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1

创新实践基地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体系构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1999年教育部在高等院校设立的本科专业,为“数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课程体系及培养方向在不同的院校差异很大。该专业培养人才方向大致可分为两类:少数大学走精英模式,培养高级计算数学专业人才,一般是重点大学教学培养目标;多数大学走“计算机应用”模式,培养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一般是地方高校教学培养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我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就是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方法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从课程体系的建设到每门课的内容的具体安排都要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建立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一个新专业,因此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我们所面临最具体的主要任务。

一、创新实践教学的定义及内涵

创新实践教学是以学生动脑动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为中心,学生是参与实践的主体,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和辅导。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中,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加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教师要把学生推到主置上,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人,一个在学生需要求助时才出面的指导者。只有按照这样开放式的原则来改革实践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大目标。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越来越强调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挑战,掌握数据处理、数值计算和智能计算的新技术是信息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目前,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的总体过程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和安排。实践课程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太低,难以起到与理论课程相互支持的互补作用。(2)各门课的任课教师对实践环节的处理各自为政。实践内容、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等均未有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范,甚至一些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就干脆被省略了。(3)培养模式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4)没有健全的管理、激励机制,造成实践教学不能很好的运行。

三、基于创新实践基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预期在本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支撑下,开展分层分模块培养模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并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制定全新的教学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学生根据个人志趣和条件进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其在将来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笔者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把课程体系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基础阶段。完成基础数学、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认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教育,为进入专业基础阶段打好基础。

2.专业基础阶段。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必备的实践能力设置实践内容,结合数学建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为学生进入大四的专业提升阶段做好准备。

3.专业提升阶段。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多门专业课的应用实践,鼓励创新,为进行毕业设计和将来能够尽快适应毕业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其次,笔者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具体在基地的学习方式设计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我们要既重视课内的教学和实践,也重视课外实践,设计出一系列与教学进程同步的实践性题目,并将其融于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达到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熟悉数学方法和应用计算软件包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课外实践方面,我们在课程一开始就布置一些课外实践项目,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并在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时,逐步解决自己所选问题,形成论文,以备将来参加相关竞赛及撰写毕业论文等。

2.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贯穿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数学本身就是产生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抽象化。微积分理论建立之后,对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分析、建立模型来求解。在创新实践基地中贯穿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能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来理解和领会科学,许多科学现象、物理背景和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就能更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采用研究生讨论班的学习方式,将创新实践基地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指导教师组织,每周固定举行一到两次讨论班。首先由学生来讲解最近研究的项目和教师选定学习的论文,然后对其中的问题大家展开讨论与研究,直至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研究领域方面,创新实践基地早期为学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大多是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是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随着学生的深入学习,学生能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项目,并向基地的指导教师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随后以基地教师为主的专家组对学生提交的项目进行论证,对论证通过后的项目,由该学生自己组织研发小组对项目进行设计与研发,教师则起指导与辅助作用。基地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我管理、滚动发展的可持续性良性运转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从而提高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深造和适应就业市场打好基础;使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数学基础、较广博的计算数学专业知识、良好的应用软件和数值软件研发能力,掌握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基础理论和最新技术,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2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评价长效机制的建立”(编号:446),主持人:王福明;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编号:438),主持人:夏明忠;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川教改办〔2015〕2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87-05

实践教学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学校培养实践理念,启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1]。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重要窗口,它不仅给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融会贯通,激发创新意识,而且还为教师提供教学案例及素材,也为专业课程知识补充和更新提供可能,丰富专业课程体系[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模拟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3],本文主要研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或者“实践教学基地”)。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指出,“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引导不够、企业需求不强烈、学校服务能力不高等原因,导致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对象不好找,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层次不深入、合作方式不丰富、合作项目单一化、合作时间不长等诸多问题普遍存在,结果校外实习“放羊式”、实习基地形式化、实践教学难实施、“双师”教师挂职走过场、兼职教师来源非企(行)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4]。西昌学院自2003年专升本以来,坚持培养生产管理一线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校2006年提出走应用型发展之路,2009年实施“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模式,2011-2014年,立项研究“职业技术本科内涵建设研究”等20个课题,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公办本科首批惟一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通过十余年的探索,西昌学院在推进学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做法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梳理,对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围绕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设计了调查提纲,并编制了一套包括16个问题的封闭式调查问卷。在调查对象上,问卷中“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指校外实训基地,不包括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场所,也不包括毕业生实习期间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在调查方式上,采用现场座谈、学生独立填写问卷等方式。在调查样本上,本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5年7月期间,西昌学院11个二级学院连续3届即将毕业离校的本科学生开展调查;在问卷投放数量上,根据各个二级学院毕业生规模,参照统一的投放比例,累计投放问卷303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817份,回收率达到92.97%。问卷数据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环境下,利用多响应变量分析、数据拆分技术等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基本认可

