密、转折,富有节奏和韵律,加上各种不同字体的书法又各具美感和神韵,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其中除了几何纹样、器物纹样、吉语文字纹样不作为主体纹样单独出现外,其他纹样都会以不同形式单独出现,这三种纹样一般都作为主体纹样的配饰出现,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秦绣艺术在陕西民间艺术这一庞大的体系中,是最富有生命力和神秘感的一支,由于它处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特殊地理地貌环境的陕西,故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魅力的艺术形态。近年来在设计艺术界倡导“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理念下,细细体味本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这对我们今天设计之路的发展不无裨益。[3]
杨先让先生在《黄河十四走》的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刺绣这种民间艺术品,由于材料质地和实用功能的限制,相对来说较容易湮没,因而可以说是一种,即‘逝艺术’,一件美丽的绣花布制品,年深日久要化灰入土;剪纸窗花,风吹雨打,仍然重回大地的怀抱;土捏的玩具、辟邪物,耍过了,用完了,扔到地里和黄土混在一起,又可以长谷子。”[2]随着时光的不断消逝这些民间艺术正在一步步的消退。如果再不进行研究开发,用不了多久我们的下一代将再也见不到这么美丽的精灵一样的民间艺术了。
在大力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有义务去潜心研习先辈们遗存下来的这些宝贵的艺术珍品,从中发掘有用的东西为我们今天的设计服务。我们不能总让民间手艺人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生活水平中,成为一种仅仅是被时代回顾的“活化石”。应该尊重民间艺人的生存选择,使其进入到现代社会之中,满足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精神向往。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文化遗传,并积极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胜.中国刺绣:永远鲜活的女性艺术[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3):13-16.
[2]杨先让,杨阳.黄河十四走(上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461,323,
324,325,319,47,48,49,50,314,315,318,474,478,475,479.
[3]张道一.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非遗传承;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2]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05):67-75.
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3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开发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分析了目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并梳理了其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架起一座通向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桥梁,同时也提出了对“非遗”美术教学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教育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具有恢复传统文化记忆与智慧的重要功能。非遗课程获得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并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要探讨“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明晰将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及其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充分理解非遗文化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判断出目前非遗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才能准确找出此类课程的发展出路,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达到教学目的。
一、“非遗”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课程类型的灵活性。
非遗文化贴近传统生活和审美,积淀了劳动人民一代接一代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遗产包含的历史文化、审美取向和工艺技术等价值,美术教育者能够有目的地提取、开发其中需要的部分。非遗文化包含的多样的价值注定了非遗题材教学具有灵活性,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重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以陕西皮影为例,授课者既可以借助皮影人物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让学生通过平面化、夸张化和戏剧化的手法自己创作设计稿,上一堂设计应用课,又可以借助皮影巧妙的制作技艺,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镂刻、敷彩、合成,亲手制作皮影形象,上一堂综合探索课。
(二)教育资源的潜在性。
教育者为了满足教育需求需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非遗是一座素材宝库,可以应对多样的教学目的。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非遗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素材背后孕育着卓绝的文化思想和匠心独运的美学追求,提取其中优秀的元素,对于开发美术课程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视觉性。
非遗进入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视觉性。特别对于工艺性很强的非遗作品,不简单地用图片展示,而是直接将鲜活的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将实物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接触,其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的花纹很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朴拙淡雅的文化韵味;怀袖雅物折扇,“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既可舞文弄墨,显露风雅,又可用于表演,展现优柔的舞姿。不同种类的扇子,或美观典雅,或清新秀丽,或温文尔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把玩和欣赏后,会生出许多疑问,这恰恰就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所在,非遗文化突出的视觉性,有助于美术学习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性。
传统美术课以纸上作图或用泥塑造为主,非遗课程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美术课堂实践内容。工艺类非遗文化都有独特巧妙的制作技艺,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正宗的明式家具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g结合部件,不用任何胶水或钉子等工具。教育者可以提供简易的模型部件,让学生进行组合和拼接,充分感受匠人高超的制作智慧,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上一堂精彩的美术实践课。非遗课程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者根据需要降低材料和技术难度,以学生的操作体验和感受为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经历了持久的历史筛选和升华,折射出了不同地域族群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充满鲜明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人文魅力,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满足了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如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秦淮灯会,民众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多形式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景象,寄托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是群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
非遗课程为美术教学注入了鲜活的题材和探索方向,使美术课程体系更立体,内涵更丰富,表现更多样,有助于在美术课堂上创设完整立体的文化情境。开发非遗美术课程,要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并发挥这些优势,弥补传统美术课程的不足,既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又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获得艺术体验和实践能力。
