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起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的起源

非遗文化的起源范文1

为深化企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控制医疗费的不合理增长,堵塞管理上的漏洞,现就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医疗费报销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照市政府1995年第6号令《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个人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按月缴纳大病医疗统筹费。由其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部门按月在其基本养老金中代为扣缴,并为这些人员建立《医疗保险卡》及办理医疗费报销、结算等有关事宜。

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应就近选择两所定点医院(指我市公布的大病统筹定点医院)并凭卡就诊。家住外地的人员应就近选择一所县级以上医院就诊。

三、为增强个人节约医疗费用的意识,体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合理负担医疗费用的原则,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采取分档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个人需负担部分费用:

年度内,医疗费累计在5000元以下的部分,报销90%,个人负担10%;医疗费累计在5001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部分,报销92%,个人负担8%;医疗费累计在10001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部分,报销94%,个人负担6%;医疗费累计在30001元以上的部分,报销96%,个人负担4%。

四、支援乡镇企业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退休后,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参照此办法执行。

非遗文化的起源范文2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 要: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行措施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传承人的学识、地位等背景的不同,也给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其现状的差异.如相比于界首彩陶,寿州窑陶瓷的传承人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有重大突破.不同的思想使他易于接受新的观念与合理的建议.另因其采用的原料来源地、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创新思路等的不同都会给两种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差异.但就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与实施效果来看,创新思路是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界首彩陶;寿州窑;生产性保护;对比

中图分类号:TB4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8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3BG074);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媒体与设计研究中心课题(2014MTYSJ04);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O41ZD)

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抢救需要合作与交流,各地不可能独善其身,应打破地域的限制和行政壁垒.通过同行之间的对比,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对方的身上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在对界首彩陶和寿州窑陶瓷的对比研究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弊端,也得出了差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最终目的.

1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传承现状与艺术特征对比

1.1 相似的地域表征

淮河在我国东南部南北分界的地理区位,大自然赋予了淮河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北方的刚烈、雄浑、苍劲,南方的宁静、轻柔、婉约.经过融合与兼容,形成了淮河文化独特的风格特征.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同属淮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具有相同的地域背景和人文环境.长江与黄河的千年融合赋予了淮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也赋予了它们古朴大方、浑厚典雅的艺术特色.

1.2 不同的本质属性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起源初期都属于陶器的范畴,与瓷器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原料、质地、烧成温度等.近年来皆采用先进技术使原料配方有所改变,从而达到提高窑炉温度,使之烧成温度可以达到中温瓷甚至高温瓷的温度,以提升产品质量.粗犷且不缺乏精细是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作为北方陶瓷的共同特征,却与南方陶瓷的细腻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温润如玉的景德镇青瓷、雅致的青花等.原料、制作工艺、地域的区别造就了它们不一样的审美特性.

1.3 生产现状对比

1.3.1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始于隋唐,盛于明清,并流传至今.以质朴典雅的艺术特色名扬海内外.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也有了改变.工业产品逐渐取代了各种手工艺品,界首彩陶的生产人员大量减少,主要传承人为卢山义的子女与老艺人王京胜.界首工艺陶瓷厂因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与市场定位,出现了产品积压,资金周转等问题.政府曾提出招商引资,却被一些业内人士以保护传统的名义抵制,而未取得预期成效.另外以老艺人王京胜为代表的家族作坊目前已注册公司但职工仍以家族成员为主.其它家庭式小作坊均未形成规模.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手工艺品出现,界首彩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其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传承人方面.彩陶的传承主要以家庭传承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老艺人们有精湛的技术但是缺乏科学的做陶知识,传授的是老一辈一直流传的技术和方法,使彩陶难以创新.另外,辛苦的制陶劳动与不成正比的报酬使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放弃老祖宗的手艺,外出另谋生路.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老去,体力与精力的不支亟需新的接班人出现时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这将是传承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因此传承人选择范围的扩大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至关重要.从历时性来看,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一旦停止了传承,也就意味着消亡.

受现代工业化的冲击.陶制品因材质本身的缺陷使用笨重且容易摔碎,有很多的局限性.无法与塑料等其他新材质相比,界首彩陶也是如此.由于生产设备低下,制作周期长,人工耗费高等特点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所以无法在数量上取胜,更不能打价格战.另外,现阶段彩陶表面的釉面因为温度等原因只能维持四五十年,质量偏低.呆板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受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无力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

1.3.2 寿州窑陶瓷

寿州窑曾以“寿州瓷黄”闻名于世.它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历时350年.在唐代南青北白的影响下,寿州窑由于种种原因突然间销声匿迹,烧制手艺也随之失传.如今在其传承人的努力下,终于找回失传多年的技艺并发扬光大.为寿州窑的恢复烧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有两个,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沈德亮先生.年过六旬的沈师傅沈氏第五代传人,祖上曾在上窑镇创办过“沟东窑”沈氏瓷器作坊.目前沈师傅主要从事寿州窑手工技艺的发掘和传承;另一位传承人是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崔怀伦先生,他成立了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主要从事寿州窑制陶技艺的挖掘、研究、传承.着重对寿州窑的黄釉瓷进行开发利用.研究所多年来硕果累累,产品在国内外重大展会上屡获大奖.目前,寿州窑研究所有科研人员七名,分工明确细致.所内现有硕士窑两座,圆形倒烟窑三座,推板窑两座,可烧制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陶艺产品,目前是寿州窑主要的生产基地.

2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保护方式的对比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两种非遗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行措施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主要传承人的学识、地位等背景的不同,也给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导致其现状的差异.如相比于界首彩陶,寿州窑陶瓷的传承人受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在陶瓷的创新设计上有重大突破.不同的思想使他易于接受新的观念与合理的建议.另因其采用的原料来源地、各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的差异、侧重点的不同、创新思路等的不同都会给两种非遗的保护工作带来差异.但就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与实施效果来看,创新思路是传承创新的首要任务.

2.1 宣传方式

界首彩陶:博物馆一直是向公众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界首彩陶的精品展示厅汇集了各个时期的彩陶精品.举办展览并参加皖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文博会等各地展览,展示彩陶精品与彩陶的制作技艺,让公众近距离的接触彩陶、了解彩陶.另外还建立了“界首彩陶网站”,制作专题纪录片.通过这一网络信息化平台,开展图文展示、对外宣传及学术信息、产销信息的交流,为界首彩陶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提供更便利、快捷的途径.

