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1

【P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分析研究

前言

对于课外阅读来说,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因此,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综合文化修养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完善语文知识的结构,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一、现阶段中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随意性的问题

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对课外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兴趣,但是也出现了盲目性与随意性的现象。且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好玩或是看热闹,这样也就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二)教师的指导不足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背景介绍。他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没有投入相应的精力,这样也就使得阅读的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家长与教师等方面在认识上存在不足,从而也就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效果[1]。

二、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的原则

(一)要坚持目标的原则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认识到阅读的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阅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就要选择好内容与方向,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满足阅读的需求。其次,教师要做好阅读内容的分析与挖掘工作,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于阅读活动来说,想要保证阅读的效果,就要按照一定的计划来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阅读工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制定出完善的阅读计划,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次序,同时还要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好阅读的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出完善得知识体系,通过从浅入深、从粗到细等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来培养好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要坚持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的影响下,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先掌握好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好调查与分析工作,确保阅读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阅读需求,从而也就可以促进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2]。

三、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导向,因此,对于小学来说,就要做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学期工作计划,增强相关的认识,完善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效果。同时也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阅读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通过长期的发展,学校方面也可以从不同的阶段出发选择一些我国传统的国学内容,以此来制定出完整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二)班级方面

可以在每一个班级中建立出相应的图书角,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学风。且在建设图书角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来搜集相应的资源,这样也就可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其次,是要对图书角采取恰当的装饰,如悬挂出名人名言等,以此来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图书角的管理工作来说,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通过定期对图书角中的图书进行扩充,以此来丰富好图书的内容,同时在这种方法的影响下,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合作与集体意识。如在实际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出兴趣小组,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培养好学生的语感。从实际上来说,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3]。

(三)教师方面

对于阅读来说,效率十分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先帮助学生掌握好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明确浏览、略读以及精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制定出详细的阅读计划,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1、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遵循阅读规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且起点要低,要求要严,形式要变,鼓励要多。

如看题目猜测文章大意;根据主要词汇猜测主要内容;根据首段猜测其它段落;文章段落正确排序;展开想象故事接龙;抛砖引玉,引出故事;激情表演伴阅读;找段游戏,其乐无穷……

2、保证阅读的时空。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将它作为整个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可以实施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还要充分发挥网络阅读优势,可在校园网上专门开辟一块经典阅读网页。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阅读资源,保证了基本的阅读时空条件,给学生留出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把他们的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峰.书香浸润,快乐成长--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J].神州(下旬刊),2015,(11):86-86.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2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是指教师从学校学情出发,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这一策略在运用中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综合性。选择或制订指导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第二,可操作性。指导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和僵化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要有明确具体的内容。第三,灵活性。指导策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状态,选择最适宜的内容、形式、方法,保证指导过程的有效进行,完成特定的指导任务。这一策略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激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欲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读书兴趣?一方面,从师生情感的共鸣上激发。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激发学生深层的内心震撼,使学生产生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内驱力。另一方面,从知识本身的吸引力上激发。通过师生共同挖掘探究古今中外佳篇妙文,感受美的存在;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创作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具体做法。

1.作品介绍性鉴赏――引发兴趣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作品的介绍,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利用文学作品中精彩的情节创设悬念,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开展进一步的拓展阅读;利用课堂阅读牵引出课外阅读,学了小诗《雨后》,可介绍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学习了《鸟的天堂》后,介绍阅读巴金的《家》《春》《秋》;利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愿望,推荐学生阅读科普、科幻读物等。

2.方法指导性鉴赏――拓展兴趣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读、记、思”套餐式阅读方法,使学生懂得鉴赏、学会鉴赏,在阅读课外优秀作品中拓展自己的阅读兴趣,并借此鉴赏不同类型的作品。诵读式阅读,在阅读一些抒情性较强的诗歌、散文作品时,可指导学生采用此种方法,即在阅读中利用眼、口、脑的协同活动,使书面语言有声化,而且是声情并茂地有声化;记录式阅读,教师可指导中高年级学生运用符号标注、卡片摘录、图表再现等方式进行鉴赏性阅读;思考式阅读,则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逐层深入、分析理解、品味体察、质疑求异、反思拓展等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实现深入的阅读鉴赏。

3.活动引领性鉴赏――维持兴趣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期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收获明显,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获得成就感。为了稳定、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回馈信息,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展示方法。如:通过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交流、读书笔记展评、文学作品创编等活动,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二、培养阅读习惯,促进阅读动力

