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济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经济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经济调查

社区经济调查范文1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身心健康状况 卫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0)01-0032-03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与千家万户的幸福紧密相连。然而,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制度仍未充分完善,农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缺乏基本医药常识,其健康问题相对城镇老年人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如何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需求,提供更为有效的医疗服务,改善其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已成为当前基层医疗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为此,中国药科大学的几名本科生于2009年8月4日-8月6日深入南京市江宁区田园社区对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着重了解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就医行为及其卫生保健需求,为更好地在农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田园社区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了78名,其中男性29名,占37.18%;女性49名,占62.82%。年龄分布在60~85岁。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农村老年人健康需求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况及现状评价、身体健康状况、日常活动能力4个方面42个条目。问卷信度系数Cronbach值为0.75,效度系数为0.81。南中国药科大学的6名本科在校生作为调查员采取随机调查方式,向调查对象逐条朗读问题,根据问答予以记录,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8份,有效率达97.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采用一般性描述及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分布特征

78名农村老年人中,60~69岁42名,占53.85%;70~79岁24名,占30.77%;80岁以上12名,占15.38%。文盲及小学学历67名,占总调查人数的85.9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70名,占89.74%。认为目前就医比较方便者有56名,占71.79%。

2.2 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及负性情绪统计

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及负性情绪统计见表1。

2.3 基本身体健康状况及自理状况

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牙齿基本完好者32名,占41.03%;视力状况基本良好者37名,占47.44%;听力状况基本良好者34名,占43.59%;睡眠良好者27名,占34.62%;白天精力状况充沛者25名,占32.05%。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者51名,占65.38%。

2.4 所患疾病、治疗状况及对生活的影响

78名接受调查的农村老年人中,患各类疾病者50名,占64.10%。患病后进行治疗者(有规律或间断治疗者)19名,占38%,认为所患疾病对生活有影响(包括部分影响、较大影响、严重影响)37名,占74%。这些被调查者中,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45名(占57.69%),其中患高血压的有15名(占19.23%),患关节炎的有11名(占14.10%),患心脏病的有8名(占10.26%),患其他慢性疾病的有11名(占14.10%)。其卫生保健需求状况见表2。

3 讨论

3.1 农村老年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由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老化及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健康问题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南京市田园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7.69%,略高于全国水平(54%),这种情况可能与受本次接受调查人数量、经济状况、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患病种类与其他相关调查中所得结果基本相同。48.72%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有负性情绪,如孤独感、衰老感、抑郁感、无能为力感等,低于相关调查研究中的结果,可能与该社区近年积极新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安排老年人健身娱乐项目,丰富老年人生活内容有关,但这些措施的实施力度与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农村老年人的就医状况

通过此次调查及与被访者的对话中,笔者了解到,影响农村老年人就医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因素、保健因素、交通因素等,与笔者以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显示的结果相符。农村老年人患病后采取治疗的占38%,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却有71.79%的农村老年人认为目前就医比较方便,同时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受访者就医是通过社区医疗服务。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分析可能原因是目前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社区医疗服务已比较完善,农村老年人因交通等客观原因所造成的看病难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他们已可以在自己居住社区附近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但为什么已建立的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至今仍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农村老年人患病后采取治疗的人员比例仍偏低?可能有3个方面原因:1)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水平低,患病后治疗的自费比例高,支付医疗费用困难,同时农村地区社保体系仍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当前医疗服务费用及药价虚高,“以药养医”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动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治疗及药品费用使农村老年人难以承受。3)农村老年人缺乏保健意识、疾病治疗意识淡薄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造成目前农村部分老年人有病不治的重要原因。

3.3 农村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求

在此次调查中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度层次较低,他们对卫生保健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定期体检、急救、上门医疗服务、健康及疾病咨询等方面。由于农村的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及获得保健知识渠道的缺乏等原因,他们更需要价格低廉、方便实用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因此,应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针对性强、经济实用、方便灵活的卫生资源。