寿州窑陶瓷:博物馆虽为传统的一种展示方式,而淮南市博物馆却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创新.为还原寿州窑的烧造历史,系统展示其独特的工艺成就和研究成果,分中国陶瓷发展简况、寿州窑烧造历史和成就、寿州窑生产流程和关注互动四个单元,全面展示了淮南地区隋唐寿州窑的烧造历史、工艺成就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在展厅的设计上采用黄色等明快色彩做基调,使观众一进展厅就能感受到寿州窑的特色.为烘托气氛,还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展具辅助.有照片文字展板、陆羽人物蜡像和品茶场景,滚动播出的专题片大型液晶电视,多媒体触摸屏,幻灯机等.为加深观众对寿州窑陶瓷文物形制的了解,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复原了寿州窑的生产场景,还特设观众互动区,复制了多种寿州窑主要器物并把它分成带磁性的碎块,让观众在观看寿州窑生产过程时可动手拼复寿州窑器物.这一环节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寿州窑陶瓷专题陈列的人性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宣传力度和公众的认知度.

2.2 传承人的保护与选择

界首彩陶:界首政府对非遗传承做了很多努力,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有些政策却因种种原因迟迟没能够实施.这给老艺人的创作带来很多困难.也降低了年轻人学习的积极性,如已制定的医保制度等.传承人的现状及素养是顺利传承的基础.目前界首彩陶在传承上没有完全打破老规矩,对于继承人的选定,应实施打破家族传承,以“师带徒”的形式,尽快培养可用之才.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的传承在民间而并非家族传承,主要采用师徒学艺的方式传授.与界首彩陶相比,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人才,扩大了传承力度.从崔怀伦先生的创业故事可以得知,传承人的选择很关键,层次与学识也很关键.有人认为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陶瓷的制作是因为不愿意跟泥巴打交道.但对比同行现状就可得知,关键不在于泥巴,而在于这些泥巴所诞生的是什么层次、什么品位的东西,能不能吸引从而留住他们.

2.3 与高校等机构的合作

界首彩陶:目前界首彩陶与各地高校的合作已经开始实施,如各地艺术专业的教师利用假期在界首陶瓷厂进行创作,周边高校的学生定期参观彩陶制作基地,并现场观摩彩陶制作流程.界首彩陶还与高校合作产学研项目,有利于非遗产业化的实施.并请老艺人定期请来校举办讲座、现场示范拉坯制作等.学生兴趣浓厚,可以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非遗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宣传力度.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积极与大中小学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鼓励他们从小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与地方企业合作,设计生产各种新颖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淮南市文景天宝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也是以生产寿州窑陶瓷为主.企业的参与加快了寿州窑陶瓷的产业化进程,也拓宽了寿州窑陶瓷的销售渠道.但就目前总的局面来看,在学校教育中,非遗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应该在各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并可设置全校的选修课,以便搜罗更多的对此感兴趣的青年人士.相关部门也可考虑把当地的非遗知识列入教科书中,使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载入史册.

2.4 销售模式及渠道

界首彩陶虽也通过展销、拍卖等形式进行销售,但更多的还是以公务礼仪性等用品形式走向市场,这种形式的作品销售受政策影响较大,同时也很难以商品形式走向普通民众,因此给彩陶制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阻碍,也限制了彩陶制作队伍的扩大;与界首彩陶相比,寿州窑陶瓷的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完善,实施了制作销售一体化模式.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下设“淮南市寿州窑陶艺厂”,直接进行工艺品的制作,并在国际商贸城、义乌设有寿州窑陶瓷产品对外销售窗口,很好的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另外,寿州窑也通过网络宣传、专题报道等方式增加公众知名度,并参加展销会及比赛以扩大影响,促进销售.

2.5 创新方面

界首彩陶:近几年,界首彩陶在釉色上有了一定创新,也沿袭韩美林先生的作品风格创作出一些新颖的异型作品.但总体来讲,思路没有拓宽,没有与应用很好的结合,新的作品出现不能以界首彩陶的名义很好的进入市场流通,所以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建议通过举行彩陶创意比赛等形式汇集学院派的新思路,切实的立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进行产品档次、多元功能、产品衍生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彩陶的设计开拓新路径.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的恢复生产,不仅仅是找回了原有烧制的老技术、老工艺、老方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如寿州窑陶瓷研究所的部分作品,造型新颖,即保留了寿州窑独特的风格魅力,又与使用相结合,与现代人的需求与审美相结合,还在功能上有所突破,如获奖作品《会唱歌的龙凤壶》等.因此寿州窑的恢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研究打入国内外市场的现代产品是寿州窑生产的宗旨和目标.

2.6 界首彩陶与寿州窑陶瓷在地方产业中的应用

界首彩陶:界首彩陶作为馈赠的佳品,传统造型的产品更具地方特色,因此可以作为地方各部门的礼品用瓷,但单一的礼品瓷使销路过于狭窄.实施地方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拓宽销售渠道,有效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如地方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借助政府部门已经批准的“界首彩陶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中国界首彩陶村”等项目的实施推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为彩陶的开辟销售新路径.

寿州窑陶瓷:寿州窑陶瓷借助企业,在宣传和创新上都有较大成效.淮南市文景天宝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是采用寿州窑传承人沈德亮的寿州窑制坯技艺,大批带徒、批量烧制.在“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上,他们的寿州窑研发产品“仿青铜器文具”、“凤鸣壶”、“龙尊”等大获好评,市场前景十分好.该公司艺术总监朱志杭说:传承手工技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正在学习用市场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本本,只有激发其活力,才能让其焕发出青春.如金种子集团的醉三秋,有龙窖和凤窖系列.龙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其包装选用传统的陶瓷材质体现.可在此基础上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把龙凤的元素体现在酒瓶的造型设计中,再选用界首彩陶或寿州窑陶瓷的材质与特色来体现.借助产品的销售传播非遗文化,以非遗文化提升产品的档次,实现双赢.包装的品位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如贵州茅台等知名企业都曾为酒瓶包装招募过全国的优秀设计.因此可以扩大招商与宣传,争取与各地企业实现合作关系,打造文化与生产企业相结合的产业链,把淮河流域的非遗文化推向世界.

3 结束语

非遗文化的保护热潮让淮河流域的人们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界首彩陶和寿州窑陶瓷研究的对比,我们发现,差异是存在的,差距也是存在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仅用于区域内,还可以对南方各大瓷器的保护措施进行学习,提高淮河流域的非遗文化发展,尽快实现全面彻底的产业化道路,为地方经济服务.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任重道远,我们正努力让优秀的传统艺术走出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国人的心里.

参考文献:

(1)界首县志[M].安徽:黄山书社,1996.

(2)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赵冰.四艺纹刻画彩釉陶盆与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历史渊源[J].收藏家,2008(01).

(5)高峰.界首戏曲人物纹饰彩陶的成因及其艺术特征[J].装饰,2012(01).

(6)高峰.界首彩陶艺术及其文化生态情景下的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10(03).

(7)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9).

(8)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J].文化学刊,2012(9).

