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观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观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观察

宏观经济观察范文1

红瑞木可以用扦插,播种,压条等方法进行繁殖,在生产中多以扦插育苗为主,根据红瑞木生长特点,结合春季苗木出圃,在温室进行红瑞木硬枝扦插育苗,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往资料显示,红瑞木的硬枝扦插生根时间较长,一般需60~90 天,成活率最高达80%,生根时间长,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根据我们在温室中扦插红瑞木的生产实践,红瑞木的硬枝扦插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不仅提高成苗率,还可明显缩短生根的时间。

生产资料的准备

基质配置

育苗所需营养土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水性,通透性,且质地轻,便于搬动。红瑞木生根时间较长,插段感染病菌的机会就多,所以其质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选择草炭土:珍珠岩=2:3的比例充分混匀,能保证插条生根所需的氧,混合时边搅拌边喷洒0.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彻底消毒,配好的基质最好堆放两天再用。

容器的选择

根据苗木种类,速生性,根系生长特点及培育时间来选择容器。原则上既要适合苗木生长,又不要占地太多,根据红瑞木苗期生长较快的特点,以及在温室中培育的时间,选用7 cm×11 cm的营养钵较为适宜。

基持填装

为了保证苗木生长良好,向容器中填土时,必须松紧适宜,不能出现气囊,也不要过于紧实,否则会因容器内空气缺乏影响苗木根系呼吸,将装满土的营养钵在苗床上摆放好,然后喷透水。水渗下后上面会降低,以低于杯口0.5~1 cm 为适中。

植物材料的准备

插条的采集

一般在秋末冬初树木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天芽萌动前采集均可。红瑞木在春季随采随插,更便于生产。每年3月上旬,红瑞木枝条在冬季低温休眠之后,茎部生理活动开始复苏,枝条上的芽子没有膨胀之前,枝条内积累的碳水化合物较多,而且芽体饱满,发育良好。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此时,树液刚开始流动,扦插容易成活。

插穗截制

红瑞木属于皮部生根型,插穗以长度8~10 cm,径粗0.5~1 cm为宜,最短不小于6 cm,最细不得低于0.4 cm,因中等较细枝条比粗壮枝条易产生不定根,最好保证有2~3 个完整且饱满的芽。上剪口离上芽1~1.5 cm,下切口距底芽3~5 mm,剥制插穗时要求切口平滑,防止劈裂表皮及木质部,以免积水腐烂影响生根,另外要保护插穗上端的芽不受损伤。

插穗处理

为促进生根,提高插穗的繁殖效果,在扦插前对插穗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剪好的插条捆好后,先在清水中浸泡2~3天,最好在流水中浸泡,若使用容器,最好每天早晚换水一次。用20%α-萘乙酸粉剂2.5 g,兑水5 kg,稀释成0.05%的药液,置于平底大盆中,将成捆插穗集中摆放在深为5 cm的药液中,浸泡3~6 h,插穗下端在进行药物催根处理过程时不可倒置。红瑞木硬枝扦插采用生根剂处理后,生根率可达90%以上。

扦插方法

按株行距2.5 cm×2.5 cm进行扦插,将插穗直立插入基质中,扦插要将插条的上芽露出基质表面,插条露出地面1~2 cm为宜,扦插角度以70°为宜,插后要压实基质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严禁插穗下端悬空。扦插时切勿碰掉插穗上的芽,插后立即踏实,浇水。

扦插后的日常管理

浇水

定期喷水,保证插穗湿润,但需控制喷水量,以基质湿度适中为宜,展叶后更要保证叶片湿润,又不能使基质太湿,若湿度太高导致基质温度偏低,氧气含量少,影响生根,另外插穗也容易腐烂,基质太干也影响生根。生根前基质含量水量以30%~50%为宜。随着插条不断生根,逐渐降低基质湿度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和培育壮苗。

喷药

红瑞木扦插生根时间较长,插条感染病菌的机会较多,所以必须定期喷洒杀菌剂。扦插后半个月喷一次杀菌剂。

追肥

红瑞木扦插后10 天左右开始吐绿放叶。放叶后,应该及时追肥补充营养,促进生根。我们在生产中开始施用腐植酸型复合喷淋肥0.125%溶液,间隔期为8~10 天,在下午15:00以后进行叶面喷雾,20 天后开始生根,根据根系生长情况,调整叶面肥浓度为0.17%,根系大量形成后,再次调整叶面肥浓度为0.2%。