针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了解情况”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4名学生中(有3个缺失值),有365名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很满意”,占13.0%;有840名学生认为“满意”,占29.8%;有1010名学生认为“基本满意”,占35.9%;上述三项持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占到78.7%,这表明有近八成的调查对象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满意。但是也还有21.3%学生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使用情况表示不满意。

学生针对“实习效果评价”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在接受调查的2789名毕业生中(有28个缺失值),认为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达到预期实习效果的有580人,占20.6%;认为基本达到实习效果的有1429人,占50.7%;两项累计达到72.0%,超过了七成;而认为没有达到实习效果的学生有780名,占27.7%。

(二)对校内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评价比较高

针对“本校实习指导老师教学经验与责任心”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0名学生中(有17个缺失值),有645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2.9%;有1596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56.7%;也就是说,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过程中,学生对校内带队指导老师的肯定评价累计占到了80.0%;但也还有559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占到19.8%。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校外)指导老师教学经验与责任心”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3名学生中(有14个缺失值),有739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6.2%;有1474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52.3%;也就是说,针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校外指导老师,学生的肯定评价累计占到了79.0%;但也还有547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占到19.4%;也还有43名学生在问卷中反映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占1.5%。

(三)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实习工作比较重视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对实习工作重视程度”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1名学生中(有26个缺失值),有735名学生选择“重视”,占26.1%;有1434名学生选择“一般”,占50.9%;有622名学生选择“不重视”,占22.1%;也就是说,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基地对实习工作重视或者一般重视的比重累计占到77.7%,接近八成,大多数学生反映到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习实训,受到实践教学基地较好地安排和接待。

(四)对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的适应性评价较高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安排的实习内容与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任务适应性”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6名学生中(有21个缺失值),有665名学生选择“满意”,占到23.6%;有1423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到50.5%;两项合计占到74.7%,也就是说,有超过七成的学生反映在实习基地安排的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比较匹配;有708名学生反映不满意,占到25.1%,反映出在实习内容与实习任务的匹配性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五)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条件基本能满足需要

针对“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基本条件” 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1名学生中(有16个缺失值),有605名学生选择“能满足实习的要求”,占21.5%;有1445名学生选择“基本能满足实习的要求”,占51.3%;由此可见,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设备和设施等基本条件持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占到73.2%;认为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等基本条件“不能满足实习的要求”的学生有751名,占26.7%。

(六)在实习实训中对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比较满意

针对“实习中实际参与锻炼机会”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799名学生中(有18个缺失值),有697名学生选择“满意”,占24.7%;有1386名学生选择“基本满意”,占49.2%;也就是说,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中,对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表示肯定意见的学生累计达到74.4%,超过了七成;但与此同时,对实习实训中实际参与锻炼的机会表示不满意的学生有716名,占25.4%,表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实践教学基地运转中面临的困境

(一)对实践教学基地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够高

据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0名学生中(有7个缺失值),对所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了解”的占到21.3%,“基本了解”的占到46.0%,还有32.4%的样本反映“不了解”。并且该比重在近三年的调查中基本保持一致,甚至有小幅提高的趋势(如表1所示)。这反映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在知识学习向能力转化、创新思维启发、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得还不够充分,认识得还不够深入。也导致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以后,容易陷入“看热闹”、“走过场”等表层形式,难以深度融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更谈不上学生向员工角色的真正转变。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平均时间偏短