习惯是经过反复训练养成的行为倾向。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才能自觉、高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在实施本课题研究时,课题组主要通过以下做法加以开展:

1.定向诵读,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

居里夫人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指导学生阅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初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推荐合适的读物,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自己的鉴别能力,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例如,课题组就根据香港姊妹学校的阅读评价手册,经过改编、创作,编制了一本适合学生、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外阅读指导手册《我阅读我快乐》,按学生低、中、高年段拟定了各年段课外阅读的目标和具体书目。

2.以读促写,巩固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如,在书中圈点勾画;在空白的地方作批注;利用课余时间写好读书笔记等。根据年级的差异,我们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将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时编提纲、作批注,在读书后制作读书卡记录读书心得;高年级则在写好读后感的基础上,能写出有个人见地的书评并进行再创作。课题实施以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既巩固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也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3.家校联动,创设课外阅读的立体时空

本着“教育多主体”的理念,以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既为父母提供了一个拉近亲子距离的契机,又为培养孩子的良好读书习惯奠定了家庭基础。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探索:一是,合作沟通,搭建桥梁。通过家访、给家长写公开信、召开家长会、个别交流等形式,向家长推荐教育类书籍,和家长达成共识,实现家校共管;通过举办阅读讲座,指导家如何参与亲子阅读,指导孩子整理书籍等方法,让家长学会参与、学会指导。二是,方法引领,和谐关系。为家长们设计《亲子阅读指南》,引导家长初步掌握亲子阅读的方法。三是,亲子互动,趣味盎然。开展一系列家庭活动,如“家庭读书节”“家庭读报”“家庭读书俱乐部”“家庭读书大使评比”等,促进彼此情感交流,营造阅读的快乐氛围,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质量和阅读技巧。

三、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从读书内容到读书方法上的引导与点拨,解决“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一方面要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即课堂上教师结合阅读教材的特点,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课堂外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坚持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即通过布置写日记、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督促学生对读过的课外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1.构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基本课型

基本课型包括以下几类。一是,课外阅读推荐课,即要告知孩子如何选择好书,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文章等多样化的形式加以推介。二是,课外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及如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想象创新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做内容摘要、批注、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等。三是,课外阅读欣赏课,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任务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四是,课外阅读分享课,即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基本模式是“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课外延伸――综合实践――成果汇报”,主要形式有:读后叙述、开展辩论赛、交流评论、表演展示等。

2.指导学生灵活掌握“三读法”

教师在阅读中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阅读。课题组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阅读的“三读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方式大致了解主要内容,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读。利用“东海一览”速读软件,逐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本领,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阅读尽可能多的信息,吸收尽可能多的资讯。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对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品味妙词佳句,将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除了“三读法”外,我们还针对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具体方法的指导,如:在低年级,让孩子们掌握记住故事梗概。并加以复述的方法;学习课外读物部分词汇,加以领悟和解说等。在中年级,教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技巧、语言美感的鉴赏方法;学习针对书中有疑义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高年级,应学会深入领会语言类型、各种写作方法的运用以及浓缩知识的方法等。

四、保障阅读时间,营造阅读氛围

1.纳入课程,强化指导

鉴于新课程对学生阅读质量的要求与生活中学生阅读表现的极大反差,学校大胆地尝试改革。2007年9月开始,在征询语文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意识地将课外阅读引入日常的课程计划,尝试每周把一节语文课调整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低年级是与口语交际相结合,中高年级是与作文相结合,以此督促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此外,学校还规定在低年级的口语/阅读课至少每两周一次到图书室,中高年级的作文/阅读课至少每两周一次到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既为老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又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为量的增多、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设立快乐阅读时间段

随着课题的开展,我们发觉高年级的比较好操作,但时间还是嫌少,而刚进入学校学习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低,限制了读书活动开展。因此,我们将每周一、三、四的下午2:10-2:30这一段时间定为“快乐阅读时间段”,每当“快乐阅读时间段”一到,学生们就会拿出自己心爱的读物开始阅读。在同一时间段,我们还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活动,让五六年级每班派出阅读小能手,到一二年级朗读课外书给低年级的同学听。“快乐阅读时间段”的设立,目的在于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每天保证在校内有20~30分钟的阅读时间,从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经常读书的良好习惯。

