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矿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389-01
一、井下采矿的主要技术原理及方法
(一)关于地下煤炭资源的实际开采手段
关于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活动主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借助实际地压管理活动的延伸方向以及回采空区的必要处理模式,结合不同分类的角度实现崩落法、充填法以及空场法的系统联系效应,主要借助围岩崩落的手段进行空间开拓,进而延伸到深孔阶段的空场法开采活动。所谓的空场法主要是借助采矿房的回采工序以及采矿柱的搭建,进行不同层次的回采活动,由于内部矿柱实际矿量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关于矿柱的回收问题比较难以实现,造成整个生产工艺环节中关于分段无底柱的活动进行相对缓慢,整体生产能力照分段崩落法的无底柱效率较低。根据空场法和崩落法的对比以及实际内部情况研究,实现合理分段崩落处理方法选择。崩落法方案中的无底柱分段处理活动带来较好安全质量活动的后续安排,结合整体灵活性、简便的环节以及高效的机械化施展空间实现大型设备的范围普及,保证整体动力设备支持下的高产量开采,保证劳动效率的提升,同时实际的流动交接互动减少了人力的长期 搬运,具体保证成本资金的合理运用标准,因此这种手段在实际国际的矿采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实效,被社会大众广泛认知;而所谓充填法则是根据 内部采空区的成本估计以及有色金属矿山的应用质量进行具体分类,包括关于黑色金属矿山的应用标准等进行全面合理的计划分布处理。
(二)关于现下采煤技术的具体优化方案
根据我国现有的采煤技术以及应用的范围覆盖效果研究,结合内部实际施工情况的客观总结,实现不同问题的良好应对和改善,保证通过邀请一定技术经验的专家进行开采巷道以及施工工艺的分配综合效益进行评析,对其中不合理的开采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针对内部细节问题进行清晰的指出,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终端控制技术进行实时监察,保证煤层地质条件对于开采方案布置的最优匹配效果,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效,满足 所谓煤矿开采行业今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实力巩固。而目前针对实际矿采内部空间的狭小,针对巷道开采活动中的水工环施工缺陷,以及地下水的分布不均,围岩的坚硬状态,需要进行整体大量劳动力的应用,产生一定量的机械损伤不说,而且效益水平不高,浪费一定的经济成本。根据实际煤炭资源的准确分布位置锁定,结合热量存储空间的技术应用,实现具体煤炭资源气化转换处理的燃烧汇总综合改善,保证一定化学热反应的前提下进行内部生产活动的有效控制,保证整个燃烧的活动步骤中细节技术得以实现,促进地下资源的气化转换,然后根据国际先进的气化资源抽取技术,进行相对投资较少、施工质量安全、整体工期较短、无需进行机械大量开采的高效率、高效益水准的施工方案,对于我国不同生态地质条件的限制有着一定程度的客服,有助于资源开采过程相对复杂的我国进行全面的活动内容改善,实现先进压力技术的有效利用。
二、我国在进行煤炭资源开采工序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关于矿井下的自燃问题
所谓煤炭自燃现象主要是内部资源的氧化放热和后期的散热过程,使得整体矛盾回响效应的连续动作产生一定的空气回应,借助整体散热效应的不断加强,使得关于煤炭资源自身的外表热量开始积聚,造成实际温度的急剧升高,在一定温度效应的水平下发生具体的自燃现象,因此关于整个放热过程决定的自燃现象的主体根源是煤氧复合反应的结果,而实际常温下的氧化反应很慢,而且细节表现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对于内部放热过程的追踪和过程细节分析还没有做到系统的解决,关于实际阶段温度的测试还需要一段时期的研究,实现微小物质氧化放热反应的实时监控,这就是首要解决煤炭内部空间安全环境的主要问题。针对实际开采活动中经常出现的火灾现象,结合实际关于全国统配以及重点煤矿区域中的自然火灾问题所占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其中大部分主要发生在采空区周边区域。所以,通过整体综采工作平面进行采空区的自然火灾问题进行细节规律的发掘以及掌握必定的时效解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必须保证针对性措施手段的全方位铺设,不仅可以实现整体生产的安全指标,同时注意防火费用的合理支配,保证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得到有效缓解。
(二)瓦斯气体的隐性蔓延问题
通过以上煤炭开采活动中的灾害问题以及事故进行观察,其中瓦斯气体的隐性安全威胁比较严重,主要是开采活动积压造成的瓦斯分布超限,同时内部机械以及自然等问题产生火花,造成的瓦斯爆炸现象,这种伴生煤炭周边的瓦斯气体,根据实际吸附状态的储量的非常规的天然气体,实际热值超过煤炭自身的5倍,内部主要成分是甲烷,如果触发自燃造成的实际热值与天然气的实际效率相当。根据天然气的混输混用形态界定,及燃烧后的洁净标准,不伴有过多废气的沉积,因此 可以结合实际化工生产等活动进行具体生产、生活燃料的延伸应用,根据实际瓦斯内部空气浓度在百分之十六以内,只要稍有明火就会滋生爆炸,整体的温室效应高达二氧化碳的20多倍,后期引发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较强,因此实际应用活动中必须针对必要的防火设施进行全面应对,避免过多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的疏忽,以致气体爆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关于内部空间的支护结构的设计难点
主要针对我国长期运用的木材支护结构的实效,以及内部伴随的安全隐患现象进行系统分析,针对以往灾祸事件的发生频率进行全面统计,需要进行实际支护材质的全面转换,切实促进整体安全效益的积极效果实现,这是进行井下操作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结合新型的井下采煤技术进行开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应对
(一)针对电气设备着火问题的快速解决手段
电器设备如果运用不当,实际负荷状态不佳,引发具体的着火现象之后,千万不要慌张,保证清晰的理智,注意电源结构的及时切断电源,如果距离较远,需要及时扑灭火源时,注意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避免更大事故的滋生,造成不必要的自身安全威胁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损失,不利于整个矿采行业的长足且有效的发展。
(二)井下开采工作的应对事件方案以及必要细节注意事项
在实际井下技术操作活动中,要全面禁止车辆挤压和打闹行为;经过斜井位置时,必须保证行人与车辆的分开,保证一定规则要求的乘罐方式,实现整体指挥方案的严格执行,结合必要的顺序结构安排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优化处理;根据井下工作的散热以及通风要求,需要进行一定注意事项的研讨,需要避免任何形式的挤伤人员的行为,风门必须及时关好,出现双道风门的情况下,绝对禁止二者同时开启;关于井下的一切通风设施要进行严格规划,杜绝任何形式的破坏拆除行为的产生;关于井下防尘清洁工作的处理主要是根据设备的内部负荷运转程度以及细节部件的磨损程度进行衡量,下井操作的技术施工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内部避灾路线的分布,保证一定自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现必要的呼救能力,保证任何自救器材的及时应用;内部开采工作面的关于机组事故的处理环节中,要结合现场人员的准时联系,保证溜子闭锁的实时监察与关闭,同时注意顶部和邦部的情况进行问题的预先处理,保证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之后再进行后续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保证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效果的双重实现。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高等学校 科技经费 预算 监督
一、高校科技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已成为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由于高校承担的科技项目逐年增长,科技项目经费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
