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

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范文1

【关键词】 动漫;非遗;团圆鼓舞

一、动漫的传播特征

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不断重视,地方政府对苗族团圆鼓舞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传承和延续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但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大和传统传承模式落后,苗族鼓舞的传承和保护陷入窘境。目前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正蓬勃兴起,并逐渐普及应用,动漫媒体也因此应运而生,其具有鲜明的特征。

动漫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电视、电影等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动漫可以让用户与动漫作品进行一些有趣的互动,用户通过互动不自觉地接受动漫所承载的意图,例如当下流行的“种菜”等网页游戏,青少年玩家就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生物成长、市场价值等概念,也让他们了解到劳动与效益的因果关系动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由于动漫属于流媒体能够边下载边播放,对软硬件的要求也不高,且体积较小。非常适合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楼宇视频、车载视频、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上运行,且能很好地与当今流行的其他各种数字媒体相兼容。作为新传媒技术的动漫传播具有令人亲近、令人喜悦的正能量情感属性。

如果用传统模式全面介绍一种文化,需要较长的时间且较为枯燥,不便于年轻人的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动漫打破了传统动画的整体制作播出模式,它利用网络的同步性进行分阶段的制作与播出,非常适合非遗的传播。大部分青少年不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借助他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引导青少年、潜移默化中传承非遗。我们采用漫画的艺术形式,动漫化展现了苗族“团圆鼓舞”的人物、场景、舞蹈。把“团圆鼓舞”符号化,通过动漫化的形式广泛传播,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

二、动漫有利于促进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是影响非遗文化在当代传承的重要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宝贵文化精神被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从当代年青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基本剥离。要有效且常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重新让非物质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建立联系,构建对非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满足人们物质或精神的需求,从而达到人们主动去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动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且覆盖范围广,网络上、电视上都有专门的动漫版块。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作品利用这些现代传媒的强大传播能力向广大动漫受众进行传播,有效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三、动漫有利于对“团圆鼓舞”内涵的表达

苗族“团圆鼓舞”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把音乐、舞蹈、表演、服装等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鼓舞的基本元素是苗族先民的文化生活、风格习惯相关的艺术创作,主题始终表现为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它完全植根于苗族人们的生活及文化思维里,表演既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勇于创造和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也是苗族挥洒率真朴质、演绎酸甜苦辣、关照生命价值的载体。团圆鼓舞舞蹈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大摆粗犷,小摆稳健,细摆天真,将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祈求丰年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1]

“团圆鼓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漫画的形式传承下去,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保留它的原真性,其次才能发挥动漫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对团圆鼓舞动漫进行脚本创作时,在人物的服装上要展现湘西苗族特色,道具不能改变,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苗族“团圆鼓舞”动漫化可谓是当代大势所趋,洋溢着强烈而独特的民族特点的动漫片,能更好地宣扬苗族的精神内涵及文化形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苗族鼓舞文化,通过对原始素材的整理、加工与提炼并将其转化为动漫创作素材,同时提升动漫产业影响力。

四、动漫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存档、利用等各个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保护手段已显不足。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中,动漫作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同时有意识形态、商品这两种属性,其极强的表现力、独特的艺术性和的普遍性,已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使得观众能够更为灵活地从各种渠道观看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极大地增强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动漫作为主要艺术形式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优势,在非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

1、动漫极大增广了非遗传播的受众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是非遗的文化元素向动漫作品的转化,是通过动漫创作用动漫语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转化为动漫影像。这种转化使非遗的文化载体由“人”转变为“动漫作品”,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口授身传”转变为现代传媒的大众传播。它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克服或打破了区域及文字的限制,极大拓展了传播范围与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非遗在当代环境下存续与传承的需求,增强了非遗的传播能力,极大增广了非遗传播的受众面。

2、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非遗彰显了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将民族的心理状况、审美表现和民俗风情表现出来。在这信息化时代,要结合新传媒技术,将古老的静态文化活态传播。集中了娱乐、教育和商业等元素的动漫产业更是文化艺术的多元综合体。尤其是动漫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并且受众群在扩大,我们运用这一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动漫形式表达出来,让人们在观看动漫中学习。如日本围棋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棋魂》,很好地把一些复杂、枯燥的围棋知识穿插其中,结果吸引了无数的青少年观看并从中了解、学习到大量地围棋知识,使围棋这项冷门智力运动获得了大量的爱好者。同样,只要合理地将非遗融合到动漫当中,让他们在观看动漫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了解并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引发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行为,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让其传播保持其无限的生命力。[3]

3、动漫与非遗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动漫不仅具有社会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动漫能全方位展现湘西“团圆鼓舞”中的动作、服饰和音乐,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更有利于现代媒介的传播,结合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使之与地方旅游产业宣传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为旅游业发展服务。

五、结束语

在这信息化条件的环境中,动漫打破了国界地域的界限,随着手机动漫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带领越来越多的成人进入动漫世界,收看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动漫的出现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符合于当代媒体传播手段的现实问题,同时为动漫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环境中,我们要积极地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路径,解决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不断完善自我的文化底蕴,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罗丹.技术与艺术的重逢――新媒体动漫的传播特质与发展态势[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 王晶晶.关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价值的若干思考[J].大众文艺,2015(04).

