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生命的态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1

宇宙中不仅任何生命有从生到死的周期,其实任何事物也都有个存在周期。小至细菌,大至星球,概莫能外。如果把生命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画一条直线,虽然这条直线有长短,但是,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就是说,在生命老化这一点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事实上,由于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在如何看待自己生命老化的问题上,存在着另一条直线。就是说每个人在生命老化上有两条线,一条是客观的,一条是主观的。这条直线有时是相交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慢慢地老化。科学家甚至发现人体一些器官的老化时间,如肺活量从20岁开始下降,大脑神经细胞也从20岁开始减少。这都是生命老化的开始。虽然每个人老化的速度可能不同,但是,老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如何对待老化过程的认识,无非是消极悲观的态度,或者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乐观的态度往往使人超越自身体能过度使用生命,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往往使人限制了生命的弹力。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对老龄持消极态度的人听力下降更快。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老人寿命可延长7.5年。这表明关于老化的消极态度影响人的感觉器官,而那些“不服老”者才不易老。消极悲观的态度弱化了生命弹力,使生命的诸器官萎缩速度加快。但过度使用生命导致的不服老,也容易忽视生命老化带来的诸多限制,给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对待不断老化的自己,既不服老,又服老,拿捏的准确,才有利于健康。

如果把自己对待生命老化的认识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和生命的客观老化过程不是平行的。医学研究证明,人要有一种超越老化状态的积极的不服老的思想有利于健康。但是,不服老要有一个“度”。媒体上有人不断地在讨论服老和不服老的问题,由于这个认识问题不和生命老化客观过程完全平行,所以,就事论事永远也不会有答案。养生学家认为,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两条线相交的角度,也就是那个“度”。找到自己两者相交的角度,才能正确地制定既不低于生命活力又有所超越的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2

摘要:大学生施暴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彰显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文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既有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文章特别指出,应当重视红色教育在正确塑造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现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价值观,即个体对待生命及其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它包括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理想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感情的唯一载体,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本文尝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做一些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及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措施,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异化的原因

有报道与研究表明,当代中国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存在缺失、异化等问题。为何当代中国大学生命价值观之缺失、异化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这种对待生死的回避策略使得青少年很难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不当的教育策略还可能传递出有关生死的不正确信息,进而妨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无庸置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各种生命意识的信息都有可能对他们的观念造成影响。淡化生命的教育策略乃至错误的生命观念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文化对生命的不当宣扬。如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对死亡的理解脱离实际,其对生命的漠视使得青少年很容易看轻死亡,且无法意识到死亡本应具有的含义。其二,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宣扬。当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时,学生容易失去生活和奋斗的目标,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认识出现盲区,造成自身定位不准,从而引起失望和无助,丧失安全感,不排除产生自杀、他杀等极端现象的可能。

2.“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影响甚大。生命情感是人们从生命认识出发,遵照内心的生命观念和价值标准,在对现实的生命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生命行为的支持力量。从对那些轻生的学生调查资料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生命情感大多处于缺失状态。教育是因生命而存在的,生命的成长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无疑是丰富个体生命的最佳课堂,当有人选择自杀这种毫不负责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时,这说明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和个体归属感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吐衷肠”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这就是一个佐证。这真实地折射出大学生在生命观上的迷茫。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生的知识增长是以忽略了情商教育为代价的,这也最终导致个别学生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感到迷惘、质疑。

总体而言,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同时“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塑造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大方面对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大学生而言,构成了影响、制约其行为方式的结构,而作为行动者的大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失范行为(自杀、施暴等)正是受制于该行为结构。因而,“行动者/结构”的分析框架既利于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失范之深层的社会原因,同时也给正确塑造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方略:两个宏观视角

