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范文1
1.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社会各个领域从各个层面之上对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由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之后的人才是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和周遭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所以由此可知专业性强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来说重视的是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也是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致力于以此危机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来。
2.首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展开分析
2.1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
紧密结合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进行校企资源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结构布局,建成“岗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教学,突显就业、研发、实训一体的综合效益功能。校内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整合实训场地和购买设备,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建成高尔夫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职业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其中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实现在专业群内共享,涵盖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室使用率和共享能力,制定了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的实训标准。形成具有专业辐射效果的校内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在此实践教学平台上可完成本专业体系中60%以上的实训内容的学习。校外与本地区体育场馆行业、高尔夫行业、体育培训行业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可满足校外实践教学、实习的需求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2.2现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强
因为在开展实践教学相关活动之前制没有制定出来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系统性也就成为了一项有待提升的项目。没有针对实践教学展开系统性的规划工作,一般情况下开展的设置和安排工作的随意性都是比较强的,产生的结果就是实践教学的质量较为低下,学生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掌握的专业技能的零散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就需要在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实现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从而就能够使得实践教学的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现阶段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使用到的创新措施
课程当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的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开展,就能够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牢固程度和灵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实现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主要形式有:课上的小组讨论、课余实践的理论教学拓展等等。课上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以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为主题,教师在讨论正式开展之前是需要设定出砻魅返奶致壑魈夂涂己朔绞降模小组中的各个相关成员以主题和考核方式为基础展开讨论活动。课余时间理论知识拓展其实就是以一门专业课程或者多门专业课程为基础,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进入到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等相关的体育性质的组织中开展调研工作,并在调研相关工作结束之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拿到课堂当中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之所以会开展课程中实践教学就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及时的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且逐渐的将这种实践能力的深化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认知实习其实就为为了能够使得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对体育组织以及体育企业形成一个感性层面上的认识,,以便于能够使得学生对体育组织施行的经济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经济管理知识形成大致的了解,从而就能够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的范围、工作特征以及工作性质形成一定的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来,以便于能够使得后续的理论、实践课程能够顺利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专业思想。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需要开展的认知实习是可以划分为学校内部和小学外部两个方面的,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知实习能够对体育组织的销售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大致的了解,在对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找寻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就能够将学生使用体育经济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来。
参考文献:
[1]许睿博.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2]李军岩. 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85-87.
[3]刘雪. 关于构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3.