(9)陶治强.简论隋唐时期寿州窑的发展[J].文物春秋,2011(01).

(10)姚为俊.寿州窑陶瓷工艺的分析与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13(04).

非遗文化的起源范文3

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出发,非遗博物馆建筑应该是一个承载了传承及弘扬该项非遗文化使命的文化机构的载体,其建筑功能应在满足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该文化机构的具体运行功能,同时在新博物馆学理念的指引下,将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非遗博物馆建筑新功能内涵进行进一步拓展。

1文化空间与非遗博物馆建筑

“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是用人类学标准界定的非遗代表作的重要概念,其“既有物化形式(地点、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也有人类的周期性的行为、聚会、演示等”。博物馆语境中的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还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语言、记忆、音乐、口头吟唱等。非遗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该项非遗除物质载体之外的文化空间(culturalspace),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该项非遗文化空间的发展,使得博物馆以更平等的姿态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文化群体和资源,从官方保护发展到公众自发投入的文化认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2以传承为主要目标的博物馆建筑新功能内涵

“非物质遗产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活态文化”,这就要求针对它的保护不能离开“人”的活动因素孤立存在。传统博物馆学注重以物为核心的“物质遗证(materialevidence)”,而“新博物馆学”理念倡导关怀地方社群,注重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特点,逐渐修正了传统博物馆奉行不逾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这与非遗保护“活态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相匹配。非遗博物馆既需要保存有形遗产,承载起博物馆的“教育、休闲、娱乐甚至大众的精神依归等社会职能”,在新博物馆学的理念支撑下更需要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将真正传承该项非遗的人、团体和社区作为博物馆的主要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出新功能,成为传承人使用、收集、保管、教育研究、展陈、观众参与互动及多元文化交流的复合化空间,使得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社区、公众发生关联,为非遗的传承创新创造发展空间。非遗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针对观众设计、以文物为中心的“文化化石”,而是将非遗保护工作的自还给了这些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人,回归到社区基层,回归自然和社会。从新博物馆学的视野出发,非遗博物馆建筑承载着传承和发展该项非遗的文化空间的使命,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传承人为中心转变,在满足传统博物馆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多元功能的复合化空间,构建出一种以传承为主要内涵的博物馆体系。

二广州市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新功能内涵思考

2009年,有着“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这也是广东省至目前为止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粤剧艺术文化,广州市决定于粤剧起源发祥的广州市荔湾区择址筹划立项建立粤剧艺术博物馆。

1粤博馆建筑设计的空间特征

当把“粤博馆建筑本身应该是能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或者能充分体现和激励粤剧文化空间的发展”作为建筑设计中空间营造的核心目的时,我们开始思考:究竟怎样的具体空间形式和空间氛围最适合作为传承粤剧的文化空间形式。当我们开始沿着时间线回溯承载着粤剧诞生及历史发展记忆的种种空间形式:红船、江畔、村口、戏棚、园林、剧院等等多种空间母题的可能性开始出现;当我们以空间视野回顾粤博馆选址——荔湾涌沿岸周边的历史空间形态时,发现一个关键词从粤剧发展历程的时间线中跃然而出——“岭南传统园林”。19世纪前后,伴随广州经济的繁茂,在荔湾涌沿岸曾涌现过大量的行商园林,传承了源自中原的文人审美、又杂糅了来自西方的装饰异趣,形成别具一格的岭南传统园林风格。而当时粤剧艺术正处于从江畔的民间社戏这种临时演出空间逐步进入剧院一类的专业演出空间的过渡阶段。在剧院成为粤剧演出主流之前,行商园林正好充当了粤剧高端演出的最佳载体。在老城里的行商园林中,唱一折子粤剧刚好重现了当年广州行商私家生活的活色生香。如广州历史上著名的海山仙馆是荔湾区的大型水景历史名园,在“广逾百亩”的大湖面上,“离大殿十数步外湖中水面有戏台一座”,曾经的粤韵余音就曾在岭南园林中回响。可以说以一座荔湾涌泮的岭南传统园林作为在广州老城区传承粤剧艺术的文化空间的外化形式,应该是非常恰当的选择。

2粤博馆建筑设计的功能架构

在最初的设计任务书中,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被定义为:展览、演出和培训的2+1模式。2+1模式已经将粤博馆的功能与粤剧的特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现粤剧艺术的特性。但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再思考粤博馆的功能,2+1模式还不能完全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研究、教育、公共参与等功能。基于此,建筑方案将粤博馆的功能架构进一步丰富,定位为:“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参与、世俗生活”六大板块。功能架构的核心目标为传承与发展。

(1)展览粤博馆中的展览功能

所面临的挑战在于粤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文物级的实物展示物,较多的展示品都是年代较近的演出道具,历史展品多为复制品和文字图片材料等。若以传统博物馆眼光衡量,会有展览内容单薄之感。若从新博物馆学角度,“应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收集藏品,围绕社区与其文化、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起来。其收藏除实物外,还包括视听材料、文件、物质场所、传统仪式、口述史和社会关系等”。为适应粤剧的非遗特性,展馆建筑空间考虑将粤博馆中传统园林的整体氛围延续至展厅之中,多设园林渗透和室内布景,有在园中观展的意境,丰富观展体验。展览方式多采用文物展陈、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实地体验互动等形式,参观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多元互动的形式主动参与体验粤剧之美,展览功能成为公共参与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传统园林多感官体验的精神一脉相承。

(2)演出粤博馆建筑方案

为粤剧艺术提供多样的演出平台:250人规模和50人规模的大小两个室内剧场提供专业的粤剧演出空间;在几组私伙别院中提供的小戏台还原了传统戏曲艺术与茶楼酒家结合的堂会场景;面向荔湾涌两岸公共空间的濠泮戏台以粤剧演出作为纽带将园内园外空间融为一体;向市民开放的屋顶花园和沿涌一带环境都是民间私伙局表演的理想空间;独立小院的别院声歌为研究教育功能提供演出场所,别具一格;而演出功能的核心在于中心园林主景——广福台。广福台是向现存最早粤剧戏台——佛山祖庙万福台致敬的景点,其建筑装饰为全园最繁盛之处,是一座真山水中的粤剧大舞台,可谓粤博馆全园点睛之笔。在其中演一出粤剧,可供全园观赏,结合晚沙湖湖景,再现了“红船晚沙看琼花”的往昔看戏氛围,重现了岭南园林艺术和粤剧艺术的历史关联。