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范文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活态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全方位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战线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广大农村,非遗的保护传承要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相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做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农村文化礼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一)关于农村文化礼堂

农村文化礼堂,是指根据农村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设施规模,开发建设的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它可以利用既有的空间设施,如祠堂、旧校房,也可以根据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主要设施包括文化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五有”为基本标准,按照“两堂五廊”,两堂即“礼堂、讲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设计,可建成综合一体式,或者分散组合式。农村文化礼堂应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从设施建设向内容建设提升,从资源分割向资源整合提升,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乡风文明、培育农民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农民精神家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李强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将建设1000个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了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义乌市也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等“三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遗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近年来,政府部门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开展非遗保护规划、抢救珍贵非遗文化、制定保护名录等措施,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一)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提升内涵、丰富内容

一是农村非遗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农村非遗含有许多精神、礼仪层面的文化内容,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能够传承下来的精神、礼仪方面的内容,肯定是文化精华所在,这不仅丰富且提升了礼堂的文化内涵。同时,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的良好研究、传承提供阵地保障。二是农村非遗为农村文化礼堂展示展览功能增添亮点,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展示平台。农村文化礼堂的展示展览是其中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挖掘历史,对村内的非遗、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展陈,建立档案,也有助于对非遗的保护。如大陈镇的马畈村、赤岸镇雅端村对古时的农耕用具、纺织机等非遗工具进行展陈。三是农村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重要活动载体,非遗的特点是活态的流变,如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民俗文化等,非遗也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农村文化礼堂也为非遗交流和传播的提供良好阵地和活动空间。非遗只有不断演练、传承,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二)农村非遗文化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升层次和魅力

通过农村文化礼堂这一平台,使非遗文化在农村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将大大提升农村文化的层次和魅力。(1)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了解村史变迁、了解乡土文化,进而增强归属感,促进爱家、爱民族、爱国家的热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村落,历史究竟有多长,地域有多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人文现状、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我们常说难解乡音乡情、叶落归根的情怀,归根到底是我们对国家、民族、家乡的热爱,是对家乡文化的依恋,非物质文化遗产默默记录、承载和见证历史,它是我们历史文明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园。(2)可以通过弘扬非遗文化,使农村民间工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是古老越有价值,越是古老越是深奥、巧妙,技术性越强,工艺性越高。这些工艺技术性遗产,不仅令当代人长久地深思不解其术,而且有许多工艺仍然可以继续采用或者直接使用。对现代化的高难度现实,仍然具备着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使古代遗产为当代服务。(3)通过弘扬非遗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许多多的构思、设想、设计到制作都具备其美妙的观赏价值,美轮美奂,百看不厌。尤其是那些古代民乐和古代器乐的制作,不仅娱乐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享受到古风古韵、古色古香的艺术味道。

三、目前影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良好发展,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领导重视,纳入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考核奖励等措施,有力地推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临安市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典型模式。但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许多地方仍然没有把农村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有机结合,部分地方甚至把这两项工作截然分开,致使两者的作用都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农村文化的巨大乡土魅力得不到展现。

(一)重视不够,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薄弱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把这两者的建设和保护都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许多经过旧村改造的村,面貌全非,农村文化气息破坏全无。许多农村文化阵地被商业店铺所取代,一些祠堂、旧校址、老厂房多用于出租谋利,仅有的一点活动室就是老年活动室,农村文化得不到保护发展,非遗也逐渐失去生存的环境。

(二)结合不紧,农村文化阵地缺乏和农村文化生活单一问题并存

各类文化阵地都比较单一,宣传部门主打“乡风文明村”建设,文化部门搞的是文化示范村(特色文化示范基地)、体育部门弄的是小康体育示范村(社区),创建的门类众多,没有形成一个统领,同时面对农民群众越来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的基层文化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礼堂建设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杂乱,但相对薄弱的文化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创新、丰富;而另一方面,非遗没有很好的平台和载体来传承。

(三)资金不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礼堂建设缺少足够的投入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对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来说,启动建设的资金就让人望而却步,更别说长期日常运行管理经费了。而对于非遗保护来说,由于农村文化的丢失,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经费更得不到保障。