4 建议

4.1 基层医疗与社保部门应对农村老年人予以更多关

农村老年人收入较低,保健意识不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覆盖服务种类少,报销比例低以及农村靠儿女养老传统模式等因素的束缚而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应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医疗和社保部门关注农村老年人,以战略发展的眼光对待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院应加强培养农村社区卫生力量,建立适合农村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同时,社保部门应加快建立符合农村特色的养老模式,并大力予以宣传推广,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将农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由目前的以儿女供给为主逐渐改变为国家、社区、儿女三者合作养老的新模式,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2 针对农村老年人需求,探索以预防为主、具有农村特色的卫生保健服务模式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针对农村老年人的需要,由当地社区卫生诊所提供各种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其中包括上门进行简单的用药指导、就医指导,定期进行体检及血压、血糖、体重的测量。2)大力普及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老年体育活动项目。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接受信息渠道狭窄,可以采用喇叭广播、文艺演出、专家下乡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帮助老年人对常见疾病形成基本的自我判断、自我保健等能力。

4.3 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会角色的改变特别是子女外出打工造成的对老年人护理交流的“真空”,使其极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负性情绪,从而诱发诸如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疾病。通过此次调查中与老年人的深入交谈,笔者还发现,农村老年人由于缺乏经济收入造成的生活压力,晚年丧偶或子女外出打工导致的人际交流减少等各种因素使他们的心理问题相对于城市老年人来说显得更为严重。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基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集中开展心理知识培训,并组织他们定期下乡进行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基层医务人员在改善基层农村群众心理状况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应该重视社交活动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鼓励他们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结交朋友,在与朋友交流中形成正性心理反应,排除不良心理因素。目前,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已建立老年人活动室,这是丰富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较好形式,政府应在继续加大落后地区农村老年人活动室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掘已有活动室的功能,真正使其成为老年人健身娱乐的场所。

社区经济调查范文2

[关键词]高原社区; 高血压; 综合防治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69-0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降压目标为,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高原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同时大量研究说明,经降压治疗后,在病人能耐受的前提下,血压水平降低,危险也降低得越低。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防治工作调查,了解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等控制状况,寻找高原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干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对高原地区4所医院门诊就诊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高血压患者均符合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新标准[3]。其中男700例,女300例。年龄30~89岁,平均(40.4±19.6)岁。年龄≤40岁为500例;40~60岁为200例;60~80岁为200例,≥80岁为100例。把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健康行为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综合防治干预等干预方式开展行为调查与干预,并对干预前后行为改变情况进行比较:(1) 改变不良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生活环境包括主要为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应进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限酒或者戒酒;戒烟;规律生活等。另外,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音乐疗法,选听有解郁作用和安神作用的乐曲。(2)运动指导:建议以静坐方式工作的患者进行规则的一定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或游泳30~45 min,每周3~4次。这些轻度运动较那些激烈运动如跑步、跳跃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可使收缩压降低约4~6 mmHg。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以下等级:(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 mmHg以上;(2)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20 mm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 mmHg以上亦为有效;(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1]。

1.4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用SPSS15.0程序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500例中显效250例,有效125例,无效125倒,有效率75.0%(显效率+有效率)。干预组500例中显效300倒,有效150例,无效50倒,有效率90.0%。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我国社会中,对高血压防治的教育及干预,医护人员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作用,但社区仍然是对高血压患者教育及干预的重要场所。不过患者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的途经已经多样,有调查显示许多高血压病人可以通过报刊杂志,通过电视广告,通过家人亲戚,通过同事朋友等了解相关知识,说明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在高血压防治知识方面的宣传中得到充分应用[2]。同时高原高血压症的治疗原则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后者一旦确诊,必须坚持终身治疗,不能间断降压药物,而高原高血压首先是调整中枢神经;促进人体低氧适应,注意劳逸结合,加强精神心理卫生的“自我保健”,血压多可自然下降。还要对高原高血压应向患者进行高原卫生教育,以消除精神过度紧张,积极配合治疗。早期轻症患者,注意适当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烟酒,低盐饮食,配用一些镇静剂,血压多可下降。

本研究将门诊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干预措施,以期提高其高血压血压控制率。在干预效果上,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值、血压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干预后干预组SBP和DBP分别低于对照组5 mmHg和2 mmHg,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血压值比较、血压控制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医院仍是高原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要场所,对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综合防治干预能有效提高其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行为危险因素知晓率,改变高原社区高血压防治落后的观念,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参考文献

社区经济调查范文3

关键词:社区改革;社区自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095-01

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旧的社区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区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就迫在眉睫。社区自治是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国家政府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均有权力下放的倾向,而社区作为社会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社区自治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1.2研究意义

