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文1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特殊阶段,其商品生产也具有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把商品经济生产的一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及其结合,资本及运行变成了极端的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高度私有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的前提雇佣劳动,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它的创立造就了大批的具有人身自由,却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占有大量资本的资本所有者,资本的所有与劳动分离,必然出现资本的所有者购买生产的另一个要素劳动力的特别劳动形式,形成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私有制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价值增值为生产目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而且也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最高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文2

论文摘要:研究与开发表现为创造新价值的复杂劳动;在新商品价值中占有很大比重;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并应用生产,可提高劳动成产率。从微观看,研发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比。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创造的商品价值凝结在数量更多的商品中单位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同时转移了更多的旧价值从宏观看,只有商品的总产量更快增长,总价值量才会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史商品总量和价值总量均增加。分析研发商品迅速贬值、价格垄断。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复杂等特征叠可以提出实现其价值的途径。

本文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与开发劳动的价值创造以及影响价值创造的因素。分析研究与开发商品的价值构成及价值的决定,论述研发商品价值的价值特殊性及其价值的实现。

一、研究与开发劳动的界定及内涵

(一)研发劳动的界定

研究与开发是R&D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的中文译词,在科技统计中又称为“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研究与开发是指为了增加知识存量(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存量的创造性应用所进行的系统性的、创造性的工作。它具备四种基本要素:创造性、新颖性、科学方法的应用、新知识的产生。

研究与开发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基础研究是一种获取新知识的试验或理论工作,主要目的是获取现象和事实下内涵的基本原理和自然规律,不以任何特定的应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也是一种为了获取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但是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

试验发展是一种具有实质性改进的系统性工作。它主要利用研究或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知识,用于生产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置,建立新的工艺过程和系统,提供新的服务,或者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改进。

从上述概念可知,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研发劳动者可以主动适应人类需要改造自然,创造人类财富,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二)研究与开发劳动的价值创造

研究与开发包括人们对新知识的生产以及系统地、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的劳动,属于马克思提到的“科学劳动”的范畴。马克思对“科学劳动”这个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表述。他认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具有巨大生产效率的动因的力量,这种动因的高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可见,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价值中来自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的直接劳动的部分逐渐减少,成为从属要素;商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即源于科学劳动。

综上,研究与开发劳动既包括对科学的发现、发明、创造,也包括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是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二、研究与开发劳动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复杂程度是价值创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复杂的劳动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从影响价值创造的因素来看,价值由C, V和m构成,影响研究与开发劳动价值创造的因素必然体现在v和m之中。

第一,研究与开发劳动表现为复杂劳动,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脑力劳动,比简单劳动、社会的平均劳动更复杂和高级的复杂劳动。这种劳动的劳动力(科学劳动者)比普通劳动力需要更高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因此具有更高的价值。科学劳动力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养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三是科学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知识生产劳动力为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知识的创新、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比普通劳动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相关专业能力的训练,需要投人大量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一个普通的知识生产劳动者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至其大学毕业,一般需要16年;加之为使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能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工作而进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至少需要22年。多年的教育和胡}练费用,除了学费等个人费用的支出,还有必要的机器、设备、工具等物质条件的消耗,以及从事知识生产的科研活动的费用。科学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是形成知识生产劳动力价值的重要部分,使知识生产劳动力价值区别于一般劳动力价值,知识生产劳动力价值大大高于普通劳动力价值。

第二,研究与开发劳动可以创造新价值,而且在新价值中占有很大比重。研究与开发劳动除了转移一般生产资料的价值,还可以转移积累的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先进技术设备的价值。在新创造的商品价值中,由直接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对地减少。商品中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部分增加,意味着研究与开发这种生产劳动创造的价值增加。

研发劳动是复杂劳动,是一种经过培训的劳动或熟练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研发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内能物化为更多的价值,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量。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发劳动创造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多创造的价值量凝结在更多数量的商品中,所以单位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量比以前降低。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意味着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转移了更多的固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和科学知识的价值,使得转移的价值相对增加。因此,在单位商品价值量中,新创造的价值量减少,转移来的价值量增加。