(四)人气不旺,文化吸引人、凝聚人、教育人的作用没有难以施展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文化建设只注重娱乐、休闲,而对村民的道德教育有些忽略。从前,村里唱社戏、办庙会、闹社火,群众劳动之余享受著文化的滋润。如今,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大批进城务工,这些村落文化在农村得不到传承,传统民俗逐渐消亡,特别是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灭绝,新的民俗却没有形成。本土化程度不够,无法打造本土品牌。传承人日渐减少,出现“人亡艺息”现象。

(五)开发不力,没有很好地利用非遗和农村文化礼堂发展文化产业

一些村庄旧宗祠被长期闲置,文化礼堂建设却没有场地。如凭借农村良好的生态和乡土环境,利用文化礼堂和非遗项目,开发乡村旅游、开展特色产品。

四、今后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用的建议

农村文化礼堂是非遗传承发扬的舞台,非遗是农村文化礼堂的灵魂,农村文化礼堂只有融入非遗才有生命力和独特性,而非遗需要依靠农村文化礼堂这一载体、平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一)强化意识,政府主导

(1)挖掘特点,突出亮点。各村在文化礼堂建设中,首先明确各自的文化主题,打特色文化品牌;其次在品牌、特色的选取上,要因地制宜,注意挖掘本村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一村一品,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一类是特色明显、单一的,确立主题可打非遗特色牌,比如:义乌市稠城街道下西陶村,根据村内曾有个婺剧站历史,确定了戏曲之乡为主题,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亮点。一类是历史上贤达人物较多,或者特色较多的,应该注重挖掘期间的关联性,找到共通点,确立本村的主题,如稠城街道下娄店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村是骆宾王的后裔,而且史上村里还有参观过远征军的革命烈士,村里建有革命烈士墓碑,他们抓住骆宾王曾一腔爱国热情,从军边塞的历史,结合远征军忠于国家,远征救国的革命情怀,该村把爱国热情、红色革命两者结合,将忠勇孝义、开拓进取确定为礼堂建设的主题,并将这个主题融入到礼堂建设的每个细节,形成的特色鲜明。(2)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和村级主体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制订工作目标和规划,强化措施。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单位要充分发挥“文艺专家联百村”、文联志愿者等活动载体,积极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服务,丰富文化礼堂活动内容。努力打造村级、镇级文体交流平台,培育特色、精品,整合升级。农村文化礼堂的主体是农村,村两委高度重视是基础,村两委思想认识到不到位、直接关系着文化礼堂的运作发展,也是必影响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确定一位村干部分管负责文化礼堂工作,只有充分认识“文化礼堂”对推进新农村建设、非遗传承、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建好、管好、用好文化礼堂。(3)多形式、多渠道投入资金。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出台农村文化礼堂、非遗保护传承的财政扶助政策,给予一定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建立农村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对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艺术形式,通过项目资金给予支持,激发农村文化创新活力。义乌市就出台了《义乌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部分镇街出台了相应的配套补助政策,最高达到1:1补助。同时,各村也要通过村级配套、民间集资等方式多渠道集资筹款。村级要树立节约办会、开源节流,坚持花小钱办好事、办大事的理念,让每分钱都能发挥出最有效价值。与此同时,提高非遗保护传承和农村文化礼堂结合紧密度,对于特色鲜明的,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建设档次,走股份制开发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4)加强工作交流,典型引路。组织各村之间开展各类文化交流,能进一步强化村民的认同感,还能凸显各村的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村、镇、市范围内的各类非遗比赛,如包清明果比赛、包粽子比赛、农民画比赛、戏曲演唱大赛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如各类球赛、排舞大赛、广场舞蹈大赛;各类农村书法、武术、绘画等艺术大赛;发动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增加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带动基础薄弱的村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加强文化培训,逐步提高艺术水准,激励村民对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升村农村文化礼堂的档次水平。(5)加强管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农村文化礼堂能够持续发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按照“建管同步”运行机制,健全市、镇街、村三级管理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有人办事”。市级层面建立考核办法,镇街制定管理办法,村级建立管理制度。镇街要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活动档案,对各村文化礼堂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考核评价。村级要建立文化礼堂管理制度、活动安排,对全年活动进行周密细致安排,精心编排每月文化活动主题,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真正发挥作用。