3.共度“读书月”“读书节”

为了进一步加强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同时,我们还设置相对固定的月份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一齐体验、经历“读书月”“读书节”。如我们把每年的十月设为“读书月”,设立不同的活动项目,让全校学生积极投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爱书、读书、知书、用书的学习兴趣,畅谈阅读的乐趣与收获,又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培养。

4.创建书香浓郁的校园

为了营造读书氛围,学校充分利用“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橱窗、学校出版的《菩小春苗》等宣传阵地推荐好书、介绍读书方法、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感悟,让同学们在无意有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校还不断完善两级图书管理制度,一方面不断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另一方面要求各班建立班上“图书角”,构建班级读书会。我们希望阅读能成为学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五、关注阅读过程,优化阅读评价

评价也是一种激励、指导的方式。只有建立常规化、科学化、多样化的课外阅读评价形式,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和鉴赏的水平。我们主要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方法着手,积极倡导激励性评价,以评价促发展。

1.评价原则

在课外阅读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注重评价的有效性、过程性、导向性、激励性,努力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评价时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评价内容

为了有方可,有效地评价课外阅读,我们从课外阅读的读物和数量、课外阅读的效果两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2006年9月开始,我们每学期为学生拓展阅读的书目,必读书目近七十本,选读书目近八十本。我们引导学生建立制订好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内容包括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名篇名著、报刊、科普读物;时间可分设周阅读、日阅读;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检查的形式来了解阅读状况,在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随时调整阅读计划。采用故事会、片断朗读会的形式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情况;采用谈读书体会等形式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领会和表述的能力;通过读书笔记的交流,剪贴本、摘抄本的展示考察学生的积累与运用情况。我们利用学校每年举办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定期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儿童诗的表演朗诵”“编诗歌小报”“诗配画”等一系列的读书专题活动,用这个办法来督促、激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还开展了读书系列活动,如好书会、读书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优秀诗文朗读赛、经典美文欣赏会等。同时让学生编写自己的作品集,邀请爸爸、妈妈、老师、小伙伴走进自己的“诗意童年”,分享创作的快乐。

3.评价方式及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一是,学生自我评价方式。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言行。学生自我表现评价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表现完善的过程。可采用自我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学生相互评价方式。学生互评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以及自由配对互评等。在生生评价这一环节,课题组的教师们有的采取每周一评,以三人一学习小组互评方式展开的,用小卡片的记录方式将自己小组里的学习伙伴这一周的阅读行为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三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在整个课外阅读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大部分的评价工作都需要教师来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准确使用评价用语等评价手段,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四是,家长评价。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亲子阅读”,让家长能有效地监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时向教师提供反馈意见,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五是,借助考级制度进行定量评价。根据规定的读书篇目和阅读要求制定出考级细则,以书面测试和口头表达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定量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2—0071—01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亲近书

1.卖关子。猜猜故事的结局、帮助主人公解决问题、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等等,这些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执教《小女巫》推荐课,通过看画面猜情节,读故事猜结尾,学生很快喜欢上了这本书。最后,在“我今天就去买。”“哇,这本书一定很好看!”的声音中拉开了阅读的序幕。

2.大声为学生朗读。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在他们还没有获得一定的识字量,还不能完全进入自主阅读阶段时,为他们大声朗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晨间、午后,我先后为学生朗读了《小猪唏哩呼噜》《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驴小弟变石头》《爱心树》《鸟窝里的树》《调皮鬼恐怖心》《我的爸爸》等一大批经典作品。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成立班级图书角,并不时往里面添加新书,让学生晨间读一读,课堂作业完成后拿来看一看。其次,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再次,及时表扬爱读书的学生。“赞赏、认同是保持孩子热情的不竭动力”,除了表扬学生的阅读行为,还可以用非常夸张的语调与某个学生谈论他读过的书,寓有意于无意间,其他的学生自会参与进来,良好的阅读氛围自然会形成。最后,引入评价机制。班内设“读书排行榜”,定期评选“读书明星”,并给“读书明星”奖励新书表示鼓励。

