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结构性失业 供求非价格弹性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90-0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尤为严重。2005年中国就业高峰论坛提供的数据表明:45%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5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教育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位是结构性问题,包括地区结构和专业结构。
失业经济学用一个模型解释了结构性失业。如图1所示,劳动力市场被分为两个市场,假设两个市场的工资水平相同。一个市场上劳动力供过于求,即为失业市场;另一个市场的劳动力供不应求,则是岗位空缺市场。两个市场合并来看,总劳动力市场存在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形成。
针对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郑功成和袁志刚认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郑功成提出,计划体制加供给导向的教育体制直接妨碍着大学生就业,在扩招情况下,高校没有调整制度、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现实,但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的工具。
本文将劳动力供求非价格弹性作为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定量研究工具,放入到结构性失业模型中,分析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现状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是因专业供需失衡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目前,由于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十分突出,并具有一定持续性,这也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难度所在。表1、表2分别显示的是2007、2008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居前10的专业排名。
采用失业量指标来衡量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程度,如表3所示,2007、2008届大学毕业生失业量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失业量前10专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第二,失业量最多的前10专业在我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占比较大。
二、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成因
(一)供求非价格弹性
假设工资水平一定,大学生劳动力供求非价格弹性是指工资以外的因素变化引起的大学生供给或需求的变化程度。非价格弹性包括收入弹性、技术弹性等。收入弹性是社会整体收入水平变化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大学生劳动力供给或需求变化的影响程度。技术弹性是指社会技术水平的变化对大学生劳动力需求或供给变化的影响程度。
(二)供求非价格弹性与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是因为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把大学生劳动力看成一种商品,该商品的需求方是用人单位,供给方是高校。假设在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一直处于W水平,考察收入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影响。如图2所示,是一个大学生劳动力供求模型,初始时,劳动力需求曲线D1,供给曲线S1,此时在E点取得均衡,均衡就业量为L1,均衡工资水平为W。由于收入或技术等因素的变化,用人单位迅速调整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D1移动到D2位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量从L1缩减至L3水平。此时,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需求远远小于供给水平,供给大于需求。高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开始调整该专业学生的招生规模,S1向左移动,只有当S1调整至S3位置时,劳动力市场才能达到新的均衡点E2。但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供给随着收入或技术变化的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变化速度,图中所示,供给曲线只能移动到S2位置,此时,在W工资水平下,该专业大学生供给量为L2,需求量为L3,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该专业大学生的失业量为(L2-L3)。
图3描述的是另一种情形,同样受收入或技术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增加,D1向右移动到D2位置,从而高校开始调整该专业大学生的供给量,增加对该专业学生“生产”,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若供给曲线移动至S3,则劳动力市场将到达新的均衡E2。然而,供给曲线的变化幅度赶不上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仅能到达S2点。此时,在W工资水平下,该专业大学生的需求量为L3,供给量为L2,该专业大学生供给不足,出现(L3-L2)的岗位空缺。
(三)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的原因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需求非价格弹性相对较高是由企业运行的特点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决定的,而低供给非价格弹性是因为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存在问题。
1.需求非价格弹性相对较高的原因。
(1)企业运行的特点。企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而高需求非价格弹性的产生正是与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密切相关。首先,企业经营战略向多元化转变以来,它们通过削减或拓展经营领域来应对变幻不息的市场环境,从而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其次,国家对创立新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得开办新企业收益大大增加,而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又使得申请破产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能迅速作出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的决策。一旦某一行业利润高于平均水平,厂商争相进入,雇佣大量与该行业相匹配的专业的大学生;而当利润低于平均水平时则立刻撤出,大量大学生被解雇。再次,很多企业存在短视行为。短视行为是指追求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而不是长期的稳定发展。一旦遇到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了应对竞争压力,他们很容易想到通过裁员以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以上三项企业运行的特点显示,大学生劳动力需求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劳动力具有相对较高的需求非价格弹性。首先,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并不是直接用来提高自身的效用,而是通过使用劳动力资源生产产品从而获得收入效用。劳动力的需求方同时也是产品市场的供给方,因此,市场环境稍有变化都将很快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影响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其次,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有伸缩性。一旦用人单位存在成本上升压力,很多用人单位大量的削减人力,而同样的工作量通过延长在职人员的工作时间得以完成。
2.低供给非价格弹性的原因。
(1)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缺陷。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缺陷,使得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目录修订时间过长,不能很快根据市场劳动力需求进行调整。第二,专业口径过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等应用技术型学科的专业生长缓慢,学生仅仅了解自己所学的这个狭小领域的知识,当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减少时,很难找到新的就业途径。第三,我国大多数高校招生实行“志愿定专业”制度。学生往往在入校之前就定下专业,对专业和自身匹配性的了解时间不足,很容易选择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的专业,而一旦选定了专业就很难转换,因为学校通常为转换专业设定了一些要求,而且学生本身也投入了大量的沉没成本。