[4]叶心明,王跃,朱晓东. 关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2005:1.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范文2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青岛市;建筑固体废物; 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V44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青岛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现状
近年来,青岛市建设高速发展,每天都有建筑物的拆旧和新建。无论是从废旧建筑物上拆下的混凝土,还是新建筑物在新建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都属于建筑固体废物。这些建筑固体废物的发生量逐年上升,2012年青岛市七区产生的建筑固体废物达到1000万吨,用于可再生建材转化利用的不足三成,其中大部分进行了填埋处理,这不仅占用大量国土资源,而且其中的有害成分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撒漏和灰尘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妨碍了青岛市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建筑固体废物的组成特点和它产生于工程建设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筑固体废物中有很多废料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在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简单的遗弃建筑固体废物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研究青岛市建筑行业的固体废物减排问题就愈发重要和迫切,有必要寻找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
2循环经济下建筑固体废物中的分类和分选
2.1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为破解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国家方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单列一章,提出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面对资源、能源的加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和挑战。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调整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代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2建筑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分选
在建筑固体废物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所产生的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大体一致的。它主要分为六大类:(1)废有色金属材料和废钢材;(2)废弃混凝土;(3)废木材;(4)废玻璃;(5)废塑料;(6)废砖、瓦、砌块。建筑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第一歩就是将废弃物按这六大类进行分拣、归类;然后是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技术利用,有的可以直接利用到其他建筑物,有的可以经过再生工艺流程变为再生资源利用到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从近年拆毁建筑物的组成上看,混凝土与砂装约占30%~40%,砖瓦约占35%~45%,陶瓷和玻璃约占5%~8%,其他10%。在混凝土中,钢筋约占20%,粗骨料占45%~50%。
对于建筑固体废物的分选,一般分两大阶段:现场分选和处理厂分选。现场分选主要是再旧建筑物拆毁或拆毁过程中,先卸掉易拆除的部件,一般情况下,这些拆除物质要成色较新,往往会流入二级建筑材料市场; 不能出售的, 也会比较方便的拆分, 可回收碎玻璃、废木料。处理厂分选, 是指当建筑垃圾运至处理厂后进行的分类与处理处置过程。在处理厂, 新运来的建筑垃圾主要是废旧混凝土, 可集中堆存, 大块用吊车夯击, 再配合人工锤击,分离出钢筋, 送冶炼厂再生。碎混凝土块用铲车归拢, 然后按图1 流程处理。
粗碎 筛分 中碎 筛分 冲洗 分类储存
图1 建筑固体废物处理流程
其中, 粗碎可采用颚式破碎机, 控制出料粒度在100 mm以下, 筛分宜采用振动筛, 以便于筛除不易碎的其他非混凝土质杂物。中碎的出料粒度控制在40 mm, 筛分宜选用圆筒筛, 目的是将废混凝土分选成不同粒级的碎骨料。由于分离出的钢筋不可避免地会黏附着混凝土残余物, 通过酸洗可以除去。但通常情况下, 这些残余物对冶炼不会产生有害影响, 对于供应那些对原材料纯净度要求不高的冶炼企业而言, 往往不需要单独的酸洗工序。破碎后的废混凝土碎粒, 表面可能会附着覆灰, 需要用水冲洗干净。
3循环经济理论的三重循环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的三重循环来指导青岛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主要包括建筑行业内部循环、行业间循环和社会整体大循环。
3.1建筑固体废物行业内循环
青岛市建筑行业从行业内来看,主要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最大限度的利用再生资源。此类模式存在于建筑生产中,主要涉及到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建筑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要求各环节主体积极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充分开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等)的措施行为。如图2所示。
图2建筑行业内循环模式
(1)制作透水砖。处理拆除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工地不能处理的污泥砖块,经过打碎、分类、筛选、再碾碎等多道工序后,大碎石变成一颗颗大小相当的小石子,小型垃圾则变成粉煤灰,这些地上建筑废弃物出来的产品不能用于结构性建筑,但可作为基础性建筑,主要是制作透水砖等。
(2)用于再生混凝土。将建筑固体废物中的废弃混凝土块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成新的混凝土,叫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将这种废弃的旧混凝土配制道面、路面再生混凝土,用于道路路基和铺面工程,在当前骨料来源渐渐短缺,砂石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制成不同标号砼。加工处理地下的建筑固体废弃物,经过粉碎、分类、筛选等工序后,产出石子、细石和砂。三种产品分别出来以后,石子搭配上一定比例的人工砂,接下来会被输送到搅拌站,经过反复搅拌,最终被制成不同标号的混凝土。1吨建筑固体垃圾经过处理后,70% 为石子、细石等“粗骨料”,其余30% 为砂等“细骨料”。相对于天然砂石,建筑固体废物再生骨料生产加工成本虽然略高于天然砂石,但是经过检测,这些再生建材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砂石,甚至优于天然砂石。 现在河沙基本已枯竭,政府已禁止采挖河沙的行为,同时政府也禁止开山挖石,因此建筑用的天然石子、沙土等越来越有限,使用人工砂石是未来的趋势。
(4)用于再生骨料。将地下建筑固体废物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用于道路路基和铺面工程,完全可以满足道路承载能力的要求。在当前骨料来源渐渐短缺,砂石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3.2建筑固体废物行业间循环
要求行业间资源共享及产业共生,需要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筑固体废物的输入输出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建筑固体行业间循环模式