社区发展在西方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社区工作成为城市行政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社区管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跟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基础比较薄弱,研究的深度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的努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然而社区管理与自治却是将来社会管理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社区管理的方向。

2研究设计

2.1调查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的要求,在本次调查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从小区居民中抽取一定的样本,并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抽样调查法就是随机的抽取调查对象然而这些调查对象也要能更加准确的代表各个阶层的情况,不能过于集中,影响此次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在选区调查对象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居住的条件将校区分为低档,中档和高层三个档次,根据每个档次所占的人数的多少的比例来安排每个档次选取多少个调查对象。然后将每个档次分布的楼洞进行划分,尽量使调查对象能偶代表全体小区居民的利益。

2.2调查对象

因为是针对社区自治模式的改革相关内容,所以选择了刚刚进行了改革的柏林小区,而对改革感触最深的应该是社区内的居民。在以居民为对象时,应注意到调查对象要具有普遍性,如果在小区内见人就给,不免会造成过于集中,因此此次调查对象的选择应遵循:范围广、普遍性的原则。

2.3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是社会调查的基本工具,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调查的质量,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调查问卷的设计要与调查目的密切相关,紧紧围绕社区模式改革,重点突出改革前后的变化和人们的满意度,避免其他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2)因为调查的对象是小区的居民,文化层次和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问题的设计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避免出现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或很让其难看的问题。

(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想起一个是一个,在此次调查文俊当中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根据改革之前到改革之后的线索来设计问题。

(4)调查问卷的内容要简明,使用了简单、易懂、直接、无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在短时间内均能完成问卷。2.4样本的抽取

调查样本是在调查对象中抽取,由于调查对象遍布整个小区,人员数目比较多,不可能都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应制定一定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抽取的样本能更好的反映总体的情况。社会调查人员越多,调查结果就越准确,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只能是当选取调查样本的数量。在本次抽样中我主要用的是具体方法是:

本小区共有16栋楼,每栋楼共有3个单元,总共有48个单元搂,在选择对象时我会每个单元随机选择一户人家进行调查,这样就不会造成调查人员过于集中,意见也过于相似的可能。这种随机的调查对象的选择,使得调查结果更加真实。

2.5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在社会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在本次调查中我用的是前一种调查方法,而具体的调查法采用的是面谈法,即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和调查。资料和数据的整理方法,采用的是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

3结果分析

3.1介绍柏林小区的社区管理模式的改革状况

柏林小区以前的管理体制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联合管理,由于和业主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矛盾长期无法调和,致使业主的权益无法得到真正的保证,而现在实行社区自治建设以后,由业主自己选出居委会成员,业主选出代表来共同决策,物业费也是由业主共同承担。由于是自己当家作主,业主是出钱又出力,把社区管理当成是自己的事情。现在该小区聘用的工作人员仅仅是以前的一半,但社区环境与治安却有了很得的改善,物业费也省了不少。

3.2社区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3.2.1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

柏林小区改革之前大家多社区根本没有主人翁的精神和归属感。柏林小区的居民中一些人的老观念没有改变,依赖性比较强,还是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区管理的事宜中。大家总认为社区管理是别人的专门机构的事情,与自己无多大关系。

3.2.2居委会的严重职能缺失

改革前柏林小区的居委会成员不能代表居民的切身利益,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热情地不在少数,而对于居民选出自己委员会大家表示极大的热情,同时非常欢迎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的到来。

以柏林小区为例,以前的社区管理事务主要是由居委会决定,而居委会的成员全部由上级行政机关任命,并非居民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职责是传达上级的命令,执行上级命令。柏林小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多半是退休的老人,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不能对社区事务做出准确的定位。

3.2.3民主执行中的不足

在改革前基层的民主并不能够更大程度的体现。社区自治是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来行使一定的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社区自治要求实现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地位,和参与理念。本质是自己当家作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要求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决策。