研究与开发劳动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推动巨大的自然力和一切自然资源,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知识生产劳动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体现在更多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中。构成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与开发商品的价值构成及决定

研究与开发等知识生产劳动作为参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生产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研究与开发逐渐发展为独立于物质产品生产的新的产业,以脑力劳动为内容,以知识为载体的产品也具有价值。这种商品的价值包括C从事研发劳动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建筑、实验室设备等硬件的价值),还包括VC研发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和m(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此外,还应包括社会世代积累下来的,以非劳动产品的形式存在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被人们无偿地加以利用并参加生产过程,如同自然力一样。科学知识虽然是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但潜在于人脑或文字中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人类劳动才能表现出来。

研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从微观来看,设V。为研发商品的单位价值量,V为单位时间价值量,‘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定单位时间价值量不变,则:

可见,研发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商品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劳动生产率提高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劳动力这种商品也是如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V,使生产的相对剩余价值提高。

研发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在同样的时间内能物化为更多的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发劳动创造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多创造的价值量凝结在更多数量的商品中,所以单位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量比以前降低。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意味着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转移了更多的固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和科学知识的价值,使得转移的价值相对增加。因此,在单位商品价值量中,新创造的价值量减少,转移来的价值量增加。

从某种研发商品的生产部门来看,设VQ为某种研发商品的价值总量,则:

为研发资本的有机构成,为剩余价值率。假定使用活劳动的量不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一定量的活劳动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所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提高;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研发商品中单位劳动力价值量下降,所以只有在研发商品的总产量有更快的增长时,研发商品的总价值量才会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生产的商品总量增加,价值总量也越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量都大幅度增加。

四、研发商品价值的价值特殊性及其实现

(一)迅速贬值的特性

研发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具有迅速贬值的特性。由前所述,研发的新产品因为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先进性,使得市场对其需求大于供给,使得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以高价出售。更多的生产商因有利可图而增加该商品的供给。随着技术的普及,原来的技术丧失新颖性,逐渐过时。市场对于成熟技术生产的产品的需求趋于饱和。市场对技术更新、质量更好商品的需求促使企业研发技术更新颖的产品,一旦创新产品出现于市场,原有产品由此过时和贬值,不再有使用价值和市场需求,从而产品中物化的价值也由此自然消失。

研发商品迅速贬值的特性,要求加大研发力度和研发产品的不断创新。对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资具有风险性。因此,具有技术新颖性的研发商品往往定价很高。另一方面,研发活动的新颖性、创造性而导致的高收益性,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争相在研发活动中领先,开发出技术领先的新产品,不断创造市场的“结构性稀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垄断价格获得超额利润。

(二)一定条件下的价格垄断性

价值规律制约着研发商品的市场价格的运动,研发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其价值为中心而波动。研发商品的价值虽然是一种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但实际上仍然是以个别价值为基础,将某种研发商品的个别价值规定为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研发商品的劳动是创新性的劳动,在此之前没有其他人成功地生产出产品,因此某种研发的新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确定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凝结在研发商品中的个别劳动就成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商品的市场价值由首创研发的少数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来决定。出现价格高于其价值的情况,使得研发商品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价值规律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前提下实现的,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是同质的;各种资源在厂商和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买者和卖者对价格等信息的掌握是对称的。而研发商品的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常表现出垄断竞争或者垄断的特点。假定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供求是影响知识商品价值决定的主要因素。某些应用专有技术开发的新商品,因技术的独占而导致提供的商品在短期内无替代品,供给量过小,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以致超过其价值,这时,研发商品的企业按这种垄断价格出售商品,获得超额利润。专利权可视为保护研发商品的价格垄断,以及开发新产品的厂商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手段。随着专利权期满,专有技术为社会公知以及公用,更多的厂商(技术追随者)投人这种商品的生产,增加商品供给量。技术追随者通过对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模仿,逐渐生产出廉价的替代品,冲破了研发首创者的价格垄断。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使得研发商品的市场价格向其价值回归。

(三)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复杂性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文3