(1)建筑固体废物用于玻璃行业
建筑固体废物中的废旧玻璃如没有破损,即可直接利用到其它建筑上去,若无法利用则可将废旧玻璃分拣出来送玻璃厂家作为生产原料,废玻璃经粉碎、预成型、加热焙烧后,可做成各种装饰材料,如玻璃马赛克、玻璃饰面砖、玻璃质人造石材、泡沫玻璃、微晶玻璃、玻璃器皿、人造彩砂、玻璃微珠、彩色玻璃球、玻璃陶瓷制品等。
(2)建筑固体废物用于冶金行业
对于建筑固体废物中的各种废有色金属材料 (铜、铝合金型材 )、废钢配件及零配件材料,钢材 (废型钢、废钢筋 )、线材 (废铁丝、废电线 )等,如果完好则可以直接利用到其它建筑物上去;对于已经锈蚀、扭曲、变形的金属材料可进行除锈、整修、矫直加工处理后降低使用级别,根据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情况,再利用到建筑物上去;对于不能直接利用和加工利用的金属材料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锻造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各种形式的有色金属型材和钢材,运用到冶金行业中。
(3)建筑固体废物用于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中节能的措施之一就是选材转向轻质材料即塑料,汽车塑料化当前的趋势是由作为普通的装饰件和软垫转向结构件和功能件,换言之,由汽车内部装饰扩展到汽车外部结构,因而由单一塑料转向塑料合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登上汽车工业的宝座。
(4)建筑固体废物用于木材行业
从建筑物拆卸下来的废旧木材,一部分可以直接当木材重新利用。对于建施工产生的多余木料(木条),清除其表面污染物后,根据尺寸大小直接利用,而不用降低其使用等级。可加工成楼梯、栏杆(或栅栏)、室内地板、护壁板和饰条等、也可加入粘合剂支撑复合板材。对于建筑固体废物中的废竹木材用于制造复合板材,加工后再循环利用。
(5)建筑固体废物用于造纸行业
建筑固体废物中的碎木材由皮带运输机送破碎机进行破碎,经磁选机除金属后,经过多级筛分机进行筛分,分为造纸原料,水泥木屑板、刨花板和密度板原料等,放入不同的储存库中,作为原料供应相关企业。
3.3社会整体大循环
对于行业内循环和行业间循环所不能处理的建筑固体废物,应将其投入到社会层面进行再利用。建筑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渣土等,性质稳定,将建筑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然后对其筛分,再按照所需土石方级配要求混合均匀,完全可以用作工程回填材料。
4基于循环经济的青岛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青岛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体系如图4所示。该体系分别从建筑行业内层面、行业间层面和社会整体层面三个方面研究了建筑固体废物的再利用。
图4建筑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体系
5结论及建议
在日趋恶劣的青岛市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有必要做出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循环模式,为国家节约资源和减少建筑固体废物数量。循环经济理论要求资源形成封闭性的循环,但在实施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时,给出几点建议:
(1)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即出台有关建筑固体废物排放量及再利用方面的规范标准,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实际发生情况进行不断更新。
(2)青岛市应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制定和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建筑企业和科研单位立项开展研究与开发。
(3)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利用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来达到较高的回收利用空间。主要设备包括:高搅机、挤出机、塑料压制机、粉碎机、模具、检测设备等。
参考文献:
[1]谢浩.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探讨[J].砖瓦世界,2010,(03):33-35
[2]张金利,姚伟龙.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北京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04):88-93.
[3]郑凯,汝宜红,任福民,林自葵.建筑固体废物发生源管理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17-20.
[4]陈朝玲,任福民,汝宜红.我国建筑固体废物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4,(02):68-69.
[5]卢明湘.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09):46-47.
[6]石峰,宁利中,刘晓峰,王庆永,董彦同.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05):39-42
[7]胡斌,田力琼.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J].特区经济,2008,(10):298-299.
[8]《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3期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范文3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
1现状和意义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著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范文4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训练周期;竞技状态;周期定律;板块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092-05
On the continuous existence of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the “training cycle” theory in sports training practice
――Also a query about the “training cycle” theory
JIANG Guang-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China)
Abstract: From such perspectives as the period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training practic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competitive conditions and the patterns of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conditions, the author demonstrated the continuous existence of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cycle” theory in sports training practice,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essential unification of the “block training” mode with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cycle” theory is the perfection and supplement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cycle” theory.