管护

随时摆正浇水和日常管理过程中碰倒的扦插条,随时清除杂草。

温室环境控制

宏观经济观察范文2

笔者以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消费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发商住房投资的影响途径为基础,通过对2000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除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住房投资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一致的持续正向响应以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过程。因此,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分析房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效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关键词:住房;价格变动;宏观经济;区域差异;动态影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066);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233)

作者简介:赵华平(1979-),女,山西昔阳人,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不动产评估研究;张所地(1955-),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不动产评估与管理决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2-0025-07收稿日期:2013-06-13

一、学术回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住房市场激烈变动,住房价格变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日本泡沫经济、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因此,住房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梁云芳(2006)、段忠东(2007)、丁珊(2007)、唐志军(2010)通过对中国房价与GDP的实证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GDP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况伟大(2011)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分析发现,房价上升会使居民的住房消费面积减少、非住房消费增加。朱新玲(2006)通过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刘旦(2007)基于中国的房价与消费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住房价格波动对消费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高档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而经济适用房和普通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具有负向影响。李玉山(2006)通过对中国的研究发现,房价变动对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内都有影响,只是短期内表现为负效应,长期来看具有正效应。这些研究分析了房价变动对GDP和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但是,关于住房价格变动对经济、消费和投资的区域差异性比较及其原因研究方面还非常有限。张红(2005)指出房价变动对消费的作用程度存在区域差异性,但是并没有对区域差异性的原因作进一步的解释。孔宪丽(2011)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房价变动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但是只考虑了消费支出,并没有分析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消费水平、开发商住房投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房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通过中国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

二、住房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途径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住房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途径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1.住房价格变动会通过“财富效应”、“替代效应”、“流动约束效应”、作用于居民的消费,产生对消费支出的影响。2.住房价格变动会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和消费者对未来房价变动的预期,消费者在预期作用下会改变对住房的需求,开发商在价格预期和住房市场需求改变的双重作用下会通过调整住房供给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对住房的投资。3.消费和投资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两驾马车,住房价格变动会通过居民消费支出和开发商住房投资的变动作用到国民经济的变动中,表现出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均GDP的影响。4.住房价格变动会影响房地产税负发生变动,在人均GDP和房地产税负的作用下会产生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5.住房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物价发生变动,在物价和居民消费支出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住房价格变动会形成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三、住房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数据和变量说明

不同的区域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房价水平不同、经济水平不同、住宅需求类型不同,住房价格变动对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存在差异。为了验证这种观点,本文从住房价格变动对经济、消费和投资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201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东部地区样本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样本包括9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样本包括10个省、市、自治区。

由于商品住宅价格更能体现市场机制作用下住房价格的真实水平,所以,住房价格指标选择商品住宅销售价格(CHP)。考虑到中国的商品住宅市场集中在城市(镇),为了能够保证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本文在指标选择时尽可能以城镇居民的对应值作为样本。按照上面的理论分析,经济方面选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DI)、城镇居民消费水平(HCL)、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HCE)、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住宅完成投资(RI)、人均地区生产总值(PGDP)进行实证。这些指标的统计数据均来源于2001年~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通过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地区年均人口数(POP)计算得到。同时,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利用相应省、市、自治区的1999年为基期的CPI定基指数对PGDP、PDI、HCL、HCE、RI指标序列进行了平减。

图1 住房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途径

(二)住房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首先,针对东、中、西三个样本分别对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与代表经济、消费、住宅投资的五个变量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然后,分析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在同阶单整的条件下构建面板VAR模型。

1.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因检验方法本身的局限而对检验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同时采用了LLC、IPS、ADF-Fisher和PP-Fisher这四种方法对CHP、PDI、HCL、HCE、RI、P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显示:除了中部地区的HCE以外的变量都不能完全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变量是非平稳的,而当对这六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值进行检验时,基本上可以认为显著的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CHP、PDI、HCL、HCE、RI、PGDP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面板协整检验

