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文1

动;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28―01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在农村小学如何发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为探求有效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所在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读书活动,通过读书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学校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准备、深入宣传,积极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召开主题班会等,创造条件建立班级图书角,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各班级在读书活动中,充分利用黑板报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成果,营造班级文化氛围。通过强势宣传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也为有效落实读书节方案中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职责、重抓落实,确保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根据活动方案,我校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语文教师已把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当成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繁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根据各自的教学需要制订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班级读书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班级读书活动机制,确保了学校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注重指导、创新活动,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导航

1.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各班级语文教师每周指定一些必读文章或书目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通过班级读书心得交流会以及低年级的故事会,学生们交流各自阅读的收获、采蜜酿蜜,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通过交流,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的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2.按学段分层次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各班级语文教师通过精心组织班级读书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着重对学校读书节方案中所指定的精读篇目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最后层层遴选。

3.建立长效的课外阅读机制。建立班级读书专项档案。各班从捐赠图书、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制作书签、读书手抄报等活动均有资料记载,学年末学校将根据《课外阅读活动考核细则》进行考核量分,以此评选出本届读书节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教师奖。并将其考核成绩与语文教师的工作考核挂钩。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文2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读书。

我校小学生拥有的图书量不多,拥有一百册以上图书的学生只占29%,拥有50册以上图书的学生占35%,37%的学生没有尝到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所以不想读书。于是被其他的媒体夺去了几乎所有的课外时间。46%的学生不会读书,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即使迷迷糊糊读了也没有什么收获。11%的学生不能读书,原因是家里没有藏书或是没有合适的书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2、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么读。

3、《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既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又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同类课题内外研究现状

从2005年开始,南京教研室推出了一项振兴阅读计划,计划为期五年,在南京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南京的小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计划,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如南京力学小学,学校每年都向全体老师和学生推出一位作家,一套丛书,一本经典,以年级、班级为一个维度,每个班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案或者计划。学生读到了很多的精华和经典,提高了读书的效益,语文素养明显提高。

四、学术价值

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生的课内学习,而课内学习成绩的提高又刺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课外、课内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真切地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的意义。课外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让每一位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把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的经验,推广本课题可以建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学校研究基地。

学生和教师都是本课题研究最大的受益者,而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又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育人目标的全面实现。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创造条件,解决书源,为学生阅读提供可能,在班级内、校内、家庭中创设读书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指导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3、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厚实文学、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文化品味;在研究实践中掌握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4、以读促写,通过大量阅读,经常练笔,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以阅读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纠错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6、遵循“模糊性、重过程、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形成激励机制使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

重、难点:1.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养成;2.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保持。

七、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

八、研究对象

五(2)班学生、四(2)班学生、三年级全体学生、二(1)班学生

九、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开展研究。

十、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安排部署和基本情况调查

1、学习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的阅读观点和动态;

2、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了解学生阅读现状;

3、申报课题,确定研究班级和人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实验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0月)

第一步:营造读书氛围,为阅读创设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让学生能读;

A、召开家长会,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宣传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提高家长的阅读认识和参与度、支持度;

B、筹措图书,充实学校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师生提供阅读环境;

C、开展每周格言和每周一诗诵读活动,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D、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校园读书活动,让校园弥漫书香,让学生置身书海;

第二步:探索阅读指导方法,为阅读提供科学引领,让学生会读;

A、各班级制定阅读计划,定期小结;

B、将语文课时进行重新分配,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C、建立教师读书活动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开展师生共读,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进步;

D、根据实际,推荐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阅读书目,并通过班级读书会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

第三步,开展各种读书促进活动,激发阅读潜能,让学生乐读;

A、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

B、开展各类评先评优活动,激发阅读向纵深发展;

C、开展各类读书展示活动,激励学生向往阅读;

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建立学校图书室定期开放制度和班级图书角定期充实图书和借阅制度;

2、建立学校年度读书评比制度;

3、各类课题成果的编撰与整理;

4、举办课题成果展示会,推广实验成果;

十一、预期成果

课题论文集,优秀课外阅读课例,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展示集、成果集、多元评价表、结题报告。