Key words: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training cycle;competitive condition;law of cycle;block training
“训练周期”理论是前苏联著名运动训练理论专家马特维耶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1]。这一理论,对世界竞技体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运动竞赛的次数越来越多,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训练周期”理论是否还能继续指导现代运动训练实践产生了极大的质疑[2-7]。这些质疑不仅认为理论基础支撑的不足,而且认为训练实践中存在不合理性。但是笔者认为,“训练周期”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运动训练理论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对竞技运动实践继续起着并将长期起着指导作用。它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指导地位的续存性是由运动训练自身存在的客观规律及对运动训练实践高度总结的必然结果。对其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是否能够继续存在的质疑恰恰是对“训练周期”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1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客观性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的续存性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实践是一种促进及必须符合竞技体育水平变化的社会现象,其存在目的是为了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及竞赛环境的不断变化,相应地形成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运动训练实践是适合运动训练目的下变化的组织形式,也是使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必然途径,也是训练分期的目的。很显然,运动训练的目的在训练组织形式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历的运动训练实践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周期[8],因此,运动训练实践也必然具有周期性,遵循着周期的一般规律[9-10]。通过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周期规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回答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并且可以进一步论证“训练周期”理论的时效性及其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核心指导作用。
1.1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变化规律决定了训练存在不同分期
所谓变化就是指周期的增减速。就现代科技而言,理论――实践――理论加速循环,技术――科学的相互转换之周期缩短都满足周期变化规律。从竞技体育本身来看,世界竞技体育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的训练调节能力越来越强、参赛能力也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分期理论已不能满足现代运动训练需求,但正是因为形成于当时背景之下的 “训练周期”理论经过“理论――运动实践――理论”这一过程,从而使得现代背景下训练周期缩短,而从周期科学角度来看,运动训练周期的缩短是符合周期变化规律的,同时运动训练周期的缩短也是“训练周期”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从运动员个体竞技水平发展来看,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机体对外来新异负荷刺激的适应时间缩短,从而使得其训练周期的缩短也是必然。但是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变化始终是围绕着在竞赛中获取优异运动成绩这个目标而实施的,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赛前训练、赛中训练及赛后训练这一过程,而它正是“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贡献。因此,运动训练实践的周期变化特征决定了实践过程的变化,即分期,从而也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指导地位的续存性。
1.2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决策规律是运动员参赛取舍的依据
人类认识周期规律的目的是为了驾驭周期,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周期理论与决策体系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10]。因此,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理论与运动员参赛的级别与次数的制定决策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存性。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运动训练才能够实现,而这个运动训练的过程往往是通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变化表现出来,竞技水平的变化情况也就决定了运动员参赛的级别。在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背景下,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参赛的次数越来越多,但不可否定认的是,这些比赛的级别往往是与他们训练水平相称的,也就是说一个高水平运动员决不会参加一个非常低级的比赛,而参赛的次数也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的训练特点。尽管现代竞技体育向着职业化、商业化方向发展,但竞技比赛是为了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特质还从未改变过。近年来,国内外频繁的比赛使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受到冲击是不争的事实,但高水平运动员在全年仅突出1~2次重大比赛,这也正是由运动训练实践规律所决定的,教练员、运动员在决定参赛时不会去违背竞赛本身的规律,使这些规律成为运动员参赛量和质决策的依据。因此,训练实践证明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存在的合理性。
1.3运动训练实践周期的演化规律决定了机体承受负荷结构属性的变化