(二)因地制宜,挖潜搞活

(1)立足本土。从设施层面说,我们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要积极收集整理史料,特别是非遗资源,用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文化元素,整合资源,形成鲜明的村落文化,成为农民群众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教材。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坚持勤俭办事、因地制宜原则,利用原来祠堂公共空间,盘活动闲置资产。(2)结合嵌入。义乌外地人口多,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的传播和接纳,积极引进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积极向上的外地先进文化进农村文化礼堂。譬如,周边村落文化、同根同族的外地同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村文化的新亮点。(3)融入生活。生活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要把非遗作为切入点,把礼堂不仅建成农村文化空间,而且也是生活空间,成为集教育、娱乐、礼仪、非遗(民俗)传承于一体的农村公共空间,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如向红白喜事、入学礼、成人礼、新人礼外延,加强礼尚往来,重视道德教育,提升村民素质。

(三)培养人才,建好队伍

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施“市―镇街―村”三级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各镇街统筹推进,各村是管理主体,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及使用。农村的非遗保护传承亦是如此。要发挥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抓好:(1)文化礼堂管理员队伍。负责任、懂非遗的文化礼堂管理员是关键,他是联系村两委、组织活动者、参与者的桥梁和纽带。村里要挑选一位热爱宣传文化工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懂一些非遗传承、会使用礼堂设备,并且热心服务群众的专职文化礼堂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服务。(2)非遗传承人队伍。非遗包括各类民间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各种传统技艺等,多数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必须以人为载体才能够传承下去。为此,一方面要对保护传承人,对其生存、生活提供保障,如养老、生活的补贴,许多具有独创性的技艺从以前的家传变为今后大众共享的资源,政府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偿。要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文化礼堂,成为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活动、交流等形式,加大传承人的培养,扩大传承范围,让更多的非遗走进农村文化礼堂。(3)文化骨干队伍。要组建一批善于组织活动的文体骨干队伍、挖掘一批非遗传承人、培训一批农村宣讲员队伍,通过发挥村内“草根艺术家”的作用,协助开展文化礼堂各项工作,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团、妇等群众团体在文化礼堂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四)礼堂搭台,非遗唱戏

要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要求,以活动为支撑,一方面促进非遗传承,另一方面为农村文化礼堂注入“活力”,进一步提升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把它打造成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要善于把思想引导与文化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农民价值观的转变。(1)要保持原汁原味、展现独特风味和魅力。非遗开发进入文化礼堂,要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活态化呈现,将其引入我们的生活,使人们从生活中强烈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化、民间化、审美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原有表现形式,原始地点,尽量减少人为的雕琢和仿造,比如民间的习俗、民间节日、民间工艺等。 (2)要注重“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结合。农村文化礼堂注重精神、礼仪活动,不仅有家族祖训、村规民约、贤达人士、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的展陈,还有春节祈福迎新礼仪、婚礼、七岁开蒙礼、成人礼(即为冠礼)、重阳敬老礼仪等,这些礼仪活动,每项的活动开展都是非特质文化遗产的一次传承。这些礼仪活动与每个村每家每户、每个村民息息相关,要让这些精神引领、礼仪传承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的需要,从而产生对村庄的归属感、荣辱感,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引导每位村民主动投入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上来。(3)要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我国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建党节、七夕、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除夕等等,如春节以迎新纳福为主题开展活动。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祈求丰收、祈求平安。每个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来历、含义、特点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活动,特别是传统的节日,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节日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更能引起村民的共鸣,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围绕这些节日主题,开展各类与之相应的活动,让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中发光出彩。

(五)合理开发,反哺文化

要将非遗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所打包成一个整体项目,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结合,也使非遗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要加快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发,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艺术,以歌舞表演、精品展览、精艺体验、饮食文化等为看点,开发出能吸引旅游观光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出新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产业化所得资金再投入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五、结束语

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范文3

关键词:江西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据库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①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由九市38个县(市、区)所组成的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正式批复,经济文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已经成为该区创新保护非遗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

一、建立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遗数据库的价值

国内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较成功的有 “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全国文化资源共享网站等。

目前,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据调查,一是所建数据库数量很少,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辖38个县、市、区,建库数量仅为8个,建库率仅为21%。二是质量不高,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表现形式,均过于单一,难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着手建设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遗数据库,成为保护这一区域非遗资源的迫切任务,具有重大价值:

从理论价值上看,该数据库的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记录和保留,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填补了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空白,丰富了此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从实际应用价值上看,该数据库的建设,能实现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共享,为专家学者研究、改革、创新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服务平台,有助于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为江西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作贡献。

二、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级、省级非遗资源状况

江西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以之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范围较广。江西鄱阳湖经济生态经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特色浓郁,至2011年,先后三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共有152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132项。

从数量上看,获批国家级、省级的“非遗”项目资源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在九江市、南昌市、宜春市三市。其中九江市辖最多,南昌市次之。宜春地区是非遗资源的集中地,所辖区只有3个县、市、区,但获批总数却多达23个,居总数第三。