在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进行面板协整检验,以检验CHP与PDI、HCL、HCE、RI、PGDP五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里选择建立在Engle and Granger两步法基础上的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①东部地区:PDI-CHP、HCL-CHP、HCE-CHP、RI-CHP没有通过Panel rho、Group rho两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PGDP-CHP没有通过Panel v、Panel rho、Group rho三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②中部地区:PDI-CHP只通过Panel ADF、Group ADF两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HCL-CHP、HCE-CHP、RI-CHP都通过了包含Panel ADF和Group ADF的四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且四个关系均通过了Kao检验;PGDP-CHP只通过Panel v、Panel ADF两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且Kao检验接受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③西部地区:PDI-CHP只通过Panel pp、Group ADF两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HCE-CHP只通过Panel ADF、Group ADF、Panel pp三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HCL-CHP、RI-CHP、PGDP-CHP没有通过Panel rho、Group rho两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且RI-CHP没有通过Kao检验。但是,Pedroni(1999)的Monte Carlo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条件下,Panel ADF和Group ADF统计量较其他统计量有着更好的性质,Panel PP和Group PP统计量次之,其他则最差,所以,Panel v、Panel rho、Group rho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变量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系的结论没有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除中部地区的PGDP-CHP变量组合之外的所有变量组合都存在面板协整关系。而中部地区的PGDP-CHP由于通过了Panel v、Panel ADF两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也可认为基本上存在面板协整关系。因此,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五个变量组合都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

3.面板VAR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为了研究PDI、HCL、HCE、RI、PGDP与CHP之间的长期动态作用机制,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本文所选择的样本为大N小T的面板,所以,可以采用GMM方法进行估计。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东、中、西部的CHP、PDI、HCL、HCE、RI、PGDP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根据恩德斯(2006)的建议用T1/3作为最大滞后期,同时根据相关经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收敛情况,本文确定HCE-CHP、RI-CHP、PGDP-CHP、PDI-CHP、HCL-CHP五个变量组合对应的P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分别为1、1、2、2、1,利用GMM方法对PVAR模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①商品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在中、西部均不显著,在东部表现为滞后一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影响。②商品住宅价格对开发商住宅投资完成额的影响在东部不显著,而滞后一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对中、西部的住宅投资完成额有显著的正影响。③商品住宅价格对人均GDP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各不相同。东部表现为滞后两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对人均GDP的影响显著为负;中部表现为滞后一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对人均GDP的影响为正,滞后两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对人均GDP的影响为负;而西部商品住宅价格对人均GDP的影响不显著。④商品住宅价格对东部和中部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显著的负影响,而对西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对东部的影响表现为滞后一期商品住宅价格产生的负效应,而对中部的影响表现为滞后两期商品住宅价格产生的负效应。⑤商品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有明显不同。滞后一期的商品住宅价格对东部的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的负影响,对西部的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对中部的居民消费水平影响不显著。

(三)住房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分析

PVAR模型估计系数只能反映变量之间的局部关系,为了分析内生变量在接受到某种冲击后对其他变量的动态影响路径,需要进一步研究脉冲响应函数(IRF)。IRF是用来衡量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其他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轨迹,能比较直观地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和效应,并从动态反应中判断变量间的时滞关系。本文通过给予变量CHP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使用Monte Carlo模拟了500次得到了东、中、西部地区的五个PVAR模型对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中每个图的中间线条为IRF点估计值序列,上下两条线分别表示95%的置信区间的上下界。

1.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动态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给CHP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东、中、西部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响应过程。西部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基本保持不变;东部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在当期就表现出下降,且这种负向影响一直持续;而中部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在当期就表现出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且这种影响在第4期至第6期呈现逐步下降,基本回复到波动之前的消费支出水平。这种不同的响应过程是由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居民消费处于较高水平,在商品住宅价格接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财富效应表现的并不明显,而替代效应和流动约束效应在

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起到了抑制的作用,所以,东部表现出了居民消费支出的下降;而中西部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偏低,在商品住宅价格接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影响的财富效应显著,即对消费有促进作用,所以,中部表现出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小幅增加;西部由于房价基础水平较低,尽管财富效应显著,但是增加的财富值较小,再加上习惯性消费(低消费支出)的影响,使得居民表现出了稳定的消费支出,即西部在商品住宅价格接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消费支出基本不受影响。