3.2.4缺乏必要的经济保证和资源配置体系

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柏林小区都缺乏必要的物质资源,这也是改革之后很多人仍对社区的不满之处。经济保证是自治的必要前提,没有资金和物质,社区日常的管理和活动将无法进行,社区自治不会再有政府的固定拨款,社区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的有效配置,最终导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来进行社区建设。柏林小区在进行各项建设与活动时,自己都是很大的问题,常常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其原因有:社区的基本收入缺乏稳定的来源;社区内部的自然资源有限。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开放,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区也逐步成为中国城市走向管理的基本社会单位,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基石。然而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向柏林小区这样进行社区自治改革探索的小区,全国有许许多多,他们也从中发现了社区自治的优缺点,从而达成一种共识:社区自治是社区管理必走之路。它不仅可以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减轻政府的压力使政府更有精力处理更加重要的事情;还能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因为社区自治是最基层的民主表现。然而社区自治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是比较短,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由此需要我国政府和公共管理人员应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而促进其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社区经济调查范文4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于2013年开展,在桂林市五个区中抽取三个区(七星区、秀峰区、叠彩区),然后从每个区中随机抽取3个社区,共抽取9个城市社区,对所抽中社区的全部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广西桂林市社区居民6063人。

1.2调查方法与内容

问卷调查主要收集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家庭常住人口、家庭经济状况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调查前两周内患病、就诊情况和调查前1年内患病、门诊、住院医疗费用、交通费用、因疾病误工天数等,以及体格检查如身高、体重的测量等。

1.3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软件实施双遍录入,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2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Excel2013进行图表的制作,检验水准α=005。疾病经济负担包括是三个部分[68]: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负担。采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本法计算疾病经济负担,无形经济负担因无较准确测算方法,本文未进行测算。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6063人,人群分布情况:男性4821%,女性5179%;汉族9047%,壮族400%,其他少数民族553%;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528岁,其中0~岁占1371%,20~岁占2760%,40~岁占3194%,60~岁占2276%,80~岁占402%;家庭人均月收入平均为147901元/月,其中0~元/月占1287%,500~元/月占3488%,1000~元/月占2210%,1500~元/月占1516%,2000~元/月占989%,3000~元/月的占510%;常住居民占8955%,流动人口占1045%。

2.2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广西桂林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483%、484%,见表1。

2.3高血压、糖尿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有职业、年龄、民族、体型、婚姻状况等,糖尿病的影响因素有年龄、体型、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居住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均有P<005),见表2。

2.4高血压、糖尿病的疾病经济负担

高血压、糖尿病的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333045元/人年、460959元/人年,占家庭人均年收入的1877%和2597%。其中,高血压的直接经济负担小于间接经济负担,而糖尿病则相反,直接经济负担高于间接经济负担。在直接经济负担中,直接医疗费用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无论直接医疗费用还是直接非医疗费用,高血压和糖尿病均表现为门诊费用高于住院费用,见表3。

2.5高血压、糖尿病对广西桂林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2013年,桂林市市辖区人口为10153万人[9],根据调查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和疾病经济负担测算结果,推算整个桂林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和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血压对桂林市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高达501亿元/年,占桂林市居民年总收入的278%。糖尿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达227亿元/年,占桂林市居民年总收入的126%。由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慢性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共计728亿元/年,占桂林市居民年总收入的404%,见表4。

3讨论

社区经济调查范文5

〔关键词〕 城区,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社区养老,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3-0101-04

近年来,随着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流动空间的扩大、就业机会的增多和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等,空巢老人家庭数量不断增长,空巢期不断延长,老年人家庭照料难以安排。于是,以养老院为主要形式的院舍照料模式应运而生,承担起对老年人看护、医疗、保健等照料任务。但是,院舍照料模式存在经济成本较高,个体自我照料能力被削减,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增加,与家庭及社区的接触减少,缺乏自由,对个性化服务需求缺乏回应等弊端。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空巢老人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医疗保障等方面需求的增长与个人满足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将越发强化,由此产生的冲突加剧了老年人与社会的隔膜感和疏离感 〔1 〕 ,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切的方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福利服务需求。本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对大量城区空巢老人的调研,探讨其养老需求及如何建构满足其养老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城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资料收集与样本特征

本研究涉及的城区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有子女但不与子女住在一起、年满60周岁及以上、居住在城区的老人。2010年12月,课题组和合肥市老龄办携手对合肥市城区的空巢老人进行了生存状况和养老需求的调查。本调查采用多段抽样方法,在合肥市的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高新区、经开区和新站区等7个城区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4份,回收率达到97.5%。调查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收入消费情况、健康状况、医疗服务情况、社会参与情况等11个方面60个子项目。课题组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40位空巢老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所有调查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在本次调查的2924位空巢老人中,男性占51.44%,女性占48.56%;城镇户口占80.98%,农村户口占19.02%;60~69岁占25.48%,70~79岁占36.44%,80岁及以上占38.08%;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占59.51%,接受过初中、高中及大学教育的分别占22.16%、11.11%和7.11%;已婚且原配偶健在者占50.02%,独身者(包括丧偶、离婚和未婚者)占49.98%,其中,10.61%的老人未婚,36.41%的老人丧偶,1.86%的老人离婚;49.15%的老人已退休,24.41%仍在工作,26.44%的老人无业。