从项目等级来看:国家级项目中,九江市居第一,南昌市与宜春市并居第二。省级项目则南昌市为最多,九江市居第二,宜春市排第三。见表1。

表1: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分布统计表

三、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内容构成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至2011年止,其中获国家级、省级立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具体包括:

第一类:民间文学类:共计9项省级项目。民间文学类主要以传说为主,故事曲折感人,既有重在表现人们智慧的《景德镇民间故事——瓷窑的传说》,也有演绎动人爱情故事的《南昌萧峰萧史吹萧引凤故事》、《彭泽小姑与彭郎传说》。

第二类:传统音乐类:共有1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2项。内容极其丰富,有热情悠扬的山歌、渔歌、秧号、排工号子、打鼓歌,也有庄重、肃穆的《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还有沿袭千年古音的《楚调唐音歌吟》。

第三类:传统舞蹈类:共计2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1项。大多以各地民间灯彩为主,在道具制作、表演形式上注重中国人所崇拜的龙、狮、凤凰等造型,如《进贤罗家狮舞》、《青山湖双龙戏珠》、《渝水凤凰舞》等。

第四类:传统戏剧类:共计17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2项。以各地采茶戏为主,如《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瑞昌采茶戏》、《九江采茶戏》等,内容结合采茶劳动生活,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活泼风趣。

第五类:曲艺类:共计9项省级项目。汇集了各种表演技巧,有以鼓伴奏的田野山歌《武宁打鼓歌》,有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的民间曲艺《新干摇钱树(莲花落)》、有早年鄱阳湖畔最为流行、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的农家休闲取乐的击乐曲艺《鄱阳渔鼓》、还有以滑稽笑话表演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的《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

第六类:杂技与竞技类:共计2项省级项目。数量少但特色明显,其中的《丰城岳家狮》,内容以岳飞的《满江红》为基调,将意、念、形、态共冶一炉,将武术、舞美揉为一体,用舞姿展示书法,以武技体现剧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艺术玄机。

第七类:传统美术类:共计13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8项。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瓷板画、剪纸、竹编、草龙、陶瓷美术、微雕、木雕等。尤以剪纸为多,有《瑞昌剪纸》、《新干剪纸》、《樟树剪纸》,虽为同一艺术形式,却各具地方特色。

第八类:传统技艺类:共计38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34项。数量居各类之首,涉及领域广,包括瓷、砚、漆、戏台、竹器、酒、米粉、红茶、雕刻、糕点、刺绣、冻米糖、腐竹、茶饼、豆豉、毛笔、草龙等数十种物品,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智慧。最突出的是景德镇制瓷技艺,有《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等多达7项获批为国家与省级非遗项目。

第九类:传统医药类:共计5项省级项目。包括来自民间个体的医治经验,如《万年张氏中医药烧烫疗法》、《丰城谌母医药疗法》、《九江王万和中医药疗法》等,还有具历史、成体系的中药炮制技艺,如《樟树中药材炮 制技艺》。

第十类:民俗类:共计2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9项。争奇斗艳,尽显各地千年风俗。不论是庙会、捕鱼、斗牛,还是制药、制瓷、做粑,也不论是新婚、还是过年、端午,均形成了传统特色,凝聚成世世代代的精神力量。其中《西山万寿宫庙会》现在已成为政府支持的每年按时举办的盛大节日。

四、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遗数据库的建设思路

目前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遗数据库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建设平台显杂乱,非遗特色不明显;二是建设形式欠丰富,数字化程度不高;三是建设效果低效益,缺少市场化运作。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注重建设平台的规范化,增强使用效果。

科学的数据库管理模式至少包含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规范化的信息存储与数据交换格式、相匹配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这三个方面。②而系统软件的选择是信息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的标引、分编、检索点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和质量控制,由此造成数据库的兼容性与互操作性差,原始数据处理不完备、不准确、不规范、不统一,从而影响了数据库的共享,限制了数据库作用的发挥。③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广、非遗文化主管单位多系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图书馆、文化馆)、多层级(市级、县级),各单位所采用的建库平台各不相同,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引系统、检索系统、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的格式与字段不统一,这严重影响了资源的使用效果和传播效果。

因此,在建库平台上,江西省文化厅可以在调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选定一套既易于操作、又适合非遗特色的建库软件,以文件形式要求所辖区域执行,这有利于信息的储存、使用和传播。