二、悬念诱思式。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

例如,在《哲学常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目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先给学生简要地讲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吗?(短暂停顿,观察学生表情)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此一段简短的导语,可以诱导、“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三、情境切入式。即教师从课前班级的某种具体情境入手,则某个(些)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或变化、班级刚开展过的某种活动等等,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随机应变,灵活自然地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点拨,然后迅速地切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例如,在一次上《师德常识》中“个人离不开集体”一目时,刚上课,一支横卧在讲台上的粉笔被风一吹,顺着桌面掉到地上,跌断了。我们没有忽视这个细节,觉得它是切入这节课教学主题的一个很好的情境。于是,就将跌断的粉笔从地上捡起来,又拿了一盒粉笔(纸包的),沿着刚才那支粉笔下滑跌落的路线,把它轻轻推下讲台,拾起来让同学们仔细查看,竟无一支跌断。这时候,便说了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刚才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你们思考过它说明了什么吗?能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有限的,而由多个乃至无数个个人所组成的集体的力量则是强大的、无限的!你们说呢?(学生们会意地笑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这种由具体情境切入教学主题的教学导语,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其效果当然也比较好。

四、提问吸引式。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来。这是一种较常见的教学导语类型。它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问巩固旧知,强化对旧知记忆和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问,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学生及时作出注意、思维等心理的自我调整,把学生分散、无序的思维转移、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我校每学年举行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重大活动期间,或者像前两年的“迎评估”、“迎国检”期间,学生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多是当时学校、班级、寝室里等发生的事情。这段时间的政治课教学,我们便经常使用提问吸引式的教学导语。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文4

关键词: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09-02

一、剩余价值规律的一般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揭开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并且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制度。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基本范畴,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经济现象,最终都要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去说明。恩格斯归结如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观点,利润、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都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其实质就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化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稚嫩注意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马克思又指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垄断的结果,级差地租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的结果,但本质上实都是农业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诸如利润、地租这些概念,在当今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频频出现,如“利润是社会主义的直接生产目的”等这些观点也颇多提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适用?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二、剩余价值规律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一)从剩余价值的产生的前提来分析,可以明确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具适用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阐明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剩余价值时,首先存在两个前提,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二货币转化资本,其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又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价值的增值只能发生在第一阶段(G-W)中所购买的商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上,这种商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价值的创造,就是价值的源泉”。这种所说的特殊的商品就是工人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价值形成阶段主要生产劳动力的价值,而在价值增值阶段,生产的超出劳动力价值部分,便是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全体人民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劳动力并不是商品。所以,若在社会主义国家分析剩余价值生产,这个前提就是不成立。

(二)从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这个逻辑层次分析,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具实适用性。在原始社会一个相当长期的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的劳动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所有劳动都是必要劳动,没有剩余的劳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除了维持自己生存所需之外,出现了一定的剩余,这些剩余仍然是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称为劳动剩余更恰当。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对立的出现,剩余劳动成为可能,也具有了阶级性。“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使……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个的形式”。马克思的这两段话阐明了剩余劳动是在阶级对立社会中,劳动者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进行的超过自身价值生产的生产。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就是工人无偿被资本家占有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全体人民所有。劳动者行进生产劳动是为自己的劳动,而不是无偿被资本家占有的劳动,同时劳动者的劳动剩余也不再表现为剩余劳动,是必要劳动或者必要劳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利润也就归占有生产资料的全体劳动人民所有,但是要使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对利润的所有权,在操作上存在疑难,因此采取了利润归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形式。而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因此它所产生的利润就是归资本家所有,供资本家进行生产和生活消费。对于集体土地所有制,我国存在土地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集体与集体之间发生的土地使用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经济关系来体现,地租自然成了体现这种关系的最好的方式。另外,由于全民所有制各单位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经济利益的客观存在,即使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互相转让也必须是有偿的。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仍然是分离的,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农村的集体组织所有,而土地的使用权则归农业劳动者,他们才是土地的直接经营者。农业劳动者为了获得土地的经营权,就必然要向国家或集体组织缴纳地租。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适用性,但是社会主义存在“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完全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客观存在也决定了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在市场中相互结合,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冲突已经让位于资本和劳动力的相互协调,来创造满足社会大众的产品和服务。

