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统一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的统一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的统一性范文1

一、引言

稳健性原则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目的是为减轻财产托管人的受托责任,随后被广泛运用于会计实务之中。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会计稳健性的定义、产生动因、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和治理效应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成果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更多地基于静态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并没有关注企业发展的动态性。

二、理论分析

成长期的企业市场份额较小,经营目的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市场份额,缺乏发展的资金。来自内部盈余的支持较少,而在外部资本市场,企业尚未建立好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公众对其认可度较低,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不太信任该类企业,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强,管理层存在提高会计稳健性的动机。

成熟期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处于最高水平,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较低。外部投资机会下降,企业资本扩张速度放缓,对外的资本需求下降,而自由现金流量充裕。企业不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可以对外获得权益性和债权性的融资,因此管理层提高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和动机都不强烈。因此可以认为成熟期阶段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水平低于成长期。

衰退期的企业所处行业不景气且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产品销路受阻、存货积压、销售额出现递减、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下降。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来确认“好消息”和更及时地确认“坏消息”(赵自强、顾丽娟,2012)。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1.会计稳健性变量

(1)条件稳健性的度量:会计稳健性指数模型(C_Score)

我们采用Kahn 和Watts(2009)模型计量。C_Score表示出现“坏消息”时会计盈余与股价相关性相对于出现“好消息”时的增量,C_Score越大,说明条件稳健性越强。

(2)非条件稳健性度量:累计应计模型(Con_Acc)

其中,Acci,t为公司的非经营性应计项目,用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TSizei,t-1是公司年初总资产;本文采用三年累计非经营性应计项目(Acc)与年初总资产之比的相反数来衡量会计稳健性,该值越大即非条件稳健性越高。

(二)模型设计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的划分标准,我们把样本分为成长期组、成熟期组和衰退期组,构建如模型(4)所示的会计稳健性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模型,分别验证各类企业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的关系。

模型(4)中OverINVi,t为企业过度投资水平,Con_Acci,t表示会计稳健性指数。Control为控制变量,包括反映公司经营特征和管理特征5 个变量:自由现金流(FCF)、管理费用率(ME)、高管薪酬(Pay)、股东占款(Tun)。如果系数α1<0,表明稳健性对过度投资有抑制作用。通过比较不同生命周期企业α1的大小,可以判断会计稳健性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程度。

(三)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学者采用Dicknson(2011)的现金流量组合法对企业的生命阶段进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市公司,而中国公司能够顺利上市,表示度过了初创期。所以,本文将初创期和成长期合并为成长期,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表现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阶段。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4-2016 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保险A 股数据作为初始样本,经过一系列的剔除条件后最后得到了4990 个行业年度观测值。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tata14.0。

(二)会计稳健性估算结果

表1为样本企业的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的分年度和分生命周期的估算结果。成长期企业的条件稳健性指数(C_Score)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481、0.0445,成熟期企业C_Score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223、0.0251,衰退期的两个数值分别为0.0283、0.316;成长期企业的非条件稳健性指数(Con_Acc)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802、0.0797,成熟期企业Con_Acc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291、0.0013,衰退期的两个数值分别为0.0150、0.0098。单从数值的大小来看,两个指标都显示处于成长期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高于成熟期,成熟期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弱于衰退期,而成长期企业会计稳健性稍强于衰退期,也就是说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的有强到弱分别为成长期、衰退期、成熟期。初步验证前述提出的三个假设,但样本的结论是否能够代表总体的属性需要进行后续的差异性检验。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我们采用两种差异性检验方法:

表2 的第5-6 列是会计稳健性非参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条件稳健性指标(C_Score)和非条件稳健性指标(Con_Acc)的六组两两均值都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企业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会计稳健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第6-8列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6列的均值差除了成长- 衰退的Con_Acc在5%的水平上显著外,其余的显著性水平都为1%。根据均值差的正负符号,我们可以判断出三组生命阶段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强弱分别为成长期、衰退期和成熟期。进一步验证了前述的假设和结论。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生命周期这一动态视角研究实证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对不同阶段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水平进行了区分。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会计信息稳健,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存在显著的差异;(2)相对于成熟期,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更高,而处于衰退期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更低;(3)相对于衰退期,上市公司处于成长期时会计稳健性又更高。因此不同生命周期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排序为:成长期的会计稳健性最高,衰退期次之,成熟期最小。

生命的统一性范文2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4〕135号《〈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前后发生的事实上的重婚关系是否按重婚罪处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生命的统一性范文3