2、注重资源的动态管理,提高数字化程度。

非遗资源数据库的管理包含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两方面。从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来看,国家每两年评选一次,项目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这就影响到相关的名录管理、传承人管理、保护载体管理体系。从现实来讲,目前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建数据库在形式上,静态重于动态。调查发现,图书馆系统所建数据库暂无作品介绍,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和文化馆系统的5个数据库,均只有文字表现,采用图片、录音、视频形式的竞然为零。因此,建设形式上,静态重于动态、文字多于图片、视频;建设手段上,传统方法重于现代数字化,网站少、无Flash、3D、动漫等现代数字化手段运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不例外。“非遗”类型丰富,文字的形式已不能充分表现非遗项目的特色,也不能满足现代文化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只有综合利用多种现代数字技术,以动感的形式展示非遗项目,才能产生吸引力。

因此,注重非遗资源的动态管理,提高数字化程度,既是新的市场营销环境下迎合文化消费者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非遗数据库、进行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3、注重多元化共享机制,建立市场化观念。

非遗数据库的价值在于保护、传承,并使之产生效益。既要社会效益,也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持续的保证。

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所建数据库基本上呈现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低状态,一方面数据库数量少、信息缺、检索难、互动性弱、传播范围窄,难于提供有益的信息,难以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无法产生社会效益。同时,在运作方式上,资金、人力、物力皆依靠政府,尚未能有市场化运作意识,未能形成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联动,未能形成文化与旅游、服务等产业之间的联动,因此未能充分发挥文化的商业价值,经济效益较差。

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合一的关键在于树立市场观念,建立共享机制。

其一、改变各主一方的状态,实现建设主体的共享。打破系统、行业、地区界限,实现政府“与当地大专院校、图书馆、宣传部、文化局、群众艺术团体、档案馆、史志办以及博物馆等进行合作,实现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势互补,走联合建库之路,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收益。④

其二、改变单靠政府出资的方式,实现运营方式的共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非营利组织支持的多元共建机制,采用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⑤事实上,云南东阳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就是多元共享机制下非遗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借鉴。

① 国务院办公厅[2005]18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② 雷国洪,《五个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需求》[三峡论坛]2012(1)

③ 黄晓斌,浦筱哥.《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情报科学]2007(5)

非遗文化与商业结合范文4

一、古镇旅游的概念及兴起

(一)古镇的定义

在成都,人们只要一提起古镇游,可能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平乐、黄龙溪、洛带、街子古镇等几个著名的景点。它们都具有丰厚的文化遗存,年代久远的建筑、居民古朴的生活方式对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本文所定义的古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仍保有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在一定的环境内仍保持着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街道、古城、古村镇。同时,它们还拥有独立的文化特征,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古群落。“

(二)古镇旅游的概念

在古镇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对古镇旅游作如下阐释:古镇旅游是指在古镇地区开展的,以古镇文化景观、古镇自然环境及传统习俗等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求知、康体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是从地域出发进行概念界定,也就是说,所有发生在古镇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属于古镇旅游范畴。

(三)古镇旅游的兴起

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20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2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客。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无不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我国古镇旅游热除了古镇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与建筑特色以外,其传承较好的地方民俗与传统以及古镇本身的环境氛围,为现代人寻找祖先的生活方式、追忆儿时的梦境和逃避都市的喧哗提供了极好的场所。

二、古镇旅游的外部性分析

(一)外部性的经济学概念分析

外部性概念最早源于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他认为外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减少。此后他的学生庇古(Acpigon)丰富和发展了外部性理论。其认为外部性是指不通过影响价格而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或经济利益,转移了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没有由自己完全承担这种后果。然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而且这些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并没有通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得以补偿时,外部性或溢出效应就产生了,即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也就是说:外部性是指生产活动对他人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按照不同的后果,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和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两种。正外部性是指某一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主体的利益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在市场中得到报酬,其对应的是外部收益。负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和福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给予补偿,其对应的是外部成本。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古镇旅游的公共性

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从理论上来说,界定一种产品或服务是否为公共产品,要看其是否具备两个特征:非排他性(non一exeludability)和消费的非竞争性(non一rivalrousn)。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论其意愿如何都不能排除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若想排除其他人从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受益,或者在技术上是不可行或极其困难的,或者排除的成本过于昂贵而缺乏可行性。所谓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物品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边际成本为零,即在公共产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将其多分配给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这并不意味着多提供一单位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也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多提供一单位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同其他产品一样是正的,因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同样耗费了有限的资源。依据以上两个标准,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物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物品是纯公共产品,两个都不具备的是私人产品,只具备一个的是准公共产品。应该指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上述两个特征的规定都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赖于技术条件和具体环境。在现实中,真正的纯公共产品是很少的,大多数物品都可以被看作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古镇旅游具有明显的公共性,但是同时还具有相对的私人性只是表现得不明显。