2.住房价格变动对住房投资完成额的动态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给CHP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东、中、西部的住宅投资完成额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响应过程,即住宅投资完成额在受到一个正的商品住宅价格冲击后在当期就表现出大幅度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持续效应,只是东部和中部的住宅投资完成额在第4期响应值末达到最大,而西部的住宅投资完成额在第2期响应值末达到最大。这种响应过程是由于:商品住宅价格在接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表现出快速的上涨,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会加大力度进行住宅的开发,促使住宅投资完成额不断增加,表现出对商品住宅价格波动的正向响应。至于西部住宅投资完成额最大响应值的发生时间早于东中部最大响应值的发生时间,主要是由于西部的住宅需求更多为刚性需求,所以,房地产开发商只能短期内增加投资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长期一味地增加投资和供给,会形成住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住宅价格向下波动,降低开发利润。相对于西部而言,东部和中部的经济较发达,对居民生活、就业的吸引力较大,自然会增加居民对住宅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投资和投机需求的增加,使得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最大响应值发生时间晚于西部。

3.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均GDP的动态影响

图4可以看出,给CHP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东、中、西部的人均GDP会产生不同的响应。东部的人均GDP最初会产生较剧烈的正向响应,并在第1期末响应值达到最大,随后的第2、3期影响程度大幅度减少,在第4期至第6期处于基本平稳状态且响应值接近于0,说明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对东部的经济总体上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具有持续效应;中部的人均GDP与东部有类似的响应过程,只是在第4期至第6期基本平稳的过程中仍表现为较大的正响应值,说明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对中部的经济发展有着长期的促进作用;西部的人均GDP在第1期至第6期没有受到影响,说明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对西部的经济没有影响。其原因在于:①东部的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支出,但是由于投资和投机性需求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加大了住房的投资力度,在消费与投资的双重作用下,经济表现出了正向响应。但是,尽管房地产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东部房价本身处于较高水平,所以房价的上涨可能会使房价脱离真实价值,出现泡沫,这样经济只能在短期内呈现正向响应,泡沫的发生会使经济再度下滑,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所以,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对东部的经济只有短期的正向促进作用。②中部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和住房投资都有正向促进作用,所以,在消费和投资的双重作用下,经济表现出了对房价上涨的正向响应。同时,由于中部的房价比东部相对偏低,房价的上涨不会积

图3 住宅投资完成额对商品住宅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

图4 人均GDP对商品住宅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

聚到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所以,房价的上涨对中部的经济发展有着长期的促进作用。③西部的房价上涨对居民的消费基本没有影响,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住房投资有一定的短期促进作用,在消费和投资的双重作用下,应该对经济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西部的经济落后,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所以,住房投资的增加可能是以牺牲其他投资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尽管住房投资短期内有所增加,但其他投资可能有所减少,就总投资而言可能保持不变。这样,消费和投资作用下的国民经济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西部表现出了在商品住宅价格接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经济没有变化的现象。

4.住房价格变动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动态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给CHP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东部和中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会产生较小的负影响,只是东部的这种负影响在当期立刻表现出来,而中部在第3期才开始逐渐显现,而西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不受影响。这种不同的响应过程是由于:①东部的经济尽管在受到一个正的商品住宅价格冲击后表现出短期的促进作用,人均GDP有所上升,但是高额的房价会导致房地产税负的上涨高于人均GDP的上涨,其结果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当期表现出负向影响,而且由于人均GDP的正向影响在第1期末达到最大,之后开始逐渐减弱,第4期至第6期保持平稳,所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负向影响在第1期至第2期逐渐增强,第4期至第6期保持基本平稳状态。②中部的房价比东部的房价相对偏低,当人均GDP在受到一个正的商品住宅价格冲击后表现出较剧烈的正向影响时,人均GDP的增长基本上能够抵消房价上涨所形成的房地产税负的上涨,所以,中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第1、2期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当人均GDP的正向影响在逐步减弱的过程中达到第3期的程度时,房地产税负的上涨高于人均GDP的上涨,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负向响应开始逐步显现。只是由于房地产税毕竟只占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所以,东部和中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负向影响程度较小。③西部由于房价较低,当商品住宅价格受到一个正的冲击后,房地产税负的增长幅度较小,而人均GDP不受影响,所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基本不受影响。

图5 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品住宅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

图6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商品住宅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

宏观经济观察范文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糖化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2.2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8-0927-02

目前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STEMI的首选干预方式,急诊PCI作为最为直接、有效的冠脉再通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快,能迅速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1]。心电图(ECG)ST段迅速下降,但ST段不一定回降≥50%,影响心电图ST段恢复相关因素很多。本研究针对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予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初发STEMI患者,全部经球囊扩张(PTCA)+支架植入治疗获得TIMI3级血流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36岁~88岁(70.2岁±11.5岁);前(间)壁39例,下(后或合并右室)壁33例。STEMI诊断标准和PCI入选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AMI诊断和治疗指南》入选[2]。