作为逻辑,内容逻辑和形式逻辑一样都是思维的纯形式,比如“树叶是绿的”暗含着“实体—属性”的纯粹原则,但它与“A=A”的形式性不同,而是必须涉及对象的内容的。内容逻辑虽和不同的对象相关,但并不缺乏内在必然性;反之,它恰恰体现了纯粹的思维法则。这种必然性下的真理不是三段论意义上的逻辑真(值),而是真理本身;它以“是之为是”为依归,并非立足于表象或知性的“符合论”真理,而是“实事本身”自身彰显。在此意义上,内容逻辑诉诸的“真理”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或自由的真理,而“是之为是”即“自因”,“存在的真理”即无限性的真理(如上帝、精神和自由)。所以从范畴论切入内容逻辑必须通过特殊的道说方式(或逻辑)切近存在本身———黑格尔认为存在的真理不能通过单纯的判断或命题实现出来,既然“是之为是”揭示的内容是“无限者”,而任何单一的肯定判断都意味着否定,所以判断或命题只能道说出片面的内容而无法穷究“无限者”的全体性。在此意义上,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不是哲学核心,哲学须以“思辨意义上的概念”从范畴论切入,使存在居身于每一个范畴环节中并在整体中体现自身。这样,内容逻辑必须从范畴论切入,“是之为是就是实体,(逻辑中的)定义即实体的道理”[5]———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把逻辑与实体勾连起来,而内容逻辑和范畴论的联姻也直接提供了逻辑与形而上学合流的基本线索。哲学逻辑必须突出内容逻辑,内容逻辑又必须引入范畴论,而范畴论是以实体为“主体”(或主词)的,所以从范畴论切入内容逻辑必须关注“实体”。古希腊哲学(如亚里士多德)把实体从“范畴论”贯穿至“形而上学”始终;而在近代“实体主体化”和“主体实体化”的哲学进程中,“实体”依然作为内容逻辑的切入点贯穿始终———如黑格尔对意识哲学的提升其实就是把主体回归为实体,“实体即主体”也潜在地表明哲学逻辑必须凸显内容逻辑或范畴论。如此一来,对实体的思考可以促进对定义、判断及推理原则的思考,而对“是之为是”的追问可以促进对逻辑本质的追问———所以“应该由哲学家,即研究所有实体自然本性的人,来考察逻辑推理的本原”。这个思路其实是“逻辑与形而上学统一”的前奏。当黑格尔说自己“真正实现了逻辑与形而上学合流”[6]79时,其言外之意既表明传统哲学未能实现这种统一,又表明它是西方哲学的终极夙愿。形而上学一直是以追问存在的真理而卓绝于世的,如果从“如何道说存在”的言谈方式(即逻辑)看,则对同一“存在真理”的不同“道说方式”表征了西方哲学的整体进度,哲学的演变即表现为逻辑的提升,而哲学逻辑的演变即表现为逻辑与形而上学结合的不同方式。黑格尔思辨逻辑中认为绝对本身可体现为不同层次上的道说方式,即指“存在的真理”能够在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层次上得到不同的逻辑表现。所以,人们应该慎思“哲学逻辑的理念,它一直是自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直到胡塞尔哲学的重心……(这涉及到)逻辑与哲学的原初关联(Ur-sprungszusammenhang)”[2]7。对于形式逻辑无法把握形而上对象的状况,黑格尔与海德格尔虽然态度不同,但都坚决反对逻辑的“无内容化”,批评知性逻辑对“绝对(精神)”或“存在”的轻慢和遗忘,因而强调对哲学逻辑的理解首先要凸显内容逻辑和范畴论的地位。二哲学逻辑在突出内容逻辑之后,更需要明确内容逻辑的内在层次———这是哲学逻辑内在要求的第二个方面。由于从范畴论切入内容逻辑,而范畴论又以实体范畴为核心,所以实体的不同类型就决定了内容逻辑的不同层次,而内容逻辑的不同层次也随之使哲学逻辑明晰起来。“实体”本来意味着“主体(或主词)”,它“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主体又不存在于主体之中”。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首先提出两类实体:“个别实体”(“这个”)和“类实体”(“种和属”),这种源于语言和逻辑的区分中其实业已包含“存在真理”的本体意蕴了。这一点在《形而上学》里被清晰化,按照该书的论述,“实体即是其所是”、即“最初的存在”,“有多少实体就应该有多少哲学分支”。