总体来看,针对“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平均时间”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07名学生中(有10个缺失值),反映每次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少于2小时的有1009人,占35.9%;选择平均时间在2小时-4小时的有903人,占32.1%;这两项数据累计占到68.1%,由此可见接近七成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时间在半天以内,要么是一个上午,要么是一个下午,甚至更短;选择平均时间在4小时-8小时的学生有523人,占18.6%;选择平均时间在1天以上1周以内的学生185人,占6.6%;选择平均时间在1周到1个月的学生有107人,占3.8%;选择1个月以上的学生仅仅有80人,占2.8%。

分学科对比来看,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也主要集中在2小时及其以下,2小时-4小时,4小时-8小时等三个时间段,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来看,停留的平均时间在2小时及其以下的比重,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比重最高,占到了41.9%,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比重最低,仅仅有24.5%;停留的平均时间在2小时-4小时,工科类专业学生比重最高,占到35.8%,文科类学生比例最低,占到28.9%;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在4小时-8小时的比重,比重最高的艺术类专业,占比30.5%,比重最低的文科类专业,占比15.1%。各学科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平均时间为1天-1周及其以上时间的比重都相对较低,并且学科之间差异不大(如表2所示)。

(三)到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偏少

针对“大学四年期间到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次数”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2名学生中(有5个缺失值),选择0次的学生有522人,占18.5%,即有近两成的学生反映从未参加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选择参加过1-3次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1176人,占41.7%;选择参加过4-6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729人,占25.9%;选择参加过7-9次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有258人,仅仅占9.2%;选择10次及其以上的有127人,占4.5%;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偏少,能够达到每一学期1次的学生比重仅仅10%左右,有接近七成(67.6%)的学生仅仅能够每一学年到校外参加实践教学活动;还有将近两成(18.5%)的学生反映在大学四年期间,从未到?^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加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层次较低

针对“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形式”的调查,在调查问卷设计中,该变量设计为多响应变量,即多项选择题。在接受调查的2801名学生中(有16个缺失值),选择“走访参观”的学生有1127人,占总样本数的52.9%;选择“跟随实习基地专业技师等实习、实训”的学生有1120人,占总样本的52.6%;选择“定岗实习实训”的学生有504人,占23.7%;选择“集中听报告”的学生674人,占31.6%。由此可见,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走访参观、集中听报告等浅层次的实习实训形式为主,有超过八成(84.5%)的学生接受过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跟随技师等实习、实训的学生才刚刚过半,真正能够到实践教学基地接受定岗实习的学生偏少,仅仅过两成(23.7%)。

(五)学生反映对动手能力提升不够明显

针对“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调查,在填写问卷的2814名学生中(有3个缺失值),有607名学生认为,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和锻炼,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较快,占比21.5%;有1155名学生选择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占比41.0%,也就是说,仅仅有大约六成(62.5%)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锻炼中,肯定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有754名学生认为“提高不明显”,占到26.8%;还有297名学生认为“没有提高”,占10.5%;换句话说,还有接近四成(37.3%)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锻炼过程中,对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持否定态度。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去主要是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5-7],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时间不长。然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等。西昌学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一些做法也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舆论宣传,统一师生认识

首先,通过应用型办学专题学习讨论会、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专家专题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营造氛围,让走应用技术类本科之路成为全校师生的基本共识。其次,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师生群体中通过举办“知行对接,实训贯通”等专题辩论会,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展板等媒体,积极宣传实践实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平台作用,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改变与行业脱节、与企业隔离的封闭式知识传授,打破校门和学期界限。着力解决重传授获取,轻消化加工、启发思考等问题;解决教师主宰作用过重,学生自主参与作用过轻,听课跟着老师走,看书跟着教材走、考试跟着习题走的问题[8-9]。

(二)提高基地质量,加强平台建设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到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训次数偏少,停留的时间偏短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偏少、质量不高、校企合作不深入。为此,首先,学校层面要加强综合性校企(地)合作平台建设。综合性校企(地)合作平台能够实现校企双方全面立体深入地合作,促进跨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集群更好地对接。在本地产教融合方面,学校积极争取与周边县市地方政府以及区域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在异地产教融合方面,地方本科高校要积极弥补当地产业基础薄弱,产教融合不深入等短板,探索落后地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与发达地区产业的对接机制,实现校企异地合作、产教异地融合的办学模式。其次,校内二级学院层面要建立覆盖专业集群的实践教学基地,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在二级学院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