二、“非遗”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非遗教学目的的确立。
谈到“非遗”,人们往往条件反射地就想到非遗保护。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非遗课程的开发,绝不仅仅是从非遗传承的角度上考虑。诚然,中小学教育作为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教育范围最广,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非遗内容教学,是普及非遗文化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美术教育者更应该从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中小学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培养传统技艺的接班人,这从中小学美术课的数量和容量上看,是不现实的。归根究底,非遗美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素质,这是所有美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非遗文化要为美术课程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非遗美术课程只会停留在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宣传的层面上,对中小学生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实质帮助。
(二)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非遗美术课程开发能力的不足,导致美术教育和非遗文化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非遗和美术课程资源画上等号,因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资源,两者实质上属于不同范畴,没有从属关系。要将非遗引入美术课堂,首先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对于筛选出的非遗内容也要进行剖析,提取其中能够利用的元素,进而为美术课程服务。若缺少这些环节,美术课程就会空洞,丧失教育的针对性,美术教学就陷入无序的局面。其次,非遗融入美术课程,涉及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就无法使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停留在欣赏和临摹照搬的阶段,学生就不会从心底热爱传统文化。
(三)“非遗”美术教学设计的革新需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非遗内容的加入,能给美术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各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制作技巧各异,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在降低传统技法难度的基础上以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非遗的人文性传授非遗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方面的改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生动的教学设计。目前非遗课程还未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过于拘泥守旧,教学内容不能以知识讲述、纸上作画和普通手工为主。除了课程设计缺乏创新外,教学内容也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与精彩的非遗文化产生共Q。非遗美术课程的设计不能重技能轻情感,而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思考和感悟。
(四)作为课程资源的“非遗”的开发准备。
受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在选择非遗元素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时候,在准备阶段不容易得到完善的资料和参考帮助。美术教育者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和从网络与书籍查询到的资讯,导致对教所选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缺乏教研员或学者的指导,教学设计可能存在欠缺和不足。非遗美术课程范围广,类别新,教育者选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时,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前人做过这个课程或得不到有效参考,这就使课程的开发遇到一定的困难,非遗内容的精髓和细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呈现。而对非遗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又需要相应非遗传承人的帮助,美术教育者与这些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非遗美术课程的准备就会沦为对非遗资料的整理、搜集和罗列。
三、“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才正式提出的,所以虽然历年美术课程标准中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内容,但还没有对非遗有专门的论述,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研究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需要充分认识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非遗美术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已有课堂案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
(一)建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
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多达1836项(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64项;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53项)。国务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非遗的研究和管理日趋完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美术教育者省去了很多需要自己探索的工作,可以直接在各级名录中寻找和开发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名录”。将非遗筛选进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需要以科学的标准进行调查和探讨。成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的非遗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代表性,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美术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但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数量有限,其中非遗课程的设置就更加受到限制,所以要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民族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次,筛选出的非遗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能够为具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越低龄的学生,更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接受和学习;年龄越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较于低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太过简单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探求欲望和动手操作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使非遗美术课程符合认知过程的规律,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另外,还要考察所选取的非遗内容是否贴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实现课程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其形式是否便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复杂的内容会使具体教学遇到阻碍。
(二)按照美术学科知识类型对非遗进行划分,建立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联系。