围绕三重实体学说,内容逻辑就展现为三个层次,我们这里权且把它们称为感性逻辑、知性逻辑和理性逻辑。由于它们都是在“是之为是”的“存在真理”范围内被思及,所以这三个层次是“存在”自身的三个内在环节,其实是“一个逻辑”,并可归结于“生命的逻辑”,其划分只是人类把握“存在真理”在方法(工具、逻辑)上的权宜之计而已。从个体到个体的圆圈式思考是实体彰显自身的奥秘所在,对最高层次上的实体加以思辨理解被亚里士多德视为“极大快乐”,因为具体的普遍性其实就是生命性和现实性本身———而这种具有生命性和现实性的存在被亚里士多德视为“神”。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洞见被黑格尔吸收,并纳入到思辨逻辑的进程中,逻辑也由此运动起来,而运动的根由源于生命的“肯定—否定”与“有—无”的统一。在此意义上,内容逻辑若“科学化”必须以“有—无”作为论证之开端(如黑格尔),而若张扬生命的意义就不能仅限于对“有之逻辑”的消解,更要关心“无的逻辑”(如海德格尔)。逻辑只是人类把握真理的“工具”,所以洞晓了内容逻辑的三个层次之后,就可以像维特根斯坦所谓的“梯子”一样将逻辑丢掉而进展至“道—德”的生命层面———黑格尔逻辑科学中的“外化”既指绝对精神的自身显现,也包含着“不要执着于逻辑”的意味,所以决不能“误以为反思是达到永恒真理的唯一条件……如同不懂食物的化学的、植物学的或动物学的性质之前人就不能饮食一样”[6]。我们分析哲学逻辑的内在要求同样需要秉承这种精神,因为在“生命”层次上,艺术、宗教和哲学同样高贵,其区别仅仅在于是否能够在哲学逻辑的“论证模式”上把生命意义用“范畴逻辑”(内容逻辑)道说出来而已。哲学、艺术和宗教的高贵不在于是否论述清晰、表现完美和极度虔诚,而在于它们共同地诉说着生命的意义。哲学逻辑也由于内容逻辑的三层分层而明确化,并且由于三者都可归为生命的逻辑,所以内容逻辑最终必须体现为“生命的现实性”。所以存在的真理就是“生命的现实化”过程,而内容逻辑的实现与否关键在于看它是否深入到“生命”,就像形式逻辑的数理化进程必须以人工智能为目标一样。在《形而上学》里,亚里士多德是通过“潜在—现实”的思辨关系说明这一点的,而“生命的现实性”就是“神”———这也是黑格尔思辨逻辑和海德格尔思考“无的逻辑”的关键。三内容逻辑的分层使哲学逻辑清晰化,同时也表明哲学逻辑不能放弃感性与知性,犹如生命不能弃绝艺术和宗教一样。哲学逻辑必须把“感性—知性—理性”三者包含在自身之中———这一点在黑格尔《逻辑学》中体现为“存在—本质—概念”的差异之同一。而哲学逻辑通过这样的结构把存在的真理归结为活生生的生命体验,并使否定性和无与肯定性和有统一起来,达到“肯定—否定”和“有—无”之统一。在生命层面上,“感性—知性—理性”的哲学逻辑体现为三重直观模式即“感性直观—理智直观—理性直观”,而理性直观又称为生命直观或体验直观———这成为了哲学逻辑必须突出的第三个方面。如前文所述,把内容逻辑归结为“生命”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通过“潜在—现实”的思辨关系实现的,它们对于思考“原初的存在”即实体具有“最主要的意义”。“潜能”作为一种承受的能力,承受着事物自身变化的本原。在三重实体中,具体理性下的“生命”之潜能是“理性潜能,它可以产生相反的结果,而非理性的潜能只能产生一种结果”,所以从生命角度切入的内容逻辑必然是“相反者的科学”,但相反者又归于同一本原即“理性原理”。在此意义上,一切知性逻辑就被视为“非理性之潜能”,其现实化的结果是机械和单一的,所以不足以说明生命之学,如康德先验逻辑与胡塞尔现象学逻辑就不容易通达。黑格尔把逻辑科学分类为知性逻辑、辩证逻辑和思辨逻辑:其中的知性逻辑严格保持着有限之规定,其结果是单一和片面的;辩证逻辑虽试图把握“相反者的科学”,但其结果却是怀疑和消极的,海德格尔认为它容易导致虚无主义;而只有思辨逻辑作为“相反者相成”(或对立统一)的“理性原理”才能最终进展至“生命”(概念论最高层)。哲学逻辑必须使内容逻辑落脚于生命层面上。