(三)修订培养方案,明确实训标准

要增加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次数,延长在实践教学基地停留的时间,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还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首先,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实训学时学分比重,做好“四个增减”,即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减少“验证式、分散式、观摩式”实验教学时数,增加协同育人教学时数;减少成绩评价中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分值,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时数;减少论文(设计)中非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比例,增加实习实训总学分。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实践实训课程的开课地点、学时和指导教师类别(校内教师或者校外教师)。将实践实训类课程的开课地点、开课学时数、指导教师类别等信息,明确写进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学督导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也有利于学生对实践实训教学活动的提前预习和准备。

(四)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针对反映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不够明显的问题,建议加强实践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实践实训课程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建设更多强调理论教学,对实践实训重视不够。从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课程建设,其重心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环节,对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关注不多。为此,要建设一批实践实训优质示范课程,联合实践教学基地,整合校企?p方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音频视频技术”“四维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批实践实训优质示范课程,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尽量接近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不到基地也可以提前熟悉基地相关情况,学生在校园也犹如在实践教学基地,身临其境,做好前期预习准备以后,再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到实践教学基地,将大大提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

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

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

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

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

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

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

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 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4

活动课程体系的建设

为了实现高端起步,我们第一时间与朝阳区文委协商,讨论筹建朝阳区首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活动课程引入中心。同时,经过多次协商,我们又引入了台湾智高机关王活动项目,建成了智高在大陆的首间活动项目推广教室。

结合最初中心落成时提出的打造艺术、科技、国际理解教育三大品牌特色活动的要求,经过半年的建设,我们目前已经推出了16门兴趣培养活动课,其中包括:

非遗项目活动课程:古彩戏法、剪纸、杨式太极拳、面塑、养生功夫、结绳;

传统游戏活动课程:华容道、鲁班锁;

科技类活动课程:智高机关搭建、乐高机器人、模型制作、汽车模拟驾驶;

艺术类活动课程:书法、舞蹈、软陶制作;

体育类活动课程:国际象棋。

教辅中心的活动课程不是课内学科课程的简单延伸或翻版,它有别于校内课程的特点。教辅中心的课程中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就是实践活动,更强调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将获得的直接经验与在学科课程中获得的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因此,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在教育内容上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在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上是各具特色的。两类课程不可替代,在不同阶段和场合,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

活动课程体系的基本模式

1.以已有师资为龙头,自主创编课程

课程设计之初,我们发挥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自主创编了一部分活动课程,比如,艺术类活动课程中的书法、舞蹈是我们专业老师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的课程活动内容。

此外,我们从最简单的、最易学生所接受的活动入手,设计推出了传统游戏活动课程华容道、鲁班锁,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两门课程的成功推出,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开设传统文化活动课程的决心。2013年下半年,我们还将尝试推出中国古建模型课,如果条件具备我们还准备推出中医中药课。

2.借助已有资源,修订编制课程

台湾的智高机关王活动在台湾及东南亚、北美、南美等地区已开展多年,现在每年他们都会在台湾地区组织国际比赛。在课程设置和建设方面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类课程,我们选择借助现有课程资源,结合学生需求和特点设计具有本中心特点的活动课程。为此,我们两次邀请台湾的课程专家来中心和我们的任课教师共同修改课程内容,台湾专家还亲自给我们上示范课,提升课程品质。

3.依托现有资源,参与指导“非遗”课程建设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且多数活动项目内容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甚至具有高度的保密性,所以我们只能是完全依托其资源来进行授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不是简单地放任其随意授课。我们一方面参与听课,进行必要的基本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调控等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与非遗课程老师们商定,由中心老师参与指导这些老师进行课程活动内容的编写,从而助力“非遗”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还将与机器人教育经验丰富的公司联手,借助他们已有的资源,尝试合作开发具有中心自身特色的机器人课程,并将课程与中心打造的民俗文化特色相结合,力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科技的隔空对接,打造自己的机器人教育品牌特色。