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的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到3003亿元,比去年增加553亿元,增长22.6%,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4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稳定增加,拨款额达1689亿元,比去年增加354亿元,增长26.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中,各类企业支出2135亿元,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支出567亿元,高等学校支出277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71.1%、18.9%和9.2%。
近几年来,财政部、科技部等科技经费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科技经费管理的规定和文件,有效地遏制了科技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对科技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管理费及结余经费等进行了重点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科技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看,大部分单位项目经费管理比较严格,制度比较完善。对科技经费的拨款能做到单独立帐,专款专用,使用开支比较合理。但是,由于学科特点、国家政策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多变性等因素,在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预算执行与预算批复偏离较大是比较难以控制的一方面。高校为应付检查而弄虚作假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预算执行与预算批复偏离的原因
1、项目经费预算合理性难以判定
国内外实践表明,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是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判定科技项目申请单位或个人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以及经费使用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科技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理论依据不充分,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每个经费预算科目缺乏可信的计算依据,申报书设计的经费预算表格实际上成了简单的收支平衡表。
2、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2006年,国家科技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2006]56号),严格规定科技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重点规范人员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协作研究费等支出的管理。之后,又相继修改出台了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近几年,“973”项目、“863”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的申请程序有了较大变化,尤其是项目经费预算审核越来越严格。一般是由科技部根据预算评审或评估意见综合平衡后,会同财政部审定并批复项目预算。而财政部在项目预算评审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承担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为最大程度地保证项目经费不被扣掉,通常会违背据实编制预算的原则,以避免经费被“砍”掉。
3、学科特点带来的问题
科学研究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课题申报阶段,许多实验处于设想之中。而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有实验失败的情形。加之,自然科学研究常常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有可能一次实验不成功就必须等到第二年。因此,之前编制的预算非常有可能受条件限制,有所变化。
虽然国家出台的一些经费管理办法中都有一条规定:预算执行期间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的,可以向科技项目主管部门申请调整。但是,大多数项目主持人为了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结题、验收,以及对后续项目的期望,往往不选择预算调整申请这个途径。因此给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问题。
4、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管理的缺位
一般来说,项目负责人倾向于项目实施的管理,对经费支出管理缺位,普遍流于关心经费余额,而忽视各个支出科目。一个科技项目通常的执行期限是三到五年,在每年度向科技主管部门提交经费决算报表时,项目负责人可能只注意侧重于经费是否有结余,结余多少。而至项目结题需要提交验收报告时,才会关注预算执行情况,以至于出现调整账目或者其他应急行为。
三、建议
1、重项目立项程序,轻项目预算编制
项目经费使用合理与否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项目实施的过程,但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的好坏并不能完全代表项目实施的优劣。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有效保证项目经费投入的科学性。
(1)在项目立项阶段,从审计监察的角度来建立和完善公正、公平、公开的项目申报程序,加强项目立项前的论证,做好前期审核调研工作,防止项目申请单位骗取科技经费;(2)鼓励更多的单位参与经费中请,扩大遴选面;(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审计部门来审核项目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风险;(4)重视项目结题验收,关注经费使用绩效。项目完成后,科技部门应组织委托财务、技术及管理专家,就项目实施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现场验收,对未按时结题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予以制约和追究,不得申报新项目。对科技造假、骗取资金的将收回科技经费,并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强化项目承担单位的内控制度,弱化项目经费预算的刚性约束
[2006]56号文件第十五条提出,健全科技项目经费的内部管理制度。各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健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管理制度。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要明确科技、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技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如果各项目承担单位能够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经费能够用于项目实施,从根本上消除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的经费不合理开支现象,那么科技项目主管部门完全可以不用预算来约束项目承担单位。
3、强化第三方审计监督,加强绩效审计
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范文3
(一)法制不健全,妨碍金融依法维权。一是现行的《破产法》规定的企业破产清算次序,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金融依法保全债权难;二是少数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三是金融机构在司法维权中存在执行难,标的变现难、诉讼费用高等问题突出。