事物的周期演化过程是事物在运动中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它合乎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到繁的演化哲理[10]。运动员在运动生涯的训练过程中,其竞技水平也将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施加给运动员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也逐步地由基础训练转向专项训练,同时专项训练的负荷及内容也会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改变。因此,高度总结运动训练实践规律下的“训练周期”理论也必然存在演化过程,遵循着演化规律。而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在现代高频赛事背景下,运动员接受的训练内容是专项内容,强调的是高强度训练,从而质疑或否定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于此,延烽教授[11]认为,不存在没有身体训练的专项训练,也不存在只有强度的运动负荷。在运动员竞技能力周期变化的演化过程中,只不过是运动员承受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一般训练手段也随着自身竞技能力的提高而变得与专项训练内容无明显的界限。正是由于运动员竞技能力周期演化规律的客观存在,从而掩盖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相关内容的实质。
2竞技状态周期性的客观存在是“训练周期”理论续存的起点与终点
“竞技状态”概念的含义是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改变必须遵循机体对运动训练活动过程适应的生物规律[5]。机体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有提高训练水平――竞技状态――训练水平下降3个连续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马特维耶夫将这3个阶段总结为竞技状态的获得――竞技状态的保持――竞技状态的消失,同时他认为竞技状态的阶段性是运动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12],竞技状态获得阶段的训练决定竞技状态的高度及保持的时间[13]。实践证明,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是确实存在的[14]。形成竞技状态的首要条件在于运动员机体必须通过训练产生定向的生物学改造。尽管在很多质疑者看来,“训练周期”理论只不过是在教育学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竞技状态的3个连续阶段,这3个连续阶段的确立缺乏运动生理学理论的支撑,但质疑者却忽略了任何理论的诞生均来自于实践,马特维耶夫提出竞技状态3个阶段时,除借用了教育学原理之外,还高度总结了当时的运动训练、竞赛实践规律,并通过了实践的检验。一直以来,竞技状态的获得必须来自于运动训练,竞技状态的形成是运动员参赛的基本前提。但不可否定的是,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当训练进程符合这种规律,才能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才能使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步入正常的轨道。因此,在当今高频赛事背景下,出现以“集中负荷效应”板块(Block)训练模式来增加“竞技状态”的高度或延缓、巩固“竞技状态”保持的时间就不足为奇[2]66,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加入这种模式训练只不过是根据竞赛需要及结合运动员当时的竞技状态进行定向的生物学改造,但此种训练模式的运用也要遵循运动员“竞技状态”变化的周期规律;其次,有质疑者认为,当今随着运动员比赛的次数越来越多,比赛已取代了训练,运动员已不可能拥有较多的时间去为备赛而进行训练,因此,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已不再适合用来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但是纵观我国乃至世界优秀运动员参赛的记录就不难发现,真正高水平运动员的名字只出现在世界锦标赛、洲际比赛或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上,这说明许多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只是把频繁的比赛纳入训练的范畴,在全年仅突出一至几次重大比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水平运动员同样会受到“竞技状态”形成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表明实践已证明了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存在的合理性。
当今随着竞技体育及其环境的变化,训练的分期也必然会发生改变,但是无论在何种赛制下、何种类型的训练分期,偏离了“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都是不可取的[11]。由于运动员参赛的目的是为了在竞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想要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使运动员拥有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是关键,而“训练周期”理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涉及内容的出发点及最终目的是为运动员竞技状态获得而提出来的。因此,只要运动员竞技状态变化具有周期性规律的客观存在性就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的续存性。
3不断被完善与补充是“训练周期”理论续存的必然过程
“训练周期”理论与其它理论一样,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其发展也将会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15]。由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形成时体育学科研究条件较落后,一些相关学科及研究方法还未大规模地运用于体育研究,从而导致该理论还有一些不够完善或有待补充的内容。因此,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训练周期”理论也必须经过不断的完善与补充。不断完善与补充的“训练周期”理论是其继续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一个必然过程。
3.1对“训练周期”理论提供生物学诠释有利于对其精髓的辩证理解
由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是在没有经过原始数据的采集、试验,尤其是缺乏生理、生化理论支撑的条件下形成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理论不断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拷问,甚至是否定。但笔者认为这些质疑没有充分的依据。
首先,作为“训练周期”理论核心内容“竞技状态”的概念是在1950年由苏联莱图诺夫在实验条件下提出来的,其中的含义就已揭示了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改变必须遵循机体对运动训练活动过程适应的生物规律,这已初步为马特维耶夫所提出竞技状态周期变化3个阶段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16];其次,“训练周期”理论不仅是来自于运动训练实践,并且为当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至于质疑者所提到的该理论缺乏生物学诠释,但质疑者并未提出质疑或否定该理论的相关生物学数据及生物学理论;最后,对于“训练周期”理论的存在与该理论的生物学诠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先后关系的问题,笔者认为,既可以先在运动训练实践中高度总结出某个规律,进而形成某种理论,也可以先在有力、有利、有据的生物学基础上得出某种理论,理由就是这种生物数据的得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但是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先后顺序的角度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马特维耶夫对“训练周期”理论的提出就尤如发现了这个问题,而运用生物学基础去支撑这个理论恰恰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质疑者以“训练周期”理论不是来自于生理、生化数据及手段的分析而对其产生质疑或否定的逻辑显然是本末倒置的。