按传统说法,理性潜能即“隐得来希”或灵魂,“潜能、现实和隐得来希统一起来的地方”就是内容逻辑的最高点,这个最高点就是绝对的实体、存在的真理———自在自为的存在和生命本身了。“生命是思想的现实性,而神就是赋有生命的现实性本身,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的……这就是神。”黑格尔后来坚持“现实性—合理性”的思辨关系也是立足于“生命”而言的,“现实即合理”的“理”即生命之理,“生命是思想的现实性”同样也意味着“现实性即思想的生命”。所以“神”绝非超绝于人类之外的东西,而是“是之为是”的“存在真理”本身,而“哲学的内容理应是活生生的精神本身,它属于原始创造的和自身生成的精神所成就的世界……简言之,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性(Wirklichkeit)……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其实就是哲学的最高目的”[6]。在此意义上,哲学逻辑的目的在于领会生命的意义,哲学逻辑同时也与神学相关,所以“思辨真理,其意义颇与宗教意识和宗教学说里所谓的神秘主义相近。它把对立的双方包含在自身之内,所以一切理性的真理都可称为是神秘的———这只是说,这种真理超出了知性逻辑的范围”[6]。思考生命的玄奥是内容逻辑的宿命,它和人类的自由本质密切相关,所以黑格尔的思辨逻辑有“哲学与神秘主义”的亲缘关系,海德格尔的哲学有“存有学和默秘学”(Sigetik)的不断纠缠[8]86-87。但哲学逻辑要成为一种“知”,不能停留于神秘主义,它要么如黑格尔那样用“思辨意义上的概念”构建出系统分明的体系,要么如海德格尔那样用诗意的语言达到存在真理的本现。但无论哪种思路,哲学逻辑都需要坚持“感性—知性—理性”的统一性要求,而这个要求其实恰恰需要坚持逻辑与直观的思辨关联,并体现为感性直观—理智直观—理性直观的统一。内容逻辑的三层划分其实需要以三重直观学说奠基。在德国观念论传统中,康德肇其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承继其统;在现代现象学研究中,胡塞尔以直观理论从感性直观上升到本质直观,并进至先验直观;相关理论都使内容逻辑落脚于生命的自由上,并分别为不同的逻辑层次奠定基础。通过这个线索来看感性、知性和理性,它们就不是彼此孤立的。比如生物繁殖除了繁衍生息之外,在理性层面上看意味着对“永恒性”和“无限性”的保持,于是也就有了形而上的意义。举凡自然界所有的生命存在都体现了对无限性的渴望和延续,自然绝非任人裁剪的“客体”或“对象”,而是“自在的生命”本身。对于这三重直观学说,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康德侧重感性直观,并通过感性直观的先天直观的形式为数学奠基。以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时间—空间”就成为了一切成知系统的关键,而无限性之知(具有超时空属性的认知对象)就陷入两难境地了。相比之下,谢林偏重理智直观,他以理智直观作为方法论原则构建同一哲学体系(包含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他认为世间一切(自然及人类)都是绝对同一之显现,世界本没有所谓的“因果性和历史性”,人类真实体验世界的方式只能是艺术,所以理智直观下的哲学逻辑只能神秘化为艺术直观。在此视域下,“艺术成为了哲学唯一真实而永恒的工具和证书……艺术对于哲学家来说是最崇高的东西,它为哲学家打开了神圣殿堂,并使其保持在原始永恒的同一性中”[9]310。但感性直观和理智直观都容易陷入“人学”形而上学模式,前者容易陷入经验论,后者则容易陷入独断论。黑格尔批判谢林同一哲学的两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谢林同一哲学不能达到绝对之知,二是谢林同一哲学总会把“神”搬出来作为一切论证的归宿。与谢林不同,由于坚持“哲学—哲学史”的思辨张力关系,黑格尔更圆融地把三重直观学说潜在地放置在范畴的演变中,而逻辑“理念”的自身发展更撇清了人学的限制,直观也最终落脚于生命直观上。因为生命作为活生生的体验者,它在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必须相互符合,所以“绝对理念”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种统一其实即“自为的理念,按照它与自身的统一性来看就是直观”[6]。黑格尔之所以把理念直观(或外化)视为自然,把理念直观回归于自身的现实视为精神,其原因就在于这种直观是生命的直观。可以说,直观与逻辑的统一奠定了实现哲学逻辑终极要求的基础。总而言之,哲学逻辑需要坚持直观与逻辑的统一,这种统一以“感性直观—理智直观—生命直观”和“感性逻辑—知性逻辑—理性逻辑”的对应为基础,而内容逻辑的三重分疏又以实体范畴的三层区分为主线。范畴论使内容逻辑凸显出来,并使哲学逻辑从形式化、符号化的形式逻辑研究中摆脱出来,进而实现逻辑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要求。

作者:刘立东 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理论研究中心

生命的统一性范文4

【关键词】三维目标 方法手段 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96――01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为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才能较好的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呢?本人认为,关键要突出以下有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三个特征。

1 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性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知识与技能,它指的是课程中的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技能与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它强调的是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必须是自己的主动探究和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的行为态度、精神状态、心理感受、思想认识等综合表现。因此,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的基础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发展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途径与策略。