要让非遗充分融入美术课程,需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将非遗分解成美术学科知识要素,并用这些要素与美术课程建立起联系。美术学科知识可以说是组成美术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看,从认知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会对课程内容形成更教育学化的分解,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非遗文化具有综合的特征,在教育者对其进行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划分,在教学中就很难兼顾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秦华副教授的《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美术课程大致可分为美术理论、美术技法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分支。例如美术理论可以分为美术史、美术造型原理、视觉心理学、美术批评等内容,技法又因专业技能领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方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识知识。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指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程序性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元认识知识指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及关于自我认识的意识和知识[1]。
参照知识维度的划分,我们以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进行分解如表:
除了美术学科知识外,非遗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多维度思考方式和人文修养。非遗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大量实践操作机会,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具体美术情境中的探究可以培养人文意趣,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非遗实体教具的开发。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传统的美术课程发生巨大的变革,丰富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资源因为获取和操作的便捷大量应用于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慢慢显现,一是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偏平面化,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尤其对于非遗来说,工艺性制作很强的特点得不到足够的表现;二是多媒体信息具有现成性,对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具体问题的解释上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三是图像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课堂呈图示化,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非遗实体教具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直观性。非遗教具的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知,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效率,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另外,非遗教具的开发有效地使教育者投入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更深刻地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吴兴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徐军老师对美术实体教具的开发具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提出了“组装式”美术教具的创制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开发了《怀袖雅物――折扇》、《凿枘工巧――明式家具欣赏》、《木板年画欣赏》等有深度探索的课例,取得了杰出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公开课。“组装式”美术教具是用纸、木、竹、泡沫、塑料等物质材料,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用具。其最大的特点是“活”――教具不加固定,容易拆卸,便于重组,可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2]。
“组装式”美术教具为非遗教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教具制作要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并取得最大的效益。徐军老师在《朱仙镇木板年画》课例中,为了解决学生对年画制作里套色印刷技艺的理解问题,运用透明硬塑料薄片,将年画里相同颜色的部分涂绘在同一张薄片上,最后几张薄片一叠加,便组合成完整的年画。
一件成功的教具不仅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能贯穿整个课堂,推动整个教学。教具的设计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把教学意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非遗美术教具的巧妙运用弥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两者的有机融合势必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推动着时代大跨步前进,来自现实和网络的大量视听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如今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能力已经远胜从前,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愈发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颠覆性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逐步走进美术教育者的视野。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沃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提出并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进行解答,学生专注于问题解决的主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教师提供一个简短视频供学生学习,这个视频精练了一整堂课需要教授的内容。视频播完后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适应各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而不需要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的重复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节省了讲授知识的时间,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不同学生的解疑和水平提高上,实施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尤其契合非遗美术教学的需要。非遗的特殊性让非遗美术课程适合设计成设计应用课和综合探索课,这两类课程都需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构思和创作。正常程序的此类美术课都需要10至20分钟的时间供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除去课堂结束阶段5至10分钟教师的集中点评,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凑,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翻转课堂的出现,节省了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设计和创作的阶段,教师集中精力进行指导,课堂效益大大提升,学生作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和提高。
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是课前微视频,在微视频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翻转课堂,所有课前微视频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非遗美术课程一方面发挥着传承非遗的作用,所以非遗美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会有一定的科普性。独立性和科普性的共同作用使非遗课前微视频不仅能服务于美术教学,更能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将这些微视频公开于网络等信息传递途径,使其进入大众视野,将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障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实际上不仅承担着拓宽和发展美术教育的任务,在守护本土文化的层面上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非遗美术课程体系还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成熟性和普遍性还不高,基于非遗美术教学的研究需要时间论证。除了以上总结的外,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跨学科式美术教学、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馆校结合教学等模式也是非遗课程发展和创新值得思考的方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积累大量的非遗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规律性认识,才能科学地对非遗课程资源这座“金山”进行开发,构建独特的非遗美术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华.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J].文教资料,2016(24).