(3)研究和教育在非遗传承工作方面

粤博馆同时是一个专业的研究平台和教育基地。粤博馆主馆中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空间和学术交流场所,同时粤博馆本身提供粤剧研究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的网络交互功能,为粤剧艺术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实现研究的开放和开放的研究。粤博馆建筑方案在主展馆中设置了兼具临展与教育复合功能的多功能空间,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支配,而相应的粤剧教育工作同时将作为粤剧文化展览的组成部分;专设的别院声歌小院交通独立,专属为研究教学服务,粤剧专业人士可在不受游览干扰的传统园林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交流。博物馆主要为粤剧剧场体验、数字多媒体展映、社区公益等活动提供传承场所,成为广大市民、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及保护的“社会课堂”。

(4)公共参与粤博馆建筑不仅为专业传承人提供研究与教育平台

同时希望通过建筑的开放性设计为民间传承人提供足够的自发性活动空间,如濠泮戏台和一涌两岸的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的天台花园都是民间团体自组私伙局的良好场所;粤博馆专门搭建一条市民穿越通廊,在不改变市民步行习惯的基础上与市民共享园中美景;多功能厅以半开放的形式与市民通廊相连,可同时承接社区文化活动;主馆中的50人规模小剧场以怀旧剧院的形式再现20世纪初广州剧院的氛围。粤博馆通过互动体验式展览功能和多样的演出空间推广粤剧艺术,重新唤起市民对粤剧艺术的喜爱,为粤剧发展积累更多的民间传承人。粤博馆以公共参与作为主要功能之一,力在营造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交流平台,为粤剧在时展中营造一个亲民的艺术形象,发挥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功能。它不仅是社区历史、环境、现状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中心,更是一个开展构建社区的共同记忆、加强群体认同、激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性活力、社区公益性活动的中心。

(5)世俗生活粤博馆结合园林共设有六组别院

一是呼应传统园林园中别院的布局形式,二是为粤博馆提供六组在闭馆时段可独立经营的私局别院。晚间粤博馆闭馆之后,六组别院提供高端私房茶膳,粤剧艺术则以堂会形式传承于其间。六组别院中靠近南入口的茶楼别院是常年全天经营,把老广州引以为傲的饮食文化带入粤博馆中,在提供博物馆餐饮休息功能的同时还原往昔品茶听戏的传统世俗氛围。六组别院的经营可保证粤博馆的日常运营,实现经济自循环,具有经济可持续性。在博物馆中引入经营功能是对传统博物馆功能的突破,是方案的争议点。但在粤博馆中再现堂会演出和茶楼听戏的传统生活场景,正体现了粤剧艺术与岭南世俗生活密不可分的关联,体现了非物质遗产的“活态文化”特点,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具有真实性的文化空间。

三、结语

非遗文化的起源范文4

关键词:王国维 戏曲 研究方法 考据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被公认为中国戏曲研究上的里程碑,为中国戏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此书不但为研究中国戏曲提供宝贵资料,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以历史考据为根本的研究方法更为后代学者提供了借鉴,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寅恪先生曾说王国维的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宋元戏曲考》等是也。”就我看来,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客观历史依据和主观个人情感的统一,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但客观依据又与个人情感相矛盾,理性与感性也时有冲突。

先说理性的一面,《宋元戏曲史》追根朔源,将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纵向展开。以年代为纬,从上古中国戏曲的萌芽开始,层层探源,从先秦之巫乐到汉代之角抵;从唐朝的歌舞戏到宋代的滑稽戏,将中国戏曲从滥觞到成熟的过程叙述详尽。中国戏曲研究在古代曾长期受到冷落,研究范围窄,研究成果很零散。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戏剧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存在,文人雅士不屑于对戏剧深入研究,故而成果较少。可以说王国维是中国戏曲研究的先驱者。许多生僻和久远的概念,早已被人遗忘,王国维先生却再度提出和定义,填补了文献上的空白。作为开拓者,要说清中国戏曲发展的脉络是很艰难的事,王先生引经据典,以翔实的史料和古代典籍为依靠,用考据的方法将许多鲜为人知的概念解释清楚,务求究其本源。开篇首章叙述上古至五代之戏剧,年代追溯久远,许多概念模糊不清,是前人从未涉及的领域。王国维先生于是率先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他分别从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从中国戏剧发展的内在因素来论述,他认为中国古代戏曲最初起源于远古的“巫”和“巫见”。对于这个概念王国维先生在书中是这样阐述的:“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巫见’在女曰‘巫’。”静安先生在此只用寥寥数语就给中国戏曲的起源问题下了定义。这个定义既非凭空想象更不是武断臆测,而是有史料为证,王先生在这段话中引用了《楚语》中的解释,为定义中国戏曲的起源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史料支持,增加了可信度。给这个模糊的问题下了结论,同时也将“巫”和“巫见”这两个崭新的概念呈现在世人面前。对于这两个新的概念,作者又更进一步的扩展开来,指出两者的功用和区别,并将与“巫”相近似的“灵”和“保”等概念推出,加以细分,指出其对后世戏曲的影响。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由本探源,层层解析。作者为了将起源问题阐释清楚,先后引用了十几部典籍,务必使每一句话都有史可依,每下一个定义都出自认真考证,可见王先生治学之严谨,学识之渊博。王先生于本书的第五、六、七章分别考证了宋官本杂剧的段数和金院本名目以及古剧之结构。此三章的考证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作者煞费苦心并最终做出判断认为中国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此三章的论述几乎纯以考据为主,由此可见王国维先生以客观考据为指导的治学理念。其次,在纵向论述中国戏曲发展脉络的同时,王先生在横向上论述了异族文化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中国戏剧从中华文明的母体里萌芽产生,但要发展和成长更需要外界给予充分的养料。对于异族文化对中原戏剧的影响,作者在书中是这样表述的:“盖魏齐周三朝,皆以外族入主中国,其与西域诸国,交通频繁,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龟兹乐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入中国。”如作者认为《拨头》一戏出自西域,或出于拨豆国或由龟兹国传入中国。作者在此引用了《旧唐书》、《乐府杂录》以及《北史》里的可靠资料,从史料里寻找依据,从内外两方面将中国戏剧的起源问题阐述清楚,指出中国戏剧在其萌芽阶段,就是多种文化交融的结果。以文献考据为基本方法,以宽广的文化观点为基本原则,以一种独特新颖的视角来说明中国戏剧的起源问题,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观念。而客观考据则是王先生论述问题的基石。

再说其感性一面,《宋元戏曲史》一方面体现了王国维先生史学家的客观冷静,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他文学家的感性气质。作者在第十二、十五章以充满感情的笔墨,以诗人的热情来评论元剧和元南戏之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元代戏曲的赞赏和喜爱之情,其对元剧的独特见解更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王先生认为元曲其妙处在于两点,先来看这一段话:“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王先生认为元曲之佳处在于自然,并将元曲尊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这种观点已经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接下来作者又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王国维先生在这里直接把元代戏曲和明清戏曲区别开来,认为悲剧是元代戏曲的特色。可见元曲中含有悲剧,被作者认为是其第二个佳处。王先生更推举出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为中国悲剧之最,认为这两部剧“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在这里,王先生运用西方的美学观点,将中国戏曲放在世界大范围中进行比较,将西方戏曲和中国戏曲相互对比,亦带有主观色彩。