相对传统的教学而言,新课程教学理念就是要彻底转变课堂教学过程模式。如“电解质的电离”的知识学习,如果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从固体与液体的物质结构的特征来阐述电解质电离的微观机制,学生能理解“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原因,这种教学仅实现了知识的目标。如果能让学生分别做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学生就会发现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问题,随之而来就会激发学生试图解释这个问题或探究这个问题的主动性。显然,这种学习的过程特征是学生的主动思考或主动探究,认知的模式是发现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态度与思想情感都是积极向上的。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能逐步掌握科学研究与科学探索的方法,这就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所在。

2 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碳的多样性”的课题导入时,除了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安排的有关“溶洞、煤块、珊瑚”三个图片外,教师应该介绍更多的自然界中或者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有关含有碳的物质或材料。应该说,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材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区域差别而言,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与增补,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有自己的“活化性”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在于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如“探究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活动,如何开展探究性的比较实验是这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因此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关键性内容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由什么元素组成?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碳酸钠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某些物质反应后的生成物有何异同?这些问题,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有利于促进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师生生命价值的彰显性

教师的生命价值蕴含在学生生命价值之中,而新课程极力提倡彰显师生生命的价值。新课程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根本上讲是提倡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个性创造,只有充分地发挥具有教师个性的创造性,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才会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如在“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的课题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或上网搜寻“石油和煤”的有关资料,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知道“石油和煤”对国民经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至于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也可以要求学生做专题知识小报,至于何种活动与形式,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体的创造性,而学生的这种与课程知识有关的学习,就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性的活动。

生命的统一性范文5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410205;2.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小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我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并未引起重视。生命安全教育认识滞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角度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都是可行的,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常态化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渗透 生命安全教育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07—03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编号:XYS4S07。

作者简介:1.钟小燕(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理论。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实施生命教育,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开设了有关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将生命与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 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而且事故发生也减少了。

生命安全教育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名称、形式或手段呈现,大部分都是将生命安全教育同体育课结合在一起,而且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得到增强, 而且事故发生率也减少了。

目前, 我国的生命教育主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程中进行理论宣传,作为特殊的教育活动尚未真正开始。生命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了人们的安全意识[1],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2]。

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1 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

我国0~14 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 在各种死亡原因中,意外死亡已占第1 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1.3%。我国每年大概有10 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生理和精神伤害,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哀悼死者缺乏自救能力,也反映出学校和社会的生命安全教育的严重缺失。安全事故已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是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6 年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 号)》,要求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2]。

目前我国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学术界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概念尚未达成统一,相关理论研究也缺乏系统性。

1.2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传统文化教育根植于课本和教材,重视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给教育者留下了不少弊端, 师生思维放不开、缺乏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勇气而习惯于循规蹈矩[3],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受到限制。

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处理事情的判断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传统教育中,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年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生命安全案例,使教育工作者陷入了困惑、尴尬与无奈。

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报道, 一些知识竞赛,甚至用相关安全装置代替。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操作,更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得生命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当学生真正面临危险时还是不知所措,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1.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热身准备活动,防止学生受伤;第二,教学过程中强调运动损伤的相关内容;第三,教学中对学生的保护帮助;第四,器械的安全使用方法的讲解及注意事项;第五,利用课堂对安全、健康知识的宣传和讲解。

依托“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方式很难保护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仅仅依靠空荡荡的讲座和纯理论知识的传授, 运动安全,缺乏体育卫生,体育急救等,使保护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1.4 增加小学生生命安全与生命机能的需要

当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系统发展均不完善;个人认知水平低,缺乏对风险预判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生命安全事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传授生存的安全常识,使学生掌握生命发展的基本技术、技能,在实践练习中体会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小学生积极的生命意识,学会珍爱生命、享受生命。

2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2.1 教学目的统一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4]。由于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以及大量的课外活动为载体。

因此,除了体育与健身课程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还能有效地提高自救能力, 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生命安全的意识,掌握增强体质的有效锻炼方法和意外发生时救助的技能, 并能够具备应对危险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生命安全教育都是以体育运动为主体,最终实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6]。

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使学生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建立对生活和人生价值观。通过急救技能和避险能力的学习、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两者的教学目的具有统一性。

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安全、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加以营养、健康、疾病预防、避险和其他健康教育等辅助教学。同时,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升华, 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3 发展和谐社会的诉求

据相关报道,2014 年岁末, 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36 死47 伤的严重后果, 此次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后的应对措施都表明了国人在应对突发事故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的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运动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运动损伤、运动猝死事件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如何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促进身体的健康是发展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安全自救、自护的技能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生命意识和能力。

3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常态化策略

3.1 教育部门要制定完整的教材和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的相关教材, 这样体育教师就可以有章可循,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可以更好的实践。相信这一举措能为体育教师安全教育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教育部门要构造体育与健康课安全教育交流平台, 分享一些好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供其他教师参考,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为新老师能够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探讨有创意、有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

3.2 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生命与安全的知识和素养,加强生命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结合生活开发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应依托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对体育教师进行“生命。生存安全”系列课程培训,如:“生命教育”、“如何识别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等课程的培训,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把“生命、生存”理论放在培训课程中,改变以往培训对运动技术和知识的“再翻抄”,把体育与健康课程打造成以“生命第一”为取向,以培养生命、安全、健康为目标,实现生命教育的广度、渗透生存能力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赵萌,王焱森.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gov.cn/ziliao/flfg/2006-07/12/content_333420.htm.