例如:公共物品(如古镇街道)的需求曲线不同于私人物品(如古镇旅游产品)的需求曲线。以古镇街道为例,并假定:i.在古镇街道消费时是可分的(如以空间面积为标准);ii.游客付款行为即数量都是自发的,以此推导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如前所述,对于古镇街道,在承载范围之内,每位游客的消费都是不排它的,因而每位游客对古镇街道的消费量是相同的,而其真实需求却因个人偏好和其他因素而异,这就意味着,虽然各位游客都可以得到等额的街道消费量(即空间面积),但由于各人实际要求的空间面积不同,对古街道消费的评价不尽相同,因而在同一消费数量的水平X2上,游客A和游客B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分别为Pa2,Pb2,两人愿意支付的总价格为:P2=Pa2+Pb2,依此类推,可得到A,B对古镇街道的总需求曲线。

(三)古镇旅游开发的外部性分析

古镇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和社会性使得古镇旅游具有典型的外部性效应。古镇旅游开发的外部性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在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外部经济性更具直接性、突显较早,是一种显性效应;而外部不经济则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逐渐积聚的,具有隐性特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往往被外部经济性所覆盖,一旦表现出来,通常意味着不可逆转、难以修复。

1.古镇旅游开发的正外部性

其正外部经济性表现为:在古镇旅游的开发经营过程中,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加速旅游地的开放程度,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扩大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

例如,“西部客家第一镇”的洛带,从开放之初就打出客家文化的品牌,为经济利益更好的突出,兴建了一栋大型客家土楼,土楼完全是模仿福建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客家民居建筑,2008年就已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楼群。土楼是不收门票,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土楼以客家博物馆为核心,内设有多个主题博物馆,包括非遗文化展销中心,四川古陶瓷、宗教绘画主题博览馆,现代工艺精品陈列馆等。在土楼一楼的非遗展销中心,游客能欣赏到包括羌族刺绣、贵州古裂蜡染、庆阳香包、东阳木雕、青神竹编、泥塑、蜀绣、绵竹年画等独特的非遗展示。游客还可参与现场蜡染DIY、现场绘制年画等精彩的手工艺体验活动。其中金花丝芙蓉熊猫坐盘和清式大叶紫檀嵌黄杨木书房家具在上个月还囊括了2项深圳(酒店)文博会金奖。

这些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提高了洛带古镇的知名度,对当地的居民也带来极大的恩惠,他们的收入不断的增长,就业率也在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这个土楼和福建的土楼遥相呼应,共同展示的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为了让古镇旅游有更好得可持续发展,平乐古镇也借助了音乐会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当地居民同时也有了更大的收益,参加音乐会的同时很多游客就此观赏古镇的风光景色了,因此也对古镇的生产发展带来了收益。比如:之前在平乐千年古榕畔,“民谣在路上”平乐古镇音乐会在成都平乐古镇华丽上演。平乐古镇最大的榕树下、白沫江畔、乐善桥边的音乐广场,构成了民谣音乐天然舞台,民谣轻快、自然、纯粹的音乐品格,将把平乐未来的轮廓传达到新一代的心中。这也是旅游和音乐会的一次完美结合。

据悉,2012年平乐古镇政府诚邀大家为平乐古镇写首歌,如果你的原创作品被平乐古镇选为古镇代表曲目,还将制作成MTV,作为古镇形象代表用于各种宣传。平乐古镇的以音乐会的表演方式,开发了旅游相应的产品,这是以双赢的策略。

2.古镇旅游开发的负外部性

外部不经济性主要表现为过度开发和规划不当的开发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资源遭到不可抗拒的破坏,旅游者个体对生态环境、传统文化造成持续不断的损害,游客到来的持续打扰,商业街的铺面价格高居不下,临街商铺比背街的商铺价格高出不少;再次,因为古镇旅游的发展日益更新,古镇居民的利益分配不均等,这些外部不经济带来的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旅游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1)过度开发和规划不当

成都周边众多的古镇中正真具有其明显特色的少之又少,在古镇保护过程中,科技水平不高,没有修缮保护的技术性问题,好多古镇都是采取同样的修缮方法和开发模式,导致了古镇原有的气质和灵气消失,成为在同样包装下的产品,没有独特性可言。在现代人看来古镇保护就是把古镇建筑修缮好,殊不知其环境是正真的古镇灵魂所在。例如,街子古镇有一条新修的街道,顺着街道的方向需要先穿过这条新街,才会到达有牌坊的老街口。新街修的很宽,两旁是仿古房屋商铺,中间是一条小溪。感觉是黄龙溪的模式,但是却没有黄龙溪做的用心、维护的好。所以看起来有点萧条之感。很多商铺也没有按很多古镇为了复古依旧用木板关门,而是修了金属卷帘门。街子古镇已没有江南的古镇有风韵。这一点是成都古镇通有的规划不当的问题,没有突出自身特色的问题。