十二、课题保障

课题组成员选员科学、结构合理,采取个人申请与考查推荐相结合的原则,选定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年段分布均衡的教师为主要研究成员。其中课题组负责人董晓育,曾参与中国学习科学学会学习指导实验研究中心指导的学习指导实验研究,并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王永平与王莲老师曾参加过陶行知十一五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语文课外阅读》)。王蜀苏老师参加过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方式的评价》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资源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我们课题组还准备聘请自治区、市级教研机构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作指导。

十三、项目分工

组长:董晓育 主持课题,全面领导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文3

针对上述问题,要在农村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好读书

1.营造读书氛围

在学校墙壁、走廊上张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辟读书橱窗,向学生推荐书目,介绍新书,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感;学校阅览室按低中高年级分层设置,班级设立图书角。

2.教师以身示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以身教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报,教师也要阅读,这样才能便于向学生推荐,给学生指导,和学生探究。

3.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名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在班级树立阅读标兵来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善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知道,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

4.活动激趣

要积极组织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资料收集活动,也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故事大王比赛、诗王比赛、手抄报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5.展示成果

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故事演讲比赛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校、家庭、社会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学生有“许多花”可以采来“酿蜜”。

1.推荐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教师要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因此,我们根据《楚州区中小学阅读考绩实施方案》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制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

2.争取家长配合

课外阅读向家庭延伸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教师要利用家长会或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介绍指导方法,推荐一批可读性强的书籍,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使学生在家庭的闲暇时间可与书为伴,以书为趣。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还不强,家长可以运用收音机等媒体,让孩子收听少儿广播,使孩子对“听书”感兴趣。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阅读能力的增强,家长可每天陪伴孩子看一会儿书,使孩子每天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3.学校要完善阅读设施

首先,我校在现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添置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并对图书分门别类(中外名著长篇小说类、童话类、寓言类、民间故事类,科技类,历史典籍类,道德精品类,学习工具类等等)存放,方便学生借阅。其次,建立图书交流制度,让图书动起来,达到资源共享。

三、让学生会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养成选一本就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的读书时间。三是要定量。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要学习恰当的阅读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

(1)结合平时课堂教学,传授读书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也很好。

(2)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了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我们从地方课程中抽出一节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从而保证了每个年级每周都有一课时的课外阅读指导。我们根据书籍自身特点、每个班级的不同情况和重点训练项目的不同要求,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①读物推荐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推荐课外读物,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②读书方法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做到“同类一得,一法能用多篇”。

③成果展示课。在学生对一本书广泛深入地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

④阅读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与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的文章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⑤欣赏课。这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一种课型,通过语言,借助录音、音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3)为督促学生自觉课外阅读,必须强化平时的考核。如每月开展一次互相评比的活动,切实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能力。要指导家长参与课外阅读的评价,发挥家长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评比出好的读书笔记,定期展出,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与读书考绩活动相结合,确保课外阅读健康发展。

3.建立课外阅读考级制度

我们根据区、乡阅读考绩实施方案制订了《楚州区茭陵乡章集小学阅读考级方案》。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水平,设立了六级四等(A、B、C、D),每个等级都规定了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以及优秀古诗词背诵篇目等。如二级必读书目:《阿凡提的故事》《三字经》《安徒生童话》《秃秃大王张天翼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选读书目:《灰姑娘》《丑小鸭》《睡美人》《三个小宠物》《七星瓢虫漂流记》《青蛙王子》《小精灵和鞋匠》《苹果树上的外婆》《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文4

近年来我校以“构建书香校园  追寻幸福教育”为主题进行了有效的实践研究,学校以构建书香校园为契机,努力提高学校品位;打造高品质的办学特色,在全校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类型,让师生能够在读书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让读书在校园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全校师生追求幸福的一种常态化教育。但是在某些方面做的还是不到位,下面是我校改进方案。

一  学校重视,责任落实到位

首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构建书香校园  追寻幸福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主任具体抓、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及其他科室协同抓的管理网络,为书香校园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落实书香校园方案

学校开展“构建书香校园  追寻幸福教育”的宗旨是: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创造生生和谐、师生和谐、校内与校外和谐的良好读书氛围。

保证读书时间,每周安排两课时阅读课,把阅读课作为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来开发实施。