(2)高校专业调整存在“惰性”。高校专业调整的惰性是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小的根本原因。高校专业调整牵涉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调整过程将面临重重阻力。首先,就高校自身而言,每一个专业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得以设置,因此,设置一个新专业是一个长期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同理,撤销或者缩减已经设置的专业的招生规模,意味着前期的投入付之东流,这也是高校所不愿意看到的。因而高校在专业调整中存在“惰性”。其次,对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一个专业领域投入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不愿意或是没有能力涉足其他领域。然而,某专业的撤销或者减少招生规模,意味着这一专业的教师面临转岗的危险,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对于高校专业的调整缺乏主动性,甚至很排斥,也存在“惰性”。
三、解决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建议
要解决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缩小大学生劳动力需求非价格弹性与供给非价格弹性的差距,主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的。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校从培养专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过度是提高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的重要途径。复合型人才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当前的大学教育主要以培养专一型人才为主,而且随着专业划分的进一步细化,专业口径越来越窄,大学生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技能局限在狭小的专业领域范围内。他们的知识专用性较强,仅仅适用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择业面非常狭窄。一旦被解雇,很难找到能发挥用处的其他岗位,一旦出现供给不足,也很难从其他劳动力富余专业找到合适的就业人员。如果高校转变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培养的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即使被现有的岗位解雇,但他们很容易实现转岗,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很敏感,能迅速进行调整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2+2”教育政策
“2+2”教育政策是指,大学生在高校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学习相同的内容,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进入大三以后,根据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有关专业选择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自己的专业,进行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习。“2+2”政策使得“志愿定专业”制度的缺陷得以弥补,大学生不必在刚入校时就糊里糊涂把专业定下来,减小由于中途换专业带来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除此之外,基础学习的时间拉长了,专业学习的时间缩短了。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一门专业或者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取得了进一步学习和获取其他专业和技能的基础知识。一旦所学专业供大于求,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短期培训获得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岗位。
除此之外,还应该缩短高校专业调整和修订的时间,以提高大学生供给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程度。鼓励经过认证的培训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在短期内实现转岗。
参考文献:
1.袁秀芬.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高校对策分析[D].中国知网,优秀硕士生论文
2.姚裕群,彭思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3)
3.袁乐平,周浩明.失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姚裕群,彭思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3)
5.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
6.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7.林霓裳.企业短视行为对知识失业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0(1)
8.卢韫实,罗瑾琏.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的现状及动态[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9.白清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09(1)
10.薛维忠.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角度谈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J].管理研究,2010(7)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 工资水平 就业 劳动力需求弹性
国际贸易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向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在逐渐的增强,各国也逐渐的意识到国际合作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纷纷的加强合作以及加入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多边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得到改变,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跨国集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贸易的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服装和技术成为增长最快的出口产品;但是各国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维护本国利益,仍采取了较多的贸易壁垒方式。总的来说,国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力量,把握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促进本国以及世界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国际间的流动增强。在20世纪80年代初,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流动劳动力只有2000万人,而进入21世纪后,流动劳动力迅速增长至8000多万,而且随着各国对流动劳动力条件的逐步放开,以及对廉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条件,流动劳动力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国际劳动力呈现多样化的流动方向。在国际贸易的初级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往往会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而且需要依靠劳动力的输出获得经济利益,所以,劳动力的流向一般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当今世界,虽然这一总的发展趋势不变,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许多技术性的劳动力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国际分工的细化,又促使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机构和不同质的劳动力的流动。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体力劳动力的需求在降低,对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统计,参加经合组织的国家受到高等教育的外籍劳动力比例在60%以上。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
根据斯托尔帕定理,某种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当该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其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也会上涨,而非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则会下降。劳动力也是商品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而不同来源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商品价格的波动来源于本国的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所造成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时,其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二)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的知识外溢导致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将本国的较高科学技术在东道主国家进行应用,因而知识外溢作用明显,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匹配,故而,跨国公司对东道主国家的投资带动了东道主国家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劳动力工资的差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外包与承包业务。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往往会将本国产品生产中较低要求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主要致力于产品生产中要求较高的环节,故而提高了本国对较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而言,其所承包的业务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本国拥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来完成,故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也在其承包业务中得到扩大。