在对元曲做出总体评价之后,王国维又分别对元曲的文章以及元剧作者谈了个人观点。他认为元剧文章之妙在于有“意境”,元剧文章“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在这里,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作者对元剧的激赏之情溢于言表。紧接着作者更是以激情飞扬的文字评论元代曲家,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白仁甫、马东篱,高华雄浑,情深文明。郑德辉清丽芊绵,自成馨逸。均不失为第一流。其余曲家,均在四家范围内。唯宫大用瘦硬通神,独树一帜。以唐诗喻之:则汉卿似白乐天,仁甫似刘梦得,东篱似李义山,德辉似温飞卿,而大用则似韩昌黎。以宋词喻之:则汉卿似柳耆卿,仁甫似坡,东篱似欧阳永叔,德辉似秦少游,大用似张子野。”在这一段对元代曲家的评论中,王先生从冷静客观的学人转变为激情喷发的诗人,作者将元曲作家和唐宋诗人作对比,更加直观生动,短短几行文字就将元代曲家各自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概括清楚,即突出了本书“史”的特色,又很好的阐明了个人的观点,是史论的完美结合。让人读之精神振奋,时时为作者的情绪所感染。虽然这些评论仅仅是王国维先生的个人观点,但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其独特新奇的评论方式让人不得不信服。仔细阅读此书整个第十二章,可以看到王先生情绪波动起伏的痕迹。前半部分评论元曲之佳处,作者好像悠然品茗,乐在其中,情深而内敛。至于评论元曲文章之妙,则先生赞赏之情已溢于言表;直至谈到元代曲家,作者的感情已像飞瀑奔流,激情迸发,写得畅快淋漓。王国维先生在此强烈表现出了文人的情感。

上文从《宋元戏曲史》中看到了王国维先生治学中主观和客观和谐的一面。全书以历史考据为根本的章节约占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先生的治学态度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感性以理性为依托。总体看来,作者在主客观一致的问题上处理得较好。但有时,两者又不免矛盾,王先生的一些个人观点就我看来还值得商榷,如谈到元代戏曲与明清戏曲之优劣时,王国维先生明显有抑明清而扬元代的态度,先来看他的一段话:“北剧南戏,皆至元而大成,其发达,亦至元代而止。嗣是以后,则明初杂剧,(中略)尚似元代中叶之作。至仁宣间,而周宪王有镦,最以杂剧知名,(中略)其词虽谐稳,然元人生气至是顿尽;(中略)此后唯王九思、康对山海,皆以北曲擅场(中略)虽有佳处,然不逮元人远甚。(中略)此戏明中叶以前,作者寥寥,至隆万后始盛,而尤以吴江沈伯英、汤义仍显祖为巨擘。沈氏之词,以合律称,而其文则庸俗不足道。汤氏才思,诚一时之隽,然较之元人,显有人工与自然之别。故余谓北剧南戏限于元代,非过为苛论也。”从上文所引的文字看来,王先生认为元代戏剧贵在自然本色,明清戏曲则过于匠气,不如元代戏曲之真实自然,因而鄙视明清戏曲,而独好元曲。王先生的话有合理的成分,但对明清戏曲的鄙弃不免偏激,对明清戏曲的评价有失公道,带有作者本人的主观偏好。在王先生看来,作品是否自然有意境是评判其优劣的最重要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依个人喜好来定,以至于连情辞俱美的汤显祖也被贬低了。在元代戏曲与明清戏曲孰优孰劣的问题上,不同的人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欣赏角度,王国维先生的观点虽有道理,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另外,王国维先生由于受到叔本华悲观思想的影响,似乎有一种以悲为好的观念,将悲剧看成是戏曲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将戏剧中是否含有悲剧作为判断一部戏剧优劣的主要标准,认为悲剧是元代戏剧能够代代流传,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作为评判依据,认为明清之戏剧不如元。这个观点深深带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含有悲剧因素只能说是元代戏剧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区别于明清戏剧的主要标志,但不能作为一部戏剧优劣的评价标准。这与王国维先生本人的审美观念以及哲学理念有关,作者将这种独特的评价方式运用到学术著作中,并非人人都能接受,但他的评论仍然极富个性,读之使人获益颇深。

上文从理性和感性,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宋元戏曲史》的研究方法,王国维先生在考据方面力求客观准确,对文献上存疑的问题决不会妄下定论,从而能够看出王先生作学问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更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学者风范。在文献考据方面作者力求客观,表现出理性的一面,在文学评论上,王先生则给出自己的见解,个人的喜好和偏爱表露无疑,在比较元明清戏剧的优劣上明显的带上了个人的主观烙印,把握不够全面。综上所述,王国维的这部《宋元戏曲史》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感性评价建立在理性依据的基础上,体现了学者做学问的可贵品质,而其过于偏激的评价方式,以及依据个人偏好来判定作品的优劣,又是其主观不遵循客观的表现,这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先生智慧的结晶,总体上说,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戏曲研究资料,其以历史考据为基础,文史交错且融合文化观念,以纵向分析主,横向评价交叉其中;以理性分析为主导,感性评价为辅的研究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叶长海.宋元戏曲史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4]解玉峰.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今读.文学遗产,2005年02期.

[5]文必芳.西方实证方法对王国维学术研究的影响.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非遗文化的起源范文5