二、城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指老年人生活中需要并希望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资源保障与服务支持 〔2 〕 。据调查,目前城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主要包括经济保障需求、医疗服务需求、生活照料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和养老方式需求。

(一)经济保障需求。满足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求是保证其享受有质量、有尊严晚年生活的基础。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由于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的逐步丧失和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而减少,而基本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等开支又是刚性增加的,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从收入水平来看,29.76%的空巢老人经济收入在合肥低保线259元以下,27.77%的收入在260~699元,9.98%的收入在700~999元,32.49%的老人在1000元以上,甚至有13.67%的空巢老人不仅不能从子女那里得到资助,反而还要时常接济他们,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收入水平。从收入结构来看,空巢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退休金、社会救助和子女资助,分别占41.24%、23.15%和20.73%。总体上看,城区空巢老人每月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物质生活应该不是太大问题,但这些经济收入并不能充分满足空巢老人的经济需求。调查发现:55.14%的空巢老人认为收入“够”或“刚好”能维持日常开支,44.86%的空巢老人则认为收入不够维持日常开支;48.84%的空巢老人认为自己经济上有保障,但51.16%的空巢老人觉得缺乏经济保障。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老人们对物价上涨和自己随时可能要支出的医疗费用充满担忧,缺乏生活安全感。其中,72.83%的空巢老人没有给自己准备养老的钱,有52.02%的空巢老人担心没钱治病。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人们是否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因此,在发展社区养老时,应为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满足其经济保障需求。

(二)医疗服务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步退化,免疫功能降低,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对老有所医的需求会日益增加,满足其医疗服务需求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2924位城区空巢老人中,身体基本没有严重疾病的空巢老人只有18.78%,而分别有39.67%、16.89%、10.43%、22.54%、17.95%、7.15%、2.56%和3.52%的空巢老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听力障碍、肢体残疾、肿瘤、半身不遂及其他。71.16% 的空巢老人享有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或合作医疗,但仍有近三分之一(28.84%)的空巢老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从空巢老人使用医院的医疗服务来看,享受到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的空巢老人分别占67.97%和28.11%,在医院检查过身体的有45.90%。47.31%的空巢老人认为看病是方便或比较方便的,21.55%的空巢老人认为到医院看病的便利程度一般,另有31.14%的空巢老人认为到大型公立医院看病不方便,其中不方便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就诊不便(26.71%)、行动不便(23.08%)和交通不便(18.98%)等。鉴于使用医疗服务的各种不便,老人们希望能够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能够提供上门定期检查身体(38.47%)、上门医护保健(24.38%)、医疗保健知识讲座(16.55%)、家庭护理(15.29%)等方面的服务。

(三)生活照料需求。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是这一群体特殊而又普遍的客观需求。由于身体机能弱化,或因疾病等原因导致日常生活有障碍,原来能够独立完成的活动现在需要他人协助,从而引起对照料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75.2%的空巢老人能够或基本能够做轻便的家务活,24.79%的空巢老人已经不能做轻便的家务活。尽管大部分空巢老人还能承担家务,但是在很多活动中存在困难需要帮助,如上下楼梯(21.61%)、乘公共交通工具(18.54%)、洗澡(16.89%)、穿衣服(12.48%)等。据调查,城区空巢老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比例最高,达85.44%,说明他们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水电维修、管道疏通、清洁清洗、理发等方面的服务,对“陪同看病”、“代购代缴”和“聊天解闷”的需求分别达到16.62%、14.50%和11.15%;在社区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时间上,63.09%的空巢老人需要现在或近期每周为其提供3~5小时,其次是6~10小时(21.95%)。这说明大多数空巢老人每周只需要少量的外来服务介入就可以缓解照料的难题;对于社区服务收费,72.43%的空巢老人认为每小时收费10元及以下合适,其次是11~15元(20.64%),表明空巢老人渴望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周到的社区服务。同时,88.62%的空巢老人希望政府为其出钱购买服务。