国际竞争的影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话题,而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是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国际贸易中竞争的加剧,必然会致使各国的企业都致力于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以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实施。故而竞争的演变,促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增加,也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拉大了劳动者工资的差距。
(三)收入再分配
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方向。诚然贸易自由化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国家为了有效地平衡收入差距,会采用收入再分配的策略进行收入之间的转移,故而对本国的生产要素产生相应的价格影响,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也会在收入再分配中产生影响。
(四)教育
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方面来影响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短期内提高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回报率,能够促使高技能劳动力获得更高的相对工资收入,故而短期内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会扩大;而从长期来看,教育水平的提供,促使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也增多,另一方面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促使低技能劳动者也逐渐地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高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将实现进一步的相对增加,故而,从长期来看,教育对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具有缩小的效应。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
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在于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出口产业获得更多有力的增长机会,会促使该产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增加。所以,当出口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则随着出口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很好地拉动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如果出口国出口的产品所密切使用的要素是其他要素而非劳动力要素,则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直接拉动作用就不大。另一方面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放映在其间接拉动作用上。出口国所重点发展的出口产业一般是本国的优势资源产业,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会促使本国资源向这些优势资源产业流动,从而极大促使该产业产品产量的增加,当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时,长期平均成本的增加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产业部门则会增加该产业的生产,从而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不同于出口对劳动力对就业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进口在一定范围内会对进口国的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主要表现在,进口会促使进口国减少该产业的产品产出,从而减少了进口国的该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进口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且如果进口的是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则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促使了劳动力就业水平的降低。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进口国进口的产品是中间产品则同样的是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同样的通过进口的产品是用于新建企业或者引入投资,则会相应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
(二)国际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贸易国的产业结构而体现的。具体来说,出口国的出口产业会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渐发展,而促使该产业部门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需要更多地劳动力资源,故而有利于这一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进口国,则因为进口的发展逐步的减少了对该产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该产业部门的就业量。所以国际贸易会促使贸易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促使本国的优势产业部门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除了反映在工资以及就业方面以外,还反映在劳动力的分配结构上。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分配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来实现的。
劳动力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它反映了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胡学勤、秦兴方,2004)。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会由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低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减少了发达国家自身对低熟练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对发达国家的该类型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作用,故而会使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向内移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直接投资也会对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会使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大。此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增长,会使工人承担的非工资费用增加,而雇主所承担的费用相应的下降会使工人的工资和就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低熟练劳动力替代性的增强也会增加工人的困境,会使工人所获得的企业盈余更少,工会在其中也难以发挥作用,最终将引起工人工资的进一步削减甚至是失业。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以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获得的启示
(一) 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在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形势中,我国多处于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但是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来说,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国际贸易分工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取得对外贸易的长足优势。所以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创新归根到底来自于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主观创造性,所以要不断地发挥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向中高端的结构层次发展,也更加极致的激发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 增加对劳动力教育的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而且在上述理论中也论证了从长期来看,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会缩小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益。诚然我国今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体制也应该从根本上克服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提高教育的手段,将劳动力培养成为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