淡化生命的表达、言说、行为以及“重视才智、轻视情商”的教育模式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行为方式的结构性要素。形塑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就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即通过教育来承担拯救和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之责。无庸置疑,可选方案很多,本部分将从两个宏观视角探讨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生命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价值。诚如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在于生命的充盈、完满。有观点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教育对象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完美的生命,现代教育的一项迫切要求就是开展生命教育。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大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通过人性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怀。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言:“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的信念。”积极的生命情感能使人振奋、乐观、向上、豁达、宽容、奉献;相反,则会变得沉闷、孤僻、极端、自私、冷漠。开展人性化教育,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改变重才智、轻情商的教育模式。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强化生命情怀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与生命情感。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体验两个方面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德],《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朱虹,《浅谈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知识经济》,2009年第15期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3

“向死而生” 存在主义死亡教育 死亡课程

一、引言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知死方能知生,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死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都在死亡中达到了。”奈勒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其实,“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使之得以充实,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谈死是为了张扬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然而,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1975)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心理更加健康。

(一)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对自己生命不重视,也漠视他人生命,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二)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失去生的动力,认为人生灰暗,对生命绝望,消极对待生死,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是对生的一种威胁,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了解死亡并不可怕,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从而获得自由,健康全面地成长,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使之得以充实,活出意义与品质,获得幸福感。

(二)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现实充满荒谬,生活毫无目的,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即不逃避死亡,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达到“向死而生”,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进而坦然面对生死,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7.

[3]秦赞,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2010.

[4]郑晓江,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2.

[5]吴仁兴,陈蓉霞.死亡学(第1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5.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4

墙角边长出了一根小草。是什么让它生存的?啊!是生命在呼唤它,让它充满了力量去生存。

生活中,生命又何尝不是呼唤着人们呢?一位病危的病人原本快离开了,但他去站了起来。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勇气呢?是生命,是生命给予了他精神的鼓励,让他敢于和病魔作斗争,最终站了起来。

生命在呼唤着你,为了让自己更有价值,更有活力。于是它不停地呼唤着你,一次竞争工作的机会是它在呼唤着你,让你得到更好的工作,让它提升自己的价值;一次公益活动也是它在呼唤你,让你积极参加,使它更有活力••••••

庸碌的人生命已危在旦夕,而富有理想的人生命却充满着活力。生命无时无刻不再呼唤着我们,只是我们对待它的呼唤态度如何?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拒绝了。如果我们给人的生命打个分。庸碌的人则不及格,而富有理想、追求理想的人则是满分。

然而,怎样才能正确对待生命的呼唤呢?用两句话说就是“国家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国家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这样,生命的价值才能得以提升,想要提升生命的价值,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的完善自己,让自己坚强,让自己得到他人的赞许,即是对生命的呼唤最好的理解。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5

关键词:死亡 永恒 祥和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在诗歌创作方面打破了传统形式的束缚。她的诗十分独特,不落俗套。狄金森的诗大都围绕某一意象或主题而写。在她现存的1775首诗歌中,有500多首是以死亡为题材,直接或间接地描写死亡。而且许多诗,开始看似描写自然或者爱情,末了却又笔锋一转,让人意识到她其实想表达的是死亡。她的死亡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死亡的意义。有描写死亡瞬间生者对死者态度的,还有描写死后的生活,甚至死者对死亡的反应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一首死亡主题诗歌,并由此探讨在这首诗中狄金森表现出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及形成原因。

The sun kept setting,setting still;

No hue of afternoon

Upon the village I perceived,――

From house to house ’t was noon.

The dusk kept dropping,dropping still;

No dew upon the grass,

But only on my forehead stopped,

And wandered in my face.

My feet kept drowsing,drowsing still,

My fingers were awake;

Yet why so little sound myself

Unto my seeming make?

How well I knew the light before!

I could not see it now.

It is dying,I am doing;but

I’m not afraid to know.