(四) 精神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显著影响。当问及“您经常去下列哪些活动场所”时,回答“经常去室外空地”的比例最高,达48.15%,其次是去广场公园、去专门的老年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老年人协会、老干部活动中心、托老所)和上邻居家,分别达到29.51%、28.59%和26.06%,还有15.53%的空巢老人很少出门。空巢老人平时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是看电视(67.44%)和散步(47.37%),其次是听广播(25.55%)和看书读报(23.91%)等。这些调查表明,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并没有发挥太大的文化养老价值功能,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待进一步贴近老年人。16.0%的空巢老人有,主要信仰佛教(33.52%)和基督教(32.41%),84.0%的空巢老人没有。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城区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单一。老人精神慰藉的缺失和不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者可能还有轻生的倾向。调查结果显示,23.55%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焦虑。在社区养老模式的架构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通过增加社会参与的机会真正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乐”。

(五) 养老方式需求。调查数据显示,20.59%的空巢老人表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59.99%的空巢老人选择居家养老,19.42%的空巢老人表示无所谓。之所以有相当比例的空巢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主要是由于经济上承担不起(33.89%)和入住养老机构不自由(23.67%)。与入住养老机构相比,空巢老人更倾向于留在熟悉的社区里。对于那些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空巢老人而言,能够承担的入住费用和实际收费之间存在较大落差:62.91%的空巢老人每月可承受的服务价格(包括伙食、床位、护理等)不超过500元,20.94%的空巢老人每月可承受的服务价格不超过800元。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收费标准较低的养老机构,这与其经济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紧密相关。在合肥市,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社会养老机构最低收费每月730元,最高的每月则要2500元;而对于失能老人,最低收费每月在1000元以上,贵的则接近每月6000元。根据目前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绝大多数空巢老人很难迈过养老机构所设置的经济门槛。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合肥市城区的空巢老人大部分都有经济保障,但对个人养老缺乏足够的经济储备,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尚不足以应付各种生活开支;大部分空巢老人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且仍有一定比例的老人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障。由于年龄增长、行动能力退化等因素,老人们普遍存在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希望能够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特别是能为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尽管大部分空巢老人还能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帮助,其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最大,同时渴望政府能够为其购买服务;空巢老人的文化活动并不丰富,社会交往面狭窄,社会参与度较低,精神慰藉存在一定的缺位;城区空巢老人总体上倾向于社区养老,这就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也给政府、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城区空巢老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接受度提升,但经济拮据仍是自身获得机构养老的最大障碍。我们发现,尽管城区空巢老人在经济、医疗、照料、精神等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亟待解决,但仍有61.49%的空巢老人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需求状况,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一)加强中长期规划和财政投入力度。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意义,把握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将养老福利事业纳入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建立老年人收入、居住、分布、健康等一系列数据的动态信息系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老年人福利服务需求及完整的信息参考,统筹本地区的老年福利事业,形成完整的社区养老保障体系和服务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出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用地政策、社区养老服务与管理规章制度、财政支持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有步骤、有计划地设置家政服务站、老年公寓、养老院、日托所、社区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健身场所、老年饭桌等服务设施,构建一张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形成老年人福利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同时完善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服务领域,形成产业化链条,政府则要加强监管和政策扶持。同时,政府必须适时开办社区服务的相关学科,开展基础服务培训,培养从事社区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专业人才,为提升老年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发展老年福利事业提供人才储备。