三、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揭开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密码,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一切生产活动的关键所在。在社会主义国家,剩余价值的作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剩余价值的增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资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巩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就体现了这种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为了增加剩余价值,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在政策上对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推动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利用剩余价值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以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在分配制度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出要素的贡献和要素所有者应得的利益,有效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劳动者不断加大对自身素质和培训的投入。同时健全竞争法规,完善市场体系,保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剩余价值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积累和扩大再成生产。资本主义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个人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劳动者公共财产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以工资等其他形式直接归劳动者所有,用于个人生活上的消费;另一部分以税收等其他形式归国家所有,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其他公共开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四)加大人力资本的建设,促进社会进步。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充分揭示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诺贝尔获奖者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早在七十年代末就阐述啦他的人力资本理论,现代经济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人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除了加大对资本投入和资本利用率的建设,对人力资本的建设不容忽视。现阶段我国要把庞大的人力资源要转化为人力资本,关键是要提高人口素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决贯彻“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把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作为经济发展最深厚的基础,不断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中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妨碍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文5

论文摘要:由于历史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可以完善商品元素的分析结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引进了效用与需求的概念,进而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结构的设置;对称的规则又导致“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资本论》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顶峰。如果我们继续深化马克思的基本方法,却可以得出一个有差异的结论:《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揭示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

问题是从使用价值概念开始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没有自觉地对使用价值概念进行分解,所以,《资本论》的商品元素的逻辑结构是不对称的。笔者在本文中要分析的,是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的、学术界始终没有注意到的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问题。

关于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无意中留下了重要的线索。马克思对使用价值规定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但他又说: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马恩全集》第23卷第48页)。使用价值既然是商品体本身,它已经是现实的了,为什么使用价值又要到使用和消费中才实现呢?’这是形式逻辑矛盾。我称之为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人们研究《资本论》曾经细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有人说研究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是在“咬文嚼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既然生物学家需要对生命细胞中的数以万计的基因分别进行研究,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以对使用价值这样重要的概念进行剖析呢?所以,我们准备做的正是对经济学的“基因”研究。剖析“释义矛盾”恰恰是显微科学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经济活动中抽象出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一种是具体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种种不同的具体有用的性质。.具体使用价值是以商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也可以说,具体使用价值以生产和供给为前提,是待实现的、可能的使用价值。具体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有用性,可以用有用性来代表。

另一种是抽象使用价值,它表现为各种商品或物品对人的抽象的同质的有用性质。“可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能为一个人所带来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满足,称为‘抽象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构成各种使用价值的共同的质”(樊刚:《比较与综合)P184)。在实际中,抽象使用价值是以消费过程为基础的。在经济学中,它等于需求者建立在已往消费经验基础上的效用评估。所以那些符合社会需求的使用价值就是经济学中的现实的使用价值。抽象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是效用,可以用效用来代替。

这样,我们从理论上把握住两个有差异的使用价值的内容。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概念应该兼有这两个内容。这种方法是从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出发的。这种方法孕育着概念自身的矛盾性。作为经济现实,具体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抽象的使用价值,可能的使用价值不同于现实的使用价值,供给不是需求,有用性不是效用。它们是联系的,又是矛盾的。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每一方的存在又以对方的消失为转移。这正是社会经济运动本身的辩证特性。因而,把握经济运动的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辩证矛盾性。辩证逻辑允许这种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存在,我们在现实中使用的使用价值概念也含混着这样的两种内涵。这是释义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详见拙文《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与经济学的微观结构》,《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所以,不仅劳动和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的概念也存在二重性。马克思在无意中触及到了这一矛盾,却与之擦肩而过。我们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完成对使用价值矛盾体的分解。在《资本论》中,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现在,使用价值已经分解为有用性与效用。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具体劳动可以生产有用品,有用品又是有用性存在的前提。因而具体劳动是有用性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有用性存在的充分条件,因为有用性还依赖于消费者的评价。具体劳动也不能产生效用,因为效用是消费者的抽象满足。因而,当使用价值被分解后,必须扬弃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的逻辑推理。我们只能说:具体劳动形成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需求决定有用性与效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就这样把需求与效用合理而自然地引入了《资本论》的逻辑结构。