很显然,这首诗将一位垂死者作为描写对象,从自然环境写到死者本身,从身体状态的描写到心理状态的描写。该诗的第一句就设定了整首诗的基本基调――伤感、遗憾。诗人以一幅徐徐落下的夕阳为画面展开了描写。通常在文学上我们用夕阳来代表老的或是将要逝去的事物,夕阳带给我们的大多是一种无助和无力。唐代诗人李商隐也以一句千古流传的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表现这种将要逝去的遗憾。

“setting still”让人深切地感觉到等待的缓慢过程,对于美丽的景色,我们希望长久的保留,可是,这个等待的过程带给一个垂死的人的只有恐惧和无奈而已。红日、彩霞,无论外表看起来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多么宁静祥和,都掩饰不住内在的孤独失落和无助。夕阳落下的过程其实也是生命失去的过程。对于狄金森来说,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赋予她更多的则是恐惧压抑的感觉。

在第二节中,诗人开始描写落日的余晖。金色的光芒落在草地上,然后一点一点地褪去,最后锁定在“我”的额头上。再次细细体验这一小节,诗人并不是仅仅描写自然景色中落日余晖褪去的过程,而是用这种过程来表现人生命的一种宿命。生命的失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是任何人都逃脱不掉的。死神就是上帝派来的使者,而上帝是整个宇宙的统治者,没有人能够违背上帝的意愿,更没有人具有与上帝抗衡的力量。我们作为普通的人,能做的只是接受和等待。而其中区别也仅在于等待和接受死亡的心情是怎样的。诗的前两节不仅设定了一种缓慢、安静、平和的氛围,也加强了对死亡意象的描写。死神越来越近了。

那么,对于濒临死亡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害怕,恐惧,不安,还是平静呢?在第三节中诗人转而对垂死者进行描写。当然,诗人并没有直接陈述这个“我”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是多么的害怕,而是描写了身体的变化,通过这个变化来间接地让读者感受将要逝去的生命。“我的脚也困了,手指虽然清醒,但是也没有了力量”,“我”的生命不能抗拒上帝的安排,正在向死亡迈近。在上帝这个万物的主宰面前,“我”显得苍白无力。

诗的最后一节达到了全诗的,同时表现了垂死者对生命逝去的遗憾和对死亡的无畏。遗憾的是再也不能欣赏这美丽的风景,享受生命的乐趣,但是对于这种遗憾和死亡,“我”并没有恐惧,只是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在这首诗里,诗人虔诚地体验日落时逐渐暗淡的色彩、光线和景象,忠实地记录了这些细微的景色变化和心理过程。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狄金森本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一种祥和、宁静。同样,狄金森也在“死亡是一场对话”中以抽象的表达方式揭示了这种死亡。对于死亡的来临,不朽的灵魂只需脱去一层泥土躯壳就能打发死亡,没有痛苦,没有无奈,只有平静和理智。为什么诗人会以如此平静的态度对待即将来临的死亡?我们可以从《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亡》得到答案。在她看来,死亡并非毁灭,而是通向永生的桥梁。死神的马车上就有“不朽”与我为伴。在“不朽”的陪伴下走向“永生”,换句话说,只有经历死亡,才能真正获得永生。正是由于相信死后会获得“永生”,所以诗人才能够平静地对待生命的失去――死亡。

狄金森对死亡主题如此感兴趣,以及在诗中她对死亡和永生的探讨,深究其原因是与她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她出生在圣父圣子圣灵一体的宗教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笃信基督的信徒,而她的家乡阿默斯特是一个典型的有清教传统的小镇,人们都认为自己是带着“原罪”的罪人,不能自救,只能等待死后让上帝来裁决,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本是教导信徒仁爱、与人为善从而死后升上天堂的基督教义,但人们似乎更关注的是自己死后的归属,因此死亡成为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生活在这种氛围下,虽然狄金森受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以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常常质疑基督教义中关于人生而堕落的观念和传统的祈祷仪式,对上帝、基督一生都持有怀疑态度,却也不免经常思考《圣经》中对于死亡的解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她仍然基本认同基督教关于死亡的看法。而且,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生死离别,失去挚友和亲人的痛楚让她不断探索“死亡”和“永生”的意义,以此获得慰藉。