生命的统一性范文6

关键词:怀特海;过程哲学;生命哲学;生命的过程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超越性

中图分类号:B71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1?0043?04

现代性问题的本质是关于人的生存方式及存在价值的生命意义,西方式的现代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生命的迷茫和人生意义难以实现的困顿。“学者们认为,过程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它积极面对现代性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长,认为它们是密切相连的生命共同体;主张对理性的适度运用,这些都对我们认清现代化的本质,解决它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参考的途径。”[1](11)生命价值的实现根植于特定生活地域下所承当的使命,人一开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人的生命便充满了哲学意味,生命意义是实实在在,是在人类不断地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中国传统哲学就能解决心灵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安放问题,还必须借助其它先进国家、民族在现代化实践中积累的事实经验和哲学智慧,并且这些理论在引进中国时不会发生排异反应。美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机体哲学思想,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更接近于东方哲学,尤其接近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其对人的生命本质的阐释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下面就从生命的过程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的超越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命的过程性

怀特海认为,世界是由有机体构成的,但它又不是一个静止的机体,而是一个活动的结构。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强调差异性、流变性与创造性。过程哲学的“共生与过程原理”阐明了事物的生成、发展和演化的过程。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实在的本质是在过程中生成的,并从本体论上确定了生成、变化比存在本身更为重要。怀特海指出实际存在物的生成“存在着从状态到状态的生长;存在着整合与再整合的过程”[2](517),实际存在物是变动不居的,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因之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生命,都是由各种实际存在物的发展过程所构成的一条历史轨迹,这一过程承继的是过去,立足的是现在,面向的是未来,从而使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能动的流变过程,“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进化过程之中”。[2](30)

过程性的内涵体现在:

第一,永恒变化性。怀特海首先对西方“万物皆流”这一概念进行了否定,认为“是由人们非系统的、纯粹分析的直觉所制造的第一个含义不清的概 括”。[2](379)而各种事物的流变才是必须以之为中心编织哲学体系的一种终极概括,要把“万物皆流”这一术语改造为另一种替代术语“事物的流变”。其次,引出另一与之相反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着眼点是“种种事物的持久性”,阐述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流变”与“恒定”之争指出,在著名圣歌的前两行“与我一起坚守;黄昏迅速降临”才使这两个概念实现了完满的表达。最后,怀氏借助洛克的观点,创造出两种关于流变性的概念。“合生”——是具体存在物的构成中内在固有的流动性,是某种过程的名称,在这种过程中,许多事物构成宇宙,把“多”之中的每一项要素确定地整合为新的“一”;“转化”——“就事物的本性来说,

收稿日期:2012?08?16;修回日期:2012?11?26

作者简介:颜峰(1965?),女,湖南新邵人,中南大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罗方禄(1987?),男,湖南郴州人,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任何相对完整的现实世界所凭借的那种创造性,即新的合生所需要的材料叫做‘转化’”[2](385)。在那种具体的存在物之完成的基础上,该过程的凋谢用来把那种存在物构成为某种原初要素的流动性,这种原初要素处于其他具体存在物构成之中,而其他存在物是由过程的重复引起的。这与中国《周易》所讲的阴阳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思想相近,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之中,而这种永恒变化的过程是“合生”与“转化”共存的。譬如其总结道,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导致微观——个人生命意识的变化。 “每一种实际存在物本身只能被描述为一种有机过程。它在微观世界中重复着宏观世界中的宇宙。它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每一种状态都是其后继者向有关事物的完成继续前进的实在基础。”[2](392)“任何事物都是处在由已经达到的现实向正在达到的现实的转变过程中,变化发展是事物的永恒态势,纯粹的静止状态和结果呈现都只是事物过程性存在和发展中的某一个时间片段。”[3](131)