(二)经济环境较差,抑制金融业再发展。东乌旗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以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财政支出靠转移支付,金融服务对象大多以“牧”字类为主,现仅存中小企业处于“半关门”状态,一方面造成金融业服务对象分散、金额偏小、成本过高,金融业在县域难寻“黄金客户”,出现贷款难现象;另一方面因管理水平低、财务混乱、产品缺乏竞争等因素,出现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等因素受限制,导致企业生产恶性循环。
(三)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经营风险放大。一是县域社会信用基础较差,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二是少数企业由于受自身利益驱动,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机构债务,使社会信用环境恶化,一度“守信受打压,失信得实惠”大行其道。三是银企串玩“鼠猫游戏”。在银企借贷业务中,一些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时,就不考虑贷款到期如何还贷;有些金融机构为了应付眼前利益,应付业绩考核,对有不良贷款的企业办理贷款倒据,实行“贷新换旧”帐务处理,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扭曲正常借贷关系,破坏游戏规则,倍增金融业经营风险。
(四)县域社会服务体系缺位,增加信贷成本。一是企业办理抵押担保贷款时,需要办理财产的抵押、登记、评估手续,县域中介机构在服务中存在手续繁杂,收费偏高,以及存在重复评估、重复登记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和障碍;二是县域评估、担保机构发育迟缓,出现中小企业和困难群体在实际借贷活动中,因贷款担保对象缺乏,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成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推广难的主因之一。
(五)地方征信体系滞后,银企信息共享难。目前人民银行开发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能登录、查询在金融机构有贷款的企业情况、对没有贷款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没有录入。同时与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司法等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未能实现互联互通,缺少统一、完善、全面的企业个人资信系统,造成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个人的信息沟通出现瓶颈,在经济活动中增加交易成本,延误银企投资机会。
二、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共塑金融生态发展环境。一个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好,不仅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有利于金融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银行、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战略全局和宏观高度出发,各尽其责,科学地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地方政府首先要充分发挥其法律赋予管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制订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长远目标和工作任务,积极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奖罚机制,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社会风尚;其次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认识,争取社会的支持。金融机构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已任,打造工作亮点,创新业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小企业要强素质、上规模、上水平、完善财务制度,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做到诚实经营,信誉立身。
(二)加快法制建设,拓展金融生态法律空间。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加强对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一是尽快完善《企业破产法》,解决破产企业清算中涉及有抵押、质押的金融债权在清算中的次序问题,切实保障债权人的权利;二是积极争取法院、公安等强力部门支持配合,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形成“司法维权”高压区,夯实金融生态建设司法基础。
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三农问题”[1]是我国当前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它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紧密相连。这一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现代化就难以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不能真正的实现。故此,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并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作了特别强调。学界对这一中国当前最大的现实问题也极为关注,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研究内容更为广泛,成为当前经济学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众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有幸逢阅了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家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诚然此作之说可为我国农民问题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一、《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简介
詹姆斯????C?斯科特于2001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在中国发行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学术魅力,在我国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该力作集中反映了科斯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特色,从现实出发来考察东南亚农民生存伦理和反叛逻辑。通读此作,我们很容易发现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主义情操,他是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深入农民的心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说话的学者。书中大胆采用了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构建了“生存伦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意义,肯定了其规范性和道义,并实证了“安全第一”原则的决策性和普适性。正如译者所言,本书是一部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的考察农民生存和反叛问题的力作。它对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农民问题,都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启示――“三农问题”