三种活动课程构建的模式满足了不同层面的需求,实现了不同层面的课程建设发展,促进了中心整体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

未来课程建设发展方向

对于后期的课程建设,我们准备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有教辅中心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更好地满足和服务学生。我们将严格遵循并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校外教育最高工作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校外教育活动之中;努力发挥好教辅中心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突出教辅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性、教育性、活动性,力求凸显时代性和互动性;我们还将努力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围绕着科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做好基地建设。

2013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主动调研,推陈出新——我们将主动调研学校和学生在活动课程方面的需求,紧密结合学校、学生的需求,不断设计推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课程,逐步淘汰不能适应学生需求的课程,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课程体系。

走出中心,送课入校——我们将在新学期把学生们喜欢的课程送入学校,对于比较成熟的项目,我们后期也可以考虑推荐到学校去开展巡演活动,扩大认知面,实现深层次的内涵式发展。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5

 

一、财政学专业发展现状

 

(一)专业特色

 

财政学专业的特点是涵盖的学科领域较宽泛,人才服务面广。吉林工商学院财政学专业特色体现在:首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其次,构建了“二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再次,注重学生实务技能培养,强化从业资格等证书考试培训和公务员考试辅导。最后,人才服务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三个层面,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宽泛。

 

(二)课程特色

 

课程设置方面,紧紧围绕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在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四大课程群;宏观理论课程不少于老牌本科院校,实务课程继续保留较多的课时;提高课程层次,开设货币银行学、财务会计学、社会保障学等课程;继续保留原有实务课程的优势;为学生就业考虑,开设了职业考试相关的课程;为更好推进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增加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选修课,并逐步转化为必修课程;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内容比较齐全,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财政专业转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学时所占的比重过少

 

从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可以发现,通识教育所占的比重过大,严重挤压了专业课的任课时间,专业转型应强化专业技能,现有的课时不能满足专业技能深化了解和熟练的需要。

 

2.实验室硬件、软件都有待更新

 

硬件上,实验室能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一些模拟实践课程在安排时发生冲突。软件上,财税制度改革,原有的软件部分资料都已过时,需要对软件进行不断更新。新购进的财政一体化软件还缺少预算编制部分,需要及时补充。

 

3.专职实践教师不足

 

存在专职实践教师不足的问题。本专业的9名教师,以主讲理论课程为主,模拟课程和带队实习有时会占用教师本来的上课时间,分散教师精力。

 

三、促进财政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1.找准财政学专业建设的方向

 

财政学是一个兼具经济和政治两种属性的范畴。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财政就是政府的经济行为。目前国内各高校先后设置的可纳入公共管理范畴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至少包括了社会保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类别。以财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融合为基本方向,建设财政学专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途径,努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支持教师参加院级以上各项教学比赛,并通过下派教师到实际业务部门锻炼等手段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3.加强课程建设 改进教学方法

 

争取将财政学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优秀课程。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将所有教学资料有机整合,使学生能一站式学习。继续开展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与利用,探索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条件下的教学模式。

 

4.继续加强实践教学 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一方面,应安排教师外出调研,到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或财经重点院校去调研学习。另一方面,安排教师到各基层财政部门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掌握财政部门实际业务流程。不断深化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研学基地课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32-03

一、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一)养成优良的人格品质

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在培养教育中应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业、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

(二)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大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的基础。只有掌握本学科的基础及专业理论,才能为实践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只有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才能找到创新的思路和方向,确保创新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大学生学习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是开展实践活动和取得创新成果提供基础保障。

(三)培养敏锐的创新意识

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激发学生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中形成创新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提高学生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不安于现状、奋发向上、勇于探索未知问题及未知领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内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实质在于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创新素质包括四个子系统:创新的动力系统、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创新意识的培养会引导学生抓住机会,用创造性的判断力、广博的视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意识保障。把创新意识引人创业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模式,至少可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和潜能。

(四)锻造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在学校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学业要求,进行综合实验和技能训练等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能力等;二是在校期间社会实践活动中参与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拓展过程中所获得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完成某项工作和任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理念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是学生,需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