创设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设有《三字经》、《千字文》、《优秀古诗文、诗词》长廊。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沐浴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校在低年级实施每周背诵一首古诗、一句名言、讲一个故事。在中高年级中实施每周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记住一句名言、交流一次读书心得、推荐一本好书。

   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语文教师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在阅读中师生共读,平等交流。根究学生认知的特点,在指导内容上低年级注重对优美词句的摘抄、朗读练习,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中高年级,注重对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的理解,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让学生能够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中心意图,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和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报刊中的资料、格言、美文,把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等资料整理汇总,分类编辑,作为手抄报的内容。每学期每班出版两期手抄报,学校定期组织评比和展示交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开展诗配画评比活动。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我们组织了学生“诗配画”、“成语配画”“美文配画”比赛,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古诗、成语故事、美文加画面,变抽象为具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各种阅读竞赛活动。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阅读知识竞赛,在活动中让学对阅读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另外,我们还开展表演课本剧、故事大王评比、古诗文擂台赛、读好书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三  合理配置,落实阅读内容。

教师推荐读物。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出自名家名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与原著联系进行阅读。我们根据课堂中所学语文内容,选择与课文相近的名篇佳作,供学生阅读,通过选择不同作者对同一对象的写作文章供学生阅读,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作者写作同一对象的不同之处,拓展了学生思维。我们既注重课内教学内容的讲解,又注重课外阅读的质量,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数量。

我们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自由选择读物的能力。教师通过学生各自阅读能力的不同,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购买书籍。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选择故事性强的趣味故事。中高年级学生选择知识性强的书籍。“读一本好书就是与很多高尚的人谈话。”教师要在阅读中教会生选择最有意义,最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开卷未必全有益,好书才能促成长。”我们还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自主购买书籍,以丰富阅读内容。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我们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读说结合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通过持之以恒的培养指导,使学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课外阅读是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外阅读最终要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需求。

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合作交流能够提高阅读质量。读书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我们重视家校联系,实现校内外沟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我校利用家长会、微信群、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意义。大力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看课外书,让家长为孩子树立读书榜样,帮助孩子上网浏览有关书籍。我们把家长做得好的经验在家长会上积极宣传,让家长把好的经验传播开来,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

四   读写结合,放飞阅读想象的翅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用手中的笔把自己的读书感受随时写下来,不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真正去用心,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指导学生精准练习。我们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进行仿写、续写、缩写、改写,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五  客观评估,激励性评价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文5

一、 课程开设的理由及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从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标对课外阅读提出量的要求,充分显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地位。

当前学术界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阐述课外阅读的意义、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也因为语文课时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在实践与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课外阅读要求的划一性、阅读内容的单一性、阅读及其指导时间的不确定性与学生课外阅读的被动性上。这样就很难将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也容易使学生失去课外阅读的兴趣,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以双滦区教育局“书香校园”创建精神为指导,在我校知行课程三大体系中,深化双滦四小“文雅系”校本读书课程的内涵,使读书课程化、常态化、活动化、成果化。倡导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氛围的营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的习惯。

二、课程开设的目标:

1、学校在教材、课时、师资、计划等方面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以“读书工程”为载体,通过读书项目的落实,解决“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样”等具体问题,逐步养成“潜心阅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同学聊书”的习惯 ,让书香浸润心灵,润泽校园;

2、落实并逐步超越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课外阅读量第一年段达到5万字,第二年段达到40万字,第三年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3、通过“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等评选活动,逐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4、通过 “书香日课”“书香周课”“书香月课”的累积,实现每学年4月和10月的“成果汇报月”展演活动,让读书常态化、活动化、课程化、成果化。

三、课程教材内容:

《书香童年》校本教材分设六个年级的读本,每册分三大版块——每年级上下册单元主题经典拓展文章;适合本年级积累的优秀古诗文;适合本年级广泛阅读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四、课程实施时间:

1、书香日课:书香日课包括晨读、午唱、晚积累、晚读书视频课;其中午唱的内容体现古诗经典新唱。

2、书香周课:低年级每周一节读书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两节读书课。此外,每周一的国旗下班级展示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展示为主。

3、书香月课:每月一次班级读书会;

4、零散阅读时间:利用课内外零散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五、课程实施的硬件配备和组织保障:

1、进行学校图书室、班级开放书架的校本化建设:根据校本课程的读书内容,配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今年学校为一至三年级学生配置了近两万元的绘本)鼓励全体教师每学期自主购书,书费学校统一报销。实施图书馆班级整体借阅制度,保证好的图书资源有效流动到学生中间。

2、层层落实,人人有责。主要组织层级为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长、图书室老师——班主任、校本老师——科任老师、值班老师。层层负责,共同培养。

六、课程实施具体措施:

(一)读书课程化:

通过校本教材的设计使用、师资的合理分配、课时的有效安排、计划的扎实落实,让读书课程化。每周二、四各一节读书课,每周一、三晚自习有一节读书视频课,让孩子有书可读,有时能读。

(二)读书常态化:

摒弃一阵风、搞运动式的组织方式,通过书香日课,做到读书常态化。注重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功效。

(三)读书活动化:

一份经典签字单:每学期初,老师将校本教材中的经典背诵内容,每个学生印发一张,通过晨读、课前二分钟会背能展;并鼓励学生自愿寻找过关老师,家长,师姐师兄们,凡能正确、流利过关者,就能获得检测人的亲笔签名,以此激励学生多积累乐展示。

一份好书推荐单:每学期初,老师推荐一定数量的好书,将“我的书单”公示在“启智厅”的读书墙上,再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逐步培养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能读整本书,每天累计不少于1小时的阅读习惯。

一次主题读书活动:根据年级特点,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做读书摘记、绘本、整本书思维导图、主题读书小报等书面成果;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年级—校级读书成果晋级赛,将读书成果进行多元展示交流,达到水涨船高、螺旋上升的提升目标。

同时,关注“读写融合 读写互促”,坚持印发校园文学集《笔尖上的童年》,让阅读和写作素养成为师生受益一生的根基。

七、课程实施的评价与考核: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范文6

关键词:目标;原则;措施;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45-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还明确规定课外阅读量:小学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我们要达到以上的要求和目标,必须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重阅读、重积累”的语文学习规律,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为此,我结合平时工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制定了本班的阅读指导方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阅读的快乐:阅读可以使人抛开许多烦恼,当人完全深浸在书中时,宛如进入一个文学宫殿,驰骋古今跨越地域。在书中辨是非、明善恶,由、书中获得智慧与快乐体验。转贴

2.培养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阅读将伴随我们不断成长。好的文学作品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阅读。活动开展,就是要在师生、家长在感受阅读快乐形成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培养阅读习惯,为终生阅读奠定基础。转贴于 51论 文网

3.建立学习型班级:读书课程的深入进行也会对学校文化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人谈读书、人人爱读书、人人去读书的氛围下,学习型班级、文化型学校的建设也在同时进行。转贴于 51论 文网 省略

二、选材原则

教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的帮学生及家长选择和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内容健康有益;2 .学生喜爱;3.贴近学生生活;4.符合儿童心理特征。除此以外,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购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图书的渠道,提倡优秀图书资源共享。

三、具体措施

(一)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1.课外阅读课指导读: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课,教者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要有自由阅读时间,要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或组织好课外阅读交流会。

2.晨间早读课指导读:每周用一节语文早读课开展读书活动,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集体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等。倡导学生在晨间相互自由地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

3.午间休息指导读:每周四、五中午十分钟时间,向学生开放相关的读书阵地,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让读书成为孩子们午间的休闲方式。

4.每晚睡前放松读;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建议每个孩子都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晚睡觉之前打开书本阅读,让书香伴着孩子入眠。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与管理

1.班级图书角:图书角保证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100本。图书质量要有保证,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益于成长,书籍类别要丰富。要选出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角的管理,要有健全的制度,严格管理,对学生加强爱书教育。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家庭藏书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压岁钱和节约零用钱,为自己添置一本好书的活动,也建议家长在节日、生日中以书为孩子的礼物,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

(三)强化阅读指导交流

1.每月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或学生之间利用阅读课进行推荐,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定期进行读书方法交流,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保证阅读的实效性。

3.上好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同年级老师要加强集体备课,课后加强交流与反思。

4.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使家长与子女互动,学校与家长互动,子女间互动,家长间互动。转贴于 51论 文网 www

(四)充分展示阅读成果

1.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2.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因为阅读是一种信息输入,说写是一种信息输出,没有输入,哪来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