透过此书看当今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启示重重。笔者认为 “三农问题”要根本的解决,也要深入农民的心理,站在农民的立场解决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虽目前国家已投入人力、物力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值,然大量问题尚未解决,大部分农民的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必须高度重视。笔者在接受詹姆斯????C?斯科特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个人调查结果,依据现象学的部分理论,对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切实发挥政府的援助机制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指出:“在家庭之外有一整套网络和机构,在农民生活陷入经济危机时常常起到减震器的作用。一个男性亲属、朋友、村庄、有力的保护人,甚至包括政府(虽然较为罕见),都会帮助度过疾病或庄稼歉收的难关。”这就是斯科特所说的援助机制。但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对政府援助行为的可靠性难以置信,认为“传统的国家和现代国家都能帮助农民生存下去。然而国家的援助,如果说总会有的话,也是很难靠得住的”。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主观理解,不管怎样,政府的援助还是存在的。尤其就我国当前的社会而言,政府对“三农问题”极为重视和关心,但重视关心的效果如何,就需要考究了。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切实发挥其最基本的援助职能。然当下中国农民的基本生存已不是问题,政府的资助已渐趋落实并明朗化,如农村教育、乡村交通建设及农税取消等等。话虽如此,但我们政府一直所倡导的建设新型农村并没有实现(只有小部分),农民只是暂时满足了基本生活,而在广大农村,子女上学及医疗问题依然很严重,贫困依旧是农民的心病。总之,农民脱贫的目标远远没有实现,治富就更不用谈了。因此就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解民于危难之中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切实发挥其援助机制,尽可能地缩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脱贫,共同富裕。
那么,政府如何更好的发挥其援助机制呢?《农民》[3]在对“剥削”进行了现象学分析时指出,“为了达到剥削农民收入的一定平均值的目的,精英阶层可以有极为不同的方法。虽然农民对任何此类索要都会感到不满,但使他感到自己被剥削的最为严重的是那种最经常的威胁其生存要素的、最经常的使其面临生存危机的索要。在农民询问被拿走多少之前,他先要问的是还剩下多少,他要问涉及农民利益的制度是否尊重其作为消费者的基本需要。”从这段阐释我们可了解到,农民真正需要的是维持基本生存的安全感。回归到政府的援助问题上来,我们发现农民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安全第一”的生存。简言之,政府保证了农民的安全感,自然就保住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经常宣扬,现代社会农民要治富,就要发展副业,创办自己的企业。然而,斯科特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农民行为――规避风险行为。并引用了生存农业经济著作的话作为解释,即“对于勉强生存的农民来说,可恶的风险会相当厉害,因为高于期望值的利润也许抵消不了低于期望值的回报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如此就需要政府来解决农民的风险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发动群众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并首先由政府在本地创办企业,作为示范点。这一方面可以给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保障其“安全第一”的生存;另一方面可以吸纳技术人才,尤其是大学生,也就相应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政府的引导之下,一些有思想有能力的农民看到创办企业的益处,也就必然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来。长此以往,毋庸置疑,整个农村的经济就会慢慢发展起来,农民的基本保障和治富问题也就相应的解决。
(二) 加强农民的专业知识教育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指出:“安全第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农民屈从于习惯:即使是可以避免的风险也不敢承担。当旱季作物、新种子、新种植技术以及市场生产等新事物提供了明确的、实质上的收益并且对生存安全没有风险或风险不大时,人们会看到农民们是冲到前面的。”如此说来,农民需要进行一定的革新[4],只要不是高风险的革新,但是“大量农民的革新行为具有孤注一掷的特征,这使得农民不得不为未知事物而拼搏一番的经济背景同其常见的怀疑主义谨慎态度”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因此,农民要通过革新改善自己的境遇,就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而这种经济风险只要不是很大,农民就可以坚持下去,不幸的是风险超过预期目标就必然中途放弃甚至破产。在安全第一原则的限制下,农民不会去冒险,只会选择投资少而风险也小的革新,慢慢改善。
鉴于上述一系列农民自身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要设法改变农民的生活境遇,降低经济风险,在保证安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转变农民的思维,达到投资少风险小的经济目的,同样需要政府这一强大支柱。从长远利益考虑,解决本质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农民的专业知识教育,把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理念、新的作物品种、新的行业选择等定期传授给他们(当然初期是针对农民中的精英阶层,因为他们有对新事物的优先和乐于接受能力),使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如防虫、播种、育苗等技术)。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减少风险,以增加利润。当农民真正看到教育带来的现实利益时,必然会全身心地投身于农业生产。如此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最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安全保障,政府的作用也就真正的发挥出来了,其形象也相应的提高了。并且,通过接受教育,农民的个人素质也相应提高,并更能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作用,这就对教育在农村的普及起到催化作用,。如此良性循环,相信我国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就会稳步、良好的解决。
当然笔者的观点有一定的空想成分,这一政策要真正实行是不容易的。由于广大农民同胞知识水平非常有限,认为教育只是年轻一代的任务,他们多年的经验积累是不需要进行教育的,而且可能对农业知识教育有排斥心理(不懂其中的摘要农民中的精英阶层的支持,然后再将其经验传授给其他的农民。等农民看到了新技术的成果时,自然就投身于学习及实践中去。