(二)树立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新理念。要树立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新理念。一要强化经济保障。加快建立规范、统一、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养老金的覆盖面,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推动养老金的社会发放,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3 〕。为特困高龄空巢老人购买服务或提供经济补助,使其既可在社区养老服务站购买服务,也可选择入住养老机构。二要增加社区生活照料渠道。调查发现,不足三分之一的城区空巢老人愿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不愿意居住在一起的主要是因为感觉不自由,私密空间太小。为此,政府要引导开发商将适合年轻人居住的户型与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户型整合在一个小区内,鼓励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在“一碗汤的范围”内,对那些能与父母共同居住在一个小区或社区范围内的购房者提供优惠。这样既可以保持双方的相对独立性与自由,又可以相互提供照料和精神安慰。同时,政府可通过降低社会养老机构的门槛,给予项目用地保障和财政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微型社区养老院提供日托、全托和临托服务,争取每个社区居委会建有一个,将覆盖面扩展到所有需要服务照顾的老人,并提供家政、饭菜配送、读报聊天、老人接送等服务。同时,通过网格化信息的社区全覆盖,将老年人的需求与托老所以及其他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平台对接,以便对老年人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三要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开设社区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将符合条件的医院或中心作为医保定点单位,推行医保门诊刷卡结算,相应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救助标准,并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开设老年病的治疗门诊、心理辅导中心、保健站、康复中心等,加强对老年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和普及医疗保健知识。通过收费,组织当地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或社区健康巡逻队的志愿者实行义诊,上门送医送药、定期检查身体、医护保健和家庭护理等 〔4 〕。四要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整合社区资源,建设更多“小型多样、共同利用、方便适用、功能健全”的老年人生活设施和活动场地。针对老年人需求,设置多样的活动项目,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促使空巢老人在文化娱乐活动中激发生活情趣,消除寂寞。同时,把老年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加强规划部署,建立社区老年科普大学,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普及健康医疗、保健养生、法律维权、家庭护理、种植养殖、书法绘画、音乐鉴赏等方面的人文和科普知识,让广大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三)增加社会参与的机会。要推动空巢老人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空巢老人余热,继续服务社会。调查中问及“如果身体允许,您是否愿意为其他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超过一半(51.7%)的空巢老人表示愿意。可以鼓励空巢老人参与社区老年人自我服务和“时间储蓄银行”式的互助服务,由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帮助高龄老人,无病老人帮助有病老人,服务时间由社区记录并累计,既可以让空巢老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完成自身“财富”的积累,又可以让大家相互扶持帮助,生活上相互守望照顾,精神上互相抚慰依靠 〔5 〕。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场所、政策、人力等条件鼓励社区成立老年协会,将分散的老年人予以组织化,发挥老年协会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如整顿社区卫生环境、教育青少年、维护社区治安、协助计划生育工作、开办各种文体活动、管理社区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文体设施等,也可将前述的“时间储蓄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直接交由老年协会操作,甚至社区养老服务站的部分工作也可以让老年协会介入。老年人通过参与一系列集体行动,外部效能感与内部效能感同时增强,既获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同与尊重,精神生活也得到了充实,心理得到了满足。

(四)强化敬老爱老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敬老、爱老、助老、养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不仅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且更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老龄福利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社区要利用事迹报告会、专题研讨会、演讲比赛和小区宣传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寓教于乐,引导居民尊老爱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要开办社区养老专栏,宣传老龄的相关政策法规、老龄权益保障、先进典型及经验,对极少数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形成舆论压力,并大力倡导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宣传社区志愿者文化,营造“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大社区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方式的宣传,让居民充分了解社区养老的基本特征和参与方式等,促使其能真正认识和体验到社区养老模式所带来的便利,从而积极地参与、支持和推动社区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少宽.广州市社区老人服务需求及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南方人口,2005(1).

〔2〕田奇恒,孟传慧.城镇空巢老人社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探析——以重庆市某新区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3〕韩振燕,郑娜娜.空巢老人心理需求与老年社会服务发展探析——基于南京市鼓楼区的调查研究〔J〕.西北人口,2011(2).

社区经济调查范文6

[关键词] 恭城 生态意识 乡村旅游

恭城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红岩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位于恭城县红岩村,于2005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研究发现,当地乡村旅游对社区生态意识的推动作用突出,生态文明从思想的高度支持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为了便于收集相关信息,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作为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问卷设计以全面了解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水平为目标,分为四个部分:人口统计特征、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其中,纳入分析的问题44个,表明样本生态意识状况的问题36个。在问卷题目设计过程中,采用专家效度法对问卷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纠正和完善。在确定重点调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采用“特尔菲法”在当地专家的建议和帮助下对大量指标进行筛选,确保了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生态意识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基本涵盖了当地乡村旅游社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1.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概况

问卷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年龄与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居民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旅游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问卷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人均旅游收入水平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主要变量,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分别得到旅游收入水平不同各组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意识总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结果显示:

(1)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较少的居民群体其公共生态意识的发展显著落后于直接获利较多的居民群体。人均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上是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公共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

(2)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少的居民群体其地区生态意识的发展也显著落后于获利多的居民群体。人均乡村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上是乡村旅游经济对社区居民地区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只有从业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旅游经营者才会深刻体会并正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本地在发展旅游以后生态环境变迁,其他中小经营业主以及非直接利益者往往着眼于如何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来访,而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