但不可否定的是,传统“训练周期”理论需要得到生物学的进一步论证或支撑,这样,“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实践中才会更加容易被理解及辩证地运用。因此,从生物学角度的质疑尽管从逻辑学上来说属本末例置,但生物学诠释有利于对“训练周期”理论精髓的辩证理解,同时质疑声音将会为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完善指明方向。
3.2板块训练模式的出现是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本质上的对立
尽管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欧一些学者对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就提出了质疑[17],而这些质疑或否定的正式出现源自于板块训练模式的产生[18]。1988年,前苏联著名的训练学专家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提出了新周期训练理论[19]。博伊科和维尔霍山斯基没有在该训练模式中强调从“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角度概括训练过程,而是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集中负荷效应”的训练方法,即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影响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以板块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当中,达到专项成绩的突破。因此,国内外一些专家就开始了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16,20-21],认为该理论已不再适合于指导竞技体育发展新形势下的运动训练实践,板块训练模式是取代传统训练周期模式的一种新的训练模式。但笔者认为,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从微观上限定训练内容及负荷间的比值,而在于确定了竞技状态的客观存在性及竞技状态形成的训练规律[14]。而对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中所提出的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及负荷间的比值是对当时训练实践规律的总结,是建立在当时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及赛事环境基础之上的,更重要的是,当时这种训练实践模式产生的原因及目的是为了促进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而这一点与板块训练模式产生的原因与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促进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所不同的是,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揭示了“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强调了“竞技状态”是一个来自于训练,不是与生俱来、自生自灭的东西,而板块训练模式的形成始终没有偏离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与竞技体育发展的运动训练实践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板块训练理论在本质上并未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相悖,而是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补充,是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4竞技状态形成规律决定了“训练周期”理论在实践中仍具有指导性作用
随着世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及运动员参赛次数的增加,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马氏理论已不再适合指导高水平运动员及高频赛事背景下的运动训练[22]。但是笔者认为,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竞技状态形成的高度上,运动员连续参赛次数的多少从侧面反映出了运动员的参赛能力,而运动员的这种参赛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竞技状态保持更长的时间上,但是无论是竞技状态形成的高度,还是竞技状态延续的时间都必将经历获得――保持――消失这3个阶段,且周而复始,而这3个阶段的确定是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23],因此,传统“训练周期”理论在新赛制下的运动训练实践中仍具有指导性作用。
4.1高水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仍需要一般性身体训练
对传统“训练周期”理论持质疑态度者认为,随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高水平运动员对一般性练习不能产生专门性应答,只有极强的生理刺激才能打破运动员原有的平衡且建立新的平衡,周而复始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是笔者认为,传统“训练周期”理论也特别强调了竞赛期突出训练强度的重要性,这一点与当今训练实践是相吻合的,且在新形势下的运动训练实践中也并未表现出高水平运动员不进行一般性身体练习的实例。再者,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也决定了高水平运动员也需要一般性身体练习及较低强度的运动负荷。竞技状态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比赛,但如果运动员始终处于高强度、专项化训练的状态,这种训练本身就是对机体竞技状态的消耗,同时,竞技状态尽管是一个“面”的概念,但这个“面”并不能无限制地延伸下去,它会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时间消失,这也是“以赛代练”训练模式在运动训练实践从未完全取代训练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承受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能力也逐步增强,而当其进行相对的大强度且与专项内容相似的一般身体练习时,较易掩盖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一般身体练习内容训练的本质。事实上,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突出专项训练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证明了仅依靠狭隘专项化是不够的[11]。