4.亲子共读,让学生爱上读书。首先在家长会上下工夫,让家长会成为故事讲述会。其次可以为家长写信。在一部分家长还没完全形成读书的意识时,书信架起了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最后利用博客之便,把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及时说给家长听。如此,又有一批家长跟上了,而家长的介入又为学生亲近课外读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爱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从二年级一开始,教师就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总结出“读、勾、问、悟”四步法(读: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询问或查字典解决。勾:用心读课文,勾划出好词佳句。问:提出读文的困惑。悟:将读文时的感受在相应的文字旁边进行批注。)这四步法尤其是刚开学的前两周,几乎是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应进行强化。慢慢地,学生养成了勾划及批注的习惯,这也为深层阅读奠定了基础。

课内得法课外用,习惯培养还体现在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在学生有了勾划及进行简单批注的习惯后,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又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他们积累的习惯。笔记内容分三个版块——好词、佳句及感悟。尤其在感悟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写法:一是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二是和作者进行对话;三是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四是把自己放到故事中,用心感受,写心得;五是写出自己读到喜欢段落时的感受;六是赏析语句。实践证明,这几种方式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当然,从不会到会,从写不好到写好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教师需要耐心指导。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4

一、故事引路,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以一种积极的热情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来。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很多的手段与方法,但最为主要的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具体的方法可以采取故事引路。

例如,为了引导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格林童话》,教学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千年前,有一座城堡,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她就是白雪公主。因为她长得很漂亮,所以她的继母很想害死她。为了逃离王后的迫害,她逃到了森林里,但是可恶的王后并没有停止对白雪公主的追杀,白雪公主最后有没有逃离王后的魔爪,在森林里又遇到了什么呢?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吗?这样,以故事引路就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然后再给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他们自然能够在课后迫不及待地去看这本书。

可见,小学生对于故事是十分感兴趣的,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如果能够以故事引路,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故事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创设故事情境,调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果的情感,从而推动学生主动阅读。当然,故事引路仅仅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还有其他很多方法,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外阅读内容设置不同的激趣方式。

二、教给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一个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高效阅读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不容易自控,并且掌握的阅读方法也比较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呢?教师在指导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很重要。

首先,要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外读物的概况。现在,很多小学生拿到一本课外书,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总是喜欢翻到哪里看哪里,这样的阅读肯定是低效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拿到一本书,首先要看这一本书的目录,从目录入手整体把握这一本书的基本概况,这样,学生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

第二,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课外阅读和课文中的阅读不同,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课外阅读的篇目与内容比较长,因此,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书目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很重要。如对于一般性的读物,学生只需学会略读,掌握故事的大概即可。对于有意义的优秀读物,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段式阅读法,第一遍粗读,把握故事大概;第二步精读,细细品味故事,品读文字,并做好阅读笔记;第三步,学生在精读后,还可以第三遍、第四遍地读,对于好的文章,百读不厌,每读一遍,都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收获。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开展活动,搭建阅读平台

让学生枯燥地进行阅读必然会使小学生失去阅读兴趣。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搭建有效阅读的平台,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阅读热情高涨,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与快乐。

(1)举办读书汇报会。读书汇报会能够有效地反馈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每学期,我都会组织一次读书汇报会,并且邀请家长参加。在这一天里,学生是十分快乐的,他们积极地布置教室,让家长围着一圈坐在教室的四周,孩子们准备诗歌朗诵、话剧等表演活动,活动由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主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充分表现的机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选出优秀的表演者,进行表彰。在活动进行期间,家长的热情也激发出来了,他们纷纷拍照的、摄像的,将孩子精彩的活动用影像记录下来。

(2)读书展览会。阅读与习作是不可分割的两张皮。教学中,可以定期地开展读书展览会,在读书展览会上,主要是展出学生优秀的读后感。这一种形式能够充分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阅读的成功,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3)读书故事会。在教学中,我都会在每两个星期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举办一次读书故事会。在读书故事会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读书故事,与同学们分享。这样的活动,既能推动学生阅读,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胆量。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指导策略;分析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扩展与继续,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其具有积累知识、获取信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塑造品格、陶冶性能的价值。然而,就当前我国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表现为诸多误区的存在。这一形势下,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加以指导,使语文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驱就十分必要。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

1.语文课外阅读是看“闲书”

一些家长,甚至是教师普遍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感觉课外阅读更像是看闲书,他们希望的是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背诵、听写,觉得这才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得以提升的正确做法。这一误区无疑是传统应试教育的衍生物,缺少了家长、教师的支持,甚至阻止,大大限制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课外阅读是为考试而服务