我国要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我国的内部做起,即需要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只有从内部培养出劳动者竞争的忧患意识,让其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在发展对外贸易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也只有从内部激发出劳动者竞争的潜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促使劳动者更为主动的把握机会,在对外贸易中主动寻找主动地位,取得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势。同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也能使劳动者时刻注重自身的完善,在对外贸易中,能够汲取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增强能力,提高竞争技能,谋求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德波.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就业影响[J].理论探讨,2009(3)
2.冯晓华.国际贸易对中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3
【关键词】“民工荒”;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
2004年,“民工荒”问题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等传统的制造业大省爆发,大量工厂招不到满足生产需要的农民工。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改变,引起了社会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年以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西北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发展中西部地区等战略规划的持续实施,“民工荒”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扩大的趋势,部分劳务输出地如安徽、四川等省份也逐渐出现“民工荒”问题。2012年新华网发表的《西宁市成为缺工的大中型城市之一》也表明西宁市进入缺工的大中型城市的行列。
那么,西宁市“民工荒”问题是否真的存在?在西宁市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转变的情况下,为何会出现“民工荒”的现象呢?是城市生活的高成本让低收入的民工无力负担,但是紧张的劳资关系让民工学会了“用脚投票”,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如何理解和应对这反常的“民工荒”现象?笔者将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西宁市“民工荒”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分析西宁市“民工荒”的特点和原因,并以此为基础作出政策建议。
一、西宁市“民工荒”问题现状
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当期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所需求对应的求职人数。求人倍率1以上表示劳动力供不应求,求人倍率在1以下表示劳动力供大于求。笔者通过中国就业网,收集了西宁市2004年至2013年每年第一季度的供求数量及求人倍率,发现西宁市“民工荒”问题显现时间要比媒体所报道的时间来的早,于2005年就已出现了求人倍率在1以上的情况,2005年第一季度求人倍率为1.15,可见在2005年西宁就出现了“民工荒”问题。近几年由于工资水平的提高及政府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缺工问题已有所改善,求人倍率已经降到1以下,但基本在0.95以上。因此,现在西宁市“民工荒”问题,主要是结构性供给出现问题。
二、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
(一)完全竞争下的劳动力市场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的总量随工资的增加而增加,而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求,企业用工需求则随工资的增加而下降,两条曲线综合起来决定均衡的工资水平和均衡的劳动力需求数量。
(二)“民工潮”时期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
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边际生产力低下的劳动力,即剩余劳动力。当城市中的工业部门因累积而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时,根据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描述Mt=f(P*Wu-Wr),只要城市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预期收益大于农村劳动的收益与转移的成本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选择迁入城市谋生。在“民工荒”问题以前,农民工的供给曲线是无限弹性的,是一条平行与横轴L的直线SL0,其中OA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最低收入,W0/P0表示农民工收入及城市物价。SL0与需求曲线DL0相交于B点,B点为民工潮以前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到达B点后,由于城市预期收益仍然大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劳动与迁移的成本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无视城市的失业率继续选择迁入城市,造成了城市部门用工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即所谓的“民工潮”现象。当然随着经济扩张对劳动力过度需求,劳动力供给到达一定限度后,其供给曲线也会稍微上扬,变成SL0曲线部分。
(三)“民工荒”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
在“民工荒”以前,农民工数量是无限供给的,因此造成了从前“民工潮”现象,其供给曲线是一条无限弹性的曲线SL0,此时的劳动力均衡点为B,劳动力需求为L0。但是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偏好的改变,农民工工资低下城市物价上涨、劳动力市场中年轻工人供给相对减少、劳动力供给中的结构矛盾等因素,现在农民工的供给曲线由原来的无限弹性转变成有限弹性SL1;而随着经济的增长等因素,企业用工需求增大,原来的需求曲线DL0向右移动了DL1。新的需求曲线DL1和新的供给曲线SL1形成新的均衡点E,此时劳动力需求为L1。但是,由于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他们不愿意为农民工提高工资,仍然以之前的工资水平来试图雇佣劳动力,但是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此时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只有W0/P1。这时,劳动力供给小于劳动力需求,农民工的总供给量为L2,而此时的用工需求为L3,这就造成了农民工的短缺,缺口总量为(L3-L2),于是就出现了近年来的“民工荒”现象。
图1.1 “民工荒”时期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均衡
三、影响西宁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因素
(一)低工资与高物价
西宁市农民工工资水平过低,生活成本过高造成农民工供给劳动力意愿下降。
从最新公布的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水平来看,西宁市105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处于比较靠后的。在本来工资已经不高的情况下,西宁市农民工还经常遭遇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拖欠工资的恶意欠薪事件,这相当于降低了农民工的实际收入。
另一方面,物价的上涨过快使得农民工的实际工作收入下降。近几年,一些生活消费品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的状态。必要生活消费品尤其是食品、医疗、住房等消费占据居民的主要生活消费,说明了西宁市农民工在西宁务工的生活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阻碍了农民工进入西宁务工的意愿。
(二)西宁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1. 年轻劳动力供给相对下降。根据西宁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1年西宁市16岁及16岁以上的劳动人口152.61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2.11万人。劳动人口平均年龄35.68岁,比2000年增加了1.93岁。西宁市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壮年化、老年化的趋势,年轻劳动力资源供给相对下降。
2011年,西宁市16岁-24岁劳动力人口占21.65%,同比2000年下降0.23%;25岁至34岁劳动力人口占21.43%,同比2000年下降12.16%;35-49岁劳动人口占41.89%,同比2000年上升11.02%;50-60岁劳动人口占15.03%,同比上升1.38%。西宁市劳动人口壮年化、老年化使得西宁市劳动力市场中青年劳动力供给量相对下降。