(三)整合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引用了S?爱泼斯坦的一句话:“贱民阶层之所以乐于接受这种给予这种固定报酬的制度,是因为即使遇到灾年它也给予安全保障”。对农民而言,稳定的安全保障比市场经济利润等重要,而土地就是农民最稳定的保障。因此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对土地的优化分配和合理利用是关键。当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以家庭为主的小块土地已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小块土地的效率低下问题。由于整块的地被分成若干个小块头,尤其是在平原地区,本来大型的机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但是由于地形问题或是面积问题,导致大型先进的机器作业很难实施,只能进行小机器作业,效率相对底下,而且耗时耗力。再者其农产品(如小麦)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时,必然会因为量少且质不高而廉价出售,如此,农民的经济收入就明显降低,若遇上灾年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很多农民觉得发展本业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民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进入城市,摇身变为农民工,并成为现代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可见土地对现代的中国农民而言已经不是最稳定的收入了(当然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要提高和改善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农民的本业――土地出发,对其进行优化管理及合理利用。
那么怎样施行此项任务呢?笔者认为应重新整合土地,即全部没收农民的土地,并将土地转让给承包商,再由政府发给农民固定的生活补助(当然是要满足农民的生存),这样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有稳定的收入,可以像产业工人或公务人员一样,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如此农民为了生活的更好,外出务工,就可得双份的工资,社会上存在的看不起农民的思想也就慢慢的消失,农民的待遇提高了,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再回到土地上来,承包商可以利用大片土地进行大机器作业,不仅效率高,省时、省力,而且经过专业技术的指导(承包商有条件雇佣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就随之提高。这种上下兼顾的政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之道。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要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转变,在保证农民“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之下,通过一定的援助机制及智力支持帮助农民脱贫治富,协助农村发展事业、推进农业进入现代化轨迹。
三、结语
詹姆斯????C?斯科特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这部力作对农民问题进行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的启示,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个案分析,都本着客观的原则,聚焦于农民的切实感受和切身利益,这种替弱者说话的个人主义情操实为可贵。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处理好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理解农民,满足农民的心理需求,从农民的切实感受和切身利益出发,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而《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就是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从中汲取营养,才是治“三农问题”之本。然该力作是以东南亚农民为例进行的考察研究,是否符合中国农民的实际尚存争论,但笔者认为其理论(如生存伦理,安全第一原则)是完全可以解释中国乃至亚洲所有农民的实际状况的。基于此,笔者在粗浅理解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提出一点看法,意在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C?斯科: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译林出版社,2004. 5
[2]马遂: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3.3
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保险经纪 市场 监管 建议
一、我国保险经纪市场的现状和展望
保险经纪业务是保险业务市场细分的产物,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减少保险交易成本,提高保险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险经纪业务在国外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拥有主体众多、制度成熟和运作规范等特点。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没有开展保险经纪业务,直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才对保险经纪人有了原则性的规定,确立了保险经纪人的法律地位。但由于起步晚,加之我国的保险市场也在起步阶段,人们对保险经纪业务了解不够,对其职能和作用更是知之甚少。保险经纪人在一段时间,被保险公司认为是在抢他们的“饭碗”,甚至将其作为争夺保险资源的竞争对手。
尽管如此,我国保险经纪业务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保险市场的细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1999年5月,我国建立了保险经纪人考试制度。1999年12月,一批起点高、专业化程度高的保险经纪公司进入市场,如北京江泰、上海东大、广州长城等全国性的保险经纪公司。到2006年,保险经纪公司已发展为303个,从业人员5710人,当年全国5641.44亿元的保费收入中,来自保险经纪公司的为106.65亿元。通过保险经纪人承揽的业务比重不断上升,一些高风险项目也开始通过保险经纪人来完成承保、分保。
展望我国保险经纪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形式继续看好,为保险经纪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经济平均以9.6%的速度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积极推进,特别是十七大的召开,为保险经纪行业创造无数的业务增长点;二是风险意识普遍提高,为保险经纪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保险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对自然灾害、技术风险等现代风险的管理表现出积极参与、认真应对、主动寻求有效途径加以规避的态度,因此购买商业保险的人数和金额都将大幅增长。一些大项目、大企业、大单位、大客户对风险管理精细化的需求,为保险经纪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作为新兴行业,我国保险经纪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定位模糊,业务来源单一。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在成立之初,普遍追求市场占比,于是将经营目标定位在获取手续费的高低和保费返还的多少,在业务来源上,主要依托股东资源承揽业务,市场拓展能力有限;二是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支撑不够。在我国保险经纪业务从业人员中,最缺乏的是保险、法律、工程管理、医疗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和专业人才,使得一些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的保险经纪业务和高附加值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咨询业务无法开展;三是风险管理薄弱,专业化服务质量不高。我国大多数经纪公司几乎没有设立自己的风险管理和保险方案,对自己经纪的保险品种的风险识别不够,导致在市场拓展中难以介入新的保险业务品种,极大地削弱了竞争力;四是诚信问题不可忽视。