【关键词】扬州刺绣;“绘画性”;绣师

1 扬州刺绣的背景

说起扬州刺绣,已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 它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而“仿古绣”和“写意绣”则是代表了当今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和艺术水准。诗情画意的仿古绣和神韵天然的写意绣能以假乱真,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以众多的精品名扬于世。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种民间工艺的起源发展繁荣昌盛自然也离不开地域的影响,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之北,于江淮平原之南,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一直都很繁华,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而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让扬州从此驰名中外。从古至今扬州都是旅游胜地,行走于城市般的大花园之中,微醺抬头已至“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的瘦西湖更是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美丽传奇;扬州的夜景尤为清丽多为诗人所赞颂譬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中足可见扬州风景之清雅秀丽。扬州地处长江之滨、运河之畔,两只河流编织交汇环绕扬城,使扬州成为一个“水味”十足的精致城市,“水”为扬州之魂魄乃灵性之根源。温和怡人的环境造就了扬州丰富的物产资源,丰润的的水土更是成就了聪明灵性的扬州人。聪慧的扬州人民在独特的文化氛围、秀丽怡人的风景、宽松闲适的生活中,创造了既独特又丰富的地域文化并与外界文化碰撞交融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扬州本土文化。扬州在闭塞的年代因运河的开通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进而繁荣富饶。在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和疏通扬州成为南北水路交通的枢纽,货物在此堆积流转,大量的盐商涌入扬城,驻宅兴业,扬州就此崛起。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富强,扬州的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成为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美誉(扬:扬州;益:益州,即为成都),风光一时无限。扬州自古人文荟萃在清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审美产生了变化,不拘成法、力求创新的“扬州八怪”应运而生,对扬州刺绣、扬州剪纸等民间工艺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深远影响,造就了扬州文艺的全面繁荣。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遗产文化。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扬州民间美术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多个方面,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民间艺术如扬剧、扬州清曲、扬州评话等;第二类为民间工艺如扬州玉雕、扬州剪纸、扬州刺绣、扬州灯彩等;第三类为民间习俗如扬州“三把刀”、富春茶点制作技艺等。其中扬州传统工艺美术素来以精湛的工艺、鲜明的特色、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且为人们喜爱,是组成扬州历史文化、扬州民间美术、扬州非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文化名省--江苏省的申遗工作中,扬州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保护的45个品种传统工艺中,扬州就有15个,占全省总数的1/3。同时,扬州工艺美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大批工艺精品珍品相继问世,多次在国家评比中荣获大奖,现有10多件工艺精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在市政府大力扶持下扬州也于2003年建成了扬州工艺美术馆,里面陈列有8大类200多件工艺精品,足以可见扬州文化的繁荣昌盛。

2 扬州刺绣的发展过程

扬州刺绣影响广泛,上至宫廷下至寻常百姓家都可以见到扬州刺绣的纤影。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古有“广陵女子善秀”之说。 1980年扬州西北天山汉墓出土的汉广陵王刘胥夫人墓中的刺绣品是扬州至今发现最早的刺绣实物,这些绣品采用的是辫子股针法,用线设色无不精美,可与闻名于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绣品相媲美,由此可见,早在汉代扬州刺绣就达到较高水平。唐代扬州经济繁荣,号称“商都”,不仅宫妃才女衣饰锦绣,民间服饰刺绣也广泛运用并流行,扬州刺绣锋芒毕露。据《唐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记载,鉴真大师几次东渡日本均携带刺绣佛像并携扬州绣师多人随行。扬州刺绣的转折时期是在宋代,这时候它从绣佛像转向绣书画,从实用性向观赏性方面发展,这是由于当时的文人倡导琴棋书画,寄情于山水花鸟。扬州刺绣所绣之物针线细密、色彩美妙,极富生活情趣。明代,朝廷对于刺绣的倡导使得刺绣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的扬州,盐商巨贾的生活富足奢靡,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市井百姓也特别讲究穿戴,扬州刺绣的发展达到顶峰。明中叶起,扬州的戏曲和佛教逐步繁荣兴盛起来,各种戏衣、戏剧和寺庙的殿宇、佛教用品均以刺绣装饰致使扬州刺绣业空前繁荣。清代,扬州商品经济尤其繁荣,盐商的推动和市民对文化的需求使得艺术市场非常活跃,推陈出新,扬州产生了独特的文化并孕育出了以金农、李W、高翔、郑燮、罗聘、黄慎等“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松竹梅“岁寒三友”是“扬州八怪”这一批画家最喜爱的绘画题材,郑板桥善竹、m石,终其一生上下而求索,叙其为“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心中之竹”笔法夸张而精道;汪士慎所作梅花以“密蕾繁枝”而著称,所画之梅有空裹疏香、风雪山林之趣并提出“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的风格……他们寄情于花鸟来表现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并抒发自己对于清高气节的追求。“扬州八怪”不拘泥于以往的画法和规则,将循规蹈矩的传统文人画创新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扬州八怪”的画作不同于以往传统文人画讲究“士气”“逸品”,他们反其道而行去秉承石涛“敢于创新、自创我法”的绘画思想,偏爱画一些为统治阶级所鄙视不屑的市民生活和普通劳动生活的题材(如闵贞《八子嬉戏图轴》),“扬州八怪”讲究直抒胸臆、雅俗共赏,获得当时人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历史源远流长,时光流转变换到现今扬州人对于“扬州八怪”更是有不可分割的深刻情感。正是在这种特殊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下,仿古绣和写意绣逐步发展壮大。民间艺术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在扬州画派的影响下清代的刺绣业空前的发达和繁荣,渗透至方方面面、大江南北。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技艺本属同一门类,但由于扬州历史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的熏陶使得刺绣大师和扬州民众都对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甚为喜欢,进而导致了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差异。清末到民国时期,扬州手工艺遭到了严重的迫害,但人们对刺绣的热情却并没有因此减少。后,印花丝绸布匹大量取代了许多传统的刺绣衣衫,刺绣业逐步衰退。对于扬州刺绣素有“针画”的美誉,以针、以线代墨的艺术风格在扬州的刺绣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也逐步形成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刺绣的画稿大多取自历代名家字画,“仿古绣”的每件刺绣作品针法都缜密、艳丽、工整、光洁,绣师们将画理与绣理融于一体,灵活运用各种针法技巧用他们精湛的技艺极力表现出工笔画的精致严谨。不同于“仿古山水绣”,“水墨写意绣”要求绣师将我国写意画潇洒传神的笔墨韵味用刺绣的技法表现出来,相较也更难。扬州刺绣的这两大代表,仿古绣提升了传统刺绣的文化品位,使得刺绣工艺从附属装饰的“绣花样”演变为有思想内容、文化韵味的二次创作;写意绣则因追求表现笔墨韵味而增进了民间工艺的艺术含量。扬州刺绣作品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刺绣大师精典之作,无法复制,更不可能批量生产,因此具有很高的鉴赏、收藏和学术研究价值。

3 扬州刺绣与绘画的联系(下转第208页)