(2)古镇文化逐渐趋于现代化

古镇从旅游资源方面来说,不仅仅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一个建筑群体,其古老还体现在很多精神的、人文的方面、传统的生活方式、古老的手工艺品、淳朴的民风等等正是外地游客最想接触和感受的,也正是这种与现代生活有着相当差异的“遥远而自然的氛围”。才使得旅游成为古镇开发的一个趋势。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成都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加强,成都周边古镇的开发和旅游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古镇居民同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古镇居民也日益“现代”了起来,地区特色文化的商品化、浅表化,可被替代概率大,可恢复原状机会小。既然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也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那么,如何保护和发扬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了。

(3)古镇居民的利益分配不均

成都地区的古镇大多数都有商业街,游客休闲活动场所。古镇商业街分为正街和背街两个方向,我们可以看出,正街的商机会远远大于背街,利益收入方面肯定也不言而喻了,商业街上还有许多流动的摊贩,它们的存在,也给商业街的商家们带来了不晓得威胁。由于古镇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各个古镇的商业街铺面价格持续增涨,周围的房价亦如此。

成都周边古镇资源丰富,除已列入的黄龙溪外,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市级的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文化之乡等,这其中有依山傍水,反映明清民居和生活风貌的古镇,如双流的黄龙溪。有反映少数民族特色和生活习俗;也有大型的名人故居和庄园,如大邑安仁刘氏庄园等。在成都市郊龙泉,还有被称作“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洛带古镇。虽然每个古镇都能从历史、人文、建筑或民俗的角度挖掘出一些可供吸引游客的地方,但这些古镇从整体上来说缺少特色,不要说外地游客,就是四川游客本身都无法在讲到这些古镇时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远不像江南水乡古镇那样,有有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亲切而又实在,随时随地能让人涌起一种向往已久的感受。其次,在这众多的古镇当中,缺少一个可以支撑起成都周边古镇印象重任的“精品”点。没能给人以明确的印象。总体来说,成都周边古镇文化积淀深厚、数量众多,其历史特点比较明显,是古蜀文化的精髓所在,具备相当的可开发前途。但是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古蜀文化的传承问题,发现特色和解决问题是当今社会对待古文化的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再次,古镇街道上的旅游产品都是大同小异。每个商家的价格还不一样,这旅游者很是迷惑。

三、古镇旅游开发的外部性问题及对策

(一)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是古镇旅游发展的保障

只有引入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才能拓宽古镇的融资和开发渠道。古镇旅游形象的成功塑造及古镇旅游的发展是政府、企业、公众、旅客等多个主体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要求各个主体职能分工明确。

(1)政府引导、基础设施投入。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从创意、规划、塑造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特别是在跨区域中协作和公益项目实施方面发挥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政府是基础设施投入的主体。

(2)企业主导、项目设施投入。发挥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企业是相关项目设施投入的主体。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中开展活动,特别是把古镇旅游形象的内涵体现在服务工作中。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应通过整合各级政府、旅游要素、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商和经销商、媒体、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谋求最大的营销效果。将古镇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包装,策划宣传,同时坚持大市场、大营销理念,综合运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手段及现代化网络方式,打造古镇旅游知名品牌,进一步塑造古镇旅游形象,全面提升古镇旅游的知名度。

(二)提高丰富的旅游产品以及其质量

当今世界的旅游已不仅仅是游山玩水的阶段了,逐渐过渡到全方位的文化服务与综合开发,多层次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阶段。旅游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应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旅游空间、提高旅游产品的“含金量”。如古镇给游客提供的旅游项目仅限于看古屋老房、逛古街、买到处可见的旅游产品,这样的古镇不具备竞争优势,长此以往,必将失去客源。此外,发展古镇旅游,不仅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内涵,还应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重组。将其文化资源加以挖掘,赋予新的内容,才能令游客在游憩的同时找寻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家园。

(三)加强市场营销,构建科学、合理的营销模式

只有引入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才能拓宽古镇的融资和开发渠道。古镇旅游形象的成功塑造及古镇旅游的发展是政府、企业、公众、旅客等多个主体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

营销是将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的关键一步,只有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营销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古镇旅游开发真正融入市场,也才能为古镇的保护积累大量的资金。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应通过整合各级政府、旅游要素、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商和经销商、媒体、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谋求最大的营销效果。将古镇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包装,策划宣传,同时坚持大市场、大营销理念,综合运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手段及现代化网络方式,打造古镇旅游知名品牌,进一步塑造古镇旅游形象,全面提升古镇旅游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加强区域联动、协同营销和强化内部营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古镇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古镇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利益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