1.2 介入方法 经股动脉径路应用Judkins方法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CAG及ECG检查结果,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然后干预IRA,所有患者均未干预非IRA,行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或直接植入支架术,Killip分级Ⅲ级~Ⅳ级者常规插入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导管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部分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右股静脉插入临时起搏导管连接临时起搏器备用。PCI近期临床成功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定义[3]。

1.3 治疗方法 术前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氯吡格雷600 mg,PCI术前用普通肝素7 000 U~10 000 U按常规方法对IRA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100 mg~3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或2次,阿托伐他汀20 mg~40 mg,1次/日,并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 d~5 d。

1.4 ECG的判断 记录入院当时及经PCI术后1 h的18导联ECG,ST段以J点后60 ms为准,分别测定梗死相关导联最大ST段高度,按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S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病变、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观察指标 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均进行抽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确定是否合并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采用美国BIO-RAD D-10TM 型糖化血红蛋白仪。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各项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P

2 结 果

两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大,HbA1c数值偏低,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少,而B组患者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小,HbA1c数值偏高(P

表1 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

下降幅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的观察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能及时有效开通IRA,挽救濒死心肌,支架植入明显缩短IRA开通时间[4]。ECG抬高的ST段恢复预示堵塞的冠状动脉已通畅,心肌微血管已再灌注,PCI成功后ST段未恢复能推测在梗死区微血管损伤[5]。本组资料显示,IRA成功开通后多数AMI患者抬高的ST段迅速回降(≥50%),而部分患者回降不明显(<50%),持续的ST段抬高提示心肌不可逆损伤[6]。对于糖尿病患者,心肌微循环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基底膜环状增厚、纤维化,导致心肌内氧的弥散功能下降,能量代谢障碍,心肌对缺血缺氧易损伤性增加,影响心肌微循环灌注,削弱了再灌注治疗的效应[7],ST段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8]。

本组资料显示,A组患者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大,HbA1c数值偏低,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少,而B组患者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小,HbA1c数值偏高,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HbA1c是血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产物,可反映检测前120 d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为判定糖尿病控制程度的良好指标,且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血糖浓度暂时波动的影响[9], HbA1c测定的重要性已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达成共识,HbA1c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其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肯定,HbA1c 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有密切联系[10],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冠心病的等危症[11],冠心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大血管并发症,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可出现血糖增高,其中一部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另一部分则为应激性血糖升高,早期应激性血糖升高是一种防御反应,血糖升高可以暂时供应梗死周围心肌的能量,防止心肌进一步坏死,AMI中发现的高血糖,有相当比例是代谢紊乱引起的持续性高血糖,其HbA1c明显增高而不是应激状态引起的一过性高血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组资料显示,AMI经急诊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较小者,患者病情恢复较慢,其心肌微循环灌注较差,同时测定HbA1c数值亦较高,二者有一定相关性,Iwakura等[12]在介入手术中发现高HbA1c与支架术后无复流有明显相关性。HbA1c是反映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指标。HbA1c在冠状动脉病变发展中机制可能为减慢氧合Hb离解速度,使红细胞对氧亲和力增加,引起组织与细胞缺氧,HbA1c水平升高所反映的持续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刺激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增生,使血管发生狭窄,并引起凝血机制异常[13]。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标准,血糖控制的好否不但关系到糖尿病治疗的规范与否,同时影响AMI后危险分层及对预后的评估,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合并AMI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多支病变,复杂病变多,使其并发症增多,预后不良,严重心律失常增多,由于HbA1c在心肌细胞上沉积增多,影响心肌收缩功能和顺应性减低,ST段变化更加显著,病变支数、斑块数明显增多,弥漫病变比例增加。

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对于AMI经急诊PCI术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50%患者,应加强对HbA1c升高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通过严格控制血糖,降低HbA1c水平,纠正其代谢紊乱,以达到延缓或防止冠心病及其他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目的,改善患者预后,并进一步指导AMI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跃进.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新概念[J] .中国循环杂志,2002,17(6):407-409.

[2] 高润霖.AMI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3] 高润霖,刘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55-64.

[4] 洪浪,王洪,余茂生,等.AMI急诊介入治疗[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1):26-28.

[5] 胡波.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障碍研究[J].心脏杂志,2005,17(1):81-86.