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播创新
当前,媒介技术的进步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平台。面对现代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变迁与冲击,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应立足地域特色,借助多种媒介形式,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有效传播。
一、新媒体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意义
(一)丰富皮影艺术的传播内容与形式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再是电视、报纸等某一种传统媒介方式的单一传播,而是集合3D技术、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新兴手段的“协同”传播。基于此,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更加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社交娱乐平台,兼具娱乐化与流行化的特征,可以为固化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创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表达形式。
(二)促进皮影艺术的交互化传播
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向双向、多向传播转变,这使得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大大增强。皮影艺术的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接收信息,也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分享者。借助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对皮影艺术的内容报道进行讨论和反馈。
(三)推动皮影艺术信息的广泛传播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在这一前提下,非遗的传播可以突破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有望在更广阔的环境里被人们所知晓。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可见,我国网民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沟通平台已然变成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传播至世界各地,使其为更多的新媒体受众所知晓。
(四)培育多元化的传播主体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资源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大众传播组织对传播资源和渠道的垄断,为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条件,这也使得信息的制作、传播变得更加便利。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亦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主流媒体,包括传承人在内的每个个体均可发声,积极投身于皮影艺术的传播实践,这使得江汉平原皮影艺术有望重新活跃在大众视线之中。
二、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深度传播
随着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的变化,传统的皮影艺术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文化距离。目前,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手段大多表现为传统剧目的现场演绎、报纸杂志对传承人展开专访、皮影艺术作品鉴赏、纪录片等,上述传统的传播内容及形式缺乏新意,对置身于新媒体环境的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此外,由于相关传承人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资源的整理缺乏系统性、挖掘深度不够,导致媒体传播者得不到足够的信息内容资源,因而对其难以形成整体的认识,最终导致传播者不能有效地完整地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呈现给受众。
(二)传播受众流失严重,存在代际失衡的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通过生动的传播实践来实现,其存在和延续需要有受众的欣赏、分享。随着现代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皮影艺人恪守的传统表演规范与程式已经难以得到年轻受众的认同与接受,观众资源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此外,学校在非遗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方面的工作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缺乏了解,也加剧了非遗文化传播受众的代际失衡。
(三)传播主体各自为政,缺乏协同机制
现如今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仍旧多依附于口耳相传与现场演绎,部分皮影艺术受众则借助新媒介以短视频、微博信息等形式进行自发传播,但由于缺乏协同机制和统一的规范引导,导致传播主体的力量分散。且由于传播者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传播的相关信息也大多从个人审美出发,加之传播内容杂乱,因而无法规范系统地反映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演绎、雕刻和唱腔的特色,传播效果不容乐观。
三、新媒体环境下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播创新
(一)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江汉平原皮影戏的传播形式
1.将皮影声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
传播者可以运用超清摄影、网络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信息内容进行数字化采集,把资料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化、可视化的资料,进而存储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云端,以供受众浏览欣赏。在对其进行影像化记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影像制作人员深入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传承人群中去,围绕学艺、工序、作品、传承等不同方面对传承人进行采访和拍摄记录,近距离地感知传承技艺、皮影文化,用影像记录、还原真实的内容。与此同时,相关团队还要邀请、组织专业的研究人员将其由来、发展、流变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梳理,并使其内容符合大众文化的语境;在将相关音视频资料分类整理后,需要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以便实现对皮影艺术的数字化保存,以为其内容创新提供借鉴。