而从西宁市近2003年-2013年的生育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可预测,在未来,西宁市老龄化问题会越发严重,年轻劳动力资源会进一步减少,造成轻工荒。
2. 结构性矛盾导致西宁市有效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西宁市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而西宁市劳动力结构的矛盾,致使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的矛盾。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公布的2012年西宁市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数据来看,西宁市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劳动力本身的文化水平导致了西宁市劳动力市场中技术工人供不应求。
导致西宁市劳动人口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面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农民工文化素质低,接受培训意识弱;(2)西宁市农民工技术西宁市多民族的劳动力构成是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西宁市高新开发区的大力发展,对技术型工人需求越来越多。以2005年第一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西宁市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人需求显示,对技术性工人的需求明显增多。
但是,眼下我市农民工的文化技术水平仍然较低。2005年西宁统计局对西宁万户农民工进行调查显示,西宁市12683个农民工当中,初中文化以下的占打工人数的88.78%,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10.57%,受过专业培训的外出劳动力更是缪缪无几。西宁市劳动力市场仍然以无技术职称的劳动力为主。
西宁市是一个由汉族为主,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近年来,汉族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上升。根据2010年西宁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宁市常住人口中,汉族1635217人,人口比重占74.04%,同比2000年下降0.47%;少数民族越573491万人,占25.96%,同比2000年上升0.47%。
在劳动适龄人口方面,西宁市汉族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劳动适龄人口有老年化的趋势;少数民族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年轻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较快。这意味着西宁市劳动力市场中少数民族劳动力资源所占比重正在增加,少数民族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越发重要。
西宁市少数民资人口受教育水平要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全市少数民族具有小学以上程度的人口为487850人,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93.19%,比全市总体平均水平低2.49%;全市少数民族文盲人口35663人,文盲率5.42%,比全市平均文盲率高1.98%。
一边是劳动力市场比重的上升,一边是教育水平的不足,面对西宁是劳动力市场中高素质人才的短缺,西宁市少数民族劳动人口的素质不足是造成西宁市技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影响西宁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西宁经济的增长,用工需求也在逐渐增长。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表示,表示GDP每年增长1%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增长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就业(需求)弹性=就业人员增长率/GDP增长率
笔者通过对比西宁市2005年至201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发现,西宁市的就业人员增长率基本与GDP增长率成正相关关系,前一年的经济增长会影响下一年的就业增长率,如2009年GDP增长率为13.3%,2010年就业弹性系数为6.26,而2010年GDP增长率为18.2%,2011年的就业弹性系数为28.67,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带来下一期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这也符合经济学中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理论。
五、对策建议
(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西宁市农民工供给不足的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反应。由于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并以此为基础造成的经济、社会保障、教育资源、就业等城乡二元化,是农民工短缺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改善,“民工荒”问题就无从解决。尽管西宁市在2011年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管理方式,改用农村和城镇户口管理方式,但这并为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化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过失地农民开始,从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开始,循环渐进,打破这种城乡二元化的结构。
(二)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西宁是民工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结构性出现了问题,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后,西宁市生育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幅度下降,造成了目前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的特点,青年劳动力供给不足,在国家放宽计划生育的政策之下,西宁市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生育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面对着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在劳动人口比例上升及少数民族劳动力素质平均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造成的技术性供给不足,笔者建议政府应该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及意识。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中国就业网
[3] 陈恒西.西宁市农村外出务工基本情况-万户农户外出务工问卷调查之一[J].青海统计,2004(06).
[4] 马忠华.保持少数民族人口增长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西宁市少数民族发展状况[J].青海统计,2012(10).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4
非正规就业是劳动者为获取收入而从事没有国家保障的工作的一种就业方式。它不仅仅局限于非正规部门,非常正规的大企业也可以采用非正规的就业方式。由于非正规部门是非正规就业的主要领域,而正规部门中非正规就业人员很少,且数据难以统计,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只考察了非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人口,即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
一、就业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著名的“奥肯定律”。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高增长率使就业率提高,低增长率则会降低就业率。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近20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GDP的高增长率,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周期,1990年以前,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基本上同向变动,就业增长快,就业就随之上升,但1990年以后,快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的增长,反而出现了就业增长率下降,似乎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不能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
什么原因导致90年代以后我国的就业弹性下降呢?我们从经济增长的特点和就业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