在保险经纪活动中,联合欺诈、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失信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一些保险经纪公司丧失最基本的诚信道德,造假弄假,骗取客户的信任,在保险经纪人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为投保人安排保险,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就推诿责任,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经纪行业诚信缺失的危害严重,扰乱了保险经纪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地阻碍了整个保险经纪市场的健康发展,给保险经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我国保险经纪市场还面临和国际标准接轨的挑战。根据人世承诺,从2006年12月11日起,外资可以在我国设立独资保险经纪公司,从此,中外保险经纪机构将同台竞技。一些发达国家的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具有历史悠久、制度成熟、运作规范、竞争有序等特点,而且形成了一套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目前,在上海等地已有外资保险经纪公司介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势力和过硬的技术势力,对我国国内的保险经纪公司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三、加强我国保险经纪市场监管的建议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挥保险中介机构在承保理赔、风险管理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更加专业和便捷的保险服务”。在未来,我国保险经纪市场的发展中,监管部门要围绕“市场化”的原则,采取监督和引导并举的方式,促使保险经纪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制定理性的保险经纪公司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满足保险经纪市场深层次需求,同时要监督保险经纪市场规范运作、依法经营。
(一)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保险经纪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规范我国保险经纪市场的法规主要是2004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2004]第15号),对保险经纪机构的设立、变更,高管人员的资格和经营原则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和保险产品的创新,保险经纪公司也推出了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模式,对于如何规范这些新业务,引导保险经纪市场健康持续发展,还需不断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法规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鼓励保险经纪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制定合适的经营战略
通过保险经纪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引导我国保险经纪市场按照市场化运作,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在公司发展中,制定理性的保险经纪公司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满足保险客户,做大经纪市场,满足保险经纪市场深层次需求,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和股东。理想状态是使保险经纪公司在保险业务中扮演专家的角色,成为保险市场上的风险管理专家、保险采购专家、专业索赔和投资理财顾问。在操作层面,促使保险经纪公司能够运用科学的国际通行的招投标方式和独有的采购范式,建立资格招标和竞争性询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各保险公司之间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格局,以确保客户得到最完善的保险条件和最合理的保费价格。
(三)鼓励保险经纪公司产品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
保险经纪公司的价值在于深化保险市场分工和产品创新,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减少保险交易成本,提供保险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保险经纪公司要发挥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特点,主动参与保险产品的创新和营销渠道的创新,与保险公司通力合作,实施优惠互补、资源互动,逐渐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诚实信用、品质优良的专业化保险经纪市场。如,江泰经纪公司探索通过政府、农牧企业及农户三方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农业互助保险基金,联合经纪公司提出一整套与大学生就业贷款保证保险配套的就学贷款解决方案。航联经纪公司根据外籍飞行员对飞行执照丧失提出补偿要求的风险,开发出“飞行员执照丧失保险”产品。据悉,保监会将尝试建立多种渠道的保险产品备案制度,允许经纪公司独立报备自行设计的保险产品,这不仅将打破以往只有保险公司才能设计保险产品的惯例,而且将为保险经纪服务打开一条“研究客户需求―生产保险产品―销售经纪服务―创新产品特点”的绿色通道。
(四)促进保险行业诚信建设
在保险经纪业务中,保险经纪人直接掌握投保人的经营,对其风险有较清楚的认识,如果不如实转述,会增加保险人的承保风险;另一方面,保险经纪人如果不认真解释保险条款,或不认真为投保人选择费用最低、保障最全面、最合适的保障计划,而是追求自身的佣金,就会损害投保人的利益。因此诚实信用的执业行为对保险经纪人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要努力从三个方面促进保险经纪行业的诚信建设:一是对招聘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对有不良行为的人员要坚决排除;二是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活动,培养员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商业原则;三是建立惩戒机制,对不诚信行为要严肃查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竞技体育存在的意义范文6
摘要: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农村劳动人口转移至城镇工作,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城镇劳动力,并适应城镇生活。通过梳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高校)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项目编号:2015SCG084);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L2014B006)
作者简介:谢秀琼,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现当代文学;颜炼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教育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10-04
城镇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区域流动,到岗位流动,再到城市生活的融入,城镇化的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一般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可分作本地农村人口和外来农村流动人口,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本地农村转移人口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及高职教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生成机制