2.搭建皮影文化艺术虚拟仿真平台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建立仿真三维场景,将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制作或表演过程以及传承环境进行原样再现,实现受众与虚拟空间环境的近距离接触。通过建立体验式交互平台,将江汉平原皮影项目转化为数字文化形态,受众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感受模拟真实环境的三维动画演示作品,通过模拟制作过程可以加深受众对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了解,进而实现深度传播。
(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传播渠道
1.打造富有特色的网络服务平台
政府部门或文化部门可以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构建江汉平原皮影戏特色网络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适当整合皮影戏的历史文化、影像照片、音视频资料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珍贵文献与资料,以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同时,还可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创意体验应用App,借此增强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满足用户活态体验需求。
2.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推广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普通大众提供、分享信息将日益便捷,社会公众在传播过程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团队应充分利用以微信公众号、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矩阵,借助其个性化、交互性、碎片化的特点,建立起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的统一媒体账号,以H5、热门话题、动态长图等新兴表现形式同受众展开积极互动,以此提升个体用户投身文化宣传的主动性,从而孕育一批关心和热衷传承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的年轻群体。
3.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当前,发展新媒体、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非遗文化在打造自身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同时,应紧跟媒体融合趋势,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所搭建的兼具公信力与新技术能量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近年来,依托媒体融合进行非遗文化宣传的节目层出不穷,如《国家宝藏》《传承者》等节目,通过电视频道的首播和各平台的分播可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的相关传承传播工作者可参与到电视节目和新媒体宣传活动中去,结合时代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扩大皮影戏文化艺术影响力。
(三)实施跨界融合,推动江汉平原皮影戏产业发展
1.皮影+数字文创
基于腾讯与故宫博物院跨界融合的成功示范,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相关团队也应根据年轻社群的文化心理和消费需求,在凸显传统精神文化内核基础上,凭借生动的数字创意形式吸引受众。现如今游戏、音乐、社交等文创业态的开发使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日趋多元化,相关团队可通过提取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典型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开发,挖掘、开发出生动的影人表情包、趣味方言唱腔语录、线上DIY“设计+定制”、皮影元素定制游戏皮肤、数字明信片、数字漫画等多元化的数字产品,实现皮影文化的数字化创新。
2.皮影+影视
一是相关团队可以致力于皮影题材的动画制作与推广。将皮影艺术与动画结合,融合影人的形象特点,挖掘符合当下文化价值观的“新”产品,创造出符合现代受众审美需求的皮影动画产品。二是推动皮影艺术在影视领域的宣传推广。近年来,国产剧非常重视历史文化输出与转化,剧集中常常出现传统艺术的身影。如饱受赞誉的《清平乐》的片头、剧集中的剪纸艺术、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叙事中,广受观众喜爱。此类剧集的成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提升,皮影艺术与电视剧的结合有望为大众喜闻乐见。
(四)加强教育宣传,培养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新兴消费市场
若要实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有效传播,需要培养一批新媒体传播方面的创意人才。一方面,传承人与相关从业者应主动接受新媒介,树立创新的传播意识。另一方面,广大数字用户也应该学习掌握数字技术,寻找与现代受众审美相契合的创意元素,进行高品质的皮影艺术内容创作。大学生新生代群体可以成为创意人才的重点培育对象。湖北省相关高校可开设江汉平原皮影戏相关课程,邀请传承人进入课堂开展现场教学,还可以使其前往潜江、天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掌握唱腔、设计方法,专注于专业设计,以此促进皮影戏艺术的创新与衍生。在信息化时代,为了实现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相关团队应在保留其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平台、多种渠道创新其传播方式,联合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探索出江汉平原皮影文化艺术的传播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天.三网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依存度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7,(07):55-56.
[2]汪沛.皮影艺术新媒体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吴俐磊.由休漠之“应该”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学理论,2012,(31):12-14.
[4]季贺鸣.数字时代手机媒体文化意义考量[D].东北师范大学,2011.