1.技术进步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或其他资源;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指生产要素的配置及使用的生产率,也即广义的技术进步效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成为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之一。表1显示了90年代(1991-1999)广义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从表1看,1991年以前,广义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以增加就业为主。1991-1999年间,广义技术进步使就业的需求少增加了5945万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加大,使得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2.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自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与此相适应,就业结构也随之变动。但就业结构能否与之顺利调整取决于原有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含量、知识技能结构的更新能力,以及企业用人自的大小。事实上,在1992年以前由于就业制度刚性,原有从业人员和机关报增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基本上属于地域性配置和行政性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和失业几乎没有影响;1992年以后,产业结构的调整遵循了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隐性失业日益显性化。我们对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有着不同的特点。表2列示了有关三次就业弹性的历史数据。
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变化来看,存在下列特征:其一,本来应该出现的从大量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存在的第一产业中把劳动力转移出来的趋势(表现为负的就业弹性),在最近几年反而呈现出相反的势头。即本应是劳动力移出和产量增长,近几年反而变成劳动力增长和产量同步进行,而劳动力增长速度更快的趋势。其二,本来需要作为就业主渠道加以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最近几年的就业弹性反而呈现出有所下降的趋势。其三,主要反映中国制造业和建筑业发展状况的第二产业,在近几年基本处于负值就业弹性。即,随着第二产业增速的加快,建筑业和制造业对于企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下降是经济总量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来源。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的急剧下降,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为我国的主导产业,因为轻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所以就业吸纳能力较强,这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成功降低高失业率的产业优势。而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主导产业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属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相对较高,投资量大、周期长,不利于就业。并且由于这一主导产业吸纳资金大,会导致资金相对短缺,减少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量,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剧了失业问题。另外,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乡镇企业,提供了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主渠道。当时农村非农产业处于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成长阶段,其吸收劳动力的功能是强大的;而90年代以来,广大乡镇企业向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功能衰减,从而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失业率的上升。
技术进步和经济模式的转变,只能说明就业弹性在长期经济增长中有下降的趋势,但还不足以解释为我国GDP就业弹性下降的成因:(1)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同量产品所需劳动力会逐步下降,从而产生就业的基础效应;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能大大增加社会产出,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并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技术进步又具有就业增长效应。(2)产业结构的调整遵循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尽管失业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也带来了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对就业派生需求的上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军。
因此,总体看来,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都只能是作为失业率上升、GDP弹性下降的因素,却无法回答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为何下降。
下面从就业本身来分析和揭示高增长、低就业的深层次原因。
二、经济增长对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数量分析
(一)就业增长的“非正规化”趋势
1978年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口仅15万人,随后两年发展极为迅速,1979年为32万人,1980年为81.4万人,1981~1992年的11年时间,从113万人发展到834万人,整个90年代,非正规就业人口规模庞大,且稳步攀升。1992~2000年,非正规就业人口年均增长17%,到2004年底,非正规就业人数达到7538.4万人。
就业增长取决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和的增加和减少。通常两者都增加,则总就业增加,反之则减少;非正规就业增加量大于正规就业增加量,则总就业增加;反之则减少。近些年来,非正规就业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就业新增岗位的主导渠道,从1996年以后,中国的就业创造由双驱动变为了单驱动,即主要由非正规就业驱动。非正规就业增量在新增就业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02-2004年,正规就业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二)非正规就业弹性在提高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却呈下降趋势,从而就业弹性系数也不断下降,但非正规就业弹性一直明显高于整体就业弹性。这说明我国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非正规就业增长率要远高于正规就业的增长率。
由此,可以用非正规就业贡献率的增大来解释我国就业弹性的下降,即从非正规就业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违背奥肯定律。
(三)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
1.非正规就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分析
从非正规就业人数和GDP总量的历史数据变动情况分析,二者之间呈明显的同步增长趋势, 图1是非正规就业人数与GDP的总量的散点图,从散点图能够看出二者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设非正规就业人数为X,GDP总量为Y,则可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从以上回归方程分析,非正规就业与GDP正比例增长,从数学意义上说,由b1=18.14,说明每增加1万人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将增加18.14亿元的GDP产出。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非正规就业与三次产业产值的数量分析
设非正规就业人数为X,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Y1,Y2,Y3非正规就业人员对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拉动作用作线性回归分析: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非正规就业对第二、三产业产出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每增加1万人的非正规就业人员,将增加9.43和6.04亿元的GDP产出。而对第一产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可见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领域主要是由第二、三产业组成。
通过对非正规就业弹性以及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仍然同方向变动。认为非正规就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压力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就业冲击波,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既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5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计量经济学 多元统计学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我国三大产业劳动力供给需求不平衡