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劳动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岗位之间的转移。职业教育如何作用于劳动力转移,需要进一步探讨其生成、运作机制,才能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服务于农村人口城镇化,促进教育与县域、城镇的互动发展。在诸多的劳动力转移因素研究中,“推—拉”理论认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吸引作用;另一方面,农业技术革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具有推动作用。两者互动释放出的强烈信号,即农业收入低于其他产业而产生的利益差异驱使着更多人流向城市寻找工作。卡托纳的经济心理学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在劳动力转移这一个体行为中,客观环境如工业化的“拉力”和农业的“推力”,并不直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而是客观环境对劳动力的心理过程,如愿望、态度、预期等产生影响,进而产生转移行为。[1]即以上两种合力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归根结底得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内在需要,才能减少因被动转移而产生人际摩擦与人力资源损耗,实现空间、职业的有效转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博加斯的自我选择模型认为,迁移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潜在迁移者个人能力的“可转移程度”、相对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平均收入水平的比较。[2]
综合上述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教育作为劳动力转移的内在驱动力,或通过提升个体就业技能直接促成劳动力流向技术更高、收入更好产业、岗位,或通过影响个人主观愿望、态度间接促成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迁移,成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见图1)
国外城市化的经验也表明,教育与城市化有着双向互动关系。随着城市化进一步推进,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美国为例,初等教育保障了劳动力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中等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工业化对劳动力素质的普遍要求,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未来劳动力在岗位、职业的转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总体来说,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给不同群体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转移选择和就业渠道。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问题
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命题的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比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的教育需求,高职教育的作用发挥还是相当有限。概括而言,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总体供给与城市化率不相符合
截至2013年末,城镇人口比重53.73%,城镇人口在2011年末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后,呈持续增长态势。以沿海城市宁波为例,截至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重69?4%[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11∶1缩小到2013年的2.03∶1,部分区域进入“1”时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按户籍统计的城镇人口远未达到50%,即20%左右的城镇人口处于半城镇状态,他们完成区域、职业迁移,但未完成身份、精神生活的城市融入。这中间的差距,除去户籍制度这一历史原因,还受限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一般而言,教育程度与迁移能力呈正比关系,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动力和获得实质性的迁移能力。农村文盲劳动力在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受到诸多限制,即使从农村转移至城市,多为从事劳动密集产业或低端服务业,无法适应中、高端服务业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素质要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的占比为4?6%,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9.6%,农村劳动人口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则更低,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效能。
(二)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教育需求存有差距
相关研究表明,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创新越强,职业稳定性越强,也有利于完成职业或技术的转换。2013年,全国就业人数按三次产业分布为31.4∶30.1∶38.5[4],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相比而言,农村劳动力虽呈逐年递减趋势,然而其在产业、岗位间转移空间却相当有限,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依旧多于第三产业,与城镇化总体趋势存在较大差距。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在整体产业布局上的引领作用是关键,这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均需高职院校的参与,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应有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大量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不相称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教育程度高低不仅影响着个体劳动力对区间、产业、岗位转移的态度,也影响着转移后岗位的稳定性和收入高低。“教育水平与收入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明显地体现在高中以上这一组劳动力上。”[5]从收入情况来看,大体表现出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越高,例如,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年平均收入为9.97万元,计算机信息软件业为9.09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67万元,远高于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究其原因,第三产业尤其如金融、计算机信息软件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较高,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要求更高,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则无法胜任该岗位。与农民转移劳动力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旺盛需求相比,目前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欠缺,普高与职高、中职与高职之间缺乏融合、渗透与统筹。