虽然当前一些家长和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到单纯的课内阅读训练并不足以达到应有的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就在课外阅读的指导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将课外阅读目标片面地定位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上,将语文课外阅读神圣化、庄严化、功利化。其中,功利化倾向最为明显,将其作为学生考试成绩提高的一种手段,忽视了其对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3.作业形式的课外阅读更为有效

一些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存在着误区。如,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往往规定每天至少阅读多长时间,并布置了相应的作业,甚至还发放了词语摘抄卡片,每周进行批阅检查。这样下来,课外阅读变成了作业,成为新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对阅读读物本身的关注度。这样下来,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大大挫伤,阅读动力随之降低。

4.作文书是最佳的课外阅读材料

一些学生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更多地选择作文书为课外阅读资料,并要求学生背诵优秀作文,摘抄好词妙句。这样无疑摧残了其个性,扼杀了其积极性,极易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是拒而不读,就是敷衍了事。究其阅读的根本,是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文章的思想,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读书。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无疑成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又一误区。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策略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次阅读指导

(1)学生阅读能力的层次划分

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针对性地实施课外阅读指导,才可有效提升其阅读水平。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识字量达到课标要求,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能读懂简短故事,明确其中道理;第二类,对课外阅读拥有浓厚情绪,有着每天阅读的习惯,涉猎知识广博,有着相对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类,有着较差的学习基础,阅读中生字现象比较严重,存在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需要相应的帮助才能完成短文阅读。

(2)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应阅读指导

就第一类学生来看,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识字量和认知水平稳定提升,简单的小故事、童话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新鲜知识无疑成为其最大的阅读动力。然而,课外读物如同瀚海一般,想要章章深研、篇篇精读显然不可能。这时,就可引导学生应用“略读法”来进行阅读,以最快抓住篇章或目录中的关键词,通过一遍通读,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这是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阅读方法,而精读则穿插其中,即反复阅读感兴趣的词句、段落,欣赏其特点。

第二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在引导阅读时,可选择一些典雅优美的文学经典作品,采用精读法,并利用词典和字典识别生字,细细推敲文字、品味文章、感悟思想。同时,教师还可建议学生摘抄一些简单的名言警句、典故资料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在运用时又十分方便。

第三类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方法,来激发其兴趣,帮助其阅读习惯的养成。如采用借听诱读、与生同读、以身为范等方法,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教师可读故事给学生听,至精彩之处停止,使学生自身的好奇心来驱使其自觉阅读。此外,教师还可利用《郑渊洁童话》《西游记》等深受学生喜爱的资源,先让其观看影视作品,等形成一定的内容梗概后,再让他们去阅读文本,这样既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阻力,又保持了他们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2.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长的督促与鼓励对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1)鼓励孩子读书应趁热打铁。当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后,家长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支持,以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2)同孩子共读一本书。同孩子就书中的情节和问题进行探讨,这促进了学生阅读欲望的保持,且在由易到难的话题中强化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3)起到表率作用。一个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家长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用行动影响孩子。(4)同教师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家长应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发展情况,并同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明确孩子的不足,以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言架构的形成十分重要,明确阅读误区,借鉴上述内容,进行科学的阅读指导,能进一步规范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春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0(34).

[2]周玉春.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范文6

【关键词】:指导

阅读

课外

观念

在新的世纪里 ,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 竞争 。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 、略读 、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 “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

一、 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 ,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 ,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 ,喜欢阅读人间求生存 、征服开发大自然的紧张惊险故事或传记故事。但现在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文学优秀作品的影响大 。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 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 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 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是像《蜡笔小新》《老夫子》等,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被这些书占满了,很可惜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没有高学历,今后子女的就业竞争力将明显不如人 ,因此许多家长都重视了子女的学习情况, 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大笔的资金 ,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但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完全消除影响 ,家长给子女购买了大量的课本练习 、答案、 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 , 请家教帮助子女提高考试成绩。家长们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子女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考试成绩上。近几年来媒体上登载的子女因学习成绩达不到家长要求而被责骂, 子女把父母杀死的事例屡见不鲜。学校放学后送子女学钢琴、学画画 …… 学生在完成作业 之外如果有那一点儿时间进行阅读,也自觉不自觉地阅读优秀作文选,没有时间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大多家长认为作文能否得高分是他们是否读书的要求 , 所以与家长谈起学生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内容及指导 ,家长自然就说为提高他作文水平 ,我已经给他买了很多作文选,他就是不愿意读。