(二)教书育人的理念

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的第一天职,强化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通过推动教授、名师上课堂,营造尊教、尚教、爱教、乐教的浓厚氛围,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研究和实施创新教育。

(三)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向,加强实践性环节,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创新教育为重点,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灌输到学生大脑中,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四)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

以成才为目标,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定位,充分体现学校、学院、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牢固树立“院系是人才培养主体”的理念,倡导全员育人的氛围,把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精心设计,锐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唯一途径,也是创新的源泉。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是在不断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际是实践到创新、创新到实践的过程。高校必须树立明确的实践意识,重视实践,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石。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优化专业设置

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改革和优化专业设置,完善学科布局结构,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综合,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学校优势和特色,科学设置专业。

1.科学定位。根据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突出专业特点,科学设置专业。

2.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科技和文化建设服务。

3.拓宽口径。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的方向,宽方向厚基础,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择业范围和适应能力。

4.科学评价。高校的专业设置需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的招生就业情况为主要评定依据,对所设专业进行定期评价,实行“优存劣汰”制,优化学校专业结构。

(二)完善课程建设

建立“横向+纵向”双向维度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增强适应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学习空间,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横向”课程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纵向”课程体现专业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

“横向”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能力素质课程和自主选修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精心构建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能力素质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构建由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和博雅课程等构成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自主选修课程,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核心,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校之间、学院之间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建设相关学科选修课程,为学生广泛自主选修课程创造条件,拓宽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纵向”课程由专业和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实践课程组成。专业和技术基础课程,以拓宽和强化学生学科专业基础为核心,精心设计二级学院课程平台,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技术基础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设计专业课程中适当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允许学生跨学科专业、跨年级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专业方向课程,以促进学生专业和个性发展为核心,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按社会需求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构建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构成的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学时比重,开设选修性质的实践教学项目,鼓励单独开设实践教学课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提高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率。课外研学作为实践课程的补充,以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技能训练等研学活动,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成立专门的实践创新教育研究机构。学校可每年遴选若干实践创新教育课题,鼓励和支持相关教师开展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实践创新教学的经验,不断加强实践创新教育。

2.建立激励教师开展实践创新教育的机制。为在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中实现新突破和做出新贡献的教师设立专门奖项,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中,将实践创新教育列入其中。

3.加强针对教师的实践创新教育培训。加强教师的培训,聘请国内外实践创新教育名师为“实践创新导师”,不定期到学校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到兄弟高校和国外进行访学等,提升教师的实践创新教育水平。

4.搭建实践创新教育的校内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以学科内或跨学科为形式,以沙龙、竞赛等为方式的校内交流平台,让沟通交流覆盖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全员投入。

(四)加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1.完善校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科研实验、教学平台等资源,完善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建立惠及每位学生的资源共享制度。

2.拓展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多方合作,对现有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进行整合,建立稳定、高质量、适合不同专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长效互动共赢机制,强化基地在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3.鼓励学生依托基地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可梳理校内外各类实践创新基金、计划,加大创新实验计划、实践创新学分等制度的宣传和实施力度,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使学生真正走进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五)丰富“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更多体现学生自我,重视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知识,有针对性地拓展课堂相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在独立实践中获得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智能,最终实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1.完善两个课堂统一机制,促进课内课外协调发展。将第二课堂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研训练以及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发展。

2.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高校需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就业创业基地建设,筹设创新创业基金,设立创新学分、实践创新奖和学生创业园,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实施课外创新行动计划,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科技作品竞赛、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重大竞赛,在竞赛中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4.建立创新教育专项基金,提供创新培养资金支持。高校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并在相应政策上有所体现。技术开发以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设立活动基金,鼓励学生开题立项,从事科学研究。

(六)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1.构建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考查学生知识获得与智能增进的同时,在评价体系中有机地增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改革单一量化的评价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质性评价方法,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

2.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确立考试在能力培养中的导向。考试内容全面覆盖知识、能力、潜质,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考试方式根据课堂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在成绩评价上,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形成的学生考试评价体系,客观科学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充分发挥考试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导向作用。同时,对考试的结果加强分析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形成激励性的评价意见或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