劳动力供给需求不平衡主要是指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对GDP的贡献与各行业的劳动力供给不平衡。依据三种产业的性质,由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村,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城镇,所以可以使用城市化比例来分析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中占有的比例。在美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20.8%,77.7%,而我国对应为10.34%,46.3%,46.36%。并且美国的劳动人数占总劳动人数的比例在三种产业中分别为1.47%,35.03%,63.5%。城市化比例为81.7%,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与产业结构状况吻合,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而我国城市化人口为43.1%大量劳动力留在了农村,使得第一产业出现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而第二、三产业劳动人数比例过小,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缺口,总的来讲,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劳动力配置十分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
(二)三大产业的经济拉动作用开始出现巨大差距
首先通过计量模型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现状。设x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y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GDP为被解释变量。选取1978年到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计量模型为:
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x每增加1%,GDP平均会相应减少3.66%;y每增加1%,GDP平均会相应减少5.46%。这表明第一产业投入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出现了负推动作用,说明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已经饱和,提高第一产业比重反而会降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速度。
从上面的分析看到第一产业对经济拉动已出现负作用,而第二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虽然都为正,但它们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差距也日趋明显。这里可以通过弹性来分析,由公式:
(Ω取1,2,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分别计算我国第二、第三产业指标,可以看到第二产业对应弹性在2000年之后保持在2至3.5,即就业人数每增加1%,第二产业产值增加2%-3.5%,而第三产业指标保持在4至5,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每增加1%,第三产业产值增加4%-5%。而且从这几年的趋势看,第三产业弹性和第二产业弹性的差距不断扩大,第二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
(三)资源使用触及资源禀赋并使环境压力加大
由于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能耗过大,使得资源利用严重超过环境负荷,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例如,世界平均每万元美元消耗标准煤油的吨数为3.03,中等收入国家为6.85,而我国是8.89,处于低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之间。森林资源中,世界森林平均消失率为0.2%,我国为2.2%,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30.4%,我国为21.2%,低于低等收入国家的25.1%。淡水资源中,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是2132立方米,只是低等收入国家的一半左右,而为了满足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我国淡水抽取量占资源总量的比例不断上升,世界平均水平为9%而我国高达22.4%。煤炭石油等资源存量也是不断下降,近几年已经开始大量转为对外进口。
(四)产品供给需求不平衡且高科技产业、服务型产业发展落后
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国内居民社会消费品构成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产品,特别以制造业制成品为主,占到了我国出口产品的90%以上,这说明产品供过于求,国内需求严重不足,过分依靠出口消化过剩产品。而我国居民近几年的服务性、高科技产业产品需求不断上升,有些年份的需求增长甚至超过收入增长,而这些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满足人们的需求,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
依据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为了摆脱GDP崇拜,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我国目前对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定位于如何把握好三大产业的发展方向。这里主要方向应该为:“转移农村中大量滞留在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第三产业;适当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增大第三产业比重,特别是促进第二产业中高科技和第三产业服务性行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减少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对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向新兴对环境友好技术型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化质量,加快城市化速度,为劳动力转移,产业比重调整奠定基础”。
(一)减少第二产业比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从边际消费倾向的角度分析,根据1978年至2009年数据对消费支出的不同种类和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计量回归分析,考察各种消费相对应于人均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如下: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住房支出消费模型为:
Y = 16.53281553 + 0.005292571383*X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耐用消费品支出模型为:
Y = -3.130567222 + 0.02228469293*X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其它杂项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模型为:
Y = -4.842819657 + 0.03189721296*X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家庭设备用品与服务性消费支出模型为:
Y = -3.828859971 + 0.04795804648*X
比较第二产业中的住房支出,耐用消费品支出和第三产业中服务性支出,可以看出第三产业边际消费倾向更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更能推动经济发展。
从弹性角度看,当弹性在0到1时,消费支出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需求弹性大于1的行业是需求旺盛的行业,小于1的行业是需求萎缩的行业。增大弹性大的行业比例可以提高我国整体内需,优化我国经济结构。
从已有数据看,2005年开始我国能源弹性消费系数变为0.93,并且逐年下降,2009年为0.57;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从2008年开始小于1,2009年为0.79,第二产业主要行业的弹性小于1。而金融业,旅游业弹性系数都维持在2.1左右,交通运输,餐饮业的弹性业也大于1,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的弹性大于1。
根据上述分析,逐步降低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制造业,重工业等的比例,增大需求弹性更高的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旅游业,交通,餐饮业之类的行业比例,以此来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合理方式。
(二)加强农区工业化,转移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
目前,农村主要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相对薄弱。加强农区工业化,主要是指从经济结构上、思维观念上、社会结构上促进农村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重点的问题在于转移劳动力。
为了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哪些因素相关并且可能具有怎样的相关性,可以通过计量模型来实现。
首先是变量的选择。被解释变量Y代表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的人数,用以衡量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解释变量则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其他部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二是城市化率,三是第二三产业总和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其他部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主要通过非国有部门就业率,即非国有部门就业人数与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衡量,因为非国有部门是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城市化率则通过三个方面来反映。一是城市化率,因为我国目前第一产业几乎集中在农村,用城市化率可以很好地考察劳动力转移数量和速度。二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表示平均每个从业人员的产值,这个可以侧面反映我国城市化进程。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纯收入越高,则越容易进入城市,支付进城成本的能力就越强。最后是第二三产业总和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Y的值应该越大。将以上五个因素依次设为X1、X2、X3、X4、X5、建立计量模型。