(四)高职教育供给与农村劳动力的基本培训需求不相称
实践表明,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增加1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就能增加3.6~5.5个百分点,打工收入就能增加5%左右。同时,考虑到迁移成本,不是所有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倾向于向城市外迁。“在四川的样本中,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倾向于首先选择农村本地非农业就业,其次才是外出就业,最不好的选择是本地务农。”[6]针对选择本地非农岗位就业的农民,以及生活在偏远山区有意愿却不具备转移条件的农民,有必要通过不同层次的短期培训或远程教育,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2013年,全国农村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占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79.2%,相比农村职业培训的广大市场,高职院校在政府组织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占份额并不大,有待高职院校在服务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上作出转变。
三、高职教育推进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部分省份高职院校“生源荒”的信号必须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拓宽职业教育面向,多元化办学,多教统筹发展,诸如中高职衔接办学、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市民素质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养等应是高职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7]高职院校与生俱来的服务城镇化发展前沿、人才培养属地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产业间转移教育需求
根据劳动力转移的推拉理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需要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客观上是农民逐渐减少的历史过程,但不是简单地让农民离开土地,而是通过产业吸纳富余农民就业,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区域产业布局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1)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推进教育与区域、产业、行业协同创新;(2)在保证高职教育满足第一、第二产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快新型城镇化急需的信息技术、商贸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3)拓展高职院校在县域及城镇的服务空间。针对吸纳大量劳动力收入却相对较低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入,有必要及时向农村已转移人口提供“学有所用”的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贯穿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个过程,以满足已转移人口的终身教育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简单的职业更换,而是劳动力资本积累提升的过程。所以,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或培训,不仅在转移中,更应该提前至转移前,也相应的延长至转移后,与目前所倡导的终生教育相结合。(1)建立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教育结构体系。探索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接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为新增劳动力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依托校企通等服务平台,积极构筑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和网络,加大高职院校参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力度,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为目标,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四方联动的教育培训机制。
(三)构建中高职衔接顺畅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高层次教育需求
根据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递进关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市域、现域、乡镇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别和层次又是不同的。所以,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应在顶层管理上加强系统设计,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理顺,以适应城镇化对劳动力市场提出的挑战。具体而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
(四)开展“市民化”教育,以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城镇工作和生活,但不少农村转移人口仍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现象较为普遍。面向农村转移人口开展“市民化”教育,不仅可以减少与本地居民的文化冲突,而且使得农村转移人口更好、更快适应地城市生活。借鉴发达国家对城市移民的教育经验,“通过政府、社区、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以正式与非正式、显性与隐性,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8],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双向互动、灵活多样的市民教育,提升他们融入城镇生活的适应力,在潜移默化中促成农民“市民化”。而在这一较为漫长的市民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必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0.
[2]俞文钊.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经济心理与行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7.
[3]周骥.2012年末宁波常住人口763.9万城镇人口比69.4%[EB/OL].[2013-05-22].news.cnnb.com.cn/system/2013/05/22/007728599.shtml.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EB/OL].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45-149.
[6]赵耀军.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四川为基础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7(2):37-42.
[7]金雁.服务新型城镇化地市高职如何作为[J].青年教师,2014(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