狄金森死亡主题的最重要的方面也就是她对死亡的意义的探讨。她的死亡诗真实地反映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狄金森怀疑上帝,但对死亡意义的理解又带有强烈的基督教色彩。在基督教教义中,死亡不仅意味着此生的终结,也代表着洗去原罪,升入天堂,获得永生的开始。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带来了悲伤和恐惧,但作为来生的开始,也带来了永久幸福的希望。狄金森十分愿意相信人死后会获得永生,因为她希望自己在现世生活中失去的只是挚友和亲人的身体,而他们不朽的灵魂将会获得永生,获得永生唯一的途径就是经历死亡,只有这样狄金森才能告慰自己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诗人的真正所指也就是:死亡并非是毁灭,永生也并非枉然,而是生的延续。死亡是通往永恒的必经之路,所以她才能以坦然、平静的态度迎接死亡,视死如归。这种态度又不同于基督教徒把死亡看成是“安息主怀”的消极态度。马科斯・坎利夫在评论狄金森对死亡的态度时说:“她一心一意考虑死的问题,把死亡看成是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她认为死是一种特殊的光荣。在狄金森那里,死亡与永生根本就是一回事。”正是如此,狄金森才能以一种平静、豁达的态度对待死亡。

参考文献:

[1]彭静,郑佩伟,张景玲.狄金森和她的死亡诗.职大学报,2005,1.

[2]李丽波.论美国女诗人艾米利.狄金森诗中的死亡主题.宁夏社会科学,2005,5.

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6

    -----------读《生命化教育的责任和梦想》有感

    初读此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生命化教育在推广的过程中的一些报告稿和生命化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的几次会议的筹划和实施情况。

    一、一个教育理念要实现必备的条件

    某一个人开展一项课题的研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因此必须有一群人,这些人在一起的聚集的原因应该是“兴趣”而不是“利益”或其他的东西。其次,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刊物把这些人研究的成果和思想表现出来。生命化教育这里是《明日教育论坛》。很多的人都是没有见过面而是通过论坛上的文章而认识对方。第三,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以后一定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才能使这一组织正常运作。第四,选择一些愿意并热情参与的实施基地。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校长的作用。

    二、生命化教育的关键词给我的思考

    “生命”: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是生命的学校,一切都因为人们的活着才有意义。生命总是现在的,当下的,是我们肉身所有幸福的依据,生命使教育成为可能,变得丰富和不可思议,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

    “生命化”:就是“生命在场”教育应始终指向每一个人。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开启,最终就是为了点化和润泽生命。

    “脆弱”每个人都是脆弱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都是受到恐怖和危险的支配,每个人都会被伤害,会沮丧。人的脆弱呼唤着理解、尊重、宽容、善待、珍视、怜悯和同情,呼唤着教师的敏感和爱护。

    “耐心”:卡夫卡:人类有两大主罪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和清醒的边界意识,乐观的态度和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

    “信任”: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信任之中,因为信任带来温情和力量,  信任是孩子乐于去尝试和表现,信任给人一种安全感,信任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行更有信心,信任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信任帮助人相互理解、彼此珍惜。

    “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人活着就不像人。爱使教育成为真善美的传授与启迪,爱使学校成为真实的人的学校。爱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不嫉妒,爱不自夸张狂,爱不做害羞的事,不求私利,不轻易发怒,不及别人的恶,爱喜欢正义和真理,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希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保罗《格林多前书》第十三章)

    “期待”、“责任”、“成熟”、“真实”我感觉这些词都是我们生活中最需要的,比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每个人都是需要的。责任,没有责任之心连最小的事情也无法做好。成熟,每个人的教育几乎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们都希望别人真诚的对待自己和他人,假如虚假真的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