[6] 赵维鹏,舒先红.AMI患者介入治疗以后ST段变化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2002,9(5):472-474.

[7] 徐援,常宇锋,杨中苏,等.A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与高血糖的关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12(6):337-338.

[8] 黄晓莉.AMI的治疗进展――从再通到再灌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2):113-115.

[9] Hoelzel W,Weykamp C,Jeppsson JO,et al.IFCC reference system for measurement of hemoglobin A1c in human blood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schemes in the United States,Japan,and Sweden:A method-comparison study[J].Clin Chem,2004,50(1):168-174.

[10] Selvin E,Marinopoulos S,Berkenblit G,et al.Meta-analysis: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 mellitus[J].Ann Intern Med,2004(1):141-143.

[11] Cleeman JI.Ex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J].JAMA,2001,285:2468-2497.

[12] Iwakura K,Ito H,Ikushima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glycemia and the no-reflow phenomen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3,41:1-7.

[13] Meigs JB,Mittleman MA,Nathan DM,et al.Hyperinsulinemia,hyperglycemia,and impaired hemostasis: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JAMA,2000,283(2):221-228.

作者简介:杨剑峰(1971―),男,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邮编:221002);梁毅、张鸿举,工作于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宏观经济观察范文4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措施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经济学由日本最先发起,代表性人物主要有马场飞雄,宫泽健一,佐贯利雄等。就我国而言,产业经济学起步较晚,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从日本和发达国家引进,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与国际经济的日渐接轨,产业经济学才受到国内众多经济学者和政府的重视。这样看来,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确实很短,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

在我国产业经济学起步较晚,理论经验知识不成熟,且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不成熟。由于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不完善,导致我过产业经济的发展不够规范,产生一些问题。目前,我国产业经济面临着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这种有着自己特色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于提高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有哪些,以及提高对外开水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是什么等等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求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第二,内外需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一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人民币被迫升值,对出口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二是近年来,我国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和全球贸易摩擦的中心。如矿产业、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三是由于受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内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十分乏力。201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明显比前些年16%-18%低。

第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去年,美国和欧洲开始实行“再工业化”战略,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很不利,这就使得欧美加大对资本和技术输出的控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使我国产业升级步伐放缓。由于技术能力底下,在资源日益枯竭,人口劳动成本快速上升,生态建设成本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基于上述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能够妥善解决其突出的问题。

一、丰富和完善产业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理论中提出:“实践是理论和认识的来源,理论指导运用于实践”。我们要充分把握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我产业经济学现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规范产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

据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2013年全国GDP为56.88万亿中,第三产业GDP以46.10%的占比首次超越第二产业GDP占比的43.90%。这对经济结构转型和产能优化有着重要意义。第三产业就业能力更强,消耗能源少,对环境污染轻,有利于我们发展绿色经济,绿色GDP。我国经济正处于换挡期,因此,我们要稳中求进,不得急功近利。努力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使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健康运行。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资产全球化

在我国产业发展受到国内和国外两头成本压力上涨的情况下,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内,我们受到环境、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要求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走向国际,才有机会全球范围内募集更多较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欧美国家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促使我们不得不靠自己努力,加强技术创新,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 雪.产业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夏大慰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1.07

[2]李磊,赵旭,张,王军.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12

[3]刘洋.我国环境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经济观察.2011.12

[4]姚凌岚.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方向[J].宏观经济观察.2010.07

[5]2013年中国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浅析.中国行业咨询网:http:///,2013.07.23

宏观经济观察范文5

虽然笔者一向主张货币政策应当趋于宽松,但是,本人并不同意上述观点。不仅如此,笔者甚至认为,这一观点不过是主张货币政策至上的货币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变种和翻版,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将中国经济带入新的歧途。

根据笔者的研究,被指称为芝加哥学派的货币主义,之所以总是以受其摆布的经济体最终陷入金融危机的结果收场,此前是拉美金融危机,随后是亚洲金融危机,如今则是发端于美国并已扩散到全球的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就是将货币政策凌驾于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之上,尤其是忽视了与财政政策之间的配合。