(3)能否参与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并从中直接获利是决定居民能否认识到当地生态环境潜在价值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让社区居民真正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社区居民对生态价值的再认识和态度才会因此而更加倾向于积极。

(4)在恭城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居民旅游收入的提升,居民的生态意识将得到显著的提高,社区生态意识将得到积极的构建。

2.乡村旅游社区生态意识的分异

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分析结果将全部103个有效抽样样本分为四大类(C1―C4):

C1组是乡村旅游社区务实的既得利益群体。从年龄特征看,该群体主要由青壮年组成,他们广泛参与到当地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即便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仅保持在初中水平,他们却因为对乡村旅游给当地带来的物质流、现金流和信息流有直观的感触而培养了初步的生态意识。在生态意识各部分平均得分中,该组都仅次于C2组,显示出了较高的生态意识水平,尤其是该群体对生态价值的认识(4.56)已经接近C2组(4.61),与另外两个组(3.04、4.17)相比处于绝对的高水平。这显示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于社区居民生态意识的积极影响尤其表现在社区居民对生态价值的重视和重新认识方面。

C2组是乡村旅游社区高素质的旅游相关者。该群体人数较少,平均年龄较小,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暑期放假在家的大中专学生,更多的是当地高素质高收入的旅游经营业主。他们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对于乡村旅游往往有比其他群体更深刻的认识,因而他们的旅游收入也较高;较高的乡村旅游收入也进一步成为他们思考公共与地区生态问题以及重新评价生态价值的动力,因而该组在各部分得分中全部名列前茅,并且其他各组得分与该组差距明显。

C3组是乡村旅游社区消极的利益边缘群体。在该群体中为数众多的是未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的中青年人,他们因为包括教育水平在内的种种原因而未能及时享受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因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生态环境的态度显得哀怨而消极。问卷分析显示,该组人群不仅其他各部分得分低于C1、C2两组,他们对于生态价值的评价(3.04)甚至低于C4组(4.17),足以看出该组人群对生态环境的消极态度。

C4组是乡村旅游社区的高龄人群。这部分人群所占比例极低,主要是乡村旅游社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限于年龄方面的原因,他们有的对生态的概念闻所未闻,有的因为被排斥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之外而倍感哀怨。所以,该组除生态价值意识外其他各部分得分均在四组人群中列末位。

三、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态意识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当地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二是为当地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带来大量信息流。这些信息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当地社区居民的传统观念,使他们逐步树立了先进的生态文明观。三是乡村旅游的示范意义,使当地居民对生态价值有了更高的评价,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乡村旅游对居民生态意识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其中不同旅游收入水平居民在生态意识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其基本规律是:目的地居民旅游收入水平越高,其生态意识也就越强;且只有当旅游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期望值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社区生态意识的影响才会显现。由此可见,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而且应该设法保证每一个乡村旅游参与经营主体能够在旅游发展中获得一定水平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对该乡村旅游系统而言,理想的状况是要保证社区每个家庭都能较深入的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去,这将有助于保证其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而这正是确保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要素之一。

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生态意识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人因年富力强、观念意识先进等原因而成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该发展过程中获益匪浅;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因为观念与能力方面的原因而被排斥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之外,几乎不能在该过程中获益。因而,前者的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都较后者积极。较前者而言后者所代表人群所占比例较小,但是绝对数量并不少,今后在当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该部分居民的利益要求加以重视。

在不断提高的旅游经济收入影响之下,目的地社区居民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乡村旅游发展后,参与到其中并初步获利的社区居民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进行了更为积极的再认识;随着乡村旅游收入的增加,他们的公共生态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只有当他们深入参与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当中去的时候,他们才会对乡村旅游发展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较为客观、清晰的认识,从而具备较强的地区生态意识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重视对目的地社区弱势群体的帮助,为之提供就业和经营方面的机会,防止他们完全游离于旅游经济发展之外而成为负面力量;大力发展民间中小旅游经营主体,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对预期会与本地居民争夺发展机会的外来资本予以屏蔽,制定相应条款确保当地社区不被排斥于引资项目的就业发展机会之外。政府的相关决策应当积极听取中小旅游企业间合作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的意见,以提高社区的决策参与度和决策本身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