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7-02
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南通市的吴元新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传承与创新古老的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增进学生对于“非遗”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本课题试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引子,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青春勃发的生命获得祖国深厚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活动实施背景分析
南通蓝印花布是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印染品,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现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依然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年轻人对其更是感到十分陌生。
针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对于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认识现状,笔者制作了300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两种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详尽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不容乐观。有55%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蓝印花布或对蓝印花布知之甚少,非常懂蓝印花布的学生人数不到20%。
二、“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思路与具体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光酝酿的珍贵宝藏,是历史的伟大赐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成为新时期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以“青春中国梦,风尚蓝印花”为主题,从“蓝印花布进课堂”、“蓝印花布进社团”、“蓝印花布进宿舍”、“蓝印花布进节会”四个方面着手,让以蓝印花为代表的南通“非遗”文化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1.蓝印花布进课堂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系为主体,开展“蓝印花布进课堂”活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
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文献资料后,围绕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精心准备相关课件。并将讲课内容分为“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同时,搜集了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生动鲜活的图片与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课堂组织
2016年6月,蓝印花“非遗”公开课在航空3153班教室正式开讲,听课的除本班学生外,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与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课堂上,笔者先通过PPT演示,将蓝印花布隽永的东方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通过“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依次讲解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期间,穿插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尤其是“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部分,学生们参与非常踊跃,并且有许多同学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跳出常规套路,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充满建设性的想法,如采用VR虚拟现实工具表现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与东方韵味;建设网店、微店等销售渠道推广蓝印花布产品;以及建立蓝印花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广蓝印花布文化,等等。
(3)课后作业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以“如何更好地宣传与推广蓝印花布”为题,为同学们留下了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积极的尝试。其中,王莉莉同学还主动联合其宿舍的同学,开设了蓝印花布的微店进行试水,并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与良好的反响。
2.蓝印花布进社团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广大青年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非遗文化进社团,能够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蓝印花布及其他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砥砺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并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播种激情和希望,收获成功和喜悦。
“蓝印花布进社团”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体现在:在各大社团的日常活动中植入对于蓝印花布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如以蓝印花布作为传统文化研究协会的研究课题及活动奖品,在学校社团的活动宣传栏中开设“品味蓝印花布之美”专题等。其次,动员并协助学校某些大型社团开展与蓝印花布相关的系列活动等。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蓝印花“非遗文化继承者工作室。各个院系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纷纷积极加入进来。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参观“吴元新大师工作室”,举办“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展”,受到校内外人士的高度称赞。
3.蓝印花布进宿舍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所组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力。众所周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蓝印花布进宿舍”是“蓝印花布进校园”的重要一环。
一般而言,大学生宿舍文化大体可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中层宿舍文化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执行情况。深层宿舍文化则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由此出发,我们在系团委的领导下,发起了蓝印花宿舍装饰大赛,竭力使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由表及里,润物无声,悄然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闪亮在学生们视线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用蓝印花布作为“壁纸”贴在墙上,有的用蓝印花布设计窗帘,有的以蓝印花布作为寝室锦旗,有的甚至用蓝印花布制成了一床特别的床单,可谓花样百出,精彩纷呈,也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于蓝印花布这种古老的民族工艺的关注与了解。
三、活动实施效果评价
非遗文化的背景范文6
摘要: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现途径:基础教育从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族艺术、参与民族节庆等方面入手;高等教育从人才培养、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库建设、学术交流开展等方面实施,各司其职为非遗传承发展培养后继者。