4.2高频赛事背景下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仍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
传统“训练周期”理论认为,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获得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准备期,但是,随着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次数的增加,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从容的准备,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就认为马氏理论已经过时。如有学者以刘翔为例:刘翔在2003年6月27日至7月13日参加了奥斯陆、洛桑、巴黎、萨格勒布、罗马和盖茨海德6站黄金联赛和大奖赛的比赛,在这种情况下,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目前赛制的变化[3]。对此,笔者认为,由刘翔在不到1个月之内参加6次比赛并不能否定刘翔竞技状态的获得不是来自于较长时间的训练准备,同时竞技状态所表示的不是1个“点”概念,而是一个“过程”,据相关资料显示,高水平运动员经过一个合理的训练过程,竞技状态可保持长达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也就是说竞技状态形成后将保持一段时间,并且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越高,则越有可能保持更长的时间[22],这也是竞技体育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连续参赛能力越强的原因。资料还显示,刘翔在2002年10月9日至2003年备战黄金联赛前之间近9个月时间内,仅于3月16日参加过一次比赛,其余时间均处于训练状态。另外,运动员并不是参加所有可能参加的比赛,而是将最佳竞技状态调整到最重要的比赛阶段,这个调整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竞技状态的获得过程,同时这个调整过程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比赛的过程,也就是在现代运动训练中出现的“以赛代练”。“以赛代练”也是一种训练形式,是一种为促进更加重要比赛竞技状态形成的训练。因此可以说,在高频赛事背景下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仍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仍需要经历准备期。
由于传统“训练周期”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揭示了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阶段的周期性规律,为运动员全年训练过程周期划分提供了依据,而在任何赛制下,任何竞技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实践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它不仅适合于用来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并且也符合新赛制下的运动训练规律,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仍然处于核心指导地位。但任何一个来自于实践的理论,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实现实践的自我超越,同时在竞技体育的动态变化中,对“训练周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不能机械化、教条化,而应该辩证地、能动地去对待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少丹. “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79-681.
[2] 陈小平. 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元敬,杨合适.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实践[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5):697.
[4] 郑晓鸿.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4):32-36.
[5] 许琦,黄海涛. 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10-11.
[6] ЛПМатвеев. Заметкипоповодунекоторыхновоцийв
овзглядахнатеориюспортивнойтренировки[J]. Теор
Ипракт Физ Культ,1995(12):49-52.
[7] 张建华. 对当前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反思[J]. 体育学刊,2009,16(10):6-10.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1504.
[9] 张巍,维思. 周期学的研究[J]. 社会科学动态,1999(9):20-22.
[10] 贺长元. 论周期律[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4):32-33.
[11] 延烽,陆峰. 对训练分期问题研究的认识[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1):35-36.
[12] 张广林. 周期训练理论新探索[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2):117-120.
[13] 孙波,种静萍.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进展[J]. 体育与科学,2005,26(4):66-68.
[14] 王卫宁,熊焰.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内核――竞技状态“公证”[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2):57-60.
[15] 肖天. 重视训练学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6(7):3-5.
[16] 李庆,李景丽. 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J]. 体育科学,2004,24(6):52-55.
[17] Yuri Verhoshansky. The end of “Periodis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high performance sports[J]. Modern Athlete and Coach,1999,37(2):14-48.
[18] 过家兴.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66-172.
[19] 陈晓英. 对训练周期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再审视[J]. 体育学刊,2008,15(11):88-91.
[20] 倪俊嵘,杨威. 从运动训练周期的“板块结构”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60-63.