第二,创造性。创造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根本上是解决生存、生活与生命的难题和困惑。创造性就是由那些表现终极事实之特征的共相构成的共相。它是这样一种终极性原理—根据这种原理,作为分离的宇宙而存在的多就可以变成一个实际机遇,而这种机遇则是作为联合的宇宙而存在的。它存在于事物的下列本性之中,即多进入了复杂的统一体。“‘创造性’是关于新颖(novelty)的原理。一个实际机遇就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它在由它统一起来的‘多’之中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存在物。”[4](5)“怀特海把人理解为创造性进展的过程,认为人有能力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内部的自我组织和加工处理,人的发展必须有生命自身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依靠生命自身的活动去发展自身素质。”[5](47)怀氏充分肯定自我创造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造中实现转化和生成,而作为鲜活的有意识的生命个体——人,正是在自我创造的生命过程中进化提升。

第三,自我感受性。怀氏认为实际场合是可分析的。这种分析揭示了把个体上异己的存在物转化为作为具体的一的某种复合物之组成部分的活动,并用“感受”一词对这种活动作发生学的描述。感受分为① 所感受到的实际场合;② 所感受到的永恒客体;③ 所感受到的各种感受;④ 它自身的主观强度形式。合生是实际场合的“实在的内在构成”,而“对实际存在物的这种形式构成的分析给出了感受过程中的三个阶段:① 反应状态;② 补充阶段;③ 满足。被满足的实际存在物体现某种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或否,满足就是要获得那种作为合生之目的因的隐秘理想。”[2](386) 怀氏把实际存在物当作一个过程,认为许多具有不完整性的主观统一性的活动都终结于某种被称为“满足”的那种完整的活动统一性中。他对“感受”这一概念极为重视,在多个章节都有阐释,创造出新的概念,错综复杂,甚至有点含糊不清。但其全面系统地论证、分析人之于实际存在物的感受,促进了人对生命过程性的理解。此外,怀氏经常使用 “享受”(enjoyment)这个包含于感受的概念,认为过程的所有单位(无论是在人的层次上还是在电子的层次上)都是以享受为特征的,都具有内在的价值。享受即为“我”是自在自为的体验,是个体对于客观外在的主观感受,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成为现实的就是成为享受的,缺乏享受乃是纯客体的标志。“它乃是多种存在中的一种存在的自我享受,以及一种基于多种成分而产生的存在的自我享受。”[2](387)对“享受”这一概念的强调也就区分了人之于一般实际存在物,体现了人独有的对周遭世界的流变过程及自我生命历程的感受能力。人作为万物中的一员,要在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连结中与其他事物共生,体验变化发展的生命历程,进而享受生命的本质。

二、生命的整体性

生命的整体性也即同一性,强调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对资本主义将人“物化”,将人与自然、人与人、自我身心关系割裂的整合。人是可持续系统性宇宙中的一部分,系统可以自立运作,并良性地不断发展到未来。这个系统是所有个体系统相互合作、彼此滋养的平衡环境。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探索、彼此适应、相互合作中实现自我的监督、反馈与成长。怀特海过程哲学对生命整体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

第一,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使我们接受“机体宇宙”的概念,而这一概念揭示了一系列事件的变化发展以及事物的“存在倾向”,即微粒子的“侍机状态”,宇宙再也不是相互隔离的“某些建筑材料”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相互联系的共生的网络,这个网络构成具有无限可能的倾向世界。怀氏认为世界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构成的整体,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生命、整个宇宙、个体身与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体。事件之间或现实实有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包涵形成综合的 统一体,即有机体。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物质实体(substance),存在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性质和关系构成的“机体”(organism),小至原子、分子,大到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有机体。

第二,强调生命的共在性。共在性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相互依赖,“共在”是一个涵盖各种各样特殊方式的全称性术语,通过这些方式,各种各样的存在物就可以在某一个实际机遇之中“共在”。这样一来,“共在”就以“创造性”、“多”、“一”、“同一性”,以及“多样性”这样一些概念为预设前提了。终极的形而上学原理是从分离向联合的进展,这种进展所创造的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而不是那些在分离状态下给定的存在物。这种新颖的存在物随即成为它发现的“多”所具有的共在性,而且,它也是它所离开的分离性的“多”之中的一;它是一种新颖的存在物,在它所综合起来的多种存在物之中卓而不群。多变成了一,并且由于一而有所增加。就各种存在物的本性而言,它们在变成联合的统一体的过程中都是分离性的“多”。[4](5)

第三,将“人”作为与自然界平等及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处的一部分。怀特海眼中的“人”是自然世界的组分,而不是来自自然界的另一部分,“它突破二元论和机械论哲学思维模式的限制,把人看作一个有机系统,认为人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创造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人并非是独立于自然界这一客体之外的纯粹的主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还是事实与价值的和谐统一。”[5](49)人是宇宙一部分的思想彻底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观点,号召人由“小我”走向“大我”,在追逐为满足生存需要的利益时,照顾自我与生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将以人类共同利益和生态平衡为旨归,做到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善。“道德观点与一般性观点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的善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对立,只有当个人是这样的以至于他的利益是一般的善,因而为了在更好的成份中以某种更大的利益重新找到它们时,才能被消除。”[6](13)个体只有在为实现共同体利益努力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三、生命的超越性