至于劳动与需求的关系,它们显然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另外,我们还要延伸马克思的方法。既然《资本论》中有劳动二重性,我们也假设存在与之对称的需求二重性(具体需求与抽象需求。参见拙文《劳动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然后将上述新的概念和假说构成对称的逻辑图形如下:

图1的左侧是《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使用价值已扬弃)。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图一的右侧是新增加的。需求与劳动、需求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均采取对称设置e.有用性与有用品不可分离,必然相邻于Y轴两侧。效用填补了唯一的空位。

我们来研究图1中的需求二重性。需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各式各样的有用品的具体需求。具体需求与有用品结合产生有用性。另一方面,任何需求又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抽象的同质的性质——生理和心理的一般满足。这种抽象需求形成效用。因此,需求二重性在图1的逻辑结构中合理存在,它决定着使用价值的矛盾性(有用性与效用)。

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图1的对称性。初看起来,图1是全对称的逻辑结构。仔细分析却发现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劳动的概念非常含混。“劳动”究竟代表“劳动力”还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只是单一要素,而劳动过程则包括了其它要素的参与,劳动力只是诸要素之一。其二是即使“劳动”的概念定位在“劳动过程”上,“劳动”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仍无法与“需求”取得对称。因为劳动过程并没有提供满足人类需求的全部物品。至少,劳动过程以外的各种自然物(无论有无垄断)也是需求索取的对象。因而“资源”(实为“可支配资源”)比“劳动”更有资格与“需求”相对称。

为了取得逻辑上与需求的完全对称,我们必须用“资源”来代替“劳动”。与之相应,劳动二重性也就转化为“资源二重性”。这种逻辑上的进一步调整可由图2表示。

图2表示,资源也具有二重性。任何一种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具体资源来使用,生产某种有用品。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用于其它经济用途,都是社会资源总量的一个部分,从而又具有一般的抽象资源的性质,并由此形成资源价值(简称价值)。任何一种有用品,在它的有用性转变为效用的同时,在它里面所消耗的具体资源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抽象资源,它的资源价值就获得相同程度的承认。

图2的分析表明,劳动二重性仍然是有效的,但它仅仅是资源二重性的一个特殊形态。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这样的特殊形态代替了资源二重性的一般形态,也就不可避免地在价值理论中出现偏差。

从劳动出发,自然寻找到劳动二重性;从具体劳动出发,自然把有用性规定为使用价值而忽略效用和需求(具体劳动产生有用品,有用品与有用性不可分离);从抽象劳动出发,自然把价值全部归属于劳动。当我们用资源二重性代替了劳动二重性时,价值归属于抽象资源,而不仅仅归属于抽象劳动。劳动资源的特殊性是有效的,但其它资源也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也是有效的。只有抽象资源这样的一般性质,才能代表全部价值的来源。

图2还表明:从整体看,没有资源的供给,需求无从满足;而没有需求的评估,资源也无从配置。所以,效用与价值也是互相决定的。也就是说,资源二重性与需求二重性共同决定了价值。从这种辩证的逻辑结构看,劳动价值论的出现虽有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却是狭窄的、片面的理论。对这样的一种理论至今仍然简单地接受,其基本原因是辩证法的运用不彻底,没有认识到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很明显,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在商品元素矛盾结构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用价值的分解,导致了效用与需求的引入;需求的引入导致了需求二重性的发现;需求二重性的发现导致了商品元素对称的逻辑结构的设置;对称结构的规则又迫使我们用“资源”代替“劳动”,用“资源二重性”代替“劳动二重性”。所以,严格的逻辑演绎最终证明:价值来源于全部资源,而不仅仅是来源于劳动资源;价值的分配与实现同时又受制于效用。于是,严格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延伸《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却证实了劳动价值一元论的片面性。读者可以认真验证一下,笔者在分析过程中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违背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违背了《资本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由于许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忽视了对使用价值的分析。同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历史限制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并不为过。相反,他为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资本论》的辩证方法和它所遗留下的“释义矛盾”,为后人认识使用价值的二重性,重新复活《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范文6

关键词:贸易;竞争力;因素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势。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