关键词:非遗;学校教育;传承;实现途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在各方面的关注和行动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现代化发展、城镇化建设等强势背景下,由于其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等特点及现代化文明对其生存空间的排挤和挤压,使其越来越边缘化、碎片化,更由于其载体的“活态性”不得不面对“人走艺绝”的威胁。现阶段非遗传承主要依靠以传承人为主的传习活动和无意识的集体传承为主,前者以族内血源传承和族外师徒传承为主;而后者则是在非遗生长生存的地域空间中广大民众潜意识的传承。除此之外,政府、研究者、旅游产业等也都从不同角度承担着传承的责任,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其传承途径并不算少,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越发清晰地认识到如果缺少了学校教育参与其中,那么非遗发展因现有传承对象的局限而渐入困境。
青年一代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未来,在呼吁唤起“文化觉醒”、倡导“文化自觉”等背景下,关注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关注随着传承人逝世就面临消亡的非遗就显得非常紧迫。国家政府、社会组织、教育系统也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等文件的出台,都在不断在强调教育系统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系统从中央美院率先在国内成立非遗保护中心之后,各高校也紧随其后成立各类非遗研究中心,培养相关方向的本硕博人才也陆续得以实施。而基础教育阶段则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措施,如福建南音进课堂、云南省的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川剧进课堂等,而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举行更广泛地推进了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传承工作……。但是即便有如此之多的举措仍不能与我国非遗发展的速度相一致,不断探索学校教育在非遗传承中实现的途径,以得到更多青年群体的认可和关注,继而唤起他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使教育系统成为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遗传承在基础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1.传承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传承思想、交流文化、记忆历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记录历史文化发展的唯一载体。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向农村、偏远山区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孩子接受“外来”文化影响,有的脱离原有的生长环境,能熟练掌握民族语言的青少年队伍在逐渐缩小。如果没有了民族语言的延续,那么民族生存的土壤就没有了,那么他们民族文化发展的血脉也将不复存之。日本著名文化学者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一书中也说到:“放弃母语,是通向文明毁灭的捷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使用本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定位。
2.传承民族艺术
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等民间艺术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内隐与外显,它在民众的生活中起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推进和演变,青年一代对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民间文化态度越来越淡漠。这些民间艺术是民族记忆延续的载体,是民族历史的记录,是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以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该县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铜鼓十二调,其传承也面临着在青少年一代出现断层的危险。将其尽快地收集、整理,编订相应的教材融入当地基础教育,并以其为非遗教育的切入点进而挖掘其他的民间艺术,将布依族服饰、民歌、舞蹈、戏剧、器乐、蜡染、织锦等内容走进基础教育学校,使当地学生更加熟知自己的民族文化,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找到他们应有的民族归属感。
3.参与民族节庆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不同性质的节庆活动,如布依族的六月六,苗族的三月三等,它们展示了各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蕴含着五彩斑斓的文化底蕴。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参与到地区和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中,真实地融入民族生活,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发挥民族节庆的教育传承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对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正确的价值观,教会他们民族语言,带领他们走进、了解、理解非遗,进而传承非遗,使我国非遗发展的链条有效地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延续。
二、非遗传承在高校中的实现途径
“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传承发展基础上的,其实现的主体应当是青年群体的参与,把文化遗产引入大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1]在高校开展非遗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开设相关专业与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社会呼吁青年群体,尤其是高校学子关注社会公共空间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关注本土文化的传承创造与发展。”[2]地方高校将培养专业非遗人才纳入学科建设规划之中开设相关专业,不仅可以为地域性非遗保护提供人才,还可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外要为非遗传承事业培养广泛的后盾人才,形成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开设非遗相关的公选课、素质拓展课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开拓地域研究视角,丰富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在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建立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地方性、民族性课程(群)的开发,以地方非遗项目为依托,彰显民族地域性为特征,将非遗课程(群)纳入课程建设之中,既开拓了地域文化研究视角,又深化了课程发展的民族特质。
3.建设非遗资源库,深入挖掘非遗项目
除了现有课程资源外,大量的非遗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开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入非遗成长的一线采风、调研,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非遗文化的生存环境中展开调查实践活动,获得一手资料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而且还可以以当地传承人为依托,聘请他们到高校开展学术讲座、实践教学等等,使非遗教学资源生成的途径多样化。这样在不断深挖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地域非遗资源库也得以丰富和充实,为非遗传承发展提供资料支持。
4.创设非遗研究平台,开展学术交流
高校不仅要传播、传承非遗文化还要担当创新非遗文化的任务,高校有着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群体,借学术力量的支点研究、宣传、推广非遗,使更多的人关注非遗、研究非遗;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拓展非遗的研究视角;走入社区开展非遗讲座,强化民众对其的认识;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开发、创新非遗。
非遗的“活态性”决定了它会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而通过学校教育途径传承非遗则能从很大程度上保障非遗的持续性发展。普通学校和高校各司其职,努力从多途径、多角度传承非遗,将其传播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心中。只有获得青少年的支持非遗的传承、传播才会有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持。(作者单位:安顺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