“超越”一词,一般有以下几点含义:一是指超感觉的、无形的东西,与感觉、直觉相对;二是指无限的东西,与有限相对;三是指在先,强调先验性,包括逻辑上在先和时间上在先。人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命存在,而且还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超越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是人对自身有限性、不完满性生存境况的一种克服与超越的渴望和欲求,是以实践为基础、朝向未来真善美的自由世界的永恒冲动和努力,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特有方式和内在的本质的要求。超越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具体即指:① 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② 人在生命历程中不断地创新、创造;③ 人将追逐意义作为生命的最终旨归。引导人进行自我超越的并非某种外在的诸如“上帝精神”的力量,而是人在漫长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对人生价值的主动探求愿望,人不单是客观的物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主观的精神存在。人的超越性奠基于生活的生成性和超越性。怀特海哲学范畴中的超越性主要体现于个体的“生成”功能,包括① 个体对宇宙的价值;② 个体对宇宙的利用与责任;③ 个体由此获得的新生。怀氏认为,任何事物自身都有两类属性:一方面是个体自身,另一方面是它的宇宙意义,认为任何现实体都存在心、物两极存在的问题,个体自身和宇宙意义与心物两极是相对应的,同时心物两极一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把握状态。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理解,两极的存在都没有实在意义,也决不可能将这两者孤立起来。任何一极都需要通过双方的相互依赖而存在,并且只有在相互联系时才能在对方那里实现自己。因此,生成的目的是在为存在找寻出路,以便在宇宙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超越自己是人相较于生物的特性,人从不满足周围的现实,始终渴望打破环绕在周围的现实,期望超越生命的每个当下。人是超越的存在,是一个不断开放、不断生成的,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的生命存在状态,不满足于生活在形而下的经验世界里,不困于器,即所谓“君子不器”,而力图为自己营造一个理想的生命样态,实现对自我生命现状的超越。

怀氏的生成观强调个体内在价值的生成和个体在与宇宙万物的整体联系互动中实现超越,正因为人具有这种内在生成性和超越性而具有永恒价值。“每一种实在的经验场合都是一个主体,场合的主体性随场合的存在而存在。实际存在物从主观性上永远消逝,在客观性上却是不朽的。消逝中的现实性得到了客观性,同时却失去了其主观的直接性。”[2](220)作为主体的人会因时间而消逝,但其创造的精神价值却将永恒,对后人产生重要影响,这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道家哲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生不息观点贴近。

怀特海过程哲学为打通东西方哲学提供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被誉为与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最接近的哲学,是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我身心的深刻危机具有重要启示。

1. 强调生命的过程性,扩展了生命的宽度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陷入的现代性危机,荣格曾说,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分裂和生病的、着了魔的时代。在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下,现代人易执着于对“物”的追逐和对成功的崇拜,忽视对生命历程中酸甜苦辣的体验,人格出现分裂,着魔于外在而遗忘主体性内在生命享受。怀特海肯定人的主体创造性,认为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能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激发自己的价值。在现代性滋生的各种困扰面前,个体只有看到生命的过程性,为功利主义祛魅,扩展生命的宽度,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意义。

2. 强调生命的整体性,增进生命的维度

怀特海认为,在各种存在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结”。连结是一套相关统一体中的实际存在物所组成的链条,它由相互摄入所造成。所有实际存在物相互联系,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同时,个体也是一个整体,既享受人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也要正视人生消极的心理情感。这也就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引导人认识到生命的“两极性”,既要寻求积极的人生意义,也要直面人生的痛苦挫折。抱持这种观点为人处世即可增强生命的韧性,增进生命的维度 。

3. 强调生命的超越性,升华生命的高度

怀特海肯定了人具有的内在超越性、自主性、创造性及人之于宇宙的价值。超越性是人的本质追求,人既有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努力的本能,也有更高一层的精神需求,以超然的心态化解现实中的种种困扰。

参考文献:

刘同辉.近年来国内过程哲学研究综述[J]. 运城学院学报, 2006, (2): 11?14.

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M].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朱宏霜. 论德育的过程哲学与德育理念的过程性转向[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5): 131?133.

怀特海. 怀特海过程哲学观概要[J]. 世界哲学, 2003, (1): 2? 19.

杨芳. 怀特海过程哲学中的人学思想评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44?50.

费劳德, 王治河, 杨富斌. 马克思与怀特海: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J]. 求是学刊, 2004, 31(6): 12?19.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hiteheadian’s process philosophy

of human life’s essentialty

YAN Feng, LUO Fanglu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