教师一边抱怨学生作文差,没有阅读习惯,不愿意读有益的图书,要求学生多读书,希望学生的作文能写好,一边却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随着新大纲的深入学习 ,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作业 ,但大多仍是有关的作文选集。虽然阅读优秀作文集是课外阅读,但毕竟范围太窄,阅读层次浅,而且不能满足他们求知、求新、求奇,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的欲望,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低。 在教师或家长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地选择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之类的作文书,而且缺乏正确的指导。为了解学生对学校《学生读书计划》的意见,曾对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在“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答卷中 ,老师布置读怎样的书 ?对读书提了什么要求 ?学生毫不例外的 填 每天读作文选 ,摘录好词好句子 。家长对读课外书有什么意见,鼓励你读怎样的书?学生第一个就填作文集。12月 ,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曾在语文活动课时间,对五六年级学生办理市图书馆借书证或阅读证情况进行调查,办理了两证的约有5%(学校曾在读书计划中提出要求),可见学生大多不会利用图书馆等等来扩大阅读面。 电脑的普及,互联网迅猛的发展,上网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小龄化。网上信息量大,金子与泥沙俱有。中高年级学生好新奇,缺乏辨别能力,受网上不良读物影响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加强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仅节约时间与金钱,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一生发展大有裨益。

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2、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优秀的课外书籍更是学生精神世界,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静享幸福。

3、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三、成因分析。

1、虽然很多老师、家长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过于浮躁,读书意识淡薄,阅读质量低下,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我校通过调查发现:中高年级中,25%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31%的学生经常读课外书,45%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其中29%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究其原因,电视、VCD、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

3、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少且面窄,无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而我校在5-6年级学生中的抽样调查结果也反映出这样的问题,57%的学生不喜欢读《三国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78%的学生喜欢看脑筋急转弯,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内容肤浅、欣赏价值低等各方面的问题。

4、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就是要在课内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然而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学校调查表明8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89%的家长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四、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

1、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 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中年级可以朗读,高年级进行默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大纲语).在小学语文教材(新人教版)里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和读写例话,它要求掌握什么阅读知识,怎样阅读课文,是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的纲。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新人教版)第四组 的导读有如下指引:“这些课文描写的古今中外的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都很有特点。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读,导读提出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领悟掌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 ,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 ,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 ,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 ,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 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 , 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2、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清代唐彪在《 读书作文谱 》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 ,有当看之书 ,有当再三细读之书 ,有当备以资查之书 。”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 , 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 , 如读了《火烧赤壁》,指导读《三国演义 》。第二是经典作品 ,名家短篇佳作 、童话寓言 、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 ,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 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中年级以教师为主选择读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成套读物,到了高年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图书分类指示和检阅图书报刊的基本方法 ,便于他们学会利用校图书室、市图书馆自由选择读物。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的那样 ,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 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新世纪的竞争离不开高效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阅读能力渐渐有所提高后 ,接着引导他们把略读和精读结合起来 。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版面、读标题、读导语 、读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 ,则采用仔细地研究 ,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逐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本领,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 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21世纪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把手,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到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按照阅读专家曾祥芹、韩雪屏先生研究,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 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成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脑进入普罗大众的家庭,上网阅读将逐渐成为今后阅读的大势。因此,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使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已势在必行。 要使课外阅读既有效益 ,又有深度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佳作 、名著前,先阅读序言,了解作品梗概 。 阅读后 ,多查阅有关的书评 ,帮助学生多方面 、多角度把握作品 ,深化认识。

五、 强化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著名的教育学家 叶圣陶先生语),“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版语文教学大纲)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此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也可采用图书馆的编目分类整理方法,以备日后查找,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3、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4、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可以定期张贴读书心得,优美句段的摘录;也可以组织作文竞赛等 ,让学生通过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激发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增强自主阅读的意识。鼓励向广播站和报刊投稿 ,组织开展读书办报活动。

随着阅读量的提高 ,学生自己有了感受 ,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 ,慢慢学会读书 , 使自主阅读的意识得到增强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来说 ,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用。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基础和不同的阅读感知方式,因此所得信息的质和量就必然不尽相同。阅读到什么程度,教师进行指导时应由学生自行决定 ,让学生充分发挥才智,发展个性。

参考文献

①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7、8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