在中国,货币政策之所以被当作是宏观经济的调控工具,并因此被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央行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作为整个政府经济决策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不仅理论而且现实上的协同性。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呢?有必要声明一点,笔者并不反对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说法,也就是过度的货币扩张可以导致通货膨胀,以及它的反面,过度的货币紧缩可以导致通货紧缩。但是,所谓的过度又是指什么呢?勿庸置疑,这要么是指扩大的货币供应量不能被经济活动所吸收,要么是指紧缩的货币供应量不能满足经济活动对货币的需要。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当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释放出较多的货币供应量时,如果企业和个人并不是增加贷款,而只是享受了减息后的低利率,用以降低资金成本,缓解债务负担,虽然可能会出现一个极短的贷款增长期,但最终无法形成贷款需求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张货币供应量,未必不会导致出现以上谈到的“过度”那种情形。

那么,为什么企业和个人不愿扩张自己的贷款需求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企业的订单仍在减少,价格仍在继续下降,扩大再生产以及相应的投资活动还缺乏充分的理由;或者是个人的未来收入预期还没有改变,还必须勒紧腰带过一段苦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干嘛要增加开支特别是借钱来增加开支呢?

这自然会涉及一个问题:危机当前,究竟谁该首先出手增加开支呢?毫无疑问,正确的答案是: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政府该先花钱,而不能指望企业和个人先花钱。因为只有政府先花钱,才会补贴受危机冲击最大的低收入者,使他们有能力增加开支或恢复以往的支出;才会在增加公共工程开支的前提下,增加企业的订单进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性开支,包括恢复往日的对外采购量和工资支出。

进一步说,正确的答案也包括:在企业和个人之间,企业该先花钱,而不能指望个人先花钱。毕竟只有企业先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最好是在恢复设备投资的前提下,被削减的工资才可能被恢复,被裁掉的员工才可能重新上岗,以至扩大就业机会,全面增加个人收入。

?还有一个正确答案同样是值得重视的。在个人层面,由于存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区别,究竟应当是高收入者先花钱,还是低收入者先花钱呢?答案显然是高收入者该先花钱。道理也极为简单。无论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大家用于日常生活方面的开支总是有限的。因此,除非是增加类似购买住房这样的投资性开支(注意,个人买房是投资,而不是消费),否则,仅仅依靠增加柴米油盐的开支,是根本无法扩大内需的。

以上关于谁先花钱的议论,统统与财政政策有关。其中,要么是政府增加开支,重点是增加公共工程方面的投资性开支,也包括对穷人的生活补贴;要么是以减税或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扩张产能,由此增加投资开支;要么是同样以减税或补贴的方式鼓励个人购买房屋,由此增加他们的投资性开支,并在投资性开支远远大于日常生活开支的基础上,极大地增加他们当前的全部开支。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看到政府出台足够刺激的预算支出方案,原本受到企业预期的增值税减免及投资补贴计划居然受到财政部方面的公开否认,而鼓励个人购房的政策偏偏又选错了切入点。后者是指目前看到的刺激国内房地产市场方案,重点是鼓励中低收入者购买首套房,而不是首先鼓励高收入家庭购买二套房。但是,危机当前,谁有能力先买房呢?

宏观经济观察范文6

支撑上述增幅的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无一减速。一季度进出口总值3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顺差23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还在加速。一季度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国内市场销售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后达到12.2%,比上年同期加快0.3%。

难道中国经济再度“过热”?

巴黎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系教授罗云毅、雷曼兄弟公司亚洲宏观经济学家范文仲,对2006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及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后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过热”。

陈兴动:虽然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一些专家普遍担忧经济会重新“过热”,但是,我觉得还很难做出这样的判断。目前的现实是,中国没有一个权威部门能说出什么是中国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考察“过热”的经济指标,其中一个就是经济增长是否受到了瓶颈制约。中国经济在2003年到2004年出现“过热”时,就伴随着煤、电、油、运非常紧张,而现在我们还在谈电力过盛、基础原材料过盛。其实,从刚刚公布的增幅数字看,一季度GDP的名义增长为13.7%,实际增长达到10.2%,这意味着一季度的平减指数是3.5%,但是平减指数历来都介于CPI和PPI之间,比如去年同期的GDP平减指数是3.6%左右,介于当时PPI的5.8%和CPI的2.8%之间。但是目前CPI为1.2%,PPI为2.9%,所以GDP平减指数被高估了,中国GDP的实际增长速度被低估了至少0.6%。

罗云毅:经济“过热”的核心指标是通货膨胀态势。如果中国经济“过热”,则会发生通货膨胀,但是中国的CPI指数从2004年开始已经在逐渐下降,目前更降到了1.2%。决策部门一直在强调要谨防经济过热,这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