由于解释变量之间相关性都在0.9以上,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有进行因子分析的必要。先对X1至X5取对数,然后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巴莱特检验中KMO为0.716,接近1,说明因子分析效果好。根据贡献度表说明第一个因子贡献度为95.615%,因此只需要取一个因子,由SPSS输出结果中可以得出因子得分矩阵为
F1=0.204LNX1+0.205LNX2+0.204 LNX3+0.206LNX4+0.204LNX5
然后对Y取对数,用LNY对F1进行回归,得到
LNY=-7.861303024+ 2.9576384*F,可决系数为0.9014,t值为13.525.F值为182.93,模型拟合程度好,变量显著。代入上式即得到:
LNY =0.6034LNX1+0.6063LNX2+
0.6034LNX3+0.6093LNX4+0.6034LNX5
可以看出非国有部门就业率,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三产业总和所占比例每增长1%,会使得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0.6%左右。所以在加强农区工业化,转移富余劳动力时应该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解除开发无序机制,促进城市化进程并提高城市化质量
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化建设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吸纳农村富余人口,一是以城市为核心创造第二或第三产业岗位,吸纳富余劳动力进城;二是将农村发展为城镇,促进富余劳动力聚集地的农区向城市形态转换,自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以农村劳动力的“自主型”转移为典型特征,和许多西方国家与农村失去土地关系的“无产者”的“受迫性转移”不同。土地资源赋予的经济价值决定了他们不是将转移抑或留守农村视为二者选其一的单一选择,而只能将城市打工和生活视为“暂时性”的,很多人将外出务工作为家庭收入的一种额外补充,并非替代。也就是说现行农地制度的限制,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权均等化和不可交易性,从观念上限制了我国模仿西方快速进行城市化的可能。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适当改革土地制度。
减少城市化拉力,增大城市化推力。城市化拉力主要是限制农民工入城的因素,包括农村收入拉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生理和心理压力、政策制度压力、进城就业成本压力、就业门槛压力。城市化推力主要是指促进农民工入城的因素,包括家庭生产、生活推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推力,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推力,相对经济地位推力。在促进城市化建设中,应该着重分析考虑推理拉力模型,制定能减少拉力,增大推力的政策,吸引农民工进城,扩大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规模。
提高城市化质量。参照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的思想,目前将城市化程度的指标不能仅仅定义为城镇人口比重,而是应该从城乡发展动力系统,城乡发展质量系统和城乡发展公平系统三大方面对新型城市化程度进行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十分注重城市化的质量。具体的内容有:注重城市发展质量,降低单位GDP水耗和能耗,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强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保护好城市周边及城市中的生态环境,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注重城市化中的人文建设,不断提高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扩大教育医疗文化事业的建设,提高居民的福利。转变传统的城市化参考观念,应该从更广的范围考察城市化,制定更全面的城市化草案,有效地提高城市化质量。
参考文献:
1.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0[M].科学出版社,2010
2.耿明斋,李燕燕.中国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科学出版社,2010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6
(一)出口商品结构
李嘉图理论指出一国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我国产品出口主要依赖于我国近似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正是在这种劳动力要素禀赋上具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我国出口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随着人民币币值的升值,这种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产品出口因利润的下降而不断减少出口。目前,我国原先的成本优势逐渐被其他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代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红利拐点,东部出口导向地区近期出现了各种“用工慌”现象,同时《劳动法》的出台推高了劳动力成本,我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年间从2000年的9371元涨至2011年的42452元,工资成本上涨了3倍多。在劳动力成本“无限供给”拐点之后以及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份额比较优势正在被东南亚其他更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取代。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有助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从原先依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转变。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没有资本大,劳动力所占的成本较低,因此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少,同时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一般毛利率较高,其产品也具有一定市场议价能力,人民币升值对该类行业的影响有限,没有劳动力密集型那么大。因此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逐步提高比例,而近些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也可以说明这点。
(二)出口贸易主体结构
我国对外贸易主体主要有国内企业和外资跨国公司,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这种贸易主体也开始出现外资减少投资国内市场的现象。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为了招商引资,为外资跨国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投资环境,但这些跨国公司早先设立的企业主要是为了享受政策优惠,企业主要从事来料加工、OEM等产业链中间环节,这些环节附加值低,比较依赖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在人民币升值之前,这部分的外贸企业占比较多,也是大部分外资企业首先考虑在中国设厂的主要原因。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以工业附加值相对低的来料加工等企业开始出现成本上升,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降低。人民币的升值对该类企业的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减少了承担较大能耗却只能带来较低收益产业的过度扩张,有利于优化出口贸易主体结构,促使出口贸易主体从产业链中端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提高了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比例。
(三)出口市场结构
我国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特别是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会促使贸易市场更加集中化。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出口企业的生存成本,为了转嫁成本的上升,出口企业提高产品价格,由需求弹性理论可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的变化与需求弹性相关。需求弹性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有关,收入水平高的消费者对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较少,也就是需求弹性小。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在未来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提升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较少,出口到这部分国家的产品比重也会比人民币升值前多。人民币升值会推动贸易市场更加集中于发达国家,未来的出口贸易将更加依赖于发达国家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