(上接第128页)当刺绣遇上绘画,便脱离于原本单调的附属装饰性的绣花样,而是通过选稿、读画、配色等先期准备工作之后再用刺绣的艺术语言和技法特色将原本就极为出色的画稿进行二次创作,用针和线将原作的艺术语言升华和提炼,卓越的刺绣作品甚至可以做到超越原本的画作。简单地说,需要刺绣刺绣者先体会画意再用刺绣艺术取画中外形、绣其中神韵,并且由于二者的材质、技法、艺术个性的不同,故刺绣可将画作的优点再次放大夸张。怎样的刺绣才为上品?清代著名绣女丁佩在《绣谱》一书中做了较为清晰的阐述:“刺绣要遵循审理、度势、剪裁、点缀、崇雅和传神六条标准”;绘画讲究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因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两者相较可看出类似的观点同时又突出各自的艺术特点和个性。“仿古绣”和“写意绣”为扬州刺绣的两大代表。这六条标准与绘画性不无关系,同时又反映出刺绣自身的艺术特点。“仿古绣”以宋元名作为原本的作品最为精良,代表有《柳塘花鸟》、《春深高树》、《春禽花木》、《雪麓早行图》、《栈道图》等。“仿古山水绣”层次分明,亭台楼阁及人物比例准确,棱角挺括精道,绣法讲究丝路,用色古典雅致,绣作整体显得厚重而富有立体感,生动别致,正如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所述一般“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说起“仿古绣”不得不提吴晓平,她从事刺绣行业已经三十余年,研究了一套仿古绣和水墨绣、写意绣的针法技艺,从而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为扬州刺绣独特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出了力量。她的作品双面绣台屏《踏歌图》具有鲜明的扬州地方特色、民间习俗和很好的承载文化指向,这样的刺绣作品具有独特魅力,市场潜力也较大。吴晓平作为工艺美术大师她2000年作品《华岳高秋》《柳塘花坞》《行旅图》等五件作品入选中国第六届艺术节精品展,其中《华岳高秋》获新人新作奖。2002年仿古山水双面绣地屏《蓬莱仙境》《双鱼图》《荷塘远眺》《栈道图》入选参加江苏省首届文化艺术节精品展。写意画绣以“扬州八怪”画本为主,同时也不局限于扬州画派,笔力厚重的徐渭、怪鸟奇鱼的朱耷、妙笔精简的齐白石等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也常常入选其中。代表作有郑板桥的《兰竹》、金农的作品《梅花》、李W的《天地一沙鸥》、黄慎的《人物》、梁楷《太白行吟图》等;近现代名人作品如徐悲鸿的《奔马》、李苦禅的《鱼鹰》、任伯年《归田风趣》、刘旦宅的《唐人击鞠图》和《屈原》、陈大羽的《迎春》、钱松坏摹对嬖笆锕狻返取F渲小独贾瘛贰《奔马》及《鉴真像》等绣件为轻工业部收藏。鲜明的个性、清雅的风格、老辣的笔触是这些画作的共同点。

4 总结

扬州刺绣的发展贯穿着绘画的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仿古绣”和“写意绣”是组成扬州刺绣杰出部分。笔墨传神、熔画理与秀理于一炉,活而不乱,浓淡相宜,增强原作的艺术感染力来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非遗文化的起源范文6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办学中始终把塑造“中国灵魂”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给予保障。学校开发了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以循序渐进的文化渗透,为选择国际教育、未来走向世界的学生打上中国烙印,使其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走出去,时刻心系祖国,学成回馈家庭、报效国家。

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梳理了传统文化内容和对学生的影响,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四个维度构建出四大课程体系:传统经典课程、文化修养课程、华夏寻根课程、名家启迪课程。同时,制定出配套的《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规划书》,详细制定出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方式、评价体系,形成1~12年级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链条。

一、传统经典课程:传承经典,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传统经典课程的设立与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教化主要体现在诗教、儒教、礼教、乐教等方面。

1.1~6年级“诵读”经典

1~6年级重在“诵读”。学校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学作品中筛选出适合低龄学生学习的经典作品,开发各年级的校本教材《快乐诵读》。该套教材涵盖250首古诗、178篇美文、300句名句,并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千字文》等纳入其中。每册教材设置吟诗词、读美文、赏名言、诵经典四个板块,充分利用每天20分钟的晨诵时间,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诵、个人诵、小组诵、师生诵、表演诵……同时,将晨诵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坚持每周一、周三20分钟早读分别为背诵诗词、蒙学经典(国学经典)时间;周五为速读经典时间。除晨诵之外,还有课前诵、晚诵、周末诵,以集体诵读、小组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和父母共读,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

关注“诵读”过程,让学生借助图画、注解助读,感悟诗文意境,熟读成诵。同时学以致用,把经典诵读与语文学习、语文竞赛和主题报告相结合,将文学经典以现代竞技游戏的形式呈现

出来。

2.7~9年级“品读”经典

7~9年级重在“品读”。随着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初中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传统文学的内容魅力。基于此,学校把选课走班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设置成丰富的选修课,如经典名篇赏析课、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语言鉴赏等,开发出《古典诗词欣赏》《水浒传》《三国演义》《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红岩》及《弟子规》《论语》的赏析教材。学生可根据爱好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课程,在教师的引领、点拨下,自主阅读赏析,评价作品人物及主题,赏析优美词语及写作手法,进行交流分享。

此时的经典传承,重点已经转移到理解上来,为此,学校进行了专门的课程和评价设计:每日早7:25~7:45为古典诗词文背诵时段,以诵读背诵古诗词、古文为主,由领读、齐读、齐诵、背诵接力、背诵比赛等形式构成;晚上6:30~7:00为经典名著阅读时间,最后五分钟,由学生进行诵读分享,分享诵读内容、感悟及方法等。同时,学校开展了传统经典的多样化诵读,如角色表演、制作人物关系图、人物形象漫画展、聊语文吧、建立“以书会友”朋友圈等,让学生深刻地把握、理解作品

内涵。

3.10~12年级“研读”经典

10~12年级重在“研读”。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成型,对中国文化经典的学习更为迫切。经典阅读真正进入内化阶段,学生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吸收程度逐渐提升,开始思考、研究、批判与输出,从辩证的角度研读经典名著,为他们今后成熟理性地扬弃传统打下基础。学校为此开发了《红楼梦》欣赏与研读等课程,对高中阶段的经典阅读进行深入引导。

课程之外,高中阶段开设常规读书会,为学生提供特色阅读环境,充实文学书籍,开展阅读主题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名家进校园等,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的习惯。

此外,各学段通过传统经典课程在实践中力求做到:1~6年级,诵读为主,讲解为辅,熟读成诵;7~9年级,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10~12年级,师生互通,交流情感,形成主题研读报告。

根据学生特点,学校还举办了分门别类的实践活动,如小学阶段的“经典诗歌PK赛”,初中阶段的“读书节”“红五月诗歌朗诵比赛”等,高中阶段则利用校本教材,由诗词―小说―散文的阅读顺序,整体推进,定期组织小组交流会,让学生写下感想。

二、文化修养课程:艺体修养,积淀民族文化底蕴

通过文化修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具体来说,在知识与技能层面,通过学习礼仪、茶艺、书法、京剧、武术、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能够领悟民族文化精髓,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在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课堂授课、讨论、自学、作业等学习过程,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和逻辑进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悠久文化的理解;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加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整体文化修养。

1.艺术修养:书画课程

在1~12年级,书法和美术教学分为四个学段。书法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字的源流演变和“文房四宝”文化,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及细心、耐心、静心地维持书写活动的能力;美术课通过欣赏、临摹、观察、创作、设计等,达到四个层次的目标,即学习欣赏和评述、提高审美能力、创作美术作品、多角度欣赏作品的形色质。