[21] 陈小平.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9.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范文5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
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理论课; 教学现状; 问题;
Abstract: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blems;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 e. the course content is numerous and jumbled,course time is limit,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is random,and the teaching form is single;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i. e. to enrich teaching form,improve teaching level,transfer teaching thinking and rationally arrange teaching content. Phys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improving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training the attitude and ability of lifelong physical exercise,and improving physical literacy. And it provides guarantee for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phys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situation; Problem;
人的发展,身体素质是基础,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加强锻炼身体意识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精神,提升体育文化素养,理解体育与生命的重要关系,领悟体育与人生态度的紧要关联,通过体育理论知识学会卫生和伤病预防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精神风貌、思想品德素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庞杂、课时有限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庞杂,包括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分析和技术要求、竞技过程中的裁判规则和裁判法、体育锻炼与学生德育发展的关系、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体育理论课程的重要价值、任务、作用以及体育理论课教学目标、目的等内容。从理论上而言,体育理论课内容对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知识,提高体育理论素养,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深入理解体育理论与体育内容的关系,体会体育理论对人生发展的影响,以及通过体育理论知识认识体育竞技要素,加强竞技精神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却因课时限制、教师自身体育素养和能力不足等导致高校体育理论课无法发挥其价值和重要意义。
1.2、 教学内容安排存在随机性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教学内容安排存在随机性,抑制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体育运动受天气影响较大,雨雪、风暴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进度。在强雨雪、风暴等天气中,户外体育课程往往要改为室内理论教学,导致体育课程的内容安排处于较为松散、无序的状况中。体育教师直接掌握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内容安排存在随机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理论课与运动项目的教学关系并不密切,即便一段时间不参加体育教学,也不会像其他文化课一样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学生不会因为没有参加体育课的学习感受到强烈的落差。教学内容安排的随机性、教学形式的随机转换、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分离导致体育理论课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及体育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致使高校体育理论课的积极价值与作用受到严重抑制。
1.3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呈现出固化形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为重视体育运动项目或体育运动内容,对于体育理论课,往往因其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不能立竿见影看到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轻视,进一步造成体育理论课教学形式的单一,不能激发学生体育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2、 解决对策
2.1 、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和领悟体育理论内容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展内容与形式兼顾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展示体育理论课的作用与价值。男生对体育竞技运动的兴趣更为浓厚,教师可以从竞技比赛的规则对竞技运动的重要意义,竞技的裁判法层面剖析对竞技运动的看法,为学生打开利用体育理论观察体育竞技、理解体育运动的窗口。女生对体育健身与健美的关注更多,教师可以从健身、健美与健康等方面开启体育理论课教学,从实际需求中强化体育理论课的重要作用,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指导使学生重新理解体育精神与体育运动,提升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素养。
2.2、 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也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甚至影响着学生体育运动观念的树立。为此,高校应当重视对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方面的素养培养,提高教学水平。高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体育理论素养培训,为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提供助力。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体育修养,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并从体育技能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对体育理论的认知,深化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领悟,逐步提升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能力。
2.3 、转变教学思想
高校体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理论课时中以生动的实例、丰富的网络教学素材,优化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认识,加强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重视,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趣、有内涵的体育运动,为学生提升体育理论素养、强化体育运动观念等方面奠定基础。
2.4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要系统规划教学内容,且对教学内容进行轻重缓急的处理与安排,保证体育理论课在较为科学的秩序中推进,从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和关联性、内容展现的丰富性等方面强化学生对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视,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及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力求理论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教学具有实际操作性,且具备指导体育实际需求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在理论结合实践中强化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体育理论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3 、结语
高校体育理论课既是对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延续,也是提升其体育观念和体育素养的途径,更是一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和素养,关系学生精神风貌乃至体育能力终身发展的重要课程。因此,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更应当受到师生乃至校方的高度重视,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提升体育理论课教学效率。高校体育理论课内容庞杂,理论教学脱离实际生活、脱离体育运动实践的现象较为严重,且其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为此,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实际生活及体育运动实践出发,促使体育理论教学能够与实际需求密切相连,强化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仕舜.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刘凯.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C]//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2009.
[3]章亚玲.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梳理[C]//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2008.
[4]王则珊.论从战略上认识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再提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建议与方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