每年,小学部会举办六一艺术节大型书画展,初、高中部举办新年书画展,展示本年度学生优秀书画作品。学校还会开设书法、国画类兴趣班、社团,为喜爱书画艺术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硕果累累。

2.道德修养:礼仪课程

礼仪是伴随个人一生的重要知识,是衡量一个人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准。学校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国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为办学目标,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支撑起中国灵魂。

在实施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公民、博识等课堂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渗透,和学校“礼仪天下 魅力我行”项目组结合,组织了百人礼仪社团,对学生进行古代和现代礼仪的培训,让礼仪知识落实到行动中。并组织“少年孔子班”学生前往山东泰安、曲阜参观“三孔”(孔府、孔林、孔庙),学习儒家文化,研习古代礼仪知识。

3.道德修养:茶艺课程

茶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学习茶艺,可以传承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茶文化,培养学生内省能力、自控能力及积极情绪,将茶艺融入生活中,可以在举手投足间展现个人魅力。

在实施方面,除常规教学之外,我们成立了“茶艺社”。在每周三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可以在温馨宁静的环境中体验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泡制功夫茶的过程中体验茶之乐;组织校外茶艺体验,发起寻找“爷爷泡的茶”活动,强化学生对茶的喜爱,增进与家人的亲情;在节日中鼓励学生用茶来表达对家人的喜爱,鼓励征集原创茶艺;在茶艺展中,将茶艺融合到艺术表演中,进一步传播和推广茶文化。

此外,鼓励学生走向校外,参与茶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在假期走进茶园,体验茶的美好,在行走中拥有一颗中国魂、茶人心。

4.健康修养:武术课程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被称为四大国粹之一,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武术不仅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在锻炼的过程中,也能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品德。学校在1~6年级开设武术课程,7~12年级开设太极课程,就是希望学生能在一招一式中铸就中国精魂。

此外,学校也成立了武术社团,制订了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让学生在每天清晨最好的时光里,感受武术的精、气、神;每天课间操,除传统的韵律操以外,融入武术操和太极拳;初、高中的太极拳,让中国文化和国际氛围完美融合。而且,在北京市中小学武术比赛中,学校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中国柔力球公开赛(北京站)中也获得了学校组一等奖的成绩。

三、华夏寻根课程:行万里路,达成民族文化认同

华夏寻根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跳出书本、走出校门,结合文献资料和游学导读手册到不同的地点了解我国的地域文化特色,从地理风貌、饮食文化、历史沿革、建筑形态、艺术特色等方面探寻华夏文明产生的根源和背景,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根基的认知,能够比较完整地理解中国文化脉络,避免价值观的盲从。

1~6年级:览文化名胜。主要是在校内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北京市内进行外出游学,每月一次走进首都及周边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并设计了《博物馆课程》。

7~9年级:探文化起源。每学期(上学期11月中旬,下学期4月底)开展外出游学活动,为期一周。分别设计了:京津线(燕赵文化)、齐鲁线(儒家文化)、陕西线(汉唐文化)、山西线(晋商文化)、苏杭线(吴越文化)……每条线路都会设计《华夏寻根―游学导读手册》,指导学生了解游学路线和行程安排,确定寻根研究课题。学生的足迹遍布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南京、杭州、大连等地,近距离地寻根华夏文明,触摸历史印痕。游学课程带着文化行走,在行走中对文化触摸、寻根;回来以后,静下心来,沉淀一身的收获,进而创作,举办华夏寻根诗歌汇报展演。学生以“半坡神韵”“春秋风云”“梦回秦朝”“灿烂文化”“民族伤痕”“文化根・复兴路”等主题,带着对文化渊源的深刻感触,创作诗歌,表达出胸中的一腔热情。这是游学的目的,文化寻根的魅力;这是塑造一批批学子健全人格、深厚学养的课程。

10~12年级:以“集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学生研究展示促进传承”为主题,开设中华传统文化欣赏课程,选取代表我国民风民俗、艺术特色、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诸多元素,从历史渊源、特色风貌等方面展现它们的生存形态、发展传承;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确定“清明”“冬至”等节气为主题活动节点。例如,清明节举办“清明诗会”,主题分别是:缅怀先烈、思念亲友、春和景明,并穿插介绍清明由来及传统习俗;高中学生组建了“二十一世纪锦绣传说”社团,让学生利用暑假远赴贵州云上丹寨,与黔东南州妇女民族手工产业协会一起,帮助当地村民成立两个妈妈工坊,向全世界推介我国精湛的民族手工艺。

四、名家启迪课程:走近大师,理解民族文化精髓

身教大于言传,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从学习和模仿开始。青少年正处于追逐偶像的阶段,对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身上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可估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中华名人课程。

1.传统经典课程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王芬老师以《子曰》为题讲孔子,从孔子简介、孔子故乡、孔子生平、后人对孔子的评价等方面为学生讲解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伟大人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肖玉和吴凯两位老师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诵读课,“要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深刻体会文章内涵,将文字语言转换为个人理解,再融入自己的感情朗诵出来,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著名作家庄志霞老师围绕“如何朗诵古诗词”为学生举办了讲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掌握了朗诵的技巧,感受到名家的人格魅力。

2.文化修养课程

先后邀请高振普将军、罗援将军、陶克将军、钱永刚教授等名人为学生做励志讲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勉励他们成为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接班人;著名歌唱家龚琳娜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解了民族自信与艺术之源―传统文化,她要把民族的声音唱给世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郎永淳、张绍刚、朱迅等走进学校,为学生讲述阅读的重要性,分享独立拼搏的经历;奥运冠军李宁、杨凌、王丽萍、陈中,足球名将李金羽等体育名家,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磨炼学生的毅力;相声名家周炜、刘惠、刘全刚、何云伟等讲解了传统曲艺,带领学生品味传统艺术的魅力。

3.华夏寻根课程

我们会聘请相关文化领域的名人或熟悉当地文化的导游,为学生讲解文化背后的故事,让他们全面了解文化内容。北京偶得印刷工坊王璐老师及其团队给高中学生带来了主题为“穿越千年,与你相见”的雕版印刷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讲座,丰富“发现中国”选修课活动;“华夏寻根―清明诗会”邀请到全国朗诵师资培训高级班特聘专家胡静、著名演诵家朱剑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马宗武莅临学校,现场示范并指导学生,与学生以诗歌为媒介,以朗诵相酬和,共话清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世纪名人班还定期举办各类游学活动,邀请名家大师为学生做向导,讲解文化知识。例如,少年孔子班的教师、学生及家长